建盏烧制工艺.pdf
《建盏烧制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盏烧制工艺.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54410.X (22)申请日 2020.01.17 (71)申请人 蔡炳盛 地址 354207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 新华路286号 (72)发明人 蔡炳盛蔡威蔡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5224 代理人 邓贵琴刘兆庆 (51)Int.Cl. C04B 33/13(2006.01) C04B 33/34(2006.01) C04B 41/86(2006.01) C03C 8/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建盏。
2、烧制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建盏烧制工艺, 包括以下步 骤: 制备坯体原料和釉浆, 将坯体原料拉坯成型、 修坯, 得到坯体, 施釉, 首次烧后, 将合格的坯体 再次放入窑炉内焙烧, 自然冷却, 出窑。 本发明配 方、 烧成气氛和温度曲线等工艺流程明晰, 易于 掌控, 稳定性好, 成品率较高。 烧制成的兔毫建盏 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毫丝, 毫丝清晰、 疏 密有致, 呈放射状, 斑纹优美,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 值和欣赏价值。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1205064 A 2020.05.29 CN 111205064 A 1.建盏烧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
3、骤: (1)制备坯体原料和釉浆; 所述坯体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2-5重量份的红泥、 2-5重量份的白泥及15-25重量 份的田泥混合、 粉碎、 淘洗, 过80-100目筛, 压滤, 再加入0.2-0.3重量份的树叶粉, 炼泥、 陈 腐10-15天, 得到坯体原料; 所述树叶粉为干枫叶粉碎成80-100目; 所述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80重量份的釉石、 30重量份的钾长石、 10重量份的滑 石、 20重量份的石灰石、 5重量份的方解石、 1重量份的铁红、 10重量份的太湖泥、 5重量份的 黄泥混合, 加1.2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 再过220-230目筛, 得到釉浆; 其中, 所。
4、述红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枕头岭, 所述白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 建阳区水吉镇南山村; 所述田泥和黄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 所述釉石取自福 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 (2)将坯体原料拉坯成型、 修坯, 得到坯体, 晾至6-7成干; (3)施釉: 釉浆倒入坯体内, 停留5-7s, 再反扣坯体入釉浆里浸泡5-7s, 坯体外底部不施 釉, 晾干; (4)首次烧: 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窑炉内焙烧, 窑炉温度经6h从常温匀速升到800- 900, 停炉, 冷却, 剔除破裂、 变形等不合格品; (5)将合格的坯体再次放入窑炉内焙烧, 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 窑炉温度经40min。
5、, 从常温匀速升温到300; 窑炉温度再经90min, 从300 匀速升温到900; 第二阶段: 窑炉温度再经150min, 从900匀速升温到1200; 这期间, 在1120时投 柴,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200g量投入油柴, 间隔10min再投一次; 窑炉温度再经90min, 从1200匀速升温到1250; 第三阶段: 1250保温2小时45分钟, 在保温至2h时,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500g量投 入油柴, 间隔15min, 再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550g量投入油柴, 再间隔15min, 再按每立方 米窑炉空间投600g量投入油柴; 第四阶段: 停炉, 打开窑炉门, 当窑炉温度降至118。
6、0, 关闭窑炉门,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 间投80g量投入油柴, 每间隔3min投一次, 共投7次, 从第2次开始, 每次油柴量按每立方米窑 炉空间递减5g; 第五阶段: 自然冷却, 出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盏烧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坯体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4重量份的红泥、 3重量份的白泥及20重量份的田泥混合、 粉碎、 淘洗, 过100目筛, 压滤, 再 加入0.2重量份树叶粉, 炼泥、 陈腐15天, 得到坯体原料; 所述树叶粉为干枫叶粉碎成100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盏烧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将步骤(5)替换为: 将合格的坯 体再次放入窑炉内焙烧, 所述焙烧经。
7、过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 窑炉温度经40min, 从常温匀速升温到300; 窑炉温度再经90min, 从300 匀速升温到900; 第二阶段: 窑炉温度再经150min, 从900匀速升温到1200; 第三阶段: 1200保温3h, 在保温达到2h时,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250g量投入油柴,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205064 A 2 每间隔10min投一次, 共投3次; 第四阶段: 停炉, 自然冷却, 出窑。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盏烧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将步骤(5)第四阶段替换为: 停 炉, 打开窑炉门, 当窑炉温度降至1180, 关闭窑炉门, 按每立方米窑炉。
8、空间投80g量投入油 柴, 每间隔3min投一次, 共投7次, 从第2次开始, 每次油柴量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递减5g; 最 后一次投完2min后打开投柴口, 持续3min, 再封闭投柴口。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205064 A 3 建盏烧制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瓷器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建盏烧制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建盏, 因产地为宋建州府建安县, 因此称为建盏, 繁荣于北宋晚期与南宋早、 中期, 为宋时皇室御用茶具。 0003 兔毫建盏, 是在青黑底色釉层中透出黄棕色的丝丝垂流条纹, 状如兔毫, 故名为兔 毫建盏。 0004 目前所报道的制备兔毫建。
9、盏的工艺良品率低, 且存在如下局限性: 第一、 配方的选 择和温度的控制不明晰, 烧成温度高(达到1300), 能耗较大, 且常常产生如下缺陷: 坯体 开裂、 釉料粘底、 釉面跳釉、 缩釉等; 第二, 兔毫毫丝不显示或不清晰、 兔毫毫丝稀少或太密 集, 成品率低(成品率一般为20-40), 很难产生斑纹优美的兔毫。 0005 如果烧制出来的建盏开裂、 缩釉、 毫丝形状怪异、 分布过于稀稀拉拉不均匀或过于 紧凑连成一片等, 均属于次品, 一般砸毁, 不流入市场, 如此, 将会造成巨大矿产资源和电力 资源浪费(坯、 釉中大部分原料属于矿产资源)和人力成本浪费。 0006 因此, 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
10、外观优美, 成品率较高的建盏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盏烧制工艺, 其工艺流程明晰, 可制得外观优美、 成品率 较高的建盏。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建盏烧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0010 (1)制备坯体原料和釉浆; 0011 所述坯体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2-5重量份的红泥、 2-5重量份的白泥及15-25 重量份的田泥混合、 粉碎、 淘洗, 过80-100目筛, 压滤, 再加入0.2-0.3重量份树叶粉, 炼泥、 陈腐10-15天, 得到坯体原料; 0012 所述树叶粉为干枫叶粉碎成80-100目; 树。
11、叶粉的增加可增加腐植酸物质的含量, 加速陈腐, 缩短陈腐时间, 且改善泥料的粘性, 提高成型性能; 0013 所述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80重量份的釉石、 30重量份的钾长石、 10重量份的 滑石、 20重量份的石灰石、 5重量份的方解石、 1重量份的铁红、 10重量份的太湖泥、 5重量份 的黄泥混合, 加1.2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 再过220-230目筛, 得到釉浆; 0014 其中, 所述红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枕头岭, 白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 建阳区水吉镇南山村; 所述田泥和黄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 所述釉石取自福 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 0015 黄泥的增。
12、加, 提高坯釉结合性, 防脱釉; 太湖泥可增加釉的流动性, 降低釉的熔点 且更容易产生毫; 釉浆细(过220-230目筛), 可降低建盏烧成温度, 节能, 效率高;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1205064 A 4 0016 (2)将坯体原料拉坯成型、 修坯, 得到坯体, 晾至6-7成干; 0017 (3)施釉: 釉浆倒入坯体内, 停留5-7s, 再反扣坯体入釉浆里浸泡5-7s, 坯体外底部 不施釉, 晾干; 0018 (4)首次烧: 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窑炉内焙烧, 窑炉温度经6h从常温匀速升到 800-900, 停炉, 冷却, 剔除破裂、 变形等不合格品; 0019 首次烧前施釉。
13、, 可解决釉浆细时易缩釉的缺陷。 0020 (5)将合格的坯体再次放入窑炉内焙烧, 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0021 第一阶段: 窑炉温度经40min, 从常温匀速升温到300; 窑炉温度再经90min, 从 300匀速升温到900; 0022 第二阶段: 窑炉温度再经150min, 从900匀速升温到1200; 这期间, 在1120时 投柴,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200g量投入油柴, 间隔10min再投一次; 按如此方式投油柴, 可 使毫丝显现, 同时减少坯体气泡。 0023 窑炉温度再经90min, 从1200匀速升温到1250; 0024 第三阶段: 1250保温2小时45分钟, 在保温。
14、至2h时,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500g 量投入油柴, 间隔15min, 再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550g量投入油柴, 再间隔15min, 再按每 立方米窑炉空间投600g量投入油柴; 0025 第四阶段: 停炉, 打开窑炉门, 窑内温度快速下降, 可提高建盏釉面光亮度、 减少气 孔。 当窑炉温度降至1180, 关闭窑炉门,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80g量投入油柴, 每间隔 3min投一次, 共投7次, 从第2次开始, 每次油柴量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递减5g; 0026 按第三、 四阶段如此投入油柴, 可大大减少釉面气孔, 釉面玻化效果更好, 釉面光 亮莹润, 口沿金色润泽。 0027 第五阶段: 。
15、自然冷却, 出窑。 0028 另一实施方式中, 将步骤(5)替换为: 将合格的坯体再次放入窑炉内焙烧, 所述焙 烧经过如下阶段: 0029 第一阶段: 窑炉温度经40min, 从常温匀速升温到300; 窑炉温度再经90min, 从 300匀速升温到900; 0030 第二阶段: 窑炉温度再经150min, 从900匀速升温到1200; 0031 第三阶段: 1200保温3h, 在保温达到2h时,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250g量投入油 柴, 每间隔10min投一次, 共投3次; 0032 第四阶段: 停炉, 自然冷却, 出窑。 0033 另一实施方式中, 将步骤(5)第四阶段替换为: 停炉, 打。
16、开窑炉门, 当窑炉温度降至 1180, 关闭窑炉门,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80g量投入油柴, 每间隔3min投一次, 共投7次, 从第2次开始, 每次油柴量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递减5g; 最后一次投完2min后打开投柴口, 持续3min, 减少还原氛围, 再封闭投柴口。 0034 本发明中油柴, 又称为松木根、 松树根、 松柴, 富含松脂, 高温可剧烈燃烧。 投松柴 从窑炉投柴口投, 投柴口的大小与窑炉空间相对应, 1立方米窑炉空间采用0.005平方米的 投柴口。 如无特殊说明, 窑炉投柴口只有投油柴时打开, 其它时候封闭。 003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36 本发明。
17、配方、 烧成气氛和温度曲线等工艺流程明晰, 易于掌控, 稳定性好, 成品率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1205064 A 5 较高。 烧制成的兔毫建盏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毫丝, 毫丝清晰、 疏密有致, 呈放射状, 斑纹优美,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建盏的照片示例图; 003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建盏的照片示例图; 003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建盏的照片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
18、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1 在本发明中, 若非特指, 所有的份、 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 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 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 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如无特别说明, 均为本领域的常规 方法。 0042 实施例1 0043 建盏烧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0044 (1)制备坯体原料和釉浆; 0045 所述坯体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4重量份的红泥、 3重量份的白泥及20重量份 的田泥混合、 粉碎、 淘洗, 过100目筛, 压滤, 再加入0.2重量份树叶粉, 炼泥、 陈腐15天, 得到 坯体原料; 0046 所述树叶粉为干枫。
19、叶粉碎成100目; 0047 所述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80重量份的釉石、 30重量份的钾长石、 10重量份的 滑石、 20重量份的石灰石、 5重量份的方解石、 1重量份的铁红、 10重量份的太湖泥、 5重量份 的黄泥混合, 加1.2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 再过220目筛, 得到釉浆; 0048 其中, 所述红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枕头岭, 白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 建阳区水吉镇南山村; 所述田泥和黄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 所述釉石取自福 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 0049 (2)将坯体原料拉坯成型、 修坯, 得到坯体, 晾至6-7成干; 0050 (3)施釉: 釉浆倒。
20、入坯体内, 停留5-7s, 再反扣坯体入釉浆里浸泡5-7s, 坯体外底部 不施釉, 晾干; 0051 (4)首次烧: 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窑炉内焙烧, 窑炉温度经6h从常温匀速升到 850, 停炉, 冷却, 剔除破裂、 变形等不合格品; 0052 (5)将合格的坯体再次放入窑炉内焙烧, 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0053 第一阶段: 窑炉温度经40min, 从常温匀速升温到300; 窑炉温度再经90min, 从 300匀速升温到900; 0054 第二阶段: 窑炉温度再经150min, 从900匀速升温到1200; 这期间, 在1120时 投柴,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200g量投入油柴, 间隔。
21、10min再投一次; 0055 窑炉温度再经90min, 从1200匀速升温到1250;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1205064 A 6 0056 第三阶段: 1250保温2小时45分钟, 在保温至2h时,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500g 量投入油柴, 间隔15min, 再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550g量投入油柴, 再间隔15min, 再按每 立方米窑炉空间投600g量投入油柴; 0057 第四阶段: 停炉, 打开窑炉门, 当窑炉温度降至1180, 关闭窑炉门, 按每立方米窑 炉空间投80g量投入油柴, 每间隔3min投一次, 共投7次, 从第2次开始, 每次油柴量按每立方 米窑炉空间递。
22、减5g; 0058 第五阶段: 自然冷却, 出窑。 0059 参考图1, 本实施例得到的建盏为金口兔毫建盏, 釉面光亮莹润, 气孔少, 口沿金色 润泽, 不干口; 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毫丝, 毫丝清晰、 疏密有致, 呈放射状, 斑纹优美。 0060 按本实施方式, 成品率约为70-85。 0061 实施例2 006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63 将步骤(5)替换为: 将合格的坯体再次放入窑炉内焙烧, 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0064 第一阶段: 窑炉温度经40min, 从常温匀速升温到300; 窑炉温度再经90min, 从 300匀速升温到900; 0065 第二阶段: 。
23、窑炉温度再经150min, 从900匀速升温到1200; 0066 第三阶段: 1200保温3h, 在保温达到2h时,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250g量投入油 柴, 每间隔10min投一次, 共投3次; 0067 第四阶段: 停炉, 自然冷却, 出窑。 0068 参考图2, 本实施例得到的兔毫建盏, 为野兔毫建盏, 青黑色釉层粗犷古朴, 具有均 匀细密的毫丝, 毫丝清晰、 疏密有致, 呈放射状, 犹如野兔身上的毫毛一样细长苍劲挺立, 富 有古韵。 0069 按本实施方式, 成品率约为75-90。 0070 实施例3 007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72 将步骤(5)第四阶段替换。
24、为: 停炉, 打开窑炉门, 当窑炉温度降至1180, 关闭窑炉 门,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80g量投入油柴, 每间隔3min投一次, 共投7次, 从第2次开始, 每 次油柴量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递减5g; 最后一次投完2min后打开投柴口, 持续3min, 减少还 原氛围, 再封闭投柴口。 0073 本实施例得到的建盏为鹧鸪斑建盏, 釉底色为银蓝色, 略带毫丝, 斑点呈圆形或卵 圆形, 大小不一, 大致为富有光泽的黄褐色, 分布或密集或疏朗, 状如沸腾的油滴, 又好像水 面上滴上油珠一样熠熠生辉。 0074 按本实施方式, 成品率约为70-85。 0075 上述实施例1-3中, 其中, 所述红泥。
25、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枕头岭, 白泥 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南山村; 所述田泥和黄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 镇; 所述釉石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 0076 所述釉石按重量百分比主要含有以下成分: SiO2 60-65, Al2O3 18-20, Fe2O3 8-10。 0077 建盏对烧制工艺步骤和参数非常敏感, 工艺步骤或参数很小范围变化也会对建盏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1205064 A 7 最终产品的外观等特性造成很大不利影响, 甚至导致建盏制备失败, 发明人在制备建盏过 程中, 经过了大量的实验筛选和优选如对坯釉原料组分选择、 焙烧过程中的烧制曲线、。
26、 投油 柴量和投油柴时机, 才制备出优美的建盏。 以下, 仅举几例对比例进行说明。 0078 对比例1 0079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将步骤(3)和步骤(4)替换为: 0080 (3)将坯体放入窑炉内焙烧, 窑炉温度经6h从常温匀速升到800-900, 停炉, 冷 却, 剔除破裂、 变形等不合格品; 0081 (4)施釉: 釉浆倒入坯体内, 停留5-7s, 再反扣坯体入釉浆里浸泡5-7s, 坯体外底部 不施釉, 晾干; 0082 (5)将坯体放入窑炉内焙烧, 所述焙烧阶段与实施例1相同。 0083 本对比例得到的建盏, 缩釉现象严重, 成品率低(大约为30-45。 缩釉即为次品。
27、, 需报废)。 0084 对比例2 008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86 所述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80重量份的釉石、 30重量份的钾长石、 10重量份的 滑石、 20重量份的石灰石、 5重量份的方解石、 1重量份的铁红、 5重量份的黄泥混合, 加1.2重 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 再过220目筛, 得到釉浆; 0087 本对比例得到的建盏, 釉面丝毫较稀疏, 欠缺灵动与美感。 0088 对比例3 0089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5)中, 0090 第三阶段: 1250保温2小时45分钟, 在保温至2h时,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500g 量投入油柴,。
28、 间隔15min投一次, 共投3次; 0091 第四阶段: 停炉, 打开窑炉门, 当窑炉温度降至1180, 关闭窑炉门, 窑炉温度降至 1180, 按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80g量投入油柴, 间隔3min投一次, 共投7次; 0092 本对比例得到的建盏, 釉面气孔较实施例1多, 釉面玻化效果和莹润度一般, 不如 实施例1。 0093 对比例4 009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5)中, 0095 第二阶段: 窑炉温度再经150min, 从900匀速升温到1200; 窑炉温度再经 90min, 从1200匀速升温到1250; 0096 本对比例得到的建盏, 坯体起泡率较实施例1增加, 毫丝较为模糊, 不够明显。 0097 以上,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 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1205064 A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9 CN 111205064 A 9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0 CN 111205064 A 10 。
- 内容关键字: 烧制 工艺
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置管理架.pdf
可自动定时模拟光照的土柱蒸发入渗系统.pdf
起重机用的稳定型起升机构.pdf
氛围灯一体仪表台.pdf
茶叶包装用封口装置.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生产捏合设备.pdf
公路用整平机.pdf
电力线缆安装牵引装置.pdf
压力管道连接结构.pdf
雷达角反射器.pdf
旋转砖装置.pdf
钢渣转运吸尘装置.pdf
非甲烷总烃进样加热装置.pdf
会计票据粉碎装置.pdf
半导体散热装置.pdf
游乐设施安全检测装置.pdf
弯曲机的防摆动机构及弯曲机.pdf
斜顶多方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pdf
手持式超声波成像设备.pdf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法、控制器、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AI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大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消防轨道机器人.pdf
带有除沫器的气液分离罐.pdf
动物采血器.pdf
质检用金属探伤装置.pdf
用于巡检机器人的充电装置.pdf
基于扩散生成先验的人脸图像复原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pdf
单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微服务系统根因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纯化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纯化碳棒.pdf
触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钻头水口冷压模具和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辣酱竹笋的制作方法.pdf
旱藕粉丝的制作方法.pdf
一种芋艿补气牛肉酱.pdf
葫芦花盆.pdf
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pdf
一种半自动水田整平机.pdf
一种延长葛仙米低温优质货架期的柔性杀菌方法.pdf
床垫、压力传感器校正方法以及床装置.pdf
一种蕨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防滑垫.pdf
一种用于养颜美容的银耳白果粥的做法.pdf
婴儿座椅.pdf
一种苹果去皮去核一体机.pdf
微耕机箱体.pdf
卷接机加装烟纸定位导纸辊装置.pdf
一种辣木籽无明矾保健东北拉皮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营养米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采用稀土镧提高黑麦草干旱性的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