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pdf
《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16317.X (22)申请日 2020.01.08 (71)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 供电公司 地址 071600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安新镇 北环路 申请人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72)发明人 黄生军孔玉辉戴欣侯磊 付龙沙云鹏王智慧苏玉刚 左志平王赛豪李皓然王雅倩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0253 代理人 陈千 (51)Int.Cl. G01V 3/00(2006.01) B08B 13/00(2006.0。
2、1) H02J 50/60(2016.01) (54)发明名称 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 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 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电路 拓扑结构按照S/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拓 扑结构设置, 并确定系统等效品质因数阈值Qe; 通过电压检测原边补偿电容前后两端的端电压, 前端电压记为U1, 后端电压记为U2; 判断 是否超过阈值, 如果超过阈值, 则报警并执行异 物处置进程。 其效果是: 实现比较简单, 仅需发射 端设置的两路电压检测即可判定是否存在非铁 磁性金属异物, 同时报警并执行异物处置进程, 可。
3、实现电路自动保护、 异物自动清除以及能量传 输自动恢复的控制, 能有效应用于S/S型磁耦合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 CN 111221042 A 2020.06.02 CN 111221042 A 1.一种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S1: 电路拓扑结构按照S/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拓扑结构设置, 并基于发射线圈 Lp、 发射线圈等效内阻Rp、 接收线圈等效内阻Rs、 负载等效电阻Req、 系统的角频率以及互感 系数M确定系统等效品质因数阈值Qe; S2: 通过电压传感器检测原边补偿电容C。
4、p前后两端的端电压, 前端电压记为U1, 后端电 压记为U2; S3: 判断是否超过阈值, 如果超过阈值, 则报警并执行异物处置进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按照设置系统等效品质 因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按照5Qe作为的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 物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S/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设 置有异物清除设备。
5、, 步骤S3所执行的异物处置进程中包括启动所述异物清除设备自动清除 异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物清除设备为一块设置在发射端上的可旋转的隔板, 当步骤S3检 测出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能量传输区域存在金属异物时, 驱动所述隔板旋转使得所述金 属异物离开所述能量传输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 物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3所执行的异物处置进程中包括按照预设时间T1周期性中 断功率传输, 直至异物被消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等效品质因数。
6、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时间T1按照中断次数成线性增加。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221042 A 2 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 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agnetic coupling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简称MC-WPT)技术不断取得进步与突破, 它是目前国内外极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应用面 十分广泛, 被应用。
7、到了生物医疗、 工业、 电动汽车、 家用器械、 航空航天和国防等诸多领域。 0003 在MC-WPT系统的应用中, 当金属异物存在于耦合机构之间或周围时, 会导致系统 电能传输性能降低、 无法正常工作, 甚至会引发安全隐患, 所以金属异物检测技术十分重 要。 目前国内外有关MC-WPT系统的金属异物检测已取得很多成果, 但主要集中在铁磁性金 属异物检测方面, 然而生活中常见的诸如铜、 铝、 不锈钢等非铁磁性金属也会对MC-WPT系统 的性能产生影响。 文献1基于电路理论研究了金属铝板等非铁磁性导电介质对MC-WPT系 统的影响; 文献2分析了含非铁磁性金属在内的不同磁导率的金属异物对MC-WP。
8、T系统的 影响规律。 而针对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技术方面, 现有文献大多仅分析和研究了其对MC- WPT系统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 有关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的检测方法鲜有报道。 0004 参考文献: 0005 1景无为.非铁磁性导电介质影响下无线传能系统的分析及优化D; 东南大学,2016 0006 2章鹏程.金属障碍物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扰动机理研究D; 天津工业大学,2016. 发明内容 0007 有鉴于此, 本发明以S/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对象, 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品 质因数的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通过相关理论建模分析, 并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其方 法的有效性。 0008 为了实现上述。
9、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 一种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其关键在 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10 S1: 电路拓扑结构按照S/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拓扑结构设置, 并基于发射 线圈Lp、 发射线圈等效内阻Rp、 接收线圈等效内阻Rs、 负载等效电阻Req、 系统的角频率以及 互感系数M确定系统等效品质因数阈值Qe; 0011 S2: 通过电压传感器检测原边补偿电容Cp前后两端的端电压, 前端电压记为U1, 后 端电压记为U2; 0012S3: 判断是否超过阈值, 如果超过阈值, 则报警并执行异物处置进程。 说明书 1/8 页 3。
10、 CN 111221042 A 3 0013进一步地, 步骤S1中按照设置系统等效品 质因数。 0014进一步地, 步骤S3中按照5Qe作为的阈值。 0015 可选地, 在所述S/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设置有异 物清除设备, 步骤S3所执行的异物处置进程中包括启动所述异物清除设备自动清除异物。 0016 可选地, 所述异物清除设备为一块设置在发射端上的可旋转的隔板, 当步骤S3检 测出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能量传输区域存在金属异物时, 驱动所述隔板旋转使得所述金 属异物离开所述能量传输区域。 0017 可选地, 步骤S3所执行的异物处置进程中包括按照预设时间T1周期性中断。
11、功率传 输, 直至异物被消除。 0018 可选地, 所述预设时间T1按照中断次数成线性增加。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实现比较简单, 仅需发射端设置的两路电压检测即可判定是否存在非铁磁性金属异物, 同 时报警并执行异物处置进程, 可实现电路自动保护、 异物自动清除以及能量传输自动恢复 的控制, 能有效应用于S/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具体 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2 图1为。
12、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S/S型磁耦合WPT系统拓扑电路; 0023 图2为图1中接收端移除后的系统等效电路; 0024 图3为图1的等效电路; 0025 图4为非铁磁性金属异物影响下的S/S型MC-WPT系统等效电路图; 0026 图5为存在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的S/S型磁耦合WPT系统仿真模型; 0027 图6为无异物/含异物回路的Qe波形图; 0028 图7为具体实施例中无金属异物时波形图; 0029 图8为具体实施例中金属物为铜质散热片的波形图; 0030 图9为金属物为铝质保护壳的波形图; 0031 图10为金属物为不锈钢方形薄片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
13、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 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因此只作为示例,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说明书 2/8 页 4 CN 111221042 A 4 0033 需要注意的是, 除非另有说明, 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 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磁耦合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 法,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35 S1: 电路拓扑结构按照S/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拓扑结构设置, 如图1所示, 系统主要分为能量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 在能量发射端, 直流电压源Udc提供。
14、整个系统的 电能输入, MOSFET S1-S4构成高频逆变电路, 发射线圈LP和补偿电容Cp串联构成了发射端串 联谐振回路。 在能量接收端, 接收线圈LS和补偿电容Cs串联构成拾取端谐振回路, 二极管D1- D4和滤波电容CL构成整流滤波电路, 将拾取端接收到的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传递给负载 RL。 0036 S/S型MC-WPT系统主要具有结构简单、 鲁棒性较强、 输出电压增益较高等优点, 并 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供电、 煤矿井下设备无线供电等领域。 因此, 本实施例以S/S型 MC-WPT系统为对象, 围绕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展开研究。 为了提高MC-WPT系统的电 能传输性能。
15、, 一般会使系统的工作角频率等于发射端、 拾取端的固有谐振频率0, 即满 足如下关系: 0037 0038S/S磁耦合WPT系统接收端移除后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为等效逆变输出方波 电压源, Rp、 Lp分别为发射线圈等效串联电阻和发射线圈自感, Cp为发射端补偿电容。 根据基 波近似原理进行分析, 图示中的和可表示为: 0039 0040 0041当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 将比上可得: 0042 0043其中为图2所示系统的品质因数, U2、 U1分别为的有效值。 0044 由式(4)可以看出, U2/U1只与系统的品质因数Qp相关。 对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 统, 系统的品质因数是其非常重要。
16、的参数, 它反映的是电路谐振的强弱程度, 它的大小直接 影响了系统的性能, 可以作为评判电路损耗情况的重要指标。 因此, 本发明将U2/U1定义为等 效品质因数, 用Qe表示: 说明书 3/8 页 5 CN 111221042 A 5 0045 0046S/S型MC-WPT系统的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为等效逆变输出方波电压源, Rp、 Lp 分别为发射线圈等效串联电阻和发射线圈自感, Cp为发射端补偿电容。 Rs、 Ls分别为接收线 圈等效串联电阻和接收线圈自感, Cs拾取端串联补偿电容, Req为整流滤波电路与负载的等 效电阻, ReqRL8/ 2。 M为耦合机构的互感, 流经发射端和拾取端。
17、的电流分别为 和同 理可得发射端和拾取端的KVL方程: 0047 0048 0049 0050 其中, Zp和Zs分别是发射端和拾取端的阻抗。 0051由式(6)可求得流经发射端电流表达式为: 0052 0053此时的和可分别表示为: 0054 0055 0056 由式(10)和式(11)可得, S/S型MC-WPT系统无金属异物时等效品质因数Qe为: 0057 0058 由式(12)可以看出, 当SS型MC-WPT系统不存在金属异物时, 系统的等效品质因数 值仅与本身系统参数相关联, 当系统参数一旦确定, 电路的等效品质因数Qe则是个定值。 0059 因此, 本步骤中, 基于发射线圈Lp、 。
18、发射线圈等效内阻Rp、 接收线圈等效内阻Rs、 负 载等效电阻Req、 系统的角频率以及互感系数M确定系统等效品质因数阈值Qe, 即可按照 说明书 4/8 页 6 CN 111221042 A 6 设置系统等效品质因数。 0060 MC-WPT系统耦合机构之间或周围出现的非铁磁性导电介质可以被等效为一个电 感Lm和电阻Rm串联的涡流计算回路, 即可将含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的S/S型MC-WPT系统等效为 如图4所示的电路。 在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的等效电路中, Rm为涡流计算回路内阻, 表示涡流 引起的能量损耗, Lm为涡流计算回路等效电感, 表示涡流磁场对谐振线圈磁场的影响, Mpm和 Msm分别代。
19、表金属异物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互感。 当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 原边电 路、 副边电路和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等效回路方程可分别表示为: 0061 0062 其中, Zm为异物电路等效电抗。 0063 同理, 由式(13)可求得存在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时等效品质因数Qe为: 0064 0065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 在存在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的MC-WPT系统等效品质因数表 达式中, 除了金属异物等效回路中的参数Rm、 Lm、 Mpm和Msm以外, 其他均为系统参数。 当系统参 数一旦确定, 电路的等效品质因数Qe只与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的参数相关。 因此当耦合机构 的之间或周围出现非铁磁性金属异物后, 。
20、等效品质因数Qe会发生改变, 变化程度仅与非铁 磁性金属异物的尺寸和种类有关。 因此可将Qe作为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非铁磁性金属异物 的评判依据, 即设计出后续步骤S2和S3。 0066 S2: 通过电压传感器检测原边补偿电容Cp前后两端的端电压, 前端电压记为U1, 后 端电压记为U2; 0067S3: 判断是否超过阈值, 如果超过阈值, 则报警并执行异物处置进程。 0068 鉴于实际运行中系统的检测误差, 具体实施时, 步骤S3中可以按照5Qe作为 说明书 5/8 页 7 CN 111221042 A 7 的阈值。 0069 现有的各项检测手段仅仅在于异物发现并报警, 报警后往往采用强制断电。
21、措施, 需要人为清除并重启系统, 控制不够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在上述异物检测的基 础上, 为了实现异物的自动清除, 在所述S/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 之间设置有异物清除设备, 步骤S3所执行的异物处置进程中包括启动所述异物清除设备自 动清除异物。 0070 具体实施时, 所述异物清除设备为一块设置在发射端上的可旋转的隔板, 当步骤 S3检测出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能量传输区域存在金属异物时, 驱动所述隔板旋转使得所 述金属异物离开所述能量传输区域, 隔板可以采用塑料隔板, 可以水平旋转预设角度, 也可 以竖直旋转预设角度, 带动异物离开即可。 0071 为了实现。
22、电路的自动保护并确保异物清除时功率传输能够自动恢复, 步骤S3所执 行的异物处置进程中包括按照预设时间T1周期性中断功率传输, 直至异物被消除。 0072 具体实施时, 所述预设时间T1按照中断次数成线性增加, 比如T1nT0, n为中断次 数, 基于计数器可以逐渐递增, T0为固定的时间长度, 这样设计, 长时间异物未清除时, 可以 增加功率停止传输的时间, 仅需短暂时间的测试能量实现异物检测即可, 从而既能确保自 动检测, 又能减少能量的耗散, 同时避免因为异物存在而长时间功能传输导致系统的损坏。 0073 基于上述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系统建模进行仿真 验证,。
23、 本实施例在MATLAB/Simulink建立存在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的S/S型磁耦合WPT系统仿 真模型如图5所示, 系统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通过仿真对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非铁磁性 金属异物检测方法进行验证。 0074 基于图4所建立的等效电路模型, 将非铁磁性金属异物以一个新介入电路的形式 体现到仿真模型中, 如图5所示, 涡流计算回路仿真参数见表2。 在仿真验证时, 只需将电阻 模块 “RL2” 设置为开路, 即可进行不存在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的S/S型磁耦合WPT系统仿真。 0075 表1系统仿真参数 0076 0077 表2金属异物等效回路仿真参数 0078 说明书 6/8 页 8 CN 。
24、111221042 A 8 0079 经过仿真, 无金属异物回路的MC-WPT系统和加入金属异物回路的MC-WPT系统的等 效品质因数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 其中实线表示无金属异物回路的等效品质因数Qe曲线, 虚 线表示含金属异物回路的等效品质因数Qe曲线。 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 当系统不含金属 异物时, 其等效品质因数约为14.88, 在加入金属异物后, 系统的等效品质因数值有较大幅 度降低, 约为9.65。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基于本文提出的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变化能够有 效地实现金属异物的检测。 0080 为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 根据图1的系统拓扑和表1的系统参数, 本实施例还搭建 了具有非。
25、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功能的S/S型MC-WPT系统样机。 实验装置主要包含直流电源、 逆变电路、 FPGA最小系统板、 STM32开发板、 耦合机构、 发射端/拾取端补偿电容、 整流桥和负 载功率电阻几部分。 其中, FPGA控制频率合成模块产生高频方波信号, 用以驱动逆变电路中 的MOSFET IRPF460, STM32开发板用于系统中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等效品质因数计 算, 并给出显示结果。 0081当系统工作于无金属异物状态下, 通过示波器测量出和波形如图7所示, A为 原边补偿电容Cp后端的电压其有效值为43.4V, B为逆变输出方波电压, 即原边补偿电容 Cp前端的电压其有效值为4.9。
26、1V。 由此可测得本系统在无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状态下的等 效品质因数为8.8。 0082 将铜质散热片、 铝质保护壳、 不锈钢方形薄片(具体尺寸见表3)3种非铁磁性金属 异物分别放置于系统传能通道之间的同一位置进行检测, 通过示波器测量出和的波 形如图8-图10所示。 0083 通过示波器测试的波形得到对应的等效品质因数和无金属异物时的等效品质因 数如表3所示, 其与系统样机测试的显示结果基本一致。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相比于无非 铁磁性金属异物状态下的等效品质因数都有一定程度降低。 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 非铁磁 性金属异物对等效品质因数Qe存在较大程度的影响, 可以通过检测等效品质因数判断非。
27、铁 磁性金属异物的有无。 0084 综上所述, 本发明对MC-WPT系统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 以S/S型 磁耦合WPT系统为对象, 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通过 对存在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的MC-WPT系统进行理论分析, 建立了S/S型磁耦合WPT系统等效品 质因数模型; 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了含有非铁磁性金属异物的S/S型MC-WPT系统仿真 模型, 给出了仿真验证结果; 搭建了相应的实验装置, 进行了实验验证。 仿真和实验结果均 表明, 等效品质因数可以作为非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的依据, 基于等效品质因数的金属异 物检测方法可以有。
28、效检测出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或周围的非铁磁性金属异物, 并且实现比 较简单。 0085 此外,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 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 说明书 7/8 页 9 CN 111221042 A 9 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说明书 8/8 页 10 CN 111221042 A 10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1 CN 111221042 A 11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2 CN 111221042 A 12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3 CN 111221042 A 13 图8 图9 图10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4 CN 111221042 A 14 。
- 内容关键字: 基于 等效 品质因数 耦合 WPT 系统 铁磁性 金属 异物 检测 方法
茶叶加工用的上料装置.pdf
便于装卸的储料桶.pdf
智能化多腔体入料数量检测机构及高速计数筛选装置.pdf
焊接辅助装置.pdf
无纺布切边装置.pdf
阀门用端面打磨装置.pdf
推砖装置.pdf
污染水体水藻清理装置.pdf
调整木板输送姿态的输送装置.pdf
切边刀装配总成.pdf
液压油过滤器.pdf
用于检测育苗水体中弧菌含量的培养装置.pdf
自动配料加料装置.pdf
电加热器超导热管用烘箱.pdf
避免交叉感染的门诊采血车.pdf
压力管道承压检测装置.pdf
多功能彩妆盒.pdf
激光增强的纳米线电子源组件.pdf
旋转型空气净化消毒灯.pdf
无人机智能电力线路巡检系统.pdf
消防器械生产用焊接装置.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力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pdf
条码扫描机.pdf
基于TDS-Unet网络的地震速度模型重构方法、介质和设备.pdf
纺织弹性带生产自动卷绕装置及其方法.pdf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运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电子封装用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虚拟编组计算列车数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菌落计数样本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断路器机械合闸闭锁装置.pdf
竖井采矿用罐笼旋调升降装置.pdf
热升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压电泵性能测试装置.pdf
一种叉车门架锁止机构.pdf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器.pdf
一种便捷式组装货架.pdf
加速度传感器小型化应用装置.pdf
缓蚀阻垢剂.pdf
基于LCD液晶面板的可编程孔径显微镜系统的光场成像方法.pdf
分层扫气式二冲程发动机用的化油器.pdf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pdf
一种橡胶自动提升装置.pdf
用于汽车维保的智能眼镜.pdf
齿形带预紧装置及齿形带预紧方法.pdf
一种组合式推头.pdf
一种可自动行走的水轮机轨道.pdf
变速传动机构、变速旋耕机及变速方法.pdf
一种油管接头与爆破试验台的连接装置.pdf
一种纳米绝热抹涂料分散机.pdf
处理排放气体的设备和方法.pdf
带过滤装置的液压转向油箱.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