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9317844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06.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档描述:

《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60257.9 (22)申请日 2020.03.10 (71)申请人 四川大学 地址 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 24号四川大学 (72)发明人 张琦弦迟原龙倪楠金涛 金发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代理人 何渊 (51)Int.Cl. B01J 20/24(2006.01) B01J 20/30(2006.01) B01D 1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2、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 种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该材料以动物皮为原料, 经氨基化处理得到, 应用于焦糖色素的脱除, 高效地吸附焦糖色素, 吸附容量达到415-480mg/g, 且同时对4-甲基咪 唑基本不吸附; 该吸附材料经解吸重生后可重复 使用, 重复使用5次的氨基化胶原纤维材料对焦 糖色素的脱色率达到88%。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9页 CN 111229173 A 2020.06.05 CN 111229173 A 1.一种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 其特征在于, 该材料以动物皮为原料, 经氨基化处理 得到, 该材料的侧链。

3、氨基含量为20-80 nmol/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物皮为猪、 牛和羊皮中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化处理为动物皮与氨基化试剂反 应, 氨基化试剂为乙二胺、 亚氨基二羧酸酯、 二甲酰胺钠盐、 硫酸羟胺中任一种。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 法包含对动物皮进行氨基化处理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化处理前还包含: 将动物皮处理为胶原纤维的步骤; 以及 对胶原纤维进行交联反应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

4、原纤维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所述动物皮研磨为粒度为100-200目胶原纤维粉末; 以及 将上述得到的胶原纤维粉末用蒸馏水浸泡12h, 其中, 所述胶原纤维粉末与蒸馏水的料液比为1: 15-1: 27g/mL。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联反应包含以下步骤: 向所述动物皮 胶原纤维中加入戊二醛;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5% w/w 的NaHCO3溶液, 调节混合溶液pH值为7.0-8.2, 并过滤; 以及 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上述过滤后的固体物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入戊二醛步骤后还包含在25-35下 搅拌反应2-4 h的步骤, 以及还包含。

5、在所述过滤前在40-50下搅拌反应2-4 h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戊二醛的质量分数为30-50%, 质量为 0.9-1.2g。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化处理包含以下步骤: 向交联处 理后的动物皮中加入蒸馏水和氨基化试剂, 反应后过滤; 以及 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上述过滤后的固体物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化试剂物质的量为0.1-0.3mol。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前还包含在40-50下搅拌反应 2-3 h, 以及在55-60下搅拌反应2-3 h的步骤。 。

6、1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4-12任一所述制备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的方法得到的氨基 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 14.一种如权利1-3、 13任一所述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在焦糖色素脱除中的应 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脱除焦糖中 的色素, 吸附容量达到415-480 mg/g, 同时保留焦糖中的4-甲基咪唑。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重复使 用5次时对焦糖色素的吸附率高于88%。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229173 A 2 一种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

7、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猪、 牛、 羊家畜动物产生的动物皮作为一种畜牧业的副产物, 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 生动物生物质资源之一。 自古以来, 家畜动物皮主要用作制革工业的原材料。 胶原蛋白是构 成动物皮的主要物质, 其含量 (干基) 达到90%以上, 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已经医药、 化妆品、 食品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皮胶原本身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 具有独特的纤维结构,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亲水性 (但不溶于水) , 这些优良性质是合成高分 子材料所不能比拟的。 由于皮胶原。

8、纤维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 如-COOH, -NH2, -OH等, 因此 能够通过化学改性赋予其更多的功能。 0003 焦糖色是食用色素中用量大、 使用范围广的天然食品添加剂之一, 它可以显著提 升食品的色泽和风味等感官品质, 主要应用于调味品、 饮料、 糖果等。 焦糖色生产过程中氨 (铵) 类化合物和二羰基化合物反应可能生成危害物质4-甲基咪唑, 其含量较高时对人体有 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GB 1886.64-2015) 规定焦糖色中4-甲基咪唑 的含量不得超过200 mg/kg。 因此, 准确测定焦糖色中4-甲基咪唑含量是评价焦糖色产品安 全性、 生产高品质焦糖色产品的前。

9、提条件。 000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DAD检测器测定焦糖色中4-甲基咪唑含量是一种便捷、 且易于 实现的方法。 然而, 焦糖色中的色素成分对4-甲基咪唑检测会造成强干扰, 必须在检测前进 行脱色除去, 同时确保4-甲基咪唑被很好保留。 为此, 通过上述对动物皮胶原的介绍, 如何 将动物皮运用于焦糖脱色, 既能有效脱除焦糖中的色素又能很好保留4-甲基咪唑是我们亟 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该吸附材料可高效吸附焦糖色素, 且对焦糖色素中的4-甲基咪唑基本无吸附, 吸附容量 达到415-480 mg/g; 同。

10、时该吸附材料经解吸重生后可重复使用, 重复使用5次的氨基化胶原 纤维吸附材料对焦糖色素的吸附率高于88%。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该材料以动物皮为原料, 经氨基化处理得到; 该材料的 侧链氨基含量为20-80 nmol/g, 热变性温度为85-95。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动物皮为猪、 牛和羊皮中的任一种。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氨基化处理为动物皮与氨基化试剂反应, 氨基化试剂为乙二胺、 亚 氨基二羧酸酯、 二甲酰胺钠盐、 硫酸羟胺中任一种。 0009 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 说明书 1/7 页 3 CN 1112。

11、29173 A 3 一种制备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包含对动物皮进行氨基化处理的步 骤。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氨基化处理前还包含: 将动物皮处理为胶原纤维的步骤; 以及 对胶原纤维进行交联反应的步骤。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胶原纤维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所述动物皮研磨为粒度为100-200目胶原纤维粉末; 以及 将上述得到的胶原纤维粉末用蒸馏水浸泡12h, 其中, 所述胶原纤维粉末与蒸馏水的料液比为1: 15-1: 27g/mL。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交联反应包含以下步骤: 向所述动物皮胶原纤维中加入戊二醛;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5% w/w 的NaHCO3溶。

12、液, 调节混合溶液pH值为7.0-8.2, 并过滤; 以 及 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上述过滤后的固体物质。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加入戊二醛步骤后还包含在25-35下搅拌反应2-4 h的步骤, 以 及还包含在所述过滤前在40-50下搅拌反应2-4 h的步骤。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戊二醛的质量分数为30-50%, 质量为0.9-1.2g。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氨基化处理包含以下步骤: 向交联处理后的动物皮中加入蒸馏水 和氨基化试剂, 反应后过滤; 以及 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上述过滤后的固体物质。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氨基化试剂物质的量为0.1-0.3mol。 0017 进一步的,。

13、 所述过滤前还包含在40-50下搅拌反应2-3 h, 以及在55-60下搅拌 反应2-3 h的步骤。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过滤后还包含在40-50下干燥12-24 h, 并过筛的步骤。 0019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 0020 本发明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的制备机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21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在焦糖色素脱除中的应用。 0022 进一步的, 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脱除焦糖中的色素, 吸附容量达到415- 480 mg/g, 同时保留焦糖中的4-甲基咪唑。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

14、重复使用5次时对焦糖色素的吸附率高 于88%。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发明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可高效吸附焦糖色素, 且对焦糖色素中的4-甲基 咪唑基本无吸附, 吸附容量达到415-480 mg/g; 2、 该吸附材料经解吸重生后可重复使用, 重复使用5次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对 焦糖色素的吸附率高于88%。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的制备机理示意图; 图2、 图3分别为本发明对比例1 (A) 、 实施例1 (B) 的扫描电镜图 (1500) ; 说明书 2/7 页 4 CN 111229173 A 4 图4为本发明对比例1。

15、 (A) 、 对比例2 (G) 和实施例1-5 (B-F) 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图5为本发明对比例1 (A) 、 对比例2 (G) 和实施例1-5 (B-F) 的差式扫描量热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5对焦糖色素的吸附等温线图 (25, 30分钟吸附) ;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5与商品级脱色柱对水溶液中焦糖色素的脱色率 (50 mg/L 焦糖 色素, pH 8.2, 0.5 g/L吸附材料用量, 25) ; 图8为焦糖色素在本发明实施例1-5的纤维柱上的解吸曲线; 图9为实施例1重复使用次数与脱色率的变化图; 图10-图15为采用实施例1-5 (A-E) 脱色处理和未经脱色处理 (F) 。

16、的焦糖色样品中4-甲 基咪唑的HPLC图; 图16为4-甲基咪唑浓度检测的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和效果做进一 步详细的说明。 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不能理解 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作出一些 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7 实施例1 一种皮胶原纤维, 原料为猪皮, 氨基化试剂为乙二胺。 0028 该皮胶原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 将猪皮预处理后研磨为200目的胶原纤维粉末备用; S2: 取胶原纤维粉末20g用400mL蒸馏水浸泡12h,。

17、 得胶原纤维浸泡液备用; S3: 向胶原纤维浸泡液中滴入质量分数为50%的戊二醛0.9g, 在35下搅拌反应2h, 加 入15% (w/w) NaHCO3溶液, 调节溶液pH值为7.0, 在50搅拌反应2h, 过滤后用蒸馏水和乙醇 洗涤, 再次过滤, 得交联胶原纤维备用; S4: 向交联胶原纤维中先后加入300mL蒸馏水、 0.1mol氨基化试剂, 先在40下搅拌反 应3h, 再升温至55下搅拌反应3h, 过滤后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 再次过滤, 在50下干燥 后12h后过筛, 即得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 0029 实施例2 一种皮胶原纤维, 原料为牛皮, 氨基化试剂为亚氨基二羧酸酯。 0。

18、030 该皮胶原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 对将牛皮预处理后研磨为100目的胶原纤维粉末备用; S2: 取胶原纤维粉末15g用300mL蒸馏水浸泡12h, 得胶原纤维浸泡液备用; S3: 向胶原纤维浸泡液中滴入质量分数为30%的戊二醛1.2g, 在25下搅拌反应4 h, 加 入15% (w/w) NaHCO3溶液, 调节溶液pH值为8.2, 在40搅拌反应4 h, 过滤后用蒸馏水和乙醇 洗涤, 再次过滤, 得交联胶原纤维备用; S4: 向交联胶原纤维中先后加入400mL蒸馏水、 0.3mol氨基化试剂, 先在50下搅拌反 应2 h, 再升温至60下搅拌反应2 h, 过滤后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 。

19、再次过滤, 在40下干 燥后24 h后过筛, 即得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 0031 实施例3 说明书 3/7 页 5 CN 111229173 A 5 一种皮胶原纤维, 原料为羊皮, 氨基化试剂为二甲酰胺钠盐。 0032 该皮胶原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 将羊皮预处理后研磨为150目的胶原纤维粉末备用; S2: 取胶原纤维粉末17.5g用350 mL蒸馏水浸泡12 h, 得胶原纤维浸泡液备用; S3: 向胶原纤维浸泡液中滴入质量分数为50%的戊二醛1.1 g, 在30下搅拌反应3h, 加 入15% (w/w) NaHCO3溶液, 调节溶液pH值为7.6, 在45搅拌反应3h, 过滤后用。

20、蒸馏水和乙醇 洗涤, 再次过滤, 得交联胶原纤维备用; S4: 向交联胶原纤维中先后加入350mL蒸馏水、 0.2mol氨基化试剂, 先在45下搅拌反 应2.5 h, 再升温至58下搅拌反应2.5 h, 过滤后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 再次过滤, 在45 下干燥后18 h后过筛, 即得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 0033 实施例4 一种皮胶原纤维, 原料为猪皮, 氨基化试剂为硫酸羟胺。 0034 该皮胶原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 将猪皮预处理后研磨为180目的胶原纤维粉末备用; S2: 取胶原纤维粉末20g用400mL蒸馏水浸泡12h, 得胶原纤维浸泡液备用; S3: 向胶原纤维浸泡液中滴入质。

21、量分数为50%的戊二醛1g, 在28下搅拌反应2.4h, 加 入15% (w/w) NaHCO3溶液, 调节溶液pH值为7.3, 在48搅拌反应2.2 h, 过滤后用蒸馏水和乙 醇洗涤, 再次过滤, 得交联胶原纤维备用; S4: 向交联胶原纤维中先后加入300mL蒸馏水、 0.15mol氨基化试剂, 先在44下搅拌反 应2.5 h, 再升温至57下搅拌反应2.6 h, 过滤后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 再次过滤, 在42 下干燥后20 h后过筛, 即得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 0035 实施例5 一种皮胶原纤维, 原料为牛皮, 氨基化试剂为乙二胺。 0036 该皮胶原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 。

22、将牛皮预处理后研磨为120目的胶原纤维粉末备用; S2: 取胶原纤维粉末16g用380mL蒸馏水浸泡12h, 得胶原纤维浸泡液备用; S3: 向胶原纤维浸泡液中滴入质量分数为50%的戊二醛1 g, 在32下搅拌反应2.3 h, 加入15% (w/w) NaHCO3溶液, 调节溶液pH值为7.9, 在42搅拌反应3.6 h, 过滤后用蒸馏水和 乙醇洗涤, 再次过滤, 得交联胶原纤维备用; S4: 向交联胶原纤维中先后加入300mL蒸馏水、 0.25mol氨基化试剂, 先在45下搅拌反 应2.2h, 再升温至53下搅拌反应2.8 h, 过滤后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 再次过滤, 在40下 干燥后24 。

23、h后过筛, 即得所述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 0037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取消步骤S2-S4, 仅保留步骤S1, 即仅将原料猪皮预处理后研磨 为200目的胶原纤维粉末备用, 未进行交联反应与氨基化反应。 0038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取消步骤S4, 保留步骤S1-S3, 即对原料猪皮仅进行交联反应, 未进行氨基化反应。 0039 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表征: 说明书 4/7 页 6 CN 111229173 A 6 (a) 照片& SEM; 实验方法和设备: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JSM-5900LV, JEOL LTD, Japan) 观察实施例1-5及对比例1。

24、-2所 得到的材料的微观形貌。 取样品冷冻干燥后喷金处理并置于电镜下观察形貌, 其中, 仪器工 作条件: 加速电压为20 Kv, 放大倍数为1500。 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扫描电镜图分别如图2 和3所示。 0040 从图2、 3可以看出, 对比例1未经氨基化的胶原纤维呈现典型的纤维束结构, 排列 规则、 表面光滑、 纤维束彼此分散; 而实施例1的氨基化胶原纤维材料保持了纤维束结构, 但 纤维束交联紧密, 表面经化学修改而较粗糙。 0041 (b) FT-IR 实验方法和设备: 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Perkin Elmer, USA) 分析实施例1-5及对比例1-2所得到的材 料的分子基团结。

25、构。 材料充分干燥、 研细后与KBr以体积比为1: 500混合, 用压片机压成直径 为10 mm的透明压片。 测试前, 先测定空白KBr片的红外吸收光谱。 扫描范围: 4000 cm-1 - 500 cm-1, 分辨率: 2 cm-1, 扫描次数: 60次。 对比例1-2及实施例1-5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 图4所示。 0042 从图4可以看出, 对比例1和对比例2未经氨基化的胶原纤维在胶原分子的特征吸 收峰1655 cm-1, 1561 cm-1, 1446 cm-1处有明显的吸收, 表明其很好的保持了胶原分子的结 构; 实施例1-5的氨基化胶原纤维材料也呈现胶原分子的特征吸收, 同时其在胶原。

26、分子酰胺 I带和酰胺II带的特征吸收峰1655 cm-1和1561 cm-1处表吸收更强, 这是由新生产的酰胺基 团所引起的, 进而证明氨基化试剂乙二胺已接枝到胶原纤维上。 0043 (c) DSC 实验方法和设备: 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 (NETZSH 200PC, 德国) 分析实施例1-5及对比例1-2所得到的材料 的热稳定性。 以空气为对比样, 在N2保护下从293K加热到423K, 加热速率为10K/min, 测定材 料的热变性温度。 对比例1-2及实施例1-5的差式扫描量热图如图5所示。 0044 从图5可以看出, 对比例1未经氨基化的的胶原纤维的热变性温度为67, 对比例2 的交联胶。

27、原纤维材料的热变性温度为87, 实施例1-5的氨基化胶原纤维材料的热变性温 度为85-95, 表明本专利方法制备的材料较胶原纤维的热稳定有大幅提高。 0045 脱除焦糖色素效果表征: (a) 吸附等温线图 将实施例1-5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用于色素的吸附, 在25下吸附30分钟时的 吸附等温线图如图6所示。 0046 从图6可看出, 随着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用量增加, 焦糖色素溶液中的焦糖色 素被快速吸附, 当其浓度达到150 mg/L时对焦糖色度的吸附基本达到平衡。 氨基化胶原纤 维吸附材料可高效吸附焦糖色素, 实施例1-5中吸附容量达到415-480 mg/g。 0047 (b) 最。

28、大吸附量和平衡时间 将实施例1-5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与商品级脱色小柱用于焦糖脱色吸附, 对焦 糖色素和4-甲基咪唑的最大吸附量和平衡时间如表1所示。 说明书 5/7 页 7 CN 111229173 A 7 0048 表1 。 0049 从表1可看出, 实施例1-5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可高效吸附焦糖色素, 吸附 容量达到415-480 mg/g, 且同时对4-甲基咪唑基本不吸附, 吸附容量仅为1.2-5.6 mg/g。 采 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对焦糖色素的脱除效果基本达到目前商品 级脱色小柱水平, 且其对目标物的选择性更优。 0050 (c) 吸附动力学图 (脱色。

29、率) 实施例1-5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和商品级脱色柱对水溶液中焦糖色素的脱色率 随吸附时间的变化图 (50 mg/L 焦糖色素, pH 8.2, 0.5 g/L吸附材料用量, 25) 如图7所 示。 0051 从图7可看出, 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可快速、 高效吸附水溶液中的焦糖色素, 当吸附时间为5分钟时, 吸附达到平衡, 实施例1-5中材料对焦糖色度的脱色率均达到90%以 上, 基本接近商品级脱色柱水平。 0052 (d) 重复使用次数实验 (脱色率) 焦糖色素在本发明实施例1-5的纤维柱上的解吸曲线如图8所示; 实施例1重复使用次 数与脱色率的变化图如图9所示。 0053 由图8可以。

30、看出, 吸附焦糖色素后的氨基化胶原纤维材料 (实施例1-5) 均可以被快 速洗脱。 由图9可知, 重复使用5次的氨基化胶原纤维材料仍可以高效吸附焦糖色素, 重复使 用5次的材料对焦糖色素的脱色率达到88%。 0054 (e) 焦糖色样品中4-甲基咪唑检测的HPLC检测 采用实施例1-5 (A-E) 脱色处理和未经脱色处理 (F) 的焦糖色样品中4-甲基咪唑的HPLC 图如图10-15所示; 4-甲基咪唑浓度检测的标准曲线如图16所示。 0055 由图10-15可看出, 对比未经脱色处理的焦糖样品中4-甲基咪唑HPLC图, 氨基化胶 原纤维材料实施例1-5均可以有效去除样品中的焦糖色素杂质成分,。

31、 且4-甲基咪唑得到更 好的保留, 大幅提升了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含量的测试精度。 0056 采用实施例1-5的氨基化胶原纤维材料脱色处理和未经脱色处理的焦糖色样品中 4-甲基咪唑含量进行测试, 每个样品平行测试3次,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0057 表2 说明书 6/7 页 8 CN 111229173 A 8 。 0058 由表2可看出,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5中制备得到的氨基化胶原纤维材料均可以有 效去除样品中的焦糖色素杂质成分, 且4-甲基咪唑得到更好的保留, 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 唑含量的测试结果较未经脱色处理时准确度显著提升。 0059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原材料经交联反应后具有。

32、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试剂性 能, 再经氨基化处理的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能够快速、 高效地吸附焦糖色素, 吸附容量 达到415-480 mg/g, 且同时对4-甲基咪唑基本不吸附, 吸附容量仅为1.2-5.6 mg/g; 同时, 吸附焦糖色素后的氨基化胶原纤维材料可被快速洗脱, 重复使用5次的氨基化胶原纤维材 料仍可以高效吸附焦糖色素, 重复使用5次的材料对焦糖色素的脱色率达到88%。 0060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 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

33、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明书 7/7 页 9 CN 111229173 A 9 图 1 说明书附图 1/9 页 10 CN 111229173 A 10 图 2 说明书附图 2/9 页 11 CN 111229173 A 11 图 3 图 4 说明书附图 3/9 页 12 CN 111229173 A 12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4/9 页 13 CN 111229173 A 13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5/9 页 14 CN 111229173 A 14 图9 图10 说明书附图 6/9 页 15 CN 111229173 A 15 图11 图12 说明书附图 7/9 页 16 CN 111229173 A 16 图13 图14 说明书附图 8/9 页 17 CN 111229173 A 17 图15 图16 说明书附图 9/9 页 18 CN 111229173 A 1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氨基化 胶原 纤维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氨基化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31784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