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或差分放大器和功率放大方法、射频电路.pdf
《平衡或差分放大器和功率放大方法、射频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或差分放大器和功率放大方法、射频电路.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47267.9 (22)申请日 2020.03.05 (71)申请人 芯朴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博霞路22号 305室 (72)发明人 顾建忠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启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339 代理人 田嘉嘉 (51)Int.Cl. H03F 3/189(2006.01) H03F 3/24(2006.01) H03F 3/20(2006.01) H03F 3/45(2006.01) H03F 3/68(2006。
2、.01) (54)发明名称 平衡或差分放大器和功率放大方法、 射频电 路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所述 射频信号大器包括输入开关, 其中至少一个射频 信号耦接到所述输入开关, 所述输入开关的一端 耦接第一隔离端; 第一耦合器, 所述第一耦合器 的第一和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开关; 第一和第二 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耦接所述第一 耦合器的第三端, 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耦接所述 第一耦合器的第四端; 第二耦合器, 所述第二耦 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和第二 功率放大器, 输出开关, 所述输出开关分别连接 所述第二耦合器, 并将放大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 频信号分。
3、别输出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 其中所述 输出开关的一端耦接第二隔离端。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11245379 A 2020.06.05 CN 111245379 A 1.一种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输入开关, 其中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耦接到所述输入开关, 所述输入开关的一端耦接第 一隔离端; 第一耦合器, 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开关; 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耦接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三端, 所述第 二功率放大器耦接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四端; 第二耦合器, 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 输出开。
4、关, 所述输出开关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 并将放大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 信号分别输出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 其中所述输出开关的一端耦接第二隔离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其特征在于, 两个射频信号分别耦接到所述 输入开关, 所述第一耦合器分别将所述两个射频信号分成具有相位差的两路信号并分别将 所述两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 大器分别放大所述两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合成所述两个射频信号 的两路信号, 所述输出开关分别将合成后的所述两个射频信号输出到单独的射频天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
5、其特征在于, 一个射频信号耦接到所述输入 开关, 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所述射频信号分成具有相位差的两路信号并分别将所述射频信号 的两路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分别放大所述 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合成所述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输出开关 将合成后的所述射频信号输出到一个射频天线。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耦合器将一路 射频信号分成相位差为90 或180 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器将相位差为90 或180 的两 路信号合成为一路射频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其特征在于, 。
6、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隔离端通 过电阻器、 电容器、 电感器或其组合耦接到地端。 6.一种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输入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至少输入开关, 通过所述输入开关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输 出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耦合器分解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分别用于放大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中的一个, 并将放大 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输出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耦合器合成所述放大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 通过输出开关分别将合成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输出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
7、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 以二分之一功率输入到所述第一耦合器, 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分成具 有相位差的两路信号并分别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 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分别放大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 述第二耦合器分别合成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输出开关将合成后的所述 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输出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开关的一端耦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245379 A 2 接第一隔离端, 所述第一隔离端通过电阻器、。
8、 电容器、 电感器或其组合耦接到地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开关的一端耦 接第二隔离端, 所述第二隔离端通过电阻器、 电容器、 电感器或其组合耦接到地端。 10.一种射频电路, 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所述 输出开关还连接第一接收支路和第二接收支路, 所述输出开关分别通过滤波器耦接到所述 至少一个射频天线。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245379 A 3 平衡或差分放大器和功率放大方法、 射频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且特别涉及一种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射频信号的 功率。
9、放大方法以及射频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在传统的射频功率放大器中, 存在平衡和差分放大器, 该类型放大器把输入信号 分为两路, 分别在两个单端放大器放大, 之后再输出端实现功率合成。 该类型架构可以实现 更高的输出功率, 同时平衡放大器还存在对输出负载不敏感等性能。 在无线通信为了提高 上传或者下载速率, 目前普遍采用多输入输出(MIMO)方案, 每一路发射接收通路, 都有一套 独立的发射功率放大器、 开关、 滤波器和接收低噪声放大器。 例如目前的5G移动终端普遍要 求支持2路上传发射和4路下载接收(2T4R), WiFi6最高要求支持8路上传发射和8路下载接 收(8T8R), 射频通路和。
10、射频器件数量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节省MIMO的射频通路和器件, 提 高发射功率。 0004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包括: 0005 输入开关, 其中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耦接到所述输入开关, 所述输入开关的一端耦 接第一隔离端; 0006 第一耦合器, 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开关; 0007 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耦接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三端, 所 述第二功率放大器耦接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四端; 0008 第二耦合器, 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 器, 0。
11、009 输出开关, 所述输出开关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 并将放大后的所述至少一个 射频信号分别输出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 其中所述输出开关的一端耦接第二隔离端。 0010 在一个优选例中, 两个射频信号分别耦接到所述输入开关, 所述第一耦合器分别 将所述两个射频信号分成具有相位差的两路信号并分别将所述两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输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分别放大所述两个射频信 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合成所述两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输出开关分 别将合成后的所述两个射频信号输出到单独的射频天线。 0011 在一个优选例中, 一个射频信号耦接到所述输入开。
12、关, 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所述射 频信号分成具有相位差的两路信号并分别将所述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和 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分别放大所述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 二耦合器分别合成所述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输出开关将合成后的所述射频信号输出 到一个射频天线。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1245379 A 4 0012 在一个优选例中, 所述第一耦合器将一路射频信号分成相位差为90 或180 的两 路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器将相位差为90 或180 的两路信号合成为一路射频信号。 0013 在一个优选例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隔离端通过电阻器、 电容器、 电感器。
13、或其组合耦 接到地端。 0014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方法, 包括: 0015 输入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至少输入开关, 通过所述输入开关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 号输出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 0016 所述第一耦合器分解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0017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分别用于放大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中的一个, 并将 放大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输出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 0018 所述第二耦合器合成所述放大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 0019 通过输出开关分别将合成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输出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 0020 在一个优选例中。
14、, 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以二分之一功率输入到所述第一耦合 器, 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分成具有相位差的两路信号并分别将所述至 少一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 器分别放大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合成所述至少一个射 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输出开关将合成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输出到至少一个射频 天线。 0021 在一个优选例中, 所述输入开关的一端耦接第一隔离端, 所述第一隔离端通过电 阻器、 电容器、 电感器或其组合耦接到地端。 0022 在一个优选例中, 所述输出开关的一端耦接第二隔离端, 所述第二隔。
15、离端通过电 阻器、 电容器、 电感器或其组合耦接到地端。 0023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射频电路, 包括: 上述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所述输出开关还连接第一接收支路和第二接收支路, 所述输出开关分别通过滤波器耦接到 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 0024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申请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 本申请中,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支持双天线的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方法, 可双频发 射或2*2MIMO的射频通路和器件, 起到降低射频模组前端体积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该方法可 用于单频、 双频1*1或2*2MIMO发射和接收, 同时也可以扩展到多路MIMO。 - 0026 本申请的说明。
16、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 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 如果要罗列 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 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 为了避 免这个问题, 本申请上述发明内容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 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 公开的各技术特征、 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 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 从而构成各 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应所述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 除非这种技术特征 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 例如, 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 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 了特征A+B+D+E, 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 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 不可能同。
17、时采用, 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 则, 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 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 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1245379 A 5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平衡或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平衡或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示意图。 0029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平衡或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示意图。 0030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方法的流程图。 0031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在以下的叙述中,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
18、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 但是, 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 和修改, 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3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4 实施例一 0035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所述平衡或差分放大器的示意图参考图 1所示, 所述平衡或差分放大器包括: 0036 输入开关401, 其中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耦接到所述输入开关401, 所述输入开关401 的一端耦接第一隔离端; 0037 第一耦合器402, 所述第一。
19、耦合器402的第一和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开关401; 0038 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403、 404,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403耦接所述第一耦合器 402的第三端, 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404耦接所述第一耦合器402的第四端, 0039 第二耦合器405, 所述第二耦合器405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功 率放大器403、 404, 0040 输出开关406, 所述输出开关406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405, 并将放大后的所述 至少一个射频信号分别输出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 其中所述输出开关406的一端耦接第二 隔离端。 0041 在一实施例中, 第一耦合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作为信号输入。
20、端, 第三端和第 四端分为作为直通输出端和耦合输出端, 其中, 直通输出端不具有相移, 耦合输出端具有相 移。 当用于单频器件时, 第一耦合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个耦接隔离端, 当用于双频器 件时, 第一耦合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耦接两个射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 第二耦合器 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作为两个信号输入端, 第二耦合器还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 第三端 和第四端作为耦合输出端。 当用于单频器件时, 第二耦合器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中的一个耦 接隔离端, 当用于双频器件时, 第二耦合器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耦接两个输出端。 0042 在一个优选例中, 所述第一耦合器402将一路射频信号分成相位。
21、差为90 或180 的 两路信号, 并且, 该射频信号分别以二分之一功率分为两路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器405将相 位差为90 或180 的两路信号合成为一路射频信号。 具体的, 在平衡放大器的实施例中, 所 述第一耦合器402将一路射频信号分成相位差为90 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器405将相 位差为90 的两路信号合成为一路射频信号; 在差分放大器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耦合器 402将一路射频信号分成相位差为180 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器405将相位差为180 的 说明书 3/6 页 6 CN 111245379 A 6 两路信号合成为一路射频信号。 0043 在一个优选例中, 所述。
22、第一和第二隔离端通过电阻器、 电容器、 电感器或其组合耦 接到地端。 例如, 第一隔离端通过电阻器407耦接到地端, 电阻器407的电阻值为0100, 例如50。 例如, 第二隔离端通过电阻器408耦接到地端, 电阻器408的电阻值为0100, 例如50等。 0044 在一个优选例中, 一个射频信号耦接到所述输入开关, 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所述射 频信号分成具有相位差的两路信号并分别将所述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和 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分别放大所述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 二耦合器分别合成所述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输出开关将合成后的所述射频信号输出 到一个射频。
23、天线。 0045 具体的, 射频输入信号RFin A通过输出开关401, 进入第一耦合器402, 第一耦合器 402把输入信号RFin A分成两路分别输入第一功率放大器403和第二功率放大器404, 放大 后的信号经过第二耦合器405输出功率合成, 然后经过输出开关406输出到天线ANT2。 0046 实施例二 0047 本实施例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与实施例一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基本相同, 区别在 于: 将射频信号耦接到第一耦合器的不同端口, 使得同一射频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发射。 具 体的, 参考图2所示, 射频输入信号RFin A通过输出开关501, 进入第一耦合器502, 第一耦合 器502把。
24、输入的射频信号分成两路分别输入第一功率放大器503和第二功率放大器504, 放 大后的信号经过第二耦合器505输出功率合成, 然后经过输出开关506输出到第一天线 ANT1。 0048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均以平衡放大器为例进行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均适用于差分放大器, 也就是, 耦合器将射频信号相移180 , 其可以实 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此不做赘述。 0049 实施例三 0050 本实施例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与实施例一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基本相同, 区别在 于: 两个射频信号分别耦接到所述输入开关, 所述第一耦合器分别将所述两个射频信号分 成具有相位差的两路信号并。
25、分别将所述两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 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分别放大所述两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 二耦合器分别合成所述两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输出开关分别将合成后的所述两个 射频信号输出到单独的射频天线。 0051 参考图3所示, 射频输入信号RFin A和RFin B通过输出开关601, 进入第一耦合器 602, 第一耦合器602把输入信号分成两路分别输入第一功率放大器603和第二功率放大器 604, 放大后的信号分别经过第二耦合器605输出功率合成, 然后经过输出开关606分别输出 到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 本实施例中, 平衡或差。
26、分放大器用于双频电路, 同时放大 输入信号RFin A和RFin B, 实现双频发射, 起到降低射频模组前端体积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0052 实施例四 0053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方法, 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方法的流 程图参考图4所示, 该方法包括: 0054 步骤S101, 输入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至少输入开关, 通过所述输入开关将所述至少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1245379 A 7 一个射频信号输出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 0055 步骤S103, 所述第一耦合器分解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0056 步骤S105,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分别用。
27、于放大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中的 一个, 并将放大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输出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和第二端; 0057 步骤S107, 所述第二耦合器合成所述放大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 0058 步骤S109, 通过输出开关分别将合成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输出到至少一个 射频天线。 0059 在一个优选例中, 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以二分之一功率输入到所述第一耦合 器, 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分成具有相位差的两路信号并分别将所述至 少一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 器分别放大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合成所。
28、述至少一个射 频信号的两路信号, 所述输出开关将合成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信号输出到至少一个射频 天线。 0060 在一个优选例中, 所述输入开关的一端耦接第一隔离端, 所述第一隔离端通过电 阻器、 电容器、 电感器或其组合耦接到地端。 0061 在一个优选例中, 所述输出开关的一端耦接第二隔离端, 所述第二隔离端通过电 阻器、 电容器、 电感器或其组合耦接到地端。 0062 实施例五 0063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射频电路, 该射频电路包括: 上述的平衡或差分放大器, 参 考图5所示, 该平衡或差分放大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中的放大器, 其 包括输入开关701、 第一耦合。
29、器702、 第一和第二功率放大器703、 704、 第二耦合器705、 输出 开关706, 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中的射频信号放大功能。 所述输出 开关706还连接第一接收支路和第二接收支路, 其中, 第一接收支路包括第一接收信号放大 器709, 第二接收支路包括第二接收信号放大器710。 所述输出开关706分别通过滤波器耦接 到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 其中, 输出开关706通过第一滤波器711和第二滤波器712分别耦 接到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 实现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0064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专利的申请文件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
30、仅 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 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 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 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 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 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专利的申请 文件中, 如果提到根据某要素执行某行为, 则是指至少根据所。
31、述要素执行所述行为的意思, 其中包括了两种情况: 仅根据所述要素执行所述行为、 和根据所述要素和其它要素执行所 述行为。 多个、 多次、 多种等表达包括2个、 2次、 2种以及2个以上、 2次以上、 2种以上。 0065 在本说明书提及的所有文献都被认为是整体性地包括在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 以 便在必要时可以作为修改的依据。 此外应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1245379 A 8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 内。 0066 在一些情况下, 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 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 另外, 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 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 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1245379 A 9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2 页 10 CN 111245379 A 10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1 CN 111245379 A 11 。
- 内容关键字: 平衡 差分放大器 功率 放大 方法 射频 电路
便于组装的铝单板及其成型加工装置.pdf
水藻打捞装置.pdf
无缝针织内衣机针盘弹性让位式导纱装置.pdf
自动化的农作物运输储存设备.pdf
应用于电缆井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pdf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pdf
双层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pdf
撬装式压裂液混合装置.pdf
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pdf
墙面打磨设备.pdf
适用于网条拉伸试验的夹具工装.pdf
污水处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拉板.pdf
工业密集区空气粉尘检测装置.pdf
物料上下转运夹持机械手.pdf
具有收集结构的地质取样器.pdf
机车装配自动化车.pdf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pdf
可正反转的风扇灯.pdf
有效保护石墨鳞片特性的球磨系统.pdf
反渗透膜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方便更换的除尘滤芯.pdf
棋类设备.pdf
秦皮甲素在提高水曲柳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df
针对Ceph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电表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pdf
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硬质镀层的活塞环及其制备方法.pdf
对准标记及图形对准方法.pdf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美容仪、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冷氢化生产系统装置及生产工艺.pdf
基于PLC和图像识别的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智能变电站报文记录与分析系统中报文快速处理方法.pdf
一种家校互通手机客户端系统、家校互通系统及方法.pdf
一种北斗动态加密传输装置及其动态加密方法.pdf
热电池用高电位复合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pdf
高转化效率抗PID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pdf
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修复方法、GOA电路及显示装置.pdf
一种基于深空通信环境的码率兼容原模图LDPC码构造方法.pdf
星轨拍摄的方法、物体运动轨迹的拍摄方法和移动终端.pdf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pdf
一种双腔结构激光器系统及其能量可控调谐方法.pdf
一种测试环境的创建方法及系统.pdf
多功能移动电源.pdf
一种P型金属电极制备焊料的半导体激光器.pdf
基于WIFI的主动探测与精准内容推送的装置及方法.pdf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上的可拆卸式移动装置.pdf
一种基于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的实时数字视频稳像方法.pdf
数据服务的容灾备份方法和系统.pdf
拍摄装置、拍摄图像处理系统、程序以及记录介质.pdf
一种三维结构的新型电力电子模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