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pdf
《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92312.2 (22)申请日 2020.03.18 (71)申请人 湖南华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经济开 发区同心路1号 (72)发明人 李卫华李跃华刘胜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3218 代理人 徐邵华 (51)Int.Cl. B65D 5/06(2006.01) B65D 5/4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纸箱翻折。
2、连接结构, 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包括箱体, 所述箱 体包括侧板以及至少与侧板相连的一个盖板, 所 述侧板与盖板相连接的翻折处设有压痕, 所述翻 折处内侧设有至少两条内压痕, 所述翻折处外侧 设有至少一条外压痕。 该蜂窝纸箱通过对盖板与 侧板之间的翻折结构进行改进, 采用至少2道内 压痕、 至少1道外压痕的压痕结构, 且内压痕数量 大于外压痕数量, 使蜂窝纸箱的盖板进行内翻、 外翻时, 使蜂窝纸箱翻折部不再集中在某一压痕 上, 而是, 将翻折过程对纸板的形变分散至内外 压痕上, 进而减小蜂窝纸板的形变, 提高蜂窝纸 箱的抗压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11232。
3、354 A 2020.06.05 CN 111232354 A 1.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包括侧板以及至少与 侧板相连的一个盖板, 所述侧板与盖板相连接的翻折处设有压痕, 所述翻折处内侧设有至 少两条内压痕, 所述翻折处外侧设有至少一条外压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折处内侧设 有两条内压痕, 翻折处外侧设有一条外压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压痕的深度 不同, 靠近侧板的内压痕的深度大于靠近盖板的内压痕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
4、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压痕的深度 为侧板厚度的1/32/3, 且相邻两道内压痕之间的间距为侧板厚度的1.1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压痕的 一侧或两侧设有预压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压痕和 外压痕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压痕和 所述外压痕的横截面为U形或V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蜂窝蜂窝纸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压痕和 外压痕通过一二线轮压制或二三线轮压制或碰线成型。 权利要求。
5、书 1/1 页 2 CN 111232354 A 2 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纸箱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的纸箱一般采用瓦楞纸板作为材料制作, 由于瓦楞纸板本身为横波浪形结 构, 不耐压, 易变性, 从而导致瓦楞纸板制做的瓦楞纸箱性能不高, 现在有些的厂家会采用 蜂窝纸板制做蜂窝纸箱。 0003 蜂窝纸板具有以下特点: (1) 质轻、 用料少、 成本低。 蜂窝夹层结构与其他各种板材结构相比, 具有最大的强度/ 质量比, 因而其制成品的性能/价格比好, 这是蜂窝纸板成功推广开来的关键。 0004 (2) 高强度, 表面。
6、平整, 不易变形。 蜂窝夹层结构近似各向同性, 结构稳定性好, 不 易变形, 其突出的抗压能力和抗弯能力是箱式包装材料需要的最重要的特性。 0005 (3) 抗冲击性、 缓冲性好。 蜂窝纸板由柔性的纸芯和面纸做成, 具有较好的韧性和 回弹性, 独特的蜂窝夹芯结构提供了优异的缓冲性能, 在所有的缓冲材料中具有更高的单 位体积能量吸收值, 高厚度的蜂窝纸板可替代现已大量使用的EPS塑料泡沫缓冲垫。 0006 (4) 吸声、 隔热。 蜂窝夹层结构内部为封闭的小室, 其中充满空气, 因此具有很好的 隔声保温性能。 0007 (5) 无污染, 符合现代环保潮流。 蜂窝纸板全部由可循环再生的纸材制作, 使。
7、用后 可以百分之百地回收再利用。 0008 现有的蜂窝纸箱虽然利用其蜂窝结构, 提高了纸箱的抗压强度, 但由于其侧壁与 底部或上部的翻折页通过平压形成的翻折结构, 容易因其底部的翻折页与侧壁之间的连接 结构因为通过分切压线开槽导致强度受损, 进而导致盛装物品的蜂窝纸箱无法满足存储过 程中对纸箱的承载能力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 结构, 通过改变侧板与盖板之间翻折处的连接结构, 来提高蜂窝纸箱的整体的抗压强度。 0010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包括 箱体, 所述箱体包括。
8、侧板以及至少与侧板相连的一个盖板, 所述侧板与盖板相连接的翻折 处设有压痕, 所述翻折处内侧设有至少两条内压痕, 所述翻折处外侧设有至少一条外压痕。 0011 本方案中, 盖板的数量可以是一个、 两个或者三个以及更多, 即盖板与侧板相连接 的翻折处的数量为一个、 两个或者三个以及更多; 在每个翻折处均设有至少两条内压痕和 至少一条外压痕。 其中, 如果盖板数量为一个, 则可以通过盖板与侧板, 将箱体围合成一端 开口的半封闭结构。 0012 进一步, 所述翻折处内侧设有两条内压痕, 翻折处外侧设有一条外压痕。 0013 进一步, 所述内压痕的深度不同, 靠近侧板的内压痕的深度大于靠近盖板的内压 。
9、说明书 1/5 页 3 CN 111232354 A 3 痕深度。 0014 进一步, 所述内压痕的深度为侧板厚度的1/32/3, 且相邻两道内压痕之间的间距 为侧板厚度的1.12倍。 0015 进一步, 所述外压痕的一侧或两侧设有预压线。 0016 进一步, 所述内压痕和外压痕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 0017 进一步, 所述内压痕和所述外压痕的横截面为U形或V形。 呈V形横截面的外压痕和 内压痕由90 的圆弧和位于圆弧两侧呈45 倾斜的斜边组成, 且圆弧与其两侧的斜边相切, 有利于压痕的平滑过渡, 确保了压痕处整体的抗压强度受损最小。 0018 进一步, 所述内压痕和外压痕通过一二线轮压制或二。
10、三线轮压制或碰线成型。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蜂窝纸箱通过对盖板与侧板之间的翻折结构进行改进, 采用至少2道内压痕、 至少1 道外压痕的压痕结构, 且内压痕数量大于外压痕数量, 使蜂窝纸箱的盖板进行内翻、 外翻 时, 使蜂窝纸箱翻折部不再集中在某一压痕上, 而是, 将翻折过程对纸板的形变分散至内外 压痕上, 进而减小蜂窝纸板的形变, 提高蜂窝纸箱的抗压强度。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实施例1中箱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箱体展开内侧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箱体展开外侧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箱体展开内侧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箱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
11、箱体展开内侧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箱体展开外侧面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中箱体展开内侧面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中箱体展开外侧面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中翻折处横截面的示意图。 0021 图中: 1-箱体, 2-盖板, 3-侧板, 4-第一内压痕, 5-第二内压痕, 6-分板, 7-连接耳, 8-连接区, 9-外压痕, 10-预压线, 11-第三内压痕, 901-第一外压痕, 902-第二外压痕。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度” 、 “厚度”。
12、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顺时 针” 、“逆时针” 、“轴向” 、“径向” 、“周向”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 限 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 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
13、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1232354 A 4 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式连接; 可 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5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3: 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包括箱体1, 所述箱体1包括侧板3以及与侧 板3相连的一个盖板2, 所述侧板3与盖板2相连接的翻折处设有压痕, 所述翻折。
14、处内侧设有 两条内压痕, 所述翻折处外侧设有一条外压痕9。 侧板为蜂窝纸板。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将侧板3经三次弯折后形成两端开口的四边形箱体1, 侧板3随箱体 1形状随之分成了四块分板6, 在其中一块分板6的一端连接一块盖板2, 其盖板2盖合在分板 6上可以将箱体1一端封闭, 使箱体1变成一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 其中, 在侧板3的一侧设有 连接耳7, 另一侧设有连接区8, 成箱时将连接耳7与连接区8胶结或钉箱方式连接。 0027 在盖板2与分板6连接的翻折处设有第一内压痕4、 第二内压痕5和一条外压痕9, 第 一内压痕4靠近分板6, 与外压痕9一起作用实现盖板2的向内翻折, 第二内压痕。
15、5靠近盖板2, 与外压痕9一起作用实现盖板2的向外翻折, 第一内压痕4的深度大于第二内压痕5的深度; 外压痕9位于第一内压痕4、 第二内压痕5之间, 且外压痕9、 第一内压痕4和第二内压痕5均与 盖板2的边缘平行。 多条压痕的设置, 盖板2沿分板6进行内翻或外翻时不会使用同一条压痕 线, 而是, 将翻折过程对纸板的形变分散至内外压痕9上, 进而减小蜂窝纸板的形变, 提高蜂 窝纸箱的抗压强度。 0028 第一内压痕4的深度为侧板3厚度的1/2, 所述第二内压痕5的深度为侧板3厚度的 1/3, 第一内压痕4的深度比第二内压痕5的深度深; 且相邻两道内压痕即第一内压痕4、 第二 内压痕5之间的间距为。
16、蜂窝蜂窝纸箱纸板厚度的1.5倍; 外压痕9的深度与第一内压痕4的深 度相同。 0029 内翻折时, 蜂窝纸箱的盖板2发生的弯折角度及形变相对较小, 而外翻折时, 相对 内翻折, 弯折角度较大, 甚至蜂窝纸箱的盖板2会与侧板3位于箱体1外侧一面贴合, 即翻折 角度90 , 相应地, 盖板2与分板6之间的连接处纸板的形变较大, 为了减小蜂窝蜂窝纸箱 在使用翻折盖板2过程中被损坏, 发明人对内压痕线的结构以及两道内压痕线的深度进行 了调整, 进而减小蜂窝蜂窝纸箱使用过程中的形变, 并提高其抗压强度。 第一内压痕4在盖 板2向内翻折时起主要作用, 而第二内压痕5在盖板2向外翻折时起辅助作用, 两者承担。
17、的作 用不同, 则设计的深度不一。 0030 内压痕和外压痕9的横截面呈U形。 该结构的压痕由于其中部呈圆弧结构, 便于压 痕在翻折过程中, 蜂窝纸板较大幅度的压缩或张开。 0031 蜂窝纸箱的内压痕和外压痕9可通过一二线压线轮压制蜂窝纸板成型, 或碰线成 型。 0032 在本实施例中, 外压痕9远离分板6的一侧设有预压线10, 预压线10的深度小于外 压痕9的深度。 预压线10的设置是为了先一步对蜂窝纸板进行深度较浅的压痕, 以使得蜂窝 纸板在预压线10区域软化, 可以后续在该区域进行深度较深的外压痕9, 避免爆线。 0033 实施例2 参照图4, 与实施例1相比, 本实施例的一种蜂窝纸箱翻。
18、折连接结构, 存在以下不同: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1232354 A 5 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包括箱体1, 所述箱体1包括侧板3以及与侧板3相连的一 个盖板2, 所述侧板3与盖板2相连接的翻折处设有压痕, 所述翻折处内侧设有两条内压痕, 所述翻折处外侧设有一条外压痕9。 0034 在本实施例中, 侧板3经过二次弯折形成一个两端开口, 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箱体1。 侧板3在箱体1被分成三块分板6, 其中一块分板6上连接有一块盖板2, 盖板2能够盖合在箱 体1的开口端, 使其箱体1成为一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 0035 在盖板2与分板6连接的翻折处设有第一内压痕4、 第二内压痕5和。
19、外压痕9。 0036 实施例3 参照图5图7, 与实施例1相比, 本实施例的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存在以下不 同: 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包括箱体1, 所述箱体1包括侧板3和与侧板3上下端相连 接的盖板2, 侧板3与盖板2形成闭合空间, 侧板3经三次弯折并拼接而成, 所述盖板2与侧板3 的翻折处设有分布在箱体1内侧两条内压痕线和箱体1外侧一条外压痕9。 0037 在本实施例中, 侧板3经过三次弯折形成一个两端开口, 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箱体1。 侧板3在箱体1被分成四块分板6, 其中每块分板6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盖板2, 盖板2能够盖 合在箱体1的开口端, 使其箱体1成为封闭结构。 00。
20、38 实施例4 参照图8图10, 与实施例3相比, 本实施例的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存在以下不 同: 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包括箱体1, 所述箱体1包括侧板3和与侧板 3上下端相连接的盖板2, 侧板3与盖板2形成闭合空间, 侧板3经三次弯折并拼接而成, 所述盖板2与侧板3的翻折处设有分布在箱体1内侧三条内压痕线和箱体1外侧两条外压痕 9。 0039 本实施例中, 蜂窝纸箱采用厚度为12mm的蜂窝纸板制成。 内压痕包括第一内压痕 4、 第二内压痕5和第三内压痕11, 外压痕9包括第一外压痕901和第二外压痕902; 第二内压 痕5靠近分板6, 第三内压痕11远离侧板3, 第一内压痕4。
21、位于第二内压痕5和第三内压痕11的 中间; 第一外压痕901和第二外压痕902分别位于第一内压痕4和第二内压痕5、 第二内压痕5 和第三内压痕11之间; 内压痕与外压痕9平行设置。 0040 第三内压痕11的深度为侧板3厚度的1/3, 即4mm, 第二内压痕5的深度为侧板3厚度 的1/2, 即6mm, 第一内压痕47的深度为侧板3厚度的2/3, 即8mm, 且相邻两道内压痕之间的间 距为蜂窝纸板厚度的1.1倍, 即13.2mm; 第一外压痕901的深度为侧板3厚度的2/3, 即8mm, 第 二外压痕902的深度为侧板3厚度的1/3, 即4mm。 0041 内压痕和外压痕9通过二三线压线轮压制蜂。
22、窝纸板成型。 0042 外压痕9的两侧设有预压线10, 预压线10的深度1mm。 0043 本发明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其分板6与盖板2的翻折结构由至少2道内压痕、 至少1道外压痕9组成, 当由压线轮压痕 后的蜂窝纸板折叠成蜂窝纸箱时, 蜂窝纸箱的盖板2向分板6内侧面翻折, 直至盖板2与分板 6内侧面成90 , 进行采用胶封带封装形成上端盖板23能够翻折的箱体1结构; 蜂窝纸箱在使 用完后, 通常会先将盖板2向翻折外侧面方向翻折, 这时, 实施例1中, 盖板2与分板6之间的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1232354 A 6 第一道内压痕发生较小的形变, 而第二。
23、道内压痕和外压痕9发生较大形变, 便于盖板2从与 分板6内侧面呈90 翻折至与分板6外侧面贴合之间的任意角度 (如翻折至与分板6外侧面平 直等) , 便于蜂窝纸箱的存储; 当再次使用折叠后的蜂窝纸板组合形成蜂窝纸箱时, 再将盖 板2翻折, 直至盖板2与分板6内侧面成90(实施例1中, 盖板2与分板6之间的第二内压痕5发 生较小的形变, 而第一内压痕4发生较大形变, 实现盖板2内翻折时, 蜂窝纸板翻折但其结构 强度不受影响) , 能够再次使用。 0044 以上技术特征的改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文字描述可以理解并实施, 故不再 另作附图加以说明。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1232354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8 CN 111232354 A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5 页 9 CN 111232354 A 9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0 CN 111232354 A 10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1 CN 111232354 A 11 图9 图10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2 CN 111232354 A 12 。
- 内容关键字: 蜂窝 纸箱 连接 结构
管材冷轧机.pdf
禽畜养殖圈舍环境治理消杀机构.pdf
自动排屑的木工机床用顶针.pdf
用于油气井液面测试的声波采集装置.pdf
化工管道快速对接接头.pdf
新型咪头粘网机.pdf
麦克风生产用烘干装置.pdf
隐形眼镜助戴器.pdf
混合料制备系统.pdf
非遗用品存放柜用消毒装置.pdf
光伏逆变器用增压散热风扇.pdf
集线器.pdf
护理床抬升角测量仪.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方块及棋类设备.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耕深监测装置.pdf
大口径平推阀.pdf
水利工程防汛浮标.pdf
自动锁螺丝机锁紧力调节装置.pdf
数据交换装置.pdf
高效羊粪有机肥发酵罐.pdf
应用于船首的船舶防撞结构.pdf
渔光互补的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适应于高污泥浓度的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清洁效果的真空镀铝丝复绕设备.pdf
影像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分类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涵管的实时压力测试方法.pdf
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及其制造方法.pdf
复合电缆生产用全自动绞线装置及方法.pdf
机载双站雷达间载波频率差高精度测量与补偿方法.pdf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负载均衡的分布式路由方法及系统.pdf
无线路由器间加密通讯方法及系统.pdf
家用静电导引装置.pdf
可调节式液晶拼接屏安装支架.pdf
环保混凝土生产用的混凝土粉料储料罐.pdf
全塑线材以及全塑线材的制造方法.pdf
用于消防的机器人.pdf
金属玻璃的性能预测方法.pdf
基于超像素分割及两阶段分类策略的超光谱图像分类方法.pdf
分布式光伏电站直流屏蓄电池放电控制装置.pdf
制备3,5-二氯苯腈的反应罐.pdf
车间整体吹吸式除尘装置.pdf
未读消息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pdf
定子线圈绕线机的线圈架固定装置.pdf
饲料生产用饲料振动筛选装置.pdf
深度相机的标定方法及系统.pdf
像点溯源的物体光栅图像相移法相位测量误差校正方法.pdf
自动监控接警与紧急救援服务系统.pdf
高精度橡胶加工设备.pdf
用于门面冲门镜孔的装置.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预制构件精确就位机器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