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采集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307430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97.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生物采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微生物采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微生物采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档描述:

《微生物采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采集装置.pdf(1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89725.8 (22)申请日 2020.02.13 (71)申请人 王森林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永明路 街道东区文峰大道与朝阳路国贸a座9 楼906室 (72)发明人 王森林 (51)Int.Cl. C12M 1/26(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 微生物采集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 供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一种微生物。

2、采集装置, 包括支脚, 底板, 移动辊道, 收集装置, 桶体固定 装置, 外壁清理装置和顶板; 支脚顶端与底板进 行焊接; 底板顶端后中部设置有移动辊道; 底板 顶端前中部设置有收集装置; 底板顶端前右侧与 桶体固定装置相连接。 本发明达到了代替人工采 集, 解决传统方法采集困难, 降低了采集物资消 耗, 提高采集过程安全性; 稳定桶体, 维持收集装 置与环卫桶紧密接触, 保证采集充分; 清洁桶面, 破坏致病菌生存环境, 维护市容, 减少环卫工人 工作量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 CN 111254059 A 2020.06.09 CN 111254059 A 1.一种微生。

3、物采集装置, 包括支脚(1), 底板(2)和移动辊道(3),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收 集装置(4), 桶体固定装置(5), 外壁清理装置(6), 顶板(7); 支脚(1)顶端与底板(2)进行焊 接; 底板(2)顶端后中部设置有移动辊道(3); 底板(2)顶端前中部设置有收集装置(4); 底板 (2)顶端前右侧与桶体固定装置(5)相连接, 并且桶体固定装置(5)左前侧与收集装置(4)相 连接; 收集装置(4)前中部与外壁清理装置(6)相连接; 外壁清理装置(6)顶端与顶板(7)相 连接, 并且顶板(7)底端前左侧、 前右侧后左侧和后右侧均通过支板与底板(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4、微生物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收集装置(4)包括电机 (401), 第一传动轮(402), 第二传动轮(403), 主轴(404), 第三传动轮(405), 第四传动轮 (406), 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407), 次轴(408), 第一固定片(409), 第二固定片(4010), 弹簧 (4011), 滑块(4012), 辅助定位块(4013), 第一侧位凸块(4014), 第一滑动凸块夹(4015), 限 位板(4016), 异形连接杆(4017)和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018); 电机(401)后端轴心与第一 传动轮(402)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轮(402)顶端与第二传动轮(403。

5、)进行传动连接; 第二 传动轮(403)后端轴心与主轴(404)进行传动连接; 主轴(404)外表面中前部与第三传动轮 (405)进行传动连接; 主轴(404)外表面后侧与次轴(408)相连接; 第三传动轮(405)底端与 第四传动轮(406)进行传动连接; 第四传动轮(406)后端轴心与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407) 相连接; 次轴(408)外表面左侧与第一固定片(409)进行焊接; 次轴(408)外表面中部与第二 固定片(4010)进行滑动连接; 次轴(408)外表面中左侧与滑块(4012)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固 定片(409)左端与弹簧(4011)进行焊接, 并且弹簧(4011)左端与第二。

6、固定片(4010)相连接; 滑块(4012)后中部与辅助定位块(4013)进行转动连接; 辅助定位块(4013)左侧与第一侧位 凸块(4014)进行焊接; 辅助定位块(4013)后端中底部与异形连接杆(4017)进行焊接; 第一 侧位凸块(4014)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滑动凸块夹(4015)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滑动凸块夹 (4015)前中部与限位板(4016)进行滑动连接; 异形连接杆(4017)后中部与侧壁微生物收集 套辊(4018)进行转动连接; 电机(401)底端与底板(2)相连接; 限位板(4016)底端与底板(2) 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桶。

7、体固定装置(5)包括第 五传动轮(501), 第六传动轮(502), 电动推杆(503), 第一锥齿轮(504), 第二锥齿轮(505), 第七传动轮(506), 第八传动轮(507), 丝杆(508), 传动块(509), 桶体固定框(5010), 第二侧 位凸块(5011), 第二滑动凸块夹(5012)和固定支撑板(5013); 第五传动轮(501)右端与第六 传动轮(502)进行传动连接; 第六传动轮(502)后端轴心与电动推杆(503)进行传动连接; 电 动推杆(503)后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504)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锥齿轮(504)后顶部与第二 锥齿轮(505)相互啮合; 第二锥齿。

8、轮(505)顶端与第七传动轮(506)进行传动连接; 第七传动 轮(506)后端与第八传动轮(507)进行传动连接; 第八传动轮(507)底端与丝杆(508)进行传 动连接; 丝杆(508)外表面中上侧与传动块(509)进行传动连接; 传动块(509)左底部与桶体 固定框(5010)进行焊接; 桶体固定框(5010)左中部与第二侧位凸块(5011)进行焊接; 第二 侧位凸块(5011)外表面中上侧与第二滑动凸块夹(5012)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滑动凸块夹 (5012)左端与固定支撑板(5013)进行焊接; 第五传动轮(501)轴心与收集装置(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采集。

9、装置, 其特征在于, 外壁清理装置(6)包括第 九传动轮(601), 第十传动轮(602), 第三锥齿轮(603), 第四锥齿轮(604), 第五锥齿轮 (605), 第十一传动轮(606), 第十二传动轮(607), 第一支撑杆(608), 第一传动盘(609), 环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254059 A 2 移推传杆(6010), 第二传动盘(6011), 第十三传动轮(6012), 第二支撑杆(6013), 第十四传 动轮(6014), 第六锥齿轮(6015), 带槽悬挂转动板(6016), 轴杆(6017), 悬装板(6018)和清 洁海绵(6019); 第九传动轮。

10、(601)顶端与第十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传动轮(602) 后端轴心与第三锥齿轮(603)进行传动连接; 第三锥齿轮(603)后端轴心与第四锥齿轮 (604)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四锥齿轮(604)前端轴心与第十传动轮(602)相连接; 第三锥齿 轮(603)左后侧与第六锥齿轮(6015)相互啮合; 第四锥齿轮(604)右前侧与第五锥齿轮 (605)相互啮合; 第五锥齿轮(605)右端与第十一传动轮(606)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一传动轮 (606)底端与第十二传动轮(607)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二传动轮(607)轴心与第一支撑杆 (608)相互套接; 第一支撑杆(608)外表面左。

11、端与第一传动盘(609)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 盘(609)左中部顶端与环移推传杆(6010)相连接; 环移推传杆(6010)外左端与第二传动盘 (6011)相连接; 环移推传杆(6010)外表面中部与带槽悬挂转动板(6016)进行传动连接; 第 二传动盘(6011)左端轴心与第十三传动轮(6012)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三传动轮(6012)左端 轴心与第二支撑杆(6013)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二支撑杆(6013)右端与第二传动盘(6011) 相连接; 第十三传动轮(6012)顶端与第十四传动轮(6014)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十四传动 轮(6014)右端与第六锥齿轮(6015)相连接; 带。

12、槽悬挂转动板(6016)内底部与轴杆(6017)进 行转动连接; 带槽悬挂转动板(6016)底端与悬装板(6018)进行焊接; 悬装板(6018)底端设 置有清洁海绵(6019); 第九传动轮(601)轴心与收集装置(4)相连接; 第十传动轮(602)前端 与顶板(7)相连接; 第四锥齿轮(604)后端与顶板(7)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电机(401)的工作方式是 从左向右顺时针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再从右向左逆时针旋转一百八十度的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三锥齿轮(603)与第五 锥齿轮(605)之间、 。

13、第四锥齿轮(604)与第六锥齿轮(6015)之间不存在啮合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十一传动轮(606)和第 十二传动轮(607)之间的传动带与竖直方向成十五度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移动辊道(3)的辊外表包 裹有橡胶套。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254059 A 3 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环卫桶是环卫垃圾车的挂桶, 它的体积较一般垃圾桶更庞大, 内部深度更深, 材质 更强, 容纳的垃圾更多, 它与。

14、环卫垃圾车的配合, 大大降低了环卫工人收集垃圾的频率, 缩 短了单次收集垃圾的时间, 为城市环境的美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003 现有的表面微生物收集手段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用特质的采集液冲洗采集面, 再从采集液中收集微生物; 第二种是采集者使用采集棉棒或者小块采集布摩擦采集面, 再 从采集棉或采集布上收集微生物; 第三种是直接使用培养基接触采集面, 直接接种微生物。 前两种因为不需要立刻在培养基上接种微生物, 培养基受杂菌污染的可能性更低, 因此更 常用。 微生物采集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周遭环境, 比如在小区内采集, 就能够检测小区内什 么样的致病菌较多, 以此指导小区的环境整改、 消毒杀。

15、菌, 对流行病和传染病等疾病防疫具 有巨大作用。 但是当采集对象是环卫桶侧壁靠底部或者是底部的微生物时, 单纯的前两种 方法就暴露出它们的局限性, 采用采集液冲刷的方式必然会消耗大量的采集液, 而且采集 液及其容易被桶内的垃圾污染, 影响采集结果; 使用采集棉棒或采集布, 则会受到身体因素 的限制, 普通人的手臂根本无法接触到环卫桶底部区域, 无法采集, 除非采集者钻入环卫桶 中, 但这样及其不卫生、 不安全。 0004 综上, 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够代替采集液采集法和采集棉棒采集法, 在采集到环 卫桶底部的微生物的同时, 能够保证采集过程卫生无污染、 降低采集消耗的装置, 来克服现 有技术中无。

16、法安全采集环卫桶底部微生物同时采集物资消耗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采集环卫桶底部区域微生物时, 无法安全采集同时采 集物资消耗大的缺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0006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 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包括支脚, 底板, 移动辊道, 收集装置, 桶体固定装置, 外壁 清理装置, 顶板; 支脚顶端与底板进行焊接; 底板顶端后中部设置有移动辊道; 底板顶端前 中部设置有收集装置; 底板顶端前右侧与桶体固定装置相连接, 并且桶体固定装置左前侧 与收集装置相连接; 收集装置前中部与外壁清理装置相连接; 外壁清。

17、理装置顶端与顶板相 连接, 并且顶板底端前左侧、 前右侧后左侧和后右侧均通过支板与底板相连接。 0008 进一步的, 收集装置包括电机, 第一传动轮, 第二传动轮, 主轴, 第三传动轮, 第四 传动轮, 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 次轴, 第一固定片, 第二固定片, 弹簧, 滑块, 辅助定位块, 第 一侧位凸块, 第一滑动凸块夹, 限位板, 异形连接杆和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 电机后端轴心 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轮顶端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二传动轮后 端轴心与主轴进行传动连接; 主轴外表面中前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主轴外表面 说明书 1/8 页 4 CN 11125405。

18、9 A 4 后侧与次轴相连接; 第三传动轮底端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四传动轮后端轴心与 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相连接; 次轴外表面左侧与第一固定片进行焊接; 次轴外表面中部与 第二固定片进行滑动连接; 次轴外表面中左侧与滑块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固定片左端与弹 簧进行焊接, 并且弹簧左端与第二固定片相连接; 滑块后中部与辅助定位块进行转动连接; 辅助定位块左侧与第一侧位凸块进行焊接; 辅助定位块后端中底部与异形连接杆进行焊 接; 第一侧位凸块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滑动凸块夹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滑动凸块夹前中部与 限位板进行滑动连接; 异形连接杆后中部与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进行转动连接; 电机底端 与。

19、底板相连接; 限位板底端与底板相连接。 0009 进一步的, 桶体固定装置包括第五传动轮, 第六传动轮, 电动推杆, 第一锥齿轮, 第 二锥齿轮, 第七传动轮, 第八传动轮, 丝杆, 传动块, 桶体固定框, 第二侧位凸块, 第二滑动凸 块夹和固定支撑板; 第五传动轮右端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六传动轮后端轴心与 电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 电动推杆后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锥齿轮后顶 部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 第二锥齿轮顶端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七传动轮后端 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八传动轮底端与丝杆进行传动连接; 丝杆外表面中上侧与 传动块进行传动连接; 传动块。

20、左底部与桶体固定框进行焊接; 桶体固定框左中部与第二侧 位凸块进行焊接; 第二侧位凸块外表面中上侧与第二滑动凸块夹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滑动 凸块夹左端与固定支撑板进行焊接; 第五传动轮轴心与收集装置相连接。 0010 进一步的, 外壁清理装置包括第九传动轮, 第十传动轮, 第三锥齿轮, 第四锥齿轮, 第五锥齿轮, 第十一传动轮, 第十二传动轮, 第一支撑杆, 第一传动盘, 环移推传杆, 第二传 动盘, 第十三传动轮, 第二支撑杆, 第十四传动轮, 第六锥齿轮, 带槽悬挂转动板, 轴杆, 悬装 板和清洁海绵; 第九传动轮顶端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传动轮后端轴心与第三 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

21、; 第三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四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四锥齿轮 前端轴心与第十传动轮相连接; 第三锥齿轮左后侧与第六锥齿轮相互啮合; 第四锥齿轮右 前侧与第五锥齿轮相互啮合; 第五锥齿轮右端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一传动 轮底端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一支撑杆相互套接; 第一支 撑杆外表面左端与第一传动盘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盘左中部顶端与环移推传杆相连 接; 环移推传杆外左端与第二传动盘相连接; 环移推传杆外表面中部与带槽悬挂转动板进 行传动连接; 第二传动盘左端轴心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三传动轮左端轴心 与第二支撑杆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

22、二支撑杆右端与第二传动盘相连接; 第十三传动轮顶 端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十四传动轮右端与第六锥齿轮相连接; 带槽悬挂 转动板内底部与轴杆进行转动连接; 带槽悬挂转动板底端与悬装板进行焊接; 悬装板底端 设置有清洁海绵; 第九传动轮轴心与收集装置相连接; 第十传动轮前端与顶板相连接; 第四 锥齿轮后端与顶板相连接。 0011 进一步的, 电机的工作方式是从左向右顺时针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再从右向左逆时 针旋转一百八十度的往复运动。 0012 进一步的, 第三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之间、 第四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之间不存在 啮合关系。 0013 进一步的, 第十一传动轮和第十二传动轮之间的传。

23、动带与竖直方向成十五度角。 0014 进一步的, 移动辊道的辊外表包裹有橡胶套。 说明书 2/8 页 5 CN 111254059 A 5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 为解决现有技术在采集环卫桶底部区域微生物时, 无法安全采集同时采集物资消 耗大的缺点, 设计了收集装置、 桶体固定装置和外壁清理装置, 使用时, 先通过桶体固定装 置将环卫桶固定在收集装置能够接触到环卫桶底部区域的位置, 然后通过收集装置对底部 区域的微生物进行摩擦收集工作, 同时还能够通过外壁清理装置清洁环卫桶外壁, 破坏致 病菌的生存环境, 从而达到了代替人工采集, 解决传统方法采集困难,。

24、 降低了采集物资消 耗, 提高采集过程安全性; 稳定桶体, 维持收集装置与环卫桶紧密接触, 保证采集充分; 清洁 桶面, 破坏致病菌生存环境, 维护市容, 减少环卫工人工作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的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的桶体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的外壁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中的标记为: 1-支脚, 2-底板, 3-移动辊道, 4-收集装置, 5-桶体固定装置, 6- 外壁清理装置, 7-顶板, 401-电机, 402-第一传动轮, 403-第二传动轮, 404-主轴, 405-。

25、第三 传动轮, 406-第四传动轮, 407-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 408-次轴, 409-第一固定片, 4010-第 二固定片, 4011-弹簧, 4012-滑块, 4013-辅助定位块, 4014-第一侧位凸块, 4015-第一滑动 凸块夹, 4016-限位板, 4017-异形连接杆, 4018-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 501-第五传动轮, 502-第六传动轮, 503-电动推杆, 504-第一锥齿轮, 505-第二锥齿轮, 506-第七传动轮, 507- 第八传动轮, 508-丝杆, 509-传动块, 5010-桶体固定框, 5011-第二侧位凸块, 5012-第二滑 动凸块夹, 5013。

26、-固定支撑板, 601-第九传动轮, 602-第十传动轮, 603-第三锥齿轮, 604-第 四锥齿轮, 605-第五锥齿轮, 606-第十一传动轮, 607-第十二传动轮, 608-第一支撑杆, 609- 第一传动盘, 6010-环移推传杆, 6011-第二传动盘, 6012-第十三传动轮, 6013-第二支撑杆, 6014-第十四传动轮, 6015-第六锥齿轮, 6016-带槽悬挂转动板, 6017-轴杆, 6018-悬装板, 6019-清洁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实施例 0024 一种微生物采集装置, 如图1-4所示, 包括。

27、支脚1, 底板2, 移动辊道3, 收集装置4, 桶 体固定装置5, 外壁清理装置6, 顶板7; 支脚1顶端与底板2进行焊接; 底板2顶端后中部设置 有移动辊道3; 底板2顶端前中部设置有收集装置4; 底板2顶端前右侧与桶体固定装置5相连 接, 并且桶体固定装置5左前侧与收集装置4相连接; 收集装置4前中部与外壁清理装置6相 连接; 外壁清理装置6顶端与顶板7相连接, 并且顶板7底端前左侧、 前右侧后左侧和后右侧 均通过支板与底板2相连接。 0025 所述, 收集装置4包括电机401, 第一传动轮402, 第二传动轮403, 主轴404, 第三传 动轮405, 第四传动轮406, 桶底微生物收集。

28、套盘407, 次轴408, 第一固定片409, 第二固定片 4010, 弹簧4011, 滑块4012, 辅助定位块4013, 第一侧位凸块4014, 第一滑动凸块夹4015, 限 说明书 3/8 页 6 CN 111254059 A 6 位板4016, 异形连接杆4017和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018; 电机401后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轮 402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轮402顶端与第二传动轮403进行传动连接; 第二传动轮403后 端轴心与主轴404进行传动连接; 主轴404外表面中前部与第三传动轮405进行传动连接; 主 轴404外表面后侧与次轴408相连接; 第三传动轮405底端与第四传动轮4。

29、06进行传动连接; 第四传动轮406后端轴心与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407相连接; 次轴408外表面左侧与第一固 定片409进行焊接; 次轴408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固定片4010进行滑动连接; 次轴408外表面中 左侧与滑块4012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固定片409左端与弹簧4011进行焊接, 并且弹簧4011左 端与第二固定片4010相连接; 滑块4012后中部与辅助定位块4013进行转动连接; 辅助定位 块4013左侧与第一侧位凸块4014进行焊接; 辅助定位块4013后端中底部与异形连接杆4017 进行焊接; 第一侧位凸块4014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滑动凸块夹4015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滑动 凸块夹。

30、4015前中部与限位板4016进行滑动连接; 异形连接杆4017后中部与侧壁微生物收集 套辊4018进行转动连接; 电机401底端与底板2相连接; 限位板4016底端与底板2相连接。 0026 所述, 桶体固定装置5包括第五传动轮501, 第六传动轮502, 电动推杆503, 第一锥 齿轮504, 第二锥齿轮505, 第七传动轮506, 第八传动轮507, 丝杆508, 传动块509, 桶体固定 框5010, 第二侧位凸块5011, 第二滑动凸块夹5012和固定支撑板5013; 第五传动轮501右端 与第六传动轮502进行传动连接; 第六传动轮502后端轴心与电动推杆503进行传动连接; 电 。

31、动推杆503后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504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锥齿轮504后顶部与第二锥齿轮 505相互啮合; 第二锥齿轮505顶端与第七传动轮506进行传动连接; 第七传动轮506后端与 第八传动轮507进行传动连接; 第八传动轮507底端与丝杆508进行传动连接; 丝杆508外表 面中上侧与传动块509进行传动连接; 传动块509左底部与桶体固定框5010进行焊接; 桶体 固定框5010左中部与第二侧位凸块5011进行焊接; 第二侧位凸块5011外表面中上侧与第二 滑动凸块夹5012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滑动凸块夹5012左端与固定支撑板5013进行焊接; 第 五传动轮501轴心与收集装置4相连。

32、接。 0027 所述, 外壁清理装置6包括第九传动轮601, 第十传动轮602, 第三锥齿轮603, 第四 锥齿轮604, 第五锥齿轮605, 第十一传动轮606, 第十二传动轮607, 第一支撑杆608, 第一传 动盘609, 环移推传杆6010, 第二传动盘6011, 第十三传动轮6012, 第二支撑杆6013, 第十四 传动轮6014, 第六锥齿轮6015, 带槽悬挂转动板6016, 轴杆6017, 悬装板6018和清洁海绵 6019; 第九传动轮601顶端与第十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传动轮602后端轴心与第三 锥齿轮603进行传动连接; 第三锥齿轮603后端轴心与第四锥齿轮6。

33、04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 四锥齿轮604前端轴心与第十传动轮602相连接; 第三锥齿轮603左后侧与第六锥齿轮6015 相互啮合; 第四锥齿轮604右前侧与第五锥齿轮605相互啮合; 第五锥齿轮605右端与第十一 传动轮606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一传动轮606底端与第十二传动轮607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二 传动轮607轴心与第一支撑杆608相互套接; 第一支撑杆608外表面左端与第一传动盘609进 行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盘609左中部顶端与环移推传杆6010相连接; 环移推传杆6010外左端 与第二传动盘6011相连接; 环移推传杆6010外表面中部与带槽悬挂转动板6016进行传动连 接; 。

34、第二传动盘6011左端轴心与第十三传动轮6012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三传动轮6012左端 轴心与第二支撑杆6013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二支撑杆6013右端与第二传动盘6011相连 接; 第十三传动轮6012顶端与第十四传动轮6014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十四传动轮6014右 端与第六锥齿轮6015相连接; 带槽悬挂转动板6016内底部与轴杆6017进行转动连接; 带槽 说明书 4/8 页 7 CN 111254059 A 7 悬挂转动板6016底端与悬装板6018进行焊接; 悬装板6018底端设置有清洁海绵6019; 第九 传动轮601轴心与收集装置4相连接; 第十传动轮602前端与顶板7相。

35、连接; 第四锥齿轮604后 端与顶板7相连接。 0028 所述, 电机401的工作方式是从左向右顺时针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再从右向左逆时 针旋转一百八十度的往复运动。 0029 所述, 第三锥齿轮603与第五锥齿轮605之间、 第四锥齿轮604与第六锥齿轮6015之 间不存在啮合关系。 0030 所述, 第十一传动轮606和第十二传动轮607之间的传动带与竖直方向成十五度 角。 0031 所述, 移动辊道3的辊外表包裹有橡胶套。 0032 工作原理: 使用时, 先将微生物采集装置安装在需要使用的地方, 外接控制装置, 在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407和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018外表面套上专用的采集棉, 。

36、然后将 清空的环卫桶以桶口朝向该装置的方式放置到移动辊道3上, 然后将环卫桶推进装置中, 使 收集装置4进入环卫桶内部, 当收集装置4达到需要的采集位置处时, 通过桶体固定装置5将 环卫桶固定住, 防止在采集过程中环卫桶发生位置偏移与装置碰撞损坏装置, 接着通过收 集装置4采集环卫桶内部较深处、 常人难以接触的位置的微生物, 在采集的过程中还可以通 过外壁清理装置6对桶外壁进行刷洗, 保证其美观性。 该装置, 使用简单, 能够代替人工采集 环卫桶内部的微生物, 尤其是环卫桶底部或者内侧壁靠近底部位置, 这种难以接触区域的 微生物, 解决了这种采集区域难以采集的问题, 同时采集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

37、工手动, 避免 采集者与桶内部接触, 降低采集者受内部细菌感染生病的可能性, 提高采集过程的安全性, 还能够自动清洗桶外壁, 维护环境卫生, 美化市容, 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一举多得, 值得 推广使用。 0033 所述, 收集装置4包括电机401, 第一传动轮402, 第二传动轮403, 主轴404, 第三传 动轮405, 第四传动轮406, 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407, 次轴408, 第一固定片409, 第二固定片 4010, 弹簧4011, 滑块4012, 辅助定位块4013, 第一侧位凸块4014, 第一滑动凸块夹4015, 限 位板4016, 异形连接杆4017和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

38、018; 电机401后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轮 402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轮402顶端与第二传动轮403进行传动连接; 第二传动轮403后 端轴心与主轴404进行传动连接; 主轴404外表面中前部与第三传动轮405进行传动连接; 主 轴404外表面后侧与次轴408相连接; 第三传动轮405底端与第四传动轮406进行传动连接; 第四传动轮406后端轴心与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407相连接; 次轴408外表面左侧与第一固 定片409进行焊接; 次轴408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固定片4010进行滑动连接; 次轴408外表面中 左侧与滑块4012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固定片409左端与弹簧4011进行焊接, 并且弹。

39、簧4011左 端与第二固定片4010相连接; 滑块4012后中部与辅助定位块4013进行转动连接; 辅助定位 块4013左侧与第一侧位凸块4014进行焊接; 辅助定位块4013后端中底部与异形连接杆4017 进行焊接; 第一侧位凸块4014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滑动凸块夹4015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滑动 凸块夹4015前中部与限位板4016进行滑动连接; 异形连接杆4017后中部与侧壁微生物收集 套辊4018进行转动连接; 电机401底端与底板2相连接; 限位板4016底端与底板2相连接。 0034 采集微生物时, 先通过电机401带动第一传动轮402旋转, 然后第一传动轮402传动 第二传动轮40。

40、3, 第二传动轮403接着传动主轴404, 主轴404同时传动第三传动轮405和次轴 说明书 5/8 页 8 CN 111254059 A 8 408, 第三传动轮405传动第四传动轮406, 第四传动轮406带动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407旋 转, 当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407接触到环卫桶底部后, 即可通过旋转与环卫桶底部产生摩擦 接触并进行微生物收集; 同时次轴408受传动开始顺时针向右转动, 在转动时候其上的滑块 4012受辅助定位块4013和后续装置的重力, 开始向着第一固定片409的方向移动, 滑块4012 在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辅助定位块4013运动。 当弹簧4011的弹力大于滑块4012。

41、的压力时, 随着次轴408的转动, 滑块4012不会压缩弹簧4011, 并带动辅助定位块4013在第一侧位凸块 4014、 第一滑动凸块夹4015和限位板4016的限制下, 保持横向不动, 竖直上移, 在上移的过 程中, 辅助定位块4013带动异形连接杆4017上移, 异形连接杆4017则带动侧壁微生物收集 套辊4018上移, 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018的左侧此时处于与环卫桶内壁相接触的状态, 在 这种情况下, 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018就会滚动摩擦环卫桶内壁, 对左侧内壁上的微生物 进行采集; 在次轴408旋转过四十五度继续旋转的过程中, 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018顶部紧 贴环卫桶内顶部无法。

42、继续升高, 同时滑块4012受到的压力大于弹簧4011的弹力, 弹簧4011 开始向着第一固定片409的方向被压缩, 此时辅助定位块4013保持竖直方向不动, 开始在水 平方向从左向右移动, 并带动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018移动, 摩擦收集环卫桶内顶部的微 生物, 同时跟随移动的还有第一滑动凸块夹4015; 当次轴408旋转过一百三十五度后, 弹簧 4011快速回弹, 将辅助定位块4013推走, 将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018压在环卫桶内顶部和 内右部的拐角处, 然后随着次轴408继续旋转, 在第一滑动凸块夹4015的水平限制下, 滑块 4012带动辅助定位块4013带动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01。

43、8竖直向下移动, 同时摩擦环卫桶内 右壁, 采集内右壁上的微生物; 当次轴408旋转过一百八十度后, 电机401反转, 整个装置开 始从右到左, 重复一次上述的过程。 整个过程重复两到三次后即可保证侧壁微生物收集套 辊4018上收集到足够的微生物。 该装置, 使用简单, 只要推动环卫桶即可使内壁不同深度的 位置与侧壁微生物收集套辊4018接触, 便于收集内壁不同深度的微生物, 推到最底部即可 使桶底微生物收集套盘407与桶底相接触, 收集桶底的微生物, 该装置与一般的人工收集相 比, 能收集到无法收集的桶底和桶壁靠底部区域的微生物, 解决了一般方式无法收集到这 两个区域微生物的问题, 扩大了微。

44、生物收集的范围, 提高了延伸出的相关结论的准确性; 代 替人工收集不仅速度更快、 效率更高, 而且不接触致病微生物, 提高了收集工作的安全性, 值得推广使用。 0035 所述, 桶体固定装置5包括第五传动轮501, 第六传动轮502, 电动推杆503, 第一锥 齿轮504, 第二锥齿轮505, 第七传动轮506, 第八传动轮507, 丝杆508, 传动块509, 桶体固定 框5010, 第二侧位凸块5011, 第二滑动凸块夹5012和固定支撑板5013; 第五传动轮501右端 与第六传动轮502进行传动连接; 第六传动轮502后端轴心与电动推杆503进行传动连接; 电 动推杆503后端轴心与第。

45、一锥齿轮504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锥齿轮504后顶部与第二锥齿轮 505相互啮合; 第二锥齿轮505顶端与第七传动轮506进行传动连接; 第七传动轮506后端与 第八传动轮507进行传动连接; 第八传动轮507底端与丝杆508进行传动连接; 丝杆508外表 面中上侧与传动块509进行传动连接; 传动块509左底部与桶体固定框5010进行焊接; 桶体 固定框5010左中部与第二侧位凸块5011进行焊接; 第二侧位凸块5011外表面中上侧与第二 滑动凸块夹5012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滑动凸块夹5012左端与固定支撑板5013进行焊接; 第 五传动轮501轴心与收集装置4相连接。 0036 固定时先。

46、通过第五传动轮501传动第六传动轮502, 接着第六传动轮502带动电动 说明书 6/8 页 9 CN 111254059 A 9 推杆503旋转, 电动推杆503传动第一锥齿轮504, 第一锥齿轮504啮合传动第二锥齿轮505, 第二锥齿轮505继续带动第七传动轮506旋转, 第七传动轮506传动第八传动轮507, 第八传 动轮507传动丝杆508, 丝杆508旋转带动传动块509下移, 传动块509下移的同时会带动桶体 固定框5010在下移, 固定支撑板5013上连接的第二滑动凸块夹5012与第二侧位凸块5011相 互配合防止桶体固定框5010移动轨迹发生偏移, 当桶体固定框5010下移至。

47、与环卫桶体接触 并将其牢牢固定时, 控制电动推杆503伸缩使第一锥齿轮504与第二锥齿轮505脱离啮合状 态, 固定桶体固定框5010的位置, 起到固定桶体的作用。 该装置使用简单, 通过机械传动固 定桶体, 防止在采集卫生物的过程中, 采集棉与采集面不能紧密接触导致采集效果变差, 并 且固定桶体能够防止因装置震动导致桶体与装置发生碰撞, 起到了保护装置和环卫桶的作 用。 0037 所述, 外壁清理装置6包括第九传动轮601, 第十传动轮602, 第三锥齿轮603, 第四 锥齿轮604, 第五锥齿轮605, 第十一传动轮606, 第十二传动轮607, 第一支撑杆608, 第一传 动盘609, 。

48、环移推传杆6010, 第二传动盘6011, 第十三传动轮6012, 第二支撑杆6013, 第十四 传动轮6014, 第六锥齿轮6015, 带槽悬挂转动板6016, 轴杆6017, 悬装板6018和清洁海绵 6019; 第九传动轮601顶端与第十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传动轮602后端轴心与第三 锥齿轮603进行传动连接; 第三锥齿轮603后端轴心与第四锥齿轮604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 四锥齿轮604前端轴心与第十传动轮602相连接; 第三锥齿轮603左后侧与第六锥齿轮6015 相互啮合; 第四锥齿轮604右前侧与第五锥齿轮605相互啮合; 第五锥齿轮605右端与第十一 传动轮606进。

49、行传动连接; 第十一传动轮606底端与第十二传动轮607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二 传动轮607轴心与第一支撑杆608相互套接; 第一支撑杆608外表面左端与第一传动盘609进 行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盘609左中部顶端与环移推传杆6010相连接; 环移推传杆6010外左端 与第二传动盘6011相连接; 环移推传杆6010外表面中部与带槽悬挂转动板6016进行传动连 接; 第二传动盘6011左端轴心与第十三传动轮6012进行传动连接; 第十三传动轮6012左端 轴心与第二支撑杆6013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二支撑杆6013右端与第二传动盘6011相连 接; 第十三传动轮6012顶端与第十四传动轮60。

50、14进行传动连接, 并且第十四传动轮6014右 端与第六锥齿轮6015相连接; 带槽悬挂转动板6016内底部与轴杆6017进行转动连接; 带槽 悬挂转动板6016底端与悬装板6018进行焊接; 悬装板6018底端设置有清洁海绵6019; 第九 传动轮601轴心与收集装置4相连接; 第十传动轮602前端与顶板7相连接; 第四锥齿轮604后 端与顶板7相连接。 0038 清洁时, 第九传动轮601传动第十传动轮602, 第十传动轮602同时带动第三锥齿轮 603和第四锥齿轮604旋转, 第三锥齿轮603啮合传动第六锥齿轮6015, 第四锥齿轮604啮合 传动第五锥齿轮605, 并且第五锥齿轮605。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微生物 采集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微生物采集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30743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