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圆弧抽芯模具.pdf
《双圆弧抽芯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圆弧抽芯模具.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27432.4 (22)申请日 2020.02.28 (71)申请人 苏州宥安骏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兴浦路200号6#101 (72)发明人 周浪缪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代理人 叶栋 (51)Int.Cl. B29C 45/33(2006.01) B29C 45/4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57)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双圆弧抽。
2、芯模具, 包括: 定模组件、 动模组件、 位于动模仁内的齿条、 以及 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组, 齿轮组包括用以成型产品 的第一齿轮, 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 通过设置 齿条以及由齿条带动转动且用以成型产品的第 一齿轮, 实现圆弧抽芯, 模具结构简单且配合精 度高, 使产品注射成型良好, 无缺陷, 成品尺寸公 差及外观要求均达甚至并超过图纸要求, 产品量 产稳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111251550 A 2020.06.09 CN 111251550 A 1.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包括: 定模组件, 包括定模座板、 固定连接所述定模座板的浇道推板、 以及固定连接所述浇道 。
3、推板的定模板, 所述定模座板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贯穿所述定模座板的定位环, 所述定模板 上设有自所述定模板一侧向所述定模板的内部凹陷的定模凹槽部, 所述定模组件还包括收 容于所述定模凹槽部的定模仁, 所述定模仁固定于所述定模板内; 动模组件, 包括动模座板、 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动模座板两侧的垫块、 固定连接所述动 模座板和所述垫块的垫板、 以及固定连接所述垫板的动模板, 两个所述垫块与所述动模座 板、 所述垫板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 所述动模板自所述动模板一侧向所述动模板的内部 凹陷的动模凹槽部, 所述动膜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顶出单元以及收容于所述 动模凹槽部的动模仁; 导向组件, 包括。
4、固定在所述定模座板上的导柱及套设在所述导柱上的导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圆弧抽芯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动模仁内的齿条、 以及与所述齿条 啮合的齿轮组, 所述齿轮组包括用以成型产品的第一齿轮, 所述齿条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 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所述齿轮组还包括连接 所述齿条和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组设置 的数量为两个, 且两个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组相对设置在产品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圆弧抽芯模具还包括 位于所述定模板。
5、和所述动模板之间的滑动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包括用以成型产 品的滑动杆, 以及与所述滑动杆连接的滑动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设置的数量为两 个, 且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对设置在产品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出单元包括靠近所述 动模座板设置的顶针推板、 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推板的推板固定板以及贯穿所述推板固定板 并朝向定模组件设置的顶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陶瓷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定向组件, 所述定向组件包括定向柱及设置在所述顶。
6、针推板和推板固定板内的定向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复位单 元, 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杆以及套设在所述复位杆上的弹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固定 于所述动模座板上的用于支撑所述动模板的支撑杆。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251550 A 2 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针对需要圆弧抽芯的产品, 所选用的传统模具的成型难度相当大, 注 塑得到的产品一般很难顶出, 也达不到对产品精度的要求, 导。
7、致成品尺寸精度超出公差范 围, 外观达不到图纸要求, 最终产品不能满足设计图纸的需求, 且产品的不良率增加。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模具, 可以实现双圆弧抽芯。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双圆弧抽芯模具, 包括: 0006 定模组件, 包括定模座板、 固定连接所述定模座板的浇道推板、 以及固定连接所述 浇道推板的定模板, 所述定模座板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贯穿所述定模座板的定位环, 所述定 模板上设有自所述定模板一侧向所述定模板的内部凹陷的定模凹槽部, 所述定模组件还包 括收容于所述定模凹槽部的定模仁, 所述定模仁固定于所述定。
8、模板内; 0007 动模组件, 包括动模座板、 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动模座板两侧的垫块、 固定连接所 述动模座板和所述垫块的垫板、 以及固定连接所述垫板的动模板, 两个所述垫块与所述动 模座板、 所述垫板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 所述动模板自所述动模板一侧向所述动模板的 内部凹陷的动模凹槽部, 所述动膜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顶出单元以及收容于 所述动模凹槽部的动模仁; 0008 导向组件, 包括固定在所述定模座板上的导柱及套设在所述导柱上的导套, 0009 所述双圆弧抽芯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动模仁内的齿条、 以及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 轮组, 所述齿轮组包括用以成型产品的第一齿轮, 所述齿条带动。
9、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所述齿轮组还包括连接所述齿条和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和第 三齿轮。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组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且两个所述齿条和所述齿 轮组相对设置在产品两侧。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双圆弧抽芯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之间的滑动 件。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滑动件包括用以成型产品的滑动杆, 以及与所述滑动杆连接的滑 动块。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滑动件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且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对设置在产品两 侧。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顶出单元包括靠近所述动模座板设置的顶针推板、 固定连接所述 顶针推板的推。
10、板固定板以及贯穿所述推板固定板并朝向定模组件设置的顶针。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1251550 A 3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定向组件, 所述定向组件包括定向柱及设置在所 述顶针推板和推板固定板内的定向套。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复位单元, 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杆以及套设在 所述复位杆上的弹簧。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动模座板上的用于支撑所述动模板的 支撑杆。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齿条以及由齿条带动转动且用以成型产品的第 一齿轮, 实现圆弧抽芯, 模具结构简单且配合精度高, 使产品注射成型良好, 。
11、无缺陷, 成品尺 寸公差及外观要求均达甚至并超过图纸要求, 产品量产稳定。 0020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立体示意图; 0026 图6为齿轮组、 齿条、 滑动件、 第一成型块、 第二成型块、 以及顶针的立体示意图; 0027 图7为产品、 滑动件、 第一成型块、。
12、 第二成型块以及第一齿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9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模具, 该模具用于生产一种需要圆弧抽芯才能顶出模具的产品 8, 该产品8的结构为常规设计, 在此不再赘述。 0030 如图1至图4所示, 所述双圆弧抽芯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 动模组件2、 固定组件3以 及导向组件4, 所述定模组件1与所述动模组件2位置相对, 用以配合成型产品8, 所述导向组 件4用于导向所述动模组件2和定模组件1的相对位置, 确保不发生偏差以保证产品8的质 量。 当使用。
13、本双圆弧抽芯模具制备产品8时, 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所述定模组件1与所述动模 组件2, 使得两者都互相闭合, 保证产品8的精度。 并且当本双圆弧抽芯模具需要入库存放 时, 可以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所述定模组件1与所述动模组件2, 使得两者都互相闭合, 可以 在保证产品8的装配精度的同时避免双圆弧抽芯模具的内部原件受到损坏。 0031 具体的, 所述定模组件1包括定模座板10、 位于所述定模座板10下方且与定模座板 10固定连接的浇道推板11、 以及位于浇道推板11下方且与浇道推板11固定连接的定模板 12。 所述定模座板10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贯穿所述定模座板10的定位环13, 所述定模板12上 设有。
14、与所述定位环13中心位置对应的浇口14以及自所述定模板12一侧向所述定模板12的 内部凹陷的定模凹槽部(未图示), 所述定模组件1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定模凹槽部的定模仁 15。 所述定位环13与注塑机上的炮台位置对应, 用于导向所述炮台使得注塑机可以准确的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1251550 A 4 将胶料注入双圆弧抽芯模具内, 所述浇口14用于引导注塑胶料进入双圆弧抽芯模具内部。 0032 所述动模组件2包括动模座板20、 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动模座板20两侧的垫块21、 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座板20和所述垫块21的垫板22、 以及固定连接所述垫板22的动模板23, 两个所述垫块21与动。
15、模座板20、 垫板22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 所述动模组件2还包括收容 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固定于所述动模座板20上的4个支撑杆24, 所述支撑杆24用于支撑所 述动模板23, 防止所述动模板23变形。 所述动模板23自所述动模板23一侧向所述动模板23 的内部凹陷的动模凹槽部(未图示)。 所述动模组件2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顶出单 元以及收容于所述动模凹槽部的动模仁231。 所述动模座板20、 垫块21、 动模板23自下而上 依次设置, 所述定模座板10和定模板1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使得所述定模组件1与动模组件 2可以相对配合。 0033 所述顶出单元包括靠近所述动模座板20设置的顶针推。
16、板25、 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推 板25的推板固定板26以及贯穿所述推板固定板26并朝向定模组件1设置的顶针27。 注塑机 上设有顶杆(未图示), 所述动模座板20上设有与所述顶杆配合的顶杆通孔(未图示), 所述 顶杆穿过所述顶杆通孔与顶针推板25抵接, 因此当注塑机推动顶杆时, 顶杆被推动并依次 推动顶针推板25与所述推板固定板26共同沿着顶杆的运动方向移动。 所述推板固定板26与 顶针推板25还共同限位所述顶针27的一端, 从而顶针27可以通过顶杆被推动以朝向定模组 件1移动。 所述顶针27与被注塑的产品8配合, 在双圆弧抽芯模具开模后, 可以将产品8从动 模仁231上顶出。 所述顶出单元还包。
17、括贯穿顶针推板25以及推板固定板26的定向组件29, 所 述定向组件29包括定向柱291及设置在顶针推板25和推板固定板26内的定向套292。 所述定 向柱291设置为4个, 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动模座板20的边角处, 所述定向柱291一端被卡合在 动模座板20内, 一端可自由的伸入至动模板23内。 当顶杆被推动并依次推动顶针推板25与 所述推板固定板26共同沿着顶杆的运动方向移动, 定向组件29固定所述顶针推板252和所 述推板固定板26同时移动。 0034 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复位单元28, 所述复位单元28包括复位杆281以及套设在所 述复位杆281上的弹簧282, 所述复位杆281及弹簧28。
18、2设置为4个, 均匀的分布在推板固定板 26的4个边角上。 所述复位杆281一端被限位在所述推板固定板26与顶针推板25之间, 另一 端可自由的贯穿所述动模板23而与定模板12抵接, 所述复位杆围绕所述顶针27设置, 因此 所述复位杆281可以导向所述推板固定板26、 顶针推板25和顶针27, 避免顶针27移动歪斜而 受到损坏。 当顶针27顶推产品8时, 复位杆可辅助顶推动定模板12。 所述弹簧282一部分深入 所述动模板23以限位自身相对于动模板23的位置, 另一部分凸出所述动模板23设置, 且凸 出的部分抵接所述推板固定板26。 当双圆弧抽芯模具打开, 顶针27被注塑机的顶杆推出后, 产品。
19、8取出, 顶杆退回, 可通过的弹簧282的弹性力使得顶出单元复位, 双圆弧抽芯模具合 模。 但是当弹簧282失效或者因为外部原因复位失败, 此时双圆弧抽芯模具合模, 所述复位 杆281可直接抵接定模板12上, 从而避免顶针27直接受合模的作用力, 进而保护顶针27不受 损坏。 0035 请结合图5和图6, 本实施例中, 动模仁231设置的数量为2个, 两个动模仁231之间 具有空间(未图示), 产品8在该空间内成型。 所述双圆弧抽芯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动模仁 231内的齿条51、 以及与所述齿条51啮合的齿轮组, 具体的, 齿条51和齿轮组位于两个动模 仁23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齿轮组包括。
20、用以成型产品8的第一齿轮52、 以及连接所述齿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1251550 A 5 条51和所述第一齿轮52的第二齿轮53和第三齿轮54, 第二齿轮53和第三齿轮54啮合连接, 第二齿轮53和第一齿轮52啮合连接, 第三齿轮54和齿条51啮合连接, 所述齿条51通过带动 第二齿轮53和第三齿轮54从而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2转动。 第一齿轮52为半齿轮, 第一齿轮 52的转动, 可改变其位置的移动。 所述齿条51和所述齿轮组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且两个所述 齿条51和两个所述齿轮组相对设置在产品8两侧。 0036 请结合图7, 所述双圆弧抽芯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
21、之间的滑 动件6。 所述滑动件6包括用以成型产品8的滑动杆61, 以及与所述滑动杆61连接的滑动块 62。 所述滑动件6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且两个所述滑动件6相对设置在产品8两侧。 0037 产品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成型块71, 上方设置有第二成型块72, 第一成型块和第二 成型块用以成型产品8。 第一成型块71、 第二成型块72、 两个滑动杆61以及两个第一齿轮52 围成一个用以成型产品8的成型型腔。 0038 双圆弧抽芯的工作原理为: 当开模时, 两个齿条51向上移动, 同时滑动件6向远离 产品8方向滑动, 其中定义定模组件1所在位置为上, 动模组件2所在位置为下, 两个齿条51 的移动分别。
22、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三齿轮54转动, 第三齿轮54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53, 第 二齿轮53带动相应的第一齿轮52转动, 两个第一齿轮52的转动实现双圆弧抽芯从而远离产 品8并与产品8分开, 顶针向上推动并将产品8顶出。 0039 在本发明中, 当注塑机的炮台将材料通过浇口14注入型腔时, 可以成型产品8, 再 通过齿条51带动第一齿轮52实现双圆弧抽芯, 然后顶出单元将产品8顶出, 至此完成整个注 塑过程。 0040 为了使成型的产品8快速冷却成型且保持整个双圆弧抽芯模具温度恒定, 所述双 圆弧抽芯模具内还设置有循环水路9, 所述循环水路9围绕所述成型型腔设置, 具体的, 为了 保证产品8的质。
23、量, 在成型型腔的上方的定模板12内设置有一个循环水路9, 在成型型腔的 下方的动模板23内相对设置两个循环水路9。 0041 所述导向组件4包括导柱41及套设在导柱上的导套42。 所述导柱41设置为4个, 均 匀分布在所述定模座板10的4个边角, 并限位与所述定模座板10和注塑机之间。 所述导柱41 一端被卡合在定模座板10内, 一端可自由的伸入至垫块21内。 所述定模组件1和所述动模组 件2均设有导套42, 所述导套42与所述导柱41对应配合, 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定模板12和所述 动模板23的4个边角。 当双圆弧抽芯模具开模时, 导柱41从所述动模板23中的导套42内脱 离, 动模组件2远离。
24、所述定模组件1, 当双圆弧抽芯模具闭模时, 所述导柱41穿入所述动模板 23中的导套42, 动模组件2与定模组件1形成用于成型双圆弧抽芯的型腔。 0042 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块31和固定条32, 固定块31将定模板12、 垫板22以及动模 板23固定在一起, 所述固定条32将定模组件1、 垫板22以及动模板23固定在一起, 从而保证 了定模组件1与动模组件2的相对位置不变。 0043 在设置有固定组件3一面的对立面上设置有若干站脚100, 站脚100用以保护模具, 站脚100设置的数量为4个, 诚然, 也可以为其他数量, 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004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齿条5。
25、1以及由齿条51带动转动且用以成型产品 8的第一齿轮52, 实现圆弧抽芯, 模具结构简单且配合精度高, 使产品8注射成型良好, 无缺 陷, 成品尺寸公差及外观要求均达甚至并超过图纸要求, 产品8量产稳定。 0045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1251550 A 6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26、。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因此, 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1251550 A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8 CN 111251550 A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9 CN 111251550 A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0 CN 111251550 A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1 CN 111251550 A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2 CN 111251550 A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3 CN 111251550 A 13 图7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4 CN 111251550 A 14 。
- 内容关键字: 圆弧 模具
一体式安全吊钳.pdf
漂浮电缆.pdf
线缆托架.pdf
防腐防潮的海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pdf
超声波布面预湿分解设备.pdf
道路边坡结构.pdf
多工位伺服系统.pdf
智慧采油装备.pdf
油气分离滤芯.pdf
公路裂缝修补装置.pdf
电解槽的极距测量装置.pdf
混凝土抗裂检测装置.pdf
多相流泵.pdf
高电压高倍率球形锰酸锂球磨混料机.pdf
卷扬机卷筒结构.pdf
防尘防砂式排气嘴结构.pdf
外科临床管路固定装置.pdf
免维护激振器.pdf
流延机自动对刀装置.pdf
全氢强对流罩式炉.pdf
表演机器人模型控制系统.pdf
亚跨超声速流场可控喷管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pdf
区块链协助搜索的物联网数据共享方法.pdf
油侧膜头装置及隔膜式压缩机.pdf
自动化PCB板测试系统.pdf
海洋藻类污染治理作业装备.pdf
抗鸡PML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pdf
矿用液压油缸的定时养护装置.pdf
射频复电容率测量装置及方法.pdf
便携式一体化海水淡化器.pdf
快速定位及自动退料的冲压模具.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减污降碳协同度分析方法.pdf
滤波器.pdf
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pdf
电子烟.pdf
肉苁蓉糖脂代谢平衡营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带有自清洗的药液取料器.pdf
基于视频实景导航技术的室内导航方法及系统.pdf
具有防风功能的植保无人机.pdf
模块化建筑结构单元及建筑物.pdf
高交替性可控分子量顺酐异丁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pdf
非制冷红外阵列测量人体温度装置的自动校准方法及其校准器.pdf
导热涂料和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导热涂料、导热膜.pdf
医疗护理科用药片磨粉混合装置.pdf
介入手术头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对位装置.pdf
高铁接触网异物检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多特征点差异的多波段图像融合检测方法.pdf
左右曲轴箱回转步进清洗机.pdf
快速成型的聚丁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带张紧的断线检测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