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pdf
《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303037.7 (22)申请日 2020.04.17 (71)申请人 许昌学院 地址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八一路 88号 (72)发明人 刘国红胡万强董永强姚宁 王安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代理人 周刘兴 (51)Int.Cl. F15B 13/02(2006.01) F15B 13/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 阀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
2、功 能的液压阀, 本发明包括阀块以及安装在阀块上 的组成部件一致、 结构布局对称的两个单向溢流 阀; 本发明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 主要用于液压缸 正、 反向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造成的过载溢流保 护和反向补油保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1271334 A 2020.06.12 CN 111271334 A 1.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其特征在于, 包括阀块 (22) 以及安装 在阀块 (22) 上的组成部件一致、 结构布局对称的单向溢流阀I和单向溢流阀II; 其中, 所述阀块 (22) 形状为长方体, 内部设置有第一油口 (A) 、 第二油口 (B)。
3、 、 第三油口 (T1) 、 第四油口 (T2) ; 所述单向溢流阀I包括阀套 (1) 、 调节螺钉 (2) 、 第一锁紧螺母 (3) 、 主阀芯 (4) 、 第一弹簧 (5) 、 卡簧 (6) 、 单向阀芯 (7) 、 调节螺母 (8) 、 第二锁紧螺母 (10) ; 其中, 所述阀套 (1) 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阀块 (22) 内, 所述调节螺钉 (2) 通过螺纹连接 于所述阀套 (1) 内, 所述第一锁紧螺母 (3) 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调节螺钉 (2) 外周面上, 所述主阀芯 (4) 一端伸入到所述调节螺钉 (2) 的盲孔 (201) 中通过所述第一弹簧 (5) 定位, 另 一端伸入所。
4、述阀套 (1) 内, 可在所述阀套 (1) 内运动且通过所述卡簧 (6) 限位, 所述单向阀芯 (7) 位于所述主阀芯 (4) 孔内, 可在所述主阀芯内运动, 所述单向阀芯 (7) 右端与所述主阀芯 (4) 相接触面为锥面, 所述调节螺母 (8) 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单向阀芯 (5) 的左端, 所述 调节螺母 (8) 与所述主阀芯 (4) 之间设置有弹性较弱的第二弹簧 (9) , 所述第二锁紧螺母 (10) 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阀套 (1) 外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阀块 (22) 与所述阀套 (4) 之间安装有第一密。
5、封圈 (23) 、 第二密封圈 (24) , 所述第一密封圈 (23) 采用O形圈与橡胶挡圈组合方式, 所述第二密封圈为O形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阀套 (1) 与所述调节螺钉 (2) 之间安装有第三密封圈 (25) , 所述阀套 (1) 与所述主阀芯 (4) 之间安装在第四密封圈 (26) , 所述主阀芯 (4) 与所述单向阀芯 (7) 之间安装有第五密封圈 (27) , 所述第三密封圈 (25) 、 第四密封圈 (26) 、 第五密封圈 (27) 均为滑动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
6、压阀,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主阀芯 (4) 上开设有径向孔 (b) 、 径向孔 (c) , 所述径向孔 (b) 通过所述主阀芯 (4) 上的孔 (401) 、 所述阀块 (22) 内部通道与所述第一油口 (A) 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阀套 (1) 上设置有径向孔 (d) , 所述径向孔 (d) 通过所述阀块 (22) 通道与所述第三油口 (T1) 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主阀芯 (4) 与所述单向阀芯之间形成空腔 (a) , 通过改变空腔 (a) 的大小。
7、即可改变所述单 向阀芯 (5) 的有效作用面积, 另外, 所述空腔a与所述主阀芯 (4) 上径向孔 (c) 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调节螺钉 (2) 上开设有内六角形孔 (202)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271334 A 2 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液压系统压力控制元件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 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主要用于液压缸正反向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造成的过载溢流保护和反 向补油保护。 背景技术 0002 液压缸在推动负载移动过程中, 如。
8、果在负载重量很大且运行速度较快的情况下进 行制动, 由于惯性作用, 负载会带动液压缸活塞继续前冲, 这样会造成液压缸一腔压力突然 升高, 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 瞬间压力冲击不仅会引起振动和噪声, 而且会损坏密封装置、 管道和液压元件; 还会使液压缸另一腔有效作用面积增大, 但是因为停止供油, 因此该腔形 成负压, 造成气蚀现象。 0003 因此,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需要对油路中出现的异常高压和负压作出反应, 使液压缸能平稳地由运动状态转换成静止状态。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主要用于液 压缸正反向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造成的过载溢。
9、流保护和反向补油保护。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包括阀块以及安装在阀块上的组成部件 一致、 结构布局对称的单向溢流阀I和单向溢流阀II; 其中, 所述阀块形状为长方体, 内部设置有第一油口、 第二油口、 第三油口、 第四油口; 所述单向溢流阀I包括阀套、 调节螺钉、 第一锁紧螺母、 主阀芯、 第一弹簧、 卡簧、 单向阀 芯、 调节螺母、 第二锁紧螺母; 其中, 所述阀套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固定于所述阀块内, 所述调节螺钉通过螺纹配合方 式固定于所述阀套内, 所述第一锁紧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调节螺钉外周面上, 所 述主阀芯。
10、一端伸入到所述调节螺钉的盲孔中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定位, 另一端伸入所述阀套 内, 可在所述阀套内运动且通过所述卡簧限位, 所述单向阀芯位于所述主阀芯孔内, 可在所 述主阀芯内运动, 所述单向阀芯右端与所述主阀芯相接触面为锥面, 所述调节螺母通过螺 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单向阀芯的左端, 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主阀芯之间设置有弹性较弱的第 二弹簧, 所述第二锁紧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阀套外周面上。 0006 优选方案, 所述阀块与所述阀套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 第二密封圈, 所述第一密 封圈采用O形圈与橡胶挡圈组合方式, 所述第二密封圈为O形圈。 0007 优选方案, 所述阀套与所述调节螺钉之间安装有第。
11、三密封圈, 所述阀套与所述主 阀芯之间安装在第四密封圈, 所述主阀芯与所述单向阀芯之间安装有第五密封圈, 所述第 三密封圈、 第四密封圈、 第五密封圈均为滑动密封圈。 0008 优选方案, 所述主阀芯上开设有径向孔b、 径向孔c, 所述径向孔b通过所述主阀芯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271334 A 3 上的孔、 所述阀块内部通道与所述第一油口相通。 0009 优选方案, 所述阀套上设置有径向孔d, 所述径向孔d通过所述阀块通道与所述第 三油口相通。 0010 优选方案, 所述主阀芯与所述单向阀芯之间形成空腔a, 通过改变空腔a的大小即 可改变所述单向阀芯的有效作用面积, 另外, 。
12、所述空腔a与所述主阀芯上径向孔c相通。 0011 优选方案, 所述调节螺钉上开设有内六角形孔。 0012 本发明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 主要用于液压缸正、 反向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造成的 过载溢流保护和反向补油保护。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应用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 但是, 本发明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并不限 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 相反地, 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 更加深入全面。 00。
13、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16 如图1所示, 一种具有双向制动缓冲及补油功能的液压阀, 包括阀块22以及安装在 阀块22上的组成部件一致、 结构布局对称的单向溢流阀I和单向溢流阀II; 其中, 所述阀块22形状为长方体, 内部设置有第一油口A、 第二油口B、 第三油口T1、 第四 油口T2; 所述单向溢流阀I包括阀套1、 调节螺钉2、 第一锁紧螺母3、 主阀芯4、 第一弹簧5、 卡簧6、 单向阀芯7、 调节螺母8, 第二锁紧螺母10; 其中, 所述阀套1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固定于所述阀块22内, 所述调节螺钉2通过螺纹配 合方式固定于所述阀套1内, 所述第一锁紧螺母3通过螺纹配。
14、合连接于所述调节螺钉2外周 面上, 所述主阀芯4一端伸入到所述调节螺钉2的盲孔201中通过所述第一弹簧5定位, 另一 端伸入所述阀套1内, 可在所述阀套1内运动且通过所述卡簧6限位, 所述单向阀芯7位于所 述主阀芯4孔内, 可在所述主阀芯内运动, 所述单向阀芯7右端与所述主阀芯4相接触面为锥 面, 所述调节螺母8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单向阀芯5的左端, 所述调节螺母8与所述主阀 芯4之间设置有弹性较弱的第二弹簧9, 所述第二锁紧螺母10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阀套 1外周面上; 所述阀块22与所述阀套4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3、 第二密封圈24, 所述第一密封圈23 采用O形圈与橡胶挡圈组合方式。
15、, 所述第二密封圈为O形圈; 所述阀套1与所述调节螺钉2之间安装有第三密封圈25, 所述阀套1与所述主阀芯4之间 安装在第四密封圈26, 所述主阀芯4与所述单向阀芯7之间安装有第五密封圈27, 所述第三 密封圈25、 第四密封圈26、 第五密封圈27均为滑动密封圈; 所述主阀芯4上开设有径向孔b、 径向孔c, 所述径向孔b通过所述主阀芯4上的孔401、 所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271334 A 4 述阀块22内部通道与所述第一油口A相通; 所述阀套1上设置有径向孔d, 所述径向孔d通过所述阀块22通道与所述第三油口T1相 通; 所述主阀芯4与所述单向阀芯之间形成空腔a, 通过改。
16、变空腔a的大小即可改变所述单 向阀芯5的有效作用面积, 另外, 所述空腔a与所述主阀芯4上径向孔c相通; 所述调节螺钉2上开设有内六角形孔202。 001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应用例。 在该应用例中, 第一油口A连接在液压缸无杆腔 油路, 第二油口B连接在液压缸有杆腔油路, 第三油口T1、 第四油口T2均连接于油箱。 0018 例如, 液压缸正常前进时, 油液通过第一油口A、 阀块22的内部通道作用在单向溢 流阀I的主阀芯4及单向阀芯7上, 由于此时油液压力不足于克服第一弹簧5对主阀芯4的作 用力, 主阀口关闭, 油液不能通过径向孔b、 径向孔d、 第三油口T1流回油箱。 同样, 第二油口。
17、B 与第四油口T2也不通。 0019 如换向阀突然换向处于中位且工作负载较大时, 由于惯性作用, 负载带动液压缸 活塞继续前冲, 第二油口B压力急剧上升, 造成很大的压力冲击, 此时油液力克服单向溢流 阀II的第一弹簧5作用力, 推动单向溢流阀II的主阀芯4带动单向阀芯7一起向左移动, 主阀 口打开, 油液通过单向溢流阀II的径向孔c、 径向孔d流回油箱, 吸收负载制动时由于惯性造 成的压力冲击, 实现负载制动时有效缓冲, 油液流走, 第二油口B压力降低, 主阀芯4在第一 弹簧5作用下复原, 切断第二油口B与第四油口T2通道。 0020 同时, 负载带动液压缸活塞继续前冲过程中, 液压缸无杆腔。
18、面积增大, 形成负压, 必须进行补油, 否则容易造成气穴现象, 损坏液压元件。 此时, 由于第一油口A压力为负值, 第三油口T1油液通过单向溢流阀I上的径向孔d、 径向孔c流入空腔a, 作用在空腔a单向阀芯 7上, 克服第二弹簧9弹性力, 向右移动, 此时, 空腔a与主阀芯4的孔401接通, 油液通过阀块 22内部通道、 第一油口A对液压缸无杆腔进行有效补油, 防止气穴现象发生。 0021 例如, 液压缸正常后退时, 油液通过第二油口A、 阀块22的内部通道作用在单向溢 流阀II的主阀芯4及单向阀芯7上, 由于此时油液压力不足于克服第一弹簧5对主阀芯4的作 用力, 主阀口关闭, 油液不能通过径。
19、向孔b、 径向孔d、 第四油口T2流回油箱。 同样, 第一油口A 与第三油口T1也不通。 0022 如换向阀突然换向处于中位且工作负载较大时, 由于惯性作用, 负载带动液压缸 活塞继续后冲, 第一油口A压力急剧上升, 造成很大的压力冲击, 此时油液力克服单向溢流 阀I的第一弹簧5作用力, 推动单向溢流阀I的主阀芯4带动单向阀芯7一起向左移动, 主阀口 打开, 油液通过单向溢流阀I的径向孔c、 径向孔d流回油箱, 吸收负载制动时由于惯性造成 的压力冲击, 实现负载制动时有效缓冲, 油液流走, 第一油口A压力降低, 主阀芯4在第一弹 簧5作用下复原, 切断第一油口A与第三油口T1通道。 0023 。
20、同时, 负载带动液压缸活塞继续后冲过程中, 液压缸有杆腔面积增大, 形成负压, 必须进行补油, 否则容易造成气穴现象, 损坏液压元件。 此时, 由于第二油口B压力为负值, 第四油口T2油液通过单向溢流阀II上的径向孔d、 径向孔c流入空腔a, 作用在空腔a单向阀 芯7上, 克服第二弹簧9弹性力, 向右移动, 此时, 空腔a与主阀芯4的孔401接通, 油液通过阀 块22内部通道、 第二油口B对液压缸有杆腔进行有效补油, 防止气穴现象发生。 0024 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 根据实际情况, 单向溢流阀I和单向溢流阀II的所有零件可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271334 A 5 以改变尺寸大小, 尤其是第一弹簧5直径大小。 0025 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 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 简单变化, 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271334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11271334 A 7 。
- 内容关键字: 具有 双向 制动 缓冲 功能 液压
集成热烟雾激发模块的超低容喷雾机构.pdf
射孔弹用药型罩压制防护装置.pdf
摆动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片材送片装置.pdf
园林节水灌溉装置.pdf
液液非均相物料混合装置.pdf
茶叶包装用的称量装置.pdf
新型的托料块的调节结构.pdf
寡核苷酸检测用振荡混合装置.pdf
钢筋弯曲装置.pdf
建筑检测用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pdf
西药剂分类存放装置.pdf
具有辅助支撑结构的绘图尺.pdf
建筑工程基桩检测装置.pdf
水利施工用挖方设备.pdf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结构.pdf
便于布线的智能化弱电箱.pdf
二氧化碳排放用定期采样监测装置.pdf
钢丝网架固定结构.pdf
高精度高压力气体安全阀.pdf
茶叶加工用滚筒干燥装置.pdf
活塞加工用夹持工装.pdf
生活垃圾发酵堆肥处理设备.pdf
刀塔旋转分度摆线马达.pdf
基于自适应周期发现的工业母机加工工件质量预测方法.pdf
烹饪信息的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厚壁球壳内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芬顿法预处理水环境微塑料样品的装置.pdf
扩膜后晶圆检查测试一体机及检查方法.pdf
基于量子密码设备的文件系统流加解密方法及系统.pdf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pdf
高收率节能球形石墨深加工设备.pdf
一种方捆机草捆捆绳张力的测量方法.pdf
一种四连杆前盖铰链总成的检具.pdf
汽车转弯防侧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水产养殖自动监控方法.pdf
警情预测同位数据方法及装置.pdf
野战传染病医疗所分类作业系统.pdf
法兰连接薄膜多囊式地面秤.pdf
一种固定式螺旋输送机.pdf
燃气轮机轮盘燕尾槽测量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测量方法.pdf
一种黑莓避雨微灌设施栽培的方法.pdf
潮间带湿地CO2通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pdf
螺旋纽带接头套筒表面检测装置.pdf
一种基于金磁微粒的化学发光免疫学检测S100的方法.pdf
卧式小型两口点钞机.pdf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pdf
一种汽车后扭梁检测装置.pdf
一种带吹气功能的钳形电流表.pdf
根据客户的特许经销商注册请求所执行的会员资格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pdf
一种往复抓棉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