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pdf
《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33796.6 (22)申请日 2020.01.13 (71)申请人 广东南秀古建筑石雕园林工程有限 公司 地址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西区大道陈白 沙先生故里内南秀轩 (72)发明人 李伟曹勇刘焕新甘泉 刘仁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833 代理人 尹均利 (51)Int.Cl. E04G 23/02(2006.01) E04G 2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57)摘要 。
2、本发明属于古建筑领域, 尤其一种古建筑修 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包括支架, 以及安装在 所述支架上的支撑板, 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所 述支撑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板, 所述活动板 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 推动滑 套, 滑套在沿着滑杆进行移动的同时, 可以通过 活动杆推动连接板进行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从而 人们可以根据结构件的大小, 对支撑板与连接板 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方便将结构件放置在支撑 板和连接板之间进行支撑作业, 通过推动结构 件, 结构件在移动的同时, 可以带动滚轮进行旋 转, 从而降低结构件与滚轮之间的摩擦力, 方便 人。
3、们对结构件进行推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11119508 A 2020.05.08 CN 111119508 A 1.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1), 以及安装在所述 支架(1)上的支撑板(7), 所述支架(1)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支架(1)对称设置在所述支 撑板(7)的一侧, 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 所述活动板(3)远离所述支 撑板(7)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5), 所述支撑板(7)与所述连接板(5)的一侧均开设有槽口 (13), 所述槽口(13)内转动连接有一组滚轮(6), 所述支架(1)的外侧壁焊接有。
4、滑杆(8), 所 述滑杆(8)套设有滑套(2), 所述滑套(2)远离所述滑杆(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15), 所述活动杆(15)远离所述滑套(2)的一侧设有连接座(4), 所述连接座(4)与所述活动杆 (15)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座(4)远离所述活动杆(15)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两组所述 滚轮(6)对立设置, 且两组所述滚轮(6)的对立面均向内倾斜形成锥形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套 (2)与所述活动杆(15)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10)。
5、, 所述活动杆(15)与所述滑套(2)的连接处 开设有连接轴(9), 所述连接轴(9)嵌入所述凹槽(10)内, 并与所述凹槽(1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 杆(15)与所述连接座(4)的连接处开设有卡槽(11), 所述卡槽(11)内转动连接有转轴(12), 所述连接座(4)嵌入所述卡槽(11), 并与所述转轴(1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 板(7)与所述连接板(5)处于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支撑 板(7)与所述活动板(3)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14), 所述活动板(3)嵌入所述滑槽(14)内, 所 述活动板(3)的两侧为内凹结构, 且所述活动板(3)的外侧壁与所述滑槽(14)的内壁贴合。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119508 A 2 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 其包括民国时期的 建筑, 在中国, 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 古建筑由于多为木质结 构, 随着时间的流逝易出现。
7、腐坏的情况, 古建筑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将旧的结构件取下并用 新的结构件替换, 由于多数古建筑多是通过铆接的方式进行建造, 人们在将结构件插入建 筑之间时, 在对一些宽度较大的结构件进行移动时, 需要人工在一侧进行托举与推送, 增加 人们的劳动负担, 且影响工作效率。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发明内容 0004 (一)发明目的 0005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 机构, 具有更具结构件调节支撑面的大小, 减小与结构件的摩擦力, 方便推送的特点。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解决上述问题, 。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包括支架, 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撑板, 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在所述 支撑板的一侧, 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板, 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焊接有连接板,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均开设有槽口, 所述槽口内转动连接有一 组滚轮, 所述支架的外侧壁焊接有滑杆, 所述滑杆套设有滑套, 所述滑套远离所述滑杆的一 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 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滑套的一侧设有连接座, 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活 动杆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活动杆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 两组所述滚轮对立设置, 且。
9、两组所述滚轮的对立面均向内倾斜形成锥形 的斜面。 0009 优选的, 所述滑套与所述活动杆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 所述活动杆与所述滑套的 连接处开设有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嵌入所述凹槽内, 并与所述凹槽转动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活动杆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处开设有卡槽, 所述卡槽内转动连接有 转轴, 所述连接座嵌入所述卡槽, 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0012 优选的,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活动板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 所述活动板嵌入所述滑 槽内, 所述活动板的两侧为内凹结构, 且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壁与所述滑槽的内壁贴合。 0013 本发明的。
10、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 推动滑套, 滑套在沿着滑杆进行移动的同时, 可以通过活动杆推动连接板进行移 动至合适的位置, 从而人们可以根据结构件的大小, 对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1119508 A 3 节, 方便将结构件放置在支撑板和连接板之间进行支撑作业, 通过推动结构件, 结构件在移 动的同时, 可以带动滚轮进行旋转, 从而降低结构件与滚轮之间的摩擦力, 方便人们对结构 件进行推送。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中连接板(5)与支架(1)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中支撑。
11、板(7)与连接板(5)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板(7)与活动板(3)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 0020 1、 支架; 2、 滑套; 3、 活动板; 4、 连接座; 5、 连接板; 6、 滚轮; 7、 支撑板; 8、 滑杆; 9、 连 接轴; 10、 凹槽; 11、 卡槽; 12、 转轴; 13、 槽口; 14、 滑槽; 15、 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 照附图, 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该理解, 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 而并非要限制本发 明的范围。 此外, 在以下说明。
12、中, 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 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 发明的概念。 0022 如图1-4所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用支撑机构, 包括支架1, 以 及安装在支架1上的支撑板7, 支架1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支架1对称设置在支撑板7的一侧, 支撑板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 活动板3远离支撑板7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5, 支撑板7 与连接板5的一侧均开设有槽口13, 槽口13内转动连接有一组滚轮6, 支架1的外侧壁焊接有 滑杆8, 滑杆8套设有滑套2, 滑套2远离滑杆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15, 活动杆15远离滑 套2的一侧设有连接座4, 连接座4与活动杆15转动连接, 连接座。
13、4远离活动杆15的一侧与连 接板5固定连接。 0023 本发明中, 推动滑套2, 滑套2在沿着滑杆8进行移动的同时, 可以通过活动杆15推 动连接板5进行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从而人们可以根据结构件的大小, 对支撑板7与连接板5 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方便将结构件放置在支撑板7和连接板5之间进行支撑作业, 通过推 动结构件, 结构件在移动的同时, 可以带动滚轮6进行旋转, 从而降低结构件与滚轮6之间的 摩擦力, 方便人们对结构件进行推送。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如图1所示, 两组滚轮6对立设置, 且两组滚轮6的对立面均向内倾斜形成锥形的斜 面。 0026 如图1所示, 。
14、支撑板7与连接板5处于同一水平面。 0027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两组滚轮6对立设置, 且两组滚轮6的对立面均向内倾斜形成 锥形的斜面, 方便人们将结构件放置在两组滚轮6之间进行支撑和推送作业, 由于支撑板7 与连接板5处于同一水平面, 可以保证对机构件之后, 支撑的稳定性。 0028 图2为本发明中连接板5与支架1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如图2所示, 滑套2与活动杆15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10, 活动杆15与滑套2的连接处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1119508 A 4 开设有连接轴9, 连接轴9嵌入凹槽10内, 并与凹槽10转动连接。 0030 如图2所示, 活动杆15与连接。
15、座4的连接处开设有卡槽11, 卡槽11内转动连接有转 轴12, 连接座4嵌入卡槽11, 并与转轴12转动连接。 0031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滑套2与活动杆15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10, 活动杆15与滑套2 的连接处开设有连接轴9, 连接轴9嵌入凹槽10内, 并与凹槽10转动连接, 滑套2在沿着滑杆8 进行移动的同时, 滑套2可以通过连接轴9推动活动杆15进行移动, 使活动杆15通过转轴12 推动连接座4进行移动, 从而对连接板5进行移动, 方便人们根据结构件的大小对支撑板7与 连接板5的距离进行调节, 进行支撑作业。 0032 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板7与活动板3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如图。
16、4所示, 支撑板7与活动板3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14, 活动板3嵌入滑槽14内, 活 动板3的两侧为内凹结构, 且活动板3的外侧壁与滑槽14的内壁贴合。 0034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支撑板7与活动板3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14, 活动板3嵌入滑槽 14内, 活动板3的两侧为内凹结构, 且活动板3的外侧壁与滑槽14的内壁贴合, 活动板3在沿 着滑槽14进行移动的同时, 滑槽14可以对活动板3进行限位, 保证活动板3移动时的稳定性。 003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推动滑套2, 由于滑套2与活动杆15的连接处开设 有凹槽10, 活动杆15与滑套2的连接处开设有连接轴9, 连接轴9嵌入凹槽10内。
17、, 并与凹槽10 转动连接, 滑套2在沿着滑杆8进行移动的同时, 滑套2可以通过连接轴9推动活动杆15进行 移动, 使活动杆15通过转轴12推动连接座4进行移动, 从而对连接板5进行移动, 方便人们根 据结构件的大小对支撑板7与连接板5的距离进行调节, 进行支撑作业, 由于支撑板7与活动 板3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14, 活动板3嵌入滑槽14内, 活动板3的两侧为内凹结构, 且活动板3 的外侧壁与滑槽14的内壁贴合, 活动板3在沿着滑槽14进行移动的同时, 滑槽14可以对活动 板3进行限位, 保证活动板3移动时的稳定性, 由于两组滚轮6对立设置, 且两组滚轮6的对立 面均向内倾斜形成锥形的斜面, 。
18、方便人们将结构件放置在两组滚轮6之间进行支撑和推送 作业, 由于支撑板7与连接板5处于同一水平面, 可以保证对机构件之后, 支撑的稳定性, 通 过推动结构件, 结构件在移动的同时, 可以带动滚轮6进行旋转, 从而降低结构件与滚轮6之 间的摩擦力, 方便人们对结构件进行推送。 0036 应当理解的是, 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 原理, 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因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 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 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 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 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 改例。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119508 A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111119508 A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111119508 A 7 。
- 内容关键字: 古建筑 修复 临时 加固 支撑 机构
农机动力飞轮喷涂用漆雾废气处理装置.pdf
旁路引流线绝缘防护夹持支架结构.pdf
建筑施工围挡.pdf
推进剂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pdf
防刺伤采血针.pdf
铸造件快速冷却装置.pdf
工业硅粉制备用研磨装置.pdf
电池盖帽包边用防偏移模具.pdf
拉杆式储能电源箱.pdf
多穴五轴自动光学检测装置.pdf
活塞钻铣床.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装置.pdf
羊粪粉碎机的清扫装置.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球.pdf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方法及电路.pdf
陶瓷加工的练泥机.pdf
建筑工程用支护装置.pdf
压滤机拉板装置及压滤机.pdf
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pdf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pdf
洁净手术室用的排风系统.pdf
用于预测转动设备的故障概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视觉辅助的三极管封装质量检测方法.pdf
可调式肢体活动康复训练装置.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服装布料用卷绕装置.pdf
鸽子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并体外培养方法及培养物和应用.pdf
配置肘式黏滞阻尼器的自复位摇摆结构.pdf
采硐充填方法.pdf
积分球数字仿体系统及成像测评方法.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pdf
电机组件及具有其的风扇.pdf
一种NDFEB纳米双相复合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三相电流互感器.pdf
烧结富铈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磁纳米马达的声磁双动力驱动装置.pdf
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热回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pdf
送电装置、搭载有送电装置的车辆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pdf
多层电感器.pdf
太阳能储水净水装置.pdf
手动升降机械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pdf
一种提高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及其实现方法.pdf
电感器装置.pdf
一种应用于高功率快速移相器的密封装置.pdf
基于铂II异喹啉吡啶苯的络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制成的有机发光二极管.pdf
提高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及其实现方法.pdf
一种磁芯组件及用于磁芯组件的间隙控制方法.pdf
自动化充电控制的LED太阳能路灯.pdf
一种干式变压器铁芯装配.pdf
便于实现的变压器有载调容开关.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