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pdf
《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92483.8 (22)申请日 2020.02.14 (71)申请人 杨士坤 地址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昌盛里商 住房3号楼 (72)发明人 杨士坤 (51)Int.Cl. H02G 1/06(2006.01) H02G 3/3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中部固定连 接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 座, 所述连接座的内。
2、部固定连接有缸筒, 所述缸 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所述缸筒的内表 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 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内 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 本发明中, 可以将 电力机车用线夹紧, 通过装置结构进行升降, 可 以将电力机车用线上升到较高的高度, 还可以进 行偏转, 更加方便工人进行布线, 整体可以进行 移动, 可以方便的使装置夹带电力机车用线进行 移动, 避免了传统人力抬升电力机车用线的过 程, 使工人工作更加轻松, 也加快了布线工作的 进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11130022 A 2020.05.08 CN 111130022 A 1.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
3、装置, 包括底座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 的上表面且位 于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2) , 所述固定板 (2) 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座 (3) , 所述连接座 (3)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缸筒 (8) , 所述缸筒 (8) 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9) , 所述缸筒 (8) 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 (10) , 所述第一活塞杆 (10) 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 杆 (11) , 所述第二活塞杆 (11) 远离第一活塞杆 (10)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线夹 (12) , 所述底座 (1) 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 (2) 的左侧设置有气缸 (7) , 所述气缸 (7) 的输。
4、出端与连接架 (9) 远离缸筒 (8) 的一侧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 (1) 的上表面且位于气缸 (7) 的后侧设置有供气装 置 (6) , 所述底座 (1) 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 (2) 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推架 (15) , 所述手推架 (15) 的上表面设置有手刹把手 (14) , 所述手刹把手 (14) 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线管 (1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 的下 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5) , 所述支撑脚 (5) 远离底座 (1)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4)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 其特。
5、征在于: 所述线夹 (12) 由夹 线座 (16) 、 夹板 (18) 构成, 所述夹板 (18) 有两个, 所述两个夹板 (18) 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19)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板 (18) 的左 侧面且位于下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杆 (20) , 所述弧形杆 (20) 远离夹板 (18)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 固定球 (21) 。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线座 (16) 的上端贯穿有弧形槽, 所述弧形杆 (20) 与弧形槽滑动连接, 所述弧形杆 (20) 为弹性杆, 所述固定球 (21) 。
6、卡到夹线座 (16) 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夹板 (18) 的内侧且位于弹簧 (19) 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钢丝 (17) , 所述钢丝 (17) 穿入线管 (13) 并与 手刹把手 (14) 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130022 A 2 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力机车辅助装置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力机车(别称电力火车、 电力列车)是指从外界撷取电力作为能源驱动的铁路机 车, 是一种非自带能源的机车。 电力机车所需的电能需要由。
7、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接触网 或第三轨供给, 其具有功率大、 过载能力强、 牵引力大、 速度快等特点。 对电力机车进行供电 时需要通过供电线满足, 现在供电线进行布置时, 使用人工对供电线进行牵引、 抬升、 安装, 非常费力, 容易使工人感到疲劳, 同时也不利于布线工作的快速进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 线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 位于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座, 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固 定连接有缸筒, 所述缸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有连接架, 所述缸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 活塞杆, 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 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一活塞 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线夹,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的左侧设置有气缸, 所述气缸 的输出端与连接架远离缸筒的一侧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气缸的后侧设置有 供气装置,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推架, 所述手推架的上表 面设置有手刹把手, 所述手刹把手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线管。 000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所述支撑脚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 轮。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
9、所述线夹由夹线座、 夹板构成, 所述夹板有两个, 所述两个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夹板的左侧面且位于下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杆, 所述弧形杆远离夹板的一端固定连 接有固定球。 000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夹线座的上端贯穿有弧形槽, 所述弧形杆与弧形槽滑动连接, 所述弧形杆为弹性 杆, 所述固定球卡到夹线座的侧壁上。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个夹板的内侧且位于弹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钢丝, 所述钢丝穿入线管并与手刹 把手固定连接。 0010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1130022 。
10、A 3 与传统技术相比, 该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可以将电力机车用线夹紧, 通过装置结构 进行升降, 可以将电力机车用线上升到较高的高度, 还可以进行偏转, 更加方便工人进行布 线, 整体可以进行移动, 可以方便的使装置夹带电力机车用线进行移动, 避免了传统人力抬 升电力机车用线的过程, 使工人工作更加轻松, 也加快了布线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的线夹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的夹板示意图。 0012 图例说明: 1、 底座; 2、 固定板; 3、 连接座; 4、 。
11、万向轮; 5、 支撑脚; 6、 供气装置; 7、 气缸; 8、 缸筒; 9、 连 接架; 10、 第一活塞杆; 11、 第二活塞杆; 12、 线夹; 13、 线管; 14、 手刹把手; 15、 手推架; 16、 夹 线座; 17、 钢丝; 18、 夹板; 19、 弹簧; 20、 弧形杆; 21、 固定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
12、明保护的范围。 001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直” 、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 “第一” 、“第二”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 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
13、 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15 参照图1-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机车辅助布线装置: 包括底座1, 底座1的上表 面且位于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 固定板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座3, 连接座3的内部固 定连接有缸筒8, 便于第一活塞杆10进行滑动, 缸筒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9, 缸筒8的 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0, 便于第二活塞杆11进行滑动, 第一活塞杆10的内表面滑 动连接有第二活。
14、塞杆11, 第二活塞杆11远离第一活塞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线夹12, 用于 夹紧电力机车用线, 底座1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2的左侧设置有气缸7, 用于使缸筒8以及 其连接结构进行偏转, 气缸7的输出端与连接架9远离缸筒8的一侧转动连接, 底座1的上表 面且位于气缸7的后侧设置有供气装置6, 为装置提供动力, 底座1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2 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推架15, 便于装置转移, 手推架15的上表面设置有手刹把手14, 用于控 制线夹12夹紧电力机车用线, 手刹把手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线管13。 0016 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5, 支撑脚5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说明书。
15、 2/3 页 4 CN 111130022 A 4 4, 方便装置进行转移, 线夹12由夹线座16、 夹板18构成, 夹板18有两个, 两个夹板18之间固 定连接有弹簧19, 用于夹板18复位, 夹板18的左侧面且位于下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杆20, 弧形 杆20远离夹板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球21, 夹线座16的上端贯穿有弧形槽, 弧形杆20与 弧形槽滑动连接, 弧形杆20为弹性杆, 固定球21卡到夹线座16的侧壁上, 两个夹板18的内侧 且位于弹簧19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钢丝17, 用于带动夹板18摆动, 钢丝17穿入线管13并与手 刹把手14固定连接。 0017 工作原理: 将电力机车用线放置到。
16、线夹12的两个夹板18之间, 压下手刹把手14使 钢丝17拉向手刹把手14, 这时钢丝17带动两个夹板18向内侧运动, 进而使电力机车用线实 现夹紧, 为缸筒8进行供气可以推动第一活塞杆10及其连接结构进行升降, 为第一活塞杆10 进行供气, 进而带动第二活塞杆11上连接结构进行升降, 从而使第二活塞杆11带动线夹12 夹紧的电力机车用线进行升降, 气缸7的不同升降位置会使缸筒8带动所连接结构绕固定板 2进行偏转, 通过推动手推架15可以将装置转移到多个位置, 方便电力机车用线布线工作的 完成。 0018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130022 A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111130022 A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111130022 A 7 。
- 内容关键字: 电力机车 辅助 布线 装置
农机动力飞轮喷涂用漆雾废气处理装置.pdf
旁路引流线绝缘防护夹持支架结构.pdf
建筑施工围挡.pdf
推进剂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pdf
防刺伤采血针.pdf
铸造件快速冷却装置.pdf
工业硅粉制备用研磨装置.pdf
电池盖帽包边用防偏移模具.pdf
拉杆式储能电源箱.pdf
多穴五轴自动光学检测装置.pdf
活塞钻铣床.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装置.pdf
羊粪粉碎机的清扫装置.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球.pdf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方法及电路.pdf
陶瓷加工的练泥机.pdf
建筑工程用支护装置.pdf
压滤机拉板装置及压滤机.pdf
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pdf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pdf
洁净手术室用的排风系统.pdf
用于预测转动设备的故障概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视觉辅助的三极管封装质量检测方法.pdf
可调式肢体活动康复训练装置.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服装布料用卷绕装置.pdf
鸽子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并体外培养方法及培养物和应用.pdf
配置肘式黏滞阻尼器的自复位摇摆结构.pdf
采硐充填方法.pdf
积分球数字仿体系统及成像测评方法.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迈索尔节杆菌及其在净化海水养殖含氮废水中的应用.pdf
一种创伤弧菌的检测方法.pdf
一种共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制备葡萄糖酸钙的方法.pdf
由可再生材料获得的嵌段共聚物和用于制备这种嵌段共聚物的方法.pdf
感温型防水透湿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三乙烯二胺和乙醇胺共沸物的分离方法.pdf
一种电缆防污水性涂料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环保粘结强度高水性环氧涂料.pdf
一种细菌纤维素膜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用于孔雀石绿降解的方法.pdf
一种甲烷连续生物降解的工艺方法.pdf
一种由环己烯、羧酸和水反应合成环己醇方法.pdf
制备聚碳酸酯的单体溶液.pdf
连续进行聚合过程的方法.pdf
一种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pdf
抗乙肝病毒活性化合物菲糖苷类衍生物.pdf
Casub2/subMgSiOsub5/sub:Eu,Ce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pdf
水性耐高温防粘钛涂料及其应用.pdf
一种2,2-二羟甲基烷酸的制备方法.pdf
多孔硅水凝胶互穿网络(IPN)膜的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