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术服务终端.pdf
《个人学术服务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学术服务终端.pdf(1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03089.2 (22)申请日 2020.01.02 (71)申请人 福州米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吴航街 道团结小区4幢09号店 (72)发明人 唐圣智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5214 代理人 段惠存 (51)Int.Cl. A47B 41/00(2006.01) A47B 41/02(2006.01) A47B 21/007(2006.01) A47B 21/02(2006.01) A47B。
2、 21/04(2006.01) G06F 1/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教学器材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在书桌上表面设置容纳槽 并在容纳槽内集成显示屏组件和承载台组件, 均 受微处理器控制, 当保护盖板开启时, 控制显示 屏组件伸出至容纳槽的上方后驱动承载台组件 向上移动至容纳槽的槽口处以封闭所述槽口, 其 中设置的保护盖板, 关闭保护盖板可使该书桌具 备传统课桌的学习功能, 打开即可使用电子设备 进行学习, 满足了学生学习状态的多样性。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6页 CN 111109866 A 20。
3、20.05.08 CN 111109866 A 1.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包括书桌和微处理器, 所述书桌上表面设有向 下凹陷形成的容纳槽, 所述容纳槽的槽口设有可启闭的保护盖板, 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显示 屏组件和承载台组件; 所述微处理器被配置为当保护盖板开启时, 控制显示屏组件伸出至 容纳槽的上方后驱动承载台组件向上移动至容纳槽的槽口处以封闭所述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 和第一升降组件, 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机构、 两个安装板和两个支撑架, 两个安 装板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形成所述容纳槽的相对侧壁, 一个安。
4、装板对应一个支撑架; 每个安装板上设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所述第一轨道位于第二轨道上 方, 所述第一轨道包括依次连续的第一直线段、 第二直线段和第三直线段, 所述第一直线段 与水平面的倾斜度大于第二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 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 大于第一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 所述第二轨道为直道; 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设有一滑动件, 两个所述滑动件分别与支撑架的两端可转 动连接, 显示屏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架上,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位于第二轨道上的滑动件 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水平面的 倾斜度的范围为1。
5、0 -30 , 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的范围为0 -5 ; 所述第三直 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的范围为60 -9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台组件包括用于放 置待采集读物的承载台面和第二升降组件; 所述承载台面下表面的相对两侧边均设有一条形边沿; 所述条形边沿一端设有第一圆 形通孔, 所述条形边沿另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条形通孔, 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内设有能 够沿第一条形通孔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传动机构、 凸轮件、 两个竖直且相对设置的交叉组件, 一个 交叉组件对应一个安装板; 每个交叉组件由两个直杆组成, 两个。
6、直杆的中部相互铰接; 所述安装板的下部一端设有第二圆形通孔, 所述安装板的下部另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 第二条形通孔, 所述第二条形通孔内设有能够沿第二条形通孔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二连接 件,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凸轮件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凸轮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可转 动连接; 两个直杆中一个直杆位于下方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二圆形通孔可转动连接, 两个直 杆中一个直杆位于上方的一端与承载台面上的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 两个直杆中另一个直杆位于上方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圆形通孔可转动连接, 两个 直杆中另一个直杆位于下方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
7、在于, 所述凸轮件的轮廓由第一直 线、 第二直线和一曲线组成, 所述第一直线的长度大于第二直线的长度, 所述第一直线的一 端与第二直线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直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曲线的两端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件对应曲线的外侧 面上设有连续的齿状部,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齿状部啮合连接。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1109866 A 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台面上嵌设透明窗 口, 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对应透明窗口位置设有拍摄方向朝上的第一摄像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
8、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书桌一侧的上表面上嵌 设有竖直槽, 所述竖直槽设有驱动臂, 所述驱动臂顶部靠近容纳槽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摄 像模块, 所述驱动臂被配置为当从所述竖直槽内部向上伸出至所述竖直槽外部时, 自动向 容纳槽一侧弯曲至承载台面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臂为由多个链节串 联连接而成的可弯曲结构, 所述链节包括一对且相对设置的链节板和设置在一对链节板之 间的连杆组件; 所述链节板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 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 安装孔, 所述第一连接块在移动方向上的一端设有豁口; 所述第一安装孔、 第二。
9、安装孔和豁 口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三安装孔、 第四安装孔和 第五安装孔;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 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依次穿过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前一链 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五安装孔、 前一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 的第五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二连杆依次穿过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二安装孔、 当前链 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三安装孔、 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 的第三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
10、连接块上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三连杆依次穿过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豁口、 当前链节中一 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四安装孔、 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四 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豁口; 所述第四连杆依次穿过后一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当前链 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五安装孔、 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 的第五安装孔和后一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豁口的截面形状为劣弧状, 所述豁口的开口处大于第三连杆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直。
11、槽内设有调节组 件, 所述驱动臂还被配置为当从所述竖直槽外部向下收缩至所述竖直槽内部时, 与调节组 件接触以使弯曲的驱动臂调节成竖直的驱动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 竖直槽的槽口处, 所述竖直槽内还设有位于调节组件正下方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 括带有齿轮的驱动马达, 所述链节上具有摄像模块的一侧壁上设有连续的齿牙, 所述齿牙 与所述驱动马达的齿轮相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识别 待采集读物在承载台面上位置的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和驱动马达电连接; 所述控。
12、制器被配置为根据传感器识别到的待采集读物在承载台面上的实际位置来控 制驱动马达的运行参数, 以使所述书桌处于被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摄像模块与所述待采集 读物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5cm-50cm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摄像模块的识别中心线与所述待采集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1109866 A 3 读物所在平面相交形成的平面角不小于30 。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平 板, 所述平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竖直槽内, 所述平板与驱动臂接触的侧面的上部为光滑曲面, 所述平板与驱动臂接触的侧面的下部为与光滑曲面相连接的竖直面, 所述驱动马达的齿轮 位于。
13、竖直面正下方且所述驱动马达的齿轮突出竖直面的距离与所述链节上的齿牙长度相 等。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还设有 位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第六安装孔, 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五连杆, 所述第 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六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 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六安装孔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臂顶部靠近第二 摄像模块的一端设有配重件。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书桌的下表面设有竖 直设置的中空桌脚, 所述竖直槽位。
14、于中空桌脚内。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1109866 A 4 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教学器材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教学中的课桌多为木桌或铁桌, 功能单一, 仅供学生放置书本和文具, 但是伴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 传统的学生课 桌已经无法满足容纳众多教育装备的需求。 教育装备杂乱无章的堆放在学生课桌上, 会造 成学生注意力分散,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而且现阶段很多学生会选择在网络平台 学习以及上课, 市场上却没有一款能适用网络上课的学习课桌。 000。
15、3 综上, 传统的课桌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 无法为学生提供其他的辅助功 能, 使用局限性强。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个人学术 服务终端。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包括书桌和微处理器, 所述书桌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形 成的容纳槽, 所述容纳槽的槽口设有可启闭的保护盖板, 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显示屏组件和 承载台组件; 所述微处理器被配置为当保护盖板开启时, 控制显示屏组件伸出至容纳槽的 上方后驱动承载台组件向上移动至容纳槽的槽口处以封闭所述槽口。 0007 本发明。
16、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在书桌上表面设置容纳槽并在容纳槽内集 成显示屏组件和承载台组件, 均受微处理器控制, 当保护盖板开启时, 控制显示屏组件伸出 至容纳槽的上方后驱动承载台组件向上移动至容纳槽的槽口处以封闭所述槽口, 其中设置 的保护盖板, 关闭保护盖板可使该书桌具备传统课桌的学习功能, 打开即可使用电子设备 进行学习, 满足了学生学习状态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09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的主视图; 00。
17、12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所示为图4的侧视图; 0014 图6所示为驱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7所示为图6的剖视图; 0016 图8所示为驱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1/9 页 5 CN 111109866 A 5 0017 图9所示为驱动臂的侧视图; 0018 图10所示为图9中A处的放大图; 0019 图11所示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2所示为图11的剖视图; 0021 标号说明: 0022 1、 书桌; 11、 容纳槽; 111、 保护盖板; 12、 接口; 0023 2、 显示屏组件; 0024 21、 第一。
18、升降组件; 212、 安装板; 2121、 第一轨道; 21211、 第一直线段; 21212、 第二 直线段; 21213、 第三直线段; 2122、 第二轨道; 0025 213、 支撑架; 22、 显示屏; 0026 3、 承载台组件; 31、 承载台面; 32、 第二升降组件; 321、 第二传动机构; 322、 凸轮件; 323、 交叉组件; 0027 215、 第一条形通孔; 214、 第二条形通孔; 0028 4、 竖直槽; 41、 调节组件; 42、 驱动机构; 411、 光滑曲面; 412、 竖直面; 0029 5、 驱动臂; 51、 第二摄像模块; 52、 链节板; 53、。
19、 连杆组件; 0030 521、 第一连接块; 522、 第二连接块; 5211、 第一安装孔; 5212、 第二安装孔; 5213、 豁 口; 5221、 第三安装孔; 5222、 第四安装孔; 5223、 第五安装孔; 0031 531、 第一连杆; 532、 第二连杆; 533、 第三连杆; 534、 第四连杆; 0032 54、 齿牙; 0033 5214、 第六安装孔; 535、 第五连杆; 0034 221、 前端盖; 222、 后端盖; 0035 55、 反光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 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 图予以说明。 。
20、0037 请参照图1至图1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包括书桌和微处理 器, 所述书桌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容纳槽, 所述容纳槽的槽口设有可启闭的保护盖 板, 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显示屏组件和承载台组件; 所述微处理器被配置为当保护盖板开启 时, 控制显示屏组件伸出至容纳槽的上方后驱动承载台组件向上移动至容纳槽的槽口处以 封闭所述槽口。 003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9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在书桌上表面设置容纳槽并在容纳槽内集 成显示屏组件和承载台组件, 均受微处理器控制, 当保护盖板开启时, 控制显示屏组件伸出 至容纳槽的上方后驱动承载台组件向上移动。
21、至容纳槽的槽口处以封闭所述槽口, 其中设置 的保护盖板, 关闭保护盖板可使该书桌具备传统课桌的学习功能, 打开即可使用电子设备 进行学习, 满足了学生学习状态的多样性。 0040 进一步的, 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和第一升降组件, 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 第一传动机构、 两个安装板和两个支撑架, 两个安装板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形成所述容纳 说明书 2/9 页 6 CN 111109866 A 6 槽的相对侧壁, 一个安装板对应一个支撑架; 0041 每个安装板上设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所述第一轨道位于第二轨 道上方, 所述第一轨道包括依次连续的第一直线段、 第二直线段和第三直线段,。
22、 所述第一直 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大于第二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 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 斜度大于第一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 所述第二轨道为直道; 0042 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设有一滑动件, 两个所述滑动件分别与支撑架的两端 可转动连接, 显示屏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架上,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位于第二轨道上的滑 动件传动连接。 0043 从上述描述可知, 第一传动机构触发第二轨道上的滑动件移动, 受支撑架的连接 关系, 第一轨道上的滑动件同步移动, 当各自的轨道是不同的, 因此运行轨迹也是不同的, 将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如上述设计, 可使在显示屏组件伸出容纳槽过程中, 显示 屏。
23、的移动轨迹为先从水平状态开始稍微倾斜, 再向后平移, 最后竖立, 接近垂直水平面。 收 缩过程则为相反顺序。 其中先稍微倾斜, 显示屏顶端部高出容纳槽, 可使整个移动过程中显 示屏顶端部不会碰触到容纳槽的内侧壁上。 0044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的范围为10 -30 , 所述第二直线段 与水平面的倾斜度的范围为0 -5 ; 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的范围为60 -90 。 0045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实际实验得出, 采用上述参数可以实现上述移动效果。 0046 进一步的, 所述承载台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待采集读物的承载台面和第二升降组 件; 0047 所述承载台面下。
24、表面的相对两侧边均设有一条形边沿; 所述条形边沿一端设有第 一圆形通孔, 所述条形边沿另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条形通孔, 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内设 有能够沿第一条形通孔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一连接件; 0048 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传动机构、 凸轮件、 两个竖直且相对设置的交叉组件, 一个交叉组件对应一个安装板; 0049 每个交叉组件由两个直杆组成, 两个直杆的中部相互铰接; 0050 所述安装板的下部一端设有第二圆形通孔, 所述安装板的下部另一端设有水平设 置的第二条形通孔, 所述第二条形通孔内设有能够沿第二条形通孔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二连 接件,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凸轮件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凸轮。
25、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可 转动连接; 0051 两个直杆中一个直杆位于下方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二圆形通孔可转动连接, 两 个直杆中一个直杆位于上方的一端与承载台面上的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 0052 两个直杆中另一个直杆位于上方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圆形通孔可转动连接, 两个直杆中另一个直杆位于下方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可转动连接。 0053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上述结构, 第二传动机构驱动凸轮件时, 可使第二连接件在 第二条形通孔内移动, 受交叉组件的连接关系, 交叉组件的高度升高, 带动承载台面升高。 0054 进一步的, 所述凸轮件的轮廓由第一直线、 第二直线和一曲线组成, 所述第一直线 。
26、的长度大于第二直线的长度, 所述第一直线的一端与第二直线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直线 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曲线的两端连接。 0055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上述的凸轮件形状, 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说明书 3/9 页 7 CN 111109866 A 7 0056 进一步的, 所述凸轮件对应曲线的外侧面上设有连续的齿状部, 所述第二传动机 构与所述齿状部啮合连接。 0057 从上述描述可知, 采用啮合连接可以进一步控制升降精度。 0058 进一步的, 所述承载台面上嵌设透明窗口, 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对应透明窗口位置 设有拍摄方向朝上的第一摄像模块。 0059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第一摄。
27、像模块能够采集待采集读物的封面信息, 以供后续 使用。 0060 进一步的, 所述书桌一侧的上表面上嵌设有竖直槽, 所述竖直槽设有驱动臂, 所述 驱动臂顶部靠近容纳槽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摄像模块, 所述驱动臂被配置为当从所述竖直 槽内部向上伸出至所述竖直槽外部时, 自动向容纳槽一侧弯曲至承载台面的上方。 0061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上述结构, 可使驱动臂伸出至所述竖直槽外部时, 自动向容 纳槽一侧弯曲至承载台面的上方, 即为第二摄像模块朝向承载台面, 用于对待采集读物的 内容进行采集。 0062 进一步的, 所述驱动臂为由多个链节串联连接而成的可弯曲结构, 所述链节包括 一对且相对设置的链节。
28、板和设置在一对链节板之间的连杆组件; 0063 所述链节板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 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 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连接块在移动方向上的一端设有豁口; 所述第一安装孔、 第二安装孔 和豁口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三安装孔、 第四安装 孔和第五安装孔; 0064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 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 0065 所述第一连杆依次穿过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前 一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五安装孔、 前一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 块上的第五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
29、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0066 所述第二连杆依次穿过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二安装孔、 当 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三安装孔、 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 块上的第三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二安装孔; 0067 所述第三连杆依次穿过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豁口、 当前链节 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四安装孔、 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 第四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豁口; 0068 所述第四连杆依次穿过后一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当 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
30、五安装孔、 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 块上的第五安装孔和后一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0069 所述豁口的截面形状为劣弧状, 所述豁口的开口处大于第三连杆的直径。 0070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上述结构连接, 使得由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形成的链 节板具有可轻微弯曲的特点, 并且在驱动臂伸出竖直槽外时, 即为无侧面支撑的情况下, 多 个链节中相邻链节会发生轻微弯折, 在整体上使驱动臂产生弯曲效果。 通过豁口的设计, 起 到限制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倾斜角度, 并且可以实现驱动臂只能朝一侧弯曲。 0071 进一步的, 所述竖直槽内设有调节组件, 所述驱动臂还。
31、被配置为当从所述竖直槽 外部向下收缩至所述竖直槽内部时, 与调节组件接触以使弯曲的驱动臂调节成竖直的驱动 说明书 4/9 页 8 CN 111109866 A 8 臂。 0072 从上述描述可知, 在竖直槽内增设调节组件, 当从所述竖直槽外部向下收缩至所 述竖直槽内部时, 驱动臂与调节组件接触以使弯曲的驱动臂调节成竖直的驱动臂, 从而竖 直的驱动臂能够与对应的驱动机构相配合产生驱动力以供摄像模块的升降。 0073 进一步的, 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竖直槽的槽口处, 所述竖直槽内还设有位于 调节组件正下方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有齿轮的驱动马达, 所述链节上具有摄 像模块的一侧壁上设有连。
32、续的齿牙, 所述齿牙与所述驱动马达的齿轮相啮合。 0074 从上述描述可知, 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竖直槽的槽口处, 利于快速整形。 这 样, 能够使驱动臂先经过调节组件的整形再经过驱动马达的齿轮, 实现正常的齿轮传动。 0075 进一步的, 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识别待采集读物在承载台面上位置的传感器, 所 述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和驱动马达电连接; 0076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传感器识别到的待采集读物在承载台面上的实际位置 来控制驱动马达的运行参数, 以使所述书桌处于被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摄像模块与所述待 采集读物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5cm-50cm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摄像模块的识别中心线与所述待 采。
33、集读物所在平面相交形成的平面角不小于30 。 0077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控制器, 实现传感器与驱动马达之间进行联动, 并且能够根 据待采集读物在承载台面上的实际位置来控制第二摄像模块的位置。 0078 进一步的,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平板, 所述平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竖直槽内, 所述平 板与驱动臂接触的侧面的上部为光滑曲面, 所述平板与驱动臂接触的侧面的下部为与光滑 曲面相连接的竖直面, 所述驱动马达的齿轮位于竖直面正下方且所述驱动马达的齿轮突出 竖直面的距离与所述链节上的齿牙长度相等。 0079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上述结构即可实现对驱动臂的整形功能, 结构简单且加工 便利。 0080 进。
34、一步的, 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还设有位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第六安 装孔, 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五连杆, 所述第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 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六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六安装孔 连接。 0081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第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 块上的第六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六安装孔连接, 使得链 节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0082 进一步的, 所述驱动臂顶部靠近第二摄像模块的一端设有配重件。 所述配重件的 质量为10克-100克。 0083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增设配重件, 可使驱动臂更。
35、加容易向具有摄像模块的一侧 面弯曲, 在多次实验可得, 配重件控制在10克-100克之间, 既可以达到上述辅助弯曲的作 用, 还不会对链节的结构产生较大压迫, 进而不会影响其结构性能, 确保其使用寿命。 0084 进一步的, 所述书桌的下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中空桌脚, 所述竖直槽位于中空桌 脚内。 0085 从上述描述可知, 传统为确保支撑强度以及空间利用率的要求下, 大多的桌脚都 采用竖直的, 这也决定了上述竖直槽的形状受限, 因此本方案采用需要从竖直状态能够弯 说明书 5/9 页 9 CN 111109866 A 9 曲的驱动臂, 并且该驱动臂在收缩回竖直槽内时还需要由弯曲状态变为竖直状态才。
36、行。 0086 进一步的, 相对设置的链节板间嵌设有灯带。 0087 从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设置灯带可以起到对摄像模块补光的作用, 还可以实现照 明、 护眼的效果。 0088 请参照图1至图12所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0089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人学术服务终端, 包括书桌1和微处理器, 所述书桌1上表面 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容纳槽11, 所述容纳槽11的槽口设有可启闭的保护盖板111, 所述容纳 槽11内设有显示屏组件2和承载台组件3; 所述微处理器被配置为当保护盖板开启时, 控制 显示屏组件伸出至容纳槽的上方后驱动承载台组件向上移动至容纳槽的槽口处以封闭所 述槽口。 其中保护盖板由两个板。
37、块组成, 驱动时两个板块向下移动再向相互背离的方向移 动, 从而开启槽口。 所述书桌1上还集成多个接口12, 如电源接口、 网络接口、 数据传输接口 等。 0090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显示屏组件2包括显示屏22和第一升降组件21, 所述第一升降 组件21包括第一传动机构、 两个安装板212和两个支撑架213, 两个安装板相互平行且相对 设置形成所述容纳槽的相对侧壁, 一个安装板对应一个支撑架; 每个安装板212上设有呈上 下分布的第一轨道2121和第二轨道2122, 所述第一轨道位于第二轨道上方, 所述第一轨道 2121包括依次连续的第一直线段21211、 第二直线段21212和第三直线段2。
38、1213, 所述第一直 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大于第二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 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 斜度大于第一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 所述第二轨道为直道; 其中, 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水 平面的倾斜度的范围为10 -30 , 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的范围为0 -5 ; 所述 第三直线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的范围为60 -90 。 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设有一滑动 件, 两个所述滑动件分别与支撑架的两端可转动连接, 显示屏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架上, 所 述第一传动机构与位于第二轨道上的滑动件传动连接。 0091 第一传动机构触发第二轨道上的滑动件移动, 受支撑架的连接关系, 第一轨道上。
39、 的滑动件同步移动, 当各自的轨道是不同的, 因此运行轨迹也是不同的, 将所述第一轨道和 所述第二轨道如上述设计, 可使在显示屏组件伸出容纳槽过程中, 显示屏的移动轨迹为先 从水平状态开始稍微倾斜, 再向后平移, 最后竖立, 接近垂直水平面。 收缩过程则为相反顺 序。 其中先稍微倾斜, 显示屏顶端部高出容纳槽, 可使整个移动过程中显示屏顶端部不会碰 触到容纳槽的内侧壁上。 0092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承载台组件3包括用于放置待采集读物的承载台面31和第二 升降组件32; 所述承载台面下表面的相对两侧边均设有一条形边沿; 所述条形边沿一端设 有第一圆形通孔, 所述条形边沿另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第。
40、一条形通孔215, 所述第一条形通 孔内设有能够沿第一条形通孔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二升降组件32包括第二 传动机构321、 凸轮件322、 两个竖直且相对设置的交叉组件323, 一个交叉组件对应一个安 装板; 每个交叉组件由两个直杆组成, 两个直杆的中部相互铰接; 0093 所述安装板的下部一端设有第二圆形通孔, 所述安装板的下部另一端设有水平设 置的第二条形通孔214, 所述第二条形通孔内设有能够沿第二条形通孔延伸方向移动的第 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凸轮件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凸轮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 件可转动连接; 两个直杆中一个直杆位于下方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二圆形。
41、通孔可转动连 说明书 6/9 页 10 CN 111109866 A 10 接, 两个直杆中一个直杆位于上方的一端与承载台面上的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 两个直 杆中另一个直杆位于上方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圆形通孔可转动连接, 两个直杆中另一 个直杆位于下方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可转动连接。 其中, 所述凸轮件的轮廓由第一直线、 第 二直线和一曲线组成, 所述第一直线的长度大于第二直线的长度, 所述第一直线的一端与 第二直线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直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曲线的两端连 接。 进一步, 为了确保控制升降精度, 所述凸轮件322对应曲线的外侧面上设有连续的齿状 部, 所述第二传。
42、动机构与所述齿状部啮合连接。 0094 其中本实施例的书桌的桌面为125cm*65cm的长方形结构, 书桌上承载台面为 30cm*50cm的长方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承载台面上嵌设透明窗口, 所述容纳槽的槽 底对应透明窗口位置设有拍摄方向朝上的第一摄像模块。 第一摄像模块能够采集待采集读 物的封面信息, 以供后续使用。 第一摄像模块的数量为两个, 对应读物打开后放置的前封面 和后封面两部分。 0095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书桌1一侧的上表面上嵌设有竖直槽4, 所述竖直槽设有驱动 臂5, 所述驱动臂5顶部靠近容纳槽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摄像模块51, 所述驱动臂被配置为 当从所述竖直槽内部向。
43、上伸出至所述竖直槽外部时, 自动向容纳槽一侧弯曲至承载台面的 上方。 通过上述结构, 可使驱动臂伸出至所述竖直槽外部时, 自动向容纳槽一侧弯曲至承载 台面的上方, 即为第二摄像模块朝向承载台面, 用于对待采集读物的内容进行采集。 所述第 二摄像模块采用现有的图像采集模块, 例如30万像素高级感光芯片OV7725, 或者双目摄像 头。 0096 在本实施例中, 竖直槽的水平截面呈矩形且截面大小与驱动臂的截面大小相适 配, 具体为竖直槽截面略大于驱动臂的截面; 竖直槽的上端具有开口, 下端为封闭。 0097 其中, 所述驱动臂5为由多个链节串联连接而成的可弯曲结构, 所述链节包括一对 且相对设置的。
44、链节板52和设置在一对链节板之间的连杆组件53; 0098 所述链节板52包括第一连接块521和第二连接块522; 所述第一连接块521上设有 第一安装孔5211和第二安装孔5212, 所述第一连接块在移动方向上的一端设有豁口5213; 所述第一安装孔、 第二安装孔和豁口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二连接块522上设有位于同一 直线上的第三安装孔5221、 第四安装孔5222和第五安装孔5223; 0099 所述连杆组件53包括第一连杆531、 第二连杆532、 第三连杆533和第四连杆534; 0100 所述第一连杆依次穿过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前 一链节中一个链节板。
45、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五安装孔、 前一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 块上的第五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0101 所述第二连杆依次穿过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二安装孔、 当 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三安装孔、 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 块上的第三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二安装孔; 0102 所述第三连杆依次穿过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豁口、 当前链节 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四安装孔、 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 第四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豁口; 010。
46、3 所述第四连杆依次穿过后一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当 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五安装孔、 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二连接 说明书 7/9 页 11 CN 111109866 A 11 块上的第五安装孔和后一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安装孔; 0104 所述豁口的截面形状为劣弧状, 所述豁口的开口处大于第三连杆的直径。 0105 通过上述结构连接, 使得由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形成的链节板具有可轻微弯 曲的特点, 并且在驱动臂伸出竖直槽外时, 即为无侧面支撑的情况下, 多个链节中相邻链节 会发生轻微弯折, 在整体上使驱动臂产生弯曲效果。 通过豁口。
47、的设计, 起到限制第一连接块 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倾斜角度, 并且可以实现驱动臂只能朝一侧弯曲。 0106 在实施例中, 所述竖直槽4内设有调节组件41, 所述驱动臂还被配置为当从所述竖 直槽外部向下收缩至所述竖直槽内部时, 与调节组件接触以使弯曲的驱动臂调节成竖直的 驱动臂, 从而竖直的驱动臂能够与对应的驱动机构相配合产生驱动力以供摄像模块的升 降。 0107 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竖直槽的槽口处, 利于快速整形。 所述竖直槽内还设有 位于调节组件正下方的驱动机构42,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有齿轮的驱动马达, 所述链节上 具有摄像模块的一侧壁上设有连续的齿牙54, 所述齿牙与所述驱动马达的齿轮相。
48、啮合。 这 样, 能够使驱动臂先经过调节组件的整形再经过驱动马达的齿轮, 实现正常的齿轮传动。 0108 在本实施例中, 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识别待采集读物在承载台面上位置的传感 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和驱动马达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传感器识别到 的待采集读物在承载台面上的实际位置来控制驱动马达的运行参数, 以使所述书桌处于被 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摄像模块与所述待采集读物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5cm-50cm之间以及所 述第二摄像模块的识别中心线与所述待采集读物所在平面相交形成的平面角不小于30 。 通过控制器, 实现传感器与驱动马达之间进行联动, 并且能够根据待采集读物在承载台面 上。
49、的实际位置来控制第二摄像模块的位置。 0109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平板, 所述平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竖直槽内, 所述平板与驱动 臂接触的侧面的上部为光滑曲面411, 所述平板与驱动臂接触的侧面的下部为与光滑曲面 相连接的竖直面412, 所述驱动马达的齿轮位于竖直面正下方且所述驱动马达的齿轮突出 竖直面的距离与所述链节上的齿牙长度相等。 其中, 光滑曲面321对应圆心角为15 。 竖直面 322的竖直长度为10cm-20cm。 通过上述结构即可实现对驱动臂的整形功能, 结构简单且加 工便利。 0110 所述第一连接块521上还设有位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第六安装孔 5214, 所述连杆组件还。
50、包括第五连杆535, 所述第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 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六安装孔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六安装 孔连接。 通过第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当前链节中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六安装孔 和当前链节中另一个链节板的第一连接块上的第六安装孔连接, 使得链节整体结构更加稳 定。 0111 所述驱动臂顶部靠近第二摄像模块的一端设有配重件。 所述配重件的质量为10 克-100克。 通过增设配重件, 可使驱动臂更加容易向具有摄像模块的一侧面弯曲, 在多次实 验可得, 配重件控制在10克-100克之间, 既可以达到上述辅助弯曲的作用, 还不会对链节的 结构产生较大压迫。
- 内容关键字: 个人 学术 服务 终端
阻燃B1级高耐热节能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pdf
电池加解锁RGV.pdf
可自动调节加工设备位置的制袋机.pdf
高压变压器、高压发生器和医学影像设备.pdf
铝管密封接头一体成型装置.pdf
汽车分动器控制电路.pdf
护理垫包装生产线的推料装置.pdf
桥梁建设用预制混凝土运输装置.pdf
水泵电机零件试压装置.pdf
折叠式便携首饰盒.pdf
河道防汛水位预警装置.pdf
高压、大流量先导式电磁阀防冲开结构.pdf
半圆形光纤传感器.pdf
环氧树脂分离提纯装置.pdf
计时器.pdf
钢制骨架剪切机.pdf
基于斜滑块的转盘式封口机真空室升降定位高度调节机构.pdf
电加热系统用加热器结构.pdf
拼接式石墨型模具.pdf
波码通信井下智能配水器.pdf
钢波纹管涵内临时支撑装置.pdf
传动式钢材加工成型机.pdf
微纳米复合高稳定性超双疏金属防腐缓蚀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pdf
基于语义元数据的二次模糊搜索方法.pdf
基于污泥焚烧灰渣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矿浆品位仪的压榨装置及滤饼压榨方法.pdf
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pdf
云计算虚拟网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潜在扩散模型的双目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新型船用金属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制备方法.pdf
脱硫废液蒸发系统以及方法.pdf
一种肌电控制虚拟机器人假手仿真系统的方法.pdf
治疗痛经的香囊及其制作方法.pdf
含有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注射用组合物.pdf
固体口服延长释放药物剂型.pdf
一种清热解毒的汤剂.pdf
一种智能高效止鼾垫及止鼾方法.pdf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症、乳痛症和产后乳汁不通的中药组合物.pdf
一种消炎、镇痛、抑疤中药软膏.pdf
一种治疗过食干姜型前庭大腺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pdf
颈椎曲度牵引器.pdf
一种拉提式卫生巾.pdf
一种用于产后腰腹疼痛、头痛身酸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组合物及其在抗慢性阻塞性肺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一种人工肋骨.pdf
一种骨科脊柱用术后修复装置.pdf
一种家畜腹泻疾病治疗用的组合药.pdf
一种预防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中药软膏.pdf
一种医疗冷敷袋.pdf
治疗腰腿痛的中药汤剂.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