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方法.pdf

上传人:jo****n 文档编号:9258582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6.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档描述:

《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方法.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68685.6 (22)申请日 2020.03.12 (71)申请人 深圳市京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 道沙三股份合作公司上下围工业区5- 6栋 (72)发明人 陈新罗发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代理人 胡清方彭友华 (51)Int.Cl. B29C 45/16(2006.01) B29C 45/06(2006.01) B29C 45/26(2006.01) (54)发。

2、明名称 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 二次胶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57)摘要 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 二次胶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其中模具包括 第一动模仁和第二动模仁, 第一动模仁包括第一 动模仁随动部和第一动模仁固定部, 第一动模仁 随动部套在第一动模仁固定部上; 第一动模仁随 动部固定在第一动模板上, 第一动模仁固定部固 定在第二动模板上; 第二动模仁包括第二动模仁 随动部和第二动模仁固定部, 第二动模仁随动部 套在第二动模仁固定部上; 第二动模仁随动部固 定在第一动模板上, 第二动模仁固定部固定在第 二动模板上; 第一动模仁随动部和第二动模仁随 动部结构相同。

3、, 第一动模仁固定部的顶端具有第 二次胶位特征, 而第二动模仁固定部的顶端不具 有第二次胶位特征。 本发明实现了用同一模具注 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注塑的目 的, 具有注塑效率高, 对位精准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1152406 A 2020.05.15 CN 111152406 A 1.一种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具, 包括紧邻设置的 第一动模板(1)和第二动模板(2); 与第一动模板(1)配合的定模板(3), 在所述定模板(3)上 对称于中心轴 (4) 分别设有第一定模仁 (33) 和第二定模仁 (34) ; 相对于所述。

4、第一定模仁 (33) 和第二定模仁 (34) 设有第一动模仁 (11) 和第二动模仁 (12) ; 所述第一定模仁 (33) 与所 述第一动模仁 (11) 构成第一型腔 (331) ; 所述第二定模仁 (34) 与所述第二定模仁 (34) 构马 第二型腔 (332) ; 相对于所述第一型腔 (331) 设有用于注射第一物料进入第一型腔 (331) 内 的第一注射嘴(31); 相对于所述第二型腔 (332) 设有用于注射第二物料进入第二型腔 (332) 的第二注射嘴(32); 所述第二动模板(2)与底板(5)连接, 从而使得当通过一机盘带动底板 (5)移动时, 将所述第一动模板(1)和第二动模板。

5、(2)随之移动; 旋转机构 (6) , 配置为带动所 述第一动模板(1)旋转;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模仁 (11) 包括第一动模仁随动部 (111) 和 第一动模仁固定部 (112) , 所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 (111) 套在第一动模仁固定部 (112) 上; 所 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 (111) 固定在所述第一动模板 (1) 上, 所述第一动模仁固定部 (112) 固 定在所述第二动模板 (2) 上; 所述第二动模仁 (12) 包括第二动模仁随动部 (121) 和第二动模 仁固定部 (122) , 所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 (121) 套在第二动模仁固定部 (122) 上; 所述第二动 模仁随。

6、动部 (121) 固定在所述第一动模板 (1) 上, 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部 (122) 固定在所述 第二动模板 (2) 上; 所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 (111) 和所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 (121) 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动模仁固定部 (112) 的顶端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 (1121) , 而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 部 (122) 的顶端不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 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次胶位特征 (1121) 被设计成镶件, 所述镶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动模 仁固定部 (112) 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同一模具注。

7、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 模具,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 (5) 与所述第二动模板 (2) 之间设有托板 (7) , 所述托板 (7) 与 所述第二动模板 (2) 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 具,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托板 (7) 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动模仁 (12) 设有顶针机构 (13)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 具,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 (5) 与所述托板 (7) 之间设有方铁 (8) 。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

8、位双色 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 (6) 包括齿轮条(61), 与所述齿轮条(61)连接并且能够来 回抽动的油唧(63), 与第一动模板(1)连接的中心轴(4), 与所述齿轮条(61)的侧面齿与设 在中心轴(4)上的齿轮(62)啮合。 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的注 塑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第一次合模, 合模后利用第一注射嘴(31)将第一物料注射进第一型腔 (331) 中形成 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的单色塑件; S2、 第一次开模, 机盘上的底板(5)带动第一动模板(1)、 第二动模板(2)以及整个旋转 机构 (6) 。

9、向远离定模板 (3) 的方向移动, 使其与定模板(3)分开, 此时, 单色塑件位于第一动 模仁 (11) 的第一动模仁随动部 (111) 上;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152406 A 2 S3、 第一次旋转, 在旋转之前, 首先利用中心轴(4)将第一动模板(1)连同第一动模仁随 动部 (111) 顶出一定距离, 使得第一动模板(1)与第二动模板(2)脱离, 然后, 采用油唧(63) 驱动中心轴(4), 从而带动第一动模板(1)旋转180度, 将第一动模板随动件 (111) 和第二动 模板随动件 (121) 的位置互换, 所述单色塑件也跟随第一动模板(1)旋转; S4、 第二次。

10、合模, 机盘上的底板(6)带动第一动模板(1)以及整个旋转机构 (4) 向接近定 模板(3)方向移动, 使其与定模板(3)再次合拢, 利用第二注射嘴(32)将第二物料注射进第 二型腔 (332) 中的单色塑件的第二次胶位特征位置, 形成具有嵌入第二物料的双色塑件, 同 时, 转动后的第一注射嘴(31)向第一型腔 (331) 继续注塑再次形成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的 单色塑件; S5、 第二开模, 机盘上的底板(5)带动第一动模板(1)以及整个旋转机构 (6) 向远离定模 板 (3) 的方向移动, 使其与定模板(3)分开, 顶出机构 (13) 将双色塑件顶出, 具有第二次胶位 特征的单色塑件保持在第。

11、一动模仁 (11) 中不动; S6、 第二次旋转, 使用油唧(63)驱动第一动模板(1)旋转180 , 使得第一动模仁 (11) 旋 转至原位, 从而进行下一次注塑。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152406 A 3 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具 及其注塑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胶模具, 尤其是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 胶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双色塑料件因为其具有美观的外形、 稳定的性能和高的结合强度越来越受人欢迎 青睐。 传统的双色注射成型使用的设备是具有两个注射系统的注塑机, 两副模具同时共用 注。

12、塑机的合模系统, 注塑机的动模回旋盘可提供旋转180 , 带动动模旋转。 0003 这种双色注塑机只适合于动模相同, 而前模不同的产品注塑。 0004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7234774 A公开的一种转芯式双色模具注塑设备, 包括紧邻 设置的第一动模板和第二动模板; 与第一动模板配合的定模板, 且所述定模板和第一动模 板共同形成有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 用于注射第一物料进入第一型腔的第一注射嘴; 用于 注射第二物料进入第二型腔的第二注射嘴; 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相对应的后模仁, 且所 述后模仁上下设置为对称的一模一样的两个, 分别用于放置注塑过程中形成的注塑件; 与 第二动模板连接的底板, 从。

13、而使得当通过一机盘带动底板移动时, 将所述第一动模板和第 二动模板随之移动; 旋转机构, 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动模板旋转;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齿 轮条, 与所述齿轮条连接并且能够来回抽动的油唧, 与第一动模板连接的中心轴, 与所述齿 轮条的侧面齿相互配合且套在中心轴上的齿轮, 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注射嘴和第二注射嘴配 置为相对于中心轴呈对称分布。 0005 现有的双色注塑机, 当所需的双色产品需要嵌入另一种颜色内, 且在动模上还需 要具有不同特征时, 目前注塑这类双色产品时, 还只能用包胶工艺才可以实理。 即需要两付 注塑模具才可以完成, 首先在第一付模具内注塑出一次胶位产品, 一次胶位产品脱模后。

14、, 再 将一次胶位产品转入到另一付模内, 注塑二次胶位。 这种方式, 需要两付模具才可以实现在 动模上具有不特征的二次胶位产品的注塑, 不仅注塑效率低, 而且在第二次注塑胶位时, 时 常存在对位不准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向社会提供一种可以在一付模具内实现二次胶位注塑, 且在动模上具有不特征胶位的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 具。 000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 的的注塑方法。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 位双色模具, 包括紧邻设置的第一动。

15、模板和第二动模板; 与第一动模板配合的定模板, 在所 述定模板上对称于中心轴分别设有第一定模仁和第二定模仁; 相对于所述第一定模仁和第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1152406 A 4 二定模仁设有第一动模仁和第二动模仁; 所述第一定模仁与所述第一动模仁11构成第一型 腔; 所述第二定模仁与所述第二定模仁构马第二型腔; 相对于所述第一型腔设有用于注射 第一物料进入第一型腔内的第一注射嘴; 相对于所述第二型腔设有用于注射第二物料进入 第二型腔的第二注射嘴; 所述第二动模板与底板连接, 从而使得当通过一机盘带动底板移 动时, 将所述第一动模板和第二动模板随之移动; 旋转机构, 配置为带动所。

16、述第一动模板旋 转; 所述第一动模仁包括第一动模仁随动部和第一动模仁固定部, 所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 套在第一动模仁固定部上; 所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动模板上, 所述第一动 模仁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动模板上; 所述第二动模仁包括第二动模仁随动部和第二动模 仁固定部, 所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套在第二动模仁固定部上; 所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固定 在所述第一动模板上, 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动模板上; 所述第一动模仁 随动部和所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动模仁固定部的顶端具有第二次胶位 特征, 而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部的顶端不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 0009 作为对本发明的。

17、改进, 所述第二次胶位特征被设计成镶件, 所述镶件固定在所述 第一动模仁固定部的顶端。 0010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 在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动模板之间设有托板, 所述托板与 所述第二动模板固定连接。 0011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 在所述托板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动模仁设有顶针机构。 0012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 在所述底板与所述托板之间设有方铁。 0013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齿轮条, 与所述齿轮条连接并且能够来 回抽动的油唧, 与第一动模板连接的中心轴, 与所述齿轮条的侧面齿与设在中心轴上的齿 轮啮合。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色模具的注塑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

18、第一次合模, 合模后利用第一注射嘴将第一物料注射进第一型腔中形成具有第二 次胶位特征的单色塑件; S2、 第一次开模, 机盘上的底板带动第一动模板、 第二动模板以及整个旋转机构向远离 定模板的方向移动, 使其与定模板分开, 此时, 单色塑件位于第一动模仁的第一动模仁随动 部上; S3、 第一次旋转, 在旋转之前, 首先利用中心轴将第一动模板连同第一动模仁随动部顶 出一定距离, 使得第一动模板与第二动模板脱离, 然后, 采用油唧驱动中心轴, 从而带动第 一动模板旋转180度, 将第一动模板随动件和第二动模板随动件的位置互换, 所述单色塑件 也跟随第一动模板旋转; S4、 第二次合模, 机盘上的底。

19、板带动第一动模板以及整个旋转机构向接近定模板方向 移动, 使其与定模板再次合拢, 利用第二注射嘴将第二物料注射进第二型腔中的单色塑件 的第二次胶位特征位置, 形成具有嵌入第二物料的双色塑件, 同时, 转动后的第一注射嘴向 第一型腔继续注塑再次形成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的单色塑件; S5、 第二开模, 机盘上的底板带动第一动模板以及整个旋转机构向远离定模板的方向 移动, 使其与定模板分开, 顶出机构将双色塑件顶出, 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的单色塑件保持 在第一动模仁中不动; S6、 第二次旋转, 使用油唧驱动第一动模板旋转180 , 使得第一动模仁旋转至原位, 从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11。

20、52406 A 5 而进行下一次注塑。 0015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所述第一动模仁设计成包括第一动模仁随动部和第一动模 仁固定部, 所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套在第一动模仁固定部上; 所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固定 在所述第一动模板上, 所述第一动模仁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动模板上; 所述第二动模仁 包括第二动模仁随动部和第二动模仁固定部, 所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套在第二动模仁固定 部上; 所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动模板上, 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部固定在所 述第二动模板上; 所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和所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动 模仁固定部的顶端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 而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部的。

21、顶端不具有第二次胶 位特征的结构, 这样, 就可以实现在第一型腔内第一次注塑时, 在被注塑成的单色产品上留 出动模上特有的第二次胶位特征的位置, 将产品被旋转180度后, 再次注塑第二种颜色的物 料时, 就可以将第二种颜色的物料注入单色产品上留出第二次胶位特征的位置, 使两者相 互嵌合或/和实现文字/图案的注塑, 达到了用一付模具就可以实现在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 的二次胶位注塑的目的, 具有注塑效率高, 对位精准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中的第一动模仁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图2组合后的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

22、是图1中的第二动模仁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4组合后的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本发明的注塑方法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发 明进行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发 明。 0023 请参见图1至图5, 图1至图5揭示的是一种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 的二次胶位双色模具, 包括紧邻设置的第一动模板1和第二动模板2; 与第一动模板1配合的 定模板3, 在所述定模板3上对称于中心轴4分别设有第一定模仁33和第二定模仁34; 相对。

23、于 所述第一定模仁33和第二定模仁34设有第一动模仁11和第二动模仁12; 所述第一定模仁33 与所述第一动模仁11构成第一型腔331; 所述第二定模仁34与所述第二定模仁34构马第二 型腔332; 相对于所述第一型腔331设有用于注射第一物料进入第一型腔331内的第一注射 嘴31; 相对于所述第二型腔332设有用于注射第二物料进入第二型腔332的第二注射嘴32; 所述第二动模板2与底板5 连接, 从而使得当通过一机盘带动底板5移动时, 将所述第一动 模板1和第二动模板2随之移动; 旋转机构6, 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动模板1旋转; 所述第一动 模仁11包括第一动模仁随动部111和第一动模仁固定部。

24、112, 所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111套 在第一动模仁固定部112上; 所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111固定在所述第一动模板1上, 所述第 一动模仁固定部112固定在所述第二动模板2上; 所述第二动模仁12包括第二动模仁随动部 121和第二动模仁固定部122, 所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121套在第二动模仁固定部122上; 所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1152406 A 6 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121固定在所述第一动模板1上, 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部122固定在所 述第二动模板2上; 所述第一动模仁随动部111和所述第二动模仁随动部121结构相同, 所述 第一动模仁固定部112的顶端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

25、1121, 而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部122的顶 端不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 0024 本发明将第一动模仁11和第二动模仁12分别设成两个部分, 其中, 将在第一胶位 和第二胶位具有相同的第一胶位特征的第一动模仁随动部111和第二动模仁随动部121固 定在第一动模板1上, 可以随着第一动模板1转动, 而具有不相同特征的第一动模仁固定部 112和第二动模仁固定部122则固定在第二动模板2, 不能转动, 这样, 就实现将第二种颜色 的物料注入单色产品上留出第二次胶位特征的位置。 具体地, 本发明中的第一动模仁随动 部111和第二动模仁随动部121结构相同, 总体呈锥形体, 在锥形体中央设有用于分别与所 。

26、述第一动模仁固定部112和第二动模仁固定部122配合的第一通孔1111和第二通孔1211; 所 述第一动模仁固定部112包括圆柱形的第一动模仁固定部下部1122和横截面为扁形的第一 动模仁固定部上部1123, 所述第二次胶位特征1121设在第一动模仁固定部上部1123顶端; 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部122包括圆柱形的第二动模仁固定部下部1221和横截面为扁形的第 二动模仁固定部上部1122, 在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部上部1122的上端没有第二次胶位特征 1121, 即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部上部1122的上端为与产品的下底面相同的形状。 0025 例如, 如果要设计一种颜色的汽车按钮本体上嵌入另一种颜色。

27、的 “START” 或 “STOP” 几个字母的产品, 由于 “START” 中A的上部为一个三角形封闭区, R的上部是一个弧形 封闭区, 同样的 “STOP” 中的O是一椭圆形封闭区, P是上部是一个弧形封闭区, 这些封闭区内 都需要填充不同颜色的材料, 用传统的双色注塑机 (两个动模仁的结构完全相同, 旋转180 度是注塑不出来的) , 只能采用包胶的办法生产此类产品。 本发明将相对于A的上部的三角 形封闭区, 相对R的上部的弧形封闭区, 以及O字的椭圆形封闭区, P上部的一个弧形封闭区 分别做成相应形状的凸起, 作为第二胶位特征1121, 把第二胶位特征1121设在第一动模仁 固定部11。

28、2的上端, 在第一次注塑后, 开模时, 就会在 “START” 或 “STOP” (此时 “START” 或 “STOP” 是定位在一托板上的) 的相应封闭位置留出通孔, 当第一次注塑后的单色产品被旋 转180度, 在第二型腔232内被注射第二种颜色的物料, 由于第二动模仁固定部122的上端是 产品的下底面相同的形状, 就会 “START” 或 “STOP” 通过孔内, 以及在托板的其它位置形成一 个嵌有 “START” 或 “STOP” 完整的产品。 达到了用一付模具就可以实现在动模上具有不同特 征的二次胶位注塑的目的。 0026 优选的, 所述第二次胶位特征1121被设计成镶件, 所述镶件。

29、固定在所述第一动模 仁固定部112的顶端, 这样有利于更换和制造。 0027 优选的, 在所述底板5与所述第二动模板2之间设有托板7, 所述托板7与所述第二 动模板2固定连接。 0028 优选的, 在所述托板7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动模仁12设有顶针机构13。 0029 优选的, 在所述底板5与所述托板7之间设有方铁8。 0030 优选的, 所述旋转机构6包括齿轮条61, 与所述齿轮条61连接并且能够来回抽动的 油唧63, 与第一动模板1连接的中心轴4, 与所述齿轮条61的侧面齿与设在中心轴4上的齿轮 62啮合。 0031 请参见图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色模具的注塑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说明书 。

30、4/5 页 7 CN 111152406 A 7 S1、 合模, 合模后利用第一注射嘴31将第一物料注射进第一型腔331中形成具有第二次 胶位特征的单色塑件; S2、 开模, 机盘上的底板5带动第一动模板1、 第二动模板2以及整个旋转机构6向远离定 模板3的方向移动, 使其与定模板3分开, 此时, 单色塑件位于第一动模仁11的第一动模仁随 动部111上; S3、 旋转, 在旋转之前, 首先利用中心轴4将第一动模板1连同第一动模仁随动部111顶 出一定距离, 使得第一动模板1与第二动模板2脱离, 且使第一动模仁11的第一动模仁随动 部111与第一动模仁固定部112分离, 以及第二动模仁12的第二。

31、动模仁随动部121与第二动 模仁固定部122分离; 然后, 采用油唧63驱动中心轴4, 带动第一动模板1旋转180度, 将第一 动模板随动件111和第二动模板随动件121的位置互换, 所述单色塑件也跟随第一动模板1 旋转; S4、 再合模, 机盘上的底板6带动第一动模板1以及整个旋转机构4向接近定模板3方向 移动, 使其与定模板3再次合拢, 利用第二注射嘴32将第二物料注射进第二型腔332中的单 色塑件的第二次胶位特征1121的位置, 形成具有嵌入第二物料的双色塑件, 同时, 转动后的 第一注射嘴31向第一型腔331继续注塑再次形成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1211的单色塑件; S5、 再开模, 机盘。

32、上的底板5带动第一动模板1以及整个旋转机构6向远离定模板3的方 向移动, 使其与定模板3分开, 顶出机构13将双色塑件顶出, 具有第二次胶位特征的单色塑 件保持在第一动模仁11中不动; S6、 再旋转, 在旋转之前, 首先利用中心轴4将第一动模板1连同第一动模仁随动部111 顶出一定距离, 使得第一动模板1与第二动模板2脱离, 且使第一动模仁11的第一动模仁随 动部111与第一动模仁固定部112分离, 以及第二动模仁12的第二动模仁随动部121与第二 动模仁固定部122分离; 然后, 使用油唧63驱动第一动模板1旋转180 , 使得第一动模仁11 旋转至原位, 从而进行下一次注塑, 如此循环。 0032 在不脱离发明思想的情况下, 凡应用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各种等效变 化, 均理同包含于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1152406 A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9 CN 111152406 A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0 CN 111152406 A 10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1 CN 111152406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同一 模具 注塑 出动 具有 不同 特征 二次 胶位双色 及其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同一模具注塑出动模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二次胶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2585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