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寿命机油及其制备方法.pdf
《超长寿命机油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长寿命机油及其制备方法.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306029.8 (22)申请日 2020.04.17 (71)申请人 河北冠元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052360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马庄 乡政府北行100米路东 (72)发明人 王彦胜 (51)Int.Cl. C10M 169/04(2006.01) C10M 111/04(2006.01) C10N 30/02(2006.01) C10N 30/08(2006.01) C10N 30/06(2006.01) C10N 30/10(2006.01) C10N 3。
2、0/04(2006.01) C10N 40/2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超长寿命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属于机油的 技术领域, 其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按重量份数 计, 所述基础油包括GTL基础油为45-55份, 烷基 萘AN30为3-10份, PAO基础油为5-10份, 聚酯为3- 8份, 双脂为5-10份; 所述添加剂包括粘度指数改 进剂2-6份, 降凝剂0.1-0.5份, 多功能添加剂15- 20份, 抗磨剂1-5份, 一种超长寿命机油的制备方 法, 包括有以下步骤: 将基础油混匀, 边搅拌边升 温至60-70摄氏度, 然后加入粘度。
3、指数改进剂和 降凝剂, 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多功能添加剂和抗 磨剂, 搅拌均匀后, 静置7-9小时得到成品。 本发 明具有使用寿命长, 减少换油次数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2页 CN 111363607 A 2020.07.03 CN 111363607 A 1.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按重量份数计, 所述基础油 包括以下组分: GTL基础油为45-55份, 烷基萘AN30为3-10份, PAO基础油为5-10份, 聚酯为3-8份, 双脂 为5-10份; 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组分: 粘度指数改进剂2-6份, 降凝剂0.1-0.5份, 多功能添加剂15-2。
4、0份, 抗磨剂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 量比为1:(0.8-1.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酯与烷基萘AN30的重 量比为1:(0.8-1.6)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脂与烷基萘AN30的重 量比为1:(0.7-1.2)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 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0.12-0.17) :(0.07-0.18)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寿。
5、命机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磨剂选自富勒烯 6316、 有机钼MOLYVANR3000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茂金 属V1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凝剂选自Vl-248、 T602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超长寿命机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有以下步骤: 将基础油混匀, 边搅拌边升温至60-70摄氏度, 然后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和降 凝剂, 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多功能添加剂和抗磨剂, 搅拌均匀后, 静置7-9小时得到成品。 权利要求书。
6、 1/1 页 2 CN 111363607 A 2 一种超长寿命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油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长寿命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发动机润滑油, 又称内燃机润滑油, 简称机油, 是发动机系统中各运动部件的 润滑介质, 具有润滑、 冷却、 清洗和密封等作用。 0003 现有的润滑油的换油周期通常为: 轿车5000公里, 柴油车10000公里。 在接近换油 周期时, 机油会逐渐出现以下现象: 1、 油品经过高温氧化, 产生三类有害物质(积碳、 漆膜和 油泥)最终粘度增大、 润滑效果下降; 2、 所有润滑油无一例外的都含有 “粘指剂(。
7、粘度指数改 进剂)” 以获得低温启动性能好、 在高温下又能保持适当粘度的多级发动机油, 但由于摩擦 副(齿轮、 轴承等)剪切作用, 它粘指剂是有使用寿命的, 也就是说: 随着剪切次数的增加润 滑油的粘度逐渐降低, 直至永久性失去。 最终润滑油粘度变稀, 发动机噪音变大; 3、 由于油 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增加, 对发动机的金属部件产生腐蚀; 4、 普通润滑油使用 的基础油自身的缺陷: 如自洁能力、 抗氧化能力都比较弱, 产生大量的油泥。 此时不得不更 换机油。 0004 因此,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更换机油较为繁琐, 使更换机油成本增 加, 且较为频繁的更换机油的过程中还可。
8、能会延误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其优点是: 使用寿命长, 减少换油次 数。 0006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按重量份数计, 所述基础油包括以下组分: GTL基础油为45-55份, 烷基萘AN30为3-10份, PAO基础油为5-10份, 聚酯为3-8份, 双脂 为5-10份; 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组分: 粘度指数改进剂2-6份, 降凝剂0.1-0.5份, 多功能添加剂15-20份, 抗磨剂1-5份。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GTL基础油为III+基础油, 其饱和烃含量高,。
9、 基本上不含 氮和硫, 无芳烃, 100为异构烷烃, 氧化安定性、 低温性能优异, 挥发性低, 粘度指数极高, 其杂质含量极低, 使机油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油泥, 能够使机油的使用寿命加长, 进一步 地, GTL基础油可以采用, 例如壳牌GTL; 烷基萘AN30是API第V类基础油, 具有极好的热氧化 稳定性, 闪点高, 蒸发损失低, 极好的水解安定性, 优异的添加剂溶解性, 良好的破乳化性 能, 使得机油的耐高温性能得以提高, 并使添加剂在机油内的溶解性提高; PAO 基础油是氢 化合成烃质基础液体,低温流动性好, 闪点及燃点高使之不易燃, 蒸发率低, 从而高温消耗 量少, 工作温度范围大, 。
10、在高低温时均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结焦少, 不易产生油泥, 能够使 机油的使用寿命加长, 进一步地, PAO基础油可以采用, 例如PAO8的PAO 基础油; 聚酯和双脂 说明书 1/12 页 3 CN 111363607 A 3 本身的极性可以使油膜分子黏附在金属表面, 从而润滑性能极佳, 能够大大降低摩擦热, 且 聚酯与添加剂配伍性好, 能够保证添加剂在机油中溶解, 从而使添加剂能够稳定的发挥其 效果, 且双脂类粘度较小, 粘度指数比较高, 其倾点一般都能够低于-60 度, 能够提高机油 的粘度, 且降低机油的倾点, 使机油能够在较低温度下使用, 进一步地, 聚酯可以采用, 例 如, 型号为。
11、聚酯4035的聚酯, 双脂可以采用, 例如, 型号为双脂2013的双脂。 0008 粘度指数改进剂用于改善机油的粘度, 使机油在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下保持较稳 定且较大的粘度, 从而在其使用温度范围内, 机油均能够在摩擦副表面形成足够厚的油膜; 降凝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机油的倾点, 从而保持机油的低温下的流动性; 抗磨剂提高机油 的润滑、 抗磨性能; 多功能添加剂选用, 例如, 雅富顿12210, 可以保证在各种气候条件和操 作状况下发动机始终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使用寿命长, 且成本较低。 0009 通过五种基础油的复配, 使机油的油压稳定, 剪切安定好, 粘度始终不降低, 无油 泥产生, 耐高。
12、温、 耐低温, 冬夏四季通用, 蒸发损失少, 不亏油, 使机油使用里程能够能够达 到10W公里, 从而达到了使机油使用寿命长, 减少了换油次数的效果。 0010 PAO基础油的闪点高, 烷基萘AN30耐高温, 故蒸发损失少, 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 双脂和聚酯的粘度较为稳定, 抗磨剂起到减少摩擦系数的作用, 粘度指数改进剂也进一步 改善机油的粘度, 综合作用下使机油的油耗能够降低一倍。 0011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为1: (0.8-1.2)。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双脂虽然耐高低温及抗磨性好, 但水解安定性差, 遇水不 稳定, 而烷基萘AN。
13、30则有很好的水解安定性, 且烷基萘AN30与双脂的溶解性较好, 从而能够 解决双脂水解安定性的问题, 使机油具有高热氧化稳定性和高耐磨性的特点, 降低机油使 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力产生的温度, 机油不易被氧化而产生积碳、 漆膜和油泥, 使机油的使用 寿命增加。 0013 经过试验, 在该比例下, PAO基础油与双脂的复配性能更优, 机油的使用寿命更长。 0014 同时, 对于有橡胶密封的使用情况下, 双脂有一定的橡胶溶胀作用, 而PAO 8则能 使橡胶收缩, 从而机油能够在有橡胶密封的情况下使用, 增加了其使用情况范围。 0015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聚酯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 (。
14、0.8-1.6)。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聚酯具有合成酯和PAO的双重性能, 与抗磨剂配伍, 具有 显著的载荷能力和极压性能; 与PAO基础油配伍, 有低的稠化效应, 能够增加机油的剪切安 定性, 即剪切速率增大时, 粘度变大, 使得机油使用过程中, 随着剪切次数的增加润滑油的 粘度逐渐永久性失去的速度降低, 且稠化效应不大, 不影响机油的正常润滑效果, 从而使机 油的使用时间加长, 减少换油次数; 并且聚酯本身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和抗高温高剪切性 能, 进一步使机油的使用时间加长, 减少换油次数。 0017 经过试验, 在该比例范围内, 机油的使用时间更长且油耗更低。 0018 本。
15、发明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双脂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 (0.7-1.2)。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双脂的水解安定性差, 为烷基萘AN30则有极好的水解安 定性, 且烷基萘AN30与双脂之间能够很好的互溶, 双脂与烷基萘复配很好的解决了水解安 定性差的问题。 经过试验, 在该比例下, 在该比例范围内, 机油的使用时间更长, 且油耗更 低。 002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所述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 说明书 2/12 页 4 CN 111363607 A 4 1: (0.12-0.17): (0.07-0.18)。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
16、案, 经过试验, 在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AN30的该重 量比范围内, 机油的油耗能够进一步降低。 002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抗磨剂选自富勒烯6316、 有机钼MOLYVANR3000中的一 种或多种。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富勒烯6316为有机氮钼富勒烯, 完全和机油相溶, 有优异 的润滑、 抗磨性能; 有机钼MOLYVANR3000是一种油溶性有机钼化合物, 能够与机油很好的相 溶, 有优异的挤压抗磨性能, 减小机油的摩擦系数, 减少边界和混合润滑的摩擦, 从而降低 边界摩擦的能耗。 002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茂金属V1000。。
17、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茂金属V1000为超高粘度茂金属聚阿尔法烯烃, 具有优异 的低温性能和粘温性能, 优异的润滑性, 油膜强度极高, 优良的热氧化稳定性, 优异的剪切 稳定性, 优异的密封件相容性, 使得机油的粘度、 低温性能、 润滑性、 热氧化稳定性、 剪切稳 定性等均得到提高, 有利于提高机油的使用寿命。 002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降凝剂选自Vl-248、 T602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7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超长寿命机油的制备方法, 包括有以下步骤: 将基础油混匀, 边搅拌边升温至60-70摄氏度, 然后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和降凝剂, 搅 拌均匀, 最后加入。
18、多功能添加剂和抗磨剂, 搅拌均匀后, 静置7-9小时得到成品。 0028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五种基础油的复配, 使机油得剪切安定好, 粘度始终不降低, 无油泥产生, 耐高温、 耐低温, 冬夏四季通用, 蒸发损失少, 不亏油, 从而达到了使机油使用寿命长, 减少 了换油次数的效果, 且使机油油耗大大降低; 2.通过设置PAO基础油与双脂复配, 解决双脂水解安定性的问题, 达到了有高热氧化稳 定性和高耐磨性的特点, 降低机油使用过程中, 由于摩擦力产生的温度, 使机油不易被高氧 化产生积碳、 漆膜和油泥, 而使机油的使用寿命增加; 3.通过设置聚酯与烷基萘AN30复。
19、配, 有低的稠化效应, 机油使用过程中, 随着剪切次数 的增加润滑油的粘度逐渐永久性失去的速度降低, 从而使机油的使用时间加长, 减少换油 次数。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GTL基础油选用壳牌GTL, 厂家为GS250壳牌公司; 烷基萘AN30, 厂家为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 PAO8, 厂家为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 聚酯4035, 厂家为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 双脂2013, 厂家为美国乐可斯(Lexo)润滑油公司; 富勒烯6316, 厂家为锦州圣大化学品有限公司; 有机钼MOLYVANR3000, 品牌为润泽, 厂家为杭州施特安化工有限。
20、公司; 茂金属V1000, 厂家为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 说明书 3/12 页 5 CN 111363607 A 5 Vl-248, 厂家为德国罗曼克斯; T602, 厂家为上海铭润化工有限公司。 0031 实施例1 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基础油和添加剂, 按重量份数计, 所述基础油包括GTL基础油为 45g, 烷基萘AN30为3g, PAO基础油为5g, 聚酯为3g, 双脂为5g; 所述添加剂包括粘度指数改进 剂2g, 降凝剂0.1g, 多功能添加剂15g, 抗磨剂1g。 抗磨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 的富勒烯 6316和有机钼MOLYVANR3000; 粘度指数改进剂为茂金属V10100。
21、; 降凝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 1:1的Vl-248和T602; 多功能添加剂为雅富顿12210。 0032 一种超长寿命机油的制备方法, 包括有以下步骤: 将基础油混匀, 边搅拌边升温至60摄氏度, 然后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和降凝剂, 搅拌均 匀, 最后加入多功能添加剂和抗磨剂, 搅拌均匀后, 沉淀7小时得到成品。 0033 实施例2 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基础油和添加剂, 按重量份数计, 所述基础油包括GTL基础油为 50g, 烷基萘AN30为5g, PAO基础油为8g, 聚酯为5g, 双脂为6.7g; 添加剂包括粘度指数改进剂 4g, 降凝剂0.3g, 多功能添加剂18g, 抗磨剂3g。 且抗磨。
22、剂为富勒烯6316; 粘度指数改进剂为 茂金属V10100; 降凝剂为Vl-248; 多功能添加剂为雅富顿12210。 0034 此时, 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 0.16: 0.1。 0035 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为1: 0.84。 0036 聚酯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 0.75。 0037 一种超长寿命机油的制备方法, 包括有以下步骤: 将基础油混匀, 边搅拌边升温至65摄氏度, 然后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和降凝剂, 搅拌均 匀, 最后加入多功能添加剂和抗磨剂, 搅拌均匀后, 沉淀8小时得到成品。 0038 实施例3 一种超长寿命机油, 包括基础。
23、油和添加剂, 按重量份数计, 所述基础油包括GTL基础油 为 55g, 烷基萘AN30为10g, PAO基础油为10g, 聚酯为8g, 双脂为10g; 所述添加剂包括粘度指 数改进剂6g, 降凝剂0.5g, 多功能添加剂20g, 抗磨剂5g。 抗磨剂为富勒烯6316; 粘度指数改 进剂为茂金属V10100; 降凝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的Vl-248和T602; 多功能添加剂为雅富 顿12210。 0039 一种超长寿命机油的制备方法, 包括有以下步骤: 将基础油混匀, 边搅拌边升温至70摄氏度, 然后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和降凝剂, 搅拌均 匀, 最后加入多功能添加剂和抗磨剂, 搅拌均匀后, 沉。
24、淀9小时得到成品。 0040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双脂6.4g。 0041 此时, 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为1: 0.8。 0042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43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双脂9.6g。 说明书 4/12 页 6 CN 111363607 A 6 0044 此时, 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为1: 1.2。 0045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46 实施例6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烷基萘AN30为4g。 0047 此时,。
25、 聚酯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 0.8。 0048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49 实施例7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烷基萘AN30为8g。 0050 此时, 聚酯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 1.6。 0051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52 实施例8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烷基萘AN30为4.69g。 0053 此时, 双脂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 0.7。 0054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55 实施例9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26、: 按重量份数计: 烷基萘AN30为8.04g。 0056 此时, 双脂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 1.2。 0057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58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PAO基础油为6g, 烷基萘AN30为9g。 0059 此时, 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 0.12: 0.18。 0060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61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PAO基础油为8.5g, 烷基萘AN30为3.5g。 0062 此时, G。
27、TL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为1: 0.17: 0.07。 0063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64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GTL基础油为65g。 0065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66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烷基萘AN30为20g。 说明书 5/12 页 7 CN 111363607 A 7 0067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68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PAO基础油为20。
28、g。 0069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70 对比例4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聚酯为15g。 0071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72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双脂为20g。 0073 除此之外,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超长寿命机油。 0074 对比例6 市售10万公里机油, 型号: CI-4+10W/40, SAE等级15W40, API级别CI-4, 厂家山东耐润新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0075 性能检测 一、 对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6的机油进行以下项目检测。
29、: GB/T265-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检测实施例1-11和对比例 1-6 的机油100下的运动粘度(mm2/s), 运动粘度越大, 机油粘度越高; GB/T1995-1998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检测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6机油的粘度 指数, 粘度指数越大, 表明随温度升高机油运动粘度降低越小; GB/T6538-2010 发动机油表观粘度的测定冷启动模拟机法 检测实施例1-11和对比例 1-6 机油的低温动力粘度(-20)(mPas),低温动力粘度越小, 低温流动性能越好; GB/T0059-1996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检测实施例1-11和。
30、对比例1-6机 油的蒸发损失(250,1h; 质量分数)。 0076 二、 对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6的机油均进行实车使用试验。 0077 试验车辆选用车型: 瑞典沃尔沃Volvo, 发动机型号/排量TD102F/9.6L,6缸4冲程, 缸径/行程/功率120mm/140mm/235kW, 机油容量30L。 0078 首先放干净相同试验车辆的机油并更换三滤, 用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6的机油 分别对其试验车辆进行冲洗, 热循环后放出, 清洗完成后重新装入等体积的试验油。 在10万 km、 10.5万km分别采集机油的油样, 并进行检测。 为了减少补加油量对试验油的影响, 按规 定里程热。
31、车取样, 并严格控制采量不大于50ml, 取样后补加相应数量的新油。 0079 按照GB/T7607-2002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 , 对取样得到的对实施例1-11和对比例 1-6的不同里程的机油的油样, 进行以下项目检测: GB/T11137-1989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对机油 的油样进行100运动粘度变化率/进行检测; SH/T 0251-1993(2004) 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 对机油的油样进 行碱值/ (mgKOH/g)进行检测; 说明书 6/12 页 8 CN 111363607 A 8 GB T 7304-2014 石油产品酸值。
32、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对机油的油样进行酸值增值/ (mgKOH/g)进行检测; GB/T3536-2008 石油产品闪电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对机油的油样进行闪 点 /进行检测。 0080 附表GB/T7607-2002中换油指标 检测性能如表2所示。 0081 三、 另外在试验车辆行驶1km里程时, 测量实验车内的机油的消耗量(L/km)。 0082 检测性能如表2所示。 0083 表1机油性能检测结果 表2机油实车使用性能检测结果 说明书 7/12 页 9 CN 111363607 A 9 说明书 8/12 页 10 CN 111363607 A 10 表3机油消耗量检测结果 说明书 。
33、9/12 页 11 CN 111363607 A 11 从表1可以看出, 实施例1-11机油的运动粘度均在质量指标12.5-16.3mm2/s的范围内, 而对比例1-5的机油的运动粘度则超出质量指标范围, 说明每一种基础油均不能超出其限 定的比例范围。 实施例1-11机油的运动粘度高于对比例6机油的运动粘度, 说明实施例1-11 机油的配方及比例更优。 0084 实施例1-11机油的粘度指数均高于对比例6机油的粘度指数, 即实施例1-11机油 的粘度岁温度变化更加稳定, 适用的环境温度越宽, 润滑性能越好, 说明实施例1-11各组分 的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更优。 实施例1-3中, 实施例2机油的粘。
34、度指数最大, 其机油的运动粘度 随温度的变化稳定性更高, 实施例2的各组分的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实施例1-3、 4- 11 中, 实施例4-11机油的粘度指数均高于实施例1、 3, 而实施例4、 5的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 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4、 5的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组 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实施例6、 7的聚酯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 在实施例6、 7的聚酯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 最优; 实施例8、 9的双脂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8、 9的。
35、双脂与 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实施例10、 11的 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10、 11的GTL基 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 优。 0085 实施例1-11机油的低温动力粘度均远远小于对比例6机油的低温动力粘度, 即实 施例1-11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能更好, 说明实施例1-11各组分的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更优。 实 施例1-3中, 实施例2机油的低温动力粘度最小, 说明其机油低温下的流动性能更好, 实施例 2的各组分的配比以及工艺。
36、参数最优。 实施例1-3、 4-11中, 实施例4-11机油的低温动力粘度 均低于实施例1、 3, 而实施例4、 5的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 例4、 5的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实 施例6、 7的聚酯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6、 7的聚酯与烷基萘 AN30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实施例 8、 9的双脂与烷 基萘AN30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8、 9的双脂与烷基萘 AN30的重量比之间 的范围内, 机油的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实。
37、施例10、 11的GTL 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 基萘AN30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10、 11的 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 AN30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0086 实施例1-11机油的蒸发损失均远远小于对比例6机油的蒸发损失, 即实施例1-11 说明书 10/12 页 12 CN 111363607 A 12 机油的油耗低, 说明实施例1-11各组分的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更优。 实施例1-3中, 实施例2 机油的蒸发损失最小, 说明其机油的油耗最低, 实施例2的各组分的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 优; 实施例1-3、 4-11中, 实施。
38、例4-11机油的蒸发损失均高于实施例1、 3, 而实施例4、 5 的PAO 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4、 5的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之 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实施例6、 7的聚酯与烷基萘 AN30的重量 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6、 7的聚酯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 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实施例8、 9的双脂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 明在实施例8、 9的双脂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 数最优; 实施例10、 11的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
39、基萘AN30 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 明在实施例10、 11的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 AN30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 组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0087 从表2可以看出, 对比例6的机油在车辆10万km时, 100运动粘度变化率、 碱值、 酸 值增值均已到达换油指标, 且闪点很接近换油指标, 而实施例1-11的机油在车辆10 万km 时, 100运动粘度变化率、 碱值、 酸值增值、 闪点距离换油指标仍有一定距离, 直到10.5万 km时, 才接近换油指标, 使机油的寿命较长, 从而实施例1-11机油的各组分的配比以及工艺 参数更优。 0088 从表2可以看出, 实。
40、施例1-11中, 实施例2机油的100运动粘度变化率、 碱值、 酸值 增值、 闪点在车辆10万km、 10.5万km时, 距离换油指标的差距最大, 实施例2的各组分的配比 以及工艺参数最优。 实施例1-11机油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比例1-5, 说明机油的每一种基础 油的配比超出其比例后, 均对机油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0089 从表3可以看出, 实施例1-11的机油的消耗量均远远低于对比例6中机油的消耗 量, 说明实施例1-11的机油的油耗大大降低了; 实施例2、 对比例1-5中, 实施例2机油的消耗 量也明显高于对比例1-5机油的消耗量, 说明机油的5种相互复合的基础油中, 任意一种超 出限定。
41、范围, 均会使其油耗量明显增高。 0090 实施例1-3中, 实施例2机油的消耗量最低, 说明实施例2中的各组分的比例以及参 数最优。 0091 实施例1-3、 4-5中, 实施例4、 5机油的消耗量低于实施例1、 3, 而实施例4、 5的 PAO 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4、 5的PAO基础油与双脂的重量比之 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油耗更优。 0092 实施例1-3、 6-7中, 实施例6、 7机油的消耗量低于实施例1、 3, 实施例6、 7的聚酯与 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6、 7的聚酯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之间 的范围内, 机油的油耗。
42、更优。 0093 实施例1-3、 8-9中, 实施例8、 9机油的消耗量低于实施例1、 3, 实施例8、 9的双脂与 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8、 9的双脂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之间 的范围内, 机油的油耗更优。 0094 实施例1-3、 10-11中, 实施例10、 11机油的消耗量低于实施例1、 3, 实施例10、 11的 GTL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更接近实施例2, 说明在实施例 10、 11的GTL 基础油、 PAO基础油与烷基萘AN30的重量比之间的范围内, 机油的油耗更优。 0095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 说明书 11/12 页 13 CN 111363607 A 13 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要在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明书 12/12 页 14 CN 111363607 A 14 。
- 内容关键字: 超长 寿命 机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相机模块.pdf
具有防堵机构的浆水处理用滤筛装置.pdf
打包设备.pdf
可回收动脉瘤辅助支架及输送系统.pdf
电梯井道相邻房间的复合隔声墙体构造.pdf
灯具的免接电线的导电铜片触点结构.pdf
管式反应器.pdf
陶瓷纤维管.pdf
留孔装置.pdf
冲压机用的送料机构.pdf
玻璃装饰条组装装置.pdf
电缆抗拉强度检测装置.pdf
电网建设的架线机.pdf
家电玻璃多向磨边机.pdf
用于土壤肥料的均匀泼洒机构.pdf
漏电电流检测仪及防护组件.pdf
洁净室多重复合杀菌过滤风口结构.pdf
纸垛自动整理装置.pdf
有机废气、有机废液及烟气的协同处理系统.pdf
铜锭抛光用夹具.pdf
指纹取景器.pdf
新型电动自楔式安全制动器.pdf
新型血糖试纸盒.pdf
中远距离传输零中频接收机电路.pdf
纳米铁强化磺胺废水厌氧消化的方法.pdf
鱼缸除垢机器人.pdf
可变形手持便携式三防平板电脑.pdf
步进电机散热方法、系统及介质.pdf
建筑施工降尘设备.pdf
防水防潮型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双边带光频梳的快速布里渊光学时域分析仪.pdf
减少肌肉分解的食物产品及其方法.pdf
一种住宅生态绿化带.pdf
一种中药饮用杯.pdf
一种用于家庭鱼池和鱼缸的自动换水系统及水量计算方法.pdf
一种自动进料出料的茶叶烘箱.pdf
年糕自动化蒸粉装置.pdf
一种降低仔猪腹泻的饲料.pdf
低粘度、高热量密度营养组合物.pdf
一种胶囊药粉填充机的动力传动机构.pdf
高完整性的封装产品.pdf
一种夹层式桃类清洗装置.pdf
可视浅表动脉穿刺仪.pdf
移动式青贮饲料加工车间及加工工艺.pdf
妇科检查床.pdf
一种内科用器械柜.pdf
一种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猪饲料.pdf
一种可以降低血糖和减肥的可发面面粉.pdf
一种批量定型皮冻加工机.pdf
一种预热保温型茶叶烘干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