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pdf

上传人:龙脉 文档编号:9253106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8.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364194.9 (22)申请日 2020.04.30 (71)申请人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 司 地址 15006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保 国大街51号 (72)发明人 王焕敏鞠殿巍辛玉武师玉英 曾西军张宇慧崔学威周动林 周锴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代理人 白瑶君 (51)Int.Cl. C23C 8/34(2006.01) C21D 1/18(2006.01) C21D 1/74(2006.01) C21D 6/04(20。

2、06.01) C21D 9/3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渗碳领域, 尤其是一种提升X-53 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 该方法包括: 对X-53 零件进行预氧化; 对氧化的零件进行渗碳; 对渗 碳的零件进行淬火、 冰冷处理和二次低温回火。 该方法提高材料表面活性, 增强碳的活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1364001 A 2020.07.03 CN 111364001 A 1.一种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对X-53零件进行预氧化; 对氧化的零件进行渗碳; 对。

3、渗碳的零件进行淬火、 冰冷处理和二次低温回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预氧化的设备为箱式炉, 预氧化的加热温 度450, 预氧化的保温45min, 空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渗碳的选用设备为可控气氛渗碳炉, 渗碳 的保温温度为920; 渗碳的碳势为0.35, 相应的保温时间为35min; 渗碳的碳势为1.1, 相应的保温时间为3h; 渗碳的碳势为1.0, 相应的保温时间为 1.5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氧化的零件进行渗碳之后, 所述方法还 包括: 渗碳结束后零件转至左室, 左室保温温度为820, 碳势为0.95,。

4、 保温时间为35min, 保护气氛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预氧化时不通保护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淬火的设备为保护气氛炉, 淬火的保温温 度为915, 保温时间为75min, 油温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冰冷处理的设备为冷冻机, 冰冷处理的保 温温度为-75; 冰冷处理的保温时间为4.5h, 冷却介质为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两次回火的设备为空气循环炉, 保温温度 为250。 保温时间为2.5h, 冷却介质为空气。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364001 A 2 。

5、一种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渗碳领域, 尤其是一种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某机型采用X-53材料, 通常用于制造在一定温度下服役的航空齿轮, 经渗碳淬火 回火后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其回火温度达到了250, 这就意味着齿轮零件在短时间 的状态下也能够正常工作一段时间。 在长时间工作后, 要求具有较高的工作寿命, 对材料的 表面硬度HRC60及金相组织等要求较高, 传统的渗碳工艺处理后, 表面HRC60及有效渗层深 度效果不好, 对零件工作寿命造成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X-53材料。

6、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 获得所需的渗层深 度、 金相组织、 晶间氧化及表面硬度工艺方法, 提高材料表面活性, 增强碳的活性。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 包括: 0005 对X-53零件进行预氧化; 0006 对氧化的零件进行渗碳; 0007 对渗碳的零件进行淬火、 冰冷处理和二次低温回火。 0008 进一步的, 预氧化的设备为箱式炉, 预氧化的加热温度450, 预氧化的保温 45min, 空冷。 0009 进一步的, 渗碳的选用设备为可控气氛渗碳炉, 渗碳的保温温度为920; 渗碳 的碳势为0.35, 相应的保温时间为35min; 0010 渗碳的碳势为1.1。

7、, 相应的保温时间为3h; 渗碳的碳势为1.0, 相应的保温时间 为1.5h。 0011 进一步的, 对氧化的零件进行渗碳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2 渗碳结束后零件转至左室, 左室保温温度为820, 碳势为0.95, 保温时间为 35min, 保护气氛冷却。 0013 进一步的, 预氧化时不通保护气。 0014 进一步的, 淬火的设备为保护气氛炉, 淬火的保温温度为915, 保温时间为 75min, 油温55。 0015 进一步的, 冰冷处理的设备为冷冻机, 冰冷处理的保温温度为-75; 冰冷处理的 保温时间为4.5h, 冷却介质为空气。 0016 进一步的, 两次回火的设备为空气循环。

8、炉, 保温温度为250。 保温时间为2.5h, 冷 却介质为空气。 0017 有益效果: 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X-53材料渗层(1.01.15)mm的精确控制, 表面的 硬度值能够达到HV698(HRC60)以上, 同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合格率, 具有较高的工艺稳定 性。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364001 A 3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不同方案的显微硬度曲线。 0019 图2为无预氧化金相图片。 0020 图3为有预氧化金相图片。 0021 图4为预氧化晶间氧化图片。 0022 图5为轮齿硬度检测位置示意图。 0023 具体实现方式 002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所述的方。

9、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 1、 预氧化: 设备为箱式炉(不通保护气氛), 加热温度450, 保温45min, 空冷; 0026 2、 渗碳: 选用设备为可控气氛渗碳炉, 保温温度为920; 0027 碳势为(0.35)保温(35)min; 0028 (1.1) 保温3h; 0029 (1.0)C 保温1.5h; 0030 渗碳结束后零件转至左室, 左室保温温度为(820), 碳势(0.95), 保温(35) min,保护气氛冷却。 0031 3、 淬火: 设备为保护气氛炉, 保温温度为(915), 保温时间为(75)min, 油温55。 0032 4、 冰冷处理: 设备为冷冻机, 保温温度为。

10、(-75)。 保温时间为(4.5)h, 冷却介质为 空气。 0033 5、 低温回火: 设备为空气循环炉, 保温温度为(250)。 保温时间为(2.5)h, 冷却介 质为空气。 0034 6、 二次低温回火: 设备为空气循环炉, 保温温度为(250)。 保温时间为(2.5)h, 冷 却介质为空气。 0035 实施例1 0036 X-53作为某机型项目行星齿轮的渗碳热处理的一种典型材料, 通过对该材料的渗 碳前进行预氧化热处理, 保证了设计要求。 0037 1、 试验方案 0038 试验方案一 0039 1)渗碳: 选用设备为可控气氛渗碳炉, 保温温度为(920); 0040 碳势为(0.35)。

11、保温(35)min; 0041 (1.1) 保温3h; 0042 (1.0)C 保温1.5h; 0043 渗碳结束后零件转至左室, 左室保温温度为(820), 碳势(0.95), 保温(35) min,保护气氛冷却。 0044 2)淬火: 设备为保护气氛炉, 保温温度为(915), 保温时间为(75)min, 油温55。 0045 3)冰冷处理: 设备为冷冻机, 保温温度为(-75)。 保温时间为(4.5)h, 冷却介质为 空气。 0046 4)低温回火: 设备为空气循环炉, 保温温度为(250)。 保温时间为(2.5)h, 冷却介 质为空气。 0047 5)二次低温回火: 设备为空气循环炉,。

12、 保温温度为(250)。 保温时间为(2.5)h, 冷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364001 A 4 却介质为空气。 0048 方案二 0049 1)预氧化: 设备为箱式炉(不通保护气氛), 加热温度(450), 保温(45)min, 空冷; 0050 2)渗碳: 选用设备为可控气氛渗碳炉, 保温温度为(920); 0051 碳势为(0.35)保温(35)min; 0052 (1.1) 保温3h; 0053 (1.0)C 保温1.5h; 0054 渗碳结束后零件转至左室, 左室保温温度为(820), 碳势(0.95), 保温(35) min,保护气氛冷却。 0055 3)淬火: 设。

13、备为保护气氛炉, 保温温度为(915), 保温时间为(75)min, 油温55。 0056 4)冰冷处理: 设备为冷冻机, 保温温度为(-75)。 保温时间为(4.5)h, 冷却介质为 空气。 0057 5)低温回火: 设备为空气循环炉, 保温温度为(250)。 保温时间为(2.5)h, 冷却介 质为空气。 0058 6)二次低温回火: 设备为空气循环炉, 保温温度为(250)。 保温时间为(2.5)h, 冷 却介质为空气。 0059 2、 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0060 方案一为无预氧化处理的渗碳工艺路线, 方案二为预氧化处理的渗碳工艺路线, 表面渗层硬度(HRC60)及有效渗层深度如图1所示。。

14、 0061 3、 金相组织、 表面硬度与剥层碳浓度测试结果如图2-4所示。 0062 4、 表面硬度测试结果 0063 如图5所示, 对齿轮不同位置进行表面硬度检查, 分别在下中的、 、 、 位置 进行表面硬度的检查。 0064 5、 结论 0065 同时对方案一、 二中的金相组织、 晶间氧化以及剥层棒碳浓度进行检查, 其中碳浓 度的检查方法为在距离表面每0.05mm取金属沫, 直至0.2mm处共四层, 使用C-S分析仪进行 碳含量的检查, 实际结果及要求值见表。 0066 表1金相组织、 表面硬度与剥层碳浓度检查结果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364001 A 5 0067 006。

15、8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仅增加预氧化的情况下, X-53材料的渗碳层显微硬度曲线上可 以明显看出渗层深度较方案一深0.09mm, 同时表面的硬度值能够达到HV698(HRC60)以上, 而方案一中的表面硬度满足要求。 同时从剥层试样的碳浓度也能明显看出, 有预氧化的情 况下渗层区表面的碳含量在0.65以上, 而未经过预氧化的工艺参数碳浓度不足。 0069 通过预氧化工艺方案, 实现了X-53材料1.01.15mm渗层, 表面硬度HRC60及晶 间氧化0.012mm预氧化, 剥层浓度(0.651.0)C的要求。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364001 A 6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111364001 A 7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111364001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提升 53 材料 渗碳 效果 工艺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提升X-53材料渗碳效果的工艺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25310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