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pdf
《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241434.6 (22)申请日 2020.03.31 (71)申请人 厦门瑞熠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海天路 116号 (72)发明人 王建王镱翔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5101 代理人 徐东峰 (51)Int.Cl. H02K 15/085(2006.01) (54)发明名称 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 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以所述环形定子。
2、的上表面 建立直角坐标系, 其中, 所述上表面的圆心为原 点, 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轴心为Z轴, 其中一第一 绕线槽到圆心的连线为X轴; S2, 控制线嘴的初始 位置为(x1,0,0),其中, x1小于等于所述绕线槽 到所述圆心的距离d; S3, 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 (r,0,0)、 (r,0,-z1)以及(x1,0,-z1)运动, 其中, r为环形定子的半径, z1为所述环形定子的厚度; S4, 控制所述环形定子转动预定角度, 使下一绕 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X轴重合; S5, 控制线嘴沿 运动轨迹(r,0,-z1)、 (r,0,0)以及(x1,0,0)运 动; S6, 重复步骤S4-S5, 直。
3、至绕线结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11371266 A 2020.07.03 CN 111371266 A 1.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其中, 所述环形定子的外周均匀布设有多个绕线槽, 且每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环形定子的轴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型绕线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S1, 以所述环形定子的上表面建立直角坐标系, 其中, 所述上表面的圆心为原点, 垂直 于所述上表面的轴心为Z轴, 其中一第一绕线槽到圆心的连线为X轴; S2, 控制线嘴的初始位置为(x1,0,0),其中, x1小于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距离 d; S3, 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
4、0,0)、 (r,0,-z1)以及(x1,0,-z1)运动, 其中, r为环形定子 的半径, z1为所述环形定子的厚度; S4, 控制所述环形定子转动预定角度, 使下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X轴重合; S5, 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z1)、 (r,0,0)以及(x1,0,0)运动回到初始位置; S6, 重复步骤S4-S5, 直至绕线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 所述x1等 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距离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4中, 所述下一 绕线槽与所述第一绕线槽之间至少间隔一个。
5、绕线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4中, 所述下一 绕线槽与所述第一绕线槽之间间隔24个绕线槽。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371266 A 2 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现在在绕制槽满率比较高的多线外定子时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 飞叉 式, 主要依靠大张力通过挡板导线方式将线滑入槽内, 优点是效率高, 缺点是: 改变线径, 使 用中出现发热甚至熔断, 无法满足技术设计性能。 2, 手工: 优点是在绕制过程中能够使用敲 定甚至退出重新进入, 缺。
6、点是由于时段不同拉力不均匀, 容易出错。 3, 机器绕制后嵌入, 这 是在人工的基础上发展的, 继承了可以提供敲击增加槽满率的方式, 缺点是端面无效线浪 费严重。 4, 线嘴导入式, 当线嘴大于槽口时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其中, 所述环形定子的外周均匀布设有多个绕线 槽, 且每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环形定子的轴心, 所述新型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S1, 以所述环形定子的上表面建立直角坐标系, 其中, 所述上表面的圆心为原点, 垂直于。
7、所述上表面的轴心为Z轴, 其中一第一绕线槽到圆心的连线为X轴; 0007 S2, 控制线嘴的初始位置为(x1,0,0),其中, x1小于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 距离d; 0008 S3, 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0)、 (r,0,-z1)以及(x1,0,-z1)运动, 其中, r为环形 定子的半径, z1为所述环形定子的厚度; 0009 S4, 控制所述环形定子转动预定角度, 使下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X轴重合; 0010 S5, 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z1)、 (r,0,0)以及(x1,0,0)运动回到初始位置; 0011 S6, 重复步骤S4-S5, 直至绕线结束。 00。
8、12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 在步骤S2中, 所述x1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距离d。 0013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 在步骤S4中, 所述下一绕线槽与所述第一绕线槽之间至少间 隔一个绕线槽。 0014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 在步骤S4中, 所述下一绕线槽与所述第一绕线槽之间间隔2 4个绕线槽。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发明通过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0)、 (r,0,-z1)以 及(x1,0,-z1)运动, 由于线嘴无需进入槽口, 因此可以实现当线嘴大于槽口时, 也可以实现 紧密的绕线。 另外, 本发明的线嘴的拉力可以均匀控制, 不容易出现错误。 最后, 本发明的绕 线方式还可以最。
9、大限度的增加槽满率的方式, 减少端面无效线的浪费。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1371266 A 3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 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 因此不应被看作 是对范围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 方式中的附图, 。
10、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 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 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发明 保护的范围。 因此, 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 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 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 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
11、为指示或暗 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 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 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 参照图1所示, 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其中, 所述环形定子的外周均匀布 设有多个绕线槽, 且每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环形定子的轴心, 所述新型绕线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1 S1, 以所述环形定子的上表面建立直角坐标系, 其中, 所述上表面的圆心为原点, 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轴心为Z轴, 其中一第一绕线槽到圆心的连线为X轴; 0022 S。
12、2, 控制线嘴的初始位置为(x1,0,0),其中, x1小于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 距离d; 0023 S3, 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0)、 (r,0,-z1)以及(x1,0,-z1)运动, 其中, r为环形 定子的半径, z1为所述环形定子的厚度; 0024 S4, 控制所述环形定子转动预定角度, 使下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X轴重合; 0025 S5, 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z1)、 (r,0,0)以及(x1,0,0)运动回到初始位置; 0026 S6, 重复步骤S4-S5, 直至绕线结束。 0027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 在步骤S2中, 所述x1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
13、距离d。 0028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 在步骤S4中, 所述下一绕线槽与所述第一绕线槽之间至少间 隔一个绕线槽。 0029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 在步骤S4中, 所述下一绕线槽与所述第一绕线槽之间间隔2 4个绕线槽。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1371266 A 4 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371266 A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111371266 A 6 。
- 内容关键字: 环形 定子 新型 方法
显示装置.pdf
电子机芯生产用配件装配设备.pdf
玻璃制品生产原料除铁设备.pdf
电路板点焊设备.pdf
茶叶分选用过滤装置.pdf
用于茶叶的储存罐结构.pdf
基于压感自调张力的化纤面料圆筒针织机牵拉结构.pdf
多功能小车移动防护结构.pdf
可拆卸式的灌装装置.pdf
输配电线路无线通信型激光雷达.pdf
炼厂货用升降机轿厢制停测距装置.pdf
文档扫描仪的纸张对齐机构.pdf
测量斜绕螺线管磁场强度的实验装置.pdf
通电检测夹具.pdf
用于丁基胶灌装机的压盘结构.pdf
真空绝热外墙复合一体板.pdf
提高丰年虫孵化率的孵化装置.pdf
陶瓷加工用球磨机.pdf
快速调节间隙的悬挂端梁.pdf
洁净室恒温恒湿空气处理组合风柜.pdf
汽车管柱筒生产用下料设备.pdf
裤耳机的裤耳定位装置.pdf
建筑设施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牵引振动落饵料的导料槽结构及灭蚁毒饵撒料机.pdf
高通量高分辨率静态傅里叶变换光谱测量方法.pdf
智能计量包装方法及装置.pdf
RNA疫苗递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点云与有限元分析的飞机蒙皮修配方法.pdf
检测番鸭查帕马病毒的引物和探针、病毒分离培养方法.pdf
长效保湿乳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水泥碎渣废料清理装置.pdf
基于病患信息的全病程管理平台的应用方法及系统.pdf
环氧树脂线圈立浇模具用夹具.pdf
便携式快速开洞器.pdf
可折叠的新型冰箱.pdf
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病虫害防控装置.pdf
不平衡电网下基于SOGI的无锁相环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pdf
数控车床尾座缓移结构.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低频通信阵列的无线面隔离装置.pdf
装配式设计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纳米材料的接触分离式煤层气两相流气泡传感器.pdf
固体废物处理设备.pdf
环保节能电梯.pdf
石墨烯包覆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废气管道收集和输送系统.pdf
油箱内外体钢板分料装置.pdf
手动液压扒砖机.pdf
食品拌料机.pdf
基于云计算的微服务构架方法.pdf
对电机机壳进行一次装车完成两次切削的涨紧固定工装.pdf
瓷砖铺设用橡皮锤.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