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及其工艺.pdf

上传人:没水****6 文档编号:9245469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26.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及其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及其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及其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档描述:

《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及其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及其工艺.pdf(1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225418.8 (22)申请日 2020.03.26 (71)申请人 程敏英 地址 342500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象湖镇 红都大道214号2栋503号 (72)发明人 程敏英 (51)Int.Cl. H01R 43/20(2006.01) H01R 43/02(2006.01) (54)发明名称 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及 其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 的装配机构, 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 包括运输机 构, 运输机构的旁侧依次。

2、设有栅格装配装置、 压 合装置、 第一焊接装置、 第一CCD检测装置、 翻转 装置、 第二焊接装置和第二CCD检测装置, 栅格装 配装置包括栅格上料组件、 栅格移动组件和栅格 扭转组件, 栅格扭转组件设置在栅格上料组件的 下方, 第一焊接装置和第二焊接装置结构相同且 均包括升降组件和焊接组件, 焊接组件设置在升 降组件上, 翻转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和翻转组件, 夹持组件设置在运输机构的上方, 翻转组件设置 在夹持组件的旁侧。 本发明实现了栅格和套筒的 自动化焊接加工, 提高了生产效率, 增加了栅格 扭转时的稳定性, 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7页 CN 111403985。

3、 A 2020.07.10 CN 111403985 A 1.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包括运输机构(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输 机构(2)的旁侧依次设有栅格装配装置(31)、 压合装置(32)、 第一焊接装置(33)、 第一CCD检 测装置(34)、 翻转装置(35)、 第二焊接装置(36)和第二CCD检测装置(37), 所述栅格装配装 置(31)包括栅格上料组件(311)、 栅格移动组件(3112)和栅格扭转组件(313), 所述栅格上 料组件(31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旁侧, 栅格移动组件(3112)设置在栅格上料组件(311) 和运输机构(2)之间, 所述栅格扭转组。

4、件(313)设置在栅格上料组件(311)的下方, 所述第一 焊接装置(33)和第二焊接装置(36)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升降组件(331)和焊接组件(332), 所 述焊接组件(332)设置在升降组件(331)上, 所述翻转装置(35)包括夹持组件(351)和翻转 组件(352), 所述夹持组件(35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上方, 所述翻转组件(352)设置在夹 持组件(351)的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 格上料组件(311)包括栅格振动上料盘(3111)、 栅格上料道(3112)和限制钩(3113), 所述栅 格振动上料盘(311。

5、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旁侧, 所述栅格上料道(3112)的一端与栅格振 动上料盘(3111)连通, 栅格上料道(3112)的另一端朝向运输机构(2)设置, 所述限制钩 (3113)的横截面呈L型且限制钩(3113)的水平端与栅格上料道(3112)的末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 格移动组件(3112)包括移动架(3121)、 移动气缸(3122)、 移动块(3123)、 移动导杆(3124)、 移动升降气缸(3125)、 移动旋转气缸(3126)、 连接块(3127)和移动三爪卡盘(3128), 所述移 动架(3121)呈。

6、水平设置, 所述移动导杆(3124)安装在移动架(3121)上, 所述移动块(3123) 套设在移动导杆(3124)上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 所述移动气缸(3122)设置在移动架(3121) 的一端且移动气缸(3122)的输出端与移动块(3123)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升降气缸(3125)与 移动块(3123)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旋转气缸(3126)设置在移动升降气缸(3125)的输出端 上, 所述移动三爪卡盘(3128)通过连接块(3127)与移动旋转气缸(312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 格扭转组件(313)包括扭转座(3。

7、131)、 扭转升降气缸(3132)、 电动推杆(3133)、 第一三爪卡 盘(3134)、 第二三爪卡盘(3135)和扭转电机(3136), 所述扭转升降气缸(3132)与移动块 (3123)固定连接, 扭转电机(3136)安装再扭转升降气缸(3132)的输出端上, 所述第二三爪 卡盘(3135)安装在扭转电机(3136)的输出端上, 所述电动推杆(3133)设置在扭转座(3131) 的下端, 所述第一三爪卡盘(3134)设置在扭转座(3131)的上端且电动推杆(3133)的输出端 与第一三爪卡盘(3134)的下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其特。

8、征在于: 所述升 降组件(331)包括升降架(3311)、 升降轨道(3312)、 升降滑块(3313)和升降气缸(3314), 所 述升降架(331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上方, 所述升降轨道(3312)呈竖直设置在升降架 (3311)上, 所述升降滑块(3313)与升降轨道(3312)滑动配合, 所述升降气缸(3314)安装在 升降架(3311)的上端且升降气缸(3314)的输出端与升降滑块(3313)的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 接组件(332)包括焊接架(3321)、 焊接电机(3322)、 焊接转动架(3323。

9、)、 焊接固定块(3324) 和激光焊枪(3325), 所述焊接架(3321)与升降滑块(3313)固定连接, 所述焊接电机(3322) 安装在焊接架(3321)的上, 所述焊接转动架(3323)与焊接电机(33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1403985 A 2 所述焊接固定块(3324)安装在焊接转动架(3323)的一侧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 所述激光焊 枪(3325)与焊接固定块(332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 合装置(32)包括压合架(321)、 压合气缸(322)和压合块(323),。

10、 所述压合架(321)设置在运 输机构(2)的上方, 所述压合气缸(322)安装在压合架(321)上, 所述压合块(323)安装在压 合气缸(322)的输出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 持组件(351)包括夹持架(3511)、 夹持气缸(3512)和夹持三爪卡盘(3513), 所述夹持架 (351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上端, 所述夹持气缸(3512)安装在夹持架(3511)上, 所述夹持 三爪卡盘(3513)安装在夹持气缸(3512)的输出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

11、 转组件(352)包括翻转气缸(3521)、 翻转旋转气缸(3522)和翻转气夹(3523), 所述翻转气缸 (3521)呈水平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一侧且翻转气缸(3521)的输出端朝向运输机构(2)设 置, 所述翻转旋转气缸(3522)安装在翻转气缸(3521)的输出端上, 所述翻转气夹(3523)安 装在翻转旋转气缸(3522)的输出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的工艺, 其特征在 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 运输机构(2)的运输输送带(211)工作带动输送治具(213)进行移动, 同 时, 通过栅格振动上料盘(3111)工作将栅格依次沿着。

12、栅格上料道(3112)进行输送, 通过限 制钩(3113)能够放置栅格从栅格上料道(3112)的末端滑落, 同时, 能够将栅格的一端露在 栅格上料道(3112)的外部, 便于栅格移动组件(3112)对栅格进行夹取; 步骤2.再通过移动三爪卡盘(3128)能够夹持住栅格的一端, 移动旋转气缸(3126)工作 能够将栅格从水平状态旋转至竖直状态, 之后通过移动气缸(3122)工作推动移动块(3123) 沿着移动导杆(3124)滑动, 进而带动栅格进行水平移动, 并将栅格放置到第一三爪卡盘 (3134)上, 第一三爪卡盘(3134)夹住栅格的下端, 之后, 第二三爪卡盘(3135)夹持住栅格的 上端。

13、; 步骤3.然后, 扭转电机(3136)工作带动栅格的上端进行扭转, 完成栅格的扭转加工, 扭 转过程中电动推杆(3133)配合工作推动第一三爪卡盘(3134)微微向上移动, 从而配合栅格 扭转过程中两端距离的缩短, 之后通过栅格移动组件(3112)和第二三爪卡盘(3135)的配合 工作将栅格移动安装到套筒内; 步骤4.然后, 压合气缸(322)工作推动压合块(323)向下移动, 将栅格完全推送到套筒 内, 升降气缸(3314)工作推动升降滑块(3313)沿着升降轨道(3312)移动, 进而通过升降滑 块(3313)带动焊接组件(332)向下移动, 然后焊接电机(3322)工作带动焊接转动架(。

14、3323) 转动, 焊接转动架(3323)转动带动激光焊枪(3325)转动对套筒和栅格进行焊接, 通过第一 CCD检测装置(34)对焊接处进行检测; 步骤5.之后, 夹持气缸(3512)带动工件向上移动, 翻转气缸(3521)工作将翻转气夹 (3523)推送到工件处, 翻转气夹(3523)夹住工件, 之后通过翻转旋转气缸(3522)工作带动 翻转气夹(3523)转动, 进而将工件转动, 之后再通过夹持组件(351)工作将工件重新放回运 输机构(2)上, 由第二焊接装置(36)对套筒和栅格的另一端进行焊接, 第二CCD检测装置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1403985 A 3 (37。

15、)对焊接处进行检测, 完成栅格电连接器的装配。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1403985 A 4 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及其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生产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 机构及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栅格电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重要的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的基础原件, 具有接触良 好、 工作可靠和维护方便等特点。 栅格电连接器由套筒和栅格组成, 生产过程中, 需要先将 栅格进行扭转, 之后将栅格放置在套筒内, 再通过焊接设备将栅格和套筒的两端焊接在一 起。 但是, 现有技术在生产栅格电连接器时还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16、 第一, 需要人工对栅格 进行扭转, 人工扭转容易用力偏移从而导致栅格扭转出现偏差, 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甚至 报废, 第二, 栅格在扭转时且两端的距离会缩小, 在这个过程中容易造成扭转用力失衡, 进 而影响产品质量, 第三, 现有设备需要人工配合工作并在多台设备上进行分布加工, 影响了 栅格电连接器的生产速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以解决现有技术 中栅格扭转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和装配速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发明提供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 包括运输机构, 所述运输机 构的旁侧依次设有栅格装配装置、 压合装置、 第一焊。

17、接装置、 第一CCD检测装置、 翻转装置、 第二焊接装置和第二CCD检测装置, 所述栅格装配装置包括栅格上料组件、 栅格移动组件和 栅格扭转组件, 所述栅格上料组件设置在运输机构的旁侧, 栅格移动组件设置在栅格上料 组件和运输机构之间, 所述栅格扭转组件设置在栅格上料组件的下方, 所述第一焊接装置 和第二焊接装置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升降组件和焊接组件, 所述焊接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 上,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和翻转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运输机构的上方, 所述翻 转组件设置在夹持组件的旁侧。 0005 进一步, 所述栅格上料组件包括栅格振动上料盘、 栅格上料道和限制钩, 所述栅格 振动上料盘设。

18、置在运输机构的旁侧, 所述栅格上料道的一端与栅格振动上料盘连通, 栅格 上料道的另一端朝向运输机构设置, 所述限制钩的横截面呈L型且限制钩的水平端与栅格 上料道的末端固定连接。 0006 进一步, 所述栅格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架、 移动气缸、 移动块、 移动导杆、 移动升降气 缸、 移动旋转气缸、 连接块和移动三爪卡盘, 所述移动架呈水平设置, 所述移动导杆安装在 移动架上, 所述移动块套设在移动导杆上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 所述移动气缸设置在移动 架的一端且移动气缸的输出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升降气缸与移动块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旋转气缸设置在移动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上, 所述移动三爪卡盘通过连。

19、接块与移动 旋转气缸固定连接。 0007 进一步, 所述栅格扭转组件包括扭转座、 扭转升降气缸、 电动推杆、 第一三爪卡盘、 说明书 1/8 页 5 CN 111403985 A 5 第二三爪卡盘和扭转电机, 所述扭转升降气缸与移动块固定连接, 扭转电机安装再扭转升 降气缸的输出端上, 所述第二三爪卡盘安装在扭转电机的输出端上, 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 扭转座的下端, 所述第一三爪卡盘设置在扭转座的上端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三爪卡 盘的下端固定连接。 0008 进一步,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架、 升降轨道、 升降滑块和升降气缸, 所述升降架 设置在运输机构的上方, 所述升降轨道呈竖直设置在升降架。

20、上, 所述升降滑块与升降轨道 滑动配合, 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升降架的上端且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升降滑块的上端固定 连接。 0009 进一步, 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焊接架、 焊接电机、 焊接转动架、 焊接固定块和激光焊 枪, 所述焊接架与升降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焊接电机安装在焊接架的上, 所述焊接转动架与 焊接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焊接固定块安装在焊接转动架的一侧且两者之间滑动配 合, 所述激光焊枪与焊接固定块连接。 0010 进一步, 所述压合装置包括压合架、 压合气缸和压合块, 所述压合架设置在运输机 构的上方, 所述压合气缸安装在压合架上, 所述压合块安装在压合气缸的输出端上。 0011 。

21、进一步,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 夹持气缸和夹持三爪卡盘, 所述夹持架设置在 运输机构的上端, 所述夹持气缸安装在夹持架上, 所述夹持三爪卡盘安装在夹持气缸的输 出端上。 0012 进一步, 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气缸、 翻转旋转气缸和翻转气夹, 所述翻转气缸呈 水平设置在运输机构的一侧且翻转气缸的输出端朝向运输机构设置, 所述翻转旋转气缸安 装在翻转气缸的输出端上, 所述翻转气夹安装在翻转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上。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其一, 本发明在工作时, 通过栅格上料组件使得栅格依次上料, 之后通过栅格移动 组件工作将栅格移动至栅格扭转组件上, 将。

22、栅格扭转后, 再将栅格移动至套筒内, 压合装置 再工作将栅格完全装入套筒内, 通过第一焊接装置、 第一CCD检测装置、 翻转装置、 第二焊接 装置和第二CCD检测装置能够对套筒和栅格的两端进行焊接; 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 实现了 套筒和栅格的自动化组装和焊接加工,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 其二, 本发明通过栅格移动组件工作带动栅格移动至第一三爪卡盘上, 通过第一 三爪卡盘夹住栅格的下端, 之后, 第二三爪卡盘夹持住栅格的上端, 扭转电机工作带动栅格 的上端进行扭转, 完成栅格的扭转加工, 扭转过程中电动推杆配合工作推动第一三爪卡盘 微微向上移动, 从而配合栅格扭转过程中两端距离的缩短; 本。

23、发明通过上述步骤使得栅格 在扭转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从而避免在扭转过程中对栅格施加的扭转力出现偏移的情 况, 进而提高栅格的质量。 0016 其三, 本发明的装配工艺设计巧妙, 工序间衔接顺畅, 可以实现栅格连接器的自动 化装配, 自动化程度高, 可以节约70以上的人工。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具体 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说明书 2/8 页 6 CN 111403985 A 6 提。

24、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栅格电连接器的自动化生产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装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运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2 图5为运输治具的俯视图; 0023 图6为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0024 图7为套筒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0026 图9为套筒上料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7 图10为栅格装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为图10中D处的放大图; 0029 图12为压合装置和第一焊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

25、图13为翻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标记: 0032 套筒上料机构1, 上料组件11, 套筒振动上料盘111, 套筒上料通道112, 套筒下料通 道113, 扭簧114, 下料门115, 斜坡116, 下料组件12, 下料架121, 下料板122, 下料气缸123, 下 料气夹124, 夹块125, 下料滑道126, 控制组件13, 延伸板131, 控制板132, 控制块133, 运输机 构2, 运输组件21, 运输输送带211, 输送架212, 输送治具213, 输送槽214, 固定组件22, 固定 块221, 固定槽222, 固定杆223, 悬挂杆224, 固定弹簧225, 。

26、固定孔226, 弹簧槽227, 装配机构 3, 栅格装配装置31, 栅格上料组件311, 栅格振动上料盘3111, 栅格上料道3112, 限制钩 3113, 栅格移动组件312, 移动架3121, 移动气缸3122, 移动块3123, 移动导杆3124, 移动升降 气缸3125, 移动旋转气缸3126, 连接块3127, 移动三爪卡盘3128, 栅格扭转组件313, 扭转座 3131, 扭转升降气缸3132, 电动推杆3133, 第一三爪卡盘3134, 第二三爪卡盘3135, 扭转电机 3136, 压合装置32, 压合架321, 压合气缸322, 压合块323, 第一焊接装置33, 升降组件3。

27、31, 升 降架3311, 升降轨道3312, 升降滑块3313, 升降气缸3314, 焊接组件332, 焊接架3321, 焊接电 机3322, 焊接转动架3323, 焊接固定块3324, 激光焊枪3325, 第一CCD检测装置34, 翻转装置 35, 夹持组件351, 夹持架3511, 夹持气缸3512, 夹持三爪卡盘3513, 翻转组件352, 翻转气缸 3521, 翻转旋转气缸3522, 翻转气夹3523, 第二焊接装置36, 第二CCD检测装置37, 下料机构 4, 第一输送带41, 第二输送带42, 拉杆组件5, 拉杆气缸51, 横杆52, 滚轮6。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

28、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 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4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 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 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 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 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0035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3/8 页 7 CN 111403985 A 7 003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29、” 、“下” 、“左” 、“右” 、“竖直” 、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 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 以是机械连。

30、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8 实施例1 0039 下面结合图1至图1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格电连接器的自动化生产 线, 包括套筒上料机构1、 运输机构2、 装配机构3和下料机构4, 所述套筒上料机构1和装配机 构3均沿着运输机构2设置, 所述下料机构4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下方, 所述套筒上料机构1包 括上料组件11、 下料组件12和控制组件13, 所述下料组件12设置在上料组件11的末端且下 料组件12位于运输组件21的上。

31、端, 所述控制组件13设置在上料组件11和下料组件12之间, 所述运输机构2包括运输组件21和若干个固定组件22, 所有所述固定组件22等间距分布在 运输组件21上, 所述运输组件21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固定组件22配合的拉杆组件5; 本发明在 使用时, 通过套筒上料组件11进行上料, 同时, 通过下料组件12和控制组件13配合工作将套 筒上料组件11输送的套筒依次转移到运输组件21上, 并通过对应的固定组件22对套筒进行 固定, 之后, 通过运输组件21带动套筒进行移动, 之后通过装配机构3工作将栅格装配到套 筒内, 完成焊接后通过下料机构4进行下料, 其中, 拉杆组件5的设置时用于打开固定组件。

32、 22, 方便将套筒从运输组件21上取出。 0040 具体地, 所述运输组件21包括运输输送带211、 输送架212和若干个输送治具213, 所述运输输送带211安装在输送架212上, 若干个所述输送治具213等间距分布在运输输送 带211上, 每个所述输送治具213上均设有用于输送套筒的输送槽214, 若干个所述输送治具 213与若干个固定组件22一一对应; 通过运输输送带211工作带动输送治具213进行移动, 输 送槽214用于放置套筒, 由输送治具213带动套筒进行移动, 进而进行其他步骤的加工。 0041 具体地, 每个所述固定组件22均包括固定块221、 固定槽222、 固定杆223。

33、、 悬挂杆 224、 固定弹簧225、 固定孔226和弹簧槽227, 所述固定槽222位于输送槽214的旁侧且两者之 间相互连通, 所述固定块221位于固定槽222内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 所述固定孔226位于输 送治具213上且固定孔226和固定槽222之间通过弹簧槽227连通, 所述固定杆223位于固定 孔226内且固定杆223的一端与固定块221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杆223的另一端与悬挂杆224 的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弹簧225位于弹簧槽227内且固定弹簧225套设在固定杆223上; 当套筒插接在输送槽214内后, 在固定弹簧225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固定块221压紧套筒, 从而 避免在运。

34、输过程中套筒晃动。 0042 具体地, 每个所述拉杆组件5均包括拉杆气缸51和横杆52, 所述拉杆气缸51呈水平 设置在运输输送带211的一侧且拉杆气缸51的输出端朝向运输输送带211设置, 所述横杆52 呈水平设置且横杆52的一端与拉杆气缸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当运输输送带211带动输送 说明书 4/8 页 8 CN 111403985 A 8 治具213移动时, 也会带动固定杆223和悬挂杆224移动, 悬挂杆224移动至拉杆组件5处时, 通过拉杆气缸51带动横杆52移动, 横杆52会通过悬挂杆224将固定杆223抽出, 从而使得固 定块221将套筒松开, 悬挂杆224和固定杆223的转。

35、动连接也使得的固定组件22在经过拉杆 组件5时不会造成阻碍。 0043 具体地, 所述上料组件11包括套筒振动上料盘111、 套筒上料通道112、 套筒下料通 道113、 两个扭簧114和两个下料门115, 所述套筒振动上料盘111设置在运输输送带211的旁 侧, 所述套筒上料通道112自套筒振动上料盘111的内部向外延伸设置, 所述套筒下料通道 113呈竖直设置且套筒下料通道113的上端与套筒上料通道112的末端连通, 所述套筒上料 通道112和套筒下料通道113的连接处设有斜坡116, 两个下料门115呈对称设置在套筒下料 通道113的下端且两个下料门115分别与套筒下料通道113的两侧铰。

36、接, 两个扭簧114分别设 置在两个下料门115与下料通道的铰接处; 通过套筒振动上料盘111工作将套筒依次输送到 套筒上料通道112内, 之后, 再进入套筒下料通道113内, 两个下料门115在两个扭簧114的作 用下将套筒下料通道113的下端口封闭, 避免套筒从下端漏掉, 斜坡116的设置使得套筒从 套筒上料通道112进入套筒下料通道113内时能够从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 也能够避免 套筒卡在套筒上料通道112和套筒下料通道113的连接处。 0044 具体地, 所述下料组件12包括下料架121、 下料板122、 下料气缸123、 下料气夹124 和两个夹块125, 所述下料架121设置在。

37、运输输送带211的上方, 所述下料气缸123呈竖直设 置在下料架121上且下料气缸123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 所述下料板122安装在下料气缸 123的输出端上, 所述下料气夹124呈水平设置在下料板122的下端, 两个所述夹块125分别 设置在下料气夹124的两个夹钳上, 所述套筒下料通道113的两侧均设有下料滑道126, 两个 夹块125与两个下料滑道126一一对应且滑动配合; 工作时, 下料气夹124夹紧, 使得两个夹 块125从下料滑道126夹紧套筒下料通道113内最下方的套筒, 之后, 通过下料气缸123工作, 推动下料气夹124带动套筒向下移动, 将套筒的下端插接在对应的运输槽内。。

38、 0045 具体地, 所述控制组件13包括延伸板131、 两个控制板132和两个控制块133, 所述 套筒下料通道113的两侧均设有控制孔, 两个控制块133分别设置在两个控制孔内且两个控 制块133的上端均与套筒下料通道113铰接, 所述延伸板131与下料板122固定连接, 两个控 制板132分别安装在延伸板131的两侧且两个控制板132分别与两个控制块133相配合; 当下 料气缸123推动下料板122向下移动时, 延伸板131带动两个控制板132向下移动, 两个控制 板132分别与两个控制块133配合, 使得两个控制块133向套筒下料通道113内转动, 将倒数 第二个套筒夹紧, 这使得在对。

39、最下方的套筒进行下料工作时, 其他的套筒不会造成影响。 0046 具体地, 两个所述控制块133的外端均设有与控制板132相配合的滚轮6; 滚轮6的 设置能够减少控制板132与控制块133配合工作时造成的磨损, 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47 具体地, 所述装配机构3包括栅格装配装置31、 压合装置32、 第一焊接装置33、 第二 焊接装置36、 第一CCD检测装置34、 第二CCD检测装置37和翻转装置35, 所述栅格装配装置 31、 压合装置32、 第一焊接装置33、 第一CCD检测装置34、 翻转装置35、 第二焊接装置36和第 二CCD检测装置37运输机构2依次设置, 所述栅格装配。

40、装置31包括栅格上料组件311、 栅格移 动组件3112和栅格扭转组件313, 所述栅格上料组件31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旁侧, 栅格移动 组件3112设置在栅格上料组件311和运输机构2之间, 所述栅格扭转组件313设置在栅格上 料组件311的下方, 所述第一焊接装置33和第二焊接装置36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升降组件331 说明书 5/8 页 9 CN 111403985 A 9 和焊接组件332, 所述焊接组件332设置在升降组件331上, 所述翻转装置35包括夹持组件 351和翻转组件352, 所述夹持组件35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上方, 所述翻转组件352设置在夹 持组件351的旁侧; 工作时。

41、, 通过栅格上料组件311使得栅格依次上料, 之后通过栅格移动组 件3112工作将栅格移动至栅格扭转组件313上, 将栅格扭转后, 再将栅格移动至套筒内, 压 合装置32再工作将栅格完全装入套筒内, 其中第一CCD检测装置34和第二CCD检测装置37均 为现有技术, 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第一CCD检测装置34和第二CCD检测装置37观察套筒和栅 格焊接的接口是否合格, 便于后续对产品进行分类下料, 第一焊接装置33和第二焊接装置 36分步对套筒和栅格的两端进行焊接。 0048 具体地, 所述栅格上料组件311包括栅格振动上料盘3111、 栅格上料道3112和限制 钩3113, 所述栅格振动上料。

42、盘311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旁侧, 所述栅格上料道3112的一端与 栅格振动上料盘3111连通, 栅格上料道3112的另一端朝向运输机构2设置, 所述限制钩3113 的横截面呈L型且限制钩3113的水平端与栅格上料道3112的末端固定连接; 通过栅格振动 上料盘3111工作将栅格依次沿着栅格上料道3112进行输送, 通过限制钩3113能够放置栅格 从栅格上料道3112的末端滑落, 同时, 能够将栅格的一端露在栅格上料道3112的外部, 便于 栅格移动组件3112对栅格进行夹取。 0049 具体地, 所述栅格移动组件3112包括移动架3121、 移动气缸3122、 移动块3123、 移 动导杆3。

43、124、 移动升降气缸3125、 移动旋转气缸3126、 连接块3127和移动三爪卡盘3128, 所 述移动架3121呈水平设置, 所述移动导杆3124安装在移动架3121上, 所述移动块3123套设 在移动导杆3124上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 所述移动气缸3122设置在移动架3121的一端且移 动气缸3122的输出端与移动块3123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升降气缸3125与移动块3123固定连 接, 所述移动旋转气缸3126设置在移动升降气缸3125的输出端上, 所述移动三爪卡盘3128 通过连接块3127与移动旋转气缸3126固定连接; 通过移动三爪卡盘3128能够夹持住栅格的 一端, 再通过移。

44、动旋转气缸3126工作能够将栅格从水平状态旋转至竖直状态, 之后通过移 动气缸3122工作推动移动块3123沿着移动导杆3124滑动, 进而带动栅格进行水平移动。 0050 具体地, 所述栅格扭转组件313包括扭转座3131、 扭转升降气缸3132、 电动推杆 3133、 第一三爪卡盘3134、 第二三爪卡盘3135和扭转电机3136, 所述扭转升降气缸3132与移 动块3123固定连接, 扭转电机3136安装再扭转升降气缸3132的输出端上, 所述第二三爪卡 盘3135安装在扭转电机3136的输出端上, 所述电动推杆3133设置在扭转座3131的下端, 所 述第一三爪卡盘3134设置在扭转座。

45、3131的上端且电动推杆3133的输出端与第一三爪卡盘 3134的下端固定连接; 工作时, 栅格移动组件3112工作带动栅格移动至第一三爪卡盘3134 上, 通过第一三爪卡盘3134夹住栅格的下端, 之后, 第二三爪卡盘3135夹持住栅格的上端, 扭转电机3136工作带动栅格的上端进行扭转, 完成栅格的扭转加工, 扭转过程中电动推杆 3133配合工作推动第一三爪卡盘3134微微向上移动, 从而配合栅格扭转过程中两端距离的 缩短, 之后通过栅格移动组件3112和第二三爪卡盘3135的配合工作将栅格移动安装到套筒 内。 0051 具体地, 所述升降组件331包括升降架3311、 升降轨道3312、。

46、 升降滑块3313和升降 气缸3314, 所述升降架331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上方, 所述升降轨道3312呈竖直设置在升降 架3311上, 所述升降滑块3313与升降轨道3312滑动配合, 所述升降气缸3314安装在升降架 3311的上端且升降气缸3314的输出端与升降滑块3313的上端固定连接; 通过升降气缸3314 说明书 6/8 页 10 CN 111403985 A 10 工作推动升降滑块3313沿着升降轨道3312移动, 进而通过升降滑块3313带动焊接组件332 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0052 具体地, 所述焊接组件332包括焊接架3321、 焊接电机3322、 焊接转动架3323。

47、、 焊接 固定块3324和激光焊枪3325, 所述焊接架3321与升降滑块3313固定连接, 所述焊接电机 3322安装在焊接架3321的上, 所述焊接转动架3323与焊接电机33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 述焊接固定块3324安装在焊接转动架3323的一侧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 所述激光焊枪3325 与焊接固定块3324连接; 通过焊接电机3322工作带动焊接转动架3323转动, 焊接转动架 3323转动带动激光焊枪3325转动对套筒和栅格进行焊接, 其中, 激光焊枪3325为现有技术, 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焊接转动架3323与焊接固定孔226之间的滑动配合, 能够调节激光焊枪 3325焊接直。

48、径的大小。 0053 具体地, 所述压合装置32包括压合架321、 压合气缸322和压合块323, 所述压合架 32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上方, 所述压合气缸322安装在压合架321上, 所述压合块323安装在 压合气缸322的输出端上; 当栅格扭转组件313将栅格扭转并运输至套筒上后, 通过压合气 缸322工作推动压合块323向下移动, 将栅格完全推送到套筒内, 便于后续焊接加工。 0054 具体地, 所述夹持组件351包括夹持架3511、 夹持气缸3512和夹持三爪卡盘3513, 所述夹持架3511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上端, 所述夹持气缸3512安装在夹持架3511上, 所述夹 持三爪卡盘35。

49、13安装在夹持气缸3512的输出端上; 当第一焊接装置33完成对套筒和栅格一 端的焊接后, 通过夹持三爪卡盘3513夹住工件的一端, 夹持气缸3512工作将够间升起, 通过 翻转组件352配合工作将工件翻转, 以便对工件的另一端进行焊接。 0055 具体地, 所述翻转组件352包括翻转气缸3521、 翻转旋转气缸3522和翻转气夹 3523, 所述翻转气缸3521呈水平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一侧且翻转气缸3521的输出端朝向运 输机构2设置, 所述翻转旋转气缸3522安装在翻转气缸3521的输出端上, 所述翻转气夹3523 安装在翻转旋转气缸3522的输出端上; 当夹持气缸3512带动工件向上移动。

50、后, 通过翻转气 缸3521工作将翻转气夹3523推送到工件处, 翻转气夹3523夹住工件, 之后通过翻转旋转气 缸3522工作带动翻转气夹3523转动, 进而将工件转动, 之后再通过夹持组件351工作将工件 重新放回运输机构2上。 0056 具体地, 所述下料机构4包括第一输送带41和第二输送带42, 所述第一输送带41和 第二输送带42间隔设置在运输输送带211的下方, 所述第一输送带41和第二输送带42的上 端均有与其配合的拉杆组件5, 通过对应的拉杆组件5工作, 能够将固定组件22打开, 从而使 得产品落在第一输送带41上和第二输送带42上, 将产品输送走, 其中, 第一输送带41和第。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栅格 连接器 自动化 生产线 装配 机构 及其 工艺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栅格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机构及其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2454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