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及方法.pdf
《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及方法.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259672.X (22)申请日 2020.04.03 (71)申请人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 有限公司 地址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 科技城华能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验楼 A楼 (72)发明人 董超熊继光秦校军赵志国 邬俊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0 代理人 姚咏华 (51)Int.Cl. H01L 51/42(2006.01) H01L 51/4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
2、组件的拼接结构及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 的拼接结构及方法, 包括若干钙钛矿电池模块、 若干导电铜条和塑料支撑框架; 塑料支撑框架中 设有若干阵列设置的钙钛矿电池模块安装槽; 每 个钙钛矿电池模块安装槽中设置一个钙钛矿电 池模块; 钙钛矿电池模块通过若干导电铜条电性 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盖板玻璃和塑 料支撑框架的相互配合, 可以将效率较高的钙钛 矿电池模块串并联后进行组件化应用, 同时可作 为钙钛矿电池模块的串并联结构优化和实证分 析的载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11416043 A 2020.07.14 CN 1114。
3、16043 A 1.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若干钙钛矿电池模块 (102)、 若干导电铜条(103)和塑料支撑框架(104); 塑料支撑框架(104)中设有若干阵列设置的钙钛矿电池模块安装槽; 每个钙钛矿电池 模块安装槽中设置一个钙钛矿电池模块(102); 钙钛矿电池模块(102)通过若干导电铜条 (10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钙钛矿 电池模块(102)的两侧设有金属电极(10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钙钛矿 电池模块(102)由两块玻。
4、璃封装而成, 两端金属电极(1021)均封装在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 钙钛矿电池模块安装槽中两侧为第二凹槽(202), 第二凹槽(202)中设置导电铜条(103); 导 电铜条(103)通过导电胶与钙钛矿电池模块(102)的金属电极(102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盖板玻璃(101); 塑料支撑框架(104)上设有整体的第一凹槽(201); 第一凹槽(201)与盖板 玻璃(101)的厚度相一致; 盖板玻璃(101)置于第一凹槽(201)中, 将若干钙钛矿电池模。
5、块 (102)固定于盖板玻璃(101)和和塑料支撑框架(10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盖板玻 璃(101)的厚度为2.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导电铜 条(103)的厚度为1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第二凹 槽的深度为2.2mm; 第二凹槽的深度与导电铜条、 导电胶、 钙钛矿电池模块(102)的金属电极 (1021)的厚度之和相等。 9.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首先, 确定钙钛矿电。
6、池模块(102)的尺寸大小, 将金属电极(1021)制作为宽1cm的长条 状; 然后, 根据封装钙钛矿电池模块(102)的数量以及所要达到的组件的电性数据, 对工程 塑料支撑框架(104)进行定制; 将钙钛矿电池模块(102)按电路顺序进行串并联方式通过导 电胶与导电铜条(103)相连, 放入第二凹槽(202)中, 且第二凹槽(202)的深度正好与导电铜 条(103)、 导电胶、 金属电极(1021)的厚度之和相等, 以达到组件受光面平滑的目的; 最后将盖板玻璃(101)放置于第一凹槽(201)中, 组件拼接结构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7、, 钙钛 矿电池模块(102)串并联后最终的正负电极通过对工程塑料支撑框架(104)打孔的方式, 从 塑料支撑框架(104)的背面引出。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416043 A 2 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光伏组件设备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太阳能光伏发电被公认是未来新能源重要发展方向和组成成分, 全球多家权威机 构均预测2050年光伏发电将占据新能源比例的50以上。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 转换效率高, 成为目前光伏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 被认为是继晶硅电池之后的下。
8、一代主流 电池技术, 将一步步走进商业化市场, 为光伏发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带来新的空间和希望。 但是, 稳定性、 大面积制造、 转换效率等诸多挑战越来越成为科研人员必须直面的问题。 小 面积钙钛矿电池在效率转换方面已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转换效率直逼单晶硅电池的最高转 换效率, 但大面积钙钛矿电池的效率提升仍面临诸多挑战。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 于钙钛矿电池模块的组件拼接结构, 以便对转换效率较高的钙钛矿电池模块的进行组件化 应用, 以及为钙钛矿电池模块的串并联结构优化和实证分析提供便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及方法, 以解决上 述。
9、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包括若干钙钛矿电池模块、 若干导电铜 条和塑料支撑框架; 塑料支撑框架中设有若干阵列设置的钙钛矿电池模块安装槽; 每个钙 钛矿电池模块安装槽中设置一个钙钛矿电池模块; 钙钛矿电池模块通过若干导电铜条电性 连接。 0006 进一步的, 钙钛矿电池模块的两侧设有金属电极。 0007 进一步的, 钙钛矿电池模块由两块玻璃封装而成, 两端金属电极均封装在外。 0008 进一步的, 每一个钙钛矿电池模块安装槽中两侧为第二凹槽, 第二凹槽中设置导 电铜条; 导电铜条通过导电胶与钙钛矿。
10、电池模块的金属电极相连。 0009 进一步的, 还包括盖板玻璃; 塑料支撑框架上设有整体的第一凹槽; 第一凹槽与盖 板玻璃的厚度相一致; 盖板玻璃置于第一凹槽中, 将若干钙钛矿电池模块固定于盖板玻璃 和和塑料支撑框架之间。 0010 进一步的, 盖板玻璃的厚度为2.5毫米。 0011 进一步的, 导电铜条的厚度为1mm。 0012 进一步的, 第二凹槽的深度为2.2mm; 第二凹槽的深度与导电铜条、 导电胶、 钙钛矿 电池模块的金属电极的厚度之和相等。 0013 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方法, 包括: 首先, 确定钙钛矿电池模块的尺寸 大小, 将金属电极制作为宽1cm的长条状; 说明书 。
11、1/3 页 3 CN 111416043 A 3 0014 然后, 根据封装钙钛矿电池模块的数量以及所要达到的组件的电性数据, 对工程 塑料支撑框架进行定制; 将钙钛矿电池模块按电路顺序进行串并联方式通过导电胶与导电 铜条相连, 放入第二凹槽中, 且第二凹槽的深度正好与导电铜条、 导电胶、 金属电极的厚度 之和相等, 以达到组件受光面平滑的目的; 0015 最后将盖板玻璃放置于第一凹槽中, 组件拼接结构完成。 0016 进一步的, 钙钛矿电池模块串并联后最终的正负电极通过对工程塑料支撑框架打 孔的方式, 从塑料支撑框架的背面引出。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小面积钙。
12、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通过盖板玻璃和塑料支撑框架的相互配合, 可以将效率较高的钙钛矿电池模块串并联后进 行组件化应用, 同时可作为钙钛矿电池模块的串并联结构优化和实证分析的载体。 附图说明 0018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本发明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19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凹槽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钙钛矿电池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101、 盖板玻璃; 102、 钙钛矿电池模块; 103、 导电铜条; 104、 塑料支撑框架; 201、 第一。
13、凹槽; 202、 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 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 请参阅图1-3所示, 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结构, 包括 盖板玻璃101、 若干钙钛矿电池模块102、 若干导电铜条103和塑料支撑框架104。 0025 钙钛矿电池模块102的两侧设有金属电极1021; 钙钛矿电池模块102由两块上大下 小的玻璃封装而成, 两端金属电极1021均封装在外, 蒸镀在前板玻璃上, 金属电极1021可以 通过导电胶与导电铜条103相连。 上下封装玻璃。
14、的厚度均为1.1cm。 小面积钙钛矿电池模块 的金属电极1021未封装在玻璃之内, 宽度1cm, 可以通过导电胶与导电铜条相连, 由此导电 铜条将钙钛矿电池模块串接起来。 0026 塑料支撑框架104中设有若干阵列设置的钙钛矿电池模块安装槽, 每一个钙钛矿 电池模块安装槽中两侧为第二凹槽202, 第二凹槽202中用于设置导电铜条103; 导电铜条 103 通过导电胶与钙钛矿电池模块102的金属电极1021相连, 第二凹槽202的深度为2.2mm。 0027 导电铜条103是由黄铜所制, 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抗腐蚀性, 其厚度1mm, 大小尺寸由 电池模块金属电极的形状决定, 所述的导电铜条与所述的。
15、电池模块通过导电胶相连。 0028 塑料支撑框架104可以起到支撑固定小面积钙钛矿电池模块的作用; 塑料支撑框 架104 上设有整体的第一凹槽201, 深度2.5mm; 第一凹槽201与盖板玻璃101的厚度相一致, 将盖板玻璃101置于其中起到保护钙钛矿电池模块串并联结构的作用。 0029 盖板玻璃101是高透的钢化玻璃, 光透过率在90以上, 厚度2.5毫米, 长宽尺寸与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1416043 A 4 塑料支撑框架104对应的第一凹槽201相对应。 0030 一种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拼接方法, 首先确定钙钛矿电池模块102的尺寸大 小, 将金属电极1021制作为。
16、宽1cm的长条状; 然后根据封装钙钛矿电池模块102的数量以及 所要达到的组件的电性数据, 对工程塑料支撑框架104进行定制; 将钙钛矿电池模块102 按 电路顺序进行串并联方式通过导电胶与导电铜条103相连, 放入第二凹槽202中, 且第二凹 槽202的深度正好与导电铜条103、 导电胶、 金属电极1021的厚度之和相等, 以达到组件受光 面平滑的目的, 最后将盖板玻璃101放置于第一凹槽201中, 组件拼接结构完成, 整体简洁美 观; 钙钛矿电池模块102串并联后最终的正负电极可以通过对工程塑料打孔的方式, 从塑料 支撑框架104的背面引出, 以方便电性数据的采集; 通过塑料支撑框架104 的设计支撑, 以 达到钙钛矿电池模块102支撑稳固的目的。 0031 由技术常识可知, 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 案来实现。 因此, 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 就各方面而言, 都只是举例说明, 并不是仅有的。 所 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416043 A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111416043 A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111416043 A 7 。
- 内容关键字: 面积 钙钛矿 电池 组件 拼接 结构 方法
多功能信号采集控制器.pdf
用于汽车曲轴加工用表面打磨装置.pdf
金属锂锭包装装置.pdf
漏电检测设备.pdf
用于管件与端盖焊接的夹具.pdf
电池检测防爆机构.pdf
塑料造粒机用输送装置.pdf
可调路灯.pdf
用于保护电池及储存运输安全的熔断片.pdf
用于不锈钢开平机的可调限位装置.pdf
摆动脉冲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车载充电器.pdf
隧道内部照明装置.pdf
抗冲击耐腐蚀风机叶片.pdf
装盒机入盒机构及装盒机.pdf
轨道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pdf
电极植入设备.pdf
阀门加工用尺寸检测装置.pdf
汽车地桩锁的防撞装置.pdf
污水处理用生态浮床.pdf
汽车散热器管路折弯工装.pdf
玻璃幕墙拼接装置.pdf
钢筋衍架楼承板防漏浆结构及楼承板.pdf
充电桩用防撞阻拦杆.pdf
电视音频测试装置.pdf
定位装夹设备及加工系统.pdf
基于BIM和AI大模型的工程进度管理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4D毫米波雷达的目标航迹起始方法.pdf
基于多层级虚拟电厂的能量协调控制分配方法及系统.pdf
钻孔灌注桩清孔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
建筑施工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接插件到位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其介质.pdf
超细蒙脱土改性丁基胶内胎复合材料.pdf
一种快速脱除多孔材料中有机模板剂的方法.pdf
一种用于连续拉深或成型模具的上冲孔结构.pdf
提升闪光灯拍照效果的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筛型柑桔分类装箱机.pdf
一种丝杠雕刻机Y轴后罩.pdf
汽车灯具密封条的制作装置及制作工艺.pdf
一种防止负压携带液体的缓冲装置.pdf
一种管材用轧辊结构.pdf
一种全实木餐台台板.pdf
触屏倒车系统.pdf
一种双联齿轮对齿热装夹具.pdf
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表面功能化的方法.pdf
便于输注治疗用流体和检测体内分析物的装置.pdf
一种避震床.pdf
三牙轮钻头.pdf
一种带有减光调节的摄像机曝光调节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pdf
一种基于ROF的新型基站反馈接收、收发校准复用电路.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