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以及方法.pdf
《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以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以及方法.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83624.7 (22)申请日 2020.03.16 (71)申请人 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术 开发区湖光西路888号 (72)发明人 杜贤平杭文斌华青梅段蒙 杨旭余伟徐根山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53 代理人 孙永智 (51)Int.Cl. F25B 47/00(2006.01) F25B 4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 系统以及方法。
2、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 气源热泵除霜系统以及方法, 涉及空气源热泵技 术领域。 本发明包括主控制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 风压差检测器、 计时器以及空 气源热泵; 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 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 分压差检测器、 计时器以及 空气源热泵电性连接。 本发明通过第一温度传感 器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翅片 温度以及风压差检测器检测翅片盘管空气侧进 出口的气压差; 同时通过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 小于第一温度预设值且除霜运行时间是否大于 预设除霜间隔时间, 进而确定是否进入到除霜模 式, 实现空气源热泵的高效除霜, 节约。
3、能源的同 时除霜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1426109 A 2020.07.17 CN 111426109 A 1.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 包括主控制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 二温度传感器、 风压差检测器、 计时器以及空气源热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 分压差检测器、 计时器以及空 气源热泵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所在箱体外部, 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并传 递至主控制器;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翅片盘管上, 用于检测翅片温度, 并传递至主控制器; 所述风压差检测器安装。
4、在翅片盘管空气侧进出口, 用于检测翅片盘管空气侧进出口的 气压差, 并传递至主控制器; 所述计时器用于对除霜时间的计时; 所述主控制器控制空气源热泵的启动与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如下过程: A00: 所述主控制器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预设值且除霜运行时间是否 大于预设除霜间隔时间; 若是, 则执行A01; 若否, 则执行A04; A01: 判断室外环境温度与翅片判断温度的温度差是否小于第一温差预设值; 若是, 则 执行A02; 若否, 则执行A03; A02: 判断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一变化率预设值;。
5、 若是, 则执行A04; 若 否, 则执行A06; A03: 判断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是否大于等于第二变化率预设值; 若是, 则执行 A04; 若否, 则执行A06; A04: 判断翅片盘管温度是否低于第二温度预设值且翅片盘管空气侧进出口的压差是 否大于预设气压差; 若是, 则执行A05; 若否, 则执行A06; A05: 进入除霜模式开始除霜且除霜时间开始计时; A06: 除霜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 其特征在于, A05中达到除霜停止条件后进入到AO6; 所述除霜停止条件为除霜时间达到预设除霜时间或 翅片盘管空气侧进气口压差小于预设气压差。
6、或翅片盘管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除霜间隔时间为本次除霜运行时间; 所述第一温度预设值为进行除霜的最高临界 值; 所述第二温度预设值为除霜过程中最低临界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第一变化率预设值为外环境温度与翅片判断温度的温度差小于第一温差预设值 时, 所述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的临界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第二变化率预设值为外环境温度与翅片判断温度的温度差。
7、大于等于第一温差预设 值时, 所述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的临界值。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426109 A 2 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 源热泵除霜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为保证机组能够正常排水, 将底盘上增加一条底盘伴热带来保证机组能够正常的 排尽化霜水; 但有时会因加热带功率不够或摆放不当, 造成化霜水不能排净, 使得机组由蒸 发器底部开始结冰, 直至大部分蒸发器结冰, 或造成机组频繁除霜, 水温无法保障等。 0003 目前空气源热泵的除霜控制。
8、方式主要有两种: 0004 1、 定时除霜, 即无论翅片盘管是否结霜, 制热运行过程中定期进入除霜模式, 这种 除霜控制模式简单而且成本低。 但缺点是不管翅片盘管是否结霜, 均强制进入除霜模式, 能 源浪费非常大, 机组效率低, 且热水水温波动大, 室内舒适度差; 0005 2、 时间温度除霜, 这种除霜控制方式考虑了翅片盘管温度因素, 能够降低 “误除 霜” 的几率。 随着霜层的增厚, 翅片盘管温度不断下降, 当检测到盘管温度低于翅片盘管温 度设置值或室外环境温度与翅片盘管温差大于室外环境温度与翅片盘管温差的设置值, 且 除霜后运行时间达到除霜间隔时间时, 机组进入除霜模式。 当翅片盘管温度。
9、上升到相关设 置值时退出除霜模式, 导致除霜效果不佳。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 以及方法。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以及方法, 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翅片温度以及风压差检测器 检测翅片盘管空气侧进出口的气压差; 同时通过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预设 值且除霜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除霜间隔时间, 进而确定是否进入到除霜模式, 实现空气 源热泵的高效除霜, 解决了现有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
10、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 本发明为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 包括主控制器、 第一温 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 风压差检测器、 计时器以及空气源热泵; 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 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 分压差检测器、 计时器以及空气源热泵电性连接; 0010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所在箱体外部, 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并传递至主控制器;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翅片盘管上, 用于检测翅片温度, 并传递至 主控制器; 所述风压差检测器安装在翅片盘管空气侧进出口, 用于检测翅片盘管空气侧进 出口的气压差, 并传递至主控制器; 所述计时器用于对除霜时间的。
11、计时; 所述主控制器控制 空气源热泵的启动与关闭。 0011 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 包括如下过程: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426109 A 3 0012 A00: 所述主控制器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预设值且除霜运行时间 是否大于预设除霜间隔时间; 若是, 则执行A01; 若否, 则执行A04; 0013 A01: 判断室外环境温度与翅片判断温度的温度差是否小于第一温差预设值; 若 是, 则执行A02; 若否, 则执行A03; 0014 A02: 判断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一变化率预设值; 若是, 则执行 A04; 若否, 则执行A06; 。
12、0015 A03: 判断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是否大于等于第二变化率预设值; 若是, 则执 行A04; 若否, 则执行A06; 0016 A04: 判断翅片盘管温度是否低于第二温度预设值且翅片盘管空气侧进出口的压 差是否大于预设气压差; 若是, 则执行A05; 若否, 则执行A06; 0017 A05: 进入除霜模式开始除霜且除霜时间开始计时; 0018 A06: 除霜结束。 0019 优选地, A05中达到除霜停止条件后进入到AO6; 所述除霜停止条件为除霜时间达 到预设除霜时间或翅片盘管空气侧进气口压差小于预设气压差或翅片盘管温度大于第二 温度预设值。 0020 优选地, 所述除霜间隔时间。
13、为本次除霜运行时间; 所述第一温度预设值为进行除 霜的最高临界值; 所述第二温度预设值为除霜过程中最低临界值。 0021 优选地, 所述第一变化率预设值为外环境温度与翅片判断温度的温度差小于第一 温差预设值时, 所述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的临界值。 0022 优选地, 所述第二变化率预设值为外环境温度与翅片判断温度的温度差大于等于 第一温差预设值时, 所述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的临界值。 0023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 1、 本发明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翅片温度 以及风压差检测器检测翅片盘管空气侧进出口的气压差; 同时通过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 小。
14、于第一温度预设值且除霜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除霜间隔时间, 进而确定是否进入到除 霜模式, 实现空气源热泵的高效除霜, 节约能源的同时除霜效果好; 0025 2、 本发明通过判断室外环境温度与翅片判断温度的温度差是否小于第一温差预 设值; 确定采用第一变化率预设值还是第二变化率预设值来判断判断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 化率; 保证不同情况下的高效除霜。 0026 当然, 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
15、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0028 图1为本发明中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中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426109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 实施例, 。
16、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请参阅图1所示, 本发明为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 包括主 控制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 风压差检测器、 计时器以及空气源热泵; 主控制 器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 分压差检测器、 计时器以及空气源热泵电性连 接; 0032 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所在箱体外部, 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并传 递至主控制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翅片盘管上, 用于检测翅片温度, 并传递至主控制 器; 风压差检测器安装在翅片盘管空气侧进出口, 用于检测翅片盘管空气侧进出口的气压 差, 并传递至主控制器; 计时器用于对除霜。
17、时间的计时; 主控制器控制空气源热泵的启动与 关闭。 0033 请参阅图2所示, 基于温度及风压差检测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 包括如下过程: 0034 A00: 主控制器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预设值且除霜运行时间是否 大于预设除霜间隔时间; 若是, 则执行A01; 若否, 则执行A04; 0035 A01: 判断室外环境温度与翅片判断温度的温度差是否小于第一温差预设值; 若 是, 则执行A02; 若否, 则执行A03; 0036 A02: 判断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一变化率预设值; 若是, 则执行 A04; 若否, 则执行A06; 0037 A03: 判断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
18、化率是否大于等于第二变化率预设值; 若是, 则执 行A04; 若否, 则执行A06; 0038 A04: 判断翅片盘管温度是否低于第二温度预设值且翅片盘管空气侧进出口的压 差是否大于预设气压差; 若是, 则执行A05; 若否, 则执行A06; 0039 A05: 进入除霜模式开始除霜且除霜时间开始计时; 0040 A06: 除霜结束。 0041 具体的, A05中达到除霜停止条件后进入到AO6; 除霜停止条件为除霜时间达到预 设除霜时间或翅片盘管空气侧进气口压差小于预设气压差或翅片盘管温度大于第二温度 预设值; 除霜间隔时间为本次除霜运行时间; 第一温度预设值为进行除霜的最高临界值; 第 二温。
19、度预设值为除霜过程中最低临界值。 0042 另外, 第一变化率预设值为外环境温度与翅片判断温度的温度差小于第一温差预 设值时, 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的临界值; 第二变化率预设值为外环境温度与翅片判断 温度的温度差大于等于第一温差预设值时, 翅片盘管温度下降变化率的临界值。 0043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系统实施例中, 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 分的, 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 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 另外, 各功能单元的具体 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4 另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是。
20、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426109 A 5 质中。 0045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 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 叙述所有的细节, 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 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 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 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 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 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 本发明仅 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426109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11426109 A 7 。
- 内容关键字: 基于 温度 风压 检测 空气 源热泵 除霜 系统 以及 方法
活性炭吸附印刷废气净化设备.pdf
园林绿化植物可调式保护支架.pdf
烟气脱硫塔的除尘装置.pdf
石材仿形切割装置.pdf
茶叶加工用上料装置.pdf
藻类培养容器的自动清洗装置.pdf
轨道车用液压马达与扇叶的连接装置.pdf
布卷抽布装置.pdf
双电源切换装置.pdf
应用于综合配电箱风冷却的降温装置.pdf
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pdf
用于兽药残留检测的样品预处理装置.pdf
矿用可移动终端的模块电路.pdf
净水剂检测用取样装置.pdf
汽车双发电机双蓄电池并联电路.pdf
防火型电气控制柜.pdf
便携式食品样品取样装置.pdf
电缆铺设夹持组件.pdf
柜体装配检验装置.pdf
用于按摩椅的柔性按摩机构.pdf
硬炭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pdf
汽车左悬置支架焊接设备.pdf
路面摊铺器.pdf
滤波器腔体生产装置.pdf
带漏电的保护插线板.pdf
电动轮椅安全阈值控制方法.pdf
重点管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筛查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小型渠道整型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pdf
miRNA标志物组合在制备预测年龄产品中的应用.pdf
水质检测方法及其系统.pdf
防误插的圆形电连接器.pdf
用于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皮碗压装装置.pdf
马桶管道吹釉设备.pdf
基于海上运输的换流阀固定方法及换流阀运输系统.pdf
复合式六分量螺旋桨试验天平.pdf
环保型再生塑料机.pdf
基于铜基石墨烯灯具模块.pdf
基于体育教学用的高拉力背肌训练器.pdf
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pdf
传统建筑修缮方法.pdf
柔性接触网分段绝缘器安装施工方法.pdf
错齿行星减速机.pdf
苎麻骨微纤化纤维素-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冷热水用阀门.pdf
薄板式不锈钢水冷环的制作方法.pdf
空气能热泵与燃气炉组合加热系统.pdf
电机定转子冲片加工方法.pdf
用于土建工程用支护桩基坑支护装置.pdf
用于五金铁棒的除锈装置.pdf
保温箱.pdf
水稻谷粒处理设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