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拆垛机.pdf
《自动拆垛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拆垛机.pdf(2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295350.0 (22)申请日 2020.04.15 (71)申请人 德州支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3116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王庙镇 张官店社区张官店村 (72)发明人 赵学峰张振高振钢 (74)专利代理机构 德州沃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7296 代理人 孙玉全 (51)Int.Cl. B65G 13/07(2006.01) B65G 47/248(2006.01) B65G 47/57(2006.01) B65G 47/82(2006.01。
2、) B65G 59/02(2006.01) B65G 43/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自动拆垛机 (57)摘要 一种自动拆垛机, 涉及拆垛设备技术领域, 该自动拆垛机用于拆卸托盘上的垛体, 其包括拆 垛单元, 拆垛单元包括升降组件和拆垛组件, 升 降组件包括能够上升/下降的支撑架, 托盘能够 置于支撑架上; 拆垛组件位于升降组件的上侧, 拆垛组件包括拆垛输送带, 拆垛输送带的外侧表 面设有突出于拆垛输送带的推送构件, 推送构件 用于将托盘上的袋体推离托盘, 该自动拆垛机能 够实现包装料袋的自动拆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1页 CN 111453293 A 20。
3、20.07.28 CN 111453293 A 1.一种自动拆垛机, 用于拆卸托盘上的垛体, 其特征在于, 包括拆垛单元, 所述拆垛单 元包括: 升降组件, 包括能够上升/下降的支撑架, 所述托盘能够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拆垛组件, 位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上侧, 所述拆垛组件包括拆垛输送带, 所述拆垛输送带 的外侧表面设有突出于所述拆垛输送带的推送构件, 所述推送构件用于将托盘上的袋体推 离所述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拆垛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拆垛机还包括: 输送单元, 包括多个可转动的输送辊, 所述输送辊用于支撑所述托盘; 托盘库, 与所述输送单元连接, 用于储存完成拆垛后的所述。
4、托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拆垛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二输送组件和 传动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下侧;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平行且间 隔排列的多个输送辊, 所述多个输送辊之间形成间隙部,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所述多个输 送辊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排列的支撑条, 所述支撑条与所述间隙部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拆垛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库包括升降机构和支撑机 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可摆动的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两侧的多个支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拆垛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拆垛机还包括转运单元。
5、, 所述托盘库通过所述转运单元与所述输送单元连接, 所述转运单元用于将所述输送单元上 的完成拆垛的所述托盘转运至所述托盘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拆垛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送构件包括固 定部、 弯折连接部和推送部, 其中, 所述弯折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另一端与所 述推送部固定连接, 所述弯折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拆垛 输送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拆垛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送构件还包括固定于弯折连 接部上侧的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的上端能够与所述拆垛输送带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拆垛机, 其特。
6、征在于, 所述自动拆垛机包括 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 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拆垛单元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 间, 所述第一输送带用于向所述第二输送带的方向输送饲料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拆垛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拆垛机还包括第一翻转构 件和第二翻转构件, 其中, 所述第一翻转构件位于所述拆垛单元和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 所 述第二翻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拆垛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转构件包括斜板和固 定于所述斜板上的第一角状突起; 所述斜板的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低于另一端; 所 述第二翻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
7、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 所述第二翻转构件包括第二 角状突起。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453293 A 2 一种自动拆垛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拆垛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拆垛机。 背景技术 0002 袋装货物在包装及码垛方面以基本实现自动化, 但在物流转运过程中, 经常需要 将码垛后的袋装货物拆散成单袋, 以袋为单元进行转运, 比如装车发货、 生产过程中配料 等。 0003 目前自动拆垛的方式均采用机器人(关节型或直角坐标型)配套真空吸盘的手抓 方式, 这种拆垛方式的缺点如下: 1、 该方式需要配套垛型视觉识别、 抓取(或吸取)和放置运 算等系统, 成本比。
8、较高; 2、 受物料、 袋子质量等影响, 真空抓取过程中存在拆垛效率低、 稳定 性差; 3、 袋装货物的袋子绝大多数都是塑料编织袋, 真空吸盘吸取这种料袋时无法建立较 高的真空度, 无法吸取或吸取时极不可靠; 4、 料垛上部的料袋位置决定机械手抓取零件的 竖直方向的行程, 随着货物高度的增加, 料垛上方的料片距离机械手竖向距离变大, 所以需 要移送机械手抓取的竖向移动的距离增大, 而这种移动距离必将造成机械手的设计复杂 性, 造成其控制繁琐, 成本大大增加。 0004 基于上述现有自动拆垛机构的缺点, 亟需提出一种纯机械式的方式, 无需真空系 统及吸盘参与, 更不需要配套垛型视觉识别系统, 不。
9、需要复杂的运算过程, 以适应目前市场 上的各种包装料袋的拆垛需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拆垛机, 能够实现 包装料袋的自动拆垛。 0006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拆垛机, 用于拆卸托盘上的 垛体, 包括拆垛单元, 所述拆垛单元包括: 0007 升降组件, 包括能够上升/下降的支撑架, 所述托盘能够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0008 拆垛组件, 位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上侧, 所述拆垛组件包括拆垛输送带, 所述拆垛输 送带的外侧表面设有突出于所述拆垛输送带的推送构件, 所述推送构件用于将托盘上的袋 体推离所述托盘。 0009 优。
10、选地, 所述自动拆垛机还包括: 0010 输送单元, 包括多个可转动的输送辊, 所述输送辊用于支撑所述托盘; 0011 托盘库, 与所述输送单元连接, 用于储存完成拆垛后的所述托盘。 0012 优选地,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二输送组件和传动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第 二输送组件的下侧;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平行且间隔排列的多个输送辊, 所述多个输送 辊之间形成间隙部,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所述多个输送辊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 接; 0013 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排列的支撑条, 所述支撑条与所述间隙部匹配。 说明书 1/8 页 3 CN 111453293 A 3 0014 优选地,。
11、 所述托盘库包括升降机构和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可摆动的设置 于所述升降机构两侧的多个支柱。 0015 优选地, 所述自动拆垛机还包括转运单元, 所述托盘库通过所述转运单元与所述 输送单元连接, 所述转运单元用于将所述输送单元上的完成拆垛的所述托盘转运至所述托 盘库。 0016 优选地, 所述推送构件包括固定部、 弯折连接部和推送部, 其中, 所述弯折连接部 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推送部固定连接, 所述弯折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 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拆垛输送带连接。 0017 优选地, 所述推送构件还包括固定于弯折连接部上侧的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的上 端能够与所述。
12、拆垛输送带相抵。 0018 优选地, 所述自动拆垛机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 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带位 于所述拆垛单元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 所述第一输送带用于向所述第二输送带的方向输 送饲料袋。 0019 优选地, 所述自动拆垛机还包括第一翻转构件和第二翻转构件, 其中, 所述第一翻 转构件位于所述拆垛单元和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 所述第二翻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 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 0020 优选地, 所述第一翻转构件包括斜板和固定于所述斜板上的第一角状突起; 所述 斜板的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低于另一端; 所述第二翻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 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 所述第二翻转。
13、构件包括第二角状突起。 0021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 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2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自动拆垛机能够完成自动拆垛, 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3 进一步地, 操作人员可以利用叉车将一垛饲料袋放置在输送单元上的左侧位置。 输送单元上设有多个可转动的输送辊, 输送辊将托盘向右侧输送, 当托盘移动至拆垛单元 的位置时, 拆垛单元托盘上的饲料袋输送至第一输送带上, 并通过第二输送带将拆分后的 饲料袋输送至其他位置。 完成拆垛后的托盘则由输送单元继续向右输送并集中存放在托盘 库中。 0024 再进一步地, 支撑架能够下降至第二输送组件的间隙部内, 即, 支撑架。
14、的上表面能 够低于第二输送组件的上端水平工作面。 当托盘被输送至第二输送组件处时, 支撑架能够 将托盘撑起。 0025 又进一步地, 拆垛单元能够适应同层袋体高低错落的工况, 对于部分袋体的位置 较高的情形, 较高位置的袋体首先与弯折连接部的下侧表面接触, 并挤压弯折连接部, 在该 挤压力的作用下, 拆垛输送带发生变形, 从而使推送部上移, 与较高位置的饲料袋相适应。 对于部分袋体的位置较低的情形, 推送部也能够推送到较低位置的饲料袋。 0026 又进一步地, 拆垛输送带能够将横向排列的袋体和纵向平排列的袋体从托盘上推 送下来, 并将每个袋体的长度方向调整至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 002。
15、7 又进一步地, 本发明实施例的托盘库能够将完成拆垛的托盘集中存放, 其中, 支撑 机构采用机械传动结构, 相对于多个气缸的结构, 同步性好, 支撑稳固。 说明书 2/8 页 4 CN 111453293 A 4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托盘及垛形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30 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自动拆垛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A为一种实施例的自动拆垛机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B为另一种实施例的自动拆垛机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拆垛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
16、5 图7为一种实施例的拆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8为图7所示拆垛单元在袋体位置较低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7 图9为图7所示拆垛单元在袋体位置较高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8 图10为袋体为横向时的拆垛原理示意图。 0039 图11为袋体为纵向时的拆垛原理示意图。 0040 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 0041 图13为一种实施例的转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4为一种实施例的托盘库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43 图15为图14的左视图。 0044 图16为一种实施例的支撑机构的俯视图。 0045 图1720为托盘存库原理示意图。 0046 附图标记说明 0047 1-托盘。
17、, 101-支腿, 102-空当部; 0048 2-垛体, 201、 202-袋体; 0049 3-输送单元, 310-第一输送组件, 320-第二输送组件, 321-间隙部, 330-传动组件, 340-第三输送组件; 0050 4-拆垛单元, 410-拆垛输送带, 411-推送构件, 4111-固定部, 4112-弯折连接部, 4113-推送部, 4114-支撑部, 4115-固定件, 4116-长槽, 420-拆垛支架, 431-链轮, 432-链条, 433-支撑架, 4331-支撑条; 0051 5-第一输送带, 501-支架; 0052 6-第二输送带; 0053 7-转运单元, 。
18、701-第一传动轮, 702-第二传动轮, 703-传动带, 704-推动件; 0054 8-托盘库, 810-升降机构, 811-顶部架体, 812-底部架体, 813-第一剪叉臂, 814-第 二剪叉臂, 815-第三剪叉臂, 816-第四剪叉臂, 817-连接杆; 0055 820-支撑机构, 821-第一支柱, 8211-第一延伸部, 822-第二支柱, 8221-第二延伸 部, 823-第一连杆, 824-第二连杆, 825-第三连杆, 826-气缸, 827-转轴; 0056 830-升降驱动单元, 831-驱动件, 832-第一传动轴, 833-第二传动轴, 834-传动链; 8。
19、40-底板; 0057 9-第一翻转构件, 901-斜板, 902-第一角状突起; 0058 10-第二翻转构件, 1001-第二角状突起。 说明书 3/8 页 5 CN 111453293 A 5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通过解释以下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0060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托盘及垛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61 如图1和图2所示, 在饲料、 面粉、 化肥等行业, 一般采用包装袋来盛放粉末状的物 料。 包装袋转运时, 一般码放为图1和图2所示的垛形, 即, 其中一层中包含5个袋体, 其中3个 袋体201为横向放置, 2个袋体202。
20、为纵向放置。 并且, 在层叠为垛体2时, 3个袋体201和2个袋 体202的布放位置存在交错。 例如, 在垛体2的最底层, 3个袋体201位于左侧; 而在从下面数 第二层3个袋体201则位于右侧, 其目的是增加垛体2的整体稳固程度, 避免垛体2坍塌。 0062 实际生产中, 一般在托盘1上布放袋体(以下以饲料袋为例进行说明), 从而便于采 用叉车等转运物料。 本实施例中, 托盘1的下侧设有多个支腿101(例如3个), 而在相邻的两 个支撑腿101之间形成空当部102。 上述支腿101为连续的条形, 并且多个支腿101平行排列。 利用叉车转运托盘102时, 空当部102可以用于置入叉车的货叉。 。
21、0063 以饲料生产厂家为例, 在一些情形下, 需要将成垛的饲料袋拆开, 并将饲料袋逐一 转运至输送带上。 现有技术中, 一般采用人工搬运, 工人的劳动强度较高, 生产效率低。 并 且, 基于上述垛形(如图1所示)也难以实现饲料袋的自动拆分。 由此, 如何通过机械的方式 将上述垛形的饲料袋自动拆散并转运至输送带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解决而未能 解决的技术难题。 而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探索和大量的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难 题。 以下对本发明的自动拆垛机进行详细说明。 0064 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自动拆垛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A为一种实施例的自动拆 垛机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65 如图。
22、3和图4A所示, 本实施例的自动拆垛机包括输送单元3、 拆垛单元4、 第一输送 带5、 第二输送带6、 转运单元7和托盘库8。 实际作业时, 操作人员可以利用叉车将一垛饲料 袋放置在输送单元3上的左侧位置。 输送单元3上设有多个可转动的输送辊, 输送辊将托盘1 向右侧输送, 当托盘1移动至拆垛单元4的位置时, 拆垛单元4将托盘1上的饲料袋拆分至第 一输送带5, 第一输送带5将饲料袋输送至第二输送带6上, 然后再通过第二输送带6将拆分 后的饲料袋输送至其他位置。 完成拆垛后的托盘1则由输送单元3继续向右输送并集中存放 在托盘库8中。 以下对自动拆垛机每部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66。
23、 本实施例中, 输送单元3包括第一输送组件310、 第二输送组件320和第三输送组件 340。 第一输送组件310、 第二输送组件320和第三输送组件340从左至右顺次设置, 并且, 各 输送组件的上端优选位于同一水平工作面上。 具体地, 第一输送组件310和第三输送组件 340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输送辊, 多个输送辊顺次传动连接。 例如, 将多个输送辊顺次通 过链条和链轮实现传动连接。 第二输送组件320也包括多个输送辊, 但与第一输送组件310 不同的时, 第二输送组件320的下侧设有传动组件330, 传动组件330包括与第二输送组件 320的输送辊一一对应的被支撑为可转动状态的传动轴。 。
24、本实施例中, 在每个传动轴上均设 有3个链轮, 其中, 第一个链轮与左侧相邻的传动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第二个链轮则通过 链条与其上侧的输送辊传动连接, 第三个链轮则与右侧相邻的传动轴传动连接。 由此, 第二 输送组件320中的多个输送辊之间形成多个间隙部321。 0067 此外, 如图4B所示, 传动组件330也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二输送组件320的多个输送 辊交错排列, 也能够实现间隙部321, 并且具有较少的组件数量。 说明书 4/8 页 6 CN 111453293 A 6 0068 拆垛单元4包括升降组件和拆垛组件, 其中, 升降组件包括可以上升和下降的支撑 架433, 图5为一种实施例。
25、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支撑架433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支 撑条4331。 上述多个支撑条4331与第二输送组件320的多个输送辊之间形成的间隙部321一 一对应。 也就是说, 支撑架433能够下降至第二输送组件320的间隙部321内, 即, 支撑架433 的上表面能够低于第二输送组件320的上端水平工作面。 其目的是, 当托盘1被输送至第二 输送组件320处时, 支撑架433能够将托盘1撑起。 0069 实现支撑架433的升降具有多种选择, 例如, 可以在第二输送组件320的上方设置 链轮431和与链轮431传动连接的链条432, 链条432的端部与支撑架433固定连接, 从而当驱 动。
26、元件带动链轮431转动时, 链条433能够将支撑架433提起。 此外, 也可以采用丝杠、 丝杠螺 母的结构, 还可以采用剪叉式升降机的结构实现。 0070 如图4A所示, 拆垛组件包括在水平方向能够左右往复移动的拆垛输送带410, 拆垛 输送带410的框架与拆垛支架420可水平左右移动, 从而拆垛输送带410能够推送垛体2上水 平方向不同位置的袋体201、 202。 拆垛输送带410与拆垛支架420之间可以通过直线导轨、 滑 块的结构实现连接, 也可以通过滚轮的结构实现连接。 并且, 用于驱动拆垛输送带410水平 往复移动的结构也具有多种选择,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链条、 链轮的传动结构, 。
27、也可以 采用齿轮、 齿条的传动结构, 还可以采用丝杠、 丝杠螺母的传动结构等。 0071 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拆垛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图6所示, 拆垛输送带410上设 有至少一个推送构件411, 拆垛输送带410转动时, 推送构件411能够推动一层上的部分饲料 袋移动。 支撑架433的逐层上移与拆垛输送带410的水平移动复合运动即可将垛体逐层拆 分。 0072 图7为一种实施例的拆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73 在理想的情况下, 每层饲料袋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但是在实际作业中, 由于多种 原因往往出线同层内各饲料袋的高度不一致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传感器(例如光 电传感器)检测垛体。
28、2最顶层饲料袋的位置。 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当传感器检测到饲料袋 时, 向控制器发送信号, 控制器控制驱动支撑架433的驱动元件停止, 从而支撑架433能够保 持位置。 但如图7所示, 当出现饲料袋高度不一致的情况时, 如果传感器检测到较高位置的 饲料袋, 那么在推送构件411在推送较低位置的饲料袋时, 仅能够接触到饲料袋端部的一部 分, 从而产生卡死拆垛输送机410的情况。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的自动拆垛机对推 送构件411的结构进行了特殊设计。 0074 图8为图7所示拆垛单元在袋体位置较低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拆垛 单元在袋体位置较高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75。
29、 如图8和图9所示, 本实施例的自动拆垛机中, 推送构件411包括固定部4111、 弯折 连接部4112和推送部4113, 其中, 弯折连接部4112的一端与固定部4111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 推送部4113固定连接, 弯折连接部4112与固定部4111之间具有夹角A, 该夹角优选为钝角。 弯折连接部4112与推送部4113之间的夹角则优选为直角。 固定部4111与拆垛输送机410的 输送带固定连接。 当拆垛输送机410的输送带转动时, 带动推送构件411推送饲料袋。 0076 当饲料袋位置较低时, 如图8所示, 推送部4113能够推送到较低位置的饲料袋。 0077 当饲料袋的位置较高时, 如。
30、图9所示, 较高位置的饲料袋首先与弯折连接部4112的 下侧表面接触, 并挤压弯折连接部4112, 在该挤压力的作用下, 拆垛输送带410发生变形, 从 说明书 5/8 页 7 CN 111453293 A 7 而使推送部4113上移, 与较高位置的饲料袋相适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 推送构件411还包括 固定于弯折连接部4112上侧的支撑部4114, 支撑部4114沿着垂直于弯折连接部4112的方向 向上侧延伸。 从而, 支撑部4114能够首先与拆垛输送带410的下侧表面接触, 进而能够限制 推送构件411过度上移。 进一步地, 支撑部4114上设有长槽, 支撑部4114通过该长槽4116和 。
31、固定件4115与弯折连接部4112连接。 固定件4115例如可以为螺栓, 螺栓的一端焊接在弯折 连接部4112的上表面, 螺栓穿过该长槽, 并与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该长槽4116的结构, 能够 调整支撑部4114与弯折连接部4112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而能够调整推送部4113的上下运动 幅度。 0078 拆垛输送带410将横向排列的饲料袋和纵向平排列的饲料袋从托盘1上推送下来。 为了解决饲料袋的长度方向不统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的自动拆垛机进行了大胆的革 新, 从而将该问题完美地解决。 0079 图10为袋体横向时的拆垛原理示意图。 图11为袋体为纵向时的拆垛原理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俯。
32、视图。 0080 如图10所示, 本实施例的自动拆垛机包括第一输送带5和第二输送带6, 其中, 第一 输送带5位于拆垛单元4和第二输送带6之间, 第一输送带5用于向第二输送带6的方向输送 饲料袋。 0081 本实施例的自动拆垛机中, 还包括第一翻转构件9和第二翻转构件10, 其中, 第一 翻转构件9位于拆垛单元4和第一输送带5之间, 第二翻转构件10位于第一输送带5和第二输 送带6之间。 第一翻转构件9包括斜板901和固定于斜板901上的第一角状突起902。 斜板901 的靠近第一输送带5的一端低于另一端, 即斜板901向第一输送带5的一侧倾斜。 第二翻转构 件10则位于第一输送带5和第二输送。
33、带6之间, 第二翻转构件10包括与第一输送带5的支架 501固定连接的第二角状突起902。 0082 如图10所示, 当饲料袋横向排列时(饲料袋的长度方向与纸面垂直), 饲料袋沿着 斜板901下滑, 遇到第一角状突起902的阻碍, 顺势翻转落在第一输送带5上。 而饲料袋再由 第一输送带5向第二输送带6的方向输送, 在行进到第一输送带5的末端时, 由于第二角状突 起1001的阻碍作用, 饲料袋再次翻转落在第二输送带6上, 此时, 饲料袋的长度方向与第二 输送带6的输送方向平行。 图10中, 自a至g示出了饲料袋翻转的过程。 0083 如图11和图12所示, 当饲料袋纵向排列时(饲料袋的长度方向与。
34、纸面平行), 由于 饲料袋的长度比宽度长, 因此, 饲料袋能够越过第一角状突起902和第二角状突起1001, 两 次均不发生翻转。 当饲料袋行进到第一输送带5的末端时, 饲料袋的前端首先接触第二输送 带6, 前端随着第二输送带6移动, 在第二输送带6及第一输送带5的共同作用下, 饲料袋的长 度方向偏转至与第二输送带6的方向一致。 图11和图12中, 自a 至g 示出了饲料袋方向偏转 的过程。 0084 拆垛完成后的托盘1由支撑架433携带下移, 当支撑架433沉入间隙部321后, 托盘1 由第二输送组件320继续向右输送(参考图4A)至第三输送组件34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 托盘库和将托盘。
35、1由第三输送组件340转运至托盘库的转运单元7。 0085 图13为一种实施例的转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种实施例的托盘库的结构 原理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左视图。 0086 如图13所示, 转运单元7包括第一传动轮701、 第二传动轮702和传动带703, 其中, 说明书 6/8 页 8 CN 111453293 A 8 传动带703绕过第一传动轮701和第二传动轮702, 上述传动带703例如可以为链条, 第一传 动轮701和第二传动轮702例如可以为链轮。 本实施例中, 在传动带703上设有推动件704, 上 述传动带703的高度低于第三输送组件340的高度, 而推动件704。
36、则突出于传动带703的外侧 表面并延伸至第三输送组件340中输送辊的上侧。 由此, 当传动带703转动时, 能够推动第三 输送组件340上的托盘1向托盘库8的方向移动。 上述传动带703例如可以为两条, 两条传动 带均位于第三输送组件340中输送辊之间的缝隙中。 0087 如图14所示, 托盘库8包括升降机构810和支撑机构820。 升降机构810用于将托盘1 向上顶起, 而支撑机构820则用于配合升降机构810将托盘1堆叠并支撑起来。 0088 具体地, 如图14所示, 升降机构810包括顶部架体811和底部架体812, 上述顶部架 体811通过剪叉升降机构与底部架体812连接, 实现提升和。
37、下降。 具体的, 剪叉升降机构包括 第一剪叉臂813、 第二剪叉臂814、 第三剪叉臂815和第四剪叉臂816, 其中, 第一剪叉臂813与 第二剪叉臂814铰接, 第三剪叉臂815与第四剪叉臂816铰接。 第一剪叉臂813的左侧端部与 顶部架体811铰接, 第一剪叉臂813的右侧端部则与底部架体812相抵。 第二剪叉臂814的左 端与底部架体812铰接, 第二剪叉臂814的右侧端部与顶部架体811相抵。 0089 与此类似, 第三剪叉臂815的左端与顶部架体811铰接、 右端与底部架体812相抵; 第四剪叉臂816的左端与底部架体812铰接、 右端与顶部架体811相抵。 0090 同时, 本。
38、实施例中, 第二剪叉臂814的上部与第四剪叉臂816的上部通过连接杆817 连接。 0091 本实施例的托盘库8还包括升降驱动单元830, 升降驱动单元830用于驱动升降机 构810起升和下降。 升降驱动单元830包括驱动件831、 第一传动轴832、 第二传动轴833和传 动链834。 其中, 驱动件831与第一传动轴832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轴832与第二传动 轴833通过传动链834传动连接。 传动链834与第一剪叉臂813的底部连接。 由此, 传动链834 能够带动第一剪叉臂813的下端向第二剪叉臂814的下端方向靠近或者远离, 从而实现顶部 架体811的起升或者下降。 009。
39、2 如图15所示, 支撑机构820包括第一支柱821和第二支柱822, 第一支柱821和第二 支柱822分别位于升降机构810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 第一支部821的下端与底板840枢接、 第二支柱822的下端与底板840枢接。 第一支柱821和第二支柱822的上端能够相互靠近或者 远离。 第一支柱821的顶端设有向升降机构810侧突出的第一延伸部8211, 第二支部822的顶 端设有向升降机构810侧突出的第二延伸部8221。 0093 图16为一种实施例的支撑机构的俯视图。 0094 具体地, 如图16所示, 上述支撑机构820还包括第一连杆823、 第二连杆824、 第三连 杆825和气缸。
40、826, 第一连杆823的中部与底板840通过竖向设置的枢轴可转动连接。 第一连 杆823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杆824的一端枢接, 第二连杆824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柱821枢接。 第 一连杆823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825的一端枢接、 第三连杆825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柱822枢 接。 气缸826的一端与底板840枢接, 另一端与第一连杆823枢接。 由此, 第一气缸826的活塞 杆能够推动第一连杆823转动, 第一连杆823通过第二连杆824拉动第一支柱821靠近或者远 离升降机构810; 第一连杆823通过第三连杆825拉动第二支柱822靠近或者远离升降机构 810。 0095 图1720为托盘的存库。
41、原理示意图。 说明书 7/8 页 9 CN 111453293 A 9 0096 如图17所示, 第一延伸部8211和第二延伸部8221卡入托盘1底部的空当部102中支 撑起顶部的三个托盘1。 当转运单元7将新加入的托盘1输送到升降机构810的上方时。 0097 如图18所示, 升降机构810的顶部架体811向上移动, 新加入的托盘1的顶部将上侧 托盘1顶起一段距离。 通过气缸826推动第一延伸部8211和第二延伸部8221从空当部102中 旋转抽出。 0098 如图19所示, 升降机构810将托盘1继续向上推举一段距离。 0099 如图20所示, 通过气缸826拉动第一延伸部8211和第二延。
42、伸部8221旋转卡入新加 入托盘1的底部空当部102内, 升降机构810向下缩回, 完成存库过程, 并等待下一托盘1。 0100 参考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装置, 然而,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 脱离本申请的精神的情况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任何改造、 修饰以及变动。 本申请包括上述具体实施方案及其任何等同形式。 说明书 8/8 页 10 CN 111453293 A 10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1 页 11 CN 111453293 A 11 图3 图4A 说明书附图 2/11 页 12 CN 111453293 A 12 图4B 图5 说明书附。
43、图 3/11 页 13 CN 111453293 A 13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4/11 页 14 CN 111453293 A 14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5/11 页 15 CN 111453293 A 15 图10 图11 说明书附图 6/11 页 16 CN 111453293 A 16 图12 图13 说明书附图 7/11 页 17 CN 111453293 A 17 图14 图15 说明书附图 8/11 页 18 CN 111453293 A 18 图16 图17 说明书附图 9/11 页 19 CN 111453293 A 19 图18 图19 说明书附图 10/11 页 20 CN 111453293 A 20 图20 说明书附图 11/11 页 21 CN 111453293 A 21 。
- 内容关键字: 自动 拆垛机
相机模块.pdf
具有防堵机构的浆水处理用滤筛装置.pdf
打包设备.pdf
可回收动脉瘤辅助支架及输送系统.pdf
电梯井道相邻房间的复合隔声墙体构造.pdf
灯具的免接电线的导电铜片触点结构.pdf
管式反应器.pdf
陶瓷纤维管.pdf
留孔装置.pdf
冲压机用的送料机构.pdf
玻璃装饰条组装装置.pdf
电缆抗拉强度检测装置.pdf
电网建设的架线机.pdf
家电玻璃多向磨边机.pdf
用于土壤肥料的均匀泼洒机构.pdf
漏电电流检测仪及防护组件.pdf
洁净室多重复合杀菌过滤风口结构.pdf
纸垛自动整理装置.pdf
有机废气、有机废液及烟气的协同处理系统.pdf
铜锭抛光用夹具.pdf
指纹取景器.pdf
新型电动自楔式安全制动器.pdf
新型血糖试纸盒.pdf
中远距离传输零中频接收机电路.pdf
纳米铁强化磺胺废水厌氧消化的方法.pdf
鱼缸除垢机器人.pdf
可变形手持便携式三防平板电脑.pdf
步进电机散热方法、系统及介质.pdf
建筑施工降尘设备.pdf
防水防潮型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双边带光频梳的快速布里渊光学时域分析仪.pdf
一种对辊式小尺寸铸锭水平连续铸造系统.pdf
一种猪肝灰灰菜春卷皮及其制备方法.pdf
高密卷绕装置.pdf
一种五金件的耐腐蚀涂层涂覆方法.pdf
绳状汽蒸箱.pdf
整流帽与变频器壳体一体化装置.pdf
一种恒温设备的温度自动辨识、调节、报警的方法.pdf
一种去除臭气的生物喷雾组合除臭工艺及其装置.pdf
用于协同净化生物质锅炉烟气的多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高碳低铬多元合金铸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足部测量器.pdf
一种大流量冲洗专用油净化设备.pdf
一种无光散热涂料.pdf
一种轮转式模切机纠偏装置.pdf
一种差温剪切多曲率弯管补偿设备及工艺.pdf
罗卡斯紧密纺右斜位纺纱方法.pdf
高级耐久性特种传动V带.pdf
皮革样片材及其制造方法.pdf
一种果实拾拣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