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排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pdf
《物流排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排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pdf(2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17859.6 (22)申请日 2020.02.25 (71)申请人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9号 2106-030 (72)发明人 胡霞马斗王少飞李林孔媛 张曼钰黄红兵余卫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319 代理人 任亚娟 (51)Int.Cl. G06Q 10/04(2012.01) G06Q 10/06(2012.01) G06Q 10/08(2012.01) G06F 16/29。
2、(2019.01) (54)发明名称 物流排线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 介质 (57)摘要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排线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地理位置, 对所 述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划分; 以所述目标区域中的 起始网格为中心向外逐层扩展, 在扩展过程中,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扩展 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排线模板; 根据 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束条件, 对所述当 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进行排线, 直到所述目 标区域中的所有网格搜索完成, 得到所述目标区 域的排线结果。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提高线路。
3、固定 率, 进而在区域多车型的场景下, 可以提高配送 时效并降低配送成本。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7页 附图4页 CN 111461396 A 2020.07.28 CN 111461396 A 1.一种物流排线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地理位置, 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划分; 以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起始网格为中心向外逐层扩展, 在扩展过程中, 根据所述目标区 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排线模板; 根据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束条件,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进行排 线, 直到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所有网格搜索完成, 得到。
4、所述目标区域的排线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扩展过程中,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 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排线模板, 包括: 每向外扩展一层,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历史排线模板 进行匹配, 确定是否存在满足匹配条件的目标排线模板; 若确定所述历史排线模板中不存在目标排线模板, 则基于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继续 向外逐层扩展, 直到查找到目标排线模板或者达到终止扩展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与 所述目标区域的历史排线模板进行匹配, 确定是否存在满足匹配。
5、条件的目标排线模板, 包 括: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统计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在 每一个历史排线模板中的点位占比; 确定所述点位占比超过预设占比的历史排线模板为候选排线模板; 计算所述候选排线模板中的点位与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之间的匹配度; 根据所述匹配度, 确定是否存在满足匹配条件的目标排线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最优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束 条件,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进行排线, 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起始点位; 以所述起始点位为搜索起点, 搜索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内的未排点位; 依据所述目标。
6、排线模板以及所述第一约束条件, 利用最近插入法逐个加入待排点位, 直到所述未排点位均已加入或者达到所述第一约束条件, 得到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 的当前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依据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所述第一 约束条件, 利用最近插入法逐个加入待排点位, 直到所述未排点位均已加入或者达到所述 第一约束条件, 得到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当前线路, 包括: 将所述起始点位作为初始的子回路; 在所述未排点位中, 基于模板优先原则, 搜索距离所述起始点位最近的目标点位; 若所述子回路未达到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子回路的总行程未超过行程上限, 则在 所述子回路中查。
7、找目标弧, 将所述目标点位插入所述目标弧起点和目标弧终点之间; 其中, 目标弧起点到所述目标点位的距离与所述目标点位到目标弧终点的距离之和减去目标弧 长度的值最小; 返回重新搜索距离所述起始点位最近的边缘模板点位或者区域边界点位, 直到所述未 排点位均已加入或者所述子回路达到所述第一约束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得到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当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1461396 A 2 前线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线路, 对已生成的线路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线路, 对已生成的。
8、线路 进行调整, 包括: 对所述已生成的线路中的目标已排点位和所述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目标未排点位进行 置换; 以置换后的线路为节点构建邻接关系图, 对所述邻接关系图中邻接线路的异常点位进 行调整; 对调整后的当前线路, 重新匹配最优排线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已生成的线路中的目标已排点 位和所述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目标未排点位进行置换, 包括: 以所述起始点位为搜索起点, 搜索与所述起始点位邻近的目标未排点位, 所述目标未 排点位为非模板点位; 将所述目标未排点位加入所述当前线路; 若所述当前线路超过所述第一约束条件, 则在所述当前线路中搜索目标已排点位, 所。
9、 述目标已排点位为所述当前线路中距离所述起始点位最远的点位; 从所述当前线路中删除所述目标已排点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以置换后的线路为节点构建邻接关系 图, 对所述邻接关系图中邻接线路的异常点位进行调整, 包括: 以置换后的线路为节点构建邻接关系图; 对所述邻接关系图中的每条邻接线路, 计算各点位的轮廓系数; 根据所述轮廓系数确定所述邻接线路中的异常点位, 以及所述异常点位对应的原归附 线路和目标归附线路; 将所述异常点位从所述原归附线路调整至所述目标归附线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调整后的当前线路, 重新匹配最优 排线模板,。
10、 包括: 获取与所述当前线路相匹配的匹配排线模板集; 若所述匹配排线模板集中匹配度最高的第一排线模板未被使用, 则将所述第一排线模 板设置为所述当前线路的目标排线模板; 若所述第一排线模板已被目标线路使用, 则计算所述当前线路与所述第一排线模板的 第一匹配度, 以及所述目标线路与所述第一排线模板的第二匹配度; 判断所述第一匹配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匹配度, 若是, 则将所述第一排线模板设置为 所述当前线路的目标排线模板; 否则, 查找下一个匹配度最高的第二排线模板, 直至查找到 所述当前线路对应的目标排线模板或者所述匹配排线模板集中的所有模板查找完毕。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11、, 所述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排线结果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取所述排线结果中的排线模板集; 对所述排线模板集中不满足匹配条件的模板扩展k层后进行局部重排; 判断重排后的线路是否满足第二约束条件, 若是, 则根据所述重排后的线路更新所述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1461396 A 3 排线结果; 否则, 继续扩展k层进行局部重排, 直到重排后的线路满足第二约束条件或者达 到迭代上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约束条件, 包括: 重排后的线路运费和线路固定率的加权和是否优于当前最优值。 13.一种物流排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 网格划。
12、分模块, 用于根据目标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地理位置, 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 网格划分; 扩展寻优模块, 用于以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起始网格为中心向外逐层扩展, 在扩展过程 中,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排线 模板; 搜索排线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束条件,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 区域中的点位进行排线, 直到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所有网格搜索完成, 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 排线结果。 14.一种电子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 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
13、权利要求1-12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物流排线 方法。 15.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 行时, 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方法权利要求1-12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物流排线方法。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1461396 A 4 物流排线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物流排线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及 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零售业变革的不断深化, 物流配送平台从同城、 外卖领域切入, 逐步拓展到生 鲜、 商超配送领域, 甚至更为广泛的快递末端领域。 0。
14、003 配送系统作为仓储配送作业中的关键一环, 配载技术和路线优化技术决定着物流 企业服务质量、 物流成本等方面。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物流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送线路 模型的创建以及作业方式方面, 比如Ropke and Pisinger提出的ALNS(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以配送成本和车辆数为目标, 采用插入和移除 操作对配送线路进行优化; 以ALNS和SA(Simulated Annealing, 模拟退火算法)为基础的著 名开源框架Jsprit提供了TSP(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旅行商。
15、问题)、 VRP(Vehicle Routing Problem, 车辆路径问题)等多种问题的算法模型; 但是, 目前对配送线路问题的研 究仍存在些不足的地方。 0004 通常, 在商户下单后, 由仓库调度人员进行订单分配和车辆指派, 人工凭经验选择 物流车辆数量。 然而, 在实际运输的分派过程中, 受到运力资源、 司机排班、 交通拥堵等多种 因素的限制, 多地均推出分区域分车型的限行政策, 传统的排线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导致运输路径与司机存在调度效率低下、 车辆资源利用率较低、 司机分配不均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排线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
16、质, 用于提 高线路固定率, 进而在区域多车型的场景下, 可以提高配送时效并降低配送成本。 000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物流排线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0007 根据目标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地理位置, 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划分; 0008 以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起始网格为中心向外逐层扩展, 在扩展过程中, 根据所述目 标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排线模板; 0009 根据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束条件,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进 行排线, 直到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所有网格搜索完成, 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排线结果。 0010 根据本公开。
17、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物流排线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 0011 网格划分模块, 用于根据目标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地理位置, 对所述目标区域 进行网格划分; 0012 扩展寻优模块, 用于以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起始网格为中心向外逐层扩展, 在扩展 过程中,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 排线模板; 0013 搜索排线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束条件, 对所述当前局部 说明书 1/17 页 5 CN 111461396 A 5 搜索区域中的点位进行排线, 直到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所有网格搜索完成, 得到所述目标区 域的排线结果。 001。
18、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包括: 0015 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 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物流排线方法。 001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四方面, 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当所述存储介质中 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 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前述物流排线方法。 0017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排线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所述 方法包括: 0018 根据目标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地理位置, 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划分; 0019 以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起始网格为中心。
19、向外逐层扩展, 在扩展过程中, 根据所述目 标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排线模板; 0020 根据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束条件,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进 行排线, 直到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所有网格搜索完成, 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排线结果。 0021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局部搜索区域的最优排线模版, 对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进行 排线, 由于该最优排线模版为根据历史排线模板所确定, 使得局部搜索区域的排线结果尽 可能和历史排线相似, 在区域多车型的场景下, 可以提升线路固定率, 进而可以提高配送时 效并降低配送成本。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
20、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 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物流排线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24 图2示出了本公开对目标区域进行排线得到线路初始解的一个流程图; 0025 图3示出了本公开对线路初始解进行局部重排的一个流程图; 0026 图4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物流排线装置的结构图; 0027 图5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
21、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 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公开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29 方法实施例 0030 参照图1, 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物流排线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所述方法 包括: 0031 步骤101、 根据目标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地理位置, 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划 说明书 2/17 页 6 CN 111461396 A 6 分; 。
22、0032 步骤102、 以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起始网格为中心向外逐层扩展, 在扩展过程中, 根 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排线模板; 0033 步骤103、 根据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束条件,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 的点位进行排线, 直到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所有网格搜索完成, 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排线结 果。 0034 本公开的物流排线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智 能手机、 平板电脑、 电子书阅读器、 MP3(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23、 III)播放器、 MP4(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播放器、 膝上型便携计算机、 车载电脑、 台式计 算机、 机顶盒、 智能电视机、 可穿戴设备等等。 0035 所述目标区域指的是待排线的区域, 例如, 所述目标区域可以为一个城市、 一个配 送中心覆盖的区域等。 所述点位指的是订单需要配送到的位置(如商家位置等)。 排线是指 由多个订单组合成的一条物流配送线路。 例如, 对商家订单进行聚合, 将邻近的商家合理地 安排在一辆车上进行集中配送, 每辆车及其需要负责配送的商家称为一条 “排线” 。 00。
24、36 在实际应用中, 一个目标区域可以配置有多种车型的多个车辆, 每个车型包括多 个车辆, 在对目标区域中的点位进行排线的过程中, 对于某条线路, 会从相同车型的多个车 辆中随机分配某个车辆, 由此导致对于相同线路, 每次可能会分配同一个车型的不同车辆。 0037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高线路固定率, 也即尽可能地为相同线路分配同一个车辆, 实现车辆和线路的绑定。 这样, 车辆的司机对线路更加熟悉, 可以提高配送时效并降低配送 成本。 0038 基于上述思想, 本公开可以重新构建排线规划问题模型, 结合业务的实际情况, 提 出了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 建立单个仓储中心、 多重约束条件、 以配送成本和。
25、模版匹配度为 优化目标的多目标组合优化的数学模型。 0039 排线规划问题的基本假设具体如下: 0040 (1)有一个配送中心, 每个配送中心有多种车型, 车型的投放受区域限制影响; 0041 (2)每个配送中心都有主力车型, 且数量无限制; 0042 (3)每辆车仅调度一次, 无需考虑车辆往返路程和费用; 0043 (4)任何一个商家的实际需求量不超过每种车型的最大载货量限制, 每辆车至少 可以服务一个商家; 0044 (5)司机的收入与商家数、 订单重量及体积、 最远配送里程有关。 0045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构建排线规划问题模型如下: 0046 0047 0048 说明书 3/17 页 7。
26、 CN 111461396 A 7 0049 0050 0051 其中, J为客户集合, j为客户, K为所有车辆集合, k为车辆, L为车型集合, l为车型; Qlk为l型车辆k的最大载货量, qj为客户j的需求量; dij为节点i到节点j的距离, wk为第k辆车 司机的工资; Xijk1为车辆k从节点i到节点j, 否则Xijk0; f为单位物资单位距离的运输费 用。 0052 式(1)为最小化配送成本目标函数, 主要和配送里程、 需求量及商家数相关; 式(2) 为最大化线路固定程度; 式(3)为车辆的载重能力约束, 表示货物装载总重量不能超过车型 装载上限; 式(4)表示一个客户只由一辆车。
27、配送; 式(5)表示每个客户的需求量小于任一车 型的装载量。 0053 上述排线规划问题可以描述如下: 城市仓储中心需要为配送区域内众多的商家服 务, 每个商家对某种货物的实际需求已知。 仓储中心在配送区域只有一个, 且有多种车型可 供选择, 每辆车可以为多个商家服务, 但每个商家只能由一辆车配送。 无需考虑车辆和仓储 中心的往返程, 通过合理地调度车辆和选择配送范围, 确定从仓储中心到客户的一种配送 方案, 使总的配送费用最小。 该方案不但要确定如何调度车辆, 而且需要考虑固定司机固定 线路的要求, 即期望每天的配送线路尽可能的固定。 0054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上述排线规划问题模型, 提出一。
28、种基于模版匹配的物流排线规 划算法, 在保证配送成本和履约时效的前提下,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 “固定司机固定线 路” , 可以提升线路固定率, 同时可以满足城市侧对区域多车型的需求。 0055 在对目标区域进行排线之前, 首先收集排线算法所需的相关数据, 例如可以包括: 待分配订单信息、 主力车型信息(包括载重、 容积、 件数、 商家数、 里程限制)、 历史排线模版 信息(包括车型信息、 司机、 模版边界等), 算法运行参数配置等。 其中, 一个历史排线模板对 应一条线路, 包括该线路经过的点位, 以及分配的司机、 车型、 载重等信息。 然后, 提取目标 区域内最近一段时期的历史排线数据, 。
29、根据历史订单与待排线订单的空间相似度及线路出 现的频繁程度获取匹配程度最高的历史排线模版集; 再基于历史排线模版集对所述目标区 域中的点位进行排线。 0056 具体地, 步骤101根据目标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地理位置, 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 网格划分, 也即, 可以根据订单的地理位置信息构建订单-网格单元, 生成网格簇。 本公开实 施例基于网格确定局部搜索区域, 对局部搜索区域内的点位, 以起始点位为搜索起点迭代 搜索生成配送线路, 使用网格进行降维可以极大地降低问题规模, 加快运算速度, 能够在较 短时间内寻找到全局最优解。 0057 步骤102以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起始网格为中心向外逐层扩展, 。
30、在扩展过程中, 根据 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排线模板。 0058 具体地, 对步骤101生成的网格簇进行边缘检测, 按照一定规则确定初始搜索单元 (起始网格), 以该起始网格为中心向外逐层扩展, 以动态扩展局部搜索区域S, 在扩展过程 中,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当前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 排线模板。 所述目标排线模板可以为所述目标区域的历史排线模版集中的最优排线模板, 也即, 目标排线模板中的历史点位与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空间相似度最高 说明书 4/17 页 8 CN 111461396 A 8 且满足预设。
31、相似度。 0059 步骤103根据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束条件,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 的点位进行排线, 直到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所有网格搜索完成, 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排线结 果。 0060 其中, 第一约束条件可以为预先设置的多重约束条件, 例如, 所述第一约束条件至 少可以包括如下约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载重、 体积、 件数、 商家数等。 0061 在排线过程中, 为了提高配送的时效性, 通常倾向于将相邻点位放在一起集中进 行配送, 并且将 “邻域” 限定在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 如空间相邻的线路之间。 因此, 本公 开实施例以网格为单位进行搜索, 逐层扩展局部搜索区域, 每扩展得到当前。
32、局部搜索区域 S, 根据区域S的目标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束条件, 对区域S中的点位进行排线, 然后再搜索 下一个区域S, 直到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所有网格搜索完成, 可以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排线结 果。 0062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局部搜索区域的最优排线模版, 对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进行 排线, 由于该最优排线模版为根据历史排线模板所确定, 使得局部搜索区域的排线结果尽 可能和历史排线相似, 在保证配送成本和履约时效的前提下,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 “固定 司机固定线路” , 进而可以提升线路固定率, 同时可以满足城市侧对区域多车型的需求。 0063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 步骤102所述在扩展过。
33、程中,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 的历史排线模板, 确定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目标排线模板, 包括: 0064 步骤S11、 每向外扩展一层,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与所述目标区域的 历史排线模板进行匹配, 确定是否存在满足匹配条件的目标排线模板; 0065 步骤S12、 若确定所述历史排线模板中不存在目标排线模板, 则基于所述当前局部 搜索区域继续向外逐层扩展, 直到查找到目标排线模板或者达到终止扩展条件。 0066 根据目标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地理位置, 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划分, 生成 网格簇之后, 对网格进行边缘检测。 具体地, 对所有网格进行边缘算子检测, 确定出边界网 格。
34、, 按照一定规则确定起始网格, 以起始网格为中心向外扩展一层, 构建局部搜索区域。 本 公开实施例中是逐层向外扩展的, 在一个示例中, 第一次向外扩展得到的第一层包括位于 中心的1个起始网格以及周围邻近的共8个网格, 继续向外扩展, 第二层包括位于中心的1个 起始网格以及周围邻近的16个网格, 以此类推。 0067 每向外扩展一层,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历史排线 模板进行匹配, 确定是否存在满足匹配条件的目标排线模板, 也即, 确定是否存在历史点位 与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待排线的点位的空间相似度满足预设相似度的最优排线模板。 0068 如果历史排线模板中不存在符合预设相。
35、似度的目标排线模板, 则基于所述当前局 部搜索区域继续向外逐层扩展, 直到查找到目标排线模板或者达到终止扩展条件。 0069 可选地, 所述终止扩展条件可以包括: 当前局部搜索区域达到最大扩展层数或者 达到最大点位数。 为了将 “邻域” 限定在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 可以预先设置最大扩展层 数(如m层)和最大点位数(如n个), 在扩展局部搜索区域的过程中, 如果已经扩展m层仍没有 匹配到目标排线模板, 则停止扩展; 或者, 如果扩展的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包含的点位数已 经达到n个, 仍没有匹配到目标排线模板, 则停止扩展。 0070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 步骤S11所述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
36、区域中的点位 说明书 5/17 页 9 CN 111461396 A 9 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历史排线模板进行匹配, 确定是否存在满足匹配条件的目标排线模板, 包括: 0071 步骤S111、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统计所述当前局部搜索 区域中的点位在每一个历史排线模板中的点位占比; 0072 步骤S112、 确定所述点位占比超过预设占比的历史排线模板为候选排线模板; 0073 步骤S113、 计算所述候选排线模板中的点位与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之 间的匹配度; 0074 步骤S114、 根据所述匹配度, 确定是否存在满足匹配条件的目标排线模板。 0075 针对当前局部搜。
37、索区域匹配目标排线模板,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基于Hausdorff距 离的匹配方法。 0076 首先, 通过下式(6),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历史排线模板, 统计所述当前 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在每一个历史排线模板中的点位占比T。 0077 0078 确定所述点位占比超过预设占比(如 )的历史排线模板为候选排线模板, 也即将T 的历史排线模版确定为候选排线模板。 0079 如果只存在1个候选排线模板, 则将该候选排线模板确定为目标排线模板; 如果存 在多个候选排线模板, 则根据Hausdorff距离, 如下式(7)计算每个候选排线模板中的点位 与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之间的匹配度。 0。
38、080 H(A,B)maxh(A,B),h(B,A) (7) 0081 0082 Hausdorff距离是衡量轨迹间距离的常用度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用于计算模版 匹配度。 该算法的主要思想为: 通过给定目标轨迹点集Aa1, a2, ., am, 以及待匹配轨迹 点集Bb1, b2, ., bn, 计算目标轨迹和待匹配轨迹之间的匹配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 目 标轨迹点集A可以为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点位的集合, 待匹配轨迹点集B可以为候选排线模 板中点位的集合。 0083 可选地, 本公开实施例对上式(7)进行改进, 得到如下改进的Hausdorff距离计算 公式: 0084 0085 通过上式。
39、(8)计算Hausdorff距离, 可以降低异常点对模版匹配率的影响。 根据上 述(8)计算每个候选排线模板的匹配度, 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满足匹配条件的目标排线模板。 例如, 可以判断计算的匹配度是否满足预设匹配度, 如果存在多个满足预设匹配度的候选 排线模板, 则可以选择topk个作为目标排线模板, 如果不存在满足预设匹配度的候选排线 模板, 则将当前局部搜索区域的目标排线模板置为空。 说明书 6/17 页 10 CN 111461396 A 10 0086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 步骤103所述根据所述最优排线模板以及第一约 束条件, 对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点位进行排线, 包括: 。
40、0087 步骤S21、 确定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起始点位; 0088 步骤S22、 以所述起始点位为搜索起点, 搜索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内的未排点 位; 0089 步骤S23、 依据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所述第一约束条件, 利用最近插入法逐个加 入待排点位, 直到所述未排点位均已加入或者达到所述第一约束条件, 得到所述当前局部 搜索区域对应的当前线路。 0090 首先, 在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内的点位中确定起始点位。 优选地, 如果当前局部 搜索区域S存在目标排线模板, 则选择目标排线模板的边缘点位作为起始点位。 例如, 通过 凸包算法检测到目标排线模板的边缘, 在边缘处任选一点作为起始点位。
41、。 如果当前局部搜 索区域S不存在目标排线模板, 则在区域S的边界中任选一点作为起始点位。 0091 以所述起始点位为搜索起点, 搜索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内的未排点位。 所述未 排点位指还未加入任何线路的点位。 0092 依据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的目标排线模板以及所述第一约束条件, 结合模板优 先的原则, 利用最近插入法逐个加入待排点位。 所述最近插入法指的是依次加入距离起始 点位最近的未排点位。 模板优先原则指如果存在两个最近的未排点位, 且一个是目标排线 模板中的点位, 另一个不是目标排线模板中的点位。 在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加入当前线路的 情况下, 优先选择目标排线模板中的点位加入当前线路。。
42、 0093 由此逐个加入待排点位, 直到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未排点位均已加入或者 达到所述第一约束条件时, 停止继续加入, 可以得到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当前线 路。 0094 其中, 达到所述第一约束条件指, 当前线路所需的载重、 体积、 件数中的任意一项 满足预先设置的上限, 或者, 当前线路所需配送的商家数达到预设商家数。 例如, 若当前线 路所需的载重达到预设的载重上限, 则当前线路达到第一约束条件; 或者, 若当前线路的订 单件数达到预设的件数上限, 则当前线路达到第一约束条件; 或者, 当前线路所需配送的商 家数达到预设商家数, 则当前线路达到第一约束条件等。 0095 在。
43、本公开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 步骤S23所述依据所述目标排线模板以及所述第 一约束条件, 利用最近插入法逐个加入待排点位, 直到所述未排点位均已加入或者达到所 述第一约束条件, 得到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当前线路, 包括: 0096 步骤S231、 将所述起始点位作为初始的子回路; 0097 步骤S232、 在所述未排点位中, 基于模板优先原则, 搜索距离所述起始点位最近的 目标点位; 0098 步骤S233、 若所述子回路未达到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子回路的总行程未超过 行程上限, 则在所述子回路中查找目标弧, 将所述目标点位插入所述目标弧起点和目标弧 终点之间; 其中, 目标弧起点到所述。
44、目标点位的距离与所述目标点位到目标弧终点的距离 之和减去目标弧长度的值最小; 0099 步骤S234、 返回重新搜索距离所述起始点位最近的边缘模板点位或者区域边界点 位, 直到所述未排点位均已加入或者所述子回路达到所述第一约束条件。 说明书 7/17 页 11 CN 111461396 A 11 0100 在确定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起始点位之后, 将所述起始点位作为初始的子 回路。 0101 基于模板优先原则, 搜索距离所述起始点位最近的目标点位vk, 若所述子回路未 达到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子回路的总行程未超过行程上限, 则可以继续添加未排点 位。 具体地, 在所述子回路中查找目标弧(。
45、i,j), 子回路中两两节点之间称为弧, 其中, i为目 标弧的起点, j为目标弧的终点。 该目标弧使得起点i到所述目标点位的距离与所述目标点 位到终点j的距离之和减去目标弧长度的值最小, 也即使得Cik+Ckj-Cij的值最小, 如果存在 满足上述条件的目标弧, 则将所述目标点位vk插入所述目标弧的起点i和目标弧的终点j之 间。 0102 返回步骤S232重新搜索距离所述起始点位最近的目标点位, 直到所述未排点位均 已加入或者所述子回路达到所述第一约束条件, 此时, 终止加入操作, 得到所述当前局部搜 索区域对应的当前线路(即所述子回路)。 0103 在搜索过程中, 若当前线路满足了第一约束。
46、条件, 也即当前线路上的点位数满足 最大商家数、 最大满载率以及里程数要求, 则生成一条派车线路, 即, 按照当前线路对应的 目标排线模板生成一条排线, 排线上包括当前线路上的所有点位。 也就是说, 本公开实施例 的线路是在局部搜索区域搜索过程中生成的。 0104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 步骤S23所述得到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 当前线路之后,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线路, 对已生成的线路进行调整。 0105 生成当前线路之后, 可能会对已生成的线路有影响, 需要对已生成的所有线路(包 括当前线路)进行调整。 0106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线路,。
47、 对已生成的线路进行调 整, 包括: 0107 步骤S31、 对所述已生成的线路中的目标已排点位和所述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目标 未排点位进行置换; 0108 步骤S32、 以置换后的线路为节点构建邻接关系图, 对所述邻接关系图中邻接线路 的异常点位进行调整; 0109 步骤S33、 对调整后的当前线路, 重新匹配最优排线模板。 0110 在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内的所有点位搜索完毕, 或者当前线路满足第一约束条件 时, 对已生成的所有线路进行调整, 并且退出当前局部搜索区域, 重新确定下一个局部搜索 区域进行搜索。 对已生成的线路进行调整可以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边缘节点置换(步骤 S31)、 局部链路调。
48、整(步骤S32)、 以及模板再匹配(步骤S33)。 0111 其中, 边缘节点置换用于将更加邻近当前线路的未排非模板点置换到当前线路 中。 局部链路调整用于对已排线路中的异常点位进行调整。 模板再匹配用于解决当前线路 的模板错位问题, 为当前线路重新匹配最优排线模板。 0112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 步骤S31所述对所述已生成的线路中的目标已排 点位和所述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的目标未排点位进行置换, 包括: 0113 步骤S311、 以所述起始点位为搜索起点, 搜索与所述起始点位邻近的目标未排点 位, 所述目标未排点位为非模板点位; 0114 步骤S312、 将所述目标未排点位加入所述当。
49、前线路; 说明书 8/17 页 12 CN 111461396 A 12 0115 步骤S313、 若所述当前线路超过所述第一约束条件, 则在所述当前线路中搜索目 标已排点位, 所述目标已排点位为所述当前线路中距离所述起始点位最远的点位; 0116 步骤S314、 从所述当前线路中删除所述目标已排点位。 0117 具体地, 以起始点位v1为搜索起点, 依次搜索与所述起始点位邻近的目标未排点 位, 所述目标未排点位为当前局部搜索区域中距离所述起始点位最近的未排非模板点位。 0118 在生成当前局部搜索区域对应的当前线路的过程中,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模板优先 的原则, 因此, 可能会在当前线路中优先。
50、加入目标排线模板中的点位, 而舍弃了邻近程度更 高的非模板点位。 步骤S31的目的在于将这些邻近程度比模板点位更高的非模板点位置换 到当前线路中。 0119 将所述目标未排点位加入所述当前线路之后, 判断当前线路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约 束条件, 若未超过, 则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未排点位; 若超过, 则在所述当前线路中搜索目 标已排点位, 所述目标已排点位为所述当前线路中距离所述起始点位最远的点位, 从所述 当前线路中删除所述目标已排点位, 以使当前线路满足第一约束条件。 0120 其中, 从所述当前线路中删除所述目标已排点位, 指可以将该目标已排点位置换 到其它更适合的线路中, 或者, 将该目标已。
- 内容关键字: 物流 排线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地基侧壁防坍塌的支护板.pdf
快拆式刀具组件.pdf
可伸缩导向装置.pdf
长度小的望远镜.pdf
新型的物料吸取、翻转装置.pdf
硅粉制备除尘系统.pdf
居中夹紧机构.pdf
多方位调节式化纤面料圆筒针织机导纱器.pdf
单轴承反射式绝对值编码器.pdf
带自调节头罩的按摩椅.pdf
用于水力集矿装置测试的试验水槽.pdf
环卫用垃圾固液分离装置.pdf
糖浆原料液混合搅拌装置.pdf
具有防偏移功能的不锈钢板料下料装置.pdf
器械清洗装置.pdf
半导体器件散热装置.pdf
防撞的建筑工程防护支架.pdf
GJB 73771射频识别空中接口协议标准的液态生物样本射频标签.pdf
用于电源柜的接地式支撑结构.pdf
便于携带的钢构焊接装置.pdf
三体保温磁力泵.pdf
用于饲料生产的混合搅拌装置.pdf
环控天线射频前端组件及系统.pdf
储能电池的放电策略制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深浅层特征融合的浮选过程工况识别方法.pdf
集成MEMS-CMOS的气体传感器芯片及制备方法.pdf
路侧车辆停泊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动态遥感技术的国土测绘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含有撕裂检测功能的矿用皮带输送机及方法.pdf
低Pt负载MXene-碳纳米管气凝胶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医疗废物处理装置.pdf
空心型材挤压模具分流孔快速优化方法.pdf
高密度乙烯均聚物及掺合组合物.pdf
一种新的多肽锌指蛋白ZNF135-4763和编码这种多肽的多核苷酸.pdf
异烯烃和/或叔烷基醚的生产工艺.pdf
凋亡抑制因子API4基因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结构和用途.pdf
缩化聚乙烯醇介质主剂及其配制工艺和产品的用途.pdf
共轴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测控与电子系统的自检测试.pdf
一种外周血白细胞原位杂交实验新技术.pdf
滤板工艺孔封堵方法.pdf
保健胸罩.pdf
一种多孔陶瓷煤的生产方法.pdf
废内燃机润滑油再生生产技术.pdf
一种冷烫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除虫脲复配乳油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pdf
身体按摩装置.pdf
家用电器远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
乙醇汽油抗腐蚀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装置.pdf
清洁型热回收捣固式炼焦炉.pdf
用于微波烹饪的成型聚丙烯树脂容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