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的导风组件、风嘴组件及烘箱.pdf
《风口的导风组件、风嘴组件及烘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口的导风组件、风嘴组件及烘箱.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76867.8 (22)申请日 2020.03.13 (71)申请人 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江东大 道1号 (72)发明人 刘庆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91 代理人 郭晓丽 (51)Int.Cl. B05D 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风口的导风组件、 风嘴组件及烘箱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烘箱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风口 的导风组件、 风嘴组件及烘箱。 其。
2、中, 风口的导风 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挡风机构, 沿风口的长度方 向排列, 每个所述挡风机构包括一个第一表面, 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连的两个第一侧面, 所述两个第一侧面相对设置; 其中, 所述第一表 面与所述风口相对, 所述两个第一侧面远离所述 第一表面的一个边缘分别连接于所述风口的两 个长边缘上。 上述风嘴组件, 可以有效减少与留 白区接触的热风量, 具体可以实现减少留白区基 材(如极片箔材)变形和褶皱, 改善靠近留白区的 涂覆层(极片上的活性物质层)边缘开裂等情况, 进而有效提高涂布烘干产品(电池极片)的良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111299103 A 202。
3、0.06.19 CN 111299103 A 1.一种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一个挡风机构, 沿风口的长度方向排列, 每个所述挡风机构包括一个第一表面, 以 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连的两个第一侧面, 所述两个第一侧面相对设置; 其中, 所述第一 表面与所述风口相对, 所述两个第一侧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个边缘分别连接于所述风 口的两个长边缘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开 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侧 面, 所述两个第二侧面相对设置, 且每个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
4、第一表面和两个第一侧面相 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 第一表面和两个第一侧面围成的空间内的导向板, 所述导向板配置为将所述风口吹来的风 导向所述空间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侧面, 所述两个第二侧面相对设置, 且每个第二侧面分 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和两个第一侧面相连; 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 且靠近所述两个第一侧面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风口 一侧倾斜; 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开孔位于所述导向板朝向所述风口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
5、向板与所述挡风机构的第 一表面相对, 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侧面平行的横截面呈弧型, 所述弧型的两端向背离所 述风口一侧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二开孔; 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开孔位于所述导向板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弯曲倾斜, 被配置为将所述风口吹来的风导向所述挡风机构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对滑轨, 所述 一对滑轨分别安装于所述风口的两个长边缘上、 且延伸方向与所述两个长边缘的延伸方向 相同; 每个挡风机构的两。
6、个第一侧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个边缘设有滑动连接件; 每个挡 风机构的两个所述滑动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一对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挡风机构和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锁定件, 所述锁定件配置为将所述滑轨和所述挡 风机构的相对位置锁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挡风机构包括第 一种挡风机构和第二种挡风机构; 所述第一种挡风机构可嵌套在所述第二种挡风机构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滑轨包括与第一种挡风机构对应的一对第一种滑动支撑杆以及与第二种挡 风机构对应的一对第二种滑动支撑杆, 所述一对第一种滑动支撑杆和所述一对第二种滑动 。
7、支撑杆相互平行;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299103 A 2 所述第一种挡风机构的两个滑动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两个滑轨的第一种滑动支撑杆滑 动连接; 所述第二种挡风机构的两个滑动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两个滑轨的第二种滑动支撑杆 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种挡风机构可沿所述第一种滑动支撑杆滑动和/或所述第二种挡风机 构可沿所述第二种滑动支撑杆滑动、 以使得所述第一种挡风机构嵌套在所述第二种挡风机 构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种挡风机构至多包括一个第二侧面, 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和两 个第二侧面相连。 13.一种风嘴组件, 其特征在于, 包。
8、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风口的导风组件。 14.一种烘箱,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嘴组件。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299103 A 3 一种风口的导风组件、 风嘴组件及烘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烘箱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风口的导风组件、 风嘴组件及烘箱。 背景技术 0002 在涂布领域, 一般会根据产品需要设置留白/涂布留白区, 即涂布未涂覆区, 对于 电池极片的涂布, 具体指箔材上未涂布活性物质的区域, 该区域一般与涂布区交替设置呈 斑马纹形状; 现有涂布烘箱风嘴, 在沿风嘴长度方向出风量是均匀分布的, 这在连续斑马纹 涂布时会产生一些问题。
9、, 如靠近留白区的涂覆区边缘处易产生干裂, 或者涂覆区中间区域 较湿、 边缘区域较干等现象, 同时留白区还容易产生褶皱, 即未涂覆区的基材(极片箔材)发 生塑性变形, 产生凹凸不平的条纹和沟壑。 0003 目前, 针对传统烘箱风嘴的问题, 一般采用在留白区遮挡风嘴的设计, 即将留白区 对应位置处所受热风进行遮挡, 减少留白区铜箔受热程度, 以抵消负面影响, 减少留白区边 缘箔材变形, 改善褶皱和活性物质边缘开裂等情况。 0004 目前, 常规的遮挡方法是采用铁氟龙胶带对烘箱风嘴对应位置粘贴以实现遮挡, 该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 但是效果有限, 且胶带容易脱落或破损, 需要经常重新更换, 因此 无。
10、法从根本上有效改善涂布产品的良率。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口的导风组件、 风嘴组件及烘箱, 目的是改善涂布烘干产品 的良率。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风口的导风组件, 包括: 0008 至少一个挡风机构, 沿风口的长度方向排列, 每个所述挡风机构包括一个第一表 面, 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连的两个第一侧面, 所述两个第一侧面相对设置; 其中, 所 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风口相对, 所述两个第一侧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个边缘分别连接于 所述风口的两个长边缘上。 0009 上述导风组件, 用于安装在出风嘴的风口上, 包括至少一个挡风机构, 所。
11、述挡风机 构可以对应遮挡待风干产品的留白区位置; 具体的, 该挡风机构大致呈立方体状, 不仅包括 与风口相对的第一表面, 还包括两个第一侧面, 该挡风机构的两个第一侧面远离第一表面 一端与风口的边缘相连, 进而第一表面与风口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与待风干产品(电池极 片)之间的距离比较近, 从而可以有效遮挡产品的留白区, 避免风口的热风从挡风机构两侧 扩散到产品的留白区, 减少与留白区接触的热风量, 减少留白区受热程度, 以抵消负面影 响, 具体可以实现减少留白区基材(如极片箔材)变形和褶皱, 改善靠近留白区的涂覆层(极 片上的活性物质层)边缘开裂等情况; 另外, 上述挡风机构不易脱落或破损,。
12、 无需经常更换。 综上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导风组件可以有效提高涂布烘干产品(电池极片)的良率。 说明书 1/7 页 4 CN 111299103 A 4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
13、挡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如图1至图7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口的导风组件, 包括: 0020 至少一个挡风机构2, 沿风口的长度方向排列; 每个所述挡风机构2括一个第一表 面21, 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21相。
14、连的两个第一侧面22, 所述两个第一侧面22相对设置; 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21与所述风口相对, 所述两个第一侧面22远离所述第一表面21的一个 边缘分别连接于所述风口的两个长边缘上。 0021 上述导风组件, 可安装在出风嘴本体1的风口上, 包括至少一个挡风机构2, 所述挡 风机构2可以对应遮挡待风干产品的留白区位置; 具体的, 该挡风机构2大致呈立方体状, 不 仅包括与风口相对的第一表面21, 还包括两个第一侧面22, 该挡风机构2的两个第一侧面22 远离第一表面21一端与风口的边缘相连, 进而第一表面21与风口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与 待风干产品(电池极片)之间的距离比较近, 从而可以有。
15、效遮挡产品的留白区, 避免风口的 热风从挡风机构2两侧扩散到产品的留白区, 减少与留白区接触的热风量, 减少留白区受热 程度, 以抵消负面影响, 具体可以实现减少留白区基材(如极片箔材)变形和褶皱, 改善靠近 留白区的涂覆层(极片上的活性物质层)边缘开裂等情况; 另外, 上述挡风机构2不易脱落或 破损, 无需经常更换。 综上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导风组件可以有效提高涂布烘干产品 (电池极片)的良率。 0022 具体的, 下面以电池极片作为涂布烘干产品为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 具体结构和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由于一般烘箱有上下相对的上风嘴(风口朝下)和下风嘴 (风口朝上), 本实施例。
16、以上风嘴为例进行说明, 同样下风嘴也适用。 0023 具体的, 如图1所示,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和描述, 设定出风嘴本体1的 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x、 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y。 挡风机构2中, 第一表面21与风口相对, 与第 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平行, 两个第一侧面22相对且沿第二方向y排列, 每个第一侧面22与第 一方向x平行且与第一表面21垂直。 0024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 如图2至图7所示, 每个所述第一侧面22上设有第一开孔31。 0025 风口吹出的风被挡风机构2阻挡后, 可以从两个第一侧面22上的第一开孔31流向 说明书 2/7 页 5 CN 111299103 A 5 。
17、挡风机构2的两侧, 即, 被阻挡的风可以沿挡风机构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前后两侧)流出, 以减少沿挡风机构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左右两侧)的流出量, 从而可以减小对挡风机构 2两侧的风口流场造成影响, 即尽可能减小对涂布区上方的流场造成干扰。 0026 示例性的, 如图2、 图4和图7所示, 每个第一侧面22上的第一开孔31可以包括有多 个孔, 如图3、 图5和图6所示, 第一开孔31也可以是一个单孔; 具体的, 第一侧面22可以采用 网孔板(如圆形网孔, 或者是长条状、 斜纹状等网孔)。 0027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 如图1至图4、 图7所示, 所述挡风机构2还可以包括第二侧面 23。 。
18、示例性的, 如图2至图4所示, 挡风机构2包括两个第二侧面23, 所述两个第二侧面23相对 设置, 且每个第二侧面23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21和两个第一侧面22相连。 具体的, 如图1所 示, 两个第二侧面23相对且沿第一方向x排列, 每个第二侧面23与第二方向y平行且与第一 表面21垂直。 0028 具体的, 如图2至图4所示, 挡风机构2的第一表面21、 两个第一侧面22和两个第二 侧面23组成了一个箱体, 该箱体仅一侧开放, 该开放的一侧与第一表面21相对, 用于接受风 口一侧的进风; 该挡风机构2中的第一表面21和两个第二侧面23, 可以确保被遮挡的风不通 过左右两侧外流; 同时, 挡风。
19、机构2的箱体为非闭合设计, 前后两个第一侧面22上设有的第 一开孔31, 可以将被遮挡的风引导至前后方向流出; 即, 本实施例中, 挡风机构2可以将风口 的风由垂直于极片方向导向至平行于极片向前后方向排出, 从而可以确保不吹向极片, 不 会对极片造成残余干燥作用, 且不会对留白区两侧的热风流场造成影响。 0029 示例性的, 如图1所示, 挡风机构2沿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大于目前涉及涂布烘干极 片产品的最小留白宽度且小于目前涉及电池极片的最大留白宽度, 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宽 10mm-20mm, 以遮挡留白边缘涂覆区热风, 例如, 具体可以为60mm。 0030 示例性的, 挡风机构的第一表面、 。
20、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采用同一种材质的板材, 该 材质可以为不锈钢、 铝合金、 钢板、 铜板、 非金属板等, 加工方式可以为钣金、 铸造、 铣削等方 式, 厚度可以为1mm-5mm。 0031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挡风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21和两个第一 侧面22围成的空间内的导向板, 例如图4中的导向板41和图5中的导向板42。 具体的, 所述导 向板配置为将所述风口吹来的风导向所述空间外部。 具体的, 第一表面21和两个第一侧面 22围成的空间, 即挡风机构2围成的立方体空间, 当挡风机构2包括第二侧面23时, 该空间即 由第一表面21、 第一侧面22和第二侧面23共同围成的空间。
21、。 0032 具体的, 在挡风机构内部空间的底部设置导向板, 可以将热风向挡风机构外部引 导, 并具体可以向需要干燥的区域进行导向, 以实现对热风的有效利用, 降低了能耗, 同时 还能减少遮挡区域的风压, 起到降低遮挡区域的干燥速率的作用。 0033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如图4所示, 所述挡风机构2包括两个第二侧面23; 导向板 41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 且靠近所述两个第一侧面22的两端410分别朝向风口一侧倾斜; 所 述第一侧面22上的第一开孔31位于所述导向板41朝向所述风口的一侧。 具体的, 导向板41 靠近所述两个第一侧面22的两端410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一侧面22相连。 0034 。
22、本实施例的挡风机构2中, 两个第二侧面23可以确保被遮挡的风不通过左右两侧 外流; 导向板41与第一表面21相对, 且靠近两个第一侧面22的两端410向风口倾斜翘起, 被 遮挡的风可以沿导向板41的两端410流向两个第一侧面22的第一开孔31并导出, 这样, 可以 说明书 3/7 页 6 CN 111299103 A 6 避免水平流出的位置过低(过于靠近极片)导致扩散后到达极片上对极片干燥造成影响。 0035 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如图5所示, 所述挡风机构2不设有第二侧面; 导向板42 与所述挡风机构2的第一表面相对, 且所述导向板42与所述第一侧面22平行的横截面呈弧 型S, 所述弧型。
23、S的两端向背离所述风口一侧延伸。 具体的, 所述弧型S的两端可以与所述第 一表面相连。 0036 本实施例的挡风机构2中不具有第二侧面; 导向板42与第一表面21相对, 且沿第一 方向的两端向背离风口方向倾斜, 可以将被遮挡的风向左右两侧以一定角度向下流出, 相 比于直接沿第一表面左右流出可以减少对左右两侧原风场的扰动, 同时使得被遮挡的风能 热量能够用于产品干燥, 充分利用风能, 减小能量损失。 0037 示例性的, 如图5和图6所示, 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也可以设有第二开孔32; 并且, 所述第一侧面22上的第一开孔31位于所述导向板42和所述第一表面21之间。 0038 具体的, 第一表。
24、面21上设有第二开孔32, 可以用于底部回风, 从周边扩散而来的风 可以从第二开孔32流入挡风机构2的导向板42和第一表面21之间所形成的回风腔内, 由于 第一侧面22上的第一开孔31位于导向板42和第一表面21之间, 因此, 流入回风腔内的风可 以从前后两侧的第一开孔31流出, 这样, 既能充分利用热风能量, 又能减少遮挡区域的风 压, 起到降低该区域的干燥速率的作用。 0039 示例性的, 如图5和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 第一开孔31可以呈与上述导向板42横截 面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型, 这样可以有利于回风腔内的气流从第一开孔31流出。 0040 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 挡风机构的第一表面的。
25、边缘弯曲倾斜, 被配置为将风口 吹来的风导向挡风机构的外部。 换句话说, 可以将挡风机构的第一表面配置为导风板, 以对 风口吹来的风进行导向。 具体的, 此时挡风机构第一表面的具体设置可以与上述各实施例 中所述的导风板的设置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0041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 所述的导风组件, 还可以包括一对滑轨5, 一对 滑轨5分别安装于所述风口的两个长边缘上、 且延伸方向与所述两个长边缘的延伸方向(第 一方向x)相同; 每个挡风机构2的两个第一侧面22远离所述第一表面21的一个边缘设有滑 动连接件; 每个挡风机构2的两个所述滑动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一对滑轨5滑动连接。 0042。
26、 具体的, 每个挡风机构2可沿滑轨5滑动, 从而可沿风口的长边缘(第一方向x)移动 式调节, 以灵活变化遮挡区域, 适应不同型号的极片产品的烘干操作。 0043 示例性的, 导风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挡风机构2和所述滑轨5之间的锁定件, 该锁 定件配置为将所述滑轨5和所述挡风机构2的相对位置锁定。 这样可以使得未驱动情况下滑 动连接件和滑轨的相对位置可以锁定, 避免由于挡风机构位置变动而影响产品干燥效果。 0044 具体的, 例如, 可在挡风机构的滑动连接件和滑轨对应配合部位增加卡齿、 定位 块、 定位孔或者螺栓螺母组件等结构, 以使得未驱动情况下滑动连接件和滑轨的相对位置 可以锁定, 避免由于挡。
27、风机构位置变动而影响产品干燥效果。 或者, 可以在滑动连接件和滑 轨之间配置磁性体, 使得每个挡风机构的滑动连接件与滑轨可以磁性相吸从而实现锁定, 例如, 可以在滑轨和滑动连接件表面电镀磁性材料。 0045 示例性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组件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 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 挡风机构沿所述滑轨滑动。 示例性的, 驱动方式可以为气缸驱动、 电机丝杆驱动等。 0046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至少一个挡风机构中, 包括至少两种挡风机构; 不同种 说明书 4/7 页 7 CN 111299103 A 7 挡风机构的尺寸不同, 且不同种的挡风机构之间可嵌套设置, 即不同种挡风机构的遮挡区 域。
28、可以重叠。 0047 进一步的, 所述滑轨包括与所述至少两种挡风机构一一对应的至少两种滑动支撑 杆, 不同种挡风机构沿各自对应的支撑杆滑动, 且互不阻挡。 进而, 可以根据产品的留白宽 度和位置灵活调节挡风机构位置及重叠区域。 具体的, 例如, 当留白宽度较大时, 不同挡风 机构之间可以配合移动, 通过部分区域重叠嵌套, 改变遮挡区域宽度, 以适应于不同型号的 干燥对象; 或者, 当用于烘干留白区较多的产品时, 可以将原来嵌套在一起的挡风机构分 开, 以增加遮挡区域的数量。 0048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如图1所示, 所述至少两种挡风机构2, 共包括第一种挡风 机构201和第二种挡风机构2。
29、02两种; 所述第一种挡风机构201可嵌套在所述第二种挡风机 构202内, 由于第二种挡风机构202要能够容纳第一种挡风机构201, 故第二种挡风机构202 尺寸略大, 具体尺寸可视壁厚而定。 0049 进一步的, 所述一对滑轨5包括与第一种挡风机构201对应的一对第一种滑动支撑 杆51以及与第二种挡风机构202对应的一对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 所述一对第一种滑动支 撑杆51和所述一对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种挡风机构201的两个滑动连 接件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种挡风机构202的两个滑动 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滑动连接; 所述。
30、第一种挡风机构201可沿所述 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滑动, 所述第二种挡风机构202可沿所述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滑动、 以 使得所述第一种挡风机构201嵌套在所述第二种挡风机构202内。 0050 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 共包括第一种挡风机构201和第二种挡风机构201两层的挡 风机构2, 因此, 滑轨5对应包括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和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两排支撑杆、 以 分别作为两层挡风机构2的滑动轨道, 具体的, 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对应外层挡风机构(第 二种挡风机构202), 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对应外层挡风机构(第一种挡风机构201), 第二种 滑动支撑杆52距离风口边缘的距离(高度)可以。
31、大于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距离风口边缘的 距离(高度), 两根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之间的宽度可以大于两根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之间 的宽度, 从而, 第一种挡风机构201和第二种挡风机构202可以分别沿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 和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滑动而互不阻碍, 即两层挡风机构可以沿各自轨道自由滑动以实现 嵌套或者分开。 0051 示例性的, 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和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可通过焊接、 连接件(如螺 丝)连接、 粘接、 扣接的方式固定在风口的两侧长边缘, 两个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对称设置, 两个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对称设置。 0052 示例性的, 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和第二种滑动支撑杆。
32、52形状、 长度相同, 例如, 如 图8所示, 每根支撑杆的横截面可以呈L型设计, 具有相互垂直的两个折边, 一侧折边501可 以焊接在风口边缘, 另一侧折边502用于搭接滑动连接件, 如图3和图7所示, 对应的, 滑动连 接件可以是与挡风机构2的第一侧面22相连的折边20, 或者是滑块, 可以搭接在支撑杆的另 一侧折边502上, 并可以通过重力或者电磁力形成的阻尼约束挡风机构位置不动。 0053 示例性的, 支撑杆的两个折边的厚度可以为1mm-5mm, 支撑杆的材质可以为不锈 钢、 铝合金、 钢板、 铜板、 非金属板等, 加工方式可能为钣金、 铸造、 铣削等方式。 0054 示例性的, 如图。
33、1所示, 第一种挡风机构201的第一表面与极片产片之间的距离可 说明书 5/7 页 8 CN 111299103 A 8 以为1mm-20mm, 第二种挡风机构202的第一表面与极片产片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mm-10mm, 两 者之间的具体差值以挡风机构2的第一表面厚度和实际安装需求而定。 第一种挡风机构201 的两个第一侧面22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一种滑动支撑杆51之间的距离匹配, 第二种挡风机 构202的两个第一侧面22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二种滑动支撑杆52之间的距离匹配。 0055 安装不同种挡风机构时, 可以先安装内层挡风机构(如第一档风机构), 调整位置 后再安装外层挡风机构(如第二档风机。
34、构), 然后根据留白宽度和位置灵活调节挡风机构位 置及重叠区域。 0056 具体的, 上述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组件包括两种挡风机构和两对支撑杆, 但是, 本发明的导风组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实际应用中, 所需挡风组件的种类数量和对应 的支撑杆数量可以根据所涂布产品的留白数量和宽度而定。 例如, 对电池极片制造而言, 支 撑杆数量可由两对增加为三对、 四对或更多, 同样挡风机构种类及数量相应增加, 以更灵活 地进行调节遮挡面积, 适应不同数量的涂布留白。 0057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如图1至图4所示, 所述第一种挡风机构201可以包括两个 第二侧面23; 如图1和图7所示, 所述第二种。
35、挡风机构202至多包括一个第二侧面23。 此时, 第 一种挡风机构2可以从第二种挡风机构2未设有第二侧面的一侧开口嵌入第二种挡风机构2 内。 当然, 第二种挡风机构202也可以不设有第二侧面, 第一种挡风机构201也可以仅具有一 个第二侧面23或者没有第二侧面, 均可以实现嵌套组合。 0058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如图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 可以包括三个 第一种挡风机构201和一个第二种挡风机构202, 第二种挡风机构202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 第一种挡风机构201之间; 具体的, 所述第二种挡风机构202可以与中间的一个第一种挡风 机构201套设组合。 示例性的, 所述第二种。
36、挡风机构202设有一个第二侧面, 该第二侧面朝向 该第二种挡风机构202的立方体内部的一侧具有两个所述第一种挡风机构201, 其中与第二 种挡风机构202靠近的一个第一种挡风机构201可以嵌套至第二种挡风机构202内、 与第二 种挡风机构202的遮挡区域重叠。 0059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于导风组件的一种举例, 具体使用时, 可以根据 需要安装不同数量的挡风机构, 若极片有一条涂幅则安装两个挡风机构; 若两条涂幅, 则还 需要在对应中间留白位置处安装于一个挡风机构, 留白宽度较小则安装一个, 留白较宽, 则 安装可套设重叠的两个挡风机构, 保证完全遮挡住留白宽度; 若三条涂幅, 。
37、则同理对应中间 留白位置都需要安装挡风机构。 006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嘴组件, 该风嘴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 件。 0061 另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烘箱, 该烘箱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 或 者包括上述风嘴组件。 0062 示例性的, 烘箱可以包括有上下相对的上部导风组件和下部导风组件, 具体的, 上 部导风组件的风口朝下, 挡风机构位于风口下方, 用于遮挡朝向下方输出的气流, 相反, 下 部导风组件的风口朝上, 挡风机构位于风口上方, 用于遮挡朝向上方输出的气流。 0063 目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箱已在中试线负极产品涂布进行应用, 对于上述产 品留白褶皱。
38、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尤其对于低成本石墨的涂布边缘开裂改善效果较好。 0064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说明书 6/7 页 9 CN 111299103 A 9 明的精神和范围。 这样, 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 的范围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11299103 A 10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1 CN 111299103 A 11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2 CN 111299103 A 12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3 CN 111299103 A 13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4 CN 111299103 A 14 。
- 内容关键字: 风口 组件 烘箱
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置管理架.pdf
可自动定时模拟光照的土柱蒸发入渗系统.pdf
起重机用的稳定型起升机构.pdf
氛围灯一体仪表台.pdf
茶叶包装用封口装置.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生产捏合设备.pdf
公路用整平机.pdf
电力线缆安装牵引装置.pdf
压力管道连接结构.pdf
雷达角反射器.pdf
旋转砖装置.pdf
钢渣转运吸尘装置.pdf
非甲烷总烃进样加热装置.pdf
会计票据粉碎装置.pdf
半导体散热装置.pdf
游乐设施安全检测装置.pdf
弯曲机的防摆动机构及弯曲机.pdf
斜顶多方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pdf
手持式超声波成像设备.pdf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法、控制器、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AI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大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消防轨道机器人.pdf
带有除沫器的气液分离罐.pdf
动物采血器.pdf
质检用金属探伤装置.pdf
用于巡检机器人的充电装置.pdf
基于扩散生成先验的人脸图像复原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pdf
单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微服务系统根因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纯化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纯化碳棒.pdf
触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钻头水口冷压模具和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一种回收甲苯肟的装置.pdf
一种抗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pdf
一种高强度耐磨改性天然橡胶材料.pdf
一种苯代三聚氰胺羧乙基苯基次膦酸缩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多肽、包含该多肽的检测器件和检测试剂盒.pdf
一种保健酒.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器及实时机电扫描检测装置.pdf
用于碱性电池的胶凝剂、胶质阳极混合物及碱性电池.pdf
低水分高纯度的磺达肝癸钠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去除甜菊糖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pdf
登革病毒特异性HLA-A*2402限制性表位肽及应用.pdf
促进纤维丙酮丁醇乙醇发酵生产的酶解缓冲液及其应用.pdf
奥曲肽、奥曲肽醋酸盐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再生HDPE相容改性再生PP排水波纹管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神经氨酸酶微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适用于作物SSR分子标记分析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pdf
一种高强度耐老化硫化橡胶制备方法.pdf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海藻液态地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石墨烯改性的浆体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