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902410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93.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档描述:

《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441629.0 (22)申请日 2016.12.26 (73)专利权人 晁楚杰 地址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 自治州呼图壁县芳草湖二场7连120号 (72)发明人 晁楚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张红平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

2、用品技术领域, 尤 其是涉及一种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 电热杯包括 杯体、 与所述杯体的杯口可拆卸连接的杯盖、 与 所述杯体的杯底可拆卸连接的底座; 所述杯体包 括内胆和外壳, 所述内胆具有腔体, 所述外壳套 设在所述内胆的外部; 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 设置有加热层;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所述加热层 电连接的供电装置。 儿童电热杯包括上述电热 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杯及儿 童电热杯,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焖烧锅、 保 温杯等不能持续保持预设温度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206603593 U 2017.11.03 CN 206603593 U 1。

3、.一种电热杯,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杯体、 与所述杯体的杯口可拆卸连接的杯盖、 与所述 杯体的杯底可拆卸连接的底座; 所述杯体包括内胆和外壳, 所述内胆具有腔体, 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外部; 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加热层;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所述加热层电连接的供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层包括均匀绕设在所述内胆远 离所述腔体的一面的加热丝; 所述加热丝呈螺旋线状绕设在所述内胆远离所述腔体的一面; 或者, 所述加热丝呈网 格状绕设在所述内胆远离所述腔体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反射膜和保温层; 所述反射膜设置于。

4、所述加热丝与所述保温层之间; 所述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反射膜与所述外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计时 器、 设置在所述杯体上的按钮组、 与所述加热丝电连接的控制装置; 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 所述按钮组和所述计时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 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腔体内的温度;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腔体内的 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 电磁开关和 双向可控硅; 所述电磁开关和所述双向可控硅并联在所述单片机和所述加热丝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杯, 其。

5、特征在于, 所述杯盖上设置有减压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与所述加热丝电连接 的蓄电池; 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孔; 所述杯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加热层电连接的电源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杯体上的报警装置; 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的第一开关; 所述杯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第二开关。 10.一种儿童电热杯,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热杯和用于容 纳所述电热杯的。

6、手提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03593 U 2 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方便、 经济的烹饪器具, 焖烧杯、 便携式焖烧锅、 保温杯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欢迎。 学生在学校、 上班族在公司、 病人在医院均可使用这些烹饪器具, 来达到不在家也能 吃到健康、 温暖的食物。 焖烧杯、 便携式焖烧锅的使用步骤为: 1、 向空杯、 空锅内注入滚烫的 沸水; 2、 盖上盖子, 焖4min-5min, 倒出热水完成预热; 3、 向预热好的杯内、 锅内放入处理好 的食材。

7、; 4、 再次注入沸水至满, 拌均匀后拧紧杯盖; 5、 焖制5h-8h后, 即可食用。 0003 但是, 首先, 焖烧杯、 便携式焖烧锅的使用步骤繁琐, 并且在没有热水的情况下不 能使用, 另外, 需要焖制5h-8h, 焖煮时间过长, 使用极其不方便; 其次, 焖烧杯、 便携式焖烧 锅基本是靠开水余热泡熟食物, 因此口感不好, 尤其是蹄筋和大排骨, 煮熟后基本咬不动; 再次, 参见图1所示, 图1为现有技术中焖烧杯、 便携式焖烧锅、 保温杯的保温时效图(横坐标 为时间, 单位为小时, 纵坐标为杯内或者锅内的保温温度, 单位为摄氏度), 焖烧杯、 便携式 焖烧锅、 保温杯均不能长时间有效的维持1。

8、00摄氏度, 且保温时间短, 既能焖煮五谷粥类, 若 焖煮如肉类、 排骨等食材, 在温度不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效维持100摄氏度时, 其营养成分 远远不能够煮出来; 另外, 对一些有真菌或者强细菌(尤其肉类)很难用焖烧杯、 便携式焖烧 锅的温度将其杀死。 0004 因此, 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杯,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焖烧锅、 保温 杯等不能持续保持预设温度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儿童电热杯, 以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焖烧锅、 保温杯等不能持续保持预设温度的技术问题。 0。

9、007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杯, 包括杯体、 与所述杯体的杯口可拆 卸连接的杯盖、 与所述杯体的杯底可拆卸连接的底座; 0008 所述杯体包括内胆和外壳, 所述内胆具有腔体, 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外部; 0009 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加热层; 0010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所述加热层电连接的供电装置。 0011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层包括均匀绕设在所述内胆远离所述腔体的一面 的加热丝; 0012 所述加热丝呈螺旋线状绕设在所述内胆远离所述腔体的一面; 或者, 所述加热丝 呈网格状绕设在所述内胆远离所述腔体的一面。 0013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

10、热杯, 还包括反射膜和保温层; 0014 所述反射膜设置于所述加热丝与所述保温层之间;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206603593 U 3 0015 所述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反射膜与所述外壳之间。 0016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热杯,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计时器、 设 置在所述杯体上的按钮组、 与所述加热丝电连接的控制装置; 0017 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 所述按钮组和所述计时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 电连接; 0018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腔体内的温度;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腔体 内的压力。 0019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

11、片机、 电磁开关和双向可控硅; 0020 所述电磁开关和所述双向可控硅并联在所述单片机和所述加热丝之间。 0021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杯盖上设置有减压阀。 0022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与所述加热丝电连接的蓄电池; 所述底 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孔; 0023 所述杯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加热层电连接的电源孔。 0024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热杯,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杯体上的报警装置; 0025 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26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第一开关; 0027 所述杯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

12、置电连接的第二开关。 0028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电热杯包括上述的电热杯和用于容纳 所述电热杯的手提包。 0029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使用步骤为: 001、 向杯体内的腔体内放入食材; 002、 在 杯口上盖上杯盖; 003、 将杯体与底座连接, 供电装置使加热层通电发热; 004、 等30min-1h 后, 食物煮熟。 0030 综上所述, 电热杯的使用简单, 步骤较少, 解决了焖烧杯焖煮食物具有繁琐步骤的 问题; 通过通电使得加热层为腔体内的食材加热, 因此可以向腔体内加热水也可以直接加 凉水进行食物焖煮; 由于具有供电装置使得加热层为腔体内的食材加热, 可以在一。

13、定时间 内持续腔体内的温度保持100摄氏度, 因此可以随意焖煮各种食材而不会不受限制; 对药 膳、 蹄筋、 大排骨等的药性及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完全熬煮出来, 不是靠热水的余温泡出来 的, 在口感和食疗的功效上都更胜一筹; 通过通电使得加热层为腔体内的食材加热, 且在密 封的腔体内升温, 使得腔体内的压力升高, 因而使得加热时间变短, 提高了加热效率。 因此,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焖烧锅、 保温杯等不能持续保持预设温度 的技术问题。 00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电热杯包括上述的电热杯, 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 的焖烧锅、 保温杯等不能持续保持预设温度的技术问题。 附图。

14、说明 003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 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 因此不应被 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206603593 U 4 0033 图1为现有技术中焖烧杯、 便携式焖烧锅、 保温杯的保温时效图; 003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爆炸图; 003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

15、热杯的杯体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杯体的侧壁的加热丝的第一结构的示意 图; 0038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杯体的侧壁的加热丝的第二结构的示意 图; 0039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杯体的底面的加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42 图标: 1-杯体; 11-内胆; 12-加热层; 121-加热丝; 13-反射膜; 14-保温层; 15-外壳; 16-电源孔; 21-内盖; 22-外盖; 3-底座; 3。

16、1-充电孔; 4-按钮组; 41-第二开关; 5-第一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 直”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17、,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 一” 、“第二”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 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

18、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6 图1为现有技术中焖烧杯、 便携式焖烧锅、 保温杯的保温时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杯体的结构示意 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杯体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杯体的侧壁的加热丝的第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提供的电热杯的杯体的侧壁的加热丝的第二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 供的电热杯的杯体的底面的加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 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电路连接示。

19、意图。 0047 实施例一 0048 参见图2-图9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热杯, 包括杯体1、 与所述杯体1的杯口可 拆卸连接的杯盖、 与所述杯体1的杯底可拆卸连接的底座3;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206603593 U 5 0049 所述杯体1包括内胆11和外壳15, 所述内胆11具有腔体, 所述外壳15套设在所述内 胆11的外部; 0050 所述内胆11和所述外壳15之间设置有加热层12; 0051 所述底座3内设置有与所述加热层12电连接的供电装置。 0052 优选地, 参见图2所示, 杯盖包括内盖21和外盖22, 且外盖22套设在内盖21的外侧; 内盖21用于密封杯体1。

20、的杯口, 外盖22能够进一步加强杯体1的密封性和提高保温性能, 防 止热量散失, 且外盖22能够当做容纳杯体1内的食物的容器; 可选地, 内盖21与杯口通过螺 纹连接或者扣接连接, 外盖22与杯口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扣接连接。 0053 可选地, 内胆11的材料为不锈钢, 外壳15的材料为不锈钢。 0054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的使用步骤为: 001、 向杯体1内的腔体内放入食材; 002、 在 杯口上盖上杯盖; 003、 将杯体1与底座3连接, 供电装置使加热层12通电发热; 004、 等30min- 1h后, 食物煮熟。 0055 综上所述, 电热杯的使用简单, 步骤较少, 解决了焖烧杯焖煮食。

21、物具有繁琐步骤的 问题; 通过通电使得加热层12为腔体内的食材加热, 因此可以向腔体内加热水也可以直接 加凉水进行食物焖煮; 由于具有供电装置使得加热层12为腔体内的食材加热, 可以在一定 时间内持续腔体内的温度保持100摄氏度, 因此可以随意焖煮各种食材而不会不受限制; 对 药膳、 蹄筋、 大排骨等的药性及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完全熬煮出来, 不是靠热水的余温泡出 来的, 在口感和食疗的功效上都更胜一筹; 通过通电使得加热层12为腔体内的食材加热, 且 在密封的腔体内升温, 使得腔体内的压力升高, 因而使得加热时间变短, 提高了加热效率。 因此,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焖烧锅。

22、、 保温杯等不能持续保持预 设温度的技术问题。 0056 优选地, 本实施例所述加热层12包括均匀绕设在所述内胆11远离所述腔体的一面 的加热丝121; 0057 参见图5所示, 所述加热丝121呈螺旋线状绕设在所述内胆11远离所述腔体的一 面; 或者, 参见图6所示, 所述加热丝121呈网格状绕设在所述内胆11远离所述腔体的一面。 0058 以上所述加热丝121的两种结构均能使得加热丝121均匀的绕设在所述内胆11远 离所述腔体的一面上, 且均能够使得对腔体的加热无死角, 且对腔体内的食材的加热均匀, 因而更美味。 0059 可选地, 加热丝121的材料可以为铁铬铝电热丝或者镍铬电热丝。 0。

23、060 参见图7所示, 内胆11的底端远离腔体的一面的加热丝121呈平面螺旋线状。 0061 优选地, 参见图4所示, 还包括反射膜13和保温层14; 0062 所述反射膜13设置于所述加热丝121与所述保温层14之间; 0063 所述保温层14设置于所述反射膜13与所述外壳15之间。 0064 反射膜13包住加热丝121, 使得加热丝121产生的热量只能传向腔体, 而不会向外 散失; 保温层14能够起到隔热、 保温的作用, 进一步防止加热丝121产生的热量无效散失。 0065 可选地, 保温层14的材料可以为玻璃棉、 岩棉、 珍珠棉等。 0066 参见图9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热杯, 还包。

24、括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计时器、 设置在所述杯体1上的按钮组4、 与所述加热丝121电连接的控制装置; 0067 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 所述按钮组4和所述计时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206603593 U 6 电连接; 0068 所述控制装置依据所述按钮组4预设的加热能量值对应生成相应的总时间, 并根 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所述腔体内的温度和所述计时器检测的第一时间, 计算所述温度 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 以及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的所述腔体内的压力和所述计时器检 测的第二时间, 计算所述压力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的速。

25、 度和加速度、 所述压力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将所述总时间分配为加热时间和保温时间; 0069 处于所述加热时间时, 所述控制装置对应控制第一电流流经所述加热丝121; 0070 处于所述保温时间时, 所述控制装置对应控制第二电流流经所述加热丝121; 0071 所述第一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流。 0072 可选地, 第一电流的大小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二电流的大小。 0073 可选地, 参见图3所示, 按钮组4包括多个按钮, 例如蹄筋、 靓汤、 煲粥、 保温等按钮。 0074 具体而言, 按钮组4中每一个按钮均对应预设有相应的加热能量值, 按下其中一个 按钮, 所述控制装置依据此按钮预设的加热能量值对。

26、应生成相应的总时间, 并根据所述温 度传感器监测的所述腔体内的温度和所述计时器检测的第一时间, 计算所述温度变化的速 度和加速度, 以及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的所述腔体内的压力和所述计时器检测的第二 时间, 计算所述压力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的速度和加速 度、 所述压力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将所述总时间分配为加热时间和保温时间。 0075 优选地, 多次计算加热时间和保温时间, 例如计算五次, 分别取五次计算的加热时 间的平均值和五次计算的保温时间的平均值, 作为最终确认的加热时间和保温时间。 0076 加热到加热时间截止时, 发出保温信号, 控制装置对应控制加热丝12。

27、1进行保温。 0077 综上所述, 本实施例的电热杯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按钮所对应的处理食材的模 式, 自动化、 智能化控制的处理食材, 而不用担心食材有没有煮熟。 0078 可选地,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 电磁开关和双向可控硅; 0079 所述电磁开关和所述双向可控硅并联在所述单片机和所述加热丝121之间; 0080 电热杯用于加热时, 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电磁开关闭合, 所述双向可控硅断开, 以 使所述第一电流流经所述加热丝121通电发热; 0081 直到所述加热时间结束, 所述单片机对应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导通, 所述电磁开 关断开, 以使所述第二电流流经所述加热丝121通电发热; 所述温。

28、度传感器监测所述腔体内 的温度值到达预设的最高温度, 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所述腔体内的压力值到达预设的最 高压力时, 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 以使所述加热丝121上通过的第二电流减小, 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腔体内的温度值到达预设的最低温度, 或所述压力传感器监 测所述腔体内的压力值到达预设的最低压力时, 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 以使所 述加热丝121上通过的第二电流增大, 因而将保温温度维持在预设的最高温度和预设的最 低温度之间, 将腔体内的压力维持在预设的最高压力和预设的最低压力之间。 0082 具体而言, 温度传感器监测腔体内的温度值到达预设的最高温度, 且压力传感器。

29、 监测腔体内的压力值到达预设的最高压力时, 单片机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减小, 以使 加热丝121上通过的第二电流减小, 以及温度传感器监测腔体内的温度值到达预设的温度, 或压力传感器监测腔体内的压力值到达预设的最低压力时, 单片机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的 导通角增大, 以使加热丝121上通过的第二电流增大。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206603593 U 7 0083 优选地, 所述杯盖上设置有减压阀(图中未显示)。 0084 进一步优选地, 内盖21上设置减压阀; 当腔体内压力较大时, 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 开启杯盖, 本实施例的减压阀能够在开盖前先对腔体进行放气减压, 以便于开启杯盖。

30、。 0085 可选地, 参见图8所示, 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与所述加热丝121电连接的蓄电池; 所述 底座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孔31。 0086 作为杯体1与底座3连接可实现的一种方式: 底座3靠近杯体1的一侧设置凸起, 凸 起的内部与蓄电池电连接; 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凸起相匹配的槽体, 槽体的内部与加热层 12电连接; 一方面使得底座3与杯体1的连接更方便、 可靠, 另一方面凸起与槽体还能对底座 3与杯体1的连接起到定位的作用, 在底座3内的蓄电池对加热丝121通电的过程中杯体1不 会在底座3上移动, 保障了通电的安全性和保障有效的通电。 0087 优选地, 槽体内设置有内螺纹。

31、, 凸起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 进一步加 强底座3与杯体1的连接牢固性和可靠性。 0088 优选地, 参见图3所示, 所述杯体1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加热层12电连接的电源孔 16。 0089 上述充电孔31和电源孔16可以为USB插孔、 LPT接口等。 0090 在电源孔16上插电源线, 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220V家用电, 能够为蓄电池充电; 可 充电的方式便于在室外等不便于插电的场合使用电热杯, 使得电热杯的使用更方便、 实用 性高, 便于市场推广。 0091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热杯具有蓄电池供电和电源线连接家用电源接电两种方式供 电, 使用可靠、 方便。 0092 优选地, 本实施例。

32、所述的电热杯,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杯体1上的报警装置; 0093 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94 控制装置通电后, 单片机进行自检: 检查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加热丝121和按 钮组4的状态是否正常, 如果不正常的话则发出报警, 检查正常的话则可以为加热丝121输 入电流。 0095 所述报警器包括显示屏、 显示灯、 蜂鸣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显示屏可以用于 显示报警信息, 还可以显示异常位置; 有异常时, 显示灯发亮、 或者蜂鸣器振动。 优选地, 所 述报警器包括显示屏、 显示灯和蜂鸣器, 以通过产生声、 光信号提醒使用者。 0096 参见图3和图8所示, 所述底座3上。

33、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第一开关5; 0097 所述杯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第二开关41。 0098 使用蓄电池为杯体1供电时, 将杯体1与底座3连接后, 蓄电池与控制装置之间串联 有第一开关5和第二开关41, 只有将第一开关5和第二开关41全部闭合, 蓄电池才能对控制 装置供电; 采用双控开关设计, 使得对电热杯的使用更安全。 0099 参见图9所示, 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 所述按钮组、 供电装置和所述计 时器均与单片机电连接; 所述电磁开关和所述双向可控硅并联在所述单片机和所述加热丝 之间; 且供电装置的输出端同时连接电磁开关的输入端和双向可控硅的输入端。 01。

34、00 单片机依据所述按钮组预设的加热能量值对应生成相应的总时间, 并根据所述温 度传感器监测的所述腔体内的温度和所述计时器检测的第一时间, 计算所述温度变化的速 度和加速度, 以及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的所述腔体内的压力和所述计时器检测的第二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206603593 U 8 时间, 计算所述压力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 单片机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 所述 压力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将所述总时间分配为加热时间和保温时间; 0101 处于加热时间时, 单片机对应控制供电装置输出第一电流, 且控制电磁开关开启, 双向可控硅断开, 供电装置输出的第一电流通过电磁开关流入。

35、加热丝进行通电加热; 0102 加热时间结束, 单片机接收到此信号, 对应开启保温模式。 0103 处于保温时间时, 单片机对应控制供电装置输出第二电流, 且控制电磁开关断开, 双向可控硅开启, 供电装置输出的第二电流通过双向可控硅流入加热丝进行通电保温。 0104 所述第一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流。 0105 具体而言, 保温时, 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腔体内的温度值到达预设的最高温 度, 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所述腔体内的压力值到达预设的最高压力时, 所述单片机控制 所述双向可控硅, 以使所述加热丝上通过的第二电流减小, 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 腔体内的温度值到达预设的最低温度, 或所述压力。

36、传感器监测所述腔体内的压力值到达预 设的最低压力时, 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 以使所述加热丝上通过的第二电流增 大。 0106 实施例二 0107 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儿童电热杯, 包括上述的电热杯和用于容纳所述电热杯的手提 包。 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焖烧锅、 保温杯等不能持续保持预设温度的技术问题。 同时, 手提包能够便于儿童携带电热杯。 0108 本实施例所述的儿童电热杯具有实施例一所述电热杯的优点, 该优点已在实施例 一中详细说明, 在此不再重复。 0109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

37、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206603593 U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10 CN 206603593 U 10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1 CN 206603593 U 11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2 CN 206603593 U 12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3 CN 206603593 U 13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4 CN 206603593 U 14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电热杯 儿童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90241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