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pdf
《一种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967161A43申请公布日20140806CN103967161A21申请号201410219233022申请日20140523E04B1/9820060171申请人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03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路中航苑航都大厦14、15层72发明人林超伟王兴法54发明名称一种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57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首先假设1)在动力时程过程中构件截面内钢筋吸收的能量不随钢筋面积而变化;2)钢筋本构关系为双线性模型,在大震输入时,结构多通过构件耗能来消耗地震的输入能量,构件消耗的。
2、能量大小表现为截面内材料的本构关系滞回耗能大小,根据假定,构件截面内钢筋应变一旦大于屈服应变,表明钢筋出现屈服,此时钢筋吸收能量为EA。计算刚刚处于屈服状态的钢筋包含能量EB,根据能量等效原则建立方程,再逐步推导对应构件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本发明能计算出符合构件截面处于不同性能目标的钢筋面积,可直接指导任何一个实际工程的应用,改变了目前需大量耗时重新计算的设计现状。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967161ACN103967161A1/2页21一种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
3、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首先假设1)在动力时程过程中构件截面内钢筋吸收的能量不随钢筋面积而变化;2)钢筋本构关系为双线性模型,在大震输入时,结构多通过构件耗能来消耗地震的输入能量,构件消耗的能量大小表现为截面内材料的本构关系滞回耗能大小,其特征在于根据假定,构件截面内钢筋应变一旦大于屈服应变,表明钢筋出现屈服,此时钢筋吸收能量为EA,计算刚刚处于屈服状态的钢筋包含能量EB,根据能量等效原则建立方程,再逐步推导对应构件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1钢筋部分能量E的计算分析假定钢筋面积为AS,钢筋已经屈服,时程过程中其。
4、最大受拉应变为S,钢筋部分总的能量E为式(1)(1)式中F为钢筋对应的轴力,U为钢筋轴向的变形量,S为钢筋应变对应的应力,L为长度,对构件而言,AS和L都是常数,则式(1)可以写成式(2);(2)根据上式可知(3)式中SA、SB为钢筋材料吸收的能量;公式(3)表明构件长度一致时,能量大小只与钢筋面积、钢筋应力应变包含的面积大小相关,此外,钢筋的本构关系一旦确定,应力应变包含的面积可以用应变来表达,总之,在能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钢筋面积来实现钢筋所要达到的应变状态;2EA与EB的计算分析钢筋面积为AS1和AS2的同一根构件,时程过程中面积为AS1的钢筋进入塑性,其最大受拉应变为S,时程过。
5、程中面积为AS2的钢筋刚刚进入屈服,则根据式(3),则(4)式(4)的物理意义在于控制构件钢筋处于不屈服状态,则构件需要的配筋应不小于AS2;3钢筋面积AS2计算根据式(4)展开5权利要求书CN103967161A2/2页36根据公式(6)演算出来的AS2认为时程过程中钢筋刚刚进入屈服的临界状态,在工程设计中,构件钢筋若要处于不屈服状态,则构件的配筋应大于AS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构件截面内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权利要求书CN103967161A1/4页4一种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一种应。
6、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特别是涉及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基于大震弹塑性结果复核构件配筋的方法,属于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的创新技术。背景技术0002对特别复杂不规则结构进行性能化设计是确定结构安全、经济和合理的关键手段之一。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应根据结构方案的特殊性,选用适宜的抗震性能目标,并复核三个不同水准下结构或构件性能状态,尤其是在大震作用下结构与构件的性能状态复核。现阶段,建筑结构整体的大震分析不仅对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甚高,而且大震弹塑性求解颇为耗时,如某250M超高层结构,计算一条30S地震波单方向输入时,需要耗时30个小时,计算这类结构,以7条波的话。
7、总需耗时2940小时。况且,一旦出现构件截面内钢筋的性能状态不符合拟定的性能目标,常见做法是加大截面的配筋大小,重新计算复核,此时重新计算所需的时间成本将很难满足实际工程的使用要求。而有关如何计算对应不同性能状态所需的钢筋面积的研究也很少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本发明也可以用于确定不同性能状态所需的钢筋面积。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首先假设1)在动力时程过程中构件截面内钢筋吸收的能量不随钢筋面积而变化;2)钢筋本构关系为双线性模型,在大震输入时,结构多通过构件耗。
8、能来消耗地震的输入能量,构件消耗的能量大小表现为截面内材料的本构关系滞回耗能大小,根据假定,构件截面内钢筋应变一旦大于屈服应变,表明钢筋出现屈服,此时钢筋吸收能量为EA。计算刚刚处于屈服状态的钢筋包含能量EB,根据能量等效原则建立方程,再逐步推导对应构件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0005本发明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具体过程如下1钢筋部分能量E的计算分析假定钢筋面积为AS,钢筋已经屈服,时程过程中其最大受拉应变为S,钢筋部分总的能量为式(1)(1)式中F为钢筋对应的轴力,U为钢筋轴向的变形量,S为钢筋应变对应的应力,L为长度。对构件而言,AS和L都是常数,则式(1)可以写成式。
9、(2)(2)说明书CN103967161A2/4页5根据上式可知(3)式中SA、SB为钢筋材料吸收的能量;公式(3)表明构件长度一致时,能量大小只与钢筋面积、钢筋应力应变包含的面积大小相关。此外,钢筋的本构关系一旦确定,应力应变包含的面积可以用应变来表达,总之,在能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钢筋面积来实现钢筋所要达到的应变状态。00062EA与EB的计算分析钢筋面积为AS1和AS2的同一根构件,时程过程中面积为AS1的钢筋进入塑性,其最大受拉应变为S,时程过程中面积为AS2的钢筋刚刚进入屈服,则根据式(3),则(4)式(4)的物理意义在于控制构件钢筋处于不屈服状态,则构件需要的配筋应不小于A。
10、S2;3钢筋面积AS2计算根据式(4)展开56根据公式(6)演算出来的AS2认为时程过程中钢筋刚刚进入屈服的临界状态,在工程设计中,构件钢筋若要处于不屈服状态,则构件的配筋应大于AS2。0007本发明能计算出符合构件截面处于不同性能目标的钢筋面积,可直接指导任何一个实际工程的应用,改变了目前需大量耗时重新计算的设计现状。本发明是一种方便实用的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的钢筋应力应变关系图;图2为本发明的当面积为AS1时钢筋耗能SA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当面积为AS2时钢筋耗能SB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实施例附图13中,横轴为钢筋应变,YK、。
11、S、U分别为钢筋屈服应变、动力时程中钢筋出现最大的受拉应变、钢筋极限应变,FYK、FSTK为钢筋屈服应力、钢筋极限应力。ES为钢筋弹性模量,SA、SB为钢筋材料吸收的能量。0010本发明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首先假设1)在动力时程过程中构件截面内钢筋吸收的能量不随钢筋面积而变化;2)钢筋本构关系为双线性模型,在大震输入时,结构多通过构件耗能来消耗地震的输入能量,构件消耗的能量大小表说明书CN103967161A3/4页6现为截面内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滞回耗能大小,根据假定,构件截面内钢筋应变一旦大于屈服应变,表明钢筋出现屈服,此时钢筋吸收能量为EA。计算刚刚。
12、处于屈服状态的钢筋包含能量EB,根据能量等效原则建立方程,再逐步推导对应构件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0011本发明对应构件不屈服性能状态所需钢筋面积的配筋方法,具体过程如下1钢筋部分能量E的计算分析假定钢筋面积为AS,钢筋已经屈服,时程过程中其最大受拉应变为S,钢筋部分总的能量为式(1)(1)式中F为钢筋对应的轴力,U为钢筋轴向的变形量,S为钢筋应变对应的应力,L为长度。对构件而言,AS和L都是常数,则式(1)可以写成式(2)(2)根据上式可知(3)式中SA、SB为钢筋材料吸收的能量;公式(3)表明构件长度一致时,能量大小只与钢筋面积、钢筋应力应变包含的面积大小相关。此外,钢筋的本构关系一旦确定。
13、,应力应变包含的面积可以用应变来表达,总之,在能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钢筋面积来实现钢筋所要达到的应变状态。00122EA与EB的计算分析钢筋面积为AS1和AS2的同一根构件,时程过程中面积为AS1的钢筋进入塑性,其最大受拉应变为S,时程过程中面积为AS2的钢筋刚刚进入屈服,则根据式(3),则(4)式(4)的物理意义在于控制构件钢筋处于不屈服状态,则构件需要的配筋应不小于AS2;3钢筋面积AS2计算以图2和图3为例,根据式(4)可以展开56根据公式(6)演算出来的AS2认为时程过程中钢筋刚刚进入屈服的临界状态,在工程设计中,构件钢筋若要处于不屈服状态,则构件的配筋应大于AS2。0013上。
14、述构件截面内材料为钢筋、混凝土。0014某实际工程关键构件(八根框架柱)选用大震不屈服性能目标,根据初步设计资料进行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大震下关键构件底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屈服,且关键构件(八根说明书CN103967161A4/4页7框架柱)截面内钢筋最大受拉应变分布在0002800049,其中应变超过0002均表示钢筋出现屈服。截面内钢筋材料均为HRB400。0015根据前述的公式(6)计算处于不屈服状态时截面所需的钢筋面积,并根据结果对关键构件进行相应加强,结果如表一。0016表一钢筋调整对比图(未注明的配筋数值单位为M2)由表一的计算结果可知,截面内最大受拉应变不同,换算到不屈服状态时的钢筋面积也有差异。因此应该根据实际计算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从而使构件达到拟定的性能目标。说明书CN103967161A1/3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3967161A2/3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3967161A3/3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3967161A10。
- 内容关键字: 一种 对应 构件 屈服 性能 状态 钢筋 面积 方法
基于捕获模块验证的载波防错锁方法、装置及数据接收机.pdf
浅层气浮设备.pdf
安全防护装置及冲床.pdf
市电路灯灯杆结构及其LED路灯.pdf
激光复合清洗装置.pdf
具有防撞功能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安装装置.pdf
通讯线缆盘卷装置.pdf
防尘式EVA塑料粒破碎机.pdf
晶圆检测的承载治具.pdf
多级滑杆机构的太阳能板角度调节装置.pdf
新型锚索注浆装置.pdf
便于定长控制的不锈钢激光切割机.pdf
用于输配电线路仿线飞行的激光雷达.pdf
单主梁吊钩门式起重机.pdf
具有防尘功能的振动电机.pdf
矿用单轨式吊载人车.pdf
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污水回用设备.pdf
条装食品装袋机的条装食品组输送机构.pdf
条装食品的堆叠机.pdf
建筑施工振捣装置.pdf
节能型白法沥青烟净化系统.pdf
可调节取样位置的取样器.pdf
管柱筒调节支架机加工定位工装.pdf
高压厚壁球壳外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极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pdf
混凝土喷淋养护装置.pdf
地坪研磨机齿轮箱.pdf
智能充电桩用车牌识别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深度相机的矩形托盘孔识别方法及系统.pdf
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pdf
高抗风强度的三角通讯塔结构.pdf
电传改装系统、其安装方法及车辆.pdf
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合成气体压缩机冷却液.pdf
低温供热堆或研究堆超设计基准事故停堆方法和停堆系统.pdf
一种利用氯化铝改性玉米须吸附氟的吸附材料.pdf
一种农作物废料改性吸附氟的吸附剂.pdf
一种纳米材料无水冷却液.pdf
一种消除照明灯下曝光闪烁的方法.pdf
以猫眼作腔镜的位移自传感HENE激光器系统.pdf
与共用电缆系统结合的无线通信直放站系统.pdf
一种曝光脉冲发生器,曝光发生装置,以及曝光脉冲输出的方法.pdf
钝形顶部涡轮叶片.pdf
功能性弹性纺织结构.pdf
车辆支撑梁.pdf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pdf
吉它的导向压弦器.pdf
用于汽车的传感器.pdf
一种灌装机的定量灌装机构.pdf
电子陶瓷流延成型专用Α-氧化铝粉.pdf
一种脱除铝醇盐中痕量硅的纯化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