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pdf
《记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录装置.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7701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7701A21申请号201410100830122申请日20140318201305618420130319JPB41J2/01200601B41J11/0020060171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72发明人佐佐木恒之熊井英司双松保雄赤峰雅博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代理人黄威苏萌萌54发明名称记录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课题在于,在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并具备以与被记录介质非接触方式而使被记录在该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的加热器的记录装置中,抑制因加热器而从。
2、该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4),其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油墨;加热器(7),其以与所述被记录介质(P)非接触的方式,而使通过所述记录头(4)而被喷出至所述被记录介质(P)上的所述油墨干燥;介质支承部(6),其上设置有使因所述加热器(7)而从所述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通过的开口部(19);结露引导部(8),其使通过了所述开口部(19)的所述蒸气结露。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7701ACN104057701A1/1页。
3、2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头,其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加热器,其以与所述被记录介质非接触的方式,而使通过所述记录头而被喷出至所述被记录介质上的所述油墨干燥;介质支承部,其上设置有使因所述加热器而从所述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通过的开口部;结露引导部,其使通过了所述开口部的所述蒸气结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引导部的温度传导率高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温度传导率。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引导部的热传导率高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热传导率。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与所述蒸气结露而产生的液滴之间的接触角。
4、大于所述结露引导部的与所述液滴之间的接触角。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引导部被配置为,与所述介质支承部之间的间隔在2MM以上且20MM以下。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由直径03MM以下的线状部件构成。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率在40以上。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结露引导部。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由不锈钢构成。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
5、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铝构成。权利要求书CN104057701A1/8页3记录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使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的加热器。背景技术0002一直以来,使用了一种如下的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使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的加热器。其中,在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来进行记录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为了使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通常情况下使用具有加热器的记录装置,所述加热器以与记录有该油墨的部分非接触方式使该油墨干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记录装置,其从作为介质支承部的压印板侧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而使被记录。
6、介质升温,从而能够使被实施了记录的被记录介质的油墨干燥。0003此外,作为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来进行记录以外的方式的记录装置,例如使用转印式记录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装置,其具有除湿单元,所述除湿装置使被转印在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与相当于加热器的加热辊接触时的水蒸气冷凝。0004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这种现有的、具备以与被记录有油墨的部分非接触的方式使该油墨干燥的加热器的记录装置中,存在因加热器而从该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从而润湿被记录介质的情况。特别是,在具备从与介质支承部对置的一侧使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的加热器的记录装置中,蒸气在介质支承部。
7、上结露从而润湿被记录介质的情况较多。另外,在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来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无法采用专利文献2的技术。这是由于,当使用与记录有油墨的部分接触而使该油墨干燥的加热器时,因该被实施了记录的部分与加热器之间的接触,而导致该被实施了记录的部分的画质下降。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0828号公报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75773号公报发明内容0007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并具备以与被记录介质非接触方式而使被记录在该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的加热器的记录介质中,抑制因加热器而从该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000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
8、的本发明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头,其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加热器,其以与所述被记录介质非接触的方式,而使通过所述记录头而被喷出至所述被记录介质上的所述油墨干燥;介质支承部,其上设置有因所述加热器而从所述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通过的开口部;结露引导部,其使通过了所述开口部的所述蒸气结露。0009根据本方式,在介质支承部上设置有使从所述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通过的开口部,并具备使通过了所述开口部的所述蒸气结露的结露引导部。因此,能够在从所述油墨中说明书CN104057701A2/8页4蒸发出的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之前,将该蒸气引导至结露引导部,从而使该蒸气在结露引导部上结露。即,在向被记。
9、录介质喷出油墨并具备以与被记录有该油墨的部分非接触方式使被记录在该被记录介质上的该油墨干燥的加热器的记录装置中,能够抑制因加热器而从该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0010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结露引导部的温度传导率高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温度传导率。0011根据本方式,所述结露引导部的温度传导率高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温度传导率。因此,与介质支承部相比,结露引导部更容易使蒸气结露,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在从所述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于介质支承部上结露之前,使该蒸气在结露引导部上结露,由此能够抑制所述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0012本发明的第三方式。
10、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所述结露引导部的热传导率高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热传导率。0013根据本方式,所述结露引导部的热传导率高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热传导率。因此,容易使所述结露引导部的温度传导率高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温度传导率,从而容易制造出预期的结露引导结构。0014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介质支承部的与所述蒸气结露而产生的液滴之间的接触角大于所述结露引导部的与所述液滴之间的接触角。0015根据本方式,所述介质支承部的与所述蒸气结露而产生的液滴之间的接触角大于所述结露引导部的与所述液滴之间的接触角。与所述液滴之间的接触角。
11、较大是指,容易排斥所述液滴,从而不易使所述液滴结露。即,与介质支承部相比结露引导部容易使蒸气结露,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在从所述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于介质支承部上结露之前使该蒸气在结露引导部上结露,由此能够抑制所述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另外,例如,即使在所述介质支承部上所述蒸气结露而产生液滴,由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接触角较大,因此也能够将该液滴引导至所述结露引导部。0016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中,所述结露引导部被配置为,与所述介质支承部之间的间隔在2MM以上且20MM以下。0017根据本方式,所述结露引导部被配置为,与所述介质支承部之间的。
12、间隔在2MM以上且20MM以下。通过使结露引导部与介质支承部之间的间隔在2MM以上,从而能够抑制在结露引导部上结露的液滴附着在介质支承部上的情况。此外,通过使结露引导部与介质支承部之间的间隔在20MM以下,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0018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中,所述介质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由直径03MM以下的线状部件构成。0019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由直径03MM以下的线状部件构成,因此蒸气不易在与被记录介质之间的接触部分上结露,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0020本。
13、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中,相对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率在40以上。说明书CN104057701A3/8页50021根据本方式,由于相对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率在40以上而较高,因此易于使蒸气通过而到达结露引导部,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0022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中,具备多个所述结露引导部。0023根据本方式,能够以各种结构配置所述结露引导部。例如,通过设置温度传导率不同的多个结露引导部,并且以越被设置在远离介质支承部的位置上的结露引导部,其。
14、温度传导率越高的方式而构成,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所述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0024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八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中,所述介质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由不锈钢构成。0025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由不锈钢构成,因此能够形成所述蒸气不易结露的介质支承部。0026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九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中,所述结露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铝构成。0027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结露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铝构成,因此容易使所述蒸气结露,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所述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附图说明0028图1为。
1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图。0029图2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的介质支承部及结露引导部的概要立体图。0030图3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的介质支承部及结露引导部的概要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31实施例1(图1图2)0032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0033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说明。虽然该记录装置为能够通过水性油墨而在被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但是并不限于能够使用水性油墨的记录装置。0034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侧视图。0035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被记。
16、录介质P的安置部2,所述安置部2能够放卷用于实施记录的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R1。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使用了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以作为被记录介质P,但并不限定于使用这种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例如,也可以使用单页式的被记录介质。0036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输送方向A上对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时,安置部2在旋转方向C上进行旋转。0037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输送机构15,所述输送机构15具备用于在输送说明书CN104057701A4/8页6方向A上对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的未图示的多个输送辊。0038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记录机构16,所述记录机构16使记录头4在与。
17、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扫描方向B上往返扫描以实施记录。记录头4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油墨。通过从记录头4喷出的油墨,从而在被记录介质P上形成(记录)了图像。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使记录头4往返扫描以实施记录的记录机构16,但是也可以为具备所谓的行式头的记录装置,所述行式头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喷出油墨的喷嘴。0039在记录头4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设置有干燥机构17,所述干燥机构17通过由被设置在与介质支承部6对置的位置处的红外线加热器构成的加热器7,而使被输送至介质支承部6上的被记录介质P干燥。在干燥机构17中,在介质支承部6的下部设置有结露引导部。
18、8。另外,加热器7只要为对通过记录头4而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以与被记录有该油墨的部分非接触的方式进行干燥的加热器,则其种类、形状以及设置位置等并不被特别限定。换言之,只需为以与被记录介质非接触的方式使通过记录头4而被喷出至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干燥的加热器即可。另外,虽然在与介质支承部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加热器的结构的记录装置中,容易在介质支承部上产生结露,但本发明在这种结构的记录装置中结露抑制的效果尤为显著。0040此外,在干燥机构17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设置有发挥对收卷被记录介质P时的该被记录介质P的张力进行调节的作用的张力调节部13。而且,在张力调节部13的被记录介。
19、质P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设置有能够收卷被记录介质P的收卷部14。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在收卷被记录介质P时,收卷部14在旋转方向C上进行旋转。0041接下来,对介质支承部6及结露引导部8进行详细说明。0042图2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介质支承部6及结露引导部8的概要立体图。0043在本实施例的介质支承部6中,设置有使因加热器7而从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通过的开口部19。另外,只要设置有这种开口部19,则其形状等并不被限定。0044但是优选为,至少一部分由直径03MM以下的线状部件构成。这是由于,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6中的与被记录介质P之间的接触部分。
20、上结露的情况。0045下述表1为,在改变线状部件的直径的情况下,对从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是否在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进行评价的评价结果。在目视确认于介质支承部6上未产生结露时为合格,而在介质支承部6上产生了结露时为不合格。0046表10047线状部件的直径(MM)评价结果01合格02合格说明书CN104057701A5/8页703合格04不合格05不合格06不合格07不合格08不合格09不合格10不合格0048此外,优选为,相对于介质支承部6的开口部19的开口率在40以上。这是由于,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的情况。0049下述表2为,在改变相对于介质支承部。
21、6的开口部19的开口率的情况下,对从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是否在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进行评价的评价结果。当目视确认在介质支承部6上未产生结露时为合格,而在介质支承部6上产生了结露时为不合格。0050表20051开口率()评价结果10不合格20不合格30不合格40合格50合格60合格70合格80合格90合格100合格说明书CN104057701A6/8页80052另外,优选为,介质支承部6的至少一部分为不锈钢制。这是由于,由于不锈钢价除价格低廉且坚固以外,温度传导率和热传导率较低,并且与所述蒸气结露而产生的液滴之间的接触角较大而不易润湿,因此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
22、6上结露的情况。0053此外,介质支承部6也可以使用在不锈钢以外的金属(例如钢或铁)上实施了镀镍或镀铬的部件。由于这种部件的温度传导率和热传导率也较低,并且与所述蒸气结露而产生的液滴之间的接触角较大而不易润湿,因此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的情况。0054另外,温度传导率也被称为热扩散率或温度扩散率等,为将热传导率除以密度与比热容之积而得到的值。0055本实施例的结露引导部8为,用于使通过了开口部19的所述蒸气结露的结构部件,并在下部设置有承接所述蒸气结露而产生的液滴的承液部9。此外,在承液部9的下部,设置有用于经由管10而对存积在承液部9中的液体进行回收的废液瓶11。005。
23、6本实施例的结露引导部8的形状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结露引导部8的温度传导率高于介质支承部6的温度传导率。这是由于,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的情况。此外,优选为,结露引导部8的热传导率高于介质支承部6的热传导率。这是由于,容易制造出预期的结露引导结构。0057此外,优选为,与介质支承部6相比,结露引导部8与所述蒸气结露而产生的液滴之间的接触角较小。这是由于,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的情况。0058此外,优选为,结露引导部8被配置为,与介质支承部6之间的间隔L1在2MM以上且20MM以下。在此,在与介质支承部6之间的间隔L1不固定的情况下,优选为,以。
24、在任意部分处的间隔L1均在2MM以上且20MM以下的方式而配置。通过使结露引导部8与介质支承部6之间的间隔在2MM以上,从而能够抑制在结露引导部8上结露的液滴附着在介质支承部6上的情况,并且通过使结露引导部8与介质支承部6之间的间隔在20MM以下,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的情况。0059下述表3为,在改变结露引导部8与介质支承部6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对从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是否在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进行评价的评价结果。当目视确认在介质支承部6上未产生结露时为合格,而在介质支承部6上产生了结露时为不合格。另外,在结露引导部8与介质支承部6之间的间隔小于。
25、2MM的情况下,在结露引导部8上结露的液滴将附着在介质支承部6上。0060表30061间隔(MM)评价结果2合格4合格6合格说明书CN104057701A7/8页98合格10合格12合格14合格16合格18合格20合格22不合格24不合格26不合格28不合格30不合格00620063另外,优选为,结露引导部8的至少一部分为铝制。铝由于价格低廉且重量较轻因此能够成为坚固的结构,除此以外,温度传导率及热传导率较高,且与所述蒸气结露而产生的液滴之间的接触角较小从而容易润湿。因此,能够在蒸气于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之前将蒸气引导至结露引导部8,从而使蒸气在结露引导部8上结露,由此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
26、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的情况。0064实施例2(图3)0065接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说明。0066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中的介质支承部6及结露引导部8、12的概要立体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同的结构部件由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并省略详细说明。0067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仅在具备多个结露引导部8、12这一点上与实施例1的记录装置1不同。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两个结露引导部,但是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结露引导部。0068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在介质支承部6与结露引导部8之间设置有结露引导部12,所述结露引导部12以在输送方向A上的一个末端处与结露。
27、引导部8连接在一起的方式而构成,并且在输送方向A上的两端附近设置有能够使所述蒸气通向结露引导部8的连通孔18。0069另外,结露引导部8被配置为,与介质支承部6之间的间隔L2整体均在2MM以上说明书CN104057701A8/8页10且20MM以下。0070此时,结露引导部8为第一结露引导部,结露引导部12为第二结露引导部。0071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多个结露引导部8、12。因此,与实施例1的记录装置1相比作为结露引导部的效果较大,从而成为能够进一步以较高的精度抑制蒸气在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的结构。0072另外,上述实施例1和2的记录装置1为,能够使用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水性油墨来进行记录的。
28、记录装置。在使用这种油墨的记录装置中,作为所述蒸气而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当该蒸气在介质支承部6上结露时,由于该水溶性有机溶剂难以挥发,因此存在由于该水溶性有机溶剂而使被记录介质润湿的情况。因此,虽然本发明尤其对能够使用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水性油墨来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较为有效,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记录装置。0073此外,也可以在作为输送部的该输送机构15中,设置能够在压印板3处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5。0074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压印板加热器5为,被设置在与压印板3对置的位置上的红外线加热器,但并不限定于这种加热器,也可以使用能够从压印板3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0075另外,当。
29、记录装置中的加热器仅为加热器7时,加热器是指加热器7。此外,在加热器7以外,还设置有压印板加热器5时,将压印板加热器5区分为第一加热器,而将加热器7区分为第二加热器。0076附图说明00771记录装置;2安置部;3压印板;4记录头;00785压印板加热器;6介质支承部;7加热器;8结露引导部;00799承液部;10管;11废液瓶;12结露引导部;008013张力调节部;14收卷部;15输送机构;16记录机构;008117干燥机构;18连通孔;19开口部;P被记录介质;0082R1被记录介质的卷筒;R2被记录介质的卷筒。说明书CN104057701A101/2页11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57701A112/2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57701A12。
- 内容关键字: 记录 装置
电动车玩具车配件清洗设备.pdf
电缆架设用缓冲夹具.pdf
保温墙体连接结构.pdf
卧式液压装配机.pdf
密封胶圈结构.pdf
电缆挤出设备.pdf
自动数控陶瓷茶壶磨口机.pdf
用于锂云母矿的浮选装置.pdf
汽车用线性灯光模块.pdf
多腔体注压成型模具的均匀冷却结构.pdf
空气环境监测装置.pdf
污水净化处理装置.pdf
自动反清洗管道过滤器.pdf
智慧采油系统.pdf
内科护理诊断监测呼吸装置.pdf
压滤机接液翻板支撑结构.pdf
工程材料切割装置.pdf
双侧气囊压榨机罐体.pdf
滚动筛.pdf
均温板.pdf
活塞止转销压力检测装置.pdf
数据抽取与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路面隔离装置.pdf
基于中继技术的UWB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pdf
膨化食品原料清洗装置.pdf
低GI冲泡速食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路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生态旅游资源卫星遥感数据批量处理及下载系统.pdf
焦炉烟气去除焦油的装置及方法.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海洋牧场投喂系统.pdf
脉冲信号的时间及电荷测量方法及装置.pdf
废钢破碎的防阻塞布袋除尘器.pdf
油水共阻复膜阻水带.pdf
教育宣传用可调节展示架.pdf
多功能互动教学管理装置.pdf
烧毛机.pdf
移动式混凝土试块养护架.pdf
绿色高纯氢能源系统的氢气集成减压撬.pdf
用于侧方停车的辅助装置.pdf
水利建筑施工用挡水板.pdf
桥梁用大吨位吊装装置.pdf
具有耐腐蚀耐浸泡功能的建筑幕墙.pdf
电梯钢丝绳直径异常点在线检测系统.pdf
具有锁止功能的铝合金螺丝.pdf
桥墩顶面施工保护装置.pdf
CCD检测装置.pdf
带紧锁滑轮结构的吸顶盘及吊扇灯.pdf
人脸识别仪.pdf
瓜子定量打包装置.pdf
氢燃料电池石墨极板粘度检测装置.pdf
可调节式沼气干法脱硫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