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pdf
《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pdf(2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6210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36210A21申请号201280061572X22申请日2012101561/54719420111014US13/65042620121014USB31B1/4420060171申请人家乐氏公司地址美国密执安州72发明人RP卡索尼BD古兹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肖日松严志军54发明名称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57摘要一种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包括将复合片材140邻近模具开口310定位;将复合片材的一部分约束在第一形成表面214和第二形成表面314之间,第一形成表面214和第二形成。
2、表面314间隔开基本上等于或大于片材厚度的间隙距离;以及将复合片材通过模具开口且沿着第三形成表面312推压,以由复合片材形成复合底部。根据另一方面,复合片材变形为变形片材240,变形片材240包括设置在内部分246和外部分248之间的半径部分250,外部分248包括弹性半径252;以及将弹性半径从变形片材的外部分移除以形成复合底部。根据又一方面,在多个片材上同时执行加工步骤。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613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2/06017320121015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056205EN2013041851IN。
3、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2页附图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2页附图1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6210ACN104136210A1/3页21一种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复合片材邻近模具开口定位,其中所述复合片材具有在两者间限定所述复合片材的片材厚度的第一片材表面和第二片材表面,并且所述复合片材包括纤维层、氧气阻隔层和密封剂层;将所述复合片材的一部分约束在第一形成表面和第二形成表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形成表面与所述第二形成表面间隔间隙距离,并且所述间隙距离基本上等于或大于所述片材厚度;以及将所述复合片材通过所述模具开口且沿着。
4、第三形成表面推压以由所述复合片材形成复合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复合底部插入到复合主体的底端中;以及将所述复合底部密封于所述复合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底部气密地密封于所述复合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底部和所述复合主体之间的泄漏速率等同于小于大约300M的孔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的泄漏速率等同于小于大约300M的孔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复合片材推压通过所述模具开口时利用心轴将压力施加于所述复合片材的第一片材表面,其中所述心轴包括。
5、在所述心轴的成型部分处相交的第一心轴表面和第二心轴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心轴表面和所述第二心轴表面以大约131弧度至大约183弧度的成形角对齐。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心轴的成型部分进入所述模具开口时,所述成型部分在离所述第三形成表面的成型距离处与所述第一心轴表面相交,并且所述成型距离等于所述片材厚度的K倍,其中K为从大约1至大约10。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心轴接触所述复合片材140并且所述复合片材开始推压通过所述模具开口时,在所述心轴和所述模具开口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所述片材厚度的M倍,其中M为从大约1至大约5。10。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心轴与所述复合片材接触时并且直到所述心轴延伸经过所述模具开口,在所述心轴和所述模具开口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所述片材厚度的N倍,其中N为从大约1至大约5的任何值。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心轴延伸经过所述模具开口时,所述第二心轴表面与所述第三形成表面间隔开壁距离,并且所述壁距离基本上等于或大于所述片材厚度。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具有为基本上圆形的、三角形的、矩形的、四边形的、五边形的、六边形的或椭圆形的横截面。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复合片材切割成盘。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7、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邻近所述模具开口设置的权利要求书CN104136210A2/3页3定位部分将所述复合片材对齐到所述模具开口。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真空压力施加于所述复合片材以将所述复合片材与所述第三形成表面对齐。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复合主体的底端与密封部件接触;以及使所述密封部件移动远离所述复合主体的底端。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加热至从大约120C至大约280C的温度,并且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复合主体的底端接触达小于大约40秒。18一种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包括纤维层、氧。
8、气阻隔层和密封剂层的复合片材;使所述复合片材变形成变形片材,其中所述变形片材包括设置在内部分和外部分之间的半径部分,并且所述外部分包括弹性半径;以及将所述弹性半径从所述变形片材的外部分移除以形成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密封部分的复合底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复合底部插入到复合主体的底端中;以及加热所述复合底部的密封剂层以在所述复合底部和所述复合主体之间形成气密密封部。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密封剂层被加热的同时压缩所述复合底部和所述复合主体的底端。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底部和所述底端被用从大约1MPA至大。
9、约22MPA的压力压缩。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复合片材形成为穹顶形盘。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剂层加热至从大约120C至大约280C的温度。24一种用于形成复合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多个复合片材,每个复合片材具有限定所述复合片材中的每一个的片材厚度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复合片材中的每一个包括纤维层、氧气阻隔层和密封剂层;将所述复合片材中的第一片材定位在模具开口上方;在所述第一片材的定位同时,将所述复合片材中的第二片材的外部分约束在第一形成表面和第二形成表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形成表面与所述第二形成表面间隔间隙距离,并且所。
10、述间隙距离基本上等于或大于所述片材厚度;在所述第一片材的定位同时,利用心轴将压力施加于所述复合片材中的第三片材以沿第三形成表面推压所述第三片材,以由所述第三片材形成复合底部,其中所述心轴包括在所述心轴的成型部分处相交的第一心轴表面和第二心轴表面,并且当所述心轴的成型部分进入所述模具开口时,所述成型部分在离所述第三形成表面的成型距离处与所述第一心轴表面相交,使得所述成型距离大于所述片材厚度;将所述复合底部插入到复合主体的底端中;权利要求书CN104136210A3/3页4压缩所述复合底部和所述复合主体的底端;以及加热所述复合主体、所述复合底部,或两者,其中所述复合底部气密地密封于所述复合主体。2。
11、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密封部件;使所述复合主体的底端与所述密封部件接触达保压时间;以及在所述保压时间届满之后,将所述密封部件远离所述复合主体的底端移除,其中所述保压时间为从大约07秒至大约40秒。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心轴延伸经过所述模具开口时,所述第二心轴表面与所述第三形成表面间隔壁距离,并且所述壁距离等于所述片材厚度的J倍,其中J为从大约1至大约3。权利要求书CN104136210A1/12页5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说明书大体上涉及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形成用于储存易腐产品的复合容器的方法。
12、。背景技术0002闭合容器可用于储存易腐产品,诸如例如对潮湿和/或氧敏感的固体食品。此类闭合容器可由管状主体形成,该管状主体具有向外卷起的顶部边沿和开放的底端。开放的底端可用由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的底部密封。具体而言,管状主体的底部可通过使用诸如双重卷封技术的卷封技术来使金属底端卷曲而密封。备选地,管状主体的底部可通过将复合底端粘附于管状主体而密封。0003然而,金属底部可增加闭合容器的总重量,这可导致在闭合容器的制造期间增加的能量使用和增加的排放。具有复合底部的闭合容器通常使用具有小于最佳生产率的低效率制造过程生产。而且,具有复合底部的闭合容器易于制造诸如针孔、褶皱、切口或裂缝的瑕疵。0004。
13、因此,存在对用于储存易腐产品的备选复合容器的需要。发明内容0005在一个示例中,一种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可包括将复合片材邻近模具开口定位。复合片材可包括在两者间限定复合片材的片材厚度的第一片材表面和第二片材表面。复合片材可包括纤维层、氧气阻隔层和密封剂层。复合片材的一部分可约束在第一形成表面和第二形成表面之间。第一形成表面可与第二形成表面间隔间隙距离。间隙距离可基本上等于或大于片材厚度。复合片材可通过模具开口且沿着第三形成表面被推压以由复合片材形成复合底部。0006在另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可包括提供包括纤维层、氧气阻隔层和密封剂层的复合片材。复合片材可变形成变形片材。变形片材。
14、可包括设置在内部分和外部分之间的半径部分。外部分可包括弹性半径。弹性半径可从变形片材的外部分移除以形成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密封部分的复合底部。0007在又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形成复合结构的方法可包括提供多个复合片材,每个复合片材包括限定复合片材中的每一个的片材厚度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复合片材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纤维层、氧气阻隔层和密封剂层。复合片材中的第一片材可定位在模具开口上方。在第一片材的定位同时,复合片材中的第二片材的外部分可约束在第一形成表面和第二形成表面之间。第一形成表面可与第二形成表面间隔间隙距离。间隙距离可基本上等于或大于片材厚度。在第一片材的定位同时,压力可用心轴施加于复合片材中的第三。
15、片材,以沿第三形成表面推压第三片材,以由第三片材形成复合底部。心轴可包括在心轴的成型部分处相交的第一心轴表面和第二心轴表面。当心轴的成型部分进入模具开口时,成型部分可在离第三形成表面的成型距离处与第一心轴表面相交,使得成型距离大于片材厚度。复说明书CN104136210A2/12页6合底部可插入到复合主体的底端中。复合底部和复合主体的底端可被压缩。复合底部可用心轴加热,并且复合底部可气密地密封于复合主体。0008鉴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由本文所述的示例提供的这些和附加的特征将被更充分地理解。附图说明0009附图中提出的示例在本质上是说明性和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制由权利要求限定的主题。当结合。
16、以下附图阅读时,可理解说明性示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其中类似的结构用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在该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文示出和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的复合容器;图2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文示出和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的复合容器;图3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文示出和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的用于形成复合容器的组件;图4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文示出和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的用于形成复合容器的组件;以及图511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文示出和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的用于形成复合容器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0010本文所述的示例涉及用于易腐产品的高阻隔包装,诸如,用于包装对潮湿和氧敏感的固体食品的气密地闭合的容器。。
17、本文所述的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能够承受各种大气条件。更具体而言,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适合保持诸如例如炸薯片、加工的土豆小吃、坚果等的松脆食品的新鲜度。如本文所用,用语“气密的”是指利用诸如例如密封件、表面或容器的阻隔物承受氧O2水平的性质。0011根据本文所述的示例形成的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包括复合底部,其被成型和密封例如,经由加热的压制工具,而不引起闭合容器的针孔、褶皱、切口或裂缝。因此,当暴露于潮湿或氧时可变质的固体松脆食品密封在具有产生阻隔层的针孔、褶皱、切口或裂缝的较低概率的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内时,产品变质的概率可降低。因此,此类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能够包封基本上稳定的环境即,氧、湿度和/或压力。
18、,而不鼓胀和/或泄漏。0012此外,注意,此类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经由例如海运、空运或铁路在世界范围内运输。因此,容器可经受例如,由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海拔变化引起的变化的大气条件。例如,此类条件可引起气密地闭合的容器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显著压差。此外,大气条件可在相对高的值和相对低的值之间循环,这可加重现有的制造缺陷。具体而言,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经受导致缺陷增长的应变,即,由制造过程产生的例如针孔、褶皱、切口或裂缝的尺寸可增加。本文所述的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在广泛地变化的气候条件即,温度、湿度和/或压力下运输和/或储存,而没有缺陷增长。0013此外,在一些示例中,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由如下材料形成该。
19、材料具有足够刚度以抵抗变形,同时经受变化的大气条件。具体而言,当包含高内部压力的气密地闭合的容器经受在相对高的海拔例如,海平面以上大约1524米、海平面以上大约3048米,或海平面说明书CN104136210A3/12页7以上大约4572米下的环境条件时,在气密地闭合的容器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压差可在气密地闭合的容器之上施加力例如,用来引起气密地闭合的容器鼓出。取决于气密地闭合的容器的形状,任何鼓胀可引起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变形,这可导致在货架上不稳定的行为例如,摆动和摇动,并且可负面地影响购买行为。在另外的示例中,本文所述的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由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摩擦和热稳定性用于快速制造即,高循。
20、环输出机器类型和/或生产线的材料形成。0014本文所述的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包括金属底部或复合底部。包括金属底部的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被回收例如,在国家范围内,金属可在回收之前与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分离。同时,包括复合底部的气密地闭合的容器也可被回收。例如,当复合底部由与气密地闭合的容器的剩余部分类似的材料制成时,整个容器可被回收而不分离。此外,此类气密地闭合的容器可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制造,这可通过减少容器制造过程的环境影响而带来环境益处。0015图1大体上描绘了用于储存易腐产品的复合容器的一个示例。复合容器大体上包括形成部分封罩的复合主体和用于包封复合主体的复合底部。本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复合容器和用于。
21、形成复合容器的方法的各个示例。0016仍然参照图1,复合容器100可包括形成部分封罩12的复合主体10,部分封罩12具有内表面14和外表面16,复合主体10可用来容纳易腐产品。复合主体10可为细长的,使得内表面14和外表面16从复合主体10的底端18延伸至复合主体10的顶端20。复合主体10的底端18可终止于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处。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可为带向外凸缘的如图1中所描绘的,或者底部边缘22可具有与复合主体10基本上类似的横截面如图58中所描绘的。在一些示例中,复合主体10的顶端20可成型为接纳顶部闭合物70例如,顶端20可包括向外卷起的边沿。0017复合主体10可为适合。
22、储存易腐产品的任何形状,例如,管形的。注意,虽然复合主体10描绘为具有带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的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但复合主体10可具有适合容纳易腐产品的任何横截面,诸如例如,复合主体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基本上三角形的、四边形的、五边形的、六边形的或椭圆形的。而且,复合主体10可通过诸如例如螺旋卷绕或纵向卷绕的、能够产生期望形状的任何形成过程形成。0018现在参照图2,复合主体10可包括由复合主体10的内表面14和复合主体10的外表面16定界DELINEATE的多个层。在一个示例中,复合主体可包括主体密封剂层30、主体氧气阻隔层32、主体纤维层34和外涂层36,外涂层36可被印刷以提供关于容器的内容。
23、物的信息。主体密封剂层30可形成复合主体10的内表面14的至少一部分。主体密封剂层30可邻近主体氧气阻隔层32。主体氧气阻隔层32可邻近主体纤维层34。主体纤维层34可邻近外涂层36。因此,在一个示例中,从内表面14向外移动至外表面16在图2中描绘为正X方向,复合主体10可由具有下列层的复合物形成主体密封剂层30、主体氧气阻隔层32、主体纤维层34和外涂层36。本文所述的层中的每一个可利用或不利用粘合剂联接于任何邻近层。合适的粘合剂可包括聚乙烯树脂,优选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包含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或具有接枝官能团的乙烯类共聚物的改性聚乙烯树脂。0019重新参照图1,复合。
24、容器100可包括用于密封复合主体10的端部的复合底部40。说明书CN104136210A4/12页8复合底部40可包括台板部分46、密封部分48和半径部分50。通常,台板部分46可形成复合容器100的下边界,其限定可用来包封易腐产品的体积。复合底部40的密封部分48可用来将复合底部40联接于复合主体10。台板部分46可由复合底部40的半径部分50连接于密封部分48。在图1中描绘的示例中,半径部分50描绘为复合底部40中的圆周弯曲部。然而,半径部分50可为具有沿着复合底部40的周边的任何形状的弯曲部,该任何形状适合与对应的容器联接。0020在图2中描绘的示例中,复合底部40还可包括上表面42和下。
25、表面44。复合底部40的上表面42和复合底部40的下表面44可终止于复合底部40的下边缘58处。例如,当复合底部40形成为杯形时,下边缘58可为沿X方向延伸的表面并且具有位于复合底部40的上表面42和下表面44之间的最低Y值。0021而且,如图2中所描绘的,复合底部40的台板部分46可延伸至半径部分50,半径部分50可延伸至密封部分48。半径部分50可在台板部分46和密封部分48之间形成半径角1,其从复合底部的下表面44测量。注意,虽然半径角1在图2中描绘为等于大约16弧度,半径角1可为任何角度,诸如例如,从大约115弧度至大约215弧度的角度、从大约13弧度至大约2弧度的角度,或从大约145。
26、弧度至大约175弧度的角度。此外,注意,虽然台板部分46在图2中描绘为基本上平坦的,但台板部分46可向上弯曲或向下弯曲。0022复合底部40可包括由复合底部40的上表面42和复合底部40的下表面44定界的多个层。在一个示例中,复合底部40可包括底部纤维层52、底部氧气阻隔层54和底部密封剂层56。底部纤维层52可形成复合底部40的下表面44的至少一部分。底部密封剂层56可形成复合底部40的上表面42的至少一部分。底部氧气阻隔层54可设置在底部纤维层52和底部密封剂层56之间。底部纤维层52、底部氧气阻隔层54和底部密封剂层56中的每一个可直接或经由粘合剂联接于彼此。可选地,附加的涂层可施加于底。
27、部纤维层52的外部,其可包括在热密封条件下抵抗脱色和位错的印花、涂层或漆。因此,复合底部40可具有小于大约25G/M3的密度,诸如,小于大约15G/M3或小于大约10G/M3。此外,复合底部40可具有小于大约35GPA的弹性模量,诸如,小于大约30GPA或小于大约10GPA。0023主体密封剂层30和/或底部密封剂层56可包括适合形成热密封件的热塑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可为从大约90C至大约200C、诸如从大约120C至大约170C可热密封的。此外,热塑性材料可具有从03W/MK至大约06W/MK、诸如从大约04W/MK至大约05W/MK的热导率。热塑性材料可包括例如离聚物型树脂,或者选自包括以下。
28、的组盐,优选钠盐或锌盐;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异丁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类接枝共聚物;以及它们的共混物。此外,例如,聚烯烃。可用作热塑性材料的示例性和非限制性的化合物和聚烯烃可包括聚碳酸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它们的共聚物,以及它们的组合。0024主体氧气阻隔层32和/或底部氧气阻隔层54可包括抑氧材料。抑氧材料可为包括例如铝的金属化膜。在另外的示例中,抑氧材料可包括铝箔。主体氧气阻隔层32可具有在从大约6M至大约15M的范围内的厚度,诸如,从大约9M至大约15M、从大约。
29、6M至大约12M,或从大约7M至大约9M。底部氧气阻隔层54可具有在从大约6M至大说明书CN104136210A5/12页9约15M的范围内的厚度,诸如,从大约9M至大约15M、从大约6M至大约12M,或从大约7M至大约9M。因此,主体氧气阻隔层32和底部氧气阻隔层54均可具有从大约200W/MK至大约300W/MK,诸如从大约225W/MK至大约275W/MK的热导率。0025主体纤维层34和/或底部纤维层52可包括诸如例如纸板或石印纸的纤维材料。纤维材料可包括借助于一个或更多个粘合剂层接合的单层或多层。纤维材料可具有从大约004W/MK至大约03W/MK,诸如01W/MK至大约025W/M。
30、K或大约018W/MK的热导率。主体纤维层34可具有从大约200G/M2至大约600G/M2,诸如从大约360G/M2至大约480G/M2的总面积重量。底部纤维层52可具有从大约130G/M2至大约450G/M2,诸如从大约150G/M2至大约250G/M2,或大约170G/M2的总面积重量。0026重新参照图1,复合容器100的部分封罩12可用闭合物密封件72和复合底部40气密地密封。具体而言,闭合物密封件72可气密地密封于复合主体10的顶端20,使得闭合物密封件72与复合主体的顶端20径向地且周向地适应。闭合物密封件72可包括具有一层或更多层纸张、抑氧材料和热塑性材料的薄膜。粘合剂可提供在。
31、纸张、抑氧材料和/或热塑性材料之间。在一个示例中,抑氧材料可为具有大约05M的厚度的铝化涂层,其设置在载体层上,该载体层包含聚酯,诸如,均聚物或共聚物变型或它们的组合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此类载体层由定向聚丙烯组成。闭合物密封件72可成型为便于从复合容器100移除,即,可成型为包括一体化的拉舌,用于从复合主体10的顶端20移除。在一些示例中,顶部闭合物70构造用于在闭合物密封件72被移除之前或之后移除和再附连于复合主体10。例如,消费者可通过从复合主体10的顶端20移除顶部闭合物70和闭合物密封件72而接近复合容器100的内容物。随后可通过将顶部闭合物70再附连于顶端20例如,经由与卷。
32、起的顶部接合来闭合复合主体的顶端20。0027在一些示例中,在用易腐产品填充复合容器100之前,复合主体10和闭合物密封件72可被气密地密封。具体而言,闭合物密封件72和复合容器100可被预制并且气密地密封于彼此。容器可用易腐产品从容器的开放端即,底端18填充。一旦被填充,就可通过将复合底部40气密地密封于复合主体10的底端18并包封内部体积24来气密地闭合复合容器图7和图8。0028再次参照图2,复合底部40可凹陷到复合主体10内部,使得从复合底部40的下表面44测量的台板部分46与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间隔开。具体而言,台板部分46可凹陷在图2中描绘为Y1和Y2之和从大约2MM至大约4。
33、0MM,诸如例如,大约5MM至大约30MM、大约6MM至大约13MM,或大约10MM。在另一示例中,复合底部40可凹陷到复合主体10内部,使得复合底部40的下边缘58与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间隔开边缘距离Y1。注意,虽然复合底部40的下边缘58描绘为凹陷到复合底部10中,但在一些示例中,复合底部40的下边缘58可在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下方突出,即,复合底部40的下边缘58可具有比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更低的Y轴线值。因此,边缘距离Y1可为沿Y轴线的正的或负的距离。合适的边缘距离Y1可远离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在大约10MM内,诸如例如,远离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在大约13。
34、MM内、在大约6MM内、在大约2MM,或从大约0MM至大约1MM。0029如以上提到的,气密密封部60可在复合底部40的密封部分48和复合主体10的内表面14之间形成。当通过如由ASTM测试方法F2338描述的真空衰减法测量时,气密密说明书CN104136210A6/12页10封部60可具有等同于小于大约300M诸如例如,小于大约75M、小于大约25M或小于大约15M的孔直径的泄漏率。真空衰减法可用来直接确定气密密封部60的当量孔直径,即,通过用抑制泄漏的物质涂覆复合容器100的非密封部分。真空衰减法可用来从多个测量值导出气密密封部60的当量孔直径。真空衰减法也可用来通过测量复合容器100的泄。
35、漏来确定气密密封部60的当量孔直径的上边界,即,气密密封部60的当量孔直径可被假设为小于或等于包括气密密封部60的复合容器100的当量孔直径。0030气密密封部60的厚度X1可从复合主体10的外表面16到复合底部40的下表面44测量。气密密封部60的厚度X1可为适合保持气密密封部60的气密性和复合容器100的结构完整性的任何距离。厚度X1可为从大约00635CM至大约016CM或小于大约016CM,诸如从大约00635CM至大约01092CM的任何距离。而且,在上表面42和下表面44之间测量的复合底部40的厚度X2可为从大约011CM至大约006CM,并且在内表面14和外表面16之间测量的复合。
36、主体10的厚度X3可为从大约005CM至大约011CM。0031总体地参照图1和图2,复合容器100可包括气密地密封于复合主体10的顶端20的闭合物密封件72和气密地密封于复合主体10的底端18的复合底部40。因此,复合容器100可为气密的并且将固体食品包封在内部体积24内图8和图9。当如此包封时,固体食品可为在诸如大约15个月、大约12个月、大约10个月或大约3个月的时间段内架藏稳定的。当固体食品的水分增益小于1/克固体食品时,固体食品被认为是架藏稳定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经受在267C和80相对湿度下的空气的环境条件时,复合容器100可具有小于大约01725克/M2/天,例如小于大约005。
37、75克/M2/天或小于大约00345克/M2/天的水蒸气传输速率。水蒸气传输速率可通过称量容器以确定基线重量来确定。容器可接着经受在267C和80相对湿度下的空气的环境条件并且在24小时之后定期称量。容器可在重量增益期内反复地经受在267C和80相对湿度下的空气的环境条件,直到在24小时时期内的重量增益小于大约05克。在重量增益期之后,可根据ASTM测试方法D7709使用267C和80相对湿度作为测试条件来确定整个容器的水蒸气传输速率。整个容器的水蒸气传输速率可通过容器的总内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来衡量,以确定以克/M2/天计的水蒸气传输速率。0032当复合容器100的氧传输速率小于大约50CM3。
38、的O2/M2复合容器100的内表面积/天,诸如例如小于大约25CM3的O2/M2/天或小于大约1432CM3的O2/M2/天当经受在227C和50相对湿度下的空气的环境条件时由ASTM测试方法F1307测量时,复合容器100为气密的。复合容器100的内表面积包括复合容器100的内表面14和复合底部40的上表面42。复合容器100的内表面积还可包括任何顶部闭合物。0033如以上提到的,复合容器100可经受在复合容器10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压差,其用来引起复合容器100鼓出。当通过由ASTM测试方法D6653描述的压差法测量时,复合容器100的示例可在结构上抵抗鼓胀。在一个示例中,当内部压力施加于。
39、复合主体10的内表面14和复合底部46的台板部分46的上表面42;外部压力施加于复合主体10的外表面16和复合底部40的下表面44;并且内部压力比外部压力大大约20KPA或以上例如,大约30KPA、大约35KPA或大约38KPA时,复合底部40的台板部分46可不延伸超出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在另一示例中,当内部压力施加于复合主体10的内表面14和复合底部40的上表面42;外部压力施加于复合主体10的外表面16和复合底部40的下表面44;并说明书CN104136210A107/12页11且内部压力比外部压力大大约20KPA或以上例如,大约30KPA、大约35KPA或大约38KPA时,复合底。
40、部40可不延伸超出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0034此类压差可如ASTM测试方法D6653所描述地施加。可利用配有平坦的真空密闭盖的能够经受大约1个大气压的压差的任何合适的室或提供相同的功能能力的等同室。此外,可合乎需要的是利用提供视觉通路以观察测试样品的真空室。当期望压差施加于支撑在底端18处的复合容器100时,复合底部100可被视觉地检查。例如,当复合底部40的台板部分46延伸超出复合主体10的底部边缘22时,可观察倾斜、偏斜和/或摇动。0035包括气密地密封于复合主体10的底端18的复合底部40的复合容器100可经受内爆测试。内爆测试类似于ASTMD6653,其中复合容器100的内部和。
41、外部之间的压差被施加。代替使复合容器100经受周围的真空环境,内爆测试在复合容器100内抽出真空。适合测量以压力单位例如,INHG计的容器的抗真空强度的任何真空装置可用于内爆测试。一种合适的真空装置是可从AGRTOPWAVEBUTLER,PA,USA得到的VACTESTVT1100。0036内爆测试可通过将复合容器100的顶端20固定于真空装置例如,利用橡胶涂覆的测试锥和/或利用具有用于抽真空的软管的塞形成连续密封部而施加。连续的测试循环可在大约22C和大约50相对湿度的空气的环境条件下施加于复合容器100。每个连续循环可使施加于复合容器100的真空压力的量递增。当复合容器100内爆时,在测试。
42、循环期间施加的峰值真空压力可指示复合容器100的内爆强度。内爆测试可在制造之后从大约30分钟至大约1小时即,“未固化罐GREENCANS“和/或在制造之后大于大约24小时即,“固化罐CUREDCANS“施加于复合容器100。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的复合容器100可具有大于大约3INHG102KPA,诸如例如大于大约5INHG169KPA或大于大约7INHG237KPA的内爆强度。0037注意,以上所述的内爆强度使用具有大约3IN大约76CM的直径和大约105IN大约267CM的高度的复合容器100来确定。内爆强度可根据具有其它尺寸和/或形状的容器按比例缩放。具体而言,高度的减少导致内爆强度的增。
43、加,并且高度的增加导致内爆强度的减少。直径的减少导致内爆强度的增加,并且直径的增加导致内爆强度的减小。容器的加载类似于梁理论中的梁,其中复合容器100的长度与梁的长度相关,并且复合容器100的直径长度与梁的面积惯性矩相关。因此,本文所述的内爆强度可基于梁理论按比例缩放至不同的规模。0038共同地参照图3和图4,本文所述的示例可根据本文所述方法形成。在一个示例中,复合片材140可由协作操作的心轴组件200、模具组件300和管支撑组件400成型为与复合主体10适应。心轴组件200可用来将复合片材140冲压或压制成复合底部40。心轴组件200可包括外心轴210和内心轴220,外心轴210和内心轴22。
44、0可独立于彼此沿Y轴线移动。外心轴210可由弹簧216可移动地联接于心轴组件200。外心轴210可包括构造成控制外心轴210的间距的间隙规212和构造成使诸如复合片材140的工件成型的第一形成表面214。例如,由第一形成表面214约束的复合片材140可形成为复合底部40,复合底部40具有比由不受第一形成表面214约束的复合片材形成的复合底部40更少的褶皱。0039共同地参照图411,内心轴220可相对于外心轴210平移以使工件成型。在一个示例中,内心轴220可固定地联接于心轴组件200。内心轴220可包括邻近第二心轴表面224的第一心轴表面222,第二心轴表面224构造成使诸如复合片材140的。
45、工件成型。此说明书CN104136210A118/12页12外,注意,虽然第一心轴表面222和第二心轴表面224在图411中描绘为基本上平坦的,但第一心轴表面222和第二心轴表面224可为弯曲的、成轮廓的或成型的。如图911中所描绘的,第一心轴表面222和第二心轴表面224可以以形成角度彼此对齐。在第一心轴表面222和第二心轴表面224之间测量的成形角度可为从大约131弧度至大约183弧度,诸如例如,从大约148弧度至大约166弧度或大约157弧度。内心轴220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心轴表面222和第二心轴表面224之间的成型部分230。成型部分230可为弯曲的、倒角的或者包括构造成减轻向工件的制。
46、造缺陷的引入的任何其它轮廓。注意,虽然内心轴220描绘为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但内心轴220可具有基本上圆形的、三角形的、矩形的、四边形的、五边形的、六边形的或椭圆形的横截面。0040心轴加热器226可构造成以传导方式加热内心轴220的第一心轴表面222和第二心轴表面224。具体而言,心轴加热器226可设置在内心轴220内。内心轴220还可包括由构造成减轻热传递的热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部分228。具体而言,第一心轴表面222可由绝缘部分228部分地形成,绝缘部分228凹陷到内心轴220内,使得成型部分230和第二心轴表面224优先被加热。0041重新参照图3和图4,模具组件300可与心轴组件2。
47、00协作以使复合片材140成型为适合插入到复合主体10的底端18中的形状。模具组件300可包括规支撑表面302、定位部分304、模具开口310和密封部件320。如图511中所描绘的,规支撑表面302可与外心轴210的间隙规212协作以控制心轴组件200和模具组件300之间的间距。在一个示例中,模具组件300可仅接触外心轴210的特定部分,以控制间距,即,规支撑表面302可接触间隙规212。具体而言,如图911中所描绘的,上述相互作用可控制在外心轴210的第一形成表面214和模具组件300的第二形成表面314之间测量的间隙距离110。0042重新参照图3和图4,模具组件300的定位部分304可构。
48、造成在形成之前接收和对齐复合片材140。定位部分304可设置成邻近模具开口310,以便使复合片材140与模具开口310对齐。例如,如在图911中所描绘的,定位部分304可为将规支撑表面302连接于第二形成表面314的倾斜特征。定位部分304可具有最靠近规支撑表面302的较大周边和最靠近第二形成表面314的较小周边,即,定位部分304可大于复合片材140并且渐缩以允许用于复合片材140的对齐的重力辅助。注意,备选地或与定位部分304组合,真空压力可施加于复合片材140以使复合片材140与模具开口310或其组成部分中的任一个对齐例如,通过施加来自外心轴210和/或内心轴220的真空压力。0043再。
49、次参照图9,模具开口310可与心轴组件200协作以使复合片材140成型。模具开口310可为设置在模具组件300内的通道。模具开口310可包括第三形成表面312,第三形成表面312以弯曲角度与第二形成表面314相交。在一个示例中,模具开口310可具有限定第三形成表面312的基本上均匀的横截面,即,横截面沿Y轴线为基本上相似的。虽然模具开口310描绘为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但模具开口310可具有基本上圆形的、三角形的、矩形的、四边形的、五边形的、六边形的或椭圆形的横截面。弯曲角度可为从大约131弧度至大约183弧度,诸如例如,从大约148弧度至大约166弧度或大约157弧度。模具开口310可构造成接收内心轴220。因此,弯曲角度可设定成使得形成角度和弯曲角度之和等于大约314弧度。此外,模具开口310可具有与内心轴220基本上相似的横截面,即,模具开口310的第三形成表面312可构造成接收内心轴220的第二心说明书CN104136210A129/12页13轴表面224并以受控的距离从第二心轴表面224偏置。0044重新参照图38,密封部件320可构造成为热密封提供热和压力。密封部件320可为在密封位置图3、图4和图8和开启位置图57之间可定位的,即,当处于密封位置时,密封部件320与工件接触。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形成 复合 结构 方法
农机动力飞轮喷涂用漆雾废气处理装置.pdf
旁路引流线绝缘防护夹持支架结构.pdf
建筑施工围挡.pdf
推进剂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pdf
防刺伤采血针.pdf
铸造件快速冷却装置.pdf
工业硅粉制备用研磨装置.pdf
电池盖帽包边用防偏移模具.pdf
拉杆式储能电源箱.pdf
多穴五轴自动光学检测装置.pdf
活塞钻铣床.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装置.pdf
羊粪粉碎机的清扫装置.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球.pdf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方法及电路.pdf
陶瓷加工的练泥机.pdf
建筑工程用支护装置.pdf
压滤机拉板装置及压滤机.pdf
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pdf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pdf
洁净手术室用的排风系统.pdf
用于预测转动设备的故障概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视觉辅助的三极管封装质量检测方法.pdf
可调式肢体活动康复训练装置.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服装布料用卷绕装置.pdf
鸽子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并体外培养方法及培养物和应用.pdf
配置肘式黏滞阻尼器的自复位摇摆结构.pdf
采硐充填方法.pdf
积分球数字仿体系统及成像测评方法.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pdf
基于时序图像的机车走行部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pdf
收料式模具冲压装置.pdf
用于体温筛查系统的制冷红外热像仪.pdf
基于3D检索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方法.pdf
用于颠簸路面的单侧加装车轮.pdf
楼宇的幕墙清洁控制方法、服务器和存储介质.pdf
挂网设备及挂网方法.pdf
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pdf
纱线管自动换向提升输送装置.pdf
电子鼻结合贝叶斯算法判别烤鸭是否超过货架终点的方法.pdf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pdf
轻量级前端GIS二三维一体化展示方法.pdf
便于清洗的化工机械用收油装置.pdf
具有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装置的智能建筑.pdf
楼板放线孔预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
用于血液透析的上肢体固定器.pdf
加固地基的沉箱与桩组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pdf
用于全自动热成型机的活动关节.pdf
托脚零件的精确夹持打孔设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