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pdf
《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311754065.0(22)申请日 2023.12.19(66)本国优先权数据202311246603.5 2023.09.25 CN(71)申请人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金花北路406号(72)发明人 樊威武高毅袁鑫刘博东徐兴朋(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专利代理师 朱海临(51)Int.Cl.E04B 1/34(2006.01)E04B 1/342(2006.01)E04B 7/14(2006.01)E04B。
2、 1/35(2006.01)E04G 21/1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索膜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包括:将上层稳定索和承重索张拉至设计要求;在位于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之间的所述承重索上安装起重葫芦,并将起重葫芦的起重链条连接到下层稳定索上;利用起重葫芦将所述下层稳定索提升至设计标高;将折面膜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与上层稳定索之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下层稳定索索体松弛、索力不均、位形也与最终的设计形态存在较大出入的问题。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117702。
3、912 A2024.03.15CN 117702912 A1.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层稳定索(1)和承重索(2)张拉至设计要求;在位于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1)之间的所述承重索(2)上安装起重葫芦(5),并将起重葫芦(5)的起重链条连接到下层稳定索(3)上;利用起重葫芦(5)将所述下层稳定索(3)提升至设计标高;将折面膜(4)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3)与上层稳定索(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折面膜(4)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3)与上层稳定索(1)之间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下层。
4、稳定索(3)到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1)的水平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符合设计要求,则直接将折面膜(4)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3)与上层稳定索(1)之间;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调节所述下层稳定索(3)的空间位置,直至将所述下层稳定索(3)到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1)的水平距离调节至设计要求后,再将折面膜(4)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3)与上层稳定索(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下层稳定索(3)的空间位置,包括:在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1)上安装起重葫芦(5),并将起重葫芦(5)的起重链条连接到提升至设计标高的所述下。
5、层稳定索(3)上;利用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1)上的起重葫芦(5)对所述下层稳定索(3)的空间位置进行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折面膜(4)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3)与上层稳定索(1)之间之后,还包括:拆卸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1)上的起重葫芦(5)以及所述承重索(2)上的起重葫芦(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于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1)之间的所述承重索(2)上安装起重葫芦(5)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下层稳定索(3)张拉完成后的最大索力,选择起重葫芦(5)。
6、的规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起重葫芦(5)将所述下层稳定索(3)提升至设计标高之后,还包括:测量所述下层稳定索(3)的索力。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稳定索(1)和承重索(2)呈正交分布,所述上层稳定索(1)和所述承重索(2)的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外压环梁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内环梁或外压环梁的另一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稳定索(3)的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一悬臂杆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索膜结。
7、构中的内环梁或另一悬臂杆的底端连。权利要求书1/2 页2CN 117702912 A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葫芦(5)采用电动起重葫芦。权利要求书2/2 页3CN 117702912 A3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索膜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作为项目设计方的“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了西安国际足球中心项目方案,并就西安国际足球中心项目中的索膜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了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 114775802A,具体。
8、公开了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该索膜结构包括:外压环梁及内环梁;多根设置在外压环梁周向的悬臂杆;索网结构,拉设于外压环梁与内环梁之间,索网结构包括上层稳定索、承重索及下层稳定索,上层稳定索与承重索位于下层稳定索的上方且呈正交分布,且下层稳定索与上层稳定索沿X轴交替设置;折面膜结构,包括若干片铺设于相邻的上层稳定索与下层稳定索之间的折面膜。通过在上下层稳定索之间铺设折面膜,具有类似桁架腹杆的作用,增强了结构体系的整体稳定性,省去了上下层之间的连系索或刚性杆。此外,折面膜结构自然形成排水沟,雨水直接由屋面高区排往外环低区,不需要在屋面下方设置排水管,建筑效果得以保证。同时,还公开了。
9、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外压环梁,并沿外压环梁的周向安装多根悬臂杆,使悬臂杆的顶端与外压环梁连接;安装内环梁;安装索网结构:在外压环梁与内环梁之间顺次安装承重索、上层稳定索及下层稳定索,上层稳定索与承重索位于下层稳定索的上方且呈正交分布,且下层稳定索与上层稳定索沿X轴交替设置,使上层稳定索及承重索的一端与外压环梁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内环梁或外压环梁的另一侧连接,下层稳定索的一端与一悬臂杆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内环梁或另一悬臂杆的底端连接;对索网结构进行张拉,形成整体结构;安装折面膜结构,折面膜结构包括若干片折面膜,将折面膜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与上层稳定索之间。000。
10、3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发现,设计方提供的安装方法中,虽使索网形成了整体结构,但按照索网位型来看,此方法仅将上层正交索网张拉到设计位型,未考虑下层稳定索是否张拉到设计位型,此时下层稳定索索体松弛、索力不均、位形也与最终的设计形态存在较大出入。发明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下层稳定索索体松弛、索力不均、位形也与最终的设计形态存在较大出入的问题。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0006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包括:0007将上层稳定索和承重索张拉至设计要求;0008。
11、在位于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之间的所述承重索上安装起重葫芦,并将起重葫说明书1/5 页4CN 117702912 A4芦的起重链条连接到下层稳定索上;0009利用起重葫芦将所述下层稳定索提升至设计标高;0010将折面膜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与上层稳定索之间。0011进一步地,所述将折面膜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与上层稳定索之间之前,还包括:0012检测所述下层稳定索到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的水平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0013若符合设计要求,则直接将折面膜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与上层稳定索之间;0014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调节所述下层稳定索的空间位置,直至将所述下层稳定索到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的。
12、水平距离调节至设计要求后,再将折面膜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与上层稳定索之间。001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所述下层稳定索的空间位置,包括:0016在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上安装起重葫芦,并将起重葫芦的起重链条连接到提升至设计标高的所述下层稳定索上;0017利用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上的起重葫芦对所述下层稳定索的空间位置进行调节。0018进一步地,所述将折面膜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与上层稳定索之间之后,还包括:0019拆卸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上的起重葫芦以及所述承重索上的起重葫芦。0020进一步地,所述在位于相邻两根所述上层稳定索之间的所述承重索上安装起重葫芦之前,还包括:0021根据所述下层稳定。
13、索张拉完成后的最大索力,选择起重葫芦的规格。0022进一步地,所述利用起重葫芦将所述下层稳定索提升至设计标高之后,还包括:0023测量所述下层稳定索的索力。0024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稳定索和承重索呈正交分布,所述上层稳定索和所述承重索的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外压环梁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内环梁或外压环梁的另一侧连接。0025进一步地,所述下层稳定索的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一悬臂杆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内环梁或另一悬臂杆的底端连。0026进一步地,所述起重葫芦采用电动起重葫芦。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
14、工方法,将上层稳定索和承重索张拉至设计要求后,通过位于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之间的承重索上安装的起重葫芦对下层稳定索进行提升找型,能够让膜材和下层稳定索形成弧形平衡的体系,达到索网设计张拉位型,然后再安装折面膜,避免了下层稳定索未张拉到位导致膜材施工存在不均匀受力的情况,解决下层稳定索索体松弛、索力不均、位形也与最终的设计形态存在较大出入的问题,有效避免了膜材在张拉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而被撕裂。002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说明书2/5 页5CN 117702912 A5附图说明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
15、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示意图。0032图中:1上层稳定索;2承重索;3下层稳定索;4折面膜;5起重葫芦。具体实施方式003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
16、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34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35步骤100、将上层稳定索1和承重索2张拉至设计要求。0036步骤200、在位于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1之间的承重索2上安装起重葫芦5,并将起重葫芦5的起重链条连接到下层稳定索3上。0037应当理解的是,因为上层稳定索1和承重索2呈正交分布,所以对于位于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1之间的承重索2的理解,即承重索2上位于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1之间的部分。0038步骤300、利用起重葫芦5将下层稳定索3提升至设计标高。0039步骤400、将折面膜4铺设于相邻的。
17、下层稳定索3与上层稳定索1之间。0040需要说明的是,上层稳定索1和承重索2的张拉采用常规的张拉方式,因此本发明不再赘述。0041具体地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中通过位于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1之间的承重索2上安装的起重葫芦5对下层稳定索3进行提升找型,能够让膜材和下层稳定索3形成弧形平衡的体系,达到索网设计张拉位型,然后再安装折面膜4,避免了下层稳定索3未张拉到位,导致膜材施工存在不均匀受力的情况,解决了膜材张拉过程中因受力不均产生撕裂的问题。0042还应当理解的是,利用起重葫芦5将下层稳定索3提升至设计标高,是通过控制起重葫芦5的张拉位移实现。示例的,为了准确计算起重葫芦5的张拉力和。
18、张拉位移量,选取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一片折面膜作为算例,对张拉过程进行模拟,张拉完成后,通过比对张拉前后起重葫芦的长度变化,以及底部吊点的坐标变化,确定张拉的参数,同时提取下层稳定索张拉后内力,确定葫芦规格,并作为张拉控制的依据,确保张拉精度满足设计要求。0043本实施例中,索网地面铺设过程中,将已确定好的起重葫芦系在上层承重索上,索网提升过程中将起重葫芦连接至下层稳定索上,张拉过程中同步提升,直至上下层索网锚固完毕。0044示例的,对于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上层索网(上层稳定索和承重索构成)已说明书3/5 页6CN 117702912 A6张拉到设计位型,下层索网(下层稳定索构成)处。
19、于松弛状态,根据计算得出的下层稳定索张拉位移图,将起重葫芦两端分别系在上层稳定索及下层稳定索上,采用起重葫芦对下层稳定索进行空间找形,不要一次张拉到位,而是分步进行,张拉时需要随时测量起重葫芦长度,避免某点过度张拉。0045优选的,起重葫芦5采用电动起重葫芦。004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例,在将折面膜4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3与上层稳定索1之间之前,还包括:0047检测下层稳定索3到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1的水平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即判断下层稳定索3的空间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0048若符合设计要求,则直接将折面膜4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3与上层稳定索1之间;0049若不符合。
20、设计要求,则调节下层稳定索3的空间位置,直至将下层稳定索3到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1的水平距离调节至设计要求后,再将折面膜4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3与上层稳定索1之间。0050具体地说,在安装折面膜之前,对下层稳定索的空间位置进行检查,防止下层稳定索到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的水平距离因不符合设计要求,而导致折面膜的安装困难,甚至造成折面膜的撕裂。也就是说,通过检测下层稳定索到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的水平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下层稳定索设计张拉状态与实际张拉状态相符时,进行折面膜安装,此时索网通过调节张拉到设计位型,膜结构安装处于无应力状态,可保证膜材各点位均匀张拉。0051如图1所示,较佳的,本实施例中。
21、调节下层稳定索3的空间位置,具体如下:0052a.在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1上安装起重葫芦5,并将起重葫芦5的起重链条连接到提升至设计标高的下层稳定索3上;0053b.利用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1上的起重葫芦5对下层稳定索3的空间位置进行调节。0054具体地说,采用连接在上层稳定索上的起重葫芦对下层稳定索的位型进行调节,操作方便,调节精度高。0055在一实施例中,将折面膜4铺设于相邻的下层稳定索3与上层稳定索1之间之后,还包括:拆卸相邻两根上层稳定索1上的起重葫芦5以及承重索2上的起重葫芦5。也就是说,待膜材安装完毕,分级卸载起重葫芦,使膜结构顺利由施工态转变为设计态。0056在一实施例中,在位于相邻。
22、两根上层稳定索1之间的承重索2上安装起重葫芦5之前,还包括:根据下层稳定索3张拉完成后的最大索力,选择起重葫芦5的规格,确保起重葫芦5对下层稳定索3张拉时的可靠性。0057优选的,利用起重葫芦5将下层稳定索3提升至设计标高之后,还包括:测量下层稳定索3的索力。也就是说,张拉完成后,在每一根吊索的旁边,绑一个测量计,测力计需要串一个起重葫芦,并对测量计葫芦进行拉紧,直到吊索稍有松弛,这时可以读取测量计的读数,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0058在一实施例中,上层稳定索1和承重索2呈正交分布,上层稳定索1和承重索2的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外压环梁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内环梁或外。
23、压环梁的另一说明书4/5 页7CN 117702912 A7侧连接。0059在一实施例中,下层稳定索3的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一悬臂杆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索膜结构中的内环梁或另一悬臂杆的底端连。0060本发明为了顺利对双层正交大开口索膜结构中的索网完成既定目标的张拉和安装,避免膜材不可恢复的损坏,首先把下层稳定索张拉到既定位置,确保在结构零应力的状态下安装膜材,保证膜材均匀张拉,待膜材安装完毕,再分级松开起重葫芦,让膜材和下层稳定索形成弧形平衡的体系,最终完成膜结构安装,解决了张拉不均匀,膜材容易受到损坏问题。006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
24、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006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006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
25、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006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
26、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0065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006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说明书5/5 页8CN 117702912 A8图1说明书附图1/1 页9CN 117702912 A9。
- 内容关键字: 双层 正交 开口 膜结构 中的 施工 方法
高精度的低重频窄脉冲延迟控制电路.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pdf
微型扬声器音腔焊接装置.pdf
测试无人机避障功能的训练迷宫.pdf
半导体老化检测装置.pdf
车用尿素液的生产配比装置.pdf
管材转运稳定输送装置.pdf
灯光积木块.pdf
空压机滤芯.pdf
化工桶倒料机构.pdf
旋转式远端帽.pdf
细胞分类恒温箱.pdf
煤粉传输带用残余清洁机构.pdf
生物基可降解纤维面料生产用喂纱机构及针织大圆机.pdf
卷扬机调速机构.pdf
烧伤整形植皮辅助设备.pdf
快速充电电池组结构.pdf
高效率的废边吸附平台.pdf
变排量汽车空调压缩机后盖气动立式定心夹具.pdf
建筑保温板切割装置.pdf
高炉烟灰布袋除尘输灰系统.pdf
提高挤浆机的脱水装置.pdf
无人驾驶汽车辅助检修装置.pdf
类蛇毒肽的制备方法.pdf
中控系统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涤纶线抗拉强度检测方法.pdf
与印度南瓜侧枝数量相关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pdf
LED显示装置.pdf
云台摄像机及控制系统.pdf
高含有机质渣土低碳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图像视觉处理的基坑位移监测系统.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