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4330073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档描述:

《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310522180.9(22)申请日 2023.05.09(71)申请人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510230 广东省广州市前进路157号 申请人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72)发明人 钟成安邓春林李安范志宏丁平祥(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专利代理师 刘菁菁(51)Int.Cl.G01N 33/38(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包括:获取混凝土配合比;。

2、基于混凝土配合比,根据预先建立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在不同约束度下的开裂风险;其中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制备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并进行养护;对各混凝土试件,采用DIC技术在多个监测时间采集混凝土试件的图像,由图像确定第一主应变后计算损伤指数,然后拟合出各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根据各关系式得到各约束度条件下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并根据损伤指数与预设的损伤指数限值,确定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开裂风险,从而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CN 116609514。

3、 A2023.08.18CN 116609514 A1.一种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混凝土配合比;基于所述混凝土配合比,根据预先建立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混凝土配合比在不同约束度下的开裂风险;其中所述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根据所述混凝土配合比,制备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并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对于各约束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制作观测斑点,采用DIC技术在预设的多个监测时间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图像采集,并根据采集图像得到混凝土试件在多个监测时间对应的第一主应变;基于。

4、第一主应变计算损伤指数,得到多个监测时间对应的损伤指数;基于多个监测时间对应的损伤指数,拟合出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得到各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获取混凝土配合比的终凝时间,基于各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分别得到各约束度条件下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根据各约束度条件下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与预设的损伤指数限值,确定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开裂风险,其中,损伤指数限值用于指示混凝土试件开裂时的损伤指数;根据定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开裂风险,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主应变计算损伤指。

5、数的步骤包括:基于第一主应变,根据公式(1)计算损伤指数,其中,公式(1)为:式中,D为损伤指数,Emax为子区中心的第一主应变,Ai|max0是第一主应变为正值的区域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制作观测斑点的步骤包括:将混凝土试件表面擦拭为饱和面干状态;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喷涂白色平漆,白色平漆的喷涂方向与混凝土试件的表面成夹角;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喷涂黑色平漆,黑色平漆的喷涂方向与混凝土试件的表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DIC技术在预设的多个监测时间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图像采集的步骤中,所述方法。

6、还包括:使混凝土试件所在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02,环境湿度保持在大于等于60,并采用风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吹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的步骤包括: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养护室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1.5h,所述养护室的温度设置为20权利要求书1/2 页2CN 116609514 A22,湿度设置为602R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混凝土配合比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判断预设的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含所述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若不存在,则。

7、执行建立所述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步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所述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建立的所述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数据库中。权利要求书2/2 页3CN 116609514 A3一种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背景技术0002严重的早期开裂是塑性沉降、塑性收缩和自收缩的综合作用,不仅不利于美观,而且影响混凝土结构的长期耐久性。在干燥环境中,裂缝可能进一步蔓延,加。

8、速氯盐、CO2等腐蚀性物质的侵入,导致钢筋的腐蚀和结构的过早破坏。混凝土从浇注至硬化前大约3到8小时的塑性状态,会产生塑性变形,包括塑性沉降和塑性收缩。导致混凝土塑性开裂的主要因素是受温度、风速等环境加快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造成毛细管中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导致裂缝的产生。0003评价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性能的方法主要采用在约束条件下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进行评估,包括环形试验、纵向试验、平板试验和衬底约束试验。另外还引入了ASTMC1579,目的是比较不同类型纤维或外加剂的混凝土混合物的塑性收缩开裂行为。考虑到传统的裂缝测量工具,如手持光学。

9、显微镜或裂缝比较器,可能会干扰新搅拌混凝土的开裂过程,在试验开始后24h,混凝土被认为是稳定的情况下,测量ASTMC1579中的裂缝宽度。也有研究者结合不同的测试方法,如平板约束试验法结合无电极电阻测试仪,或者圆环约束试验法结合各自建立的混凝土早期水化模型,测试评价了混凝土组成、试验条件和养护条件等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然而,这些研究方法主要关注水泥基材料的平均应力/应变,而且只能对水泥基材料抗开裂性能进行了定性评价,但并不能准确评价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收缩开裂。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改变约束度以及从细观层次上用损伤因子来评价混凝土的开裂风险,评判结果更。

10、为准确。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6一种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7获取混凝土配合比;0008基于混凝土配合比,根据预先建立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在不同约束度下的开裂风险;0009其中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0010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制备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并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0011养护结束后,对于各约束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制作观测斑点,采用DIC技术在预设的多个监测时间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图像采集,并根据采集图像得到混凝土试件在多个监测时间对应的第一。

11、主应变;0012基于第一主应变计算损伤指数,得到多个监测时间对应的损伤指数;说明书1/9 页4CN 116609514 A40013基于多个监测时间对应的损伤指数,拟合出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得到各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0014获取混凝土配合比的终凝时间,基于各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分别得到各约束度条件下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0015根据各约束度条件下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与预设的损伤指数限值,确定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开裂风险,其中,损伤指数限值用于指示混凝土试件开裂时的损伤指数;0016根据定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开裂风险,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

12、的对应关系。0017进一步地,基于第一主应变计算损伤指数的步骤包括:0018基于第一主应变,根据公式(1)计算损伤指数,其中,公式(1)为:00190020式中,D为损伤指数,Emax为子区中心的第一主应变,Ai|Emax0是第一主应变为正值的区域面积。0021进一步地,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制作观测斑点的步骤包括:0022将混凝土试件表面擦拭为饱和面干状态;0023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喷涂白色平漆,白色平漆的喷涂方向与混凝土试件的表面成夹角;0024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喷涂黑色平漆,黑色平漆的喷涂方向与混凝土试件的表面平行。0025进一步地,采用DIC技术在预设的多个监测时间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图像采集的步骤。

13、中,方法还包括:0026使混凝土试件所在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02,环境湿度保持在大于等于60,并采用风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吹风。0027进一步地,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的步骤包括:0028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养护室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1.5h,养护室的温度设置为202,湿度设置为602RH。0029进一步地,获取混凝土配合比的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0030基于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判断预设的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含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0031若不存在,则执行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步骤。0032进一步地,执行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

14、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的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0033将建立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数据库中。003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基于DIC技术,通过改变不同约束度来定量化实时监测混凝土早期全场应变,计算出损伤指数,进而得到不同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通过不同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得到的损伤指数分别不同约束度的混凝土开裂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对于降低因工程实际约束造说明书2/9 页5CN 116609514 A5成混凝土结构成型养护过程开裂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指导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养护过程中裂缝的控制。附图说明003。

15、5图1为本发明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的步骤流程图;003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混凝土第一主应变分布图;003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混凝土第一主应变分布图;003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混凝土第一主应变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003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004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

16、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4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004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

17、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004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18、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0044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一种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45S1、获取混凝土配合比;0046S2、基于混凝土配合比,根据预先建立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在不同约束度下的开裂风险;0047其中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0048(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制备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并对混凝土试件进说明书3/9 页6CN 116609514 A6行养护;0049(2)养护结束后,对于各约束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制作。

19、观测斑点,采用DIC技术在预设的多个监测时间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图像采集,并根据采集图像得到混凝土试件在多个监测时间对应的第一主应变;0050(3)基于第一主应变计算损伤指数,得到多个监测时间对应的损伤指数;0051(4)基于多个监测时间对应的损伤指数,拟合出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得到各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0052(5)获取混凝土配合比的终凝时间,基于各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分别得到各约束度条件下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0053(6)根据各约束度条件下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与预设的损伤指数限值,确定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开裂风险,其中,损伤指数限值用于指示混凝土试件开裂时的损伤。

20、指数;0054(7)根据定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开裂风险,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0055在上述步骤S1中,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为实际工程中需要实用的混凝土配合,可依据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部位承载力设计及耐久性设计,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如在某工程中,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所示;0056表1混凝土配合比00570058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步骤S2之前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对应的不同约束度以及不同约束度对应的开裂风险。在上述步骤(1)中,根据步骤S1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开展试验,采用普通。

21、强制搅拌机制备不同约束度的混凝土试件,每个混凝土试件的约束度不同,制备不同约束度的混凝土试件主要是通过改变模具中约束螺栓的数量来改变约束度,如根据规范JTG34202020评价混凝土试件早期的抗裂性评价来设置螺栓数量,当约束度为60,约束螺栓数量为20,当约束度为30,约束螺栓数量为10,当约束度为0就是说明约束螺栓数量为0等,混凝土试件的规格可以为20020040mm。混凝土试件制作后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使得混凝土试件凝结一段时间,以能够在混凝土试件上制作观测斑点,以更好的观测混凝土试件。0059以下采用3个实施例进行说明:0060实施例1,采用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成的约束度为0的。

22、混凝土试件;0061实施例2,采用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成的约束度为30的混凝土试件;0062实施例3,采用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成的约束度为60的混凝土试件。0063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的步骤包括:0064(11)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养护室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1.5h,养护室的温度设置为202,湿度设置为602RH。0065在上述步骤(11)中,制备混凝土试件后,将成型的混凝土试件移动至温度为20说明书4/9 页7CN 116609514 A72,湿度为60的养护室中养护1.5h,以使得混凝土试件凝结1.5h。0066在上述步骤(2)中,在养护结束后,对于。

23、各约束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先对混凝土试件表面进行处理,制作观测斑点,以使得DIC技术能够捕捉到观测斑点的相对位移,为后期采用软件计算混凝土试件整体应变做准备。0067进一步地,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制作观测斑点的步骤包括:0068(21)将混凝土试件表面擦拭为饱和面干状态;0069(22)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喷涂白色平漆,白色平漆的喷涂方向与混凝土试件的表面成夹角;0070(23)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喷涂黑色平漆,黑色平漆的喷涂方向与混凝土试件的表面平行。0071在上述步骤(21)至步骤(23)中,先将混凝土试件表面擦拭为饱和面干状态,采用喷涂方向与混凝土试件的表面成45 夹角喷涂白色平漆,在白色平漆喷涂。

24、5分钟后,采用喷涂方向与混凝土试件表面平行,且距离混凝土表面30cm喷涂黑色平漆,在混凝土试件表面产生平坦的黑色平漆,喷置白色平漆可以提高对比度,喷置黑色平漆是为了让DIC技术中的相机能捕捉到黑斑的相对位移。0072在上述步骤(2)中,在混凝土试件表面上制作观测斑点后,分别将每个混凝土试件放置在观测平台上进行实时监测,使用DIC双相机采集混凝土试件表面在多个监测时间的采集图像。进一步地,为使得混凝土试件表面现象更加明显,采用DIC技术在预设的多个监测时间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图像采集的步骤中,方法还包括:0073(24)使混凝土试件所在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02,环境湿度保持在大于等于60,并采用风扇对。

25、混凝土试件进行吹风。0074在上述步骤(24)中,控制混凝土试件所在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02,环境湿度保持在大于等于60,并在混凝土试件附近放置风扇,风扇吹出的风的风速可以设定为4m/s,通过风扇加速混凝土试件成型面水分的蒸发,增大其收缩,使得混凝土试件表面的实验现象更加明显。0075在上述步骤(2)中,监测时间可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的情况自行选择,例如可以每小时监测一次,也可以是每十分钟监测一次,监测次数越多、监测时间越长则结果会越准确,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监测时间分别为1h(小时)、2h、3h、4h、5h和6h,选中采集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如混凝土试件成型面的区域200200mm,采用PMLAB分析。

26、软件等分析软件进行处理与计算,得到混凝土试件在多个监测时间的全场第一主应变,得到的应变数据通过origin统计与处理后混凝土第一主应变分布图,以便于后续计算。0076在实施例1中,采用DIC双相机拍摄约束度为0的混凝土试件在1h、2h、3h、4h、5h、6h的图像,经过分析软件处理与计算以及通过origin统计与处理后得到的混凝土第一主应变分布图如图2所示;0077在实施例2中,采用DIC双相机拍摄约束度为30混凝土试件在1h、2h、3h、4h、5h、6h的图像,经过分析软件处理与计算以及通过origin统计与处理后得到的混凝土第一主应变分布图如图3所示;0078在实施例3中,采用DIC双相机。

27、拍摄约束度为60混凝土试件在1h、2h、3h、4h、5h、6h的图像,经过分析软件处理与计算以及通过origin统计与处理后得到的混凝土第一主应说明书5/9 页8CN 116609514 A8变分布图如图4所示。0079在上述步骤(3)中,基于多个监测时间的第一主应变,根据公式(1)计算损伤指数,得到多个监测时间的损伤指数,其中,公式(1)为:00800081式中,D为损伤指数,Emax为子区中心的第一主应变,Ai|Emax0是第一主应变为正值的区域面积。0082在实施例中1,采用实施例1得到的第一主应变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多个监测时间的损伤指数如表2所示;0083表200840085在实施例2。

28、中,采用实施例2得到的第一主应变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多个监测时间的损伤指数如表3所示;0086表3008700880089在实施例3中,采用实施例3得到的第一主应变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多个监测时间的损伤指数如表3所示;0090表4说明书6/9 页9CN 116609514 A900910092在上述步骤(4)中,基于多个监测时间对应的损伤指数,可采用二阶多项式数学模型,拟合出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得到各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Aat2+bt+c;其中,A为经过t干燥时间之后的损伤指数,t为干燥时间,即监测时间,a、b、c为拟合的常数。0093在实施例1中,采用实施例1得到的多个监测时间的损伤。

29、指数,拟合出约束度为0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为:A0.321t2+2.293t+17.6;0094在实施例2中,采用实施例2得到的多个监测时间的损伤指数,拟合出约束度为30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为:A2.41t2+28.189t+98.9;0095在实施例3中,采用实施例3得到的多个监测时间的损伤指数,拟合出约束度为30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为:A0.393t2+11.03t+160;0096在上述步骤(5)中,终凝时间由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同一个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终凝时间都一样,这个可以通过试验测出来,如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的混凝土试件,其终凝时间为养护后的6h,即得到如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

30、比的终凝时间为6h。基于各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分别得到各约束度条件下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0097在实施例1中,采用约束度为0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为:A0.321t2+2.293t+17.6计算终凝时间6h得到的损伤指数为42.914;0098在实施例2中,采用约束度为30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为:A2.41t2+28.189t+98.9计算终凝时间6h得到的损伤指数为181.2740099在实施例3中,采用约束度为60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为:A0.393t2+11.03t+160计算终凝时间6h得到的损伤指数为212.0320100在上述步骤(6)中,损伤指数限值用于指示混凝土试件开。

31、裂时的损伤指数,同一个混凝土配合比的损伤指数限值是相同的,损伤指数限值具体获得过程通过制备该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的约束度可以高一些,这样混凝土试件容易开裂,将混凝土试件按照步骤(1a)进行养护后,采用DIC技术拍摄该混凝土试件开裂时间点的采集图像,然后根据采集图像得到该开裂时间点的第一主应变,基于开裂时间点的第一主应变,再通过公式(1)计算出开裂时间点的损伤指数,以开裂时间点的损伤指数作为损伤指数限值。具体地,通过上述实验得到采用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的损伤指数限值为142。然后将各约束度条件下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与预设的损伤指数限值进行对比,若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小于损伤指数限值。

32、,则说明开裂风险小,若终凝时间的损伤指数大于损伤指数限值,则说明开说明书7/9 页10CN 116609514 A10裂风险大,从而确定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开裂风险;0101如在实施例1中,采用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的约束度为0的混凝土试件,其终凝时间6h的损伤指数为42.914,小于损伤指数限值142,说明采用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的约束度为0的混凝土试件的开裂风险小;0102如在实施例2中,采用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的约束度为30的混凝土试件,其终凝时间6h的损伤指数为181.274,大于损伤指数限值142,说明采用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的约束度为30的混凝土试件。

33、的开裂风险大;0103如在实施例3中,采用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的约束度为60的混凝土试件,其终凝时间6h的损伤指数为212.032,大于损伤指数限值142,说明采用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的约束度为60的混凝土试件的开裂风险大;0104在上述步骤(7)中,根据步骤(6)确定的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开裂风险,建立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对应的不同约束度以及不同约束度对应的开裂风险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0约束度的开裂风险小,30约束度的开裂风险大,60约束度的开裂风险大。0105进一步地,获取混凝土配合比的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

34、0106S1a、基于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判断预设的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含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0107S1b、若不存在,则执行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步骤。0108在上述步骤S1a和步骤S1b中,在获取混凝土配合比时,先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判断预设的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含该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若数据库中存在,则说明之前有工程中采用了该混凝土配合比,已经建立包含该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直接使用保存在数据库中的包含该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

35、间的对应关系,无需再次进行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步骤,节省时间。若数据库中不存在包含该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则说明之前没有对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评价,因此执行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步骤,即执行步骤(1)至步骤(7),建立包含该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0109进一步地,执行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的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0110S1c、将建立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数据库中。0111在上述步骤S1c中,将建立。

36、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数据库中,若其他工程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与本次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时,可以直接使用数据库中包含该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0112在上述步骤S2中,基于步骤S1获得的混凝土配合比,再根据预先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约束度与开裂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得到该混凝土配合比在不同约束度下的开裂说明书8/9 页11CN 116609514 A11风险,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对于降低因工程实际约束造成混凝土结构成型养护过程开裂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提前预判混凝土的开裂风险以及计算出混凝土的初裂时间,然后通过不断优化混凝土配。

37、合比来达到对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的效果,以够指导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养护过程中裂缝的控制。01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基于DIC技术,通过改变不同约束度来定量化实时监测混凝土早期全场应变,计算出损伤指数,进而得到不同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通过不同约束度对应的时间损伤指数关系式得到的损伤指数分别不同约束度的混凝土开裂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对于降低因工程实际约束造成混凝土结构成型养护过程开裂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指导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养护过程中裂缝的控制。011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明书9/9 页12CN 116609514 A12图1图2说明书附图1/2 页13CN 116609514 A13图3图4说明书附图2/2 页14CN 116609514 A14。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混凝土 开裂 风险 评价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43300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