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1401853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5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档描述:

《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111406914.4(22)申请日 2021.11.24(71)申请人 河北秦淮数据有限公司地址 0754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东花园镇镇政府院内(72)发明人 居静吴四海陆涛王正华冯淑琴刘交通崔振军何剑荣(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专利代理师 张鹏(51)Int.Cl.F28D 21/00(2006.01)F28F 9/22(2006.01)F24F 5/00(2006.01)F24F 13/30(2006.01)(54)发明名称换热芯体组件及间。

2、接蒸发冷却机组(57)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芯体组件,包括芯体本体,所述芯体本体具有内循环通道和外循环通道;所述外循环通道的一端为外循环进风口,另一端为外循环出风口;所述内循环通道划分为三个区域通道,分别为区域通道一、区域通道二和区域通道三;所述内循环通道的一端设有导通罩,所述导通罩将所述区域通道二的一端和所述区域通道三的一端连通;所述内循环通道的另一端设有选择机构和遮挡罩;所述选择机构位于所述遮挡罩内;所述遮挡罩的一端与区域通道一、区域通道二和区域通道三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遮挡罩的另一端设有内循环出风口;所述区域通道一的一端为内循环进风口。本申请可通过增加内循环空气在换热芯体内的行程,调节制。

3、冷效果,节约电能。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CN 116164575 A2023.05.26CN 116164575 A1.一种换热芯体组件,包括芯体本体(1),所述芯体本体(1)具有相互交叉且不连通的内循环通道和外循环通道;所述外循环通道的一端为外循环进风口(11),另一端为外循环出风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通道划分为三个区域通道,分别为区域通道一(13)、区域通道二(14)和区域通道三(15);所述内循环通道的一端设有导通罩(2),所述导通罩(2)将所述区域通道二(14)的一端和所述区域通道三(15)的一端连通;所述内循环通道的另一端设有选择机构和遮挡罩(3);所述选择。

4、机构位于所述遮挡罩(3)内,用于控制所述区域通道一(13)的另一端和所述区域通道二(14)的另一端连通或不连通;所述遮挡罩(3)的一端与区域通道一(13)、区域通道二(14)和区域通道三(15)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遮挡罩(3)的另一端设有内循环出风口(31);所述区域通道一(13)的一端为内循环进风口(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机构包括伸缩部件(41)和选择罩(42);所述伸缩部件(41)连接在所述遮挡罩(3)内,且所述伸缩部件(41)的伸缩端与所述选择罩(42)连接;所述选择罩(42)与所述区域通道一(13)的另一端和所述区域通道二(14)的另一端对应设。

5、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罩(42)为一侧开口的框体,该开口与所述芯体本体(1)相对设置;所述框体的内部底面两端分别设有导向圆角(421);所述框体靠近所述芯体本体(1)一侧设有密封圈(4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罩(2)和所述选择罩(42)的结构相同;所述伸缩部件(41)采用电缸或气缸。5.一种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芯体组件、内循环风机组件(5)和外循环风机组件(6);所述内循环风机组件(5)设置在所述内循环出风口(31)处;所述外循环风机组件(6)设置在所述外循环出风口(。

6、12)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蓄水池(71)、水泵(72)和喷淋头(73);所述蓄水池(71)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水泵(72)和喷淋头(73),所述水泵(72)用于从所述蓄水池(71)内抽取制冷液,以使制冷液从所述喷淋头(73)喷出至所述芯体本体(1)上;所述水泵(72)的流量可调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73)具体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2)和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1)对应设置;所述蓄水池(71)位于所述芯体本体(1)的下方。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

7、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制冷组件;所述机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81)、冷凝器(82)、膨胀阀(83)和蒸发器(84);所述压缩机(81)、冷凝器(82)、膨胀阀(83)和蒸发器(84)依次通过另一管路串联构成权利要求书1/2 页2CN 116164575 A2一循环回路;所述蒸发器(84)位于所述内循环风机组件(5)和所述内循环出风口(31)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81)的制冷量可调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82)位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2)和所述外循环风机组件(6)之间。权利要求书2/2 页3C。

8、N 116164575 A3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技术领域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温度调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背景技术0002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和集成度的发展,服务器设备功率密度与日俱增,热密度增长,就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机房内消耗的电量大幅度的增长;另一方面,服务器散热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消耗大量能源,还会因为冷却调节不够合理,还会因为设备发热而导致设备停机。0003目前的数据中心制冷设备,仅可根据时是否开启喷淋组件和机械制冷组件进行温度调节,上述方式,虽可增加降温效果,但随着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电能消耗也会随之一直增加,耗电量高。发明内容0004本申。

9、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可通过增加内循环空气在换热芯体内的行程,调节制冷效果,节约电能。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芯体组件,包括芯体本体,所述芯体本体具有相互交叉且不连通的内循环通道和外循环通道;所述外循环通道的一端为外循环进风口,另一端为外循环出风口;所述内循环通道划分为三个区域通道,分别为区域通道一、区域通道二和区域通道三;0006所述内循环通道的一端设有导通罩,所述导通罩将所述区域通道二的一端和所述区域通道三的一端连通;所述内循环通道的另一端设有选择机构和遮挡罩;所述选择机构位于所述遮挡罩内,用于控制所述区域通道一的另一端和所述区域通道二。

10、的另一端连通或不连通;0007所述遮挡罩的一端与区域通道一、区域通道二和区域通道三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遮挡罩的另一端设有内循环出风口;所述区域通道一的一端为内循环进风口。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选择机构包括伸缩部件和选择罩;所述伸缩部件连接在所述遮挡罩内,且所述伸缩部件的伸缩端与所述选择罩连接;所述选择罩与所述区域通道一的另一端和所述区域通道二的另一端对应设置。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选择罩为一侧开口的框体,该开口与所述芯体本体相对设置;所述框体的内部底面两端分别设有导向圆角;所述框体靠近所述芯体本体一侧设有密封圈。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

11、通罩和所述选择罩的结构相同;所述伸缩部件采用电缸或气缸。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包括上述的换热芯体组件、内循环风机组件和外循环风机组件;所述内循环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循环说明书1/5 页4CN 116164575 A4出风口处;所述外循环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处。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蓄水池、水泵和喷淋头;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水泵和喷淋头,所述水泵用于从所述蓄水池内抽取制冷液,以使制冷液从所述喷淋头喷出至所述芯体本体上;所述水泵的流量可调节。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

12、淋头具体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和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蓄水池位于所述芯体本体的下方。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机械制冷组件;所述机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通过另一管路串联构成一循环回路;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内循环风机组件和所述内循环出风口之间。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缩机的制冷量可调节。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和所述外循环风机组件之间。0017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伸缩部件带动选择罩进行伸缩,从而控制区域通道一的出风口是直。

13、接从内循环出风口排出,或者,从区域通道二和区域通道三内进行环绕,再从内循环出风口排出,从而可调节内循环空气在换热芯体内的行程,调节换热芯体组件的制冷效果,且能充分利用外部冷空气,节约电能;0018本申请还将换热芯体组件与喷淋组件和或机械制冷组件进行配合使用,具有多种模式可选择,且使喷淋组件和机械制冷组件均可调节制冷效果,从而实现实时调节制冷效果;同时,将冷凝器设置在外循环出风口与外循环风机组件之间,利用外循环空气给冷凝器降温,一个风机组件双用途。附图说明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

14、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0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芯体组件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0021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芯体组件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0022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选择罩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间接蒸发冷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中:1、芯体本体;11、外循环进风口;12、外循环出风口;13、区域通道一;14、区域通道二;15、区域通道三;16、内循环进风口;2、导通罩;3、遮挡罩;31、内循环出风口;41、伸缩部件;。

15、42、选择罩;421、导向圆角;422、密封圈;5、内循环风机组件;6、外循环风机组件;71、蓄水池;72、水泵;73、喷淋头;81、压缩机;82、冷凝器;83、膨胀阀;84、蒸发器。说明书2/5 页5CN 116164575 A5具体实施方式002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申请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第一端”、“第二端”、“一端”、“另一端”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

16、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0026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滑动连接”、“固定”、“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

17、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0027目前的数据中心制冷设备,仅可根据时是否开启喷淋组件和机械制冷组件进行温度调节,上述方式,虽可增加降温效果,但随着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电能消耗也会随之一直增加,耗电量高。因此,急需一种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可通过增加内循环空气在换热芯体内的行程,调节制冷效果,节约电能。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0029如。

18、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换热芯体组件,包括芯体本体1,芯体本体1具有相互交叉且不连通的内循环通道和外循环通道;外循环通道的一端为外循环进风口11,另一端为外循环出风口12;也就是说,内循环空气经过内循环通道时,与外循环空气经过外循环通道时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内循环空气的降温;0030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将内循环通道划分为三个区域通道,分别为区域通道一13、区域通道二14和区域通道三15;内循环通道的一端设有导通罩2,导通罩2将区域通道二14的一端和区域通道三15的一端连通;内循环通道的另一端设有选择机构和遮挡罩3;选择机构位于遮挡罩3内,用于控制区域通道一13的另一端和区域通。

19、道二14的另一端连通或不连通;0031遮挡罩3的一端与区域通道一13、区域通道二14和区域通道三15的另一端连通,遮挡罩3的另一端设有内循环出风口31;区域通道一13的一端为内循环进风口16,遮挡罩3用于将换热芯体1的内循环出风导向至从内循环出风口31排出。0032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所说的“连通”是指相连通的两端相互对接,空气从一端进入至另一端,并不会从其余地方排出。0033在实际应用中,区域通道一13、区域通道二14和区域通道三15按照自上向下、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的方式依次进行划分,当然也可以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划分,本申请为了便于操作,将区域通道一13、区域通道二14和区域通道三15按照自。

20、上向下的方式进行划分;说明书3/5 页6CN 116164575 A6并将导通罩2通过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在芯体本体1上;0034使用时,根据所需制冷效果,当需要较低制冷效果时,具体参见图1所示,由选择机构控制区域通道一13的另一端和区域通道二14的另一端不连通,此时,区域通道一13的出风口是直接从内循环出风口31排出,具体流向如图1中从内循环进风口16朝向内循环出风口31的箭头所示;0035当需要较高制冷效果时,具体参见图2,由选择机构控制区域通道一13的另一端和区域通道二14的另一端连通,此时,区域通道一13的出风口,依次经过区域通道二14和区域通道三15,最后从内循环出风口31。

21、排出,具体流向如图2中呈S形的箭头方向所示;0036也就是说,可通过调节内循环空气在换热芯体内的行程,调节换热芯体组件的制冷效果,且能充分利用外部冷空气,节约电能。0037进一步的,选择机构包括伸缩部件41和选择罩42;伸缩部件41连接在遮挡罩3内,且伸缩部件41的伸缩端与选择罩42连接;选择罩42与区域通道一13的另一端和区域通道二14的另一端对应设置。0038由伸缩部件41带动选择罩42伸缩动作,从而实现当选择罩42与芯体本体1接触时,将区域通道一13的另一端和区域通道二14的另一端连通;当选择罩42与芯体本体1不接触时,将区域通道一13的另一端和区域通道二14的另一端不连通;其中,选择罩。

22、42为一侧开口的框体,该开口与芯体本体1相对设置;具体参见图3,为了使循环空气平滑流动,在框体的内部底面两端分别设有导向圆角421;为了增加密封性能,在框体靠近芯体本体1一侧设有密封圈422。0039本申请的导通罩2和选择罩42的结构相同;伸缩部件41可采用电缸或气缸。0040具体参见图4,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间接蒸发冷却机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上述的换热芯体组件、内循环风机组件5和外循环风机组件6;内循环风机组件5设置在内循环出风口31处,从而带动内循环空气进行循环;外循环风机组件6设置在外循环出风口12处,从而带动外循环空气进行循环。0041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实施。

23、方式上增加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包括蓄水池71、水泵72和喷淋头73;蓄水池71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水泵72和喷淋头73,水泵72用于从蓄水池71内抽取制冷液,以使制冷液从喷淋头73喷出至芯体本体1上;水泵72的流量可调节。0042其中,水泵72的流量调节可采用多种方式,一、变速调节:改变水泵的转速,可以使水泵的性能发生变化,从而使水泵的工况点发生变化,这种方法称为变速调解;二、变径调节:叶轮经过车削以后,水泵的性能将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从而使水泵的工况点发生改变,我们把车削叶轮改变水泵工况点的方法,称为变径调节;三、节流调节:对于出水管路安装闸阀的水泵装置来说,把闸阀关小时,在管路中增加了。

24、局部阻力,则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其工况点就沿着水泵的QH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闸阀关得越小,增加的阻力越大,流量就变得越小,这种通过关小闸阀来改变水泵工况点的方法,称为节流调节或变阀调节;在本申请中,为了实现节能的效果,优选采用对水泵采用变速调节,从而降低能耗。0043进一步的,喷淋头73具体有两个,分别与外循环出风口12和外循环进风口11对应设置;蓄水池71位于芯体本体1的下方。0044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实施方式上增加机械制冷组件;机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81、冷凝器82、膨胀阀83和蒸发器84;压缩机81、冷凝器82、膨胀阀83说明书4/5 页7CN 116164575 A7。

25、和蒸发器84依次通过另一管路串联构成一循环回路;蒸发器84位于内循环风机组件5和内循环出风口31之间,其中,压缩机81的制冷量可调节。运行原理:冷媒在压缩机81的压缩排出后,进入冷凝器82冷凝,然后经过膨胀阀83的限流下,冷媒进入蒸发器84蒸发吸收内循环出气口31排出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循环机械制冷;其中,对于压缩机81的制冷量可调节的方式,本申请可以采用所需制冷区域内的温度控制器直接控制压缩机的停开,从而实现温度控制,也可以采用变频式压缩机,通过频率调节,调节机械制冷的制冷量。0045值得一提的是,冷凝器82位于外循环出风口12和外循环风机组件6之间,利用外循环空气给冷凝器降温,实现一个风机组。

26、件双用途。0046本申请一种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在使用时,当需要调节温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节喷淋组件的喷淋量、机械制冷组件的制冷量和内循环空气在换热芯体内的行程,可以进行择一选择或多个选择进行调节;在启用时,对于喷淋组件和机械制冷组件,可以选择择一启动,或两个同时启动。0047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伸缩部件带动选择罩进行伸缩,从而控制区域通道一的出风口是直接从内循环出风口排出,或者,从区域通道二和区域通道三内进行环绕,再从内循环出风口排出,从而可调节内循环空气在换热芯体内的行程,调节换热芯体组件的制冷效果,且能充分利用外部冷空气,节约电能;0048本申请还将换热芯体组件与。

27、喷淋组件和或机械制冷组件进行配合使用,具有多种模式可选择,且使喷淋组件和机械制冷组件均可调节制冷效果,从而实现实时调节制冷效果;同时,将冷凝器设置在外循环出风口与外循环风机组件之间,利用外循环空气给冷凝器降温,一个风机组件双用途。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5/5 页8CN 116164575 A8图1说明书附图1/4 页9CN 116164575 A9图2说明书附图2/4 页10CN 116164575 A10图3说明书附图3/4 页11CN 116164575 A11图4说明书附图4/4 页12CN 116164575 A12。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换热芯体 组件 间接 蒸发 冷却 机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40185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