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热式电热水龙头.pdf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pdf_第1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8/323766cc-8e5f-4384-a2b0-078add7ea4d0/323766cc-8e5f-4384-a2b0-078add7ea4d01.gif)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pdf_第2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8/323766cc-8e5f-4384-a2b0-078add7ea4d0/323766cc-8e5f-4384-a2b0-078add7ea4d02.gif)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pdf_第3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8/323766cc-8e5f-4384-a2b0-078add7ea4d0/323766cc-8e5f-4384-a2b0-078add7ea4d03.gif)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即热式电热水龙头.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89325.3 (22)申请日 2019.05.14 (73)专利权人 宁波索顿飞羽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世纪大 道北段555号002幢 (9-1) (72)发明人 陈元博潘进军芦荻 (74)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23209 代理人 张伟 (51)Int.Cl. F16K 49/00(2006.01) F16K 5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57)摘要 本实用新。
2、型公开了一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包括出水龙头(1)、 流量控制组件(2)、 连接底座 (3), 所述即热式电热水龙头还包括外壳(4)、 设 在外壳(4)内集成为一体且用于供水流通过并对 水流进行加热的主体(5), 所述连接底座(3)设置 在主体(5)底部且用于将主体(5)与台面固定, 所 述连接底座(3)包括进水管(3.1), 所述进水管 (3.1)与主体(5)连接且用于供水流进入主体 (5), 所述出水龙头(1)设置在所述主体(5)顶部 用于将水流从主体(5)导出, 所述流量控制组件 (2)设置在所述主体(5)一侧用于控制出水龙头 (1)的出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提高产品 之间的通用性。
3、高, 以提高装配效率、 减小生产成 本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09818896 U 2019.12.20 CN 209818896 U 1.一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包括出水龙头(1)、 流量控制组件(2)、 连接底座(3),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即热式电热水龙头还包括外壳(4)、 设在外壳(4)内集成为一体且用于供水流通 过并对水流进行加热的主体(5), 所述连接底座(3)设置在主体(5)底部且用于将主体(5)与 台面固定, 所述连接底座(3)包括进水管(3.1), 所述进水管(3.1)与主体(5)连接且用于供 水流进入主体(5), 所述出水龙头(1。
4、)设置在所述主体(5)顶部用于将水流从主体(5)导出, 所述流量控制组件(2)设置在所述主体(5)一侧用于控制出水龙头(1)的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5)包括壳体 (5.1)、 加热管(5.2), 所述加热管(5.2)设置在壳体(5.1)内, 所述壳体(5.1)外壁嵌设有接 线端子(5.3), 所述接线端子(5.3)包括用于供电源线连接的火线接线体(5.3.1)、 零线接线 体(5.3.2)和地线接线体(5.3.3), 所述加热管(5.2)设有火线接线端(5.2.1)以及零线接线 端(5.2.2), 所述火线接线端(5.2.1)与火线接线体(。
5、5.3.1)连接, 所述零线接线端(5.2.2) 与零线接线体(5.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线接线体(5.3.3)通 过连接件(5.4)与外壳(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5.4)为片体, 所 示连接件(5.4)包括与地线接线体(5.3.3)连接的第一端(5.4.1)和用于与外壳(4)连接的 第二端(5.4.2), 所述壳体(5.1)对应第二端(5.4.2)处设有连接螺母(5.5), 所述外壳(4)对 应连接螺母(5.5)处设有连接孔(4.1), 所述连接孔(4.1)处设有第一连接件(。
6、5.4), 所述第 一连接件(5.4)连接外壳(4)、 第二端(5.4.2)、 壳体(5.1)并同时实现外壳(4)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管(5.2)的火线接 线端(5.2.1)和零线接线端(5.2.2)分别设置在加热管(5.2)的两端, 所述加热管(5.2)为由 火线接线端(5.2.1)至零线接线端(5.2.2)螺旋环绕的螺旋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5)还包括设置在 加热管(5.2)两端的上盖(5.7)、 下盖(5.8), 所述上盖(5.7)、 下盖(5.8)和壳体(5.1)构成加 热腔, 所。
7、述主体(5)还包括过热保护件(5.9), 所述过热保护件(5.9)的感应端插设在加热腔 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5.8)与主体(5)一 体式构造且所述加热管(5.2)从上盖(5.7)处向下装入加热腔, 或者是所述上盖(5.7)与主 体(5)一体式构造且所述加热管(5.2)从下盖(5.8)处向上装入加热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热保护件(5.9)固定 在上盖(5.7)处, 所述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设置在上盖(5.7)处、 零线接线端 (5.2.2)设置在下盖(5.8)处、 所述过热。
8、保护件(5.9)连接在火线接线端(5.2.1)与火线接线 体(5.3.1)之间的导线上, 或者是所述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设置在下盖(5.8) 处、 零线接线端(5.2.2)设置在上盖(5.7)处、 所述过热保护件(5.9)连接在所述零线接线端 (5.2.2)与零线接线体(5.3.2)之间的导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控制组件(2)包括 阀芯(2.1)和把手(2.2), 所述阀芯(2.1)设置在进水管(3.1)与主体(5)的连通处且通过把 手(2.2)控制主体(5)的进水量, 所述阀芯(2.1)外套设有压盖(2.3), 所述压。
9、盖(2.3)通过第 三连接件(5.4)(2.4)将阀芯(2.1)压装在壳体(5.1)上。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09818896 U 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底座(3)还包括连 接板(3.2)、 所述进水管(3.1)外周设有外螺纹且与壳体(5.1)底部的进水端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板(3.2)与进水管(3.1)分体式设置且通过第四连接件(5.4)(3.3)固定在壳体 (5.1)的底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09818896 U 3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热水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10、一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背景技术 0002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可以快速地对出水进行加热, 由于取用热水方便, 使用已经越 来越普遍, 由于要适应不同的装修风格和台面尺寸, 会需要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具有各种不 同的外观造型以及规格尺寸, 最终导致生产厂家需要设计多款不同的结构以满足市场需 求, 产品之间的适配性小、 装配效率低、 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可以提高产品之间的通用性高, 以 提高装配效率、 减小生产成本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包括出 水龙头、 流量控制组件、 连。
11、接底座, 所述即热式电热水龙头还包括外壳、 设在外壳内集成为 一体且用于供水流通过并对水流进行加热的主体, 所述连接底座设置在主体底部且用于将 主体与台面固定, 所述连接底座包括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与主体连接且用于供水流进入主 体, 所述出水龙头设置在所述主体顶部用于将水流从主体导出, 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设置在 所述主体一侧用于控制出水龙头的出水。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使主体集成为一个整体, 提高主体的适 配性, 通过搭配不同造型以及尺寸的外壳或出水龙头或流量控制组件或连接底座, 即可装 配成多种风格以及造型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从而减少制造成本、 提高装配效率。。
12、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主体包括壳体、 加热管, 所述加热管设置在壳体 内, 所述壳体外壁嵌设有接线端子,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用于供电源线连接的火线接线体、 零 线接线体和地线接线体, 所述加热管设有火线接线端以及零线接线端, 所述火线接线端与 火线接线体连接, 所述零线接线端与零线接线体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地线接线体通过连接件与外壳连接。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连接件为片体, 所示连接件包括与地线接线体 连接的第一端和用于与外壳连接的第二端, 所述壳体对应第二端处设有连接螺母, 所述外 壳对应连接螺母处设有连接孔, 所述连接。
13、孔处设有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外壳、 第二端、 壳体并同时实现外壳接地。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加热管的火线接线端和零线接线端分别设置在 加热管的两端, 所述加热管为由火线接线端至零线接线端螺旋环绕的螺旋体。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主体还包括设置在加热管两端的上盖、 下盖, 所 述上盖、 下盖和壳体构成加热腔, 所述主体还包括过热保护件, 所述过热保护件的感应端插 设在加热腔内。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下盖与主体一体式构造且所述加热管从上盖处 说明书 1/4 页 4 CN 209818896 U 4 向下装入加热腔, 或者是。
14、所述上盖与主体一体式构造且所述加热管从下盖处向上装入加热 腔。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过热保护件固定在上盖处, 所述加热管的火线 接线端设置在上盖处、 零线接线端设置在下盖处、 所述过热保护件连接在火线接线端与火 线接线体之间的导线上, 或者是所述加热管的火线接线端设置在下盖处、 零线接线端设置 在上盖处、 所述过热保护件连接在所述零线接线端与零线接线体之间的导线上。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流量控制组件包括阀芯和把手, 所述阀芯设置 在进水管与主体的连通处且通过把手控制主体的进水量, 所述阀芯外套设有压盖, 所述压 盖通过第三连接件将阀芯压装在壳体上。 。
15、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连接底座还包括连接板、 所述进水管外周设有 外螺纹且与壳体底部的进水端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板与进水管分体式设置且通过第四 连接件固定在壳体的底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内胆爆炸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所示: 1-出水龙头, 1.1-插入部, 1.1.1-第二限位槽, 2-流量控制组件, 2.1-阀 芯, 2.2-把手, 2.3-。
16、压盖, 2.4-第三连接件, 3-连接底座, 3.1-进水管, 3.2-连接板, 3.3-第四 连接件, 4-外壳, 4.1-连接孔, 5-主体, 5.1-壳体, 5.1.1-限位盖, 5.1.1.1-内环, 5.1.1.2-外 环, 5.1.2-限位环, 5.2-加热管, 5.2.1-火线接线端, 5.2.2-零线接线端, 5.3-接线端子, 5.3.1-火线接线体, 5.3.2-零线接线体, 5.3.3-地线接线体, 5.4-连接件, 5.4.1-第一端, 5.4.2-第二端, 5.5-连接螺母, 5.6-罩板, 5.7-上盖, 5.7.1-引出管, 5.8-下盖, 5.9-过热保 护件,。
17、 5.10-连接盖, 5.10.1-安装腔, 5.10.2-导入管, 5.10.3-导出管, 5.10.3.1-第一限位 槽, 5.10.4-连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22 如图15所示, 0023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包括出水龙头1、 流量控制组件2, 连接底座3, 即热式电热 水龙头还包括外壳4、 设在外壳4内集成为一体且用于供水流通过并对水流进行加热的主体 5, 连接底座3设置在主体5底部且用于将主体5与台面固定, 连接底座3包括进水管3.1, 进水 管3.1用于供水流进入主体5, 出水龙头1设置在主体5顶部用于将水流从主体。
18、5导出, 流量控 制组件2设置在主体5一侧用于控制出水龙头1的出水; 使主体5集成为一个整体, 提高主体5 的适配性, 通过搭配不同造型以及尺寸的外壳4或出水龙头1或流量控制组件2或连接底座 3, 即可装配成多种风格以及造型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从而减少制造成本、 提高装配效率。 0024 其中, 主体5包括壳体5.1、 加热管5.2, 加热管5.2设置在壳体5.1内, 壳体5.1外壁 说明书 2/4 页 5 CN 209818896 U 5 嵌设有接线端子5.3, 接线端子5.3包括用于供电源线连接的火线接线体5.3.1、 零线接线体 5.3.2和地线接线体5.3.3, 加热管5.2设有火线。
19、接线端5.2.1以及零线接线端5.2.2, 火线接 线端5.2.1与火线接线体5.3.1通过导线连接, 零线接线端5.2.2与零线接线体5.3.2通过导 线连接, 地线接线体5.3.3通过连接件5.4与外壳4连接; 通过设置接线端子5.3, 主体5内部 的导线连接至接线端子5.3, 即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连接至接线端子5.3的火线接 线体5.3.1, 加热管5.2的零线接线端5.2.2连接至接线端子5.3的零线接线体5.3.2, 外壳4 通过连接件5.4连接至地线接线体5.3.3, 再将电源线的火线、 地线、 零线分别与三个接线体 连接, 即可实现电源线的安装, 相较于常规的电源。
20、线分别与加热管5.2的接线端与外壳4连 接的方式, 接线更为方便、 线路布局更为合理, 主体5作为集成的一个整体的整体性更好。 0025 其中, 火线接线端5.2.1与火线接线体5.3.1之间、 地线接线端与地线接线体5.3.3 之间、 零线接线体5.3.2与外壳4之间, 可以通过导线连接, 制造成本低, 亦可以通过连接件 5.4实现连接, 不采用导线, 便于自动化装配生产。 0026 其中, 连接件5.4包括与地线接线体5.3.3连接的第一端5.4.1和用于与外壳4连接 的第二端5.4.2, 壳体5.1对应第二端5.4.2处设有连接螺母5.5, 外壳4对应连接螺母5.5处 设有连接孔4.1,。
21、 连接孔4.1处设有第一连接件5.4, 第一连接件5.4连接外壳4、 第二端 5.4.2、 壳体5.1并同时实现外壳4接地; 连接件5.4将接地连接体引出至用于连接外壳4和壳 体5.1的第一连接件5.4位置, 通过第一连接件5.4与连接螺母5.5连接配合即可实现外壳4 的接地, 结构简单紧凑。 0027 其中, 主体5还包括用于覆盖接线端子5.3的罩板5.6, 罩板5.6与壳体5.1通过第二 连接件5.4连接; 罩板5.6用于覆盖接线端子5.3, 避免水汽进入而导致短路, 通过第二连接 件5.4连接, 拆装方便。 0028 其中, 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和零线接线端5.2.2分别设。
22、置在加热管5.2的 两端, 加热管5.2为由火线接线端5.2.1至零线接线端5.2.2螺旋环绕的螺旋体; 加热管5.2 的结构采用两端设置接线端, 加热管5.2体由一端向另一端螺旋环绕的螺旋体的形式, 相较 于现有的加热管5.2的需要其中一个接线端通过螺旋体的中间孔穿回至另一个接线端以使 得两个接线端位于同一端的形式, 在原有的同一端的其中一个接线端的位置可以设置其他 的用电件, 从而使得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整体直径更为紧凑, 并且螺旋体其中一端无需再 以较大的弧度绕回至同一端, 提高了良品率, 减小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0029 其中, 主体5还包括设置在加热管5.2两端的上盖5.7、 下盖。
23、5.8, 上盖5.7、 下盖5.8 和壳体5.1构成加热腔, 主体5还包括过热保护件5.9, 过热保护件5.9的感应端插设在加热 腔内; 过热保护件5.9用于感应加热腔内的温度, 一般将过热保护件5.9的熔断阈值设置为 95 , 当加热腔内的温度高于过热保护件5.9的阈值时, 过热保护件5.9熔断以断开加热管 5.2的电源, 避免过热或干烧。 0030 其中, 下盖5.8与主体5一体式构造且加热管5.2从上盖5.7处向下装入加热腔, 或 者是上盖5.7与主体5一体式构造且加热管5.2从下盖5.8处向上装入加热腔; 通过一体式构 造, 可以减小其中一端渗漏的可能, 另一端通过密封之后即可将加热腔。
24、封闭, 装配方便。 0031 其中, 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和零线接线端5.2.2分别设置在上盖5.7和下 盖5.8上, 过热保护件5.9连接在火线接线端5.2.1与火线接线体5.3.1之间的导线上或零线 接线端5.2.2与零线接线体5.3.2之间的导线上, 过热保护件5.9固定在上盖5.7处; 加热管 说明书 3/4 页 6 CN 209818896 U 6 5.2的火线接线端5.2.1位于上盖5.7、 零线接线端5.2.2设于下盖5.8、 过热保护件5.9连接 在火线接线端5.2.1与火线接线体5.3.1的导线上, 或者是火线接线端5.2.1位于下盖5.8、 零线接线端5.2.。
25、2位于上盖5.7, 过热保护件5.9连接在零线接线端5.2.2与零线接线体 5.3.2的导线上, 过热保护件5.9的感应端插设在加热腔内且位于最先露出水面的位置, 当 加热腔内的温度高于过热保护件5.9的阈值时, 过热保护件5.9熔断以避免过热或干烧。 0032 其中, 主体5还包括连接盖5.10, 连接盖5.10设置在上盖5.7上端, 连接盖5.10中空 且与上盖5.7配合构成用于供线路板安装的安装腔5.10.1, 上盖5.7设有用于将水流由加热 腔导出的引出管5.7.1, 连接盖5.10内设有与引出管5.7.1配合的导入管5.10.2, 以及与出 水龙头1配合连接的导出管5.10.3, 导。
26、出管5.10.3与导入管5.10.2连通; 连接盖5.10构成安 装腔5.10.1, 用于供电路板安装, 亦可以供液晶显示板安装, 引出管5.7.1和导入管5.10.2 配合以使安装腔5.10.1与水流隔开。 0033 其中, 导出管5.10.3设置在连接盖5.10的轴线位置, 导入管5.10.2与引出管5.7.1 配合且偏心设置, 导入管5.10.2与导出管5.10.3通过横向设置在导出管5.10.3底部的连通 槽5.10.4连通; 由于上盖5.7上设有火线接线端5.2.1或零线接线端5.2.2、 过热保护件5.9, 引出管5.7.1在上盖5.7上偏心设置以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而引出管5.7。
27、.1与导入管5.10.2 配合, 故导入管5.10.2亦偏心设置, 导出管5.10.3通过连通导与设置在轴线上的导出管 5.10.3连通, 以使得出水龙头1的轴线与主体5的轴线一致。 0034 其中, 出水龙头1通过插入部1.1插入导出管5.10.3内且与导出管5.10.3配合, 导 出管5.10.3的端部内凹设有第一限位槽5.10.3.1, 插入部1.1对应第一限位槽5.10.3.1内 凹设有第二限位槽1.1.1, 第一限位槽5.10.3.1和第二限位槽1.1.1配合构成限位腔, 壳体 5.1还包括限位盖5.1.1与限位环5.1.2, 限位环5.1.2置入限位腔内, 限位盖5.1.1内环 5。
28、.1 .1 .1与限位环5.1 .2相抵且将限位环5.1 .2限位在限位腔内, 限位盖5.1 .1的外环 5.1.1.2与连接盖5.10的外周壁卡扣连接; 限位盖5.1.1将限位环5.1.2压设在第一限位槽 5.10.3.1和第二限位槽1.1.1配合构成的限位腔内, 且限位盖5.1.1与连接盖5.10卡扣连 接, 从而使得限位环5.1.2将出水龙头1和连接盖5.10相互轴向限位。 0035 其中, 流量控制组件2包括阀芯2.1和把手2.2, 阀芯2.1设置在进水管3.1与主体5 的连通处且通过把手2.2控制主体5的进水量, 阀芯2.1外套设有压盖2.3, 压盖2.3通过第三 连接件5.42.4。
29、将阀芯2.1压装在壳体5.1上; 通过压盖2.3将阀芯2.1安装在主体5的壳体5.1 上, 且通过第三连接件5.42.4紧固, 相较于常规的通过外壳4将阀芯2.1限位在主体5一侧的 方式, 避免了在长期使用后、 外壳4受到阀芯2.1的反作用力而开裂, 提高了阀芯2.1连接的 可靠性。 0036 其中, 连接底座3还包括连接板3.2、 进水管3.1外周设有外螺纹且与壳体5.1底部 的进水端通过螺纹连接, 连接板3.2与进水管3.1分体式设置且通过第四连接件5.43.3固定 在壳体5.1的底部; 将连接板3.2与进水管3.1分体式设置, 可以使得连接板3.2与进水管3.1 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 以。
30、区分型号和款式, 且进水管3.1与连接板3.2可以分开更换, 节约维 护成本。 0037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 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 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7 CN 209818896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8 CN 209818896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9 CN 209818896 U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0 CN 209818896 U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1 CN 209818896 U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2 CN 209818896 U 12 。
- 内容关键字: 即热式 电热 水龙头
电子债权凭证数据信息安全存储方法.pdf
玄武岩管道弯曲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pdf
板仓感应装置.pdf
软土地基用防渗塑钢板桩.pdf
瓶盖及灌装产品.pdf
汽车仪表饰条总成.pdf
基于光伏顶棚的不停车充电车道.pdf
具有泄漏气体回收功能的甲醛储罐.pdf
自动开蛋机.pdf
高稳定性管道焊接机器人.pdf
陶瓷纤维保温结构.pdf
快速对接的管道连接机构.pdf
自动化磁体振动研磨清洗生产连接线.pdf
土地测绘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测绘支架.pdf
用于监测土壤滑坡的监测球及系统.pdf
自清洗型乳化液过滤器.pdf
按摩垫滚轮导电结构.pdf
铁塔钢材表面防腐涂层的喷涂装置.pdf
高容量低成本层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用匣钵.pdf
集成模块化电源.pdf
精度可控制调节输出装置.pdf
输液杆的集中供电结构.pdf
桥式起重机吊钩.pdf
活塞止转销自动定位安装装置.pdf
超疏水表面减阻测量装置.pdf
电池链接护罩.pdf
城市地下空间拖曳式时频联合电磁探测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区块链的电动自行车智能计时方法及系统.pdf
高精密减速器的磨损检测装置.pdf
T型气密检测装置.pdf
环形钢桁架地面散件拼装高空胎架组装施工工艺.pdf
杂化改性高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一种失效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基于SAAS模式的众包项目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光电融合的PM25浓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pdf
一种汽车淋水线.pdf
一种触发处理方法.pdf
一种测量汽车水切对玻璃滑动摩擦力的双门试验机.pdf
一种监控管理按摩椅的控制系统.pdf
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pdf
一种基于相关分析的音频噪声实时检测方法.pdf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任务实现方法及装置.pdf
人脸表情动作的动画制作方法.pdf
基于GABOR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车辆识别方法.pdf
一种牛肉中阿维菌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测定方法.pdf
基于稀疏编码的监控车辆特征表示及分类方法.pdf
动车自动测试方法和装置.pdf
一种新型智能骨科系统.pdf
DWG文件格式转换方法.pdf
电子票务终端系统.pdf
海缆透水试验系统.pdf
相关文档
更多![建筑设计用测量装置.pdf](/Images/s.gif)
![台车与设备主机的抬升自动通电装置.pdf](/Images/s.gif)
![便携式水位测量装置.pdf](/Images/s.gif)
![高压真空直流接触器.pdf](/Images/s.gif)
![发箍式骨传导助听器.pdf](/Images/s.gif)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节能管控系统.pdf](/Images/s.gif)
![基于物联网的家居人脸识别智能安防门禁装置.pdf](/Images/s.gif)
![聚合物动力电池化成分容托盘.pdf](/Images/s.gif)
![高电压强脉冲电流柔性同轴电缆.pdf](/Images/s.gif)
![多头式新型LED柜台灯.pdf](/Images/s.gif)
![生产线线体启停数据采集装置及系统.pdf](/Images/s.gif)
![带空气扰动系统的蓄电池.pdf](/Images/s.gif)
![智能水准尺.pdf](/Images/s.gif)
![分路器的信号强度显示装置.pdf](/Images/s.gif)
![采用电极扣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df](/Images/s.gif)
![电动汽车用电芯组件.pdf](/Images/s.gif)
![眼镜镜腿与智能眼镜.pdf](/Images/s.gif)
![智能保护装置.pdf](/Images/s.gif)
![DCS多回路供电系统.pdf](/Images/s.gif)
![用于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的消泡稳流装置.pdf](/Images/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