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12917656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9.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11792.X (22)申请日 2019.03.28 (73)专利权人 厦门汉旭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 安)产业区翔岳路61号405单元A区 (72)发明人 张祖欣郭志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代理人 郭福利 (51)Int.Cl. B01D 53/75(2006.01) B01D 53/50(2006.01) B01D 53/62(2006.01) (54)实用新。

2、型名称 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油生产技术领域, 公开了 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包括第一反应釜、 第一抽气泵、 反应箱、 加热混合机构、 第二抽气 泵、 冷凝器和第二反应釜, 第一反应釜的顶部通 过第一抽气泵与反应箱固定连通, 加热混合机构 设置在反应箱上, 反应箱通过第二抽气泵与冷凝 器固定连接, 冷凝器通过第三导气管与第二反应 釜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氧化碳导入反 应箱内部的浓硫酸中, 通过加热混合机构对浓硫 酸与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加热混合, 产生二氧化 硫、 二氧化碳和水, 通过第二抽气泵将二氧化硫 和二氧化碳导入第二反应釜内部的生石灰水中, 。

3、经过二氧化硫与生石灰水的化学反应生成亚硝 酸钙达到了对废气的净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0079216 U 2020.02.18 CN 210079216 U 1.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包括第一反应釜(1)、 第一抽气泵(4)、 反应箱(7)、 加热 混合机构(8)、 第二抽气泵(10)、 冷凝器(12)和第二反应釜(15),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应 釜(1)的顶部通过第一抽气管(3)与第一抽气泵(4)固定连通, 所述第一抽气泵(4)的侧面通 过第一导气管(6)与反应箱(7)顶部的侧面固定连通, 所述加热混合机构(8)设置在反应箱 (7)上, 所述反应箱(。

4、7)顶部的侧面通过第二抽气管(9)与第二抽气泵(10)固定连通, 所述第 二抽气泵(10)的侧面通过第二导气管(11)与冷凝器(12)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冷凝器(12) 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三导气管(14), 所述第三导气管(14)远离冷凝器(12)的一端与第二 反应釜(15)顶部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反应釜(15)顶部的侧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 (16), 所述反应箱(7)的内部灌装有浓硫酸, 所述第二反应釜(15)的内部灌装有生石灰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混合机构 (8)包括有导通管(801)、 进气管(802)、 循环热风机(80。

5、3)、 第一齿轮盘(805)、 第二齿轮盘 (806)、 旋转电机(807)和导热斜管(809), 所述导通管(801)的底部贯穿反应箱(7)顶部的中 部并通过轴承与反应箱(7)活动连接, 所述导通管(801)的顶部通过密封轴承与进气管 (802)底部的侧面固定连通, 所述进气管(802)固定连通在循环热风机(803)的侧面, 所述第 一齿轮盘(805)固定连接在导通管(801)外表面的顶部, 所述第一齿轮盘(805)的侧面与第 二齿轮盘(806)的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盘(806)的底部与旋转电机(80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电机(807)固定连接在反应箱(7)的顶部, 所述导通管(8。

6、01)位于反应箱(7)内腔一 端的外表面与导热斜管(809)固定连通, 所述导热斜管(809)上开设有排气孔(810), 所述导 通管(801)和导热斜管(809)的材质均为玻璃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热风机 (803)的底部卡接在卡座(804)的顶部, 所述卡座(804)的顶部开设有与循环热风机(803)底 部相契合的卡槽, 所述卡座(80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反应箱(7)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电机 (80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808)的顶部, 所述固定座(808)的顶。

7、部固定连接在反应箱 (7)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抽气泵 (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5)的顶部, 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侧面与第一反应釜(1) 的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抽气泵 (10)和冷凝器(12)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3)的顶部, 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两侧分别 与反应箱(7)的侧面和第二反应釜(15)的侧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应釜 (1)、 反应箱(7)和第二反应釜(15)的底部均。

8、固定连接在底座(2)的顶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079216 U 2 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油生产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硅油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反应釜, 反应釜在生产硅油的过程中会从排气管 排除很多的废气, 废气中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如果直接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 到空气中, 不但会造成空气的污染, 且会影响厂区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该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对硅 油生产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进行分别处理, 。

9、防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 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 理装置, 包括第一反应釜、 第一抽气泵、 反应箱、 加热混合机构、 第二抽气泵、 冷凝器和第二 反应釜, 所述第一反应釜的顶部通过第一抽气管与第一抽气泵固定连通, 所述第一抽气泵 的侧面通过第一导气管与反应箱顶部的侧面固定连通, 所述加热混合机构设置在反应箱 上, 所述反应箱顶部的侧面通过第二抽气管与第二抽气泵固定连通, 所述第二抽气泵的侧 面通过第二导气管与冷凝器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冷凝器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三导气 管, 所述第三导气管远离冷凝器的。

10、一端与第二反应釜顶部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反应 釜顶部的侧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 所述反应箱的内部灌装有浓硫酸, 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内 部灌装有生石灰水。 0005 优选的, 所述加热混合机构包括有导通管、 进气管、 循环热风机、 第一齿轮盘、 第二 齿轮盘、 旋转电机和导热斜管, 所述导通管的底部贯穿反应箱顶部的中部并通过轴承与反 应箱活动连接, 所述导通管的顶部通过密封轴承与进气管底部的侧面固定连通, 所述进气 管固定连通在循环热风机的侧面, 所述第一齿轮盘固定连接在导通管外表面的顶部, 所述 第一齿轮盘的侧面与第二齿轮盘的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盘的底部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 连接, 所述旋。

11、转电机固定连接在反应箱的顶部, 所述导通管位于反应箱内腔一端的外表面 与导热斜管固定连通, 所述导热斜管上开设有排气孔, 所述导通管和导热斜管的材质均为 玻璃材质。 0006 优选的, 所述循环热风机的底部卡接在卡座的顶部, 所述卡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循 环热风机底部相契合的卡槽, 所述卡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反应箱的顶部。 0007 优选的, 所述旋转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顶部, 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 连接在反应箱的顶部。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抽气泵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顶部, 所述第一支撑板 的侧面与第一反应釜的侧面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二抽气泵和冷凝器均固定连。

12、接在第二支撑板的顶部, 所述第二支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079216 U 3 撑板的两侧分别与反应箱的侧面和第二反应釜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反应釜、 反应箱和第二反应釜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0011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至少具备以 下有益效果: 0012 (1)、 该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通过第一抽气泵将第一反应釜生产硅油产生的一 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导入反应箱内部的浓硫酸中, 通过加热混合机构对浓硫酸与废气中的一 氧化碳加热混合, 产生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和水, 通过第二抽气泵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导 。

13、入第二反应釜内部的生石灰水中, 经过二氧化硫与生石灰水的化学反应生成亚硝酸钙达到 了对废气的净化, 且亚硝酸钙还可进行回收再利用, 增加其经济效应, 具有对硅油生产产生 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进行分别处理, 防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 气的污染的优点。 0013 (2)、 该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通过循环热风机对导通管的内部导热, 使导热斜 管将热气经排气孔导入浓硫酸内部, 对混合的浓硫酸和废气进行加热, 方便进行化学反应, 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导通管转动, 增加了一氧化碳与浓硫酸混合的效率, 通过冷凝器对通过 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进行降温, 防止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导入。

14、生石灰水中, 导致制成的亚硝酸钙因温度过高重新分解成二氧化硫。 附图说明 001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反应箱的剖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土2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第一反应釜、 2底座、 3第一抽气管、 4第一抽气泵、 5第一支撑板、 6第一导气 管、 7反应箱、 8加热混合机构、 801导通管、 802进气管、 803 循环热风机、 804卡座、 805第一齿 轮盘、 806第二齿轮盘、 807旋转电机、 808固定座、 809导热斜管。

15、、 810排气孔、 9第二抽气管、 10第二抽气泵、 11 第二导气管、 12冷凝器、 13第二支撑板、 14第三导气管、 15第二反应釜、 16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0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包括 第一反应釜1、 第一抽气泵4、 反应箱7、 加热混合机构8、 第二抽气泵10、 冷凝器12和第二反应 釜15, 第一反应釜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管, 第一。

16、反应釜1的顶部通过第一抽气管3与第一 抽气泵4固定连通, 第一抽气泵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5的顶部, 第一支撑板5的侧 面与第一反应釜1的侧面固定连接, 第一抽气泵4的侧面通过第一导气管6与反应箱7顶部的 侧面固定连通, 加热混合机构8设置在反应箱7上, 反应箱7顶部的侧面通过第二抽气管9与 第二抽气泵10固定连通, 第二抽气泵10的侧面通过第二导气管11与冷凝器12的一侧固定连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079216 U 4 接, 第二抽气泵10和冷凝器 12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3的顶部, 第二支撑板13的两侧分 别与反应箱 7的侧面和第二反应釜15的侧面固定连接, 冷凝。

17、器12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三 导气管14, 第三导气管14远离冷凝器12的一端与第二反应釜15顶部的侧面固定连接, 第二 反应釜15顶部的侧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16, 反应箱7的内部灌装有浓硫酸, 第二反应釜15的 内部灌装有生石灰水, 反应箱7和第二反应釜15的底部均固定连通有出料管, 且出料管上固 定连接有截止阀, 第一反应釜1、 反应箱7和第二反应釜1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底座2的顶 部。 0021 通过第一抽气泵4将第一反应釜1生产硅油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导入反应 箱7内部的浓硫酸中, 通过加热混合机构8对浓硫酸与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加热混合, 产生二 氧化硫、 二氧化碳和水, 通过第二抽。

18、气泵10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导入第二反应釜15内部 的生石灰水中, 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亚硝酸钙达到了对废气的净化, 且亚硝酸钙还可进行回 收再利用, 增加其经济效应, 具有对硅油生产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进行分别处理, 防 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的优点, 通过冷凝器12对通过的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进行降温, 防止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导入生石灰水中, 导 致制成的亚硝酸钙因温度过高重新分解成二氧化硫。 0022 加热混合机构8包括有导通管801、 进气管802、 循环热风机803、 第一齿轮盘805、 第 二齿轮盘806、 旋转电机807和导热斜管809, 导。

19、通管801的底部贯穿反应箱7顶部的中部并通 过轴承与反应箱7活动连接, 导通管801 的顶部通过密封轴承与进气管802底部的侧面固定 连通, 进气管802固定连通在循环热风机803的侧面, 循环热风机803的底部卡接在卡座804 的顶部, 卡座804的顶部开设有与循环热风机803底部相契合的卡槽, 卡座804的底部固定连 接在反应箱7的顶部。 0023 第一齿轮盘805固定连接在导通管801外表面的顶部, 第一齿轮盘805 的侧面与第 二齿轮盘806的啮合, 第二齿轮盘806的底部与旋转电机80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旋转电机 80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808的顶部, 固定座808的顶部固定连。

20、接在反应箱7的顶部, 旋 转电机807固定连接在反应箱7 的顶部, 导通管801位于反应箱7内腔一端的外表面与导热 斜管809固定连通, 导热斜管809上开设有排气孔810, 导通管801和导热斜管809的材质均为 玻璃材质, 防止浓硫酸对其的腐蚀, 通过导热斜管809的倾斜设置, 方便对进入导热斜管809 内部的液体进行导出。 0024 通过循环热风机803对导通管801的内部导热, 使导热斜管809将热气经排气孔910 导入浓硫酸内部, 对混合的浓硫酸和废气进行加热, 方便进行化学反应, 通过旋转电机807 带动导通管801转动, 增加了一氧化碳与浓硫酸混合的效率。 0025 在使用时, 。

21、通过第一抽气泵4将第一反应釜1生产硅油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导入反应箱7内部的浓硫酸中, 开启循环热风机803和旋转电机 807, 使导热斜管809将热气 经排气孔910导入浓硫酸内部, 对混合的浓硫酸和废气进行加热, 使旋转电机807带动第二 齿轮盘806和第一齿轮盘805转动, 使导通管801转动, 方便二氧化硫与浓硫酸的反应, 二氧 化硫与生石灰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CO+H2SO4(浓)CO2+SO2+H2O, 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 化硫经第二抽气泵10导入冷凝器12的内部进行冷凝降温, 并将降温后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 碳导入生石灰水中, 使二氧化硫与生石灰水反应, 二氧化硫与生石灰。

22、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SO2+CaOCaSO3, 达到了对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进行净化的作用。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079216 U 5 0026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 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 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 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079216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0079216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0079216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硅油 生产 尾气 处理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硅油生产尾气处理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9176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