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pdf
《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406556.5 (22)申请日 2019.08.27 (73)专利权人 无锡舜邦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 杨市人民西路19号 (72)发明人 葛贵文 (51)Int.Cl. B23Q 3/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轴加工领域, 公开了一种 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其技术方 案要点是包括芯轴, 芯轴包括第一固定轴、 与第 一固定轴固定连。
2、接的固定装置、 与固定装置固定 连接的第二固定轴, 固定装置成圆台形, 第一固 定轴、 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轴同轴设置, 固定装 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轴一端的固定板、 与 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轴身、 固定连接在轴身远离固 定板一端的限位板, 限位板与第二固定轴固定连 接, 轴身与第一固定轴、 第二固定轴同轴, 固定板 上设有固定组件, 轴身上设有加强组件, 限位板 上设有限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实现体积较 大的零件的定位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210615899 U 2020.05.26 CN 210615899 U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
3、包括芯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轴包括第 一固定轴(21)、 与第一固定轴(21)固定连接的固定装置(3)、 与固定装置(3)固定连接的第 二固定轴(22), 所述固定装置(3)成圆台形, 所述第一固定轴(21)、 固定装置(3)与第二固定 轴(22)同轴设置; 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轴(21)一端的固定板(32)、 与固定板(32) 固定连接的轴身(31)、 固定连接在轴身(31)远离固定板(32)一端的限位板(33), 所述限位 板(33)与第二固定轴(22)固定连接, 所述轴身(31)与第一固定轴(21)、 第二固定轴(22)同 轴, 所述固定板(32)上设有固定组件(。
4、4), 所述轴身(31)上设有加强组件(6), 所述限位板 (33)上设有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固定组件(4)包括设置在固定板(32)外周的固定槽(41)、 与固定槽(41)拆卸连接的固定环 (43), 所述固定槽(41)上还设有大小间接均匀分布的定位孔(42), 所述定位孔(42)的轴线 方向与固定板(32)的轴线方向平行, 所述固定环(43)上设有与定位孔(42)对应的固定孔 (433), 所述定位孔(42)与固定孔(433)内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固定环(43)呈圆台形, 所述固定环(43)的外侧面与固定盘(12)的内侧斜面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固定环(43)上设有若干应力孔(431), 所述应力孔(431)包括圆形孔 (4311) 与条形孔 (4312), 所述圆形孔 (4311) 设置在固定环(43)上, 所述条形孔(4312)延伸至固定环(43)的 边缘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其特征在于: 相邻 两个所述条形孔(4312)的延伸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
6、床芯轴,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加强组件(6)包括固定设置在轴身(31)上的加强板(61)、 垂直于轴身(31)轴线插入轴身 (31)的加强柱(62), 所述加强板(61)与加强柱(62)沿轴身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 所述 加强板(61)的长度方向与轴身(31)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加强板(61)长度方向一端与固定 板(32)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限位板(3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轴身(31)上靠近限位板(33)的一端设有加强肋(311), 所述加强肋(311)与限位板(33)固定 连接, 所述加强肋(311)位于两个相。
7、邻加强板(6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限位板(33)上的限位孔(51)、 穿设在限位板(33)上的锁紧螺栓(52), 所述锁紧螺栓(52)贯穿于限位盘(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固定轴(21)上开设有沿第一固定轴(21)长度方向的若干第一条形槽(211), 所述第一 条形槽(211)沿深度方向贯穿第一固定轴(21), 所述第一条形槽(211)沿第一固定轴(21)的 外周壁均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
8、车床芯轴,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二固定轴(22)上开设有沿第二固定轴(22)长度方向的若干第二条形槽(221), 所述第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0615899 U 2 二条形槽(221)沿深度方向贯穿第二固定轴(22), 所述第二条形槽(221)沿第二固定轴(22) 的外周壁均匀设置。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0615899 U 3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风 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和2所示, 转轴1是风力发电机上的一种零件,。
9、 转轴1为两端开口的一中空结 构, 两端为横截面大小不同的圆形, 其中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内侧设有限位盘11, 限位盘11 的一圈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螺纹孔111, 转轴1内部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设有固定盘12; 加 工转轴1时, 将转轴1套设到芯轴上, 转轴1与芯轴同时转动, 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从而方便工 作人员对转轴1的表面加工, 加工后芯轴可以方便的与转轴1拆离。 0003 目前, 公告号为CN2089917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定芯芯轴和车床, 0004 其包括轴芯和轴套, 所述轴套内部的横截面积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 所述轴 芯的端部自轴套横截面积较大端插接在所述轴套内, 所述轴。
10、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推动轴套 移动的推移件, 使用时, 将该自定芯芯轴插入零件上开设的孔内, 然后使用推移件推动轴 块, 使得轴套沿轴向向轴芯远离推移件端移动, 此时轴套的内周壁将会受到来自轴芯的挤 压, 轴套将会涨开, 使得轴套与零件之间的缝隙减少, 形成过盈配合, 以对零件进行定位, 使 得零件能够随着自定芯芯轴的转动而转动、 进行加工。 0005 这种自定芯芯轴和车床虽然具有不需要通过锤子等工具敲打零件, 即可对零件完 成定位, 且能够避免对零件造成损伤;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通过一根螺栓来实现轴套 与轴芯的紧贴, 一方面这种固定方式容易造成轴套与轴芯挤压力不够, 固定不稳; 另一方面 。
11、这种轴芯仅适用于一些较小的零件, 对于体积较大的轴套无法实现机械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具有可实现 体积较大的零件的定位的优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包括芯轴, 所述芯轴包括第一固定轴、 与第一固定轴固定连接的固定装置、 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轴, 所述固定装置成 圆台形, 所述第一固定轴、 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轴同轴设置; 0009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轴一端的固定板、 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轴 身、 固定连接在轴。
12、身远离固定板一端的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与第二固定轴固定连接, 所述轴 身与第一固定轴、 第二固定轴同轴,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组件, 所述轴身上设有加强组 件, 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组件。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加工转轴时, 从转轴横截面较大一端套入芯轴横截面较 小一端, 将转轴整个套在芯轴外部, 之后利用固定板上的限位组件以及限位板上的固定组 件同时固定芯轴与转轴的位置, 从而实现对转轴的定位。 说明书 1/5 页 4 CN 210615899 U 4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外周的固定槽、 与固定槽拆卸连接的 固定环, 所述固定槽上还设有大小间接均匀分。
13、布的定位孔, 所述定位孔的轴线方向与固定 板的轴线方向平行, 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固定孔, 所述定位孔与固定孔内贯 穿连接有固定螺栓。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利用固定螺栓将固定环固定在固定板的外周, 转轴套入 芯轴后, 固定盘与固定环的外周壁抵触, 利用固定环外周壁与固定盘之间的摩擦力, 从而进 一步实现对转轴的定位。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环呈圆台形, 所述固定环的外侧面与固定盘的内侧斜面抵触。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固定环的外周设置为一定角度的斜面, 增大了固定环与 固定盘之间的接触面积, 从而增大固定环与固定盘之间的摩擦力, 对转轴进一步稳定定位。
14、。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环上设有若干应力孔, 所述应力孔包括圆形孔与条形孔, 所述 圆形孔设置在固定环上, 所述条形孔延伸至固定环的边缘外侧。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利用应力孔的设置将固定环分隔成多个部分, 在芯轴与 转轴相互抵紧后, 固定环可将转轴产生的挤压力分解到固定环的多个部分上, 使得固定环 涨开, 有利于固定环与转轴的抵紧, 且防止固定环挤压变形。 0017 进一步的, 相邻两个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相反。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对转轴定位时, 固定环同时受到来自芯轴的挤压力, 开口方向朝向芯轴的条形孔可减小固定环涨开状态时来自芯轴的挤压力, 使固。
15、定环不易发 生损坏。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轴身上的加强板、 垂直于轴身轴线插入 轴身的加强柱, 所述加强板与加强柱沿轴身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 所述加强板的长度 方向与轴身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加强板长度方向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限位 板固定连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芯轴带动转轴转动时, 芯轴的轴身受到来自转轴的应 力, 通过加强板及加强柱的设置可减弱轴身受到的应力, 防止芯轴发生形变。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轴身上靠近限位板的一端设有加强肋, 所述加强肋与限位板固定 连接, 所述加强肋位于两个相邻加强板之间。 0022 通过采用上。
16、述技术方案, 可减小芯轴带动转轴转动时, 限位板所受到的应力, 防止 限位板发生形变。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限位板上的限位孔、 穿设在限位板上的锁紧 螺栓, 所述锁紧螺栓贯穿于限位盘, 并套设有螺母。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利用锁紧螺栓将限位板与限位盘固定在一起, 从而固定 转轴与芯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实现对转轴的定位。 0025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开设有沿第一固定轴长度方向的若干第一条形槽, 所述第一条形槽沿深度方向贯穿第一固定轴, 所述第一条形槽沿第一固定轴的外周壁均匀 设置。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可进一步减小转轴对芯轴的应力,。
17、 防止芯轴带动转轴转 动时, 芯轴发生断裂。 0027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开设有沿第二固定轴长度方向的若干第二条形槽, 说明书 2/5 页 5 CN 210615899 U 5 所述第二条形槽沿深度方向贯穿第二固定轴, 所述第二条形槽沿第二固定轴的外周壁均匀 设置。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二条形槽的设置, 可减小芯轴带动转动时, 芯轴收到的 来自转轴的应力, 防止芯轴发生形变。 0029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 1.通过芯轴的设置, 将转轴整个套在芯轴外部, 并利用固定板上的限位组件以及 限位板上的固定组件同时固定芯轴与转轴的相对位置, 从而。
18、实现对转轴的定位; 0031 2.通过芯轴上加强组件的设置, 在芯轴带动转轴转动时, 芯轴上若干加强板的设 置, 有效分散芯轴受到的应力, 从而使芯轴不易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背景技术中用于体现转轴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33 图2是背景技术中用于体现转轴横截面积较大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芯轴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35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芯轴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0036 图5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的示意图; 0037 图6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芯轴与转轴配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 0039 图中, 1、 转轴; 11、 限位盘; 111、 螺纹孔; 12、 固定盘; 21、 第一固定轴; 211、 第一条形 槽; 22、 第二固定轴; 221、 第二条形槽; 3、 固定装置; 31、 轴身; 311、 加强肋; 32、 固定板; 33、 限 位板; 4、 固定组件; 41、 固定槽; 42、 定位孔; 43、 固定环; 431、 应力孔; 4311、 圆形孔; 4312、 条 形孔; 433、 固定孔; 51、 限位孔; 52、 锁紧螺栓; 6、 加强组件; 61、 加强板; 62、 加强柱; 7、 固定螺 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
20、步详细说明。 0041 实施例: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轴加工的车床芯轴, 如图3所示, 包括芯轴, 芯轴包 括第一固定轴21、 与第一固定轴21固定连接的固定装置3、 与固定装置3固定连接的第二固 定轴22, 固定装置3成圆台形, 第一固定轴21、 固定装置3与第二固定轴22三者同轴设置; 0042 如图3和4所示, 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轴21一端的固定板32、 与固定 板32固定连接的轴身31、 固定连接在轴身31远离固定板32一端的限位板33, 限位板33与第 二固定轴22固定连接, 轴身31与第一固定轴21、 第二固定轴22同轴, 固定板32上设有固定组 件4, 轴身31上设。
21、有加强组件6, 限位板33上设有限位组件; 将转轴1横截面较大的一端从第 一固定轴21端套入芯轴, 利用固定板32上的固定组件4, 使芯轴的一端抵紧在转轴1内部固 定盘12的一侧, 然后利用限位组件固定限位板33与限位盘11之间的位置, 同时轴身31上的 加强组件6可减少芯轴受到的来自转轴1的应力, 有利于转轴1与芯轴保持相对静止, 以此达 到对转轴1的定位。 0043 如图3和4所示, 为了减少芯轴与转轴1之间的空隙, 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稳 定, 固定板32上的固定组件4包括设置在固定板32外周的固定槽41与固定槽41拆卸连接的 说明书 3/5 页 6 CN 210615899 U 6 。
22、固定环43, 固定槽41上还设有大小间接均匀分布的定位孔42, 定位孔42的轴线方向与固定 板32的轴线方向平行, 固定环43上设有与定位孔42对应的固定孔433, 固定槽41与固定环43 通过贯穿定位孔42与固定孔433的固定螺栓7连接, 并套设有螺母; 利用固定螺栓7将固定环 43固定在固定板32的外周, 转轴1套在芯轴的外部时, 利用固定环43与固定盘12抵触产生的 摩擦力, 进一步实现对转轴1的定位。 0044 如图1、 2和3所示, 防止固定环43与固定盘12之间抵触的摩擦力较小, 造成芯轴与 转轴1之间相对滑动, 设置固定环43成圆台形, 固定环43的外侧面与固定盘12的内侧斜面抵。
23、 触; 固定环43外周壁的斜面设置增大了固定环43与固定盘12之间的接触面积, 从而增大固 定环43与固定盘12之间的摩擦力, 确保芯轴与转轴1之间相对静止, 实现对转轴1的定位。 0045 如图1和5所示, 为了防止芯轴带动转轴1转动过程中, 固定环43受到芯轴产生的挤 压力发生形变, 在固定环43上设有若干应力孔431, 应力孔431包括圆形孔4311与条形孔 4312, 圆形孔4311设置在固定环43上, 条形孔4312延伸至固定环43的边缘外侧, 相邻两个条 形孔4312的延伸方向相反; 若干条形孔4312延伸到固定环43内外侧壁上, 将固定环43分隔 成多个部分, 可将转轴1与芯轴相。
24、互抵紧时芯轴产生的挤压力, 分解到固定环43的多个部 分, 有利于固定环43与转轴1的抵紧, 且防止固定环43受到芯轴产生的挤压力发生断裂。 0046 如图1和3所示, 防止轴身31受到转轴1产生的应力发生形变, 加强组件6包括固定 设置在轴身31上的加强板61、 垂直于轴身31轴线插入轴身31的加强柱62, 加强板61与加强 柱62沿轴身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 加强板61的长度方向与轴身31的长度方向平行, 加 强板61长度方向一端与固定板32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限位板33固定连接; 当芯轴带动转轴1 转动时, 芯轴上的加强板61可有效分散转轴1对芯轴的应力, 同时利用加强柱62的设置, 。
25、防 止轴身31发生断裂。 0047 如图1和3所示, 由于芯轴结构体积较大, 损坏不易更换, 第一固定轴21上开设有沿 第一固定轴21长度方向的若干第一条形槽211,第一条形槽211沿深度方向贯穿第一固定轴 21, 第一条形槽211沿第一固定轴21的外周壁均匀设置, 同时在第二固定轴22上开设有沿第 二固定轴22长度方向的若干第二条形槽221, 第二条形槽221沿深度方向贯穿第二固定轴 22, 第二条形槽221沿第二固定轴22的外周壁均匀设置, 利用第一条形槽211的设置可分散 当芯轴带动转轴1转动时, 芯轴受到的来自转轴1的应力, 从而防止芯轴发生形变。 0048 如图1、 3和6所示, 进。
26、一步确保转轴1横截面积较大一端与芯轴固定, 所以限位组件 包括设置于限位板33上的限位孔51、 穿设在限位板33上的锁紧螺栓52, 锁紧螺栓52同时贯 穿限位盘11, 并套设有螺母; 推动转轴1向芯轴横截面积较大一端滑动, 使固定盘12与固定 环43抵紧, 固定转轴1一端, 然后利用锁紧螺栓52将转轴 1另一端与芯轴固定, 从而确保对 转轴1的定位。 0049 如图1和3所示, 由于限位板33的半径较大, 芯轴带动转轴1转动时, 限位板33受到 来自转轴1的应力, 容易发生变形, 所以在轴身31上靠近限位板33的一端设有加强肋311, 加 强肋311与限位板33固定连接, 加强肋311位于两个。
27、相邻加强板61之间, 加强肋311的设置可 有效减小限位板33受到的应力, 防止限位板33断裂。 0050 具体实施过程: 对转轴1进行定位时, 首先利用固定螺栓7将固定环43固定在芯轴 上的固定板32外周, 之后将转轴1横截面较大的一端从第一固定轴21的一端套入芯轴, 推动 转轴1向芯轴横截面较大的一端滑动, 使固定环43的外侧面抵紧固定盘12的内侧面, 同时利 说明书 4/5 页 7 CN 210615899 U 7 用锁紧螺栓52穿过限位板33与限位盘1与螺母配合锁紧, 固定二者之间的位置, 从而确保芯 轴与转轴 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实现对转轴1的定位, 为了保持零件的完整, 在加工。
28、后采 用金属熔融将限位盘11上的螺纹孔111填充上。 005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明书 5/5 页 8 CN 210615899 U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9 CN 210615899 U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10 CN 210615899 U 10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1 CN 210615899 U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2 CN 210615899 U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3 CN 210615899 U 13 图7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4 CN 210615899 U 14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风力发电机 转轴 加工 车床
纳米气泡布面除油预缩设备.pdf
半导体老化冷热测试装置.pdf
RFID芯片剪切力测试仪.pdf
可按摩式颈托睡眠头枕及汽车座椅.pdf
汽车点火装饰圈.pdf
起落架部件机加工同心度辅助工装.pdf
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装置.pdf
施工物料分筛装置.pdf
鸡粪螺旋挤出设备.pdf
用于分砖的压砖装置.pdf
故障电池包防护箱.pdf
耐磨型泥沙挖掘齿.pdf
阀门锁盖设备.pdf
用于多肽固相合成的后处理系统及多肽固相合成设备.pdf
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pdf
可调式带锯机切割辅助工装.pdf
温度压力一体化检测的波码通信控制装置.pdf
屋面防水卷材辅助施工设备.pdf
桥梁支座变形角度测量装置.pdf
便于冷却烘干的塑料玩具注塑机.pdf
防护插板.pdf
基于特征融合Transformer的多对比度核磁共振图像超分辨率方法.pdf
复叠制冷压缩机组.pdf
盾构管片拼装定位分体测量装置.pdf
自组装多肽RAKA 16的合成方法.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掘进机姿态分项预测方法.pdf
宫颈TCT切片的多类型细胞核标注及多任务处理方法.pdf
基于自然资源工程勘测面积的测量装置.pdf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质电厂燃烧控制决策优化方法及系统.pdf
低功率的医院污水处理装置.pdf
基于FV-MViT的指静脉识别方法、装置及相关介质.pdf
一种用于防治烟蚜的枝顶孢属菌株.pdf
三氟化硼催化剂复合物以及制备高反应性异丁烯均聚物的方法.pdf
丙烯烯烃共聚物及其用途.pdf
炭黑.pdf
7-氨基头孢烷酸的制备方法及用途.pdf
顺反叔丁基-4-氧六氢化-1H-吡咯3,4-c吡啶-2(3H)-羧酸叔丁酯的合成方法.pdf
一种提高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的方法.pdf
一种盐酸多塞平的合成方法.pdf
水性底漆组合物及其涂装方法.pdf
聚(三亚甲基醚)二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其用途.pdf
单组份室温稳定的发光器件灌封组合物.pdf
一种玉米淀粉糖的生产工艺.pdf
一种甲醛诱导合成敏感光致变色WOsub3/sub纳米粉体的方法.pdf
2-(4-苯氧基苯氧基)脂肪酰吡啶胺的医药用途.pdf
一种缢蛏活性十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使用氟化离聚物的分散颗粒通过含水聚合制备含氟聚合物.pdf
从夏枯草中同时提取四种化合物的方法及应用.pdf
用于193nm沉浸平版印刷的水可浇铸-水可剥离的面涂层.pdf
二氢吡唑GPR40调节剂.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