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容器.pdf

上传人:二狗 文档编号:12405082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24.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物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食物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食物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档描述:

《食物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容器.pdf(1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86727.0 (22)申请日 2019.04.26 (73)专利权人 深圳天御际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 道罗岗企岭北路深特变科技工业园2 栋4楼403 (72)发明人 张博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舜立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335 代理人 侯艺 (51)Int.Cl. B65D 53/02(2006.01) B65D 51/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食物容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

2、开了一种食物容器, 所述食物 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 所述容器主体上设有容器 开口, 所述开口对应设有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 件包括固定环、 移动环以及密封环套, 所述所述 密封环套的一端与安装于所述移动环外壁, 另一 端安装于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开口之间, 所述移动 环带动所述密封环套在所述固定环上来回移动, 以实现容器的密封以及开,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 单, 双轨道的设计, 能够使所述移动环不会由于 只有一个凸起块限位而不稳定, 产生滑脱现象, 稳定性优良。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6页 CN 210618974 U 2020.05.26 CN 210618974 U 1.一种食物容器,。

3、 包括容器主体(1), 所述容器主体(1)上设有容器开口(2), 所述开口 对应设有密封部件(3),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3)包括: 固定环(30), 所述固定环(30)包括周壁(300)和两端缘(301), 所述固定环(30)的一端 缘(301)与所述开口(2)连接, 所述固定环(30)靠近另一端缘(301)的外周壁(300)上设有第 一凹槽(302), 所述第一凹槽(302)包括第一始端(3020)和第一终端(3021), 所述第一凹槽 (302)上设有至少一第一限位口(303), 所述第一限位口(303)通过所述第一凹槽(302)的对 立的两侧槽边中的任一槽边向外凹陷形成第一限位。

4、口(303), 所述第一始端(3020)连通固 定环(30)的外周壁(300)上设有第二凹槽(304), 所述第二凹槽(304)包括第二倾斜段 (3040)和第二水平段(3041), 所述第二倾斜段(3040)的向远离第一始端(3020)的方向轴向 下倾斜, 所述第一始端(3020)与所述第二倾斜段(3040)连通; 移动环(31), 该移动环(31)与所述固定环(30)对应, 所述移动环(31)设有第一凸起块 (310), 所述第一凸起块(310)与所述第一凹槽(302)以及所述第二凹槽(304)对应; 所述第 一凸起块(310)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对应; 密封环套(32), 所述密封。

5、环套(3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移动环(31)外壁上, 另一端设置 在所述固定环(30)与所述开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302)环绕所述外周壁 (300)的2/3周长4/5周长, 所述第一限位口(303)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02)的1/2长度至所 述第一终端(30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口(303)为斜锯齿限位 口, 所述斜锯齿的向所述第一终端(3021)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环(30)上还设有: 第三凹槽(305), 所述第三凹槽(305)包括第三始端。

6、(3050)和第三终端(3051), 所述第 三凹槽(305)的轨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凹槽(302)对应, 所述第三凹槽(305)靠近第三终端 (3051)设有槽加宽斜坡(3052), 所述槽加宽斜坡(305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限位口 (303)的凹陷的高度, 所述槽加宽斜坡(3052)的坡脚水平向第四终端的位置延伸形成加宽 段(3053), 所述加宽段(3053)的水平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的水平长度, 所 述加宽段(3053)与所述第三终端(3051)的距离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口(303)与所述第一终端 (3021)的距离, 所述第三凹槽(305)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

7、)处于两个不同的水平面; 第四凹槽(306), 所述第四凹槽(306)包括第四倾斜段(3060)和第四水平段(3061), 所 述第四倾斜段(3060)向远离所述第三始端(3050)的方向轴向下倾斜, 且倾斜角度与所述第 二倾斜段(3040)倾斜角度一致, 所述第三始端(3050)与所述第四倾斜段(3060)一端连通; 第二凸起块(311), 所述移动环(31)上对应所述第三凹槽(305)和第四凹槽(306)设有 第二凸起块(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对应所述移动环(31)还设有环外壳 (33), 所述移动环(31)的外壁上间隔设有环形卡凸(312)以及环形。

8、凹槽, 所述环外壳(33)上 对应设有环形凹槽(3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块(310)为与所述第一 限位口(303)相咬合斜锯齿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302)以及第三凹槽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0618974 U 2 (305)水平环设于所述周壁(300)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302)、 第二凹槽(304) 的槽深一致, 所述第三凹槽(305)、 第四凹槽(306)槽深一致, 且所述第一凹槽(302)、 所述第 二凹槽(304)、。

9、 所述第三凹槽(305)、 所述第四凹槽(306)与所述周壁(300)之间形成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凹槽(305)的槽深深度大于 所述第一凹槽(302)的槽深深度, 所述第三凹槽(305)的槽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302)的 槽宽度, 且所述第三凹槽(305)的一长槽边与所述第一凹槽(302)不设有第一限位口的长槽 边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302)的槽底形成台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水平段(3041)与所述第三 凹槽(305)之间垂直设有第五凹槽(307), 所述第五凹槽(307)的槽。

10、深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 所述第五凹槽(307)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凹槽(305)连通, 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环(30)轴心 的方向外周壁(300)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水平段(3041)连通形成第一过度段(307a); 所述固 定环(30)靠近所述第一凹槽(302)的一端缘(301)对应所述第五凹槽(307)设有一缺口; 所 述第四水平段(3061)与所述第一凹槽(302)之间垂直设有第六凹槽(308), 所述第六凹槽 (308)的槽深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 所述第六凹槽(30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302)连通, 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环(30)轴心的方向外周壁(300)延伸至与所述第四水平段(3061。

11、)连 通形成第二过度段(208a)。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始端(3050)与所述第一始 端(3020)设于所述固定环(30)的对立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开口(2)的外壁上设有环形 卡凸(312), 所述固定环(30)内壁上对应设有凹槽, 所述密封环套(32)卡设在所述容器开口 (2)与所述固定环(3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环套(32)为弹性密封环套 (3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1)外还设有主体外壳 (10), 所。

12、述主体外壳(10)与所述容器主体(1)可活动连接。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0618974 U 3 一种食物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食物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食物容器, 可用来装盛固体状、 液体状或固液共存状态的食物, 一般都由密封的容 器装盛, 有的甚至要求要求有保温的作用。 0003 在现有技术中, 带有保温或是密封状态的容器一般都带有盖, 通过盖达到保温以 及密封的效果, 市面上也有少量的一部分产品是没有盖但是能够达到密封效果的, 所述无 盖的密封容器一般包括套筒、 弹性密封件、 对应套筒的活动环, 通过环带动弹性密封件发生 扭。

13、曲来达到容器的开合控制。 0004 但是, 密封件的开合状态的控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容易出现卡合不稳, 开操作复 杂, 以及密封件的密封稳固性的问题, 当容器装盛温度较高的产品时, 还经常会出现容器内 气压升高导致活动环滑脱套筒等等的问题。 0005 因此, 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物容器, 开合操作简单, 密 封性好且不会产生滑脱等问题, 而且具有保温作用。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容器, 包括容器主体, 所述容器主体上设有容器开口, 所述开口对应设有密封 部件, 所述。

14、密封部件包括固定环、 移动环、 密封环套。 所述固定环包括周壁和两端缘, 所述固 定环的一端缘与所述开口连接, 所述固定环靠近另一端缘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 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始端和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至少一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一限位 口通过所述第一凹槽的对立的两侧槽边中的任一槽边向外凹陷形成第一限位口, 所述第一 始端连通固定环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 所述第二倾斜段的向远离第一始端的方向轴向下倾斜, 所述第一始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段连 通; 所述移动环与所述固定环对应, 所述移动环设有第一凸起块, 所述第一凸起块与所述第 一凹槽以及所述第二。

15、凹槽对应; 所述第一凸起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口对应; 所述密封环套的 一端与安装于所述移动环外壁, 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开口之间。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凹槽环绕所述外周壁的2/3周长4/5周长, 所述第一至少以第 一限位口设于所述所述第一凹槽的1/2长度至所述第一终端之间。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限位口为斜锯齿限位口, 所述斜锯齿的向所述第一终端倾斜。 0011 优选的, 所述固定环上还设有: 第三凹槽、 第四凹槽, 所述第三凹槽包括第三始端 和第三终端, 所述第三凹槽的轨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 所述第三凹槽靠近第三终 端设有槽加宽斜坡, 所述槽加宽斜坡的高度大于或等于。

16、所述第一限位口的凹陷的高度, 所 述斜坡坡脚水平向第四终端的位置延伸形成加宽段, 所述加宽段的水平长度大于或等于所 说明书 1/7 页 4 CN 210618974 U 4 述第一限位口的水平长度, 所述加宽段与所述第三终端的距离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口与所述 第一终端的距离, 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限位口处于两个不同的水平面; 所述第四凹槽 包括第四倾斜段, 所述第四倾斜段的向远离三始端的方向轴向下倾斜, 且倾斜角度与所述 第二倾斜段倾斜角度一致, 所述第三始端与所述第四倾斜段一端连通; 所述移动环上对应 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设有第二凸起块。 0012 优选的, 对应所述移动环还设有环外壳, 所。

17、述移动环的外壁上间隔设有环形卡凸 以及环形凹槽, 所述环外壳上对应设有环形凹槽。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一凸起块为与所述第一限位口相咬合斜锯齿凸起。 0014 优选的, 所述第一凹槽以及第三凹槽水平环设于所述周壁上。 0015 优选的, 所述第一凹槽、 第二凹槽的槽深一致, 所述第三凹槽、 第四凹槽槽深一致, 且所述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 所述第三凹槽、 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周壁之间形成台阶。 0016 优选的, 所述第三凹槽的槽深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深度, 所述第三凹槽 的槽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宽度, 且所述第三凹槽的一长槽边与所述第一凹槽不设有 第一限位口的长槽边处于同一水。

18、平面, 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形成台阶。 0017 优选的, 所述第二水平段与所述第三凹槽之间垂直设有第五凹槽, 所述第五凹槽 的槽深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 所述第五凹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凹槽连通, 另一端向远离所 述固定环轴心的方向外周壁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水平段连通形成第一过度段; 所述固定环靠 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缘对应所述第五凹槽设有一缺口; 所述第四水平段与所述第一凹槽 之间垂直设有第六凹槽, 所述第六凹槽的槽深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 所述第六凹槽的一端 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环轴心的方向外周壁延伸至与所述第四水平 段连通形成第二过度段。 0018 优选的, 所述。

19、第三始端与所述第一始端设于所述固定环的对立位置。 0019 优选的, 所述容器开口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卡凸, 所述固定环内壁上对应设有凹槽, 所述密封环套卡设在所述容器开口与所述固定环之间。 0020 优选的, 所述密封环套为弹性密封环套。 0021 优选的, 所述容器主体外还设有主体外壳, 所述主体外壳与所述容器主体可拆卸 连接。 0022 优选的, 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开口卡设的一段缘延伸出第五卡口, 所述主体对应所 述第五卡口处设有一柱状凸起, 所述柱状凸起卡设与所述第五卡口内, 使所述固定环更加 稳定。 0023 优选的, 所述固定环还设有从环内壁连通环外壁的连通口, 所述连通口设于所述 第一。

20、凹槽与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两个水平截面之间, 且不与所述第二水平段以及所述第一凹 槽接触。 0024 有益效果: 0025 1、 第一限位口以及第一凸起块的设计增加了产品卡合的稳定性; 第一限位口于所 述第一凹槽的一槽边凹陷形成, 当所述第一凸起块滑动到所述第一限位口的上方时, 所述 第一凸起块下落与所述第一限位口咬合, 实现所述移动环的限位, 当需要开启所述密封环 套时, 只需斜向上轻提移动环, 所述密封风环套就会惯性带动所述移动环向开启方向转动, 实现开合, 操作简单。 说明书 2/7 页 5 CN 210618974 U 5 0026 2、 双轨道的设计, 能够使所述移动环不会由于只有一个凸。

21、起块限位而不稳定, 产 生滑脱现象, 稳定性优良。 0027 3、 密封部件与所述容器开口可拆卸连接, 当所述密封部件故障时可以随时对所述 密封部件进行更换, 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节约成本, 绿色环保。 0028 4、 由于所述固定环在所述容器完全开启状态时是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块以及所述 第二凸起块带动处于所述第二水平段以及所述第四水平段的水平截面, 设计, 能够保证所 述密封环套在开启的状态下能够平滑的贴服与包覆所述固定环, 达到美观的效果, 所述第 二水平段以及所述第四水平段的设计能够使所述密封环套在完全紧致贴服的情况下不会 因为所述密封环套的弹性收缩而带动所述移动环向第一凹槽的方向滑动,。

22、 使产品结构更加 稳固。 附图说明 002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密封部件完全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

23、035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密封部件完全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6 附图标号说明: 0037 1、 容器主体, 10、 外壳, 2、 容器开口, 3、 密封部件, 30、 固定环, 300、 周壁, 301、 端缘, 302、 第一凹槽,3020、 第一始端, 3021、 第一终端, 303、 第一限位口, 304、 第二凹槽, 3040、 第 二倾斜段, 3041、 第二水平段,31、 移动环, 310、 第一凸起块, 32、 密封环套, 305、 第三凹槽, 3050、 第三始端, 3051、 第三终端, 3052、 槽加宽斜坡, 3053、 加宽段, 306、 第四凹槽, 3060、 。

24、第 四倾斜段, 3061、 第四水平段, 311、 第二凸起块, 33、 环外壳, 312、 卡凸, 313、 凹槽, 307、 第五 凹槽, 307a、 第一过度段, 308、 第六凹槽, 308a、 第二过度段, 309、 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9 需要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

25、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 下、 左、 右、 前、 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 0040 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 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 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 随之改变。 说明书 3/7 页 6 CN 210618974 U 6 0041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连接” 、“固定” 等应做广义理 解, 例如,“固定”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 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

26、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2 另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 “第一” 、“第二” 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 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 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 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 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 当技术方案的 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也不在本实用新型 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3 在日常生活中, 通常会用。

27、到容器来打包或者装盛食物, 一般都由密封的容器装盛, 有的甚至要求要求有保温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 带有保温或是密封状态的容器一般都带 有盖, 通过盖达到保温以及密封的效果, 但是经常出现盖子损坏或者丢失的问题出现, 造成 整个容器不能再次使用, 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物容器, 是无盖的, 但是又能达到密封 保温的效果, 而且密封部件是能够替换的, 当密封部件发生损坏是是可以再次替换新的密 封部件的, 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简单快捷。 请参照图1至图6,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食物容 器, 包括: 容器主体1, 所述容器主体1上设有容器开口2, 实施例中所述容器主体1为一圆柱 形杯状物体, 所。

28、述开口2对应设有密封部件3, 所述密封部件3包括固定环30、 移动环31以及 密封环套32, 所述密封环套32一端与所述移动环31连接, 一端与所述固定环30及所述开口 连接, 所述移动环31带动所述密封环套32在所述固定环30上移动, 所述固定环30与所述开 口2固定连接, 相当于所述移动环31带动所述密封环套32的一段缘移动, 而所述密封环套32 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环30及所述开口2连接, 由此就造成了密封环套32 的扭曲达到所述食 物容器的密封效果; 所述固定环30包括周壁300和两端缘 301。 0044 具体的, 所述密封环套32的一端与安装于所述移动环31外壁, 另一端安装于所述 。

29、固定环30与所述开口之间, 所述容器开口2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卡凸 312, 所述固定环30内壁 上对应设有凹槽313, 所述密封环套32的一端通过所述卡凸312与所述凹槽313配合卡设在 所述容器开口2与所述固定环30之间固定。 所述移动环31还设有环外壳3310, 所述移动环31 的外壁上间隔设有环形卡凸312以及环形凹槽313, 所述环外壳3310上对应设有环形凹槽 313, 所述环卡凸312以及所述凹槽313相互配合将所述密封环套32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环 外壳3310以及所述移动环31之间固定。 0045 进一步的, 所述移动环31或者环外壳3310二者中的一者的一端缘301延伸至周壁 3。

30、00上还设有凸起卡口, 所述移动环31或者环外壳3310中不设有凸起的一者对应所述凸起 卡口的一端缘301还设有凹陷卡口, 对所述环外壳3310 进行限位。 0046 所述固定环30靠近另一端缘301的外周壁300上设有第一凹槽302, 所述第一凹槽 302包括第一始端3020和第一终端3021, 所述第一始端3020至第一终端3021所述所述第一 凹槽302的环绕所述外周壁300的2/3周长4/5周长, 以保证所述密封环环套能够实现完全 密封状态, 所述第一凹槽302的1/2长度至所述第一终端3021之间至少有一第一限位口303, 所述第一限位口303通过所述第一凹槽302)对立的两侧槽边中。

31、的任一槽边向外延伸凹陷形 说明书 4/7 页 7 CN 210618974 U 7 成, 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限位口303为斜锯齿限位口, 所述斜锯齿限位口位于远离所述固定 环30另一端缘301的槽边上, 所述另一端缘301为所述固定环30靠近所述第一凹槽302的端 缘301, 所述斜锯齿限位口向所述第一终端3021的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斜锯齿设于所述长槽 边与所述第一末端连接的部分, 且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锯齿与所述第三凹槽305处于两个 不同的水平面, 所述第三凹槽305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的轴上方。 0047 第一始端3020连通固定环30外周壁300上设有的第二凹槽304, 所述第二。

32、凹槽304 包括第二倾斜段3040和第二水平段3041, 所述第二倾斜段3040的向远离第一始端3020的方 向轴向下倾斜, 所述第一始端3020与所述第二倾斜段3040连通, 当所述移动环31从第二凹 槽304不与所述第一始端3020连通的一端运动到第一终端3021时所述密封环套32的状态由 完全开启变化到完全密封。 0048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限位口303长度不做具体的限定, 所述第一限位口303可 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02的任意槽边, 且所述第一限位口303的个数不做具体的限定, 所述第 一限位口303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02的长度的1/2 处, 当移动环31带动所述密封环套32 移。

33、动到该处时, 所述移动环31的带动所述密封环套32成半开合状态, 具体方案本是实用新 型不做限定。 0049 具体的, 所述移动环31与所述固定环30对应, 所述移动环31内壁上对应所述第一 凹槽302和第二凹槽304设有第一凸起块310, 所述第一凸起块310 与所述第一凹槽302和所 述第二凹槽304相互配合使所述移动环31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凹槽302以及第二凹槽304的滑 动, 限定所述移动环31的移动路径; 所述第一凸起块310为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相咬合斜 锯齿凸起, 且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凸起块310的水平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的水 平宽度, 当所述第一凸起块310滑动到。

34、所述第一限位口303的上方时, 所述第一凸起块310 下落到所述第一限位口303中, 所述第一凸起块310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咬合, 实现所述移 动环31的限位, 由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是倾斜与所述第一终端3021的斜锯齿, 所说当所述 第一凸起310块掉落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 中时, 所述第一限位口303能够有效的抑制所述 密封环套32由于形变产生向所述第一始端3020回旋的拉力, 使卡合鲜果显著, 不会产生滑 脱。 当需要开启所述密封环套32时, 只需斜向上轻提移动环31, 使所述第一凸起块310回到 所述第一凹槽302内, 所述密封环套32就会惯性带动所述移动环31向开启方向转动,。

35、 当所述 密封环套32回到所述第一始端320时, 通过向下压使所述移动环31带动所述密封环套32通 过所述第二倾斜槽3040下滑到所述第二水平段3041, 实施中, 所述第二水平段3041的一端 与所述第二倾斜段3040连接, 另一端成与所述第一凸起块310的斜锯齿对应的倾斜角度, 将 所述第一凸起块 310嵌合与所述角度内, 使所述密封环套32能够没有褶皱的贴附在所述固 定环的表面, 不影响使用, 实现开合, 操作简单, 且所述第一限位口303的锯齿倾斜度, 使所 述第一限位口303的限位功能大大提高。 0050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环30上还设有第三凹槽305, 所述移动环31上对应所述第。

36、三凹 槽305和第四凹槽306设有第二凸起块311。 所述第三凹槽305包括第三始端3050和第三终端 3051, 所述第三凹槽305的轨迹与长度与所述第一凹槽302对应, 所述第三凹槽305靠近第三 终端3051设有槽加宽斜坡3052, 所述槽加宽斜坡3052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口的凹陷 的高度, 所述斜坡坡脚水平向第四终端的位置延伸形成加宽段3053, 所述加宽段3053的水 平长度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的水平长度一致, 所述加宽段3053距离所述第三终端 3051的 说明书 5/7 页 8 CN 210618974 U 8 位置与所述第一限位口303距离所述第一终端3021的位置一致。

37、, 实施例中所述加宽段3053 设于所述第一终端3021与所述第二倾斜段3040的连通处, 且所述加宽段3053位于所述第一 凹槽302内, 所述第二凸起块311与所述第三凹槽305和第四凹槽306对应, 使所述第二凸起 块311能够沿着所述第三凹槽305以及四凹槽313的滑动。 0051 固定环30上还设有第四凹槽306, 所述第四凹槽306包括第四倾斜段3060 第四水 平段3061, 所述第四倾斜段3060的向远离三始端的方向轴向下倾斜, 且倾斜角度与所述第 二倾斜段3040一致, 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倾斜段3040的高度与所述四倾段的高度一致, 对应 所述第一凸起块310与所述第二凸起块3。

38、11 位于同一水平, 所述第三始端3050与所述第四 倾斜段3060一端连通; 所述起始位置相对第三终端3051的位置所述第三凹槽305不与所述 斜锯齿重叠。 0052 所述移动环31带动所述密封环套32沿着所述第一凹槽302以及第二凹槽 304的轨 迹来回滑动, 以完成容器的密封以及开启动作。 0053 具体的, 所述第三始端3050与所述第一始端3020设于所述固定环30的对立位置, 且所述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起块310与所述第二凸起块311也相对设于所述移动环31的内壁, 能够使所述移动环31不会由于只有一个凸起块限位而不稳定, 产生滑脱现象。 而且所述第 一始端3020与所述第三始端305。

39、0两者的位置相对设置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容器的稳固性, 当所述一种容器装盛温度较高的食物时, 所述容器内部会由于高温造成空气的热胀冷缩而 导致容器内的压力变大, 对所述移动环31产生向外的压力, 所述第一凸起块310与所述第二 凸起块311设于所述固定环30的对立面, 就能够使移动环31两端收到的压力均衡, 且通过所 述第一凹槽302将压力分布到所述固定环30上面, 同时也会产生一部分压力的抵消, 本实用 新型之中所述凸起块的个数不做具体现在, 配合所述滑块的凹槽313轨道与之相对应。 005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倾斜段3040的高度与所述第四倾段3060的水平高度也可 以不一样, 对应的所述。

40、第一凸起块310与所述第二凸起块311也可不在同一水平高度, 只要 能实现所述第二凸起块311能够与所述第一凸起块310同频率移动, 实现移动环能够顺利在 凹槽内移动。 0055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凹槽302以及第三凹槽305水平环设于所述周壁300 上。 0056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凹槽302、 第二凹槽304的槽深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 槽302的槽深、 所述第二凹槽304的槽深与所述第一凸起块310的凸起高度一致, 所述第三凹 槽305、 第四凹槽306槽深一致, 所述第三凹槽305 的槽深、 所述第四凹槽306槽深与所述第 二凸起块310的凸起高度一致, 以保证所述移动环3。

41、1能够贴和所述固定环30移动。 且所述第 一凹槽302、 所述第二凹槽304、 所述第三凹槽305、 所述第四凹槽306与所述周壁300之间形 成台阶, 以使所述第第一凹槽302、 所述第二凹槽304不会滑脱到所述第一凹槽302、 所述第 二凹槽304外。 0057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三凹槽305的槽深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302的槽深深度, 所述 第三凹槽305的槽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302的槽宽度, 且所述第三凹槽305的一长与所述 第一凹槽302的一长边重叠, 另一长边与所述第三凹槽 305之间形成台阶。 0058 具体的, 所述第二水平段3041与所述第三凹槽305之间垂直设有第五凹槽 。

42、307, 所 述第五凹槽307的槽深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 所述第五凹槽307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凹槽305 连通, 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环30轴心的方向外周壁300 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水平段3041连 说明书 6/7 页 9 CN 210618974 U 9 通形成第一过度段307a; 所述固定环30靠近所述第一凹槽302的一端缘301对应所述第五凹 槽307设有一缺口309, 所述缺口309远离所述固定环30轴心的斜角缺口309, 与所述第五凹 槽307以及第一过渡段配合使所述第一凸起块310能够通过所述缺口309沿所述第五凹槽 307以及第一过渡段滑落至所述第二水平段3041, 完成所述移动环3。

43、1与所述固定环30的安 装; 所述第四水平段3061与所述第一凹槽302之间垂直设有第六凹槽308, 所述第六凹槽308 的槽深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 所述第六凹槽308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302连通, 另一端向 远离所述固定环30轴心的方向外周壁300延伸至与所述第四水平段3061连通形成第二过 度, 使所述第二凸起块 311能够通过所述第六凹槽308以及第二过渡段滑落至所述第四水 平段3061, 完成所述移动环31与所述固定环30的安装。 0059 具体的, 所述密封环套32为弹性密封环套32。 0060 具体的, 所述容器主体1外还设有主体外壳10, 所述主体外壳10与所述主体可拆卸 连。

44、接, 所述主体外壳10能够起到隔离空气作用, 达到保温效果。 0061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环30与所述开口卡设的一段缘延伸出第五卡口, 所述主体对 应所述第五卡口处设有一柱状凸起, 所述柱状凸起卡设与所述第五卡口内, 使所述固定环 30更加稳定。 0062 具体的, 所述固定环30还设有从环内壁连通环外壁的连通口, 所述连通口设于所 述第一凹槽302与所述第二水平段3041的两个水平截面之间, 且不与所述第二水平段3041 以及所述第一凹槽302接触。 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

45、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 变换, 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7/7 页 10 CN 210618974 U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11 CN 210618974 U 11 图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12 CN 210618974 U 12 图3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3 CN 210618974 U 13 图4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4 CN 210618974 U 14 图5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5 CN 210618974 U 15 图6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6 CN 210618974 U 1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食物 容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食物容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4050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