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件铆接工具.pdf
《接触件铆接工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件铆接工具.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37951.7 (22)申请日 2019.09.17 (73)专利权人 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41300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松涛镇 周祠村外环路6号 (72)发明人 聂山程张旭恩卿杰罗棚元 董刚刚钟申强唐中彬崔涵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杜康黎 (51)Int.Cl. B21D 43/00(2006.01) B21D 39/00(2006.01) H01R 43/048(2006.01) H01R 4。
2、/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接触件铆接工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件铆接工具。 本 工装包括压铆模块和底座; 所述压铆模块包括水 平固定板及安装在水平固定板上的竖直固定板; 所述竖直固定板上部安装夹具、 限位板; 所述底 座包括两层底座板, 底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及辅 助定位凸起; 铆接时, 将待铆接的相对件分别固 定在底座和限位板上, 由夹具施加下压力, 实现 相对件的成功铆接。 本接触件铆接工具结构简 单, 便于操作与维护; 通过使用带定位功能的底 座及限位板, 保证了铆接时零件水平方向稳定 性, 保证铆接的。
3、精确度, 提高铆接质量, 不产生铆 接废品; 工装的使用取代人工锤击铆接, 减少手 持预铆环节, 降低操作者受伤风险, 减少了零件 在工位的流转时及整个生产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 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0632814 U 2020.05.29 CN 210632814 U 1.一种接触件铆接工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压铆模块和底座; 所述压铆模块包括水平固 定板及安装在水平固定板上的竖直固定板; 所述竖直固定板上部安装夹具, 所述夹具包括安装座、 手柄、 连动杆及下压杆, 所述安 装座固定在竖直固定板上, 所述手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 另一端通过连动杆与下压杆传动 。
4、连接, 所述下压杆置于安装座的限位套筒中; 所述竖直固定板下部活动安装水平限位板, 所 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板和第二底座板, 所述第二底座板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底座板 上, 第二底座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和/或辅助定位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件铆接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铆模块还包括把手, 所 述把手下部安装在水平固定板上, 把手一侧与竖直固定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件铆接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直固定板上设置开孔, 限位板通过开孔插入固定在竖直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件铆接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插入竖直固定板。
5、后 的露出部分放置插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件铆接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压杆的下压前端设置有 可拆卸的夹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接触件铆接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数量不止 一个, 限位板在竖直固定板上下垂直对应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件铆接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固定板上设置安装定 位凸起, 所述第一底座板的下表面对应位置开设定位孔, 通过定位孔与不同位置的定位凸 起的配合, 保证安放在底座上的待铆接元件与夹具的夹头上下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件铆接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固定板设置定位固定 孔、 所述第一底座板或第二。
6、底座板设置有与水平固定板的定位固定孔相对应的定位固定 孔, 可利用插销将底座固定在水平固定板上, 利用上下不同位置的定位固定孔配合, 保证安 放在底座上的不同位置的待铆接元件与夹具的夹头上下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件铆接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座板的安装孔内安 装保护套。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32814 U 2 一种接触件铆接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接触件铆接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电连接器被应用于各行各业, 其中接触件为电连接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大 部分信号接触件需要进行铆接。 在现有技术中,。
7、 铆接主要靠人工锤击的方式进行, 此方法易 造成铆接不到位或在铆接过程中产生偏斜, 使接触件大量报废。 其中, 铆接不到位对于接触 件在后续使用中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 铆接接触件的大量报废则会影响器件的使用 成本, 并且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接触件铆接工具, 提高铆 接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保证铆接质量, 能够适应电连接器的生产时间紧, 大批量及生产线 精细度高要求的特点。 0004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接触件铆接工具, 包括压铆模块和底座; 所述压铆模块包括水平固定板及安 装在水平固定板上的竖直。
8、固定板; 0006 所述竖直固定板上部安装夹具, 所述夹具包括安装座、 手柄、 连动杆及下压杆, 所 述安装座固定在竖直固定板上, 所述手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 另一端通过连动杆与下压杆 传动连接, 所述下压杆置于安装座的限位套筒中; 所述竖直固定板下部活动安装水平限位 板, 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 0007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板和第二底座板, 所述第二底座板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底座 板上, 第二底座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和/或辅助定位凸起。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压铆模块还包括把手, 所述把手下部安装在水平固定板上, 把手一 侧与竖直固定板固定连接。 通过把手方便实现接触件铆接工具的转移,。
9、 并且把手通过底面、 侧面分别与水平固定板和竖直固定板相固定, 提供了强支撑, 起到了稳固竖直固定板的作 用。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竖直固定板上设置开孔, 限位板通过开孔插入固定在竖直固定板 上。 所述限位板插入竖直固定板后的露出部分放置插销。 限位板采用开孔插入的安装方式, 方便安装与更换。 在限位板上放置插销, 可避免限位板水平受力脱离竖直固定板, 保证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的平稳。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下压杆的下压前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夹头。 夹头在使用过程中若产 生较大磨损, 则方便拆卸更换。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限位板数量不止一个, 限位板在竖直固定板上下垂直对应安装。 进。
10、 一步地, 所述限位板上的限位孔大小为不同规格。 可以满足不同长度、 不同尺寸大小的元器 件安装时的限位。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632814 U 3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水平固定板上设置安装定位凸起, 所述第一底座板的下表面对应 位置开设定位孔, 通过定位孔与不同位置的定位凸起的配合, 保证安放在底座上的待铆接 元件与夹具的夹头上下对应。 具体的, 定位凸起的位置与底座上的安装孔及辅助定位凸起 的位置一一对应, 当待铆接的元件放置在某个安装孔或辅助定位凸起中时, 可将第一底座 板下表面的定位孔与对应的定位凸起配合, 快速实现铆接孔与夹头对应。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水。
11、平固定板设置定位固定孔、 所述第一底座板或第二底座板设置 有与水平固定板的定位固定孔相对应的定位固定孔, 可利用插销将底座固定在水平固定板 上, 利用上下不同位置的定位固定孔配合, 保证安放在底座上的不同位置的待铆接元件与 夹具的夹头上下对应。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件铆接工具实施铆接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5 S1、 将底座置于水平固定板上, 选择将待铆接元件放置在底座、 匹配的安装孔或者 辅助定位凸起上, 保证待铆接元件位于夹头夹具的正下方, 且待铆接元件的中心线与夹具 的工作行程平行; 0016 S2、 将铆接插入件穿过限位板, 对准待铆接元件; 0017 S3、 下压夹具手。
12、柄, 施加压力, 将铆接插入件与待铆接元件铆接配合。 0018 进一步地, 在第二底座板的安装孔或铆接时使用的铆接辅助件中, 安装保护套。 铆 接辅助件包括插孔体安装时的铆接定位管及其它铆接时需要与铆接件插入接触的辅助器 件。 所述保护套的材料为PA66或SMC材质。 通过使用保护套, 避免接触件直接与金属器件接 触, 可能由于力度较大而造成连接器的损坏。 0019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接触件铆接工具 结构简单, 便于操作与维护, 能够实现工装的快速放置与拆卸; 2) 通过使用带定位功能的 底座及限位板, 保证了铆接时零件水平方向稳定性, 铆接时不产生。
13、歪斜, 保证铆接的精确 度, 提高铆接质量, 不产生铆接废品; 3)使用推拉式快速夹具, 结合手部力量, 可以提供较大 的压力, 满足接触件铆接时所需力的要求; 4)工装的使用取代人工锤击铆接, 减少手持预铆 环节, 降低操作者受伤风险, 减少了零件在工位的流转时及整个生产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 率。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件铆接工具的压铆模块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件铆接工具的底座正视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件铆接工具的底座俯视图; 0023 图4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0024 图5是实施例1的实施过程示意图; 0025 图6为实施例2。
14、的底座示意图; 0026 图7为实施例2的实施过程示意图。 0027 图1-图6中, 1为把手、 2为水平固定板、 3为竖直固定板、 4为安装座、 5为手柄、 6为连 动杆、 7为下压杆、 8为夹头、 9为限位板、 10为插销、 11为定位凸起、 12为第一底座板、 13为第 二底座板、 14为辅助定位凸起、 15为安装孔、 16 为定位孔、 17为压针器、 18为信号针、 19为连 接器后盖、 20为铆接定位管、 21 为防护套、 22为接触件触点、 23为插孔体、 24为定位固定孔、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632814 U 4 25为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实。
15、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接触件铆接工具, 包括压铆模块和底座; 如图1所示, 所述压铆模块包括把手 1、 水平固定板2及竖直固定板3, 所述把手1通过螺栓与水平固定板2 固定, 所述竖直固定板 3通过螺栓固定在把手1一侧。 所述竖直固定板3上部安装夹具, 所述夹具包括安装座4、 手柄 5、 连动杆6及下压杆7, 所述安装座4通过螺栓固定在竖直固定板3上, 所述手柄5一端铰接于 安装座4上部,。
16、 另一端通过连动杆6与下压杆7传动连接, 所述下压杆7置于安装座4的限位套 筒中, 所述下压杆7的前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夹头8; 所述竖直固定板3下部开孔, 限位板 9通 过开孔插入固定在竖直固定板6上, 限位板9插入竖直固定板6后的露出部分开孔并放置插 销10, 防止限位板9水平受力时脱离竖直固定板6。 所述限位板9数量为两个, 限位板9在竖直 固定板6上下垂直对应安装。 所述水平固定板 2上设置安装定位凸起11, 0031 如图2-图4所示,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板12和第二底座板13, 所述第二底座板12 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底座板12上, 第二底座板13上开设有四个大小不同的安装孔15, 分。
17、别 与常用的接触件尺寸相对应, 第二底座板13上还设置有两个辅助定位凸起14, 辅助定位凸 起14可用于固定带插孔的待铆接触件, 凸起的大小可以根据接触件的孔径尺寸设置。 所述 第一底座板11的下表面对应水平固定板2的定位凸起11位置开设定位孔16。 0032 接触件铆接工具的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5所示, 针对利用压针器17安装信号针18至 连接器, 将底座置于水平固定板2并将相关零件放置在底座之上, 将某型连接器后盖19的两 孔对应底座的辅助定位凸起14安装固定, 将压针器 17和信号针18穿过限位板9的适宜大小 的限位孔(可只利用一个限位板), 根据安装位置移动底座, 将第一底座板11下表。
18、面的定位 孔16与对应水平固定板 2上的定位凸起11配合, 保证连接器后盖19的信号针铆接孔位于夹 头8正下方, 且中心线与夹具工作行程平行, 保证铆接时受力点位于夹头8中心下方, 且铆接 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底座移动; 对准铆接孔, 下压夹具手柄5, 施加压力, 使信号针18铆入相关 连接器。 0033 采用本方法进行铆接安装, 能够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 现接近100的良品率。 0034 实施例2: 0035 如图6所示,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在底座的第一底座板上开设定位固定孔24, 压铆 模块的水平固定板上对应底座上的不同定位凸起与安装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固定孔, 。
19、通过 插销可将底座固定在水平固定板上, 利用上下不同位置的定位固定孔配合, 保证安放在底 座上的不同位置的待铆接元件与夹具的夹头上下对应。 0036 实现触点铆接至插孔体, 如图1和图7所示, 首先将需要铆接的零件放入铆接定位 管20, 在铆接定位管20中由上至下放入SMC防护套21、 某型接触件触点22和插孔体23, 将铆 接定位管19穿过限位板9将插孔体22放入底座上的对应安装孔内, 根据安装位置移动底座,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632814 U 5 将第一底座板11的定位固定孔与对应水平固定板2上的定位固定孔配合, 保证铆接定位管 20位于夹头8正下方, 且中心线与夹具工作。
20、行程平行, 保证铆接时受力点位于夹头8中心下 方, 插入插销25固定, 下压夹具手柄, 施加压力, 将零件铆接到位。 0037 本铆接工具的铆接方式多变, 可采用铆接定位管辅助安装, 在实现快速精确安装 的同时, 不会对零部件造成损伤。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632814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210632814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210632814 U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210632814 U 9 图6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210632814 U 10 图7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210632814 U 11 。
- 内容关键字: 接触 铆接 工具
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充电座.pdf
汽车智能避碰装置.pdf
骨料分选系统.pdf
片材生产用冷却设备.pdf
排水管道定位结构.pdf
一体式地面操作控制台.pdf
调色色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线圈吊具.pdf
下肢体能训练机器人.pdf
具有振动功能的发声装置.pdf
方便调整的缝纫机卷布装置.pdf
通讯接口.pdf
挤浆机加料装置.pdf
检测光刻胶适用性的方法及装置.pdf
齿轮箱生产用滚齿装置.pdf
基于动态规划和量子退火的RNA结构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UWB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内置光纤电缆导体的制作方法.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等级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轨道交通车辆电连接器用固定框装置.pdf
碳氮共渗的加热装置.pdf
油田隐患井报废的连续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pdf
多角度辐照抗菌装置及其在制备抗菌面料中的应用.pdf
流星雨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航路与平台之间安全距离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pdf
混凝土密实用混凝土振动装置.pdf
基于NS3网络仿真平台的数据链仿真方法.pdf
双重降低残碱的高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PTFE膜自动缠卷设备及缠卷方法.pdf
装配式断热桥楼宇景观亮化结构及其应用.pdf
一种高固体份环氧供水管内壁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纳米ATO透明隔热节能玻璃涂层的制作工艺.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固化膜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防水涂料配方.pdf
一种改进缓释型长效超憎水防污闪涂料.pdf
不伤制动盘的高耐磨摩擦衬片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车辆主动润滑制动缸.pdf
一种降温/防水性能优异的路用热反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防霉抑菌内墙乳胶漆及其制备方法.pdf
可迅速固化、防水、耐高低温、低VOC聚氨酯涂料.pdf
涂料用聚醚酮酮细粉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氧化石墨烯/二氧化硅复合涂料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高强度低磨损刹车片.pdf
一种耐高温万向节.pdf
一种门用聚氨酯面漆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高防流挂型静电喷涂聚酯涂料及其使用方法.pdf
一种抗老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不饱和聚酯白底漆.pdf
一种高速红外固化流平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