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pdf
《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076364.2 (22)申请日 2019.07.10 (73)专利权人 福建晋江市光宇鞋模有限公司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陈埭坊脚沟西 (72)发明人 丁建福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5216 代理人 林枫 (51)Int.Cl. B29C 45/40(2006.01) B29C 33/44(2006.01) B29L 31/5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自。
2、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 模具, 包括上盖和底模, 所述上盖靠近底模的一 侧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内仁, 所述底 模设有与内仁相适配的模腔, 所述内仁包括相互 贴合的上内仁和下内仁, 所述上内仁和下内仁靠 近上盖的一侧均连接有顶出装置, 所述顶出装置 包括顶块、 顶杆和第一弹簧, 所述上盖远离底模 的一侧且与顶出装置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顶块上设有第二凹槽, 通过挤压顶块推动顶 杆, 顶杆带动上内仁或下内仁脱离安装槽内, 由 于上内仁和下内仁出现了错位, 使得内仁上的鞋 模会从上内仁或下内仁脱离, 在内仁脱离的同 时, 上内仁和。
3、下内仁内的升降杆向外伸出, 彻底 将鞋模从上内仁何下内仁脱离, 便可实现自动彻 底脱模。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0634067 U 2020.05.29 CN 210634067 U 1.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包括上盖和底模,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靠近底模的 一侧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内仁, 所述底模设有与内仁相适配的模腔, 所述内仁包 括相互贴合的上内仁和下内仁, 所述上内仁和下内仁靠近上盖的一侧均连接有顶出装置, 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块、 顶杆和第一弹簧, 所述上盖远离底模的一侧且与顶出装置相对应 位置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顶块上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
4、顶杆的一端穿过上盖与内仁连接, 另一 端穿过第二凹槽内与顶块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与顶杆相套接, 且一端卡入第一凹槽内, 另一 端卡入第二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仁和下 内仁内均设有空腔, 所述空腔内设有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装置可在上内仁或下内仁被顶出 的同时, 将上内仁或下内仁的鞋模顶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 括固定杆、 升降杆、 转轴和转板, 所述固定杆一端与上盖固定连接, 另一端穿过内仁成为内 仁的一部分, 所述升降杆一端位于空腔内, 另一端穿过内仁成为内仁的一部分。
5、, 所述转轴贯 穿转板, 且两端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转板可在转轴上转动, 且所述转板一侧与固定杆 铰接, 另一侧与升降杆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仁与上 盖之间以及下内仁与上盖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第二弹簧相适配的第 三凹槽, 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卡入第三凹槽与上盖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内仁固定连接, 所述顶 杆位于第二凹槽的中心位置, 且穿过第三凹槽和第二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一端 与顶块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另一端与内仁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
6、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靠近底 模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 所述底模表面设有与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底模 均由金属铝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34067 U 2 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 具。 背景技术 0002 鞋模模具是用来生产鞋底的模具, 当经过高温成型开模后, 成型的鞋模由于贴附 在模具上, 无法快速将鞋模从模具上取出, 而且由于刚开模时, 。
7、鞋模的温度较高, 即使操作 员戴有手套将鞋模从模具上取出, 仍然会烫伤, 中国专利号CN201610294784.2公开了一种 方便开模的制鞋模具, 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 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通过翻转机构活动连接, 且上模板与下模板的相对位置均开有模槽, 所述下模板远离翻转机构的一端两角均镶嵌有 顶出机构,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 且壳体镶嵌在下模板的内腔, 所 述壳体的内腔卡接有压板, 且压板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相贴合, 所述压板的顶端固定有顶 杆的一端, 且顶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的上方, 所述顶杆的顶端还固定有与上模板相适配 的顶板, 所述压板的底端还压合有复位弹簧, 且。
8、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在壳体的内腔底端。 该 方便开模的制鞋模具结构简单, 更加便于开模, 大大的增加了该模具的实用性。 0003 上述专利中, 仅仅是通过顶出机构将上模板和下模板顶开, 但是成型后的鞋模仍 然贴附再上模板的内仁上, 仍需要通过人工用手将鞋模取出, 无法根本上解决自动脱模的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包括上盖和底模, 所述上盖靠近底模的一侧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内仁, 所述底模 设有与内仁相适配的模腔, 所述。
9、内仁包括相互贴合的上内仁和下内仁, 所述上内仁和下内 仁靠近上盖的一侧均连接有顶出装置, 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块、 顶杆和第一弹簧, 所述上盖 远离底模的一侧且与顶出装置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顶块上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 顶杆的一端穿过上盖与内仁连接, 另一端穿过第二凹槽内与顶块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与顶 杆相套接, 且一端卡入第一凹槽内, 另一端卡入第二凹槽内。 0006 优选的, 所述上内仁和下内仁内均设有空腔, 所述空腔内设有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 装置可在上内仁或下内仁被顶出的同时, 将上内仁或下内仁的鞋模顶出。 0007 优选的,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杆、 升降杆、 转轴和转板, 所。
10、述固定杆一端与上盖 固定连接, 另一端穿过内仁成为内仁的一部分, 所述升降杆一端位于空腔内, 另一端穿过内 仁成为内仁的一部分, 所述转轴贯穿转板, 且两端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转板可在转轴 上转动, 且所述转板一侧与固定杆铰接, 另一侧与升降杆铰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上内仁与上盖之间以及下内仁与上盖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安 装槽内设有与第二弹簧相适配的第三凹槽, 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卡入第三凹槽与上盖固定连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634067 U 3 接, 另一端与内仁固定连接, 所述顶杆位于第二凹槽的中心位置, 且穿过第三凹槽和第二弹 簧。 0009 优选的, 所。
11、述顶杆的一端与顶块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另一端与内仁通过螺纹可 拆卸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上盖靠近底模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 所述底模表面设有与定位凸起 相适配的定位槽。 0011 优选的, 所述上盖和底模均由金属铝材料制成。 0012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挤压顶块推动顶杆, 顶 杆带动上内仁或下内仁脱离安装槽内, 由于上内仁和下内仁出现了错位, 使得内仁上的鞋 模会从上内仁或下内仁脱离, 在内仁脱离的同时, 上内仁和下内仁内的升降杆向外伸出, 彻 底将鞋模从上内仁何下内仁脱离, 不用通过人工去取出, 便可实现自动彻底脱模。 附图说明 0013 图1。
12、为本实用新型鞋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5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 2底模, 3安装槽, 4内仁, 41上内仁, 42下内仁, 5顶出装 置, 51顶块, 52顶杆, 53第一弹簧, 6第一凹槽, 7第二凹槽, 8空腔, 9升降装置, 91固定杆, 92升 降杆, 93转板, 94转轴, 10第二弹簧, 11第三凹槽, 12定位凸起, 13定位槽, 14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7 如图1所示, 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包括上盖1和底模2, 所述上盖1靠近底 模2的。
13、一侧设有安装槽3, 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内仁4, 所述底模2设有与内仁4相适配的模腔 14, 所述内仁4包括相互贴合的上内仁41和下内仁42, 所述上内仁41和下内仁42靠近上盖1 的一侧均连接有顶出装置5, 所述顶出装置5包括顶块51、 顶杆52和第一弹簧53, 所述上盖1 远离底模2的一侧且与顶出装置5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凹槽6, 所述顶块51上设有第二凹槽 7, 所述顶杆52的一端穿过上盖1与内仁4连接, 另一端穿过第二凹槽7内与顶块51连接, 所述 第一弹簧53与顶杆52相套接, 且一端卡入第一凹槽6内, 另一端卡入第二凹槽7内; 当鞋模成 型后, 开模时, 控制挤压顶块51, 顶块51通。
14、过顶杆52带动上内仁41或下内仁42克服第一弹簧 53弹力脱离安装槽3, 由于只是推动上内仁41和下内仁42其中一个, 使得上内仁41和下内仁 42形成一个错位关系, 贴附在内仁4上的鞋模由于错位从内仁4上脱落, 实现自动脱模, 当脱 模后, 顶杆52通过第一弹簧53恢复至原来位置, 进行下一次脱模。 0018 如图1-图2所示, 所述上内仁41和下内仁内42均设有空腔8, 所述空腔8内设有升降 装置9, 所述升降装置9可在上内仁41或下内仁42被顶出的同时, 将上内仁41或下内仁42的 鞋模顶出; 所述升降装置9包括固定杆91、 升降杆92、 转轴93和转板94, 所述固定杆91一端与 上盖。
15、1固定连接, 另一端穿过内仁4成为内仁4的一部分, 所述升降杆92一端位于空腔8内, 另 一端穿过内仁4成为内仁4的一部分, 所述转轴93贯穿转板94, 且两端与空腔8内壁固定连 接, 所述转板94可在转轴93上转动, 且所述转板94一侧与固定杆91铰接, 另一侧与升降杆92 铰接; 当上内仁41或下内仁42脱离安装槽3时, 固定杆91由于和上盖1固定连接, 所以静止不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634067 U 4 动, 相对于转板94向后运动, 转板94靠近固定杆91的一侧向下转动, 另一侧向上转动, 同时 带动升降杆92向上移动, 彻底将鞋模从上内仁41或下内仁42脱离, 不用。
16、通过人工去取出, 便 可实现自动彻底脱模, 升降杆92之后再通过转板94回降至原来位置。 0019 如图1所示, 所述上内仁41与上盖1之间以及下内仁42与上盖1之间均设有第二弹 簧10, 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与第二弹簧10相适配的第三凹槽11, 所述第二弹簧10一端卡入第 三凹槽11与上盖1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内仁4固定连接, 所述顶杆52位于第二凹槽7的中心位 置, 且穿过第三凹槽11和第二弹簧10; 在上内仁41或下内仁42脱离安装槽3后, 可通过第二 弹簧10的弹力将上内仁41或下内仁42恢复至原来位置。 0020 如图1所示, 所述顶杆52的一端与顶块51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另一端与。
17、内仁4通 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便于顶块51和顶杆52以及内仁4和顶杆52的拆卸和安装。 0021 如图1所示, 所述上盖1靠近底模2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12, 所述底模2表面设有与 定位凸起12相适配的定位槽13; 便于上盖1和底模2之间的精确定位。 0022 所述上盖1和底模2均由金属铝材料制成; 金属铝不仅耐高温, 而且相对成本较低。 0023 以上所述的,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凡 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 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634067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0634067 U 6 。
- 内容关键字: 自动 脱模 TR 模具
硫磺或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装置.pdf
沙蚕养殖装置.pdf
木材生产加工的翻转输送装置.pdf
马铃薯贮藏装置.pdf
自动输送扎花机.pdf
便于下料的不锈钢板压弯装置.pdf
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仪安装装置.pdf
采血冰浴盒及样本固定装置.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系统.pdf
水利勘测水位计.pdf
微型高压放气阀.pdf
燃气管内壁清洁设备.pdf
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pdf
软管收卷调节机构及收卷机.pdf
转子线圈绕线压线装置.pdf
陶瓷坯泥生产设备.pdf
FRID通道式扫描机.pdf
智能电网安全运维监测装置.pdf
密封性好的细胞培养皿.pdf
计算机散热装置降噪组件.pdf
间续进料机构.pdf
电解液配置系统.pdf
实验小鼠喂药装置.pdf
智能防脱机械手.pdf
槽钢的压延结构.pdf
局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梁精细化应力位移分析方法.pdf
精准按摩机芯机构.pdf
位置自动调节的热压装置.pdf
用于糠醛生产的糠醛渣输送装置.pdf
硫酸钾镁盐添加剂饲料生产用搅拌式混合装置.pdf
AIP三维堆叠TR气密封装组件.pdf
应急储能电源系统及应急储能电源.pdf
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X射线诊断装置.pdf
包括安装在支撑件上的带有额头支架的病人定位装置的牙科的X射线仪.pdf
一种穴位温度检测装置和方法.pdf
用于制作大鼠脊柱亚脱位动物模型的外部连接固定装置.pdf
虚脉和实脉的诊断系统.pdf
一种颅内压无创综合监测分析方法及装置.pdf
带塞构件的骨锚固件及用于将塞构件插入骨锚固件的工具.pdf
传感器系统.pdf
用于除去生物膜的外科器械、系统以及方法.pdf
棘突植入物及相关方法.pdf
胃肠吻合支架.pdf
定靶方法和定靶装置.pdf
辐射CT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pdf
医用泵.pdf
通过光学相干层析X射线摄影技术检查眼睛的方法.pdf
具有密封式触摸开关的手控刀.pdf
超声波骨评价装置.pdf
外科夹具施放器棘轮机构.pdf
一种直接植入式微透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