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生态墙.pdf
《水利工程生态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生态墙.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296274.4 (22)申请日 2019.08.12 (73)专利权人 张克平 地址 071600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安新镇 雁翎西路199号 (72)发明人 张克平杨珠凤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代理人 田颖 (51)Int.Cl. A01G 22/00(2018.01) A01G 25/00(2006.01) E02B 3/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57)摘要 本实。
2、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包 括生态墙主体, 所述生态墙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 植被层, 所述生态墙主体的底端螺栓连接有集水 斗, 所述集水斗顶端连接有滤网层, 所述集水斗 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道, 所述固定管道的一 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 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 出水管, 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 道, 所述输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管道, 四 个所述分流管道上均匀连接有六个喷水嘴。 本实 用新型, 水泵可将蓄水箱内水输送到六个喷水 嘴, 水从喷水嘴喷向植被, 达到洒水的目的, 多余 的水分被集水斗顶端的滤网层进行过滤, 洁净的 水顺着固定管道流入到蓄水箱内存起来, 再进行 上步。
3、骤, 实现对水的循环处理, 避免水资源的浪 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641736 U 2020.06.02 CN 210641736 U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包括生态墙主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墙主体(1)的前端 面设置有植被层(2), 所述生态墙主体(1)的底端螺栓连接有集水斗(16), 所述集水斗(16) 顶端连接有滤网层(3), 所述集水斗(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道(8), 所述固定管道(8)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9), 所述蓄水箱(9)内安装有水泵(11), 所述水泵(11)的出水口 连接有出水管(10), 所述出水管(10)的。
4、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7), 所述输水管道(7)的 一端固定连接有主管道(5), 所述主管道(5)位于生态墙主体(1)的前端, 所述主管道(5)上 固定连接有四个分流管道(4), 四个所述分流管道(4)上均匀连接有六个喷水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箱(9)的顶端开 设有注水口(13), 且注水口(13)位于固定管道(8)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箱(9)的前端面 安装有位液观察口(14)和水泵开关(15), 所述水泵开关(15)位于位液观察口(14)的一侧, 所述水泵开关(15)与水泵。
5、(1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其特征在于, 相邻所述分流管道(4)的 间距相等, 所述分流管道(4)隐藏在植被层(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墙主体(1)的侧 面螺栓连接有两个连杆(6), 两个所述连杆(6)的一端与输水管道(7)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41736 U 2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背景技术 0002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 的工程。 也称。
6、为水工程。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 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 只有修建水利工程, 才能控制水流, 防止洪涝灾害, 并进行水量的 调节和分配, 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 堤、 溢洪道、 水 闸、 进水口、 渠道、 渡漕、 筏道、 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 以实现其目标, 而水利工程用 到生态墙, 用于植被的展览观赏。 0003 传统的生态墙上植被往往是通过人工进行浇灌, 易导致水资源流失浪费, 环保性 能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旨在改善生态墙上植被往往是 通过人工进。
7、行浇灌, 易导致水资源流失浪费, 环保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包括生态墙主体, 所述生态墙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植被层, 所述生态墙主体的底端螺栓连接有集水斗, 所述集水斗顶端连接有滤网层, 所述集水斗的 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道, 所述固定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 所述蓄水箱内安装有 水泵, 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 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 所述输水 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管道, 所述主管道位于生态墙主体的前端, 所述主管道上固定连 接有四个分流管道, 四个所述分流管道上均匀连接有六个喷水嘴。 0007 进一。
8、步的, 所述蓄水箱的顶端开设有注水口, 且注水口位于固定管道的一侧。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蓄水箱的前端面安装有位液观察口和水泵开关, 所述水泵开关位 于位液观察口的一侧, 所述水泵开关与水泵电性连接。 0009 进一步的, 相邻所述分流管道的间距相等, 所述分流管道隐藏在植被层内。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生态墙主体的侧面螺栓连接有两个连杆, 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与 输水管道固定连接。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1)、 水泵可将蓄水箱内 水输送到输水管道内, 而输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管道, 主管道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分 流管道, 同时四个分流管道上。
9、均匀连接有六个喷水嘴, 水从喷水嘴喷向植被, 达到洒水的目 的, 多余的水分被集水斗顶端的滤网层进行过滤, 洁净的水顺着固定管道流入到蓄水箱内 存起来, 再进行上步骤, 实现对水的循环处理, 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提高了水利工程生态墙 的实用性。 0012 (2)、 相邻的分流管道的间距相等, 同时分流管道隐藏在植被层内, 不会影响到生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641736 U 3 态墙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 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 因此不 应被看。
10、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流管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蓄水箱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 生态墙主体; 2、 植被层; 3、 滤网层; 4、 分流管道; 5、 主管道; 6、 连杆; 7、 输水 管道; 8、 固定管道; 9、 蓄水箱; 10、 出水管; 11、 水泵; 12、 喷水嘴; 13、 注水口; 14、 位液观察口; 15、 水泵开关; 16、 集水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
11、实施方式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 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 然,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 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 选定实施方式。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12、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参照图1-3所示,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包括生态墙主体1, 生态墙主体1的前端面 设置有植被层2, 生态墙主体1的底端螺栓连接有集水斗16, 集水斗16顶端连接有滤网层3, 滤网层3可避免对水过滤时土壤渗透到集水斗16内, 避免对固定管道8造成堵塞, 集水斗16 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道8, 固定管道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9, 蓄水箱9内安装有水 泵11, 水泵11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10, 出水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7, 输水管道7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管道5, 主管道5位于生态墙主体1的前端, 主管道5上固定连接有四个 分流管道4,。
13、 四个分流管道4上均匀连接有六个喷水嘴12, 水泵11可将蓄水箱9内水输送到输 水管道7内, 而输水管道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管道5, 主管道5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分流管道 4, 同时四个分流管道4上均匀连接有六个喷水嘴12, 水从喷水嘴12喷向植被, 达到洒水的目 的, 多余的水分被集水斗16顶端的滤网层3进行过滤, 洁净的水顺着固定管道8流入到蓄水 箱9内存起来, 再进行上步骤, 实现对水的循环处理, 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0020 蓄水箱9的顶端开设有注水口13, 且注水口13位于固定管道8的一侧, 可从注水口 13向蓄水箱9内添加水, 操作简单便利。 0021 蓄水箱9的前端面安装有位液观察口。
14、14和水泵开关15, 可观察位液观察口14便于 了解蓄水箱9内水量多少, 便于及时添加, 水泵开关15位于位液观察口14的一侧, 水泵开关 15与水泵11电性连接, 打开水泵开关15可对水泵11进行控制。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641736 U 4 0022 相邻分流管道4的间距相等, 分流管道4隐藏在植被层2内, 由于四个分流管道4隐 藏在植被层2内, 不会影响到生态墙的美观性。 0023 生态墙主体1的侧面螺栓连接有两个连杆6, 两个连杆6的一端与输水管道7固定连 接, 两个连杆6使输水管道7较为稳固。 0024 工作原理: 可从注水口13向蓄水箱9注入适量的水, 同时可观察。
15、位液观察口14便于 了解蓄水箱9内水量的多少, 便于及时添加, 打开水泵开关15使水泵11开始工作, 水泵11的 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10, 出水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7, 输水管道7的一端固定连 接有主管道5, 主管道5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分流管道4, 同时四个分流管道4上均匀连接有六 个喷水嘴12, 水从喷水嘴12喷向植被, 达到洒水的目的, 而生态墙主体1的底端螺栓连接有 集水斗16, 集水斗16顶端连接有滤网层3, 滤网层3可避免对水过滤时土壤渗透到集水斗16 内, 洁净水顺着固定管道8流入到蓄水箱9内, 同样再进行上步骤, 实现对对资源充分利用, 达到水循环目的, 十分节能环保, 而四个分流管道4隐藏在植被层2内, 不会影响到生态墙的 美观性, 提高了水利工程生态墙的实用性。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 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641736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641736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641736 U 7 。
- 内容关键字: 水利工程 生态
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充电座.pdf
汽车智能避碰装置.pdf
骨料分选系统.pdf
片材生产用冷却设备.pdf
排水管道定位结构.pdf
一体式地面操作控制台.pdf
调色色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线圈吊具.pdf
下肢体能训练机器人.pdf
具有振动功能的发声装置.pdf
方便调整的缝纫机卷布装置.pdf
通讯接口.pdf
挤浆机加料装置.pdf
检测光刻胶适用性的方法及装置.pdf
齿轮箱生产用滚齿装置.pdf
基于动态规划和量子退火的RNA结构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UWB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内置光纤电缆导体的制作方法.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等级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轨道交通车辆电连接器用固定框装置.pdf
碳氮共渗的加热装置.pdf
油田隐患井报废的连续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pdf
多角度辐照抗菌装置及其在制备抗菌面料中的应用.pdf
流星雨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航路与平台之间安全距离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pdf
混凝土密实用混凝土振动装置.pdf
基于NS3网络仿真平台的数据链仿真方法.pdf
双重降低残碱的高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PTFE膜自动缠卷设备及缠卷方法.pdf
装配式断热桥楼宇景观亮化结构及其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