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机.pdf
《端子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子机.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605305.X (22)申请日 2019.09.25 (73)专利权人 苏州英派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 浦沙路500号 (72)发明人 吕守将杨宇沈成芳吕守忠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77 代理人 王玉仙 (51)Int.Cl. H01R 43/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端子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机, 包括塑胶件 上料组件、 端子上料组件。
2、和拨料组件, 塑胶件上 料组件包括塑胶件振动盘、 第一传输导轨、 第二 传输导轨、 侧推驱动源、 托板、 推料驱动源和推 板, 托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 侧 推驱动源驱动托板由第一状态移动至第二状态; 在第一状态时, 第一容纳槽的进料端与第一塑胶 件传输轨道对接, 第二容纳槽的进料端与第二塑 胶件传输轨道对接; 在第二状态时, 第一容纳槽 的出料端与第一传输导轨对接, 第二容纳槽的出 料端与第二传输导轨对接; 推板抵推托板上的塑 胶件以将塑胶件移送至第一传输导轨和第二传 输导轨中。 其可实现在塑胶件上自动装配端子, 节省人力, 工作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
3、N 210668955 U 2020.06.02 CN 210668955 U 1.一种端子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塑胶件上料组件、 端子上料组件和拨料组件, 所述塑 胶件上料组件包括塑胶件振动盘、 第一传输导轨、 第二传输导轨、 侧推驱动源、 托板、 推料驱 动源和推板, 所述塑胶件振动盘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和第二塑胶件传输轨 道, 所述托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 所述侧推驱动源驱动托板由第一状态移 动至第二状态, 所述托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 在第一状态时, 所述第一容纳槽的进料端与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对接, 所述第二容纳 槽的进料端与第二塑胶件传输轨道。
4、对接; 在第二状态时, 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出料端与第一传输导轨对接, 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出 料端与第二传输导轨对接; 所述推料驱动源驱动推板沿第一传输导轨方向移动, 所述推板 抵推托板上的塑胶件以将塑胶件移送至第一传输导轨和第二传输导轨中; 所述拨料组件位于第一传输导轨和第二传输导轨下侧, 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水平移动的 拨爪, 所述拨爪插设在所述塑胶件上并带动塑胶件沿第一传输导轨或第二传输导轨移动; 所述端子上料组件包括端子振动盘和多轴机械手, 所述多轴机械手将端子振动盘输出 的端子移送至第一传输导轨或第二传输导轨上的塑胶件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爪为U形结构。 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拨料驱动源、 平板和顶 升驱动源, 所述拨料驱动源驱动平板沿第一传输轨道方向移动, 所述顶升驱动源固定设置 在平板上侧, 所述顶升驱动源与拨爪连接并驱动拨爪向上运动以插入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 传输轨道上的塑胶件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导轨与第二传输导轨平行设 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上料组件具有两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料驱动源为气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轴机械手的运动端设置有抓手, 所 述抓手。
6、上设置有吸附端子的真空吸附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和第二塑胶件传 输轨道平行设置。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68955 U 2 一种端子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端子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消防类产品中, 需要在塑胶件上安装端子, 该塑胶件为类梯子形结构, 通 常操作人员需手工在塑胶件上安装端子, 如此, 实现在塑胶件上装配端子。 但是, 人工操作 装配费时费力, 工作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端子机, 其可实现在塑胶件上自动装。
7、配 端子, 节省人力, 工作效率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子机, 包括塑胶件上料组件、 端 子上料组件和拨料组件, 所述塑胶件上料组件包括塑胶件振动盘、 第一传输导轨、 第二传输 导轨、 侧推驱动源、 托板、 推料驱动源和推板, 所述塑胶件振动盘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一塑胶 件传输轨道和第二塑胶件传输轨道, 所述托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 所述侧 推驱动源驱动托板由第一状态移动至第二状态, 所述托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塑胶件传 输轨道; 0005 在第一状态时, 所述第一容纳槽的进料端与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对接, 所述第二 容纳槽的进料端与第二塑胶件传输轨。
8、道对接; 0006 在第二状态时, 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出料端与第一传输导轨对接, 所述第二容纳槽 的出料端与第二传输导轨对接; 所述推料驱动源驱动推板沿第一传输导轨方向移动, 所述 推板抵推托板上的塑胶件以将塑胶件移送至第一传输导轨和第二传输导轨中; 0007 所述拨料组件位于第一传输导轨和第二传输导轨下侧, 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水平移 动的拨爪, 所述拨爪插设在所述塑胶件上并带动塑胶件沿第一传输导轨或第二传输导轨移 动; 0008 所述端子上料组件包括端子振动盘和多轴机械手, 所述多轴机械手将端子振动盘 输出的端子移送至第一传输导轨或第二传输导轨上的塑胶件处。 0009 作为优选的, 所述拨爪为U。
9、形结构。 0010 作为优选的, 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拨料驱动源、 平板和顶升驱动源, 所述拨料驱动源 驱动平板沿第一传输轨道方向移动, 所述顶升驱动源固定设置在平板上侧, 所述顶升驱动 源与拨爪连接并驱动拨爪向上运动以插入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上的塑胶件内。 0011 作为优选的, 所述第一传输导轨与第二传输导轨平行设置。 0012 作为优选的, 所述端子上料组件具有两个。 0013 作为优选的, 所述推料驱动源为气缸。 0014 作为优选的, 所述多轴机械手的运动端设置有抓手, 所述抓手上设置有吸附端子 的真空吸附孔。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668955 U 3 0015 作。
10、为优选的, 所述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和第二塑胶件传输轨道平行设置。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7 1、 本实用新型包括塑胶件料组件, 其能够实现塑胶件自动上料, 通过托板的移动 与推板的配合, 将塑胶件移送至第一传输导轨和第二传输导轨中, 自动化程度高, 且能够同 时实现两条线的塑胶件导轨传输, 工作效率高。 0018 2、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拨料组件, 通过拨爪带动塑胶件沿第一传输导轨和第二传输 导轨移动, 结构紧凑。 0019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塑胶件上料组件、 端子上料组件和拨料组件的配合, 可实现在 塑胶件上自动装配端子, 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
11、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在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3为第一传输导轨、 第二传输导轨和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图3在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4 图5为图1在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5 图中标号说明: 10、 塑胶件振动盘; 11、 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 12、 第二塑胶件传输 轨道; 20、 侧推驱动源; 21、 托板; 30、 推料驱动源; 31、 推板; 40、 第一传输导轨; 41、 第二传输 导轨; 50、 拨料驱动源; 51、 平板; 52、 顶升驱动源; 53、 拨爪; 60、 多轴机械手; 61、 抓手; 70、 端 子振动盘。 具体实施。
12、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 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7 参照图1-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端子机, 包括塑胶件上料组件、 端子 上料组件和拨料组件。 塑胶件上料组件包括塑胶件振动盘10、 第一传输导轨40、 第二传输导 轨41、 侧推驱动源20、 托板21、 推料驱动源30和推板31。 塑胶件振动盘10的出料口设置有第 一塑胶件传输轨道11和第二塑胶件传输轨道12。 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11和第二塑胶件传输 轨道12持续输出塑胶件。 0028 在托板21上开设有第。
13、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 侧推驱动源20驱动托板21由第一状 态移动至第二状态, 托板21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11。 0029 在第一状态时, 第一容纳槽的进料端与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11对接, 第二容纳槽 的进料端与第二塑胶件传输轨道12对接。 如此, 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11中的塑胶件即可进 入第一容纳槽, 第二塑胶件传输轨道12中的塑胶件即可进入第二容纳槽。 0030 在第二状态时, 即侧推驱动源20推动托盘移动至第二状态点。 此时, 第一容纳槽的 出料端与第一传输导轨40对接, 第二容纳槽的出料端与第二传输导轨41对接。 侧推驱动源 20为气缸。 推料驱动源30驱动推板31沿第。
14、一传输导轨40方向移动, 推板31抵推托板21上的 塑胶件以将塑胶件移送至第一传输导轨40和第二传输导轨41中。 如此, 即实现将第一塑胶 件传输轨道11和第二塑胶件传输轨道12移送至第一传输导轨40和第二传输导轨41中。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668955 U 4 0031 拨料组件位于第一传输导轨40和第二传输导轨41下侧, 拨料组件包括水平移动的 拨爪53, 拨爪53插设在塑胶件上并带动塑胶件沿第一传输导轨40或第二传输导轨41移动。 拨料组件包括拨料驱动源50、 平板51和顶升驱动源52, 拨料驱动源50驱动平板51沿第一传 输轨道方向移动, 拨料驱动源50可以为气缸。 。
15、顶升驱动源52固定设置在平板51上侧, 顶升驱 动源52与拨爪53连接并驱动拨爪53向上运动以插入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上的塑 胶件内。 如此, 拨料组件即可带动塑胶件沿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移动。 拨爪53为U 形结构。 如此, U形的拨爪53可插入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内的塑胶件内, 从而同时 移动两个塑胶件。 0032 端子上料组件包括端子振动盘70和多轴机械手60, 多轴机械手60将端子振动盘70 输出的端子移送至第一传输导轨40或第二传输导轨41上的塑胶件处。 多轴机械手60为现有 技术, 在此不做介绍, 其抓取端子移动至塑胶件处装配。 此处装配只需将端子压在塑胶件上 的。
16、凹槽内。 0033 第一传输导轨40与第二传输导轨41平行设置。 端子上料组件具有两个。 推料驱动 源30为气缸。 多轴机械手60的运动端设置有抓手61, 抓手61上设置有吸附端子的真空吸附 孔。 真空吸附孔便于吸附端子。 真空吸附孔与真空发生器连接以产生负压。 0034 第一塑胶件传输轨道11和第二塑胶件传输轨道12平行设置。 003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 换, 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668955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0668955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0668955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0668955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0668955 U 9 。
- 内容关键字: 端子
腰椎牵引床.pdf
纸质文档扫描装置.pdf
具有节能功能的燃气流量控制装置.pdf
新型切料刀具.pdf
高压二极管加工转换组件.pdf
节能防水绝缘分支电缆.pdf
箱包坯体修边机.pdf
绿色节能建筑墙体.pdf
三联体结构金属型模具.pdf
水库坝体除险加固装置.pdf
管柱筒双向镗孔加工工装.pdf
悬挂式振动放矿机.pdf
光伏支架用焊接定位装置.pdf
建筑施工用墙体钻孔装置.pdf
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pdf
建筑构件拆除设备.pdf
自动排气过滤器.pdf
药用空心胶囊生产线输送装置.pdf
用于管道内壁涂层的预处理磨平装置.pdf
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pdf
矿井水的膜过滤装置.pdf
用于除尘设备的通风调节机构.pdf
混凝土管片抗裂性能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pdf
受电弓滑板及其制作方法.pdf
井口取样放空截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系统.pdf
通过低温钎焊制作氮化物陶瓷覆铜板的方法.pdf
基于EMPC模式的智能建造方法及系统.pdf
钢铁表面缺陷分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自限温电伴热带.pdf
基于WebGL的自动驾驶可视化方法.pdf
生物膜载体及生物膜反应器.pdf
用于剖腹产后的腹部可掌控的挤压装置.pdf
多通孔的空心方箱.pdf
画直线的学习桌.pdf
用于花果采摘的智能机器人防滑抓手.pdf
水泥电线杆一体成型模具.pdf
路桥裂缝加固装置.pdf
水土保持监测装置.pdf
适用高寒盐湖卤水环境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测试设备.pdf
充电器及电器.pdf
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室内布线装置.pdf
组合式玻璃钢配电柜.pdf
新型光纤熔接机用接入机构.pdf
活塞杆用的存油密封组件.pdf
金融智能设备客户物品防遗漏装置.pdf
直角式可控流量压力阀.pdf
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提示器及电路.pdf
大气检测装置.pdf
耐磨型船用橡胶气囊.pdf
新型投影拼接丽光屏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