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换向输送线.pdf
《换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换向输送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换向输送线.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39925.8 (22)申请日 2019.09.16 (73)专利权人 易德思智能科技 (无锡) 有限公司 地址 214151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盛 岸西路592号-616 (72)发明人 姚鹏 (51)Int.Cl. B65G 47/6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换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换向输送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向组件及具有其的 换向输送线, 包括换向组件本体, 换向组件本体 包括底座、 升降板及旋转座, 底座上固定有第一 升。
2、降气缸、 第二升降气缸, 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 杆向上伸出, 并连接于升降板一侧的下端, 第二 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 并连接于升降板另 一侧的下端, 升降板上端面的中心处固定有旋转 气缸, 旋转座包括第一支杆、 第二支杆, 底座的第 一端端头连接有第一侧板, 底座的第二端端头连 接有第二侧板, 底座的第一端固定有第一旁板, 底座的第二端固定有第二旁板, 第一旁板与第一 侧板之间布置有多根输送辊, 第二旁板与第二侧 板之间布置有多根输送辊。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包 装袋的自动换向, 并具有结构简单、 紧凑, 运行稳 定、 可靠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65512。
3、3 U 2020.06.02 CN 210655123 U 1.一种换向组件, 包括换向组件本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组件本体包括底座、 升降 板及旋转座, 所述升降板水平布置, 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 第二升降气缸, 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 并连接于所述升降板一侧的下端, 所述第二升降气 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 并连接于所述升降板另一侧的下端, 所述第一升降气缸、 所述第二升 降气缸相对于所述升降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所述升降板上端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旋转 气缸, 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法兰, 所述旋转座固定于所述法兰上, 所述旋转座包括 第一支杆、 第二支杆,。
4、 所述第一支杆、 所述第二支杆呈十字形分布, 所述底座的第一端端头 连接有第一侧板, 且底座的第二端端头连接有第二侧板, 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第 一旁板, 且所述底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旁板, 所述第一旁板、 所述第二旁板相对于所 述升降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且所述第一旁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布置有多根输送辊, 所 述第二旁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布置有多根输送辊; 初始状态下, 所述输送辊高于所述旋 转座, 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一旁板相平行, 且所述第一支杆位于所述第一旁板、 所述第二 旁板之间, 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输送辊相平行, 且所述第二支杆位于相邻输送辊之间, 所述 第二支杆的一端穿。
5、过所述第一旁板并向所述第一侧板处延伸, 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穿过 所述第二旁板并向所述第二侧板处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旁板上沿竖直方向开有 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二旁板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所述升降板 的一端向所述第一侧板处延伸以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 并能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上下移 动, 所述升降板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侧板处延伸以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 并能在所述第二 限位槽内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向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杆的上表面、 所述第 二支杆的上表面均铺设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草纹皮带。 4.根据。
6、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换向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升降气缸、 所 述第二升降气缸均为三轴气缸。 5.一种换向输送线, 包括输送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换向组件, 所述换 向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换向组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55123 U 2 一种换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换向输送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换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换向输送 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医药、 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在灌装设备灌装结束后, 包装袋需要收 集并转移至后道设备上进行包装生产。 然而, 由于市面上。
7、灌装设备的切口方向与后道包装 设备的需求不一致, 所以在收集转移过程中, 需要改变包装袋的方向, 现有包装袋的换向操 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 其不仅效率低下, 劳动强度大, 而且人工操作不符合医药、 食品行业 的卫生质量标准; 由此, 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换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换向输送 线, 以解决现有包装袋的换向由人工手动完成, 效率低下, 劳动强度大, 不符合卫生质量标 准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换向组件, 包括换向组件本体, 所述换向组件本体包括底座、 升降板及旋转 座, 所述升降。
8、板水平布置, 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 第二升降气缸, 所述第一 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 并连接于所述升降板一侧的下端, 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 杆向上伸出, 并连接于所述升降板另一侧的下端, 所述第一升降气缸、 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相 对于所述升降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所述升降板上端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 所 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法兰, 所述旋转座固定于所述法兰上, 所述旋转座包括第一支 杆、 第二支杆, 所述第一支杆、 所述第二支杆呈十字形分布, 所述底座的第一端端头连接有 第一侧板, 且底座的第二端端头连接有第二侧板, 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旁板, 且所述底。
9、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旁板, 所述第一旁板、 所述第二旁板相对于所述升降 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且所述第一旁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布置有多根输送辊, 所述第二 旁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布置有多根输送辊; 初始状态下, 所述输送辊高于所述旋转座, 所 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一旁板相平行, 且所述第一支杆位于所述第一旁板、 所述第二旁板之 间, 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输送辊相平行, 且所述第二支杆位于相邻输送辊之间, 所述第二支 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旁板并向所述第一侧板处延伸, 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 二旁板并向所述第二侧板处延伸。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第一旁板上开有第一限。
10、位槽, 所述第二旁 板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所述升降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一侧板处 延伸以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 并能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板的另一端向 所述第二侧板处延伸以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 并能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上下移动。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第一支杆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支杆的上表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655123 U 3 面均铺设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草纹皮带。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第一升降气缸、 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均为三 轴气缸。 0009 一种换向输送线, 包括输送线, 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
11、换向组件, 所述换向组件为如 上所述的换向组件。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包装袋的自动换向, 并具有结构简 单、 紧凑, 运行稳定、 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一种换向组件的主视图; 0012 图2为一种换向组件的俯视图; 0013 图3为一种换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0015 1、 底座; 2、 升降板; 3、 旋转座; 4、 第一升降气缸; 5、 第二升降气缸; 6、 旋转气缸; 7、 法兰; 8、 第一侧板; 9、 第二侧板; 10、 第一旁板; 11、 第二旁板; 12、 加强块; 13、 草纹皮带; 14、 第一限位槽; 。
12、15、 第二限位槽; 16、 第一支杆; 17、 第二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可以理 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7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 图1为一种换向组件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换向组件的俯视 图; 图3为一种换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于本实施例中, 一种换向组件, 包括换向组件本体, 所述换向组件本体包括底座1、 升降板2及旋转座3, 所述升降板2水平布置, 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4、 第二 升降气缸5, 所述第一升降气缸4的活塞杆向。
13、上伸出, 并连接于所述升降板2左侧的下端, 所 述第二升降气缸5的活塞杆向上伸出, 并连接于所述升降板2右侧的下端, 所述第一升降气 缸4、 所述第二升降气缸5相对于所述升降板2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所述升降板2上端面的中 心处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6, 所述旋转气缸6的输出端连接有法兰7, 所述旋转座3固定于所 述法兰7上, 所述旋转座3包括第一支杆16、 第二支杆17, 所述第一支杆16、 所述第二支杆17 呈十字形分布, 所述底座1的左端端头连接有第一侧板8, 且底座的右端端头连接有第二侧 板9, 所述底座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旁板10, 且所述底座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旁板 11, 所述第一。
14、旁板10、 所述第二旁板11相对于所述升降板2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且所述第一 旁板10与所述第一侧板8之间布置有多根输送辊(图中未绘示), 所述第二旁板11与所述第 二侧板9之间布置有多根输送辊(图中未绘示); 初始状态下, 所述输送辊高于所述旋转座3, 所述第一支杆16与所述第一旁板10相平行, 且所述第一支杆16位于所述第一旁板10、 所述 第二旁板11之间, 所述第二支杆17与所述输送辊相平行, 且所述第二支杆17位于相邻输送 辊之间, 所述第二支杆17的左端穿过所述第一旁板10并向所述第一侧板8处延伸, 所述第二 支杆17的右端穿过所述第二旁板11并向所述第二侧板9处延伸。 0019 。
15、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旁板10、 所述第二旁板1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块12, 所述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655123 U 4 加强块12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旁板10固定连接, 且所述加强块12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旁板11固 定连接, 以提高强度。 0020 为了限定升降板2的上下移动距离,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旁板10上开有第一限位 槽14, 所述第二旁板11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14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5, 所述升降板2 的左端向所述第一侧板8处延伸以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14, 并能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4内上 下移动, 所述升降板2的右端向所述第二侧板9处延伸以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1。
16、5, 并能在所 述第二限位槽15内上下移动。 0021 为了避免包装袋在换向过程中从旋转座3上滑落,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支杆16的 上表面、 所述第二支杆17的上表面均铺设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草纹皮带13。 0022 为了提高升降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升降气缸4、 所述第二升 降气缸5均为三轴气缸。 0023 本实施例中, 第一旁板10与第一侧板8之间的多根输送辊相邻之间通过同步带传 动连接, 第二旁板11与第二侧板9之间的多根输送辊相邻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 的, 可将换向组件接入辊筒输送线, 与此同时, 位于第一旁板10与第一侧板8之间前后两端 的输送辊与辊。
17、筒输送线上的辊筒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位于第二旁板11与第二侧板9之间 前后两端的输送辊与辊筒输送线上的辊筒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进而无需额外添加驱动源 即可带动输送辊转动, 从而有效降低了成本。 0024 工作时, 当包装袋由输送线移送至换向组件的旋转座3上时, 若不需要换向, 则升 降板2不动作, 包装袋继续向前移动, 若需要换向, 则第一升降气缸4、 第二升降气缸5带动升 降板2上升, 使得旋转座3高于输送辊, 并带着包装袋一同上升, 此时, 旋转气缸6带动旋转座 3旋转, 实现换向, 其旋转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换向完成后, 升降板2下移复位, 使得旋 转座3低于输送辊, 旋转座3。
18、上的包装袋下落至输送辊上, 在输送辊的作用下, 包装袋继续前 移。 0025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换向输送线, 包括输送线, 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换向组件, 所 述换向组件为如上所述的换向组件。 0026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 例限制,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 这些 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 要求书界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655123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655123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655123 U 7 。
- 内容关键字: 换向 组件 具有 输送
能有效保证吸嘴袋质量的焊嘴机.pdf
市政工程用围栏.pdf
高浓度有机废气高效吸收精馏装置.pdf
摆动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绝缘环保气体柜.pdf
用于氧化锌生产用的干燥机.pdf
弹出式卫星相机及分离装置.pdf
汽车充电桩电源线地下自动回收装置.pdf
皮带输送机.pdf
有利于促进SBS效应的布里渊光纤激光器.pdf
PDC钻头装卸辅助器.pdf
手套夹取码沓机构.pdf
吸附滤芯的功能恢复设备.pdf
自动化打磨装置.pdf
防爆型振动电机的加固机构.pdf
茶叶加工的烘干装置.pdf
多功能起重机.pdf
建筑材料单体燃烧性能检测辅助安装的装置.pdf
生态微景观演示用教具.pdf
频域知识继承的遥感基础模型轻量化方法.pdf
精制棉漂白滤水装置.pdf
复合型空壳平衡重消失模模具.pdf
铣口自动检测的全自动双激光打标机.pdf
韧性增强型钴锆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pdf
基于设计校核一体化的紧固连接正向设计方法.pdf
气流疏导件及动力电池.pdf
小模数齿轮精度的视觉检测方法及系统.pdf
2,4,5-三氟苯乙酸的合成方法.pdf
船载油污收集组件及垃圾收集装置.pdf
大豆分级筛选设备.pdf
多轴分布式驱动车辆路面行驶条件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pdf
Java系统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轮胎用帘布材料的制造装置.pdf
热固型酰胺酸微粒、热固型酰亚胺微粒和交联酰亚胺微粒及其制备方法.pdf
智能GPRS锁控制板.pdf
一种门窗用通风横框装置.pdf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型排水井.pdf
纯氧复合热载体发生器.pdf
一种钢木质隔热防火装甲门.pdf
一种带有密封隔热层的防火门.pdf
一种洗浴室快速排水装置.pdf
一种用于住宅的组合式防虫防臭地漏盖板.pdf
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抑制剂.pdf
一种新的多肽人醛/酮还原酶99和编码这种多肽的多核苷酸.pdf
室内空气处理一体机.pdf
一种门窗中梃用连接件.pdf
一种防堵塞下水井.pdf
一种空地激光通信中的超前瞄准方法.pdf
一种生物质基有机聚合物多孔材料及其合成方法.pdf
一种发动机节油抗磨复合添加剂.pdf
一种坐便器排污口快速连接结构.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