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污泥回收装置.pdf
《河道污泥回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污泥回收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71323.0 (22)申请日 2019.09.20 (73)专利权人 沈阳天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兴凯湖 街1号 (72)发明人 张爱萍林海军周宝帅石广顺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天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51 代理人 李荣新 (51)Int.Cl. E02F 3/9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包 括河道清污船体、 污泥搅动机构、 污泥。
2、吸附机构 和污泥脱水机构, 所述河道清污船体两侧对称安 装有污泥搅动机构; 所述污泥搅动机构包括污泥 振板和振板支架, 所述污泥振板和所述振板支架 通过联动机构连接, 并且所述污泥振板可以在所 述联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所述振板支架做上下 运动, 所述联动机构连接伺服电机; 所述振板支 架固定在所述船体上; 所述污泥振板上安装有多 个辊锤, 每个所述辊锤底部设有若干个铰刀; 所 述河道清污船体上安装有所述污泥吸附机构和 所述污泥脱水机构, 所述污泥吸附机构和所述污 泥脱水机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体上设 置上下振动击打原理的搅动机构来松动河道内 的污泥, 便于污泥回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3页 附图3页 CN 210658499 U 2020.06.02 CN 210658499 U 1.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河道清污船体、 污泥搅动机构、 污泥吸附 机构和污泥脱水机构, 所述河道清污船体两侧对称安装有污泥搅动机构; 所述污泥搅动机 构包括污泥振板和振板支架, 所述污泥振板和所述振板支架通过联动机构连接, 并且所述 污泥振板可以在所述联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所述振板支架做上下运动, 所述联动机构连接 伺服电机; 所述振板支架固定在所述船体上; 所述污泥振板上安装有多个辊锤, 每个所述辊 锤底部设有若干个铰刀; 所述河道清污船体上安装有所述污泥吸附机构和所述污泥。
4、脱水机 构, 所述污泥吸附机构和所述污泥脱水机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机构数量为2 组, 每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2个固定杆、 2个转动件和1个第一联动杆, 并且其中1个所述固定 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污泥振板一个角上, 所述固定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其中1个所述转动 件, 所述转动件还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振板支架一个角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联动 杆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联动杆通过第 二联动杆和所述伺服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5、所述辊锤的数量为35 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刀为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吸附机构包括 安装在所述污泥脱水机构顶部的吸污泵和与所述吸污泵相连的吸污管道, 所述吸污管道插 入所述河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污管道底部设有 纵截面为梯形的吸污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脱水机构包括 静置箱, 所述静置箱顶部设有进污口, 侧部设有排水口一, 所述静置箱内安装有过滤板, 所 述过滤板上设有渗透膜, 。
6、所述静置箱位于所述过滤板下方的侧部还设有排水口二, 所述静 置箱底部设有排污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口一的水平中 心线距离所述静置箱顶部102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 装置还包括污泥冷冻设备, 所述污泥冷冻设备设置在污泥卸载地点, 所述污泥冷冻设备通 过管道与所述污泥脱水机构连接以传送采集的污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58499 U 2 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
7、0002 目前在城市中分布有许多人工河道, 随着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广泛开展, 河湖疏浚 工程在这些河道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泥。 河道污泥是一种含水量非常高的混合物质, 除了含 有大量水分外, 还含有病原体、 微生物、 有机物、 重金属以及盐类等。 河道污泥己日益影响到 防洪、 排涝、 灌溉、 供水、 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 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 使群众的生产 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有必要开展河道清淤工作。 而现有河道污泥的清理技术通 常是采用人工作业和大型器械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不仅耗费了人力, 而且由 于污泥的长期大量沉积导致结块严重, 大型器械比如河道污泥推动机往往需要使。
8、用较高的 驱动能耗来松动污泥, 大大增加了河道污泥回收处理的成本和能耗。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4 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 包括河道清污船体、 污泥搅动机构、 污泥吸附机构和污泥 脱水机构, 所述河道清污船体两侧对称安装有污泥搅动机构; 所述污泥搅动机构包括污泥 振板和振板支架, 所述污泥振板和所述振板支架通过联动机构连接, 并且所述污泥振板可 以在所述联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所述振板支架做上下运动, 所述联动机构连接伺服电机; 所述振板支架固定在所述船体上; 所述污泥振板上安装有多个辊锤,。
9、 每个所述辊锤底部设 有若干个铰刀; 所述河道清污船体上安装有所述污泥吸附机构和所述污泥脱水机构, 所述 污泥吸附机构和所述污泥脱水机构相连接。 0005 可选的, 所述联动机构数量为2组, 每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2个固定杆、 2个转动件 和1个第一联动杆, 并且其中1个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污泥振板一个角上, 所述 固定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其中1个所述转动件, 所述转动件还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 振板支架一个角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联动杆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联动杆通过第二联动杆和所述伺服电机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辊锤的数量为35个。 0008 优选。
10、的, 所述铰刀为梯形结构。 0009 可选的, 所述污泥吸附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污泥脱水机构顶部的吸污泵和与所述 吸污泵相连的吸污管道, 所述吸污管道插入所述河道中。 0010 可选的, 所述吸污管道底部设有纵截面为梯形的吸污口。 0011 可选的, 所述污泥脱水机构包括静置箱, 所述静置箱顶部设有进污口, 侧部设有排 水口一, 所述静置箱内安装有过滤板, 所述过滤板上设有渗透膜, 所述静置箱位于所述过滤 板下方的侧部还设有排水口二, 所述静置箱底部设有排污口。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658499 U 3 0012 优选地, 所述排水口一的水平中心线距离所述静置箱顶部1020cm。。
11、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排污口上设有电磁阀。 0014 可选的, 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污泥冷冻设备, 所述污泥冷冻设备设置在污泥卸载 地点, 所述污泥冷冻设备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泥脱水机构连接以传送采集的污泥。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通过在船体上设置搅 动机构来松动河道内的污泥, 并且该搅动机构利用的是上下振动击打原理来搅动河道内沉 积的污泥, 较比传统的推动机构能更为快速且省力地疏松污泥, 从而便于污泥吸附机构进 行污泥的回收。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搅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
1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辊锤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置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15中, 1-船体, 2-污泥搅动机构, 3-污泥振板, 4-振板支架, 5-联动机构, 6-伺服 电机, 7-辊锤, 8-铰刀, 9-固定杆, 10-转动件, 11-第一联动杆, 12-第二联动杆, 13-吸污泵, 14-吸污管道, 15-吸污口, 16-静置箱, 17-进污口, 18-排水口一, 19-排水口二, 20-过滤板, 21-渗透膜, 22-排污口, 23-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
13、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 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可以是无线连接, 也可以是有线连接。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所述是对本实用 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4 如图1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污泥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包括河道清 污船体1、。
14、 污泥搅动机构2、 污泥吸附机构和污泥脱水机构, 所述河道清污船体1两侧对称安 装有污泥搅动机构2; 所述污泥搅动机构2包括污泥振板3和振板支架4, 所述污泥振板3和所 述振板支架4通过联动机构5连接, 并且所述污泥振板3可以在所述联动机构5的带动下沿着 所述振板支架4做上下运动, 所述联动机构5连接伺服电机; 所述振板支架4焊接在所述船体 1上; 所述污泥振板3上焊接有4个辊锤7。 在本实用新型中, 辊锤的数量优选控制在35个, 低 于3个对污泥的搅动效果差, 高于5个, 则会加大船体的负担, 在搅动过程中船身振动会比较 大, 对其他仪器以及船体的稳固性产生影响, 故控制在35个最好。 每个。
15、所述辊锤7底部设有 若干个铰刀8, 并且铰刀8采用梯形结构对污泥的疏松效果最佳, 数量不受限, 可以根据辊锤 大小制定。 0025 所述河道清污船体1上安装有所述污泥吸附机构和所述污泥脱水机构, 所述污泥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658499 U 4 吸附机构和所述污泥脱水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情况, 所述污泥吸附机构 包括安装在所述污泥脱水机构顶部的吸污泵13和与所述吸污泵13相连的吸污管道14, 所述 吸污管道14插入所述河道中, 并且还可以选择在所述吸污管道14底部设置纵截面为梯形的 吸污口15, 以加大对污泥的吸附量。 0026 同样,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
16、情况, 如图5所示, 所述污泥脱水机构包括静置箱 16, 所述静置箱16顶部设有进污口17, 侧部设有排水口一18, 所述静置箱16内安装有不锈钢 过滤板20, 所述过滤板20上设有渗透膜21。 所述静置箱16位于所述过滤板20下方的侧部还 设有排水口二19, 所述静置箱16底部设有排污口22, 所述排污口22上设有电磁阀23。 优选 的, 所述排水口一18的水平中心线距离所述静置箱16顶部1020cm, 这样设置是因为污泥在 静置箱16内沉积的过程中, 大部分水都会浮在污泥顶部, 在静置箱16侧部偏上设置排水口 一18, 可以利用该出口排出大部分水分, 同时通过排水口二19不间断渗透过滤排出。
17、小部分 水分, 达到双向排水目的。 0027 如图4所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情况, 所述联动机构数量为2组, 每组所述联 动机构包括2个固定杆9、 2个转动件10和1个第一联动杆11, 并且其中1个所述固定杆9一端 固定连接在所述污泥振板3一个角上, 所述固定杆9另一端转动连接其中1个所述转动件10, 所述转动件10还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杆11和所述振板支架4一个角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联 动杆11通过第二联动杆12与所述伺服电机6连接。 0028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情况, 所述回收装置还可以在污泥卸载地点设置污泥冷 冻设备, 所述污泥冷冻设备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泥脱水机构连接以传送采集的污。
18、泥, 通过将 污泥冷冻成泥饼以方便运输。 002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通过在船体上设置搅 动机构来松动河道内的污泥, 并且该搅动机构利用的是上下振动击打原理来搅动河道内沉 积的污泥, 较比传统的推动机构能更为快速且省力地疏松污泥, 从而便于污泥吸附机构进 行污泥的回收。 此外,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体上设置静置箱实现污泥双向脱水, 无需采用传 统耗时耗能的机械脱水, 大大降低了污泥回收处理的能耗和成本。 003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658499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0658499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0658499 U 7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0658499 U 8 。
- 内容关键字: 河道 污泥 回收 装置
焙烧台车储罐定位装置.pdf
具有松紧器的裤子.pdf
风电叶片铣削设备.pdf
用于高性能混凝土节水降耗装置.pdf
物流运输用包装箱.pdf
化工安全管理用防爆检查装置.pdf
支架产品的高效焊接工装.pdf
超导磁体组装定位结构.pdf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的液体浓缩装置.pdf
中频加热炉自动化出料装置.pdf
异形件钻孔固定装置.pdf
用于金属丝管的加工工装.pdf
肉苁蓉播种匀种施肥一体机装置.pdf
伸缩隐形折叠晾晒架.pdf
岩土破碎采样装置.pdf
高效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电池箱体组合结构.pdf
水利工程用河水取样设备.pdf
防堵塞的煤矿瓦斯抽采用气水渣分离装置.pdf
移动式储能电源的可靠性诊断系统.pdf
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Web API推荐方法和系统.pdf
用于机械零部件生产的开孔装置.pdf
保温墙板多腔体模型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洗碗机水量检测方法、装置、洗碗机和存储介质.pdf
磷修饰氮化碳阻燃改性BOPET薄膜的制备方法.pdf
磁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pdf
具备预警保护功能的直线模组.pdf
面向遥感解译应用的训练推理一体机.pdf
促伤口愈合、减缓瘢痕形成的水凝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制备咪唑乙醇的方法.pdf
桥梁施工用桥墩围堰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警示系统及方法.pdf
一种低烧结温度的硬质合金.pdf
一种稀土钯镁低温磁制冷材料及制备方法.pdf
一种阀门止口密封装置.pdf
一种可自动检测阀瓣位置的旋启式止回阀.pdf
一种用于控制感应水龙头旋转的控制模块.pdf
高效凹阀板.pdf
家用燃气可调气源防漏自控阀.pdf
光学膜、保护膜、铝箔用的除尘、除静电、抽真空系统.pdf
一种耐热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pdf
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催化脱脂炉及其工艺.pdf
用于新型复合式数字伺服执行器的旋转配油阀.pdf
钨硅靶材的制造方法.pdf
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pdf
FEAL型合金溅射靶.pdf
一种三通止回阀.pdf
一种在固体颗粒表面包覆非晶态二氧化硅膜的方法.pdf
一种金属材料制件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耐碱腐蚀有机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连体式导线对焊夹具及其制造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