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电器.pdf

上传人:刘** 文档编号:12352249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7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厨房电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厨房电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厨房电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文档描述:

《厨房电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厨房电器.pdf(2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611230.6 (22)申请日 2019.09.25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 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港前路20号 (72)发明人 刘玉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邵泳城 (51)Int.Cl. F24C 15/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厨房电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厨房电器。 厨房电器 包括油烟检测组件, 油烟检测。

2、组件设在厨房电器 的油烟风道, 油烟检测组件包括沿厨房电器的油 烟风道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检测对, 每个检测对 至少包括一个光发射装置和一个光接收装置, 光 发射装置用于向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内发射光 线, 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 线。 上述的厨房电器中, 油烟检测组件中的多个 检测对可以从多个角度分别检测厨房电器的油 烟风道上的油烟颗粒的浓度, 避免了在厨房电器 的油烟风道分布极不均匀的情况下, 光接收装置 可能检测不到油烟颗粒的存在的情况, 本实施方 式的厨房电器的油烟颗粒检测浓度的准确性高, 误判率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3页 CN 210688385 U 2。

3、020.06.05 CN 210688385 U 1.一种厨房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厨房电器包括油烟检测组件, 所述油烟检测组件设 在所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 所述油烟检测组件包括沿所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周向间隔 设置的多个检测对, 每个检测对至少包括一个光发射装置和一个光接收装置, 所述光发射 装置用于向所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内发射光线, 所述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 置发射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电器,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检测对的所述光发射装置的 中心轴线和所述光接收装置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所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的 中心轴线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4、的厨房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平行于垂直所述厨房电器的 油烟风道的中心轴线的平面, 或位于垂直所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的中心轴线的平面, 或 相对于所述平面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发射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塞、 发 射部和第一电路板, 所述第一密封塞安装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所述第一密封塞形成有第 一内腔, 所述发射部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和/或 所述光接收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塞、 接收部和第二电路板, 所述第二密封塞安装在所述 第二电路板上, 所述第二密封塞形成有第二内腔, 所述接收部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并设置在 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房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腔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抛物 面, 所述发射部位于所述第一抛物面的焦点位置; 和/或 所述第二内腔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抛物面, 所述接收部位于所述第二抛物面的焦点位 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房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发射装置包括第一透镜, 所述 第一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内且位于所述发射部的出光光路上, 所述第一透镜用于将所 述发射部发射的光线平行射出; 和/或 所述光接收装置包括第二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内且位于所述接收 部的接收光路上, 所述第二透镜用于将从所述第二内腔进入的光线汇聚至所述接收部。 7.根据权利要求。

6、4所述的厨房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 发射部前端的第一遮挡部; 和/或 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接收部前端的第二遮挡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厨房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 一遮挡部连接的第一导油槽; 和/或 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遮挡部连接的第二导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发射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塞, 所 述第一密封塞的一端开设有发射开口, 所述光接收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塞, 所述第二密封塞 的一端开设有接收开口, 所述接收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发射开口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

7、述的厨房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厨房电器包括箱体和止回阀, 所 述箱体内设有风机组件, 所述止回阀连接在所述箱体的顶部, 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和设 在所述蜗壳内的风机, 所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包括所述蜗壳的出风道和所述止回阀的油 烟风道。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88385 U 2 厨房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 更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厨房电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相关技术中, 油烟机可以使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油烟机的油烟颗粒的浓度, 但是, 由于油烟颗粒物在风机的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 油烟颗粒大多都是集中于油烟机的油烟风 道, 并且油烟机的。

8、油烟风道的左右侧油烟颗粒的分布不均匀。 现有技术的红外传感器只能 检测固定光线通路上的颗粒物浓度。 当油烟机的出风道的压力发生变化, 或灶具的炉头放 置不均匀等情况而引起油烟颗粒在油烟机的出风道分布极不均匀的情况下, 红外传感器可 能检测不到油烟颗粒的存在, 容易出现误判。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厨房电器。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厨房电器油烟检测组件, 所述油烟检测组件设在所述厨房 电器的油烟风道, 所述油烟检测组件包括沿所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检测对, 每个检测对至少包括一个光发射装置和一个光接收装置, 所述光发射装置用于向 所述厨房电器。

9、的油烟风道内发射光线, 所述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 线。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厨房电器中, 油烟检测组件中的多个检测对可以从多个角 度分别检测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上的油烟颗粒的浓度, 避免了在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分布 极不均匀的情况下, 光接收装置可能检测不到油烟颗粒的存在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厨房 电器的油烟颗粒检测浓度的准确性高, 误判率低。 0006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每个所述检测对的所述光发射装置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光接收 装置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所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的中心轴线相交。 如此, 实 现了油烟检测组件的安装。 0007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

10、述直线平行于垂直所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的中心轴线的 平面, 或位于垂直所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的中心轴线的平面, 或相对于所述平面倾斜设 置。 如此, 可以对油烟检测组件的安装位置灵活设置。 0008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光发射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塞、 发射部和第一电路板, 所述 第一密封塞安装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所述第一密封塞形成有第一内腔, 所述发射部位于 所述第一内腔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和所述光接收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塞、 接收部和 第二电路板, 所述第二密封塞安装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所述第二密封塞形成有第二内腔, 所述接收部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如此, 发射。

11、部和接收部均位于 内腔内, 可以减少油烟颗粒对发射部和接收部的不利影响, 延长了发射部和接收部的使用 寿命。 0009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光发射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塞、 发射部和第一电路板, 所述 说明书 1/12 页 3 CN 210688385 U 3 第一密封塞安装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所述第一密封塞形成有第一内腔, 所述发射部位于 所述第一内腔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或所述光接收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塞、 接收部和 第二电路板, 所述第二密封塞安装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所述第二密封塞形成有第二内腔, 所述接收部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如此, 发射部或接收部位于内 腔。

12、内, 可以减少油烟颗粒对发射部或接收部的不利影响, 延长了发射部或接收部的使用寿 命。 001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内腔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抛物面, 所述发射部位于所 述第一抛物面的焦点位置; 和所述第二内腔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抛物面, 所述接收部位于所 述第二抛物面的焦点位置。 如此, 可使得发射部发射光和接收部接收光的效率提高。 0011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内腔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抛物面, 所述发射部位于所 述第一抛物面的焦点位置; 或所述第二内腔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抛物面, 所述接收部位于所 述第二抛物面的焦点位置。 如此, 可使得发射部发射光或接收部接收光的效率提高。 0012 在。

13、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光发射装置包括第一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设置在所述第 一内腔内且位于所述发射部的出光光路上, 所述第一透镜用于将所述发射部发射的光线平 行射出; 和所述光接收装置包括第二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内且位于所 述接收部的接收光路上, 所述第二透镜用于将从所述第二内腔进入的光线汇聚至所述接收 部。 如此, 可使得发射部发射光和接收部接收光的效率提高。 0013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光发射装置包括第一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设置在所述第 一内腔内且位于所述发射部的出光光路上, 所述第一透镜用于将所述发射部发射的光线平 行射出; 或所述光接收装置包括第二透镜, 所述第二。

14、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内且位于所 述接收部的接收光路上, 所述第二透镜用于将从所述第二内腔进入的光线汇聚至所述接收 部。 如此, 可使得发射部发射光或接收部接收光的效率提高。 0014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发射部前端的第一遮挡 部; 和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接收部前端的第二遮挡部。 如此, 进一步减少油 烟颗粒对发射部和接收部的不利影响, 延长了发射部和接收部的使用寿命。 0015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发射部前端的第一遮挡 部; 或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接收部前端的第二遮挡部。 如此, 进一步减少油 烟颗粒对发。

15、射部或接收部的不利影响, 延长了发射部或接收部的使用寿命。 0016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遮挡部连接的第一导 油槽; 和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遮挡部连接的第二导油槽。 如此, 位于内腔 内的冷凝物质可以通过导油槽顺利流走, 避免了冷凝物质的积累而影响发射部和接收部的 使用寿命。 0017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遮挡部连接的第一导 油槽; 或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遮挡部连接的第二导油槽。 如此, 位于内腔 内的冷凝物质可以通过导油槽顺利流走, 避免了冷凝物质的积累而影响发射部或接收部的 使用寿命。 0018。

16、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光发射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塞, 所述第一密封塞的一端开 设有发射开口, 所述光接收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塞, 所述第二密封塞的一端开设有接收开口, 所述接收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发射开口的直径。 如此, 可以使得接收部能够增加光线的接 说明书 2/12 页 4 CN 210688385 U 4 收, 提高油烟检测组件的灵敏度。 0019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厨房电器包括箱体和止回阀, 所述箱体内设有风机组件, 所述止回阀连接在所述箱体的顶部, 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和设在所述蜗壳内的风机, 所 述厨房电器的油烟风道包括所述蜗壳的出风道和所述止回阀的油烟风道。 如此, 油烟检测 组。

17、件可安装在所述蜗壳的出风道和/或所述止回阀的油烟风道, 以检测蜗壳的出风道和/或 所述止回阀的油烟风道的油烟浓度。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 部分将从 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 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其中: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厨房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厨房电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厨房电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实用。

18、新型实施方式的厨房电器的止回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是图4的止回阀组件沿L-L方向的平面截面图。 0027 图6是图5的I部分的放大图。 0028 图7是图5的II部分的放大图。 0029 图8是图4的止回阀组件沿L-L方向的立体截面图。 0030 图9是图8的III部分的放大图。 0031 图10是图8的IV部分的放大图。 0032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油烟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油烟检测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厨房电器的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光线强度与时间 的关系图。 0035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

19、施方式的油烟检测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密封塞的结构示意图。 0037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8 厨房电器100、 导流板组件10、 触控按键12、 箱体20、 顶部22、 风机组件30、 蜗壳32、 风机34、 止回阀组件410、 止回阀40、 第一通孔401、 第二通孔402、 油烟检测组件50、 检测对 51、 光发射装置52、 第一固定部521、 发射部522、 第一凸环524、 发射开口5282、 排污孔529、 光 接收装置54、 第二固定部541、 接收部542、 第二凸环544、 接收开口5484、 定位销561、 第一密 封塞56。

20、2、 第一内腔5622、 第一端面5621、 第二端面5623、 第二密封塞564、 第二内腔5642、 第 三端面5641、 第四端面5643、 第一遮挡部510、 第一挡油环506、 第二遮挡部520、 第二挡油环 508、 第一导油槽507、 第二导油槽509、 第一导光孔5652、 第二导光孔5654、 第一抛物面5672、 第二抛物面5674、 第一电路板551、 第二电路板552、 第一透镜57、 第二透镜58、 护线结构60、 保护盒 70、 接线盒80、 接线端口82、 壳体84。 说明书 3/12 页 5 CN 210688385 U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附图。

2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 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40 另外,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 仅用于解释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1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 或 “下”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 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 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

22、之下” 、“下方” 和 “下面” 可以 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2 请参阅图1,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厨房电器100的结构示意图, 在 图1的示例中, 厨房电器100为上排式厨房电器100。 可以理解,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厨房电器 100可以为下排式厨房电器100或侧排式厨房电器100等, 在此不作限定。 下文以厨房电器 100为上排式厨房电器100的示例做详细的描述。 具体地, 厨房电器100 包括但不限于油烟 机、 集成灶等具有排油烟功能的电器。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 厨房电器 100以油烟机为例进行 说明。 油烟。

23、机可为变频油烟机。 0043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厨房电器100包括导流板组件10、 箱体20和止回阀组件 410, 止回阀组件410包括止回阀40, 箱体20设置导流板组件10上, 导流板组件10包括触控按 键12, 在触控按键12被触发后, 厨房电器100开启, 油烟颗粒110可以从导流板组件10进入箱 体20。 箱体20内设置有风机组件30, 风机组件30包括蜗壳32和设在蜗壳32内的风机34。 油烟 颗粒110物经风机34的叶轮的离心力作用进入蜗壳32内, 油烟颗粒110可以从蜗壳32的出风 道处排出。 止回阀40连接箱体20, 并且连接蜗壳 32的出风道的出口。 油烟颗粒110可以从。

24、蜗 壳32的出风道出口排出后经过止回阀40 排入烟管或烟道。 0044 可以理解, 止回阀40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 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 止回阀40可为升降式止回阀和旋启式止回阀。 在本实施方式中, 油烟颗粒110从蜗壳32的出风道的出口排出后进入止回阀40, 当止回阀40的进口的压力大 于止回阀40的阀瓣重量及其转动阻力之和时, 止回阀40的阀门被开启。 当油烟颗粒110倒流 时止回阀40的阀门至关闭。 0045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厨房电器100包括油烟检测组件50, 在图3的示例中, 油烟 检测组件50设在厨房电器100的油烟风道上, 而厨房电器100。

25、的油烟风道可包括蜗壳 32的 出风道321和止回阀40的油烟风道41。 在一个实施例中, 油烟检测组件50可设在蜗壳32的出 风道321, 具体地, 油烟检测组件50可安装在蜗壳32的出风道321的内壁或外壁。 在另一个实 施例中, 油烟检测组件50可设在止回阀40的油烟风道41, 具体地, 油烟检测组件50可设在止 回阀40的油烟风道41的内避或外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 油烟检测组件50设在止 回阀40的油烟风道41的外壁。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下实施例均以油烟检测组件50设在止回阀 40的油烟风道41的外壁进行展开说明和阐述。 0046 具体地,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 止回阀40连。

26、接在箱体20的顶部22。 在其它实施方式 中, 止回阀40可以连接在箱体20的其它位置。 0047 油烟检测组件50可为红外检测组件或激光检测组件等, 在此不作限定。 以下实施 说明书 4/12 页 6 CN 210688385 U 6 例是以油烟检测组件50为红外检测组件进行详细阐述。 0048 油烟检测组件50包括沿厨房电器100的油烟风道周向间隔的多个检测对51, 每个 检测对51至少包括一个光发射装置52和一个光接收装置54。 在一个实施例中, 每个检测51 对包括一个光发射装置52和一个光接收装置54。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 每个检测 51对包括多 个光发射装置52和多个光接收装置54。

27、, 在此不做限定。 光发射装置52用于向止回阀40的油 烟风道41发射光线, 光接收装置54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52发射的光线并根据接收到的光线 输出电信号。 通常地, 油烟颗粒110物的粒径跨度为 100nm10um。 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油烟 颗粒110从光发射装置52发射的红外光线的光路上经过时, 能够对红外光线的遮挡, 散射以 及衍射, 也就是说, 止回阀40的油烟风道41内的油烟颗粒110会影响光接收装置54接收光发 射装置52发射的光线的强弱而使得光接收装置54输出的电信号发生变化, 厨房电器100可 根据电信号控制风机34的运行, 这样使得风机34能够提供合适的风量以吸取油烟颗粒1。

28、10, 吸取油烟颗粒110 效果好, 准确度高。 另外, 光接收装置54放置的方位在蜗壳出风口偏向的 一侧, 例如图3所示的左侧。 具体地, 控制风机34的运行可以理解为控制风机34的风量, 而风 机 34的风量与风机34的转速相关。 在一个例子中, 可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厨房电器100的场 景, 建立油烟浓度与风机风量的对应关系, 而油烟浓度可通过光接收装置54输出的电信号 来进行标定。 通过对风机34的转速来达到相应的风量, 能够提升吸油烟效果。 0049 请参阅图4, 在图4的示例中, 厨房电器100还包括设在止回阀40的油烟风道41 外 壁且间隔的固定部, 光发射装置52和光接收装置54间。

29、隔安装在固定部。 具体地, 固定部包括 间隔的第一固定部521和第二固定部541, 光发射装置52安装在第一固定部 521, 光接收装 置54安装在第二固定部541。 005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 固定部与止回阀40为一体结构, 即第一固定部521和第二固定 部541与止回阀40为一体结构。 如此, 这样可以使得固定部和止回阀40的制造较为简单。 005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固定部与止回阀40为分体结构, 即第一固定部521和第二固定 部541与止回阀40为分体结构。 如此, 这样可以使得油烟检测组件50能够应用到不同种类的 止回阀40上, 借用原有油烟检测组件50和其它部件, 可以降低止回。

30、阀40的改造成本及提高 效率。 具体地, 第一固定部521和第二固定部541可通过螺钉或卡扣或粘胶的形式与止回阀 40连接。 0052 需要说的是, 第一固定部521和第二固定部541可以根据厨房电器100的实际需求 设置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0053 在图1和图4的示例中, 厨房电器100包括设在止回阀40外壁上的护线结构60, 油烟 检测组件50包括连接光发射装置52和光接收装置54的线材(图未示), 部分线材收容在护线 结构60中。 如此, 护线结构60可以对线材进行保护, 增加了油烟检测组件50的使用寿命。 0054 具体地, 护线结构60连接第一固定部521和第。

31、二固定部541, 线材可用于供电和数 据、 指令等传输用。 线材包括连接光发射装置52的第一线材和连接光接收装置54的第二线 材。 护线结构60包括护线腔体62和护线盖61, 部分第一线材和部分第二线材收容在护线腔 体62内开设的护线槽, 护线盖61覆盖护线槽以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 护线盖 61的两端可分 别通过卡合, 螺丝固定等方式连接第一固定部521和第二固定部541。 另外, 多根线材可形成 线材束, 如此方便线材的整理。 0055 在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固定部521、 第二固定部541和护线腔体62与止回阀40为一 说明书 5/12 页 7 CN 210688385 U 7 体结构。 。

32、0056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固定部521、 第二固定部541和护线腔体62为分体结构。 具 体的, 护线结构60可连接至第一固定部521和第二固定部541, 形成一个整体的零件, 该整体 的零件可通过螺钉或卡扣或粘胶等的形式连接止回阀40。 0057 在图1、 图2、 图4及图5的示例中, 厨房电器100还包括保护盒70和接线盒80, 保护盒 70和接线盒80安装在箱体20, 保护盒70连接止回阀40和接线盒80, 保护盒 70收容有位于护 线结构60和接线盒80之间的线材, 线材接入接线盒80。 0058 具体地, 保护盒70和接线盒80安装在箱体20的顶部22, 接线盒80的材料可以。

33、金属 或者塑料, 保护盒70的材料可为塑料。 请参阅图2, 接线盒80包括接线端口82和壳体84, 线材 通过接线端口82接入壳体84内。 接线盒80还包括电控板(图未示), 电控板设置在壳体84内。 电控板包括控制器(如MCU, 或单片机)、 变压器等电气件, 油烟检测组件50输出的电信号可 通过线材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可根据电信号分析油烟颗粒110的浓度和分布特征, 并根据 油烟颗粒110的浓度和分布特征控制厨房电器100 的风量。 变压器用于向包括油烟检测组 件50在内的各种用电设备供电。 0059 通常地, 根据安规的要求, 裸露在外部的电线需能承受至少100N的拉力测试, 故需 要。

34、油烟检测组件50的线材采用护线结构60以及保护盒70等进行保护。 厨房电器产品的包装 方案一般是将止回阀组件410(包括止回阀40及安装在止回阀40上的包括油烟检测组件50 在内的各个零件和部件)与箱体20分离包装, 由售后上门进行安装, 为降低售后工作量, 需 设计止回阀组件与按线盒80的快拆结构。 0060 具体地, 止回阀组件固定于箱体20的顶部上, 护线结构60采用卡扣或螺钉固定之 后, 可将连接光发射装置52与光接收装置54的线材盖住, 起到防护作用。 售后人员或其它人 员通过快接插头连接止回阀组件与接线盒80之后, 将多余长度的线材束收拢至保护盒70 中, 然后通过螺钉等方式连接止。

35、回阀组件与箱体20的顶部(如箱体20的顶板)。 006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 请参图4和图5, 图5为图4的止回阀组件沿L-L线的截面 图, 并且图5所示的截面图的视角为平面截面图。 光发射装置52和光发射装置52 均包括密 封塞和电路板。 其中, 请参阅图6和图7, 光发射装置52的密封塞为第一密封塞562。 光接收装 置54的密封塞为第二密封塞564, 光发射装置52的电路板为第一电路板551, 光接收装置54 的电路板为第二电路板552。 第一密封塞562安装在第一电路板551上, 第二密封塞564安装 在第二电路板552上。 光发射装置52还包括发射部522, 第一密封塞562形。

36、成有第一内腔 5622, 发射部522位于第一内腔5622并设置在第一电路板551上。 光接收装置54还包括接收 部542, 第二密封塞564形成有第二内腔5642, 接收部542位于第二内腔5642并设置在第二电 路板552上。 0062 第一密封塞562和第一电路板551配合压紧之后, 形成一端开口的第一内腔5622。 第二密封塞564和第二电路板552配合压紧之后, 形成一端开口的第二内腔5642。 密封塞的 材料可为橡胶或硅胶等软性材料。 在一个例子中, 内腔的深度与孔径比例大于或等于6, 可 将油烟颗粒110扩散进入孔内的比例控制在低于1。 0063 请参阅图5、 图6和图7, 止回。

37、阀40开设有第一通孔401, 第一密封塞562部分地设在 第一通孔401内。 止回阀40开设有第二通孔402, 第二密封塞564部分地设在第二通孔402内。 0064 请参阅图6和图7, 止回阀40还包括凸设在第一通孔401内壁的第一凸环524。 第一 说明书 6/12 页 8 CN 210688385 U 8 凸环524可起到遮挡油烟颗粒110进入第一内腔5622的效果, 第一凸环424开设有发射开口 5282, 方便光线的出射。 止回阀40包括凸设在第二通孔402内壁的第二凸环 544。 第二凸环 544开设有接收开口5482, 方便光线的进入。 第二凸环544可起到遮挡油烟颗粒110进入。

38、第二 内腔5642的效果。 0065 发射部522包括红外发射管。 接收部542包括红外接收管。 发射部522可发射红外光 线, 而接收部542可接收发射部522发射的红外光线, 并且根据接收到红外光线输出相应的 电信号, 而相应的电信号可通过第二电路板552传输至电控板的控制器。 0066 在图6的示例中, 第一内腔5622的内壁上设有位于发射部522前端的第一遮挡部 510。 具体地, 第一遮挡部510形成有第一挡油环510, 第一挡油环510呈环状凸设在第一内腔 5622的内壁上。 第一挡油环506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第一挡油环506沿第一密封塞562的长度 方向排列。 在图7的示例中,。

39、 第二内腔5642的内壁上设有位于接收部 542前端的第二遮挡部 520。 具体地, 第二遮挡部520形成有第二挡油环508, 第二挡油环508呈环状凸设在第二内腔 5642的内壁上。 第二挡油环508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第二挡油环508沿第二密封塞564的长度 方向排列。 0067 当油烟颗粒110由于空气波动进入第一内腔5622时, 油烟颗粒110会被吸附在第一 内腔5622上的第一遮挡部510遮挡而减少对发射部522的污染。 对于第一挡油环508 来说, 第一挡油环506的凹槽吸收空气波动, 油烟颗粒110被第一挡油环506进一步拦截, 因此, 第 一挡油环506可以进一步改善对油烟颗粒。

40、110的遮挡作用, 进一步防止油烟颗粒110对发射 部522造成污染, 影响发射部522的使用寿命。 0068 当油烟颗粒110由于空气波动进入第二内腔5642时, 油烟颗粒110会被吸附在第二 内腔5642上的第二遮挡部520遮挡而减少对接收部542的污染。 对于第二挡油环508 来说, 第二挡油环508的凹槽吸收空气波动, 油烟颗粒110被第二挡油环508进一步拦截, 因此, 第 二挡油环508可以进一步改善对油烟颗粒110的遮挡作用, 进一步防止油烟颗粒对接收部 542造成污染, 影响接收部542的使用寿命。 0069 需要说明的是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 第一遮挡部510可包括其它遮挡结。

41、构, 例如, 在 第一内腔5622的内壁上的凸块, 凸条, 凹陷等结构, 也就是说, 第一遮挡部510的设置使得第 一内腔5622的内壁面积增加, 从而增加了油烟颗粒被附着的机率。 第二遮挡部520可包括其 它遮挡结构, 例如, 在第二内腔5642的内壁上的凸块, 凸条, 凹陷等结构, 也就是说, 第二遮 挡部520的设置使得第二内腔5642的内壁面积增加, 从而增加了油烟颗粒被附着的机率。 0070 在图6、 图7和图15的示例中, 第一内腔562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导油槽507, 第一导 油槽507与第一遮挡部510连接。 当油烟颗粒110由于空气波动进入第一内腔5622 时, 油烟 颗粒1。

42、10会被吸附在第一内腔5622的内壁, 形成凝结物, 凝结物可经过第一密封塞562底部 的第一导油槽507流出。 第一导油槽507是截面为圆形或方形的长条形孔, 较佳地, 第一导油 槽507开口处低于第一内腔5622内部, 也即是, 第一导油槽507 沿远离发射部522的方向向 下倾斜, 以便于液体流出。 第一导油槽507开口也可与第一内腔5622平行, 让液体自行流出。 第一导油槽507的边长或直径需大于或等于2.5mm (较佳地, 大于或等于3mm), 以克服液体 的内部张力, 便于液体流出。 0071 在一个例子中, 第一密封塞562的外径2025mm, 内径510mm, 第一挡油环50。

43、6 的 深度510mm, 第一导油槽507的深度35mm, 第一挡油环506呈环状, 第一挡油环 506的数 说明书 7/12 页 9 CN 210688385 U 9 量是多个, 多个第一挡油环506沿第一密封塞56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每个第一挡油环506 深度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例子以及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数值及数值范围, 是为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参数对上述数 值及数值范围进行调整。 在本文其它的地方提到的数值以及数值范围, 应按该处的说明来 理解。 0072 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 第一凸环524和第二凸环544均开设有。

44、排污孔529, 排污孔 529与对应的导油槽连通, 流入导油槽中的脏污物可从排污孔529排出第一密封塞562 和第 二密封塞564。 0073 在图7的示例中, 第二内腔5642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挡油环508连接的第二导油槽 509。 当油烟颗粒110由于空气波动进入第二内腔5642时, 第二挡油环508的凹槽吸收空气波 动, 油烟颗粒110被第二挡油环508拦截, 因此, 第二挡油环508可以起到遮挡油烟颗粒110到 达接收部542, 防止对接收部542造成污染, 影响接收部542的使用寿命。 0074 另外, 油水混合物经过第二挡油环508拦截凝结, 可经过第二密封塞564底部的第 二导油。

45、槽509流出。 第二导油槽509是截面为圆形或方形的长条形孔, 较佳地, 第二导油槽 509开口处低于第二内腔5642内部, 便于液体流出。 第二导油槽509开口也可与第二内腔 5642平行, 让液体自行流出。 第二导油槽509的边长或直径需大于或等于 2.5mm(较佳地, 大 于或等于3mm), 以克服液体的内部张力, 便于液体流出。 0075 请参图4和图8, 图8为图4的止回阀组件沿L-L线的立体截面图。 在图9和图10 的示 例中, 第一内腔562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导油槽507, 第二内腔5642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导油 槽509, 第一导油槽507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导油槽509开口方向错。

46、开。 如此, 两个导油槽的不 正对设计, 避免杂散光线的干扰。 0076 具体地, 在图8的示例中, 有用的光线是经发射开口5282和接收开口5482传播的, 而经过第一导油槽507发射出来的光线则是无效的干扰信号。 为避免杂散光线的干扰, 因 此, 可将第一密封塞562绕中心轴线H旋转一个角度, 或将第二密封塞564绕中心轴线H一个 角度, 或将第一密封塞562绕中心轴线H旋转一个角度和将第二密封塞564 绕中心轴线H一 个角度, 使得两个导油槽处于非对正状态, 且可满足导油功能, 又能避免杂散光线的干扰。 0077 在图9和图10的示例中, 第一导油槽507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导油槽509的开。

47、口方向 错开90度。 第一导油槽507的开口方向为根据第二导油槽509的开口方向沿顺时针方向错开 90度。 或者第一导油槽507的开口方向为根据第二导油槽509的开口方向沿逆时针方向错开 90度。 在图9的示例中, 第二导油槽509位于第二内腔5642的下侧。 在图10的示例中, 第一导 油槽507位于第一内腔5622的后侧, 第一内腔5622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内腔5642的中心轴线 位于同一中心轴线H。 0078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导油槽507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导油槽509的开口方向错 开的角度可为30度、 40度、 50度及60度等, 错开的角度在此不做限定, 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 进行。

48、设置。 错开角度的设置使得第一导油槽507在与第二导油槽508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 与第二导油槽508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或者, 错开角度的设置使得第二导油槽508 在与第一导油槽507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导油槽507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0079 请参阅图11和图12, 在图11和图12的示例中, 示出了在一个检测对51中, 光发射装 置52与光接收装置54的结构图。 光发射装置52的中心轴线和光接收装置54的中心轴线位于 说明书 8/12 页 10 CN 210688385 U 10 同一直线T上且与止回阀40的油烟风道41的中心轴线Z相交。 如此, 实现了油烟检测组件。

49、50 的安装。 第一内腔5622的中心轴线、 第二内腔5642的中心轴线光发射装置52的中心轴线和 光接收装置54的中心轴线重合, 并都位于同一直线T上。 0080 进一步地, 第一密封塞562的一端开设有发射开口5282, 第二密封塞564开设有接 收开口5482, 接收开口5482的直径大于发射开口5282的直径。 如此, 这样可以增大光接收装 置54的接收光区域面积。 0081 在图11的示例中, 第一密封塞562包括第一端面5621和第二端面5623, 发射部 522 靠近第二端面5623, 第二密封塞564包括第三端面5641和第四端面5643, 接收部 542靠近第 四端面5643。

50、, 发射开口5282的直径与接收开口5482的直径满足关系式: d2 (d1(L1+ L)/(1.414L1), 其中, d1为发射开口5282的直径, d2为接收开口5482 的直径, L1为发射 部522至第一端面5621的距离, L为第一端5621面至第三端面5641 的距离。 如此, 这样可以 使得光接收装置54能够更好地接收光发射部522发射的光线。 0082 具体地, 请参阅图11, 光发射部522发射的光线的角度由第一密封塞562的发射开 口5282的尺寸d1约束, 光发射部522发射的光线到达光接收部542时, 光线的光斑直径将会 放大为d。 为了保证光接收部542接收到的光线。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厨房电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厨房电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35224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