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熔炼系统.pdf
《高精度熔炼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精度熔炼系统.pdf(3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69839.8 (22)申请日 2019.04.13 (73)专利权人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 公司 地址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 区黄河路330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 企业创业基地科技楼、 办公楼 (72)发明人 靳泽聪闫新飞卫飞龙彭凡 张林 (51)Int.Cl. F27D 3/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高精度熔炼系统 (57)摘要 一种高精度熔炼系统, 用于将原辅料运输至 熔炼。
2、炉, 包括: 原料站, 用于盛装原料; 原料转运 装置, 将原料从原料站转运到中间称料装置; 辅 料站, 用于盛装辅料; 辅料转运装置, 将所需辅料 从辅料站转运到原辅料运输车; 中间称料装置, 盛装且同时称量原料转运装置转运过来的原料, 当原料质量达到所需量时, 将得到的所需原料转 运至原辅料运输车; 原辅料运输车, 盛装所需原 料和所需辅料至熔炼炉。 整个流程细节控制, 提 高精度, 全流程自动化, 减少人员参与, 克服了现 有技术中加料效率低、 称重误差大、 自动化程度 低、 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实现自动化智能生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6页 CN 210689209 U。
3、 2020.06.05 CN 210689209 U 1.一种高精度熔炼系统, 用于将原辅料运输至熔炼炉,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原料站, 用于盛装原料; 原料转运装置, 将原料从原料站转运到集中称料装置; 辅料站, 用于盛装辅料; 辅料转运装置, 将所需辅料从辅料站转运到集中称料装置; 集中称料装置, 盛装且称量原料转运装置转运过来的原料, 直到原料质量达到所需质 量, 且同时盛装辅料转运装置转运过来的辅料, 将所需原料和所需辅料转至熔炼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称料装置包括质量传 感装置和原辅料运输车, 原辅料运输车盛装原料, 且转移到质量传感装。
4、置上称重; 或者所述 集中称料装置包括质量传感装置、 中间称料装置和原辅料运输车, 设置在质量传感装置上 的中间称料装置将称好的原料转移至原辅料运输车, 原辅料运输车将盛装的所需原料和所 需辅料至熔炼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转运装置包括轨道、 移动块、 电磁吸盘、 连接臂, 移动块设置在轨道上且沿轨道移动, 电磁吸盘通过连接臂与移 动块刚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包括X方向轨道和Y方 向轨道, Y方向轨道设置在X轨道上, 且沿X轨道移动, 移动块设置在X方向轨道上, 且沿X方向 轨道移动, 所述连接臂。
5、包括绳索、 卷扬机和刚性筒, 卷扬机设置在移动块上, 刚性筒与移动 块连接, 绳索一端与卷扬机连接, 且另一端贯穿刚性筒后与电磁吸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称料装置包括料仓、 连接柱、 活动门、 门控装置, 料仓通过连接柱与所述质量传感装置连接, 料仓上下贯通, 且下 开口由对称设置的两扇活动门封闭, 门控装置控制活动门打开或者封闭料仓下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仓由连接柱支撑, 所述 连接柱固定设置在质量传感装置上; 或者所述料仓由连接柱支撑, 所述连接柱下部设置有 滚轮, 且带有滚轮的连接柱移动到质。
6、量传感装置上; 或者所述料仓通过连接柱悬挂在质量 传感装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门包括底面、 臂耳、 接 触端和封闭端, 底面短轴方向为弧形, 底面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臂耳, 臂耳与底面垂 直, 且臂耳与料仓铰接, 一个活动门底面与另一个活动门底面接触的一侧为接触端, 且相对 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封闭端延伸出一段或者向料仓方向弯折一段, 以使得封闭端一侧的料 仓与活动门之间没有直线贯穿的缝隙; 一个所述活动门接触端所在直线与臂耳悬挂时活动 门的重心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与另一个活动门接触端所在直线与臂耳悬挂时活动门的重心 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两者之和大于。
7、位于所述料仓同一侧的所述两个活动门臂耳铰接点之间 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辅料运输车包括振动装 置、 滑行装置和设置在滑行装置上部的原料仓、 辅料仓、 卸料通路, 卸料通路与原料仓连通, 且同时卸料通路与辅料仓连通, 卸料通路有一个落料口, 卸料通路向落料口方向倾斜, 振动 装置设置在原料仓上, 且连动辅料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料仓包括料斗、 出料口、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0689209 U 2 活动板、 活动板驱动, 料斗上侧面设置有出料口, 料斗的底面向出料口方向倾斜, 出料口与。
8、 卸料通路连通, 活动板设置在出料口处, 活动板驱动用于驱动活动板封闭或者开启出料口; 所述卸料通路包括U型槽、 挡板、 挡板驱动, U型槽的一端同时与原料仓和辅料仓连通, 且另 一端为落料口, 落料口处设置挡板, 挡板驱动用于驱动挡板封闭或者开启落料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仓包括料仓下壳、 料 仓上壳、 卸料口、 料仓内衬, 设置在滑行装置上的料仓下壳三个侧面围城一个容纳空间, 且 一侧面为开口, 即卸料口, 卸料口与卸料通路连通, 料仓下壳的上开口处设置料仓上壳, 料 仓下壳和料仓上壳之间有缝隙, 料仓内衬设置在料仓下壳的容纳空间中, 料仓内。
9、衬竖直方 向沿料仓下壳内壁向上延伸经过料仓下壳与料仓上壳之间的缝隙后继续延伸至料仓上壳, 料仓内衬水平方向延伸至卸料通路的落料口处, 辅料仓设置在料仓内衬上, 振动装置设置 在料仓下壳上, 即带动料仓下壳和料仓内衬振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料转运装置设置在辅 料站下方, 所述辅料转运装置包括称量装置、 运输带, 辅料站下部下料, 且分别对应设置有 称量装置, 称量装置与运输带相对应, 称量装置将称好的辅料转运到运输带, 运输带将辅料 转运至原辅料运输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当辅料转运装置设置在原辅 料运输车。
10、上部时, 辅料转运装置还包括可移动的补料装置, 补料装置倾斜设置, 且另一端与 辅料站连通, 即补料装置向辅料站中补充对应的辅料; 当辅料转运装置设置在原辅料运输 车下部时, 辅料转运装置还包括集中斗、 提升装置, 集中斗与运输带匹配设置, 将运输带上 的辅料收集, 提升装置将集中斗提升至合适高度, 以使得集中斗中的辅料转运至原辅料运 输车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熔炼炉、 保温炉、 运输 槽, 原辅料运输车将所需原料和所需辅料运输至熔炼炉, 运输槽将熔炼炉和保温炉连通, 以 使得熔炼炉里熔融的金属液通过运输槽转运到保温炉中。 14.根据权利要求2或。
11、510中任意一种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 称料装置和所述辅料转运装置与原辅料运输车上料工位相匹配, 即原辅料运输车位于上料 工位时, 中间称料装置将原料转运至原辅料运输车, 且辅料转运装置将辅料转运至原辅料 运输车。 15.根据权利要求2或510中任意一种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 称料装置和所述辅料转运装置分别设置在原辅料运输车的行径路程上, 即原料运输车从中 间称料装置处接受转运来的原料后再行进到辅料转运装置处接收转运来的辅料, 或者原料 运输车从辅料转运装置处接收转运来的辅料后再行进到中间称料装置处接受转运来的原 料。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51。
12、0中任意一种所述的高精度熔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 称料装置沿所述原料站长轴方向移动, 所述中间称料装置移动路径与所述原辅料运输车行 径路径交叉。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0689209 U 3 高精度熔炼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熔炼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熔炼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铸造行业中对提高自动化程度、 节约劳动成本、 提倡节能环保等非常重视, 目前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铸造熔炼工厂对原料(废钢、 机铁、 生铁等)入炉的方法是通过行 车或旋臂吊运等带动电磁吸盘吸取原料, 同时每次将吸取的重量进行记录, 运输至一种有 轨运料小车上, 如。
13、此重复工作, 加满料的运料小车沿着固定的轨道运输至炉口, 人工遥控控 制运料小车的将物料加入熔炉中。 辅料及合金通过人工称重手动入炉或者通过合金机进行 称重输送至运料小车中同原料一起加入熔炉中。 熔炼完成的金属液倒入浇包或者转运包后 通过行车或有轨小车运输至保温炉或直接完成孕育、 拔渣和浇注等工作。 整个熔炼过程人 力的参与多少、 熔炼的效率、 自动化程度等对生产成本、 质量的影响巨大, 因此实现高度智 能化和自动化是铸造生产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采用的重要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熔炼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 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整个。
14、流程细节控制, 提高精度, 全流程自动化, 减少人员参 与,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加料效率低、 称重误差大、 自动化程度低、 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实现自 动化智能生产。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高精度熔炼系统, 用于将原辅料运输至熔炼炉, 包括: 0006 原料站, 用于盛装原料; 0007 原料转运装置, 将原料从原料站转运到集中称料装置; 0008 辅料站, 用于盛装辅料; 0009 辅料转运装置, 将所需辅料从辅料站转运到集中称料装置; 0010 集中称料装置, 盛装且称量原料转运装置转运过来的原料, 直到原料质量达到所 需质量, 且同时盛装。
15、辅料转运装置转运过来的辅料, 将所需原料和所需辅料转至熔炼炉。 0011 优选的, 所述集中称料装置包括质量传感装置和原辅料运输车, 原辅料运输车盛 装原料, 且转移到质量传感装置上称重; 或者所述集中称料装置包括质量传感装置、 中间称 料装置和原辅料运输车, 设置在质量传感装置上的中间称料装置将称好的原料转移至原辅 料运输车, 原辅料运输车将盛装的所需原料和所需辅料至熔炼炉。 0012 优选的, 所述原料转运装置包括轨道、 移动块、 电磁吸盘、 连接臂, 移动块设置在轨 道上且沿轨道移动, 电磁吸盘通过连接臂与移动块刚性连接。 0013 优选的, 所述轨道包括X方向轨道和Y方向轨道, Y方向。
16、轨道设置在X轨道上, 且沿X 轨道移动, 移动块设置在X方向轨道上, 且沿X方向轨道移动, 所述连接臂包括绳索、 卷扬机 和刚性筒, 卷扬机设置在移动块上, 刚性筒与移动块连接, 绳索一端与卷扬机连接, 且另一 说明书 1/12 页 4 CN 210689209 U 4 端贯穿刚性筒后与电磁吸盘连接。 0014 优选的, 所述中间称料装置包括料仓、 连接柱、 活动门、 门控装置, 料仓通过连接柱 与所述质量传感装置连接, 料仓上下贯通, 且下开口由对称设置的两扇活动门封闭, 门控装 置控制活动门打开或者封闭料仓下开口。 0015 优选的, 所述料仓由连接柱支撑, 所述连接柱固定设置在质量传感装。
17、置上; 或者所 述料仓由连接柱支撑, 所述连接柱下部设置有滚轮, 且带有滚轮的连接柱移动到质量传感 装置上; 或者所述料仓通过连接柱悬挂在质量传感装置上。 0016 优选的, 所述活动门包括底面、 臂耳、 接触端和封闭端, 底面短轴方向为弧形, 底面 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臂耳, 臂耳与底面垂直, 且臂耳与料仓铰接, 一个活动门底面与另 一个活动门底面接触的一侧为接触端, 且相对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封闭端延伸出一段或者 向料仓方向弯折一段, 以使得封闭端一侧的料仓与活动门之间没有直线贯穿的缝隙; 一个 所述活动门接触端所在直线与臂耳悬挂时活动门的重心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与另一个活动 门接触端所在直。
18、线与臂耳悬挂时活动门的重心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两者之和大于位于所述 料仓同一侧的所述两个活动门臂耳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0017 优选的, 所述原辅料运输车包括振动装置、 滑行装置和设置在滑行装置上部的原 料仓、 辅料仓、 卸料通路, 卸料通路与原料仓连通, 且同时卸料通路与辅料仓连通, 卸料通路 有一个落料口, 卸料通路向落料口方向倾斜, 振动装置设置在原料仓上, 且连动辅料仓。 0018 优选的, 所述辅料仓包括料斗、 出料口、 活动板、 活动板驱动, 料斗上侧面设置有出 料口, 料斗的底面向出料口方向倾斜, 出料口与卸料通路连通, 活动板设置在出料口处, 活 动板驱动用于驱动活动板封闭或者开启。
19、出料口; 所述卸料通路包括U型槽、 挡板、 挡板驱动, U型槽的一端同时与原料仓和辅料仓连通, 且另一端为落料口, 落料口处设置挡板, 挡板驱 动用于驱动挡板封闭或者开启落料口。 0019 优选的, 所述原料仓包括料仓下壳、 料仓上壳、 卸料口、 料仓内衬, 设置在滑行装置 上的料仓下壳三个侧面围城一个容纳空间, 且一侧面为开口, 即卸料口, 卸料口与卸料通路 连通, 料仓下壳的上开口处设置料仓上壳, 料仓下壳和料仓上壳之间有缝隙, 料仓内衬设置 在料仓下壳的容纳空间中, 料仓内衬竖直方向沿料仓下壳内壁向上延伸经过料仓下壳与料 仓上壳之间的缝隙后继续延伸至料仓上壳, 料仓内衬水平方向延伸至卸料。
20、通路的落料口 处, 辅料仓设置在料仓内衬上, 振动装置设置在料仓下壳上, 即带动料仓下壳和料仓内衬振 动。 0020 优选的, 所述辅料转运装置设置在辅料站下方, 所述辅料转运装置包括称量装置、 运输带, 辅料站下部下料, 且分别对应设置有称量装置, 称量装置与运输带相对应, 称量装 置将称好的辅料转运到运输带, 运输带将辅料转运至原辅料运输车。 0021 优选的, 当辅料转运装置设置在原辅料运输车上部时, 辅料转运装置还包括可移 动的补料装置, 补料装置倾斜设置, 且另一端与辅料站连通, 即补料装置向辅料站中补充对 应的辅料; 当辅料转运装置设置在原辅料运输车下部时, 辅料转运装置还包括集中。
21、斗、 提升 装置, 集中斗与运输带匹配设置, 将运输带上的辅料收集, 提升装置将集中斗提升至合适高 度, 以使得集中斗中的辅料转运至原辅料运输车中。 0022 优选的, 还包括熔炼炉、 保温炉、 运输槽, 原辅料运输车将所需原料和所需辅料运 输至熔炼炉, 运输槽将熔炼炉和保温炉连通, 以使得熔炼炉里熔融的金属液通过运输槽转 说明书 2/12 页 5 CN 210689209 U 5 运到保温炉中。 0023 优选的, 所述中间称料装置和所述辅料转运装置与原辅料运输车上料工位相匹 配, 即原辅料运输车位于上料工位时, 中间称料装置将原料转运至原辅料运输车, 且辅料转 运装置将辅料转运至原辅料运输。
22、车。 0024 优选的, 所述中间称料装置和所述辅料转运装置分别设置在原辅料运输车的行径 路程上, 即原料运输车从中间称料装置处接受转运来的原料后再行进到辅料转运装置处接 收转运来的辅料, 或者原料运输车从辅料转运装置处接收转运来的辅料后再行进到中间称 料装置处接受转运来的原料。 0025 优选的, 所述中间称料装置沿所述原料站长轴方向移动, 所述中间称料装置移动 路径与所述原辅料运输车行径路径交叉。 0026 优选的, 还包括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 原料转运装置、 辅料转运装置、 中间称料装 置、 原辅料运输车、 熔炼炉、 运输槽、 保温炉之间电连接, 控制系统控制原料转运装置、 辅料 转运。
23、装置、 中间称料装置、 原辅料运输车、 熔炼炉、 运输槽、 保温炉。 0027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是, 提供 了一种高精度熔炼系统, 整个高精度熔炼系统各个环节都减少人为控制, 多为智能化自动 化, 而且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使得整个过程实现智能化。 附图说明 0028 附图1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高精度熔炼系统布局图。 0029 附图2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高精度熔炼系统布局图。 0030 附图3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第三个实施例的高精度熔炼系统布局图。 0031 附图4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的高精度熔炼系统的原料装运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
24、构 图。 0032 附图5是附图4的局部放大图。 0033 附图6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的高精度熔炼系统的原料装运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结 构图。 0034 附图7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的高精度熔炼系统的辅料转运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构 图。 0035 附图8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的高精度熔炼系统的辅料转运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 工作状态图。 0036 附图9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的高精度熔炼系统的中间称料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 构示意图。 0037 附图10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的高精度熔炼系统的中间称料装置活动门的一种实 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8 附图11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的高精度熔炼系统的中间称料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
25、 的结构示意图。 0039 附图12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的高精度熔炼系统的原辅料运输车的一种实施例的 结构示意图。 0040 附图13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的高精度熔炼系统的原辅料运输车的一种实施例的 说明书 3/12 页 6 CN 210689209 U 6 剖视图。 0041 附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的高精度熔炼系统的通过运输槽连接熔炼炉和 保温炉的结构示意图。 0042 附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第四种实施例的高精度熔炼系统布局图。 0043 附图16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第五种实施例的高精度熔炼系统布局图。 0044 图中: 原料站10、 原料转运装置20、 轨道21、 X方向轨道21。
26、0、 Y方向轨道211、 移动块 22、 电磁吸盘23、 连接臂24、 绳索240、 刚性筒241、 卷扬机242、 辅料站30、 辅料转运装置40、 运 输带41、 补料装置42、 集中斗43、 提升装置44、 中间称料装置50、 料仓51、 连接柱52、 活动门 54、 底面540、 臂耳541、 接触端542、 封闭端543、 门控装置55、 原辅料运输车60、 振动装置61、 滑行装置62、 原料仓63、 料仓下壳630、 料仓上壳631、 卸料口632、 料仓内衬633、 辅料仓64、 料 斗640、 出料口641、 活动板642、 活动板驱动643、 卸料通路65、 U型槽650、。
27、 挡板651、 挡板驱动 652、 熔炼炉70、 保温炉80、 运输槽90、 集中称料装置100、 质量传感装置110。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现有技术的整个熔炼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行车或旋臂吊吊运过程中钢丝 绳伸长量较大, 运行过程中摆动较大, 安全可靠性差; 吊运原料的电磁吸盘23到达运料小 车上端时晃动较大, 很难快速定位将原料放入运料小车内, 影响工作效率; 电磁吸盘23吸 取每次称重后的材料加入运料小车, N次累计称重的误差叠加, 称重误差大; 运料小车加 料过程电磁吸盘23等待, 电磁吸盘23再次吸取填料时, 炉口无料可加, 双重等待, 影响效率; 辅料转运装置40将各种合。
28、金、 增碳剂等辅料加入运料小车中与原料一起入炉, 辅料颗粒 小在小车中遗留量较多, 影响初次配比量, 需要调料的概率增加, 影响熔炼效率; 现有的 加料系统不可控的上述诸多因素导致其无法实现智能化、 自动化, 过程需要人工操作环节 较多; 在连续铸造行业, 行车先从熔炼炉70把铁水转运到保温炉80, 再把保温炉80里的铁 水转运到浇注工位, 整个过程都需要行车吊运铁水包完成, 劳动强度大, 员工在高温、 高危 环境中工作, 能源消耗大, 环境污染严重, 铁水包来回转运, 速度慢, 效率低。 0046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逐个设计, 综合规划, 设计了本方案,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对实用新型。
29、实施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47 实施例1: 0048 参照附图16, 一种高精度熔炼系统, 用于将原辅料运输至熔炼炉70, 包括: 原料站 10, 用于盛装原料; 原料站10被分隔成若干空间, 空间内盛装原料, 同一种原料按照质量被 分成大块料、 中块料和小块料中的至少一种, 且分别放在不同空间中。 原料转运装置20, 将 原料从原料站10转运到中间称料装置50; 辅料站30, 用于盛装辅料; 辅料转运装置40, 将所 需辅料从辅料站30转运到原辅料运输车60; 集中称料装置100, 盛装且称量原料转运装置20 转运过来的原料, 直到原料质量达到所需质量, 和/或盛装辅料转运装置。
30、40转运过来的辅 料, 将所需原料和/或所需辅料转至熔炼炉70。 0049 具体的, 集中称料装置100包括质量传感装置110和原辅料运输车60, 原辅料运输 车60盛装原料转运装置20转运过来的原料, 且在质量传感装置110上进行原料称料, 直到原 料质量达到所需质量, 和/或盛装辅料转运装置40转运过来的辅料, 原辅料运输车60盛装所 需原料和/或所需辅料至熔炼炉70。 说明书 4/12 页 7 CN 210689209 U 7 0050 原料站10被分隔, 而且将原来的混装原料根据需要按照质量被分成大块料、 中块 料和小块料中的至少一种, 且分别存放, 这样原料转运装置20就可以根据要添。
31、加的量决定 是加大块料还是小块料, 如此可以提高精度, 而且能更快的达到称量重量。 0051 可以看出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仅添加质量传感装置110, 就可以完成所述集中称 料装置100功能, 添加了集中称料装置100, 从原来的电磁吸盘23吸取每次称重后的材料加 入运料小车, N次累计称重的误差叠加, 称重误差大, 变成了现在电磁吸盘23将每次称重后 的材料放到集中称料装置100中, 由集中称料装置100一次成料, 没有累积误差, 降低承重误 差, 提高原料精度。 0052 实施例2: 0053 在实际生产中, 原料都是比较重的, 而且量很大, 经常是大货车装载然后倾倒入 坑, 为了方便入料, 。
32、没有设置成矩阵行的, 而都是要利于货车卸载的方式布置, 所以总会有 长轴方向, 而有的时候能有多大20个原料坑, 原料坑一般都是十几米的宽度, 所以原料站10 长轴方向还是很长的, 而将集中称料装置100设置在一端, 原料转运装置20取料的过程中就 能花费不少时间。 005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原辅料运输车60沿所述原料站10长轴方向移动, 且与所述原 辅料运输车60相匹配的所述质量传感装置100沿所述原料站10长轴方向设置。 如此一来, 原 辅料运输车可以随着原料转运装置运动, 使得吸附原料的原料转运装置20可以以最近的路 程到达原辅料运输车60, 提高装载速率。 0055 实施例3: 。
33、0056 参照附图1所示, 一种高精度熔炼系统, 用于将原辅料运输至熔炼炉70, 包括: 原料 站10, 用于盛装原料; 原料站10被分隔成若干空间, 空间内盛装原料, 同一种原料按照质量 被分成大块料、 中块料和小块料中的至少一种, 且分别放在不同空间中。 原料转运装置20, 将原料从原料站10转运到中间称料装置50; 辅料站30, 用于盛装辅料; 辅料转运装置40, 将 所需辅料从辅料站30转运到原辅料运输车60; 集中称料装置100, 盛装且称量原料转运装置 20转运过来的原料, 直到原料质量达到所需质量, 和/或盛装辅料转运装置40转运过来的辅 料, 将所需原料和/或所需辅料转至熔炼炉。
34、70。 0057 具体的, 集中称料装置100包括质量传感装置110、 中间称料装置50和原辅料运输 车60, 中间称料装置50用于盛装原料转运装置20转运过来的原料, 且中间称料装置50移动 到质量传感装置100上或者中间称量装置50设置在质量传感装置100上, 进行原料承重; 中 间称料装置50将称料好的原料转运到原辅料运输车60中, 辅料转运装置40将称好的辅料转 运到原辅料运输车60中, 原辅料运输车60盛装所需原料和所需辅料至熔炼炉70。 0058 相对于实施例1来说, 这个方案效率有所提高, 将称重和运输分离, 使得原辅料运 输车60仅在中间称料装置50和熔炼炉70之间移动, 而中。
35、间称料装置50负责盛装和称量原 料, 此次功能分离之后, 在原辅料运输车60在熔炼炉处缓慢落料的时候, 中间称料装置50就 能接着称取下一批原料, 节约时间和功效。 0059 中间称料装置50可以是固定的, 也可以是移动的。 如果是固定在质量传感装置上, 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如附图1所示, 原辅料运输车60有三个工作点, 一个是中间称料装置50 相对应处的原料取料点, 一个是辅料转运装置40处的辅料取料点, 一个是熔炼炉70处的倾 倒点。 三者在原辅料运输车60的行径路上可以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在一个环形。 也就是中间 说明书 5/12 页 8 CN 210689209 U 8 称料装置50和所述。
36、辅料转运装置40分别设置在所述原辅料运输车60的行径路程上, 即原料 运输车60行进到上原料工位从中间称料装置50处接受转运来的原料, 和/或原料运输车行 进到辅料工位从辅料转运装置40处接收转运来的辅料。 还有一种是如附图3所示, 中间称料 装置50和所述辅料转运装置40与原辅料运输车60上料工位相匹配, 即原辅料运输车60位于 上料工位时, 中间称料装置50将原料转运至原辅料运输车60, 和/或辅料转运装置40将辅料 转运至原辅料运输车60。 0060 参照附图2所示, 如果中间称料装置50是可以动的, 而质量传感装置仅有一个, 则 中间称料装置50在称量好了原料后, 移动到辅料转运装置附。
37、近, 也就是原辅料运输车60可 以在一个位置, 同时装载好原料和辅料。 中间称料装置50和所述辅料转运装置40与原辅料 运输车60上料工位相匹配, 即原辅料运输车60位于上料工位时, 中间称料装置50将原料转 运至原辅料运输车60, 和/或辅料转运装置40将辅料转运至原辅料运输车60。 0061 实施例4: 0062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 在原料站10长轴方向很长的情况下, 参照附图15所示, 其中 中间称料装置50沿所述原料站10长轴方向移动, 且与所述原辅料运输车60相匹配的所述质 量传感装置110沿所述原料站10长轴方向设置。 在长轴方向过长的时候, 间隔设置若干质量 传感装置110, 。
38、中间称料装置50在长轴方向一侧, 随着原料转运装置20移动, 使得原料转运 装置20携带原料尽快就能落料, 然后中间称料装置50可以就近移动到质量传感装置110上 承重或者相对固定在这个工位, 也减少了原料装运装置20在原料转10移动的时间, 提高功 效, 而且利于设备。 0063 实施例5: 006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参照附图4和附图5所示, 一种桁架式原料运输装置一种 实施方式具体包括桁架、 轨道21、 移动块22、 电磁吸盘23、 连接臂24, 移动块22设置在轨道21 上且沿轨道21移动, 电磁吸盘23通过连接臂24与移动块22刚性连接。 0065 桁架包括由竖直间隔柱上部支撑。
39、的X横梁和两个X横梁之间设置的Y横梁, 轨道21 包括设置在X横梁上的X方向轨道210和Y横梁上的Y方向轨道211, Y方向轨道211设置在X轨 道21上, 且沿X轨道21移动, 移动块22设置在Y方向轨道211上, 且沿Y方向轨道211移动, 移动 块22上设置有连接臂24, 连接臂2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吸盘23。 0066 参照附图6所示, 因为原料站10一般都较大且较深, 所以连接臂24在Z方向要移动 路径较长,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为连接臂24改进成了刚性筒241、 绳索240和卷扬机242, 卷扬 机242设置在移动块22上, 刚性筒241与移动块22连接, 绳索240一端与卷扬机2。
40、42连接, 且另 一端贯穿刚性筒241后与电磁吸盘23连接。 这种方式使得电磁吸盘23吸取物料的时候, 由卷 扬机242快速放绳索240, 速度较快, 然后收起的电磁吸盘23到达刚性筒241的末端。 0067 也就是原料运输装置2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包括轨道21、 绳索240、 移动块22、 刚性筒241、 电磁吸盘23、 限位弹性件、 缓冲装置、 距离监测装置、 卷扬机242。 轨道21包括X方 向轨道210和Y方向轨道211, Y方向轨道211设置在X轨道21上, 且沿X轨道21移动, 移动块22 设置在X方向轨道210上, 且沿X方向轨道210移动, 所述连接臂24包括绳索240、。
41、 卷扬机242和 刚性筒241, 卷扬机242设置在移动块22上, 刚性筒241与移动块22铰接连接, 绳索240一端与 卷扬机242连接, 且另一端贯穿刚性筒241后与电磁吸盘23连接。 以刚性筒241限定绳索240 的摇摆幅度, 使得绳索240几乎不摆动, 得到的电磁吸盘23的读数稳定, 同时便于快捷卸料, 说明书 6/12 页 9 CN 210689209 U 9 增加安全性。 0068 卷扬机242包括电机、 旋转轴、 滑轮, 旋转轴和滑轮均设置在移动块22上部, 绳索 240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 且另一端经过滑轮后贯穿移动块22, 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 距 离监测装置设置在刚性筒2。
42、41上, 且朝向电磁吸盘23, 即用于检测电磁吸盘23与刚性筒241 之间的距离。 0069 卷扬机242用于卷起或者放下绳索240, 与距离监测装置配合使用, 确定绳索240延 伸和收缩的长度, 防止绳索240过度收缩导致电磁吸盘23损坏刚性筒241。 0070 刚性筒241包括固定筒、 滑动筒, 固定筒与移动块22连接, 滑动筒外壁有突出或者 凹陷的槽, 且固定筒内壁与滑动筒外壁形状相匹配, 滑动筒设置在固定筒41中, 且相对固定 筒滑动, 绳索240设置在滑动筒中。 距离监测装置设置在滑动筒的下端, 使得距离监测装置 与电磁吸盘23之间无障碍。 使用能相对滑动伸缩的刚性筒241, 可以扩。
43、大适用范围, 固定筒 的高度与是和移动过程中的障碍物高度相匹配, 而滑动筒可以随着绳索240的下放, 延伸至 原料库中, 使得在原料升起过程中就起到了限位作用, 使得绳索240在整个过程中都不会大 幅摇摆, 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能适应多种工作场地。 0071 限位弹性件围绕刚性筒241布置, 限位弹性件的一端与移动块22固定连接, 且另一 端与刚性筒241固定连接, 刚性筒241相对移动块22摆动使得限位弹性件形变。 具体的, 限位 弹性件包括外筒、 内杆、 伸缩件、 弯折件, 外筒与移动块22固定连接, 倾斜设置的外筒内设置 有内杆和伸缩件, 伸缩件的一端与外筒固定连接, 且另一端与内杆固定。
44、连接, 弯折件的一端 与刚性筒241固定连接, 且另一端水平延伸一段后向上倾斜弯折, 然后与内杆一端固定连 接。 限位弹性件起到柔性限定刚性筒241摇摆的作用, 相较于硬性限定摇摆, 虽然用时稍长, 但是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使用硬度较强的弹簧作为伸缩件, 能较快的达到稳定, 同时采 用倾斜设置的外筒可以分散摇摆所产生的力, 减少伸缩件受力, 弯折件的目的是实现力的 导向作用, 将摇摆的力由左右方向导向为伸缩件伸缩方向, 便于伸缩件最大程度的发挥作 用, 在熔炼磁盘加料装置移动的过程中, 柔性限定刚性筒241的摆动, 进而限定绳索240摆 动。 0072 缓冲装置包括柔性环和弹簧, 弹簧围绕。
45、绳索240布置, 弹簧的一端设置在电磁吸盘 23上部, 且另一端固定在柔性环上, 柔性环套装在绳索240外, 柔性环与刚性筒241位置相匹 配, 即绳索240收缩使得柔性环与刚性筒241接触, 保护刚性筒241。 缓冲装置有另一种实施 方式, 取决于绳索240和电磁吸盘23的连接方式。 起到电磁吸盘23收缩接近刚性筒241时的 缓冲作用。 0073 Y方向轨道211沿长轴设置有贯穿孔, 所述移动块22设置在贯穿孔中, 且沿贯穿孔 移动。 移动块22包括上半部、 连接件、 下半部, 上半部包括滑块和滚轮, 下半部包括承接板和 辅助轮, 滑块的下部设置滚轮, 跨梁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轨道21, 。
46、所述滚轮设置在凹陷 的轨道21中, 滚轮沿Y方向轨道211上滑动, 连接件贯穿轨道21, 连接件的上端与滑块固定连 接, 且下端与承接板固定连接, 承接板的上部设置辅助轮, 辅助轮与轨道21滑动接触, 承接 板的下部与刚性筒241铰接。 H型的移动块22卡装在轨道21上, 使得移动稳定, 且结构结实, 使用滚动的方式降低摩擦系数, 使得移动更流畅, 降低摇摆概率。 0074 设计原料转运装置20, 采用刚性臂替代原来的吊车柔性绳, 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 摇摆, 增加安全性, 同时摇摆的电磁吸盘23在原辅料运输车60上还需要时间等待幅度在小 说明书 7/12 页 10 CN 210689209 U。
47、 10 车的承接范围内之后才能放料, 现在的刚性设计省却了这部分的时间, 快速精准的将原料 放入原辅料运输车60, 提高工作效率。 0075 实施例6: 007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参照附图9所示, 中间称料装置50包括料仓51、 连接柱52、 质量传感装置100、 活动门54、 门控装置55, 料仓51由连接柱52支撑, 且连接柱52设置在质量 传感装置100上, 连接柱52固定设置在质量传感装置100上, 或者连接柱52下设置滚轮, 且滚 轮停在质量传感装置100上, 料仓51上下贯通, 且下开口由对称设置的两扇活动门54封闭, 门控装置55控制活动门54打开或者封闭料仓51下开口。。
48、 0077 参照附图10所示, 活动门54包括底面540、 臂耳541、 接触端542和封闭端543, 底面 540短轴方向为弧形, 底面540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臂耳541, 臂耳541与底面540垂直, 且臂耳541与料仓51铰接, 一个活动门54底面540与另一个活动门54底面540接触的一侧为 接触端542, 且相对的另一端为封闭端543, 封闭端543延伸出一段或者向料仓51方向弯折一 段, 以使得封闭端543一侧的料仓51与活动门54之间没有直线贯穿的缝隙; 一个所述活动门 54接触端542所在直线与臂耳541悬挂时活动门54的重心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与另一个活动 门54接触端542。
49、所在直线与臂耳541悬挂时活动门54的重心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两者之和大 于位于所述料仓51同一侧的所述两个活动门54臂耳541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0078 其中门控装置55包括两种实施方式, 一种参照附图9和附图10所示, 门控装置55包 括液压伸缩杆、 支架A、 支架B, 支架A一端与一个活动门54臂耳541靠近接触端542一侧铰接, 且另一端沿臂耳541水平延伸后向外侧弯折, 且弯折段与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支架 B一端与另一个活动门54的臂耳541靠近接触端542一侧铰接, 且另一端沿臂耳541水平延伸 后向外侧弯折, 且弯折段与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伸长的液压伸缩杆将两个活。
50、动 门54接触端542分离, 缩短的液压伸缩杆将两个活动门54保持关闭状态。 0079 另一种门控装置55参照附图11所示, 门控装置55包括液压缸、 连杆, 连杆包括T型 连杆、 直臂连杆, 所述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料斗640上, 且另一端与T型连杆的一端铰 接, T型连杆相对的另一端与所属连接柱52之间设置的加强筋铰接, 所述液压缸和T型连杆 呈V型向料斗640两边外侧倾斜, T型连杆第三个端点与直臂连杆一端铰接, 直臂连杆的另一 端与底面540封闭端543长轴中线处铰接, 伸长的液压缸使得T型连杆带动直臂连杆向上运 动, 以使得两个活动门54接触端542分离, 伸长的液压缸带动连杆以使。
- 内容关键字: 高精度 熔炼 系统
活性炭吸附印刷废气净化设备.pdf
园林绿化植物可调式保护支架.pdf
烟气脱硫塔的除尘装置.pdf
石材仿形切割装置.pdf
茶叶加工用上料装置.pdf
藻类培养容器的自动清洗装置.pdf
轨道车用液压马达与扇叶的连接装置.pdf
布卷抽布装置.pdf
双电源切换装置.pdf
应用于综合配电箱风冷却的降温装置.pdf
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pdf
用于兽药残留检测的样品预处理装置.pdf
矿用可移动终端的模块电路.pdf
净水剂检测用取样装置.pdf
汽车双发电机双蓄电池并联电路.pdf
防火型电气控制柜.pdf
便携式食品样品取样装置.pdf
电缆铺设夹持组件.pdf
柜体装配检验装置.pdf
用于按摩椅的柔性按摩机构.pdf
硬炭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pdf
汽车左悬置支架焊接设备.pdf
路面摊铺器.pdf
滤波器腔体生产装置.pdf
带漏电的保护插线板.pdf
电动轮椅安全阈值控制方法.pdf
重点管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筛查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小型渠道整型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pdf
miRNA标志物组合在制备预测年龄产品中的应用.pdf
水质检测方法及其系统.pdf
防误插的圆形电连接器.pdf
用于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皮碗压装装置.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