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倒挡锁结构.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12348892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86.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稳定型倒挡锁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稳定型倒挡锁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稳定型倒挡锁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稳定型倒挡锁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稳定型倒挡锁结构.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99006.X (22)申请日 2019.09.24 (73)专利权人 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钟岭大 道318号 专利权人 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吴潇吴建中甘好林杨云 万会昌雷晴吴星辉吴宾宾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代理人 郑新军 (51)Int.Cl. F16H 61/18(2006.01) F16H 63/3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

2、种稳定型倒挡锁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 种稳定型倒挡锁结构, 包括壳体、 挡位轴、 轴套, 所述挡位轴横向固定在壳体上, 轴套与挡位轴滑 动连接, 轴套的上端侧面固定有操纵杆, 壳体的 顶面设有挡位槽, 壳体的底部设有挡位拨叉, 轴 套的下端固定有与挡位拨叉对应的选挡拨叉, 壳 体的右侧固定有连接筒, 连接筒的左端设有滑 套, 滑套的右端封闭、 左端设有端盖, 滑套的中心 设有限位杆, 滑套的右端与连接筒的右端之间设 有压簧, 限位杆的左端穿过端盖后位于挡位拨叉 的五挡与倒车挡之间, 限位杆的左端端面朝向选 挡拨叉。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有效防止将前进挡误 挂入。

3、倒车挡中、 提高行车安全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0686944 U 2020.06.05 CN 210686944 U 1.一种稳定型倒挡锁结构, 包括壳体、 挡位轴、 轴套, 所述挡位轴横向固定在壳体上, 所 述轴套与挡位轴滑动连接, 所述轴套的上端侧面固定有操纵杆, 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挡位 槽, 壳体的底部设有挡位拨叉, 所述轴套的下端固定有与挡位拨叉对应的选挡拨叉, 其特征 是, 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有连接筒, 连接筒的轴线与挡位轴的轴线平行, 所述连接筒的左端 设有滑套, 滑套的右端封闭、 左端设有端盖, 所述滑套的中心设有限位杆, 所述滑套的右端 。

4、与连接筒的右端之间设有压簧, 限位杆的左端穿过端盖后位于挡位拨叉的五挡与倒车挡之 间, 限位杆的左端端面朝向选挡拨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倒挡锁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限位杆的右端设有销 轴, 所述销轴的两端与滑套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销轴垂直穿过限位杆与限位杆转动连接, 所述端盖的中心设有通孔, 所述限位杆的左端靠近端盖的位置固定有限位销, 所述销轴的 两端均套设有扭簧, 扭簧的两个引脚穿过通孔置于限位销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型倒挡锁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通孔的孔壁上与扭簧 的对应处设有限位凸耳, 限位凸耳位于扭簧的两个引脚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

5、所述的一种稳定型倒挡锁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连接筒的右端设 有沉头螺栓, 所述沉头螺栓与连接筒之间螺纹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86944 U 2 一种稳定型倒挡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型倒挡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手动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保持汽车速度与挡位相适应, 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频 繁换挡, 汽车前进过程中的挡位要挂入前进挡, 倒车时的挡位要挂入倒车挡, 而目前很多手 动挡的车上, 5挡和倒车挡位移同一条直线的两端, 例如有些挡位槽呈 “王” 字形分布, 其中 五个端部对应1-5挡(前进挡), 第六个端部。

6、对应倒车挡, 中间为空挡, 通常倒车挡与五挡在 同一直线上, 在行驶过程中将五挡挂入其他前进挡的时候, 容易误挂入倒车挡, 容易会造成 变速箱内齿轮打齿, 直接导致变速箱损坏, 而且还会造成驾驶事故。 0003 虽然目前很多手动挡车上在五挡与倒车挡之间会设置倒挡锁,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 号为2015107529932, 申请日为2015/11/4, 公开了一种倒挡锁结构, 包括有导向头、 倒挡锁 扭簧、 倒挡锁锁片、 换挡座、 倒挡锁螺栓、 倒挡锁弹簧及圆柱销; 导向头、 倒挡锁扭簧及倒挡 锁锁片穿于换挡轴上; 倒挡锁扭簧的一端钩在导向头上。 该种倒挡锁通过倒挡锁片进行限 位, 防止误挂挡, 然。

7、后随着长期使用, 倒挡锁片会磨损, 从而使得五挡与倒车挡之间可以直 接挂入, 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倒挡锁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稳定型倒 挡锁结构, 该种倒挡锁能有效防止将前进挡误挂入倒车挡中, 提高行车安全, 整体稳定性 好。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稳定型倒挡锁结构, 包括壳体、 挡位轴、 轴套, 所述挡位轴横向固定在壳体上, 所述轴套与挡位轴滑动连接, 所述轴套的上端侧面固定有操纵杆, 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挡 位槽, 壳体的底部设有挡位拨叉, 所述轴套的下端固定有与挡位拨叉对应的选挡拨叉, 。

8、所述 壳体的右侧固定有连接筒, 连接筒的轴线与挡位轴的轴线平行, 所述连接筒的左端设有滑 套, 滑套的右端封闭、 左端设有端盖, 所述滑套的中心设有限位杆, 所述滑套的右端与连接 筒的右端之间设有压簧, 限位杆的左端穿过端盖后位于挡位拨叉的五挡与倒车挡之间, 限 位杆的左端端面朝向选挡拨叉。 挡位拨叉分别为一挡、 二挡、 三挡、 四挡、 五挡、 倒车挡, 其中 五挡与倒车挡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限位杆位于五挡与倒车挡之间的位置; 需要将挡位挂入 五挡时, 操纵杆向右移动, 选挡拨叉推动限位杆向右移动(压簧被压缩), 移动至五挡位操纵 杆向后拉动, 选挡拨叉向前进入五挡内, 此时选挡拨叉与限位杆脱。

9、离, 限位杆在压簧的作用 下复位后再次回到五挡与倒车挡之间的位置, 因此五挡无法直接挂入倒车挡, 只有先将五 挡回到空挡后, 再向右移动至倒车挡的位置后挂入倒车挡, 从而有效的防止将五挡挂其他 挡位时误挂入倒车挡, 起到行车安全的作用。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限位杆的右端设有销轴, 所述销轴的两端与滑套的侧壁固定连接,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686944 U 3 所述销轴垂直穿过限位杆与限位杆转动连接, 所述端盖的中心设有通孔, 所述限位杆的左 端靠近端盖的位置固定有限位销, 所述销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扭簧, 扭簧的两个引脚穿过通 孔置于限位销的两侧。 挂入五挡或者倒车挡后, 需。

10、要选择其他挡位时, 操纵杆移动到中间位 置, 此时选挡拨叉推动限位杆沿着销轴转动一个角度以避让选挡拨叉(虽然限位杆不转动 一个角度, 选挡拨叉也能从五挡或者倒车挡进入空挡, 但是换挡过程中用力过大容易卡 滞), 从而使得换挡更加顺畅, 防止换挡过程中用力过大导致选挡拨叉与限位杆之间发生刚 性碰撞; 选挡拨叉进入空挡后, 限位杆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到中心位置, 以便于下一次挂 挡。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通孔的孔壁上与扭簧的对应处设有限位凸耳, 限位凸耳位于扭簧 的两个引脚之间。 限位凸耳对扭簧的引脚起到限位作用。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连接筒的右端设有沉头螺栓, 所述沉头螺栓与连接筒之间。

11、螺纹连 接。 可以通过沉头螺栓来调节压簧的压力, 以调整到操纵杆挂挡时的最佳状态。 0010 因此,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有效防止将前进挡误挂入倒车挡中、 提高行车安全的有 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中去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滑套与限位杆的连接示意图。 0014 图4图3的左视图。 0015 图5为限位杆、 销轴、 扭簧的连接示意图。 0016 图6为图1的仰视图。 0017 图中: 壳体1、 挡位轴2、 轴套3、 操纵杆4、 挡位槽5、 挡位拨叉6、 选挡拨叉7、 连接筒8、 滑套9、 沉头螺栓10、 端盖11、 通孔1。

12、2、 限位凸耳120、 限位杆13、 压簧14、 销轴15、 限位销16、 扭 簧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9 如图1、 图2和图6所示的一种稳定型倒挡锁结构, 包括壳体1、 挡位轴2、 轴套3, 挡位 轴2横向固定在壳体上, 轴套与挡位轴滑动连接, 轴套3的上端侧面固定有操纵杆4, 壳体1的 顶面设有挡位槽5, 壳体的底部设有挡位拨叉6, 挡位拨叉分别为一挡、 二挡、 三挡、 四挡、 五 挡、 倒车挡, 中间为空挡, 轴套3的下端固定有与挡位拨叉6对应的选挡拨叉7, 壳体1的右侧 固定有连接筒8, 连接筒的轴线与挡位轴的轴线平。

13、行, 连接筒8的左端设有滑套9, 连接筒8的 右端设有沉头螺栓10, 沉头螺栓10与连接筒8之间螺纹连接; 如图3、 图4和图5所示, 滑套9的 右端封闭、 左端设有端盖11, 端盖的中心设有通孔12, 滑套9的中心设有限位杆13, 滑套9的 右端与连接筒8右端的沉头螺栓10之间设有压簧14, 限位杆13的左端穿过通孔后位于挡位 拨叉6的五挡与倒车挡之间, 限位杆的左端端面朝向选挡拨叉, 限位杆13的右端设有销轴 15, 销轴15的两端与滑套的侧壁固定连接, 销轴15垂直穿过限位杆与限位杆转动连接, 限位 杆的左端靠近端盖的位置固定有限位销16, 销轴15的两端均套设有扭簧17, 扭簧的两个引。

14、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686944 U 4 脚穿过通孔置于限位销的两侧, 通孔12的孔壁上与扭簧的对应处设有限位凸耳120, 限位凸 耳位于扭簧的两个引脚之间。 0020 结合附图,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挡位拨叉分别为一挡、 二挡、 三挡、 四挡、 五挡、 倒车挡, 其中五挡与倒车挡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限位杆位于五挡与倒车挡之间的位置; 需要 将挡位挂入五挡时, 操纵杆向右移动, 选挡拨叉推动限位杆向右移动(压簧被压缩), 移动至 五挡位操纵杆向后拉动, 选挡拨叉向前进入五挡内, 此时选挡拨叉与限位杆脱离, 限位杆在 压簧的作用下复位后再次回到五挡与倒车挡之间的位置, 因此。

15、五挡无法直接挂入倒车挡, 只有先将五挡回到空挡后才能挂入倒车挡, 从而有效的防止将五挡挂其他挡位时误挂入倒 车挡, 起到行车安全的作用; 五挡回到空挡时, 选挡拨叉从五挡内移动至中间位置并推动限 位杆绕着销轴转动一个角度, 此时限位杆处于倾斜转动, 进而便于选挡拨叉顺畅的进入空 挡, 选挡拨叉不会与限位杆发生干涉、 不会发生卡滞, 稳定性好。 002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 任 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 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 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作出的 简单变化、 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 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686944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0686944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0686944 U 7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0686944 U 8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0686944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稳定 型倒挡锁 结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稳定型倒挡锁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3488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