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pdf
《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34063.X (22)申请日 2019.09.16 (73)专利权人 江苏英万特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大郭庄 街道新郭庄路225号 (72)发明人 陈雷孙喜喜蒋娟 (74)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代理人 李常芳 (51)Int.Cl. C02F 3/34(2006.01) C02F 9/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用于治理黑臭水体 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包括主壳体, 所述主壳体的 上下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主 壳体的上下两端内部均开设有环形槽, 所述上壳 体的底端和下壳体的顶端且与环形槽相对应位 置均固定连接环形板, 所述环形板与环形槽间隙 配合设置, 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过滤板, 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活性炭层, 所述活性炭层 设置于支撑滤板上, 所述主壳体内设有微生物放 置架, 所述微生物放置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 接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 所述主壳体的内侧 壁上且第一矩形块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卡槽。 该实用新型可以很方便的对上、 下壳体进行拆装 使用, 且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更换清理。
3、, 操作简单、 便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683359 U 2020.06.05 CN 210683359 U 1.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包括主壳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壳 体 (1) 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上壳体 (2) 和下壳体 (3) , 所述主壳体 (1) 的上下两端内部均 开设有环形槽 (4) , 所述上壳体 (2) 的底端和下壳体 (3) 的顶端且与环形槽 (4) 相对应位置均 固定连接环形板 (5) , 所述环形板 (5) 与环形槽 (4) 间隙配合设置, 所述上壳体 (2) 的内部固 定设置过滤板 (6) , 所述下。
4、壳体 (3) 的内部设有活性炭层 (8) , 所述活性炭层 (8) 设置于支撑 滤板 (7) 上, 所述主壳体 (1) 内设有微生物放置架 (9) , 所述微生物放置架 (9) 的上下两端分 别固定连接第一矩形块 (10) 和第二矩形块 (11) , 所述主壳体 (1) 的内侧壁上且第一矩形块 (10) 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卡槽 (12) , 所述主壳体 (1) 的内侧壁上且与第二矩形块 (11) 相 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块 (13) , 所述主壳体 (1) 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固定杆 (15) , 所述上壳体 (2) 的底端和下壳体 (3) 的顶端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安装第一固定板 (。
5、16) , 所述主壳体 (1) 的上下两端外侧且与第一固定板 (16) 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第二固定 板 (18) , 所述第一固定板 (16) 和第二固定板 (18) 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杆 (19) , 所述固定 螺杆 (19) 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杆 (15) 的上下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上壳体 (2) 和下壳体 (3) 的结构、 大小相同且以主壳体 (1) 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下壳体 (3) 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支撑滤板 (7) 的下方。
6、固定设置定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卡槽 (12) 的前后两侧纵向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第一矩形块 (10) 上且与螺纹孔相对应位置开 设有圆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支撑块 (13) 内部开设有与第二矩形块 (11) 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槽内部固定安装竖杆 (14) , 所 述竖杆 (14) 的顶端贯穿第二矩形块 (11) 内部的通孔并延伸至其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固定杆 (15) 的上下两端内部均。
7、开设有与固定螺杆 (19) 相适配的螺纹槽 (17)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83359 U 2 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治理黑臭水体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 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微生物法具体是指向水体中投加微生物菌, 微生物菌以黑臭水体中的有机物为营 养物质发生代谢, 净化水体, 从而消除水体黑臭问题。 而且目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 反应装置多数为整体结构, 通常只是对壳体的顶盖进行放置组装, 不能很方便的对壳体内 部进行组装, 不便于后期的更换, 所以, 我们提出一种方便组装的用于。
8、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 物反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 物反应装置, 包括主壳体, 所述主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主壳 体的上下两端内部均开设有环形槽, 所述上壳体的底端和下壳体的顶端且与环形槽相对应 位置均固定连接环形板, 所述环形板与环形槽间隙配合设置, 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 过滤板, 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活性炭层, 所述活性炭层设置于支撑滤板上, 所述主壳体内 。
9、设有微生物放置架, 所述微生物放置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 块, 所述主壳体的内侧壁上且第一矩形块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卡槽, 所述主壳体的内侧 壁上且与第二矩形块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块, 所述主壳体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杆固定 连接固定杆, 所述上壳体的底端和下壳体的顶端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安装第一固定板, 所 述主壳体的上下两端外侧且与第一固定板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 板和第二固定板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杆, 所述固定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杆的上下两 端。 0005 优选的,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结构、 大小相同且以主壳体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立 设置。 000。
10、6 优选的, 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支撑滤板的下方固定设置定位块。 0007 此项设置定位块可以对支撑滤板起到支撑作用。 0008 优选的, 所述卡槽的前后两侧纵向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第一矩形块上且与螺纹孔 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圆形孔。 0009 此项设置通过安装螺杆可以对第一矩形块进行固定作用。 0010 优选的, 所述支撑块内部开设有与第二矩形块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槽内部固定安装 竖杆, 所述竖杆的顶端贯穿第二矩形块内部的通孔并延伸至其上方。 0011 此项设置滑槽和竖杆, 可以保证第二矩形块的放置稳固, 不易出现晃动。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683359 U 3 0012 优选。
11、的, 所述固定杆的上下两端内部均开设有与固定螺杆相适配的螺纹槽。 0013 此项设置螺纹槽, 可以对固定螺杆起到固定作用, 且方便拆卸。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通过固 定杆、 第一固定板、 第二固定板、 螺纹槽和固定螺杆的设置, 在环形槽和环形板的密封配合 下, 在保证主壳体与上、 下壳体连接稳定的同时, 可以很方便对上、 下壳体进行操作拆装, 从 而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更换清理, 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
12、018 图中: 1、 主壳体; 2、 上壳体; 3、 下壳体; 4、 环形槽; 5、 环形板; 6、 过滤板; 7、 支撑滤 板; 8、 活性炭层; 9、 微生物放置架; 10、 第一矩形块; 11、 第二矩形块; 12、 卡槽; 13、 支撑块; 14、 竖杆; 15、 固定杆; 16、 第一固定板; 17、 螺纹槽; 18、 第二固定板; 19、 固定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
13、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包 括主壳体1, 所述主壳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上壳体2和下壳体3, 所述主壳体1的上下 两端内部均开设有环形槽4, 所述上壳体2的底端和下壳体3的顶端且与环形槽4相对应位置 均固定连接环形板5, 所述环形板5与环形槽4间隙配合设置, 所述上壳体2的内部固定设置 过滤板6, 所述下壳体3的内部设有活性炭层8, 所述活性炭层8设置于支撑滤板7上, 所述主 壳体1内设有微生物放置架9, 所述微生物放置架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
14、定连接第一矩形块10 和第二矩形块11, 所述主壳体1的内侧壁上且第一矩形块10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卡槽12, 所述主壳体1的内侧壁上且与第二矩形块11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3, 所述主壳体1 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固定杆15, 所述上壳体2的底端和下壳体3的顶端左右两端外 侧均固定安装第一固定板16, 所述主壳体1的上下两端外侧且与第一固定板16相对应位置 固定安装第二固定板18, 所述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8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杆19, 所述固定螺杆19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杆15的上下两端。 0021 具体的, 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结构、 大小相同且以主壳体1的中轴线为中。
15、心对 立设置。 0022 具体的, 所述下壳体3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支撑滤板7的下方固定设置定位块。 0023 具体的, 所述卡槽12的前后两侧纵向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第一矩形块10上且与螺 纹孔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圆形孔。 0024 具体的, 所述支撑块13内部开设有与第二矩形块11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槽内部固定 安装竖杆14, 所述竖杆14的顶端贯穿第二矩形块11内部的通孔并延伸至其上方。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683359 U 4 0025 具体的, 所述固定杆15的上下两端内部均开设有与固定螺杆19相适配的螺纹槽 17。 0026 该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使用时, 在定。
16、位块的支撑下可以使支撑 滤板7放置在下壳体3内部, 接着在支撑滤板7上放置活性炭层8, 可以起到吸附、 除臭作用, 通过将微生物放置架9的底端的第二矩形块11放置在支撑块13内, 在滑槽和竖杆14的设置 下, 可以保证第二矩形块11的放置稳定, 接着通过在卡槽12和第一矩形块10内部安装螺栓 可以对第一矩形块10进行稳定设置, 从而可以保证微生物放置架9的稳定, 不易出现晃动, 且方便后期操作拆卸使用, 通过使上壳体2底端与下壳体3顶端的环形板5穿插在主壳体1底 端的环形槽4内, 可以使主壳体1与上壳体2、 下壳体3的紧密设置, 且通过在第一固定板16和 第二固定板18的内部安装固定螺杆19,。
17、 使固定螺杆19的另一端与固定杆内部的螺纹槽17连 接, 可以保证其连接稳固, 组装方便, 且便于对主壳体1内部进行清理使用。 0027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683359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683359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683359 U 7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治理 水体 微生物 反应 装置
电动车玩具车配件清洗设备.pdf
电缆架设用缓冲夹具.pdf
保温墙体连接结构.pdf
卧式液压装配机.pdf
密封胶圈结构.pdf
电缆挤出设备.pdf
自动数控陶瓷茶壶磨口机.pdf
用于锂云母矿的浮选装置.pdf
汽车用线性灯光模块.pdf
多腔体注压成型模具的均匀冷却结构.pdf
空气环境监测装置.pdf
污水净化处理装置.pdf
自动反清洗管道过滤器.pdf
智慧采油系统.pdf
内科护理诊断监测呼吸装置.pdf
压滤机接液翻板支撑结构.pdf
工程材料切割装置.pdf
双侧气囊压榨机罐体.pdf
滚动筛.pdf
均温板.pdf
活塞止转销压力检测装置.pdf
数据抽取与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路面隔离装置.pdf
基于中继技术的UWB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pdf
膨化食品原料清洗装置.pdf
低GI冲泡速食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路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生态旅游资源卫星遥感数据批量处理及下载系统.pdf
焦炉烟气去除焦油的装置及方法.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海洋牧场投喂系统.pdf
脉冲信号的时间及电荷测量方法及装置.pdf
废钢破碎的防阻塞布袋除尘器.pdf
具有防螺栓脱落的方向盘转向柱加强支架.pdf
医用空间系统防感染隔离诊断工作装置.pdf
地质勘察钻探装置中的探头.pdf
供电电杆导线提升器设备.pdf
分时轮桨驱动的并列双旋翼陆空两用自平衡载具.pdf
混凝土泵管固定结构.pdf
中央空调远程控制切断装置.pdf
防撞式医药中间体存储装置.pdf
避免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防护装置.pdf
用于脚部韧带康复的装置.pdf
工业油水分离除渣机.pdf
固定执手座执手锁.pdf
具有过滤功能的调味品原料清洗装置.pdf
光伏网框地基结构.pdf
挂卡结构.pdf
可移动式大采高液压支架维修平台.pdf
真空相变炉.pdf
无线供电蓝牙锁具.pdf
基于虹吸回胶以及气动固化的双组份点胶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