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梯.pdf
《折叠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梯.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118866.7 (22)申请日 2019.07.16 (73)专利权人 戈斯普丁斯托亚诺夫柴卡洛 夫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塞尔莫伍德赛 德博士142号 (72)发明人 戈斯普丁斯托亚诺夫柴卡洛夫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尹君君 (51)Int.Cl. E06C 1/18(2006.01) E06C 1/383(2006.01) E06C 7/10(2006.01) E06C 7/06(2006.01) (54)。
2、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折叠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梯, 包括: 前框 架和后框架, 前框架上设有前脚踏板, 后框架上 设有后脚踏板, 前框架和后框架的一端铰接, 前 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设有展开固定支架, 当需要人 字梯状态时, 前框架和后框架展开预设夹角, 然 后通过固定支架将框架进行固定, 以提高梯子的 稳定性; 当需要直梯状态时, 将后框架以铰接轴 为转轴进行转动, 直至两者构成直梯, 然后通过 紧固件进行固定即可; 使用完之后, 将前框架和 后框架进行合拢, 通过锁定螺丝进行固定即可实 现收纳, 此外框架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脚, 当 支撑梯子的承载面为阶梯面时, 可将后框架底。
3、部 的支撑脚拆下再进行使用, 因此可根据使用场 景, 变换折叠梯的状态, 提高了折叠梯的适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8页 CN 210685838 U 2020.06.05 CN 210685838 U 1.一种折叠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前框架和后框架, 所述前框架上设有前脚踏板, 所述 后框架上设有后脚踏板, 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的一端铰接, 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 之间设有展开固定支架, 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以预设夹角进行固 定, 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以水平状态进行固定 的紧固件, 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底部均可。
4、拆卸连接有支撑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框架上端设有置物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物架上设有多个形状不同的收纳 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框架的上端自所述前框架与所述 后框架的铰接处向上延伸, 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后框架和所述前框架的延伸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前框架铰 接, 另一端与所述后框架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框架上设有多个沿其边框的长度 方向设置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支架的端部有选择地与。
5、其中一个所述固定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各 自底部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的间距大于框架的宽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85838 U 2 一种折叠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梯子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梯。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折叠梯通常是由带脚踏板的前、 后框架构成, 前、 后两个框架的上端通过铰 链实现可转动连接, 前后框架以铰链为转动轴, 折叠后处于收纳状态, 展开后处于人字型状 态。 0003 此外, 现有的折叠梯功能较为单一, 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例如不能在提 供置物。
6、架的同时, 还能在收纳状态、 人字型及直梯型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另外也难以适用于 地形不平的场景。 0004 因此, 如何提供一种可折叠梯, 以丰富其适用性,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 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梯, 能够丰富折叠梯的适用范围。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折叠梯, 包括: 前框架和后框架, 所述前框架上设有前脚踏板, 所述后框架上 设有后脚踏板, 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的一端铰接, 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之间设有 展开固定支架, 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以预设。
7、夹角进行固定, 所述 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以水平状态进行固定的紧固 件, 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底部均可拆卸连接有支撑脚。 0008 优选地, 所述前框架上端设有置物架。 0009 优选地, 所述置物架上设有多个形状不同的收纳槽。 0010 优选地, 所述前框架的上端自所述前框架与所述后框架的铰接处向上延伸, 所述 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后框架和所述前框架的延伸端上。 0011 优选地, 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前框架铰接, 另一端与所述后框架可拆卸连 接。 0012 优选地, 所述后框架上设有多个沿其边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支 架的端部有选择地与其中一。
8、个所述固定部连接。 0013 优选地, 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各自底部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的间距大 于框架的宽度。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 包括: 前框架和后框架, 前框架上设有前脚踏 板, 后框架上设有后脚踏板, 前框架和后框架的一端铰接, 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设有展开固 定支架, 当需要人字梯状态时, 前框架和后框架展开预设夹角, 然后通过固定支架将框架进 行固定, 以提高梯子的稳定性; 当需要直梯状态时, 将后框架以铰接轴为转轴进行转动, 直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685838 U 3 至两者构成直。
9、梯, 然后通过紧固件将两者进行固定即可, 其中可通过锁定螺丝进行固定; 使 用完之后, 将前框架和后框架进行合拢, 最后通过锁定螺丝进行固定即可实现收纳, 此外前 框架和后框架底部均可拆卸连接有支撑脚, 当支撑梯子的承载面为阶梯面时, 可将后框架 底部的支撑脚拆下再进行使用; 当承载面较为狭窄时, 可将前后框架底部的支撑脚均拆下, 因此可根据使用场景, 变换折叠梯的状态, 提高了折叠梯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10、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 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处于人字型形态时的立 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上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 图; 0019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主视 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处于直梯形态时的立体 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图5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
11、种折叠梯的支撑脚的结构示意 图; 0024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应用于阶梯面时的结构 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如下: 0026 1为前框架, 2为后框架, 3为铰接支架, 4为铰接轴, 5为前脚踏板, 6为后脚踏板, 7为 固定支架, 8为转轴, 9为紧固螺丝, 10为置物架, 11为零件盒, 12为收纳槽, 13为锁定螺丝, 14 为支撑脚, 15为紧固螺钉, 16为定位销钉, 17为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12、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请参考图1图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处于 人字型形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折叠 梯上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 供的一种折叠梯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685838 U 4 一种折叠梯处于直梯形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13、图6为图5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 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的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 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应用于阶梯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 包括: 前框架1和后框架2, 前框架1上设 有前脚踏板5, 后框架2上设有后脚踏板6, 前框架1和后框架2的一端铰接, 具体地, 可在前框 架1的侧边框上设置铰接支架3, 后框架2通过铰接轴4铰接在铰接支架3上, 前框架1和后框 架2之间设有展开固定支架7, 当需要人字梯状态时, 前框架1和后框架2展开预设夹角, 然后 通过固定支架7将框架进行固定, 以提高。
14、梯子的稳定性; 当需要直梯状态时, 将后框架2以铰 接轴4为转轴8进行转动, 直至两者构成直梯, 然后通过紧固件将两者进行固定即可, 其中可 通过锁定螺丝13进行固定; 使用完之后, 将前框架1和后框架2进行合拢, 最后通过锁定螺丝 13进行固定即可实现收纳, 此外前框架1和后框架2底部均可拆卸连接有支撑脚14, 当支撑 梯子的承载面为阶梯面时, 可将后框架2底部的支撑脚14拆下再进行使用; 当承载面较为狭 窄时, 可将前后框架底部的支撑脚14均拆下, 因此可根据使用场景, 变换折叠梯的状态, 提 高了折叠梯的适用性。 0030 进一步地, 前框架1上端设有置物架10, 置物架10上设有零件盒。
15、11用于放置螺丝、 零件或小型工具等, 此外置物架10上设有多个形状不同的收纳槽12, 收纳槽12用于放置锤 子、 螺丝刀等工具, 便于使用者按需取用或更换,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效果。 0031 具体地, 前框架1的上端自前框架1与后框架2的铰接处向上延伸, 即后框架2的上 端铰接在前框架1的上端靠下的位置, 紧固件固定在后框架2和前框架1的延伸端上, 此时为 直梯状态。 0032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的固定支架7的使用效果, 固定支架7的一端与前框架1铰 接, 另一端与后框架2可拆卸连接, 例如可在后框架2上设置紧固螺丝9, 固定支架7的一端通 过转轴8铰接在后框架2上, 另一端设置有。
16、卡槽, 当需要人字型形态时, 将卡槽卡接在紧固螺 丝9上即可实现两个之间框架的固定。 0033 进一步地, 后框架2上设有多个沿其边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部, 固定支架7的 端部有选择地与其中一个固定部连接, 其中固定可以为销钉或者螺钉等连接件, 当需要不 同的框架夹角时, 选择相应的固定部进行固定, 因此可提高折叠梯的适用场景。 0034 为了提高折叠梯的支撑稳定性, 前框架1和后框架2各自底部设置的两个支撑脚14 之间的间距大于框架的宽度, 其中框架的边框上设有定位孔17, 支撑脚14可通过定位销钉 16插设在定位孔17中实现定位, 然后通过紧固螺钉15进行固定, 此外还可在支撑脚14的底。
17、 部设置耐磨层。 0035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6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685838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8 页 6 CN 210685838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8 页 7 CN 210685838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8 页 8 CN 210685838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8 页 9 CN 210685838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0 CN 210685838 U 10 图6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1 CN 210685838 U 11 图7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2 CN 210685838 U 12 图8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3 CN 210685838 U 13 。
- 内容关键字: 折叠
地基侧壁防坍塌的支护板.pdf
快拆式刀具组件.pdf
可伸缩导向装置.pdf
长度小的望远镜.pdf
新型的物料吸取、翻转装置.pdf
硅粉制备除尘系统.pdf
居中夹紧机构.pdf
多方位调节式化纤面料圆筒针织机导纱器.pdf
单轴承反射式绝对值编码器.pdf
带自调节头罩的按摩椅.pdf
用于水力集矿装置测试的试验水槽.pdf
环卫用垃圾固液分离装置.pdf
糖浆原料液混合搅拌装置.pdf
具有防偏移功能的不锈钢板料下料装置.pdf
器械清洗装置.pdf
半导体器件散热装置.pdf
防撞的建筑工程防护支架.pdf
GJB 73771射频识别空中接口协议标准的液态生物样本射频标签.pdf
用于电源柜的接地式支撑结构.pdf
便于携带的钢构焊接装置.pdf
三体保温磁力泵.pdf
用于饲料生产的混合搅拌装置.pdf
环控天线射频前端组件及系统.pdf
储能电池的放电策略制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深浅层特征融合的浮选过程工况识别方法.pdf
集成MEMS-CMOS的气体传感器芯片及制备方法.pdf
路侧车辆停泊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动态遥感技术的国土测绘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含有撕裂检测功能的矿用皮带输送机及方法.pdf
低Pt负载MXene-碳纳米管气凝胶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医疗废物处理装置.pdf
空心型材挤压模具分流孔快速优化方法.pdf
骨科钻孔固定装置.pdf
交流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供电方法.pdf
固化炉传送带清洁装置.pdf
NORD存储阵列及其制造方法、存储器.pdf
数据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pdf
吨袋拆包装置.pdf
新型扫描电路.pdf
调试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多岔路口用指示牌.pdf
煤矿绑丝钻头.pdf
实现氢燃料电池电压高速采集和实时传输的装置与方法.pdf
基于光场分布的合成孔径相机标定方法.pdf
适应物料溶液波动的MVR蒸发设备.pdf
投影仪镜头伸缩装置.pdf
构造柱套模及用其预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的施工方法.pdf
基于气象数据相似度分析和LSTM神经网络实现光伏电站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pdf
高压围栏联动装置.pdf
逆变器系统的PI分区控制方法.pdf
含伪绵马素的杀虫剂组合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