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pdf
《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360792.8 (22)申请日 2019.08.20 (73)专利权人 中煤特殊凿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东山路131号 (72)发明人 张绍峰周健亓燕秋吴枝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740 代理人 戴丽伟 (51)Int.Cl. E04H 17/16(2006.01) E04G 21/3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 。
2、置, 包括支撑柱、 保护板和防护组件, 所述支撑柱 的下端侧表面中心均焊接固定有支脚, 且支撑柱 的中段侧表面粘接有反光警示条, 并且支撑柱的 内部下端开设有预留腔, 所述支撑柱的上段前后 侧表面均固定有安装块, 所述保护板的前端侧表 面固定有把手, 且保护板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 板, 并且固定板的下端表面焊接有连接脚, 所述 支撑柱的上端表面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防护组件 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 该 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利用同名磁极磁吸抗震的 效果辅助外侧硬弹簧对外物进行吸震, 大大减少 了作业过程中工具和管材高空坠落对路人造成 的人身伤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
3、3页 CN 210714104 U 2020.06.09 CN 210714104 U 1.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包括支撑柱(1)、 保护板(6)和防护组件(11),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支撑柱(1)的下端侧表面中心均焊接固定有支脚(2), 且支撑柱(1)的中段侧表面粘 接有反光警示条(3), 并且支撑柱(1)的内部下端开设有预留腔(4), 所述支撑柱(1)的上段 前后侧表面均固定有安装块(5), 所述保护板(6)的前端侧表面固定有把手(7), 且保护板 (6)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板(8), 并且固定板(8)的下端表面焊接有连接脚(9), 所述支撑柱 (1)的上端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0), 。
4、所述防护组件(1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片(12) 和第二防护片(13), 且第一防护片(12)和第二防护片(13)的外侧表面均固定有连接块 (14), 并且第一防护片(12)的内部上端中心开设有第一滑槽(15), 所述第一防护片(12)的 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6), 所述第二防护片(13)的上端固定有突出块(17), 所述保护板(6) 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8), 且空腔(18)的内部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吸震垫(19), 并且吸震垫 (19)的内侧等间距固定有硬弹簧(20), 所述硬弹簧(20)的内部中心安装有吸震组件(21), 且吸震组件(21)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动件(22)和第二活动件。
5、(23), 并且第二活动件(23) 卡套固定在第一活动件(2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块(5)关于 支撑柱(1)的上段前后侧表面中心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板(6)、 把手 (7)、 固定板(8)和连接脚(9)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且保护板(6)通过连接脚(9)与支撑柱(1) 组成卡槽结构, 并且连接脚(9)的纵截面呈 “U” 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10)关于 支撑柱(1)的上端表面中心位置对称开设有四组。
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护片(12) 和第二防护片(13)均通过外侧的连接块(14)与支撑柱(1)上表面开设的安装槽(10)卡槽连 接, 并且支撑柱(1)与防护组件(11)组成拆卸安装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防护片(13) 通过突出块(17)与第一防护片(12)内部的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6)组成滑动结构, 且 第一防护片(12)和第二防护片(13)外侧表面固定的连接块(14)横截面呈 “T” 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7、滑槽(15)和 第二滑槽(16)相互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活动件(23) 与第一活动件(22)组成升降结构, 且第二活动件(23)与第一活动件(22)均具有磁性, 并且 第二活动件(23)和第一活动件(22)相邻表面互为同名磁极。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14104 U 2 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施工人员进入该房屋建筑的外部的地方, 往往会搭建有防护栏板, 该设置是为 了防止高空处的物品落下砸伤外围人群, 对外。
8、围人群的人身安全起保护左右, 但是现有的 大部分防护栏板仅仅为单一形状的板材组装, 其拼装结构复杂, 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 坠物落地反弹的遮挡效果, 但是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及隐患, 且防护板材的内部结构也较为 单一, 存在防护性能较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 在原有的房屋建筑用防护栏板基础 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解决了现有 的部分防护栏板仅仅为单一形状的板材组装, 其拼装结构复杂, 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 坠物落地反弹的遮挡效果, 但是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及隐患, 且防护板材的。
9、内部结构也较为 单一, 存在防护性能较差的问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包括 支撑柱、 保护板和防护组件, 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侧表面中心均焊接固定有支脚, 且支撑柱的 中段侧表面粘接有反光警示条, 并且支撑柱的内部下端开设有预留腔, 所述支撑柱的上段 前后侧表面均固定有安装块, 所述保护板的前端侧表面固定有把手, 且保护板的两侧均焊 接有固定板, 并且固定板的下端表面焊接有连接脚, 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表面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防护组件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 且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的 外侧表面均。
10、固定有连接块, 并且第一防护片的内部上端中心开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第一防 护片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第二防护片的上端固定有突出块, 所述保护板的内部开 设有空腔, 且空腔的内部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吸震垫, 并且吸震垫的内侧等间距固定有硬弹 簧, 所述硬弹簧的内部中心安装有吸震组件, 且吸震组件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动件和第 二活动件, 并且第二活动件卡套固定在第一活动件内部。 0007 优选的, 所述安装块关于支撑柱的上段前后侧表面中心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 0008 优选的, 所述保护板、 把手、 固定板和连接脚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且保护板通过连 接脚与支撑柱组成卡槽结构, 并且连接脚的纵截面。
11、呈 “U” 字形结构。 0009 优选的, 所述安装槽关于支撑柱的上端表面中心位置对称开设有四组。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均通过外侧的连接块与支撑柱上表面开设 的安装槽卡槽连接, 并且支撑柱与防护组件组成拆卸安装结构。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二防护片通过突出块与第一防护片内部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组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714104 U 3 成滑动结构, 且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外侧表面固定的连接块横截面呈 “T” 字形结构。 0012 优选的, 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互贯通。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二活动件与第一活动件组成升降结构, 且第二活动。
12、件与第一活动 件均具有磁性, 并且第二活动件和第一活动件相邻表面互为同名磁极。 0014 (三)有益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 该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通过第二活动件与第一活动件均具有磁性, 且其两 者卡套连接, 并且第二活动件和第一活动件相邻表面互为同名磁极, 该结构利用同名磁极 磁吸抗震的效果辅助外侧硬弹簧对外物进行吸震, 大大减少了作业过程中工具和管材高空 坠落对路人造成的人身伤害。 0017 (2)、 该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通过保护板的焊接角度呈倾斜结构, 该结构能避免 坠落物掉落至防护装置外侧, 出现砸伤行人的情。
13、况, 结构设计合理。 0018 (3)、 该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通过需要进行收尾工作, 可对保护板拆卸存放, 相邻 的支撑柱能够通过侧的防护组件向外拉开, 该结构能够增大装置的防护范围, 并能一定程 度上减少防护装置的使用量, 可将剩余的防护组件进行存储, 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脚与支撑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护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 1、 支撑柱; 2、 支脚; 3。
14、、 反光警示条; 4、 预留腔; 5、 安装块; 6、 保护板; 7、 把手; 8、 固定板; 9、 连接脚; 10、 安装槽; 11、 防护组件; 12、 第一防护片; 13、 第二防护片; 14、 连接 块; 15、 第一滑槽; 16、 第二滑槽; 17、 突出块; 18、 空腔; 19、 吸震垫; 20、 硬弹簧; 21、 吸震组件; 22、 第一活动件; 23、 第二活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
15、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如图1-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包括支 撑柱1、 支脚2、 反光警示条3、 预留腔4、 安装块5、 保护板6、 把手7、 固定板8、 连接脚9、 安装槽 10、 防护组件11、 第一防护片12、 第二防护片13、 连接块14、 第一滑槽15、 第二滑槽16、 突出块 17、 空腔18、 吸震垫19、 硬弹簧20、 吸震组件21、 第一活动件22和第二活动件23, 支撑柱1的下 端侧表面中心均焊接固定有支脚2, 且支撑柱1的中段侧。
16、表面粘接有反光警示条3, 并且支撑 柱1的内部下端开设有预留腔4, 支撑柱1的上段前后侧表面均固定有安装块5, 保护板6的前 端侧表面固定有把手7, 且保护板6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板8, 并且固定板8的下端表面焊接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714104 U 4 有连接脚9, 支撑柱1的上端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0, 防护组件1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 片12和第二防护片13, 且第一防护片12和第二防护片13的外侧表面均固定有连接块14, 并 且第一防护片12的内部上端中心开设有第一滑槽15, 第一防护片1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 16, 第二防护片13的上端固定有突出块17, 保护板6。
17、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8, 且空腔18的内部 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吸震垫19, 并且吸震垫19的内侧等间距固定有硬弹簧20, 硬弹簧20的内 部中心安装有吸震组件21, 且吸震组件21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动件22和第二活动件23, 并且第二活动件23卡套固定在第一活动件22内部; 0027 安装块5关于支撑柱1的上段前后侧表面中心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 该结构便于装 置内部组件相互组合; 0028 保护板6、 把手7、 固定板8和连接脚9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且保护板6通过连接脚9与 支撑柱1组成卡槽结构, 并且连接脚9的纵截面呈 “U” 字形结构,“U” 字形结构的连接脚9能够 便于保护板6与装置装置基。
18、座进行稳定固定; 0029 安装槽10关于支撑柱1的上端表面中心位置对称开设有四组, 该设置能够便于装 置组件结合; 0030 第一防护片12和第二防护片13均通过外侧的连接块14与支撑柱1上表面开设的安 装槽10卡槽连接, 并且支撑柱1与防护组件11组成拆卸安装结构, 结构灵活, 便于工作人员 进行拆装; 0031 第二防护片13通过突出块17与第一防护片12内部的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6组 成滑动结构, 且第一防护片12和第二防护片13外侧表面固定的连接块14横截面呈 “T” 字形 结构, 便于装置内部组件进行组装; 0032 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6相互贯通, 便于装置组件进行展开,。
19、 结构灵活; 0033 第二活动件23与第一活动件22组成升降结构, 且第二活动件23与第一活动件22均 具有磁性, 并且第二活动件23和第一活动件22相邻表面互为同名磁极, 该结构利用同名磁 极磁吸抗震的效果辅助外侧硬弹簧20进行吸震抗震。 0034 使用时, 首先需要将该装置放置在使用位置, 再将支撑柱1通过支脚2放置依次放 置在地面上, 再将防护组件11通过两侧的连接块14与支撑柱1上端开设的安装槽10进行卡 槽连接, 防护组件11通过连接块14依次与支撑柱1连接, 保护板6通过两侧固定板8下端的连 接脚9与支撑柱1前后表面的安装块5卡槽固定, 装置便可进行使用, 支撑柱1侧表面的反光 。
20、警示条3能够在夜间对车辆起到警示效果, 增加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 保护板6内部开设有 空腔18, 且空腔18的内部上下两侧均固定有橡胶材质的吸震垫19, 该结构能够对上端的掉 落物进行吸震, 并且空腔18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硬弹簧20, 硬弹簧20内部固定有吸震组件21, 吸震组件21由第一活动件22和第二活动件23组合而成, 第二活动件23与第一活动件22均具 有磁性, 第二活动件23和第一活动件22相邻表面互为同名磁极, 该结构利用同名磁极磁吸 抗震的效果辅助外侧硬弹簧20对外物进行吸震, 大大减少了作业过程中工具和管材高空坠 落对路人造成的人身伤害, 保护板6的焊接角度呈倾斜结构, 该结构能。
21、避免坠落物掉落至防 护装置外侧, 出现砸伤行人的情况, 结构设计合理, 在房屋建筑基本修筑完毕后, 需要进行 收尾工作, 此时保护板6便可进行拆卸存放, 相邻的支撑柱1能够通过侧的防护组件11向外 拉开, 该结构能够增大装置的防护范围, 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防护装置的使用量, 可将剩余 的防护组件11进行存储, 使用便捷, 这就是该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同时本说明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714104 U 5 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 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5 综上可得, 该房屋建筑用防护装置, 通过第二活动件23与第一活动件22均具有磁 性, 且。
22、其两者卡套连接, 并且第二活动件23和第一活动件22相邻表面互为同名磁极, 该结构 利用同名磁极磁吸抗震的效果辅助外侧硬弹簧20对外物进行吸震, 大大减少了作业过程中 工具和管材高空坠落对路人造成的人身伤害, 且保护板6的焊接角度呈倾斜结构, 该结构能 避免坠落物掉落至防护装置外侧, 出现砸伤行人的情况, 结构设计合理, 并且需要进行收尾 工作, 可对保护板6拆卸存放, 相邻的支撑柱1能够通过侧的防护组件11向外拉开, 该结构能 够增大装置的防护范围, 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防护装置的使用量, 可将剩余的防护组件11 进行存储, 使用便捷。 0036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
23、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 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714104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0714104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0714104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0714104 U 9 。
- 内容关键字: 房屋建筑 防护 装置
多功能信号采集控制器.pdf
用于汽车曲轴加工用表面打磨装置.pdf
金属锂锭包装装置.pdf
漏电检测设备.pdf
用于管件与端盖焊接的夹具.pdf
电池检测防爆机构.pdf
塑料造粒机用输送装置.pdf
可调路灯.pdf
用于保护电池及储存运输安全的熔断片.pdf
用于不锈钢开平机的可调限位装置.pdf
摆动脉冲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车载充电器.pdf
隧道内部照明装置.pdf
抗冲击耐腐蚀风机叶片.pdf
装盒机入盒机构及装盒机.pdf
轨道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pdf
电极植入设备.pdf
阀门加工用尺寸检测装置.pdf
汽车地桩锁的防撞装置.pdf
污水处理用生态浮床.pdf
汽车散热器管路折弯工装.pdf
玻璃幕墙拼接装置.pdf
钢筋衍架楼承板防漏浆结构及楼承板.pdf
充电桩用防撞阻拦杆.pdf
电视音频测试装置.pdf
定位装夹设备及加工系统.pdf
基于BIM和AI大模型的工程进度管理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4D毫米波雷达的目标航迹起始方法.pdf
基于多层级虚拟电厂的能量协调控制分配方法及系统.pdf
钻孔灌注桩清孔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
建筑施工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接插件到位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其介质.pdf
一种吹冷风的生物安全柜.pdf
树脂浇注体试样成型模具与成型方法.pdf
国画立体光显装裱画框.pdf
一种颈部运动量监控方法及设备.pdf
一种低品位热源热量提取装置.pdf
一种工体垂直定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pdf
生物质直燃炉.pdf
一种鼓型卸料装置及其气动输送物料传输系统.pdf
一种利用格利雅试剂法合成氢化铝钠的方法.pdf
用于农药残余检测预处理的均浆机及均浆工艺.pdf
过滤材料、过滤元件、过滤模块及其加工方法.pdf
一种真空搅拌桶的气压式提升装置.pdf
一种对称性可调的三角波合成装置.pdf
多用途塑料排水检查井可调式模具.pdf
无室内机空气净化调节器的蒸发箱.pdf
一种模块化信号切换回路.pdf
一种新型的微棱镜型反光材料模具的制作方法.pdf
粉煤灰酸浸综合回收钒、钾工艺的方法.pdf
液压钻机自动上下钻杆控制系统、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