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机构.pdf
《换向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向机构.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83671.0 (22)申请日 2019.05.14 (73)专利权人 梅苏鸿 地址 528445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旭日领 裕15栋204 (72)发明人 梅苏鸿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 曾嘉仪徐朝荣 (51)Int.Cl. F16H 3/4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换向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向机构, 包括固定 件、 输。
2、入轮、 第一端部传动结构、 第二端部传动结 构、 传动轮、 从动轮、 移动件、 凸轮、 拨杆及安装 轮, 输入轮与从动轮固定连接, 传动轮及从动轮 转动安装于移动件, 第一端部传动结构与传动轮 啮合传动, 第二端部传动结构与从动轮啮合传 动; 第一端部传动结构及第二端部传动结构分别 转动安装于移动件两端, 凸轮与安装轮转动安装 于固定件, 拨杆安装于凸轮, 拨杆推动移动件上 下移动, 使第一端部传动结构或第二端部传动结 构与安装轮啮合传动。 工作时, 外部动力带动输 入轮转动, 使传动轮及从动轮转动, 拨杆推动移 动件上下移动, 使第一端部传动结构或第二端部 传动结构与安装轮啮合传动, 从而实。
3、现换向功 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0715773 U 2020.06.09 CN 210715773 U 1.一种换向机构, 包括固定件、 输入轮、 第一端部传动结构、 第二端部传动结构、 传动 轮、 从动轮、 移动件、 凸轮、 拨杆及安装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轮与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轮及所述从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 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与所述传动轮啮 合传动, 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与所述从动轮啮合传动; 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及所述第 二端部传动结构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两端, 所述凸轮与所述安装轮转动安装于所述 固定件, 所述拨杆安装于所述。
4、凸轮, 所述拨杆推动所述移动件上下移动, 使所述第一端部传 动结构或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与所述安装轮啮合传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输出轮, 所述输出 轮与所述安装轮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链条, 所述链条啮 合传动于所述输出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条包括挡块, 所述输出轮带动所 述链条转动, 使所述挡块抵触于所述拨杆, 所述拨杆推动所述移动件移动, 从而使所述第一 端部传动结构或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与所述安装轮啮合传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机构, 其。
5、特征在于: 所述挡块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链条呈环 形, 两个所述挡块将所述链条分割为两个链条段, 分别为工作链条段和盲区链条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块设有倾斜面, 所述盲区链条段 正对所述倾斜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轮包括输入轴, 所述输入轴与 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及 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相对两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包括第三齿轮及 第四齿轮, 所述。
6、第三齿轮及所述第四齿轮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相对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安装轴, 所述拨杆 呈Y型, 所述拨杆通过所述安装轴安装于所述凸轮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15773 U 2 换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处理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金属零配件作表面处理时会批量放入滚桶中, 再将滚桶浸入相应的溶液中, 同时滚桶旋转搅拌金属零配件翻动, 让金属零配件均匀地接受相应的溶液进行化学处理完 成工艺处理, 现时工业跨入了竞争激烈时期,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工企业纷纷对生。
7、产设 备进行更新换代。 传统的表面处理生产线中的滚桶是有盖的, 即使整合到自动生产线中还 需要人工介入及复杂的机械构来开关桶盖, 从而影响生产整体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换向机构, 其能 解决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换向机构, 包括固定件、 输入轮、 第一端部传动结构、 第二端部传动结构、 传动 轮、 从动轮、 移动件、 凸轮、 拨杆及安装轮, 所述输入轮与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轮 及所述从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 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与所述传动轮啮合。
8、传动, 所 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与所述从动轮啮合传动; 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及所述第二端部传动 结构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两端, 所述凸轮与所述安装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件, 所 述拨杆安装于所述凸轮, 所述拨杆推动所述移动件上下移动, 使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或 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与所述安装轮啮合传动。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输出轮, 所述输出轮与所述安装轮固定连接。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链条, 所述链条啮合传动于所述输出轮。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链条包括挡块, 所述输出轮带动所述链条转动, 使所述挡块抵触于 所述拨杆, 所述拨杆推动所述移动件移动,。
9、 从而使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或所述第二端部 传动结构与所述安装轮啮合传动。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挡块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链条呈环形, 两个所述挡块将所述链条分 割为两个链条段, 分别为工作链条段和盲区链条段。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挡块设有倾斜面, 所述盲区链条段正对所述倾斜面。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输入轮包括输入轴, 所述输入轴与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及所 述第二齿轮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相对两侧。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包括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 所述第三齿轮及所 述第四齿轮。
10、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相对两侧。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安装轴, 所述拨杆呈Y型, 所述拨杆通过所述安装 轴安装于所述凸轮上。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715773 U 3 0015 相比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及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两 端, 所述凸轮与所述安装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件, 所述拨杆安装于所述凸轮, 所述拨杆推 动所述移动件上下移动, 使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或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与所述安装轮 啮合传动。 工作时, 外部动力带动所述输入轮转动, 使所述传动轮及所述从动轮转动, 所述 。
11、拨杆推动所述移动件上下移动, 使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或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与所述 安装轮啮合传动, 从而实现换向功能。 0017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 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向机构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 图2为图1所示换向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0020 图3为图1所示换向机构的又立体图; 0021 图4为图1所示换向机构的分解图; 0022 图5为图1所示。
12、换向机构的另一分解图; 0023 图6为图1所示换向机构的第一剖视图; 0024 图7为图1所示换向机构的第二剖视图。 0025 图中: 10、 固定件; 20、 输入轮; 21、 输入轴; 30、 输出轮; 40、 链条; 41、 挡块; 411、 倾斜 面; 50、 第一端部传动结构; 51、 第一齿轮; 52、 第二齿轮; 60、 第二端部传动结构; 61、 第三齿 轮; 62、 第四齿轮; 70、 传动轮; 80、 从动轮; 90、 移动件; 92、 凸轮; 93、 拨杆; 94、 安装轴; 95、 安 装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 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
13、进一步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 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 实施例。 0027 需要说明的是, 当组件被称为 “固定于” 另一个组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个组件, 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设置于” 另一个组件, 它 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 的” 、“水平的” 、“左” 、“右”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
14、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及/或” 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 请参阅图1-7, 一种换向机构, 包括固定件10、 输入轮20、 第一端部传动结构50、 第 二端部传动结构60、 传动轮70、 从动轮80、 移动件90、 凸轮92、 拨杆93及安装轮95, 所述输入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715773 U 4 轮20与所述从动轮80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轮70及所述从动轮80转动安。
15、装于所述移动件90, 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50与所述传动轮70啮合传动, 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60与所述从动 轮80啮合传动; 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50及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60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 移动件90两端, 所述凸轮92与所述安装轮95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件10, 所述拨杆93安装于 所述凸轮92, 所述拨杆93推动所述移动件90上下移动, 使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50或所述 第二端部传动结构60与所述安装轮95啮合传动。 工作时, 外部动力带动所述输入轮20转动, 使所述传动轮70及所述从动轮80转动, 所述拨杆93推动所述移动件90上下移动, 使所述第 一端部传动结构50或所述第二端部。
16、传动结构60与所述安装轮95啮合传动, 从而实现换向功 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所述换向机构与一滚筒配合安装, 使滚桶不在换向朝一个方向运 行, 最终滚桶口部会转至滚桶底部使内部金属零配件掉落在特定料斗中,从而完全自动缷 料工作, 增加缷料时间时滚桶口部会多次转至滚桶底部直到金属零配件完全卸出。 当此滚 桶使用在自动生成线中时完全无需人工介入, 桶口部可以简单地就和装料机配合, 生产过 程中桶口及滚桶未封闭区有效强的药液交换性能及电流通道使工作效率高于传统滚桶。 0030 优选的, 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输出轮30, 所述输出轮30与所述安装轮95固定连接, 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链条40, 所述链。
17、条40啮合传动于所述输出轮30。 通过所述链条40进行 传动, 平温度高。 0031 优选的, 所述链条40包括挡块41, 所述输出轮30带动所述链条40转动, 使所述挡块 41抵触于所述拨杆93, 所述拨杆93推动所述移动件90移动, 从而使所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 50或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60与所述安装轮95啮合传动。 具体的, 所述挡块41的数量为两 个, 所述链条40呈环形, 两个所述挡块41将所述链条40分割为两个链条段, 分别为工作链条 段和盲区链条段。 0032 需要说明的是, 当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 所述拨杆93位于所述工作链条段, 所述挡 块41抵触于所述拨杆93并使所述拨杆9。
18、3推动所述移动件90移动, 所述拨杆93在两个所述挡 块41之间来回运动从而实现了所述链条40的正转和反转。 0033 优选的, 所述挡块41设有倾斜面411, 所述盲区链条段正对所述倾斜面411。 当所述 拨杆93时, 所述拨杆93沿所述倾斜面411滑动至所述挡块41的另一侧, 所述倾斜面411滑动 至所述工作链条段。 0034 优选的, 所述输入轮20包括输入轴21, 所述输入轴21与所述从动轮80固定连接。 所 述第一端部传动结构50包括第一齿轮51及第二齿轮52, 所述第一齿轮51及所述第二齿轮52 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90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端部传动结构60包括第三齿轮61及第四。
19、 齿轮62, 所述第三齿轮61及所述第四齿轮62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90相对两侧。 结构 新颖, 设计巧妙, 适用性强, 便于推广。 0035 优选的, 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安装轴94, 所述拨杆93呈Y型, 所述拨杆93通过所述 安装轴94安装于所述凸轮92上。 所述拨杆93沿所述安装轴94转动, 可手动拨动所述拨杆93 沿所述安装轴94转动, 使所述拨杆93脱离所述挡块41的抵触区域, 当要卸料时, 只要人手将 所述拨杆93向所述输入轮20方向推过去, 使所述拨杆93脱离所述挡块41的抵触区域, 所述 链条40使滚筒将会以一个方向持续旋转。 当开口转到向下时, 停止机器动力, 则可顺利将。
20、工 件倒出来。 或者让其持续转动, 不断翻滚的情况下, 工件也会逐渐从里面倒干净。 0036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715773 U 5 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 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715773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210715773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210715773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210715773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210715773 U 10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210715773 U 11 。
- 内容关键字: 换向 机构
焙烧台车储罐定位装置.pdf
具有松紧器的裤子.pdf
风电叶片铣削设备.pdf
用于高性能混凝土节水降耗装置.pdf
物流运输用包装箱.pdf
化工安全管理用防爆检查装置.pdf
支架产品的高效焊接工装.pdf
超导磁体组装定位结构.pdf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的液体浓缩装置.pdf
中频加热炉自动化出料装置.pdf
异形件钻孔固定装置.pdf
用于金属丝管的加工工装.pdf
肉苁蓉播种匀种施肥一体机装置.pdf
伸缩隐形折叠晾晒架.pdf
岩土破碎采样装置.pdf
高效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电池箱体组合结构.pdf
水利工程用河水取样设备.pdf
防堵塞的煤矿瓦斯抽采用气水渣分离装置.pdf
移动式储能电源的可靠性诊断系统.pdf
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Web API推荐方法和系统.pdf
用于机械零部件生产的开孔装置.pdf
保温墙板多腔体模型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洗碗机水量检测方法、装置、洗碗机和存储介质.pdf
磷修饰氮化碳阻燃改性BOPET薄膜的制备方法.pdf
磁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pdf
具备预警保护功能的直线模组.pdf
面向遥感解译应用的训练推理一体机.pdf
促伤口愈合、减缓瘢痕形成的水凝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制备咪唑乙醇的方法.pdf
桥梁施工用桥墩围堰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警示系统及方法.pdf
一种可微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聚酯的制备方法.pdf
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增韧剂和改性环氧树脂.pdf
一种饮料酒及其制备方法.pdf
耐辐射微杆菌及其应用.pdf
一种抗油滑安全鞋橡胶鞋底及其制备方法.pdf
亲油性表面活性剂聚甲基硅氧烷的生产装置.pdf
乳液树脂用成膜助剂组合物.pdf
高强度抗撕裂磁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pdf
一种碳纤维/不饱和树脂的界面改性方法.pdf
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病症的方法和组合物.pdf
一种具有高溶胀度的聚乙烯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食用珊瑚状猴头菌及其栽培方法.pdf
用于浸出含有金属硫化物矿成分的矿石或精矿的菌株及其浸出方法.pdf
水性聚合物乳液和由其形成的水性粘合剂组合物.pdf
一种红酵母细胞以及生产光学纯手性仲醇的方法.pdf
聚酰胺树脂、成形品及聚酰胺树脂的制造方法.pdf
一次性选择性XV琼脂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