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12328246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4.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656591.2 (22)申请日 2019.09.30 (73)专利权人 江西贝融循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30000 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经济技 术开发区白露乡双凤街 (72)发明人 闵洋洋刘华明陈秋根范忠辉 (51)Int.Cl. E02D 1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 构加固结构, 包括横梁和纵梁, 所述横梁和纵梁 交叉呈井字型固定, 且横梁和纵梁的交叉处。

2、竖向 固定有竖向钢筋框架, 所述横梁和纵梁的内部均 填充固定有水平钢筋框架, 且水平钢筋框架的两 端连接固定在竖向钢筋框架之间, 所述竖向钢筋 框架的底部置于横梁和纵梁连接处下端连接的 竖柱内, 相邻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底部开设有通 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纵梁之间横梁内的水 平钢筋框架底部连接固定有钢筋网框, 同时在横 梁底侧开设有通孔, 在浇筑格构加固结构时, 钢 筋网框嵌入坡体内, 能够对横梁的中部起到支撑 效果, 同时通孔能够将横梁上积水排出, 提高横 梁的强度, 避免其中部弯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712881 U 2020.06.09 CN 2107。

3、12881 U 1.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包括横梁(1)和纵梁(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 (1)和纵梁(2)交叉呈井字型固定, 且横梁(1)和纵梁(2)的交叉处竖向固定有竖向钢筋框架 (3); 所述横梁(1)和纵梁(2)的内部均填充固定有水平钢筋框架(4), 且水平钢筋框架(4)的 两端连接固定在竖向钢筋框架(3)之间, 所述竖向钢筋框架(3)的底部置于横梁(1)和纵梁 (2)连接处下端连接的竖柱(5)内, 相邻所述纵梁(2)之间的横梁(1)底部开设有通孔(6), 且 相邻所述纵梁(2)之间的水平钢筋框架(4)底部连接有钢筋网框(7), 钢筋网框(7)填充于横 梁(1)下端连。

4、接的承重板(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 (6)为多个, 且相邻纵梁(2)之间的横梁(1)表面开设有三个通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钢 筋框架(3)和水平钢筋框架(4)均由竖向钢筋(9)和钢筋圈(10)组成, 竖向钢筋(9)为四个, 且钢筋圈(10)环绕固定在竖向钢筋(9)外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圈 (10)为多个, 且多个钢筋圈(10)等距的固定在竖向钢筋(9)的外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

5、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圈 (10)通过铁丝捆绑固定在竖向钢筋(9)的外圈。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12881 U 2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加固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 高原、 丘陵和山地占了我国土地面积约70, 每年都 会发生大量的滑坡、 崩塌和泥石流灾害, 格构加固技术是利用浆砌块石、 现浇钢筋混凝土或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进行边坡坡面防护, 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加以固定的一种边坡加固技术。 0003 专利号为CN20172042。

6、4356.7的公布了用于边坡加固的预制格构梁及加固后的边 坡结构, 包括若干条预制的十字型梁体单元呈矩阵排列连接而成; 每个十字型梁体单元是 横梁和纵梁相交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十字型梁体单元的中心交叉处开设有锚头部。 0004 在实现该技术方案时, 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 1.相邻纵梁之间的横梁过长, 仅靠锚 杆对结构的加固有限, 横梁的中部容易向下滑动弯折; 2.横梁存在一定高度, 在雨水天气横 梁的上端会积累雨水, 使横梁中部受力进一步增大, 更容易弯折。 因此, 我们提出一种超高 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7、 通过在相邻纵梁 之间横梁内的水平钢筋框架底部连接固定有钢筋网框, 同时在横梁底侧开设有通孔, 在浇 筑格构加固结构时, 钢筋网框嵌入坡体内, 能够对横梁的中部起到支撑效果, 同时通孔能够 将横梁上积水排出, 提高横梁的强度, 避免其中部弯折, 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 结构, 包括横梁和纵梁, 所述横梁和纵梁交叉呈井字型固定, 且横梁和纵梁的交叉处竖向固 定有竖向钢筋框架; 0007 所述横梁和纵梁的内部均填充固定有水平钢筋框架, 且水平钢筋框架的两端连接 固定在竖向钢筋框架之间, 所述竖向钢筋框架的。

8、底部置于横梁和纵梁连接处下端连接的竖 柱内, 相邻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底部开设有通孔, 且相邻所述纵梁之间的水平钢筋框架底 部连接有钢筋网框, 钢筋网框填充于横梁下端连接的承重板内。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通孔为多个, 且相邻纵梁之间的横梁 表面开设有三个通孔。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竖向钢筋框架和水平钢筋框架均由竖 向钢筋和钢筋圈组成, 竖向钢筋为四个, 且钢筋圈环绕固定在竖向钢筋外圈。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钢筋圈为多个, 且多个钢筋圈等距的 固定在竖向钢筋的外圈。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9、, 所述钢筋圈通过铁丝捆绑固定在竖向钢筋 的外圈。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712881 U 3 0013 1.本实用新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通过在相邻纵梁之间横梁内的水 平钢筋框架底部连接固定有钢筋网框, 同时在横梁底侧开设有通孔, 在浇筑格构加固结构 时, 钢筋网框嵌入坡体内, 能够对横梁的中部起到支撑效果, 同时通孔能够将横梁上积水排 出, 提高横梁的强度, 避免其中部弯折。 0014 2.本实用新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通过使通孔为多个, 且相邻纵梁 之间的横梁表面开设有三个通孔, 多个通孔能够保。

10、证横梁上端的水能够快速的排下, 保证 横梁上端的水被排的干净。 附图说明 0015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 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的竖向钢筋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1、 横梁; 2、 纵梁; 3、 竖向钢筋框架; 4、 水平钢筋框架; 5、 竖柱; 6、 通孔; 7、 钢筋 网框; 8、 承重板; 9、 竖向钢筋; 10、 钢。

11、筋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性能混。

12、凝土格构加固结 构, 包括横梁1和纵梁2, 所述横梁1和纵梁2交叉呈井字型固定, 且横梁1和纵梁2的交叉处竖 向固定有竖向钢筋框架3; 0023 所述横梁1和纵梁2的内部均填充固定有水平钢筋框架4, 且水平钢筋框架4的两端 连接固定在竖向钢筋框架3之间, 所述竖向钢筋框架3的底部置于横梁1和纵梁2连接处下端 连接的竖柱5内, 相邻所述纵梁2之间的横梁1底部开设有通孔6, 且相邻所述纵梁2之间的水 平钢筋框架4底部连接有钢筋网框7, 钢筋网框7填充于横梁1下端连接的承重板8内。 0024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通过在相邻纵梁2之间横梁1内的水平钢筋框架4底 部连接固定有钢筋网框7, 同时。

13、在横梁1底侧开设有通孔6, 在浇筑格构加固结构时, 钢筋网 框7嵌入坡体内, 能够对横梁1的中部起到支撑效果, 同时通孔6能够将横梁1上积水排出, 提 高横梁1的强度, 避免其中部弯折。 0025 其中, 所述通孔6为多个, 且相邻纵梁2之间的横梁1表面开设有三个通孔6。 0026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通过使通孔6为多个, 且相邻纵梁2之间的横梁1表面开设 有三个通孔6, 多个通孔6能够保证横梁1上端的水能够快速的排下, 保证横梁1上端的水被 排的干净。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712881 U 4 0027 其中, 所述竖向钢筋框架3和水平钢筋框架4均由竖向钢筋9和钢筋圈10。

14、组成, 竖向 钢筋9为四个, 且钢筋圈10环绕固定在竖向钢筋9外圈。 0028 其中, 所述钢筋圈10为多个, 且多个钢筋圈10等距的固定在竖向钢筋9的外圈。 0029 其中, 所述钢筋圈10通过铁丝捆绑固定在竖向钢筋9的外圈。 0030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 包括横梁1、 纵 梁2、 竖向钢筋框架3、 水平钢筋框架4、 竖柱5、 通孔6、 钢筋网框7、 承重板8、 竖向钢筋9、 钢筋 圈10, 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 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工作时, 使横梁1和纵梁2内的水平钢。

15、 筋框架4铺设在坡面表面, 竖向钢筋框架3插入坡面开设的孔洞内, 钢筋网框7置于坡面开设 的槽体内, 然后固定模板进行浇筑成型工作, 浇筑前, 在横梁2内水平钢筋框架4的下端竖向 放置圆柱体, 以便于形成通孔6, 成型后的格构加固结构能够起到护坡的作用, 钢筋网框7嵌 入坡体内, 能够对横梁1的中部起到支撑效果, 同时通孔6能够将横梁1上积水排出, 提高横 梁1的强度, 避免其中部弯折。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

16、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 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 要求。 0032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712881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712881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712881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加固 结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超高性能混凝土格构加固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32824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