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插头.pdf
《转向插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向插头.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57575.8 (22)申请日 2019.09.18 (73)专利权人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安路 1187号 (72)发明人 董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3250 代理人 赵洁修 (51)Int.Cl. H01R 35/04(2006.01) H01R 13/639(2006.01) H01R 13/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转向插头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
2、供一种转向插头, 包括插头、 安装板、 壳体及卡接件, 所述插头与安装板固定 连接, 所述壳体卡接所述插头与安装板之间形成 的台阶段, 所述插头与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壳体 的两侧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所述安装板的 外缘开设有滑槽, 所述卡接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并嵌设于所述滑槽内, 所述卡接件能够沿所述滑 槽滑动并解除对所述安装板的卡接。 本实用新型 的转向插头, 插头能够相对壳体转动, 进而能够 保证插头能够顺利插入空间较小的插座, 并较小 壳体对插座中其他电源孔的干扰; 同时避免插头 相对壳体移动, 减小对内部导线的不良影响, 保 证转动插头正常工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3、 CN 210723621 U 2020.06.09 CN 210723621 U 1.一种转向插头(100), 其特征在于, 包括插头(21)、 安装板(22)、 壳体(10)及卡接件 (31), 所述插头(21)与安装板(22)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0)卡接所述插头(21)与安装板 (22)之间形成的台阶段, 所述插头(21)与安装板(22)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0)的两侧并能够 相对所述壳体(10)转动; 所述安装板(22)的外缘开设有滑槽(221), 所述卡接件(31)设置于 所述壳体(10)上并嵌设于所述滑槽(221)内, 所述卡接件(31)能够沿所述滑槽(221)滑动并 解除对所述。
4、安装板(22)的卡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插头(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操作孔 (12), 所述卡接件(31)与所述操作孔(12)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操作孔(12)从所述壳体(10) 中显露, 所述卡接件(31)通过被按压以解除对所述安装板(22)的卡接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插头(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插头(100)还包括安装座 (33)和复位件(32), 所述安装座(33)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 所述复位件(32)的一端 抵持所述安装座(33), 所述复位件(32)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卡接件(31), 所述复位件(32)用 于复位所。
5、述卡接件(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插头(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件(31)的侧壁增厚形成 限位台(314), 所述卡接件(31)通过所述限位台(314)抵持所述壳体(10)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插头(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件(31)包括导向部 (312), 所述导向部(312)穿设所述复位件(32)及安装座(33), 所述导向部(312)能够导向所 述卡接件(31)沿所述滑槽(221)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插头(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33)上开设有导向孔 (331), 所述导向部(312)穿设所述导向孔(331)并导向。
6、所述卡接件(31)沿所述滑槽(221)滑 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插头(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221)的数量至少为两 个, 至少两个所述滑槽(221)沿所述安装板(22)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 所述安装板(22)能够 相对壳体(10)转动以使所述卡接件(31)可选择地嵌入任意一个滑槽(221)内并卡接所述安 装板(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插头(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22)的部分边缘内凹 并形成第一台阶部(222)和第二台阶部(223), 所述壳体(10)内设有定位部(13), 所述定位 部(13)能够通过抵持第一台阶部(222)或第二台阶部(22。
7、3)限制所述安装板(22)的旋转角 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插头(100), 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安装板(22)周向距离最远 的两个滑槽(221)形成的圆心角角度, 与所述第一台阶部(222)及所述第二台阶部(223)夹 设的圆心角角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插头(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221)的数量为两个; 两 个所述滑槽(221)形成的圆心角角度为90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23621 U 2 转向插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插头。 背景技术 0002 插头是将电器用品等设备连接至电源的装。
8、置。 部分现有插头能够相对壳体拉拔并 转动, 进而更改插头的方向, 从而解决因空间较小导致的插头无法插入插座的问题, 同时减 小插头对插座其他电源孔的干扰; 但插头内部通常连接有导线, 插头应尽量避免相对壳体 的移动。 现有插头在多次拉拔后, 可能存在内部导线断裂的情况, 进而导致插头无法正常使 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转向插头, 旨在插头插入插座时, 减小插头对 插座中其他电源孔的干扰, 同时尽量减小对插头内部导线的不良影响。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插头, 包括插头、 安装板、 壳体及卡接件, 所述插头与安 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卡接所述插。
9、头与安装板之间形成的台阶段, 所述插头与安装板分 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所述安装板的外缘开设有滑槽, 所述卡 接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嵌设于所述滑槽内, 所述卡接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并解除对所 述安装板的卡接。 0005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 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 仅仅是进 一步的增补或优选, 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 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 案进行组合, 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06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操作孔, 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操作孔相 对设置并通过所述操作孔从所述壳体中显露, 所述卡接件通过被按。
10、压以解除对所述安装板 的卡接限位。 0007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转向插头还包括安装座和复位件, 所述安装座固定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复位件的一端抵持所述安装座, 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卡 接件, 所述复位件用于复位所述卡接件。 0008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卡接件的侧壁增厚形成限位台, 所述卡接件通过所 述限位台抵持所述壳体的内侧。 0009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卡接件包括导向部, 所述导向部穿设所述复位件及 安装座, 所述导向部能够导向所述卡接件沿所述滑槽滑动。 0010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导向孔, 所述导向部穿设所述导向 孔并导向所。
11、述卡接件沿所述滑槽滑动。 0011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滑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至少两个所述滑槽沿所述 安装板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 所述安装板能够相对壳体转动以使所述卡接件可选择地嵌入 任意一个滑槽内并卡接所述安装板。 说明书 1/6 页 3 CN 210723621 U 3 0012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安装板的部分边缘内凹并形成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 阶部, 所述壳体内设有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能够通过抵持第一台阶部或第二台阶部限制所 述安装板的旋转角度。 0013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 沿所述安装板周向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槽形成的圆心角角 度, 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及所述第二台阶部夹。
12、设的圆心角角度相同。 0014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滑槽形成的圆心角角 度为90度。 0015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插头, 插头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并夹持壳体, 插头与安装板能够 相对壳体转动, 卡接件能够卡接安装板, 进而实现插头的固定, 同时卡接件能够解除对安装 板的卡接, 进而确保插头能够相对壳体转动, 保证插头能够顺利插入空间较小的插座, 并减 小壳体对插座中其他电源孔的干扰; 同时避免插头相对壳体移动, 减小对内部导线的不良 影响, 保证转动插头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向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所示转。
13、向插头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图1所示转向插头的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图1所示转向插头中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 0021 100、 转向插头; 10、 壳体; 11、 安装孔; 12、 操作孔; 13、 定位部; 20、 插头组件; 21、 插 头; 211、 插接部; 212、 安装部; 22、 安装板; 221、 滑槽; 221a、 第一滑槽; 221b、 第二滑槽; 222、 第一台阶部; 223、 第二台阶部; 224、 限位段; 30、 卡接组件; 31、 卡接件; 311、 卡接部; 312、 导 向部; 313、 安装部。
14、; 314、 限位台; 32、 复位件; 33、 安装座; 331、 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需要说明的是, 当组件被称为 “装设于” 另一个组件, 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 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设置于” 另一个组件, 它可以是直 接设置在另。
15、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固定于” 另一个 组件, 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24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或/及” 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 请参阅图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向插头1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 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插头100, 转向插头100设置在电器设备。
16、上, 用于将电器设备连接至电源。 说明书 2/6 页 4 CN 210723621 U 4 当转向插头100插入外部电源插座时, 转向插头100能够减小对外部电源插座中其他电源孔 的干扰, 有利于提高外部电源插座上电源孔的利用率。 0026 转向插头100包括壳体10、 插头组件20和卡接组件30, 插头组件20及卡接组件30均 与壳体10相连接; 壳体10用于容置外部导线和安装插头组件20及卡接组件30; 插头组件20 用于连接电源, 并能够相对壳体10转动, 卡接组件30用于卡接插头组件20, 进而确保插头组 件20能够相对壳体10固定, 以保证转向插头100的正常使用。 0027 请一并。
17、参阅图2, 图2为图1所示转向插头100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壳体10上 开设有安装孔11和操作孔12, 安装孔11与操作孔12相互间隔设置, 安装孔11用于安装插头 组件20, 操作孔12用于安装并操作卡接组件30。 安装孔11大致为圆形孔。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 壳体侧壁内凹并开设安装孔11, 形成安装孔11的壳体侧壁呈台 阶状, 安装孔11及其壳体侧壁卡接插头组件20, 进而有利于插头组件20顺利安装至壳体10 上; 可以理解,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安装孔11也可由壳体侧壁直接开孔形成, 只要安装孔11 能够安装插头组件20即可。 0029 插头组件20包括插头21和安装板22。
18、, 插头21与安装板22固定连接, 插头21用于连 接外部电源插座, 安装板22用于安装插头21并实现插头21转向。 插头21与安装板22夹设壳 体10, 即插头21与安装板22分别位于壳体10的两侧且能够相对壳体10转动, 壳体10卡接插 头21与安装板22之间形成的台阶段。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 插头21包括插接部211和安装部212, 插接部211用于连接外部电 源插座, 安装部212用于连接安装板22。 插接部211与安装部212之间形成台阶段, 安装部212 置于安装孔11内并与安装板22固定连接, 插接部211抵靠在形成安装孔11的壳体侧壁上, 进 而实现插头21与安装板22。
19、夹设壳体10。 0031 可以理解,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插头21为非台阶段结构, 安装板22上形成台阶段, 壳体10卡接至安装板22上的台阶段, 安装板22与插头21固定连接, 插头21抵持壳体侧壁, 同 样能够实现插头21与安装板22夹设壳体, 即插头21与安装板22分别位于壳体10的两侧并能 够相对壳体10转动。 0032 在本实施方式中, 插头21与安装板22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 由于插 头21与安装板22夹设壳体10, 采用螺纹紧固件能够调整插头21及安装板22与壳体10之间的 紧密度, 防止插头21与安装板22夹设壳体10过紧或过松弛而导致转向插头100的插头21转 向。
20、功能被破坏; 可以理解,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插头21与安装板22之间也可采用胶粘连接等 其他连接方式进行固定, 只要保证插头21与安装板22固定连接并能够相对壳体10转动即 可。 0033 请一并参阅图3, 图3为图1所示转向插头100的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安装板22 的形状大致为圆形, 安装板22的外缘上开设有滑槽221, 滑槽221用于配合卡接组件30, 进而 实现卡接组件30对安装板22的卡接。 滑槽2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至少两个滑槽221沿安装 板22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 安装板22能够相对壳体10转动, 进而使得卡接组件30能够可选 择地嵌入任意一个滑槽221内并卡接安装板。
21、22, 由于安装板22与插头21固定连接, 进而能够 实现插头21相对壳体10转动并被固定, 从而有利于转向插头100顺利插入空间位置较小的 外部电源插座, 同时能够减小转向插头100对外部电源插座中其他电源孔的干扰。 0034 安装板22的部分边缘内凹并形成第一台阶部222和第二台阶部223, 第一台阶部 说明书 3/6 页 5 CN 210723621 U 5 222与第二台阶部223之间为限位段224, 壳体10的内部设有定位部13, 定位部13置于限位段 224内, 当安装板22相对壳体10转动时, 定位部13能够通过抵持第一台阶部222或第二台阶 部223限制安装板22的转动角度, 。
22、即定位部13使得安装板22在一定角度内旋转。 0035 沿安装板22周向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槽221形成的圆心角角度, 与第一台阶部222及 第二台阶部223夹设的圆心角角度相同, 即安装板22在第一台阶部222与第二台阶部223形 成的圆心角角度内转动时, 卡接组件30能够选择所有滑槽221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卡接, 从而 使得卡接组件30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能够快速选择滑槽221, 提高操作目的性, 有利于卡接组 件30能够快速对安装板22进行卡接固定。 0036 在本实施方式中, 滑槽221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滑槽221分别为第一滑槽221a、 第一 滑槽221b, 第一滑槽221a及第一滑槽221。
23、b形成的圆心角角度与第一台阶部222及第二台阶 部223形成的圆心角角度相同, 安装板22相对壳体10转动时, 可直接将安装板22旋转至定位 部13与第一台阶部222或第二台阶部223相抵的状态, 因两个滑槽的圆心角角度与两个台阶 部的圆心角角度相同, 当定位部13与第一台阶部222或第二台阶部223相抵时, 卡接组件30 能够迅速、 准确地选取相应滑槽221, 从而便于操作卡接组件30配合相应滑槽221。 0037 值得说明的是, 第一台阶部222、 第二台阶部223、 第一滑槽221a及第一滑槽221b依 次沿安装板22的周向设置, 为保证卡接组件30能够迅速、 准确地选取相应滑槽, 第一。
24、台阶部 222与第一滑槽221a相对应, 第二台阶部223与第一滑槽221b相对应, 即定位部13抵靠第一 台阶部222时, 第一滑槽221a与操作孔12相对应, 卡接组件30能够配合第一滑槽221a卡接安 装板22, 当定位部13由抵靠第一台阶部222转变为抵靠第二台阶部223时, 第一滑槽221b与 操作孔12相对应, 卡接组件30能够配合第一滑槽221b卡接安装板22。 0038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两个滑槽形成的圆心角角度为90度, 第一台阶部222与第二台阶 部223形成的圆心角角度也为90度, 即插头21能够相对壳体10转动90度并通过卡接组件30 进行固定, 插头21相对壳体10转。
25、动90度能够使得壳体10基本避免对外部电源插座中其余电 源孔的干扰, 使得壳体10能够避让其余电源孔。 0039 可以理解,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滑槽221的数量也可为其他数值, 只要保证沿安装 板22周向距离最远的两个滑槽形成的圆心角角度, 与第一台阶部222及第二台阶部223夹设 的圆心角角度相同即可, 同样两个滑槽形成的圆心角角度及两个台阶部形成的圆心角角度 也可为其他数值, 只要插头21相对壳体10转动一定角度后, 壳体10可避免对外部电源插座 中其余电源孔的干扰即可。 0040 卡接组件30包括卡接件31、 复位件32及安装座33, 复位件32与安装座33均与卡接 件31相连接, 卡。
26、接件31用于卡接安装板22, 复位件32用于复位卡接件31, 安装座33用于辅助 安装卡接件31。 0041 请一并参阅图4, 图4为图1所示转向插头中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卡接件31置于操 作孔12内并与操作孔12相对设置, 卡接件31通过操作孔12从壳体10上显露。 卡接件31包卡 接部311、 导向部312和安装部313, 卡接部311与导向部312均与安装部313相连接, 卡接部 311用于配合滑槽221并卡接安装板22, 导向部312用于导向卡接件31的移动, 安装部313用 于安置卡接件31。 0042 卡接部311的形状与滑槽221的形状相适应, 即卡接部311能够嵌入滑槽221。
27、内并对 安装板22进行卡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 滑槽221的形状大致呈直角的 “U” 字形, 卡接部311的 说明书 4/6 页 6 CN 210723621 U 6 轮廓形状同样呈直角的 “U” 字形, 卡接部311置于滑槽221时, 卡接部311的棱角与滑槽的棱 角相贴合, 进而有利于提高卡接部311卡接安装板22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 在其他实施方式 中, 滑槽221的形状与卡接部311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形状, 只要卡接部311能够嵌入滑槽221 并卡接安装板22即可。 0043 导向部312与安装部313固定连接, 导向部312穿设复位件32及安装座33, 当卡接件 31沿滑槽221移动。
28、时, 导向部312能够导向卡接件31移动, 进而便于卡接件31嵌入或滑出滑 槽221。 0044 在本实施方式中, 导向部312设置在卡接件31的轴线位置处, 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 导向部312导向卡接件31运动的稳定性, 保证卡接件31能够顺利嵌入或滑出滑槽221; 可以 理解,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导向部312也可设置在卡接件31的其他位置, 只要保证导向部312 能够导向卡接件31沿滑槽221的运动即可。 0045 在本实施方式中, 导向部312与安装部313为一体成型设置, 进而同样保证导向部 312导向卡接件31运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导向部312与安装。
29、 部313之间也可为分体设置, 并可通过胶粘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0046 安装部313的侧壁增厚形成限位台314, 卡接件31置于操作孔12时, 安装部313的部 分伸出操作孔12, 限位台314抵持壳体10的内侧以防止卡接件31弹出。 复位件32处于压缩状 态, 复位件32的一端抵持安装座33, 复位件32的另一端抵持限位台314并将限位台314抵靠 在壳体10的内侧。 卡接件31被按压能够使得卡接部311滑出滑槽221, 进而卡接件31解除对 安装板22的卡接限位, 从而实现安装板22能够相对壳体10转动, 当安装板22相对壳体10转 动后并需固定时, 复位件32能够复位卡接件31, 从。
30、而使得卡接部311能够再次嵌入其他滑槽 221, 进而实现卡接件31再次卡接安装板22并固定插头21。 0047 安装座33固定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 安装座33上开设有导向孔331, 导向部312穿 设复位件32并置于导向孔331内, 导向部312与导向孔331形状相适应, 即导向部312置于导 向孔331时, 导向部312与形成导向孔331的侧壁相贴合, 卡接件31沿滑槽221滑动时, 卡接件 31可通过导向部312沿导向孔331的中心线移动, 进而保证卡接件31滑动的稳定性, 有利于 卡接件31正常工作。 0048 在本实施方式中, 导向孔331大致为圆形孔, 导向部312为圆柱状, 如。
31、此设置便于生 产加工; 可以理解,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导向孔331也为方形孔等其他规则形状孔, 或其他不 规则形状孔, 只要导向部312能够与导向孔331的形状相适应即可。 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壳体10大多数为塑料材质, 安装座33与壳体10之间通过胶 粘连接进行固定, 进而保证安装座33与壳体10连接具有良好的平整度, 有利于提高安装座 33与壳体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安装座33与壳体10之间也可 通过其他连接方式进行固定, 只要实现安装座33与壳体10固定连接即可。 0050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插头100, 插头21与安装板22固定连接并夹持壳。
32、体10, 插头21与 安装板22能够相对壳体10转动, 卡接件31能够卡接安装板22, 进而实现插头21的固定, 同时 卡接件31能够解除对安装板22的卡接, 进而确保插头21能够相对壳体10转动, 保证插头21 能够顺利插入空间较小的外部电源插座, 并减小壳体10对外部电源插座中其他电源孔的干 扰; 同时避免插头21相对壳体10移动, 减小对内部导线的不良影响, 保证转向插头100正常 工作。 说明书 5/6 页 7 CN 210723621 U 7 005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
33、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2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 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 型,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 对以上实施 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说明书 6/6 页 8 CN 210723621 U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9 CN 210723621 U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0 CN 210723621 U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1 CN 210723621 U 11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2 CN 210723621 U 12 。
- 内容关键字: 转向 插头
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充电座.pdf
汽车智能避碰装置.pdf
骨料分选系统.pdf
片材生产用冷却设备.pdf
排水管道定位结构.pdf
一体式地面操作控制台.pdf
调色色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线圈吊具.pdf
下肢体能训练机器人.pdf
具有振动功能的发声装置.pdf
方便调整的缝纫机卷布装置.pdf
通讯接口.pdf
挤浆机加料装置.pdf
检测光刻胶适用性的方法及装置.pdf
齿轮箱生产用滚齿装置.pdf
基于动态规划和量子退火的RNA结构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UWB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内置光纤电缆导体的制作方法.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等级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轨道交通车辆电连接器用固定框装置.pdf
碳氮共渗的加热装置.pdf
油田隐患井报废的连续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pdf
多角度辐照抗菌装置及其在制备抗菌面料中的应用.pdf
流星雨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航路与平台之间安全距离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pdf
混凝土密实用混凝土振动装置.pdf
基于NS3网络仿真平台的数据链仿真方法.pdf
双重降低残碱的高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PTFE膜自动缠卷设备及缠卷方法.pdf
装配式断热桥楼宇景观亮化结构及其应用.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