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pdf
《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83705.5 (22)申请日 2019.09.23 (73)专利权人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地址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 (72)发明人 张长波齐麟刘仲齐薛卫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467 代理人 高琦 (51)Int.Cl. B01F 7/18(2006.01) B01F 15/00(2006.01) C02F 1/24(2006.01) C02F 7/00(2006.01) C02F 103/2。
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 生装置, 包括固定筒, 所述固定筒上插接有气泡 发生筒, 所述气泡发生筒内设有搅拌机构, 所述 气泡发生筒侧壁上设有环形槽, 所述固定筒上设 有配合环形槽使用的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筒与气 泡发生筒内共同设有贯通的空腔, 所述空腔顶端 设有增压孔, 所述固定筒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 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固定筒的底壁并 延伸至空腔内, 且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 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 所述固定筒的侧壁上设 有导水管, 所述导水管上设有导气管。 本实用新 型设有可拆卸。
3、的气泡发生筒, 可以轻松地对容易 出现问题的气泡发生筒进行替换; 设有过滤网安 装机构能够方便地替换失效的滤网。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0699777 U 2020.06.09 CN 210699777 U 1.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包括固定筒(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筒(2)上插接 有气泡发生筒(9), 所述气泡发生筒(9)内设有搅拌机构, 所述气泡发生筒(9)侧壁上设有环 形槽(19), 所述固定筒(2)上设有配合环形槽(19)使用的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筒(2)与气泡 发生筒(9)内共同设有贯通的空腔(3), 所述空腔(3)顶端设有增压孔(11), 。
4、所述固定筒(2) 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 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贯穿固定筒(2)的底壁并延伸至空 腔(3)内, 且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13), 所述固定筒(2) 的侧壁上设有导水管(15), 所述导水管(15)上设有导气管(14), 且导气管(14)的输出端位 于导水管(15)内, 所述导水管(15)上设有滤网安装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机构包 括设于空腔(3)内的套筒(7), 且套筒(7)套接在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 所述套筒(7)上端面 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0), 所述空腔(3)的侧壁。
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与第二固定杆 (12), 所述搅拌桨(10)的下端贯穿并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杆(8)上, 所述搅拌桨(10)的上端 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包 括固定筒(2)上轴向开设的多个方形槽(18), 所述方形槽(18)内固定连接有转轴(17), 所述 转轴(17)上转动连接有楔形块(16), 所述楔形块(16)的尖端抵在环形槽(19)的下壁面, 所 述固定筒(2)上滑动连接有套管(6), 所述楔形块(16)的侧壁抵在套管(6)的内壁上, 所述固 定筒(2)侧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板(4), 。
6、所述固定板(4)上轴向设有多个弹簧(5), 所述弹簧 (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管(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网安装机 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两段导水管(15)之间的连接筒(20), 所述连接筒(20)竖直方向上开设有 安装槽(22), 所述安装槽(22)内安装有滤网(21), 所述连接筒(20)上开设有连通安装槽 (22)的开口(24), 所述开口(24)与安装槽(22)连接处插接有密封板(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筒(2) 上与气泡发生筒(9)的水平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 6.根据。
7、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7)内 设有与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及其上连接的固定块(13)相配合使用的凹槽, 且凹槽截面下 大上小。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99777 U 2 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气泡发生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纳米气泡是指直径在百纳米到十微米之间的气泡, 纳米气泡具有悬浮物吸附能力 强、 停留时间长、 稳定性好、 传质效率高的优点, 近年来, 纳米气泡气浮技术广泛适用于含油 废水处理、 氧化沟充氧、 化学反应装置、 鱼贝类养殖等。
8、各种工业领域。 0003 现有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大多利用高速转动的搅拌桨搅碎气泡以形成纳米气泡, 因此, 在高速的运转下, 搅拌桨容易出现问题, 由于发生装置与搅拌桨固定在一起, 导致搅 拌桨难以拆下, 维修与替换比较困难, 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纳米 气泡发生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包括固定筒, 所述固定筒上插接有气泡发生筒, 所 述气泡发生筒内设有搅拌机构, 所述气泡发生筒侧壁上设有环形槽, 所述固定筒上设有配 合环。
9、形槽使用的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筒与气泡发生筒内共同设有贯通的空腔, 所述空腔顶 端设有增压孔, 所述固定筒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固定筒的 底壁并延伸至空腔内, 且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 所述固定 筒的侧壁上设有导水管, 所述导水管上设有导气管, 且导气管的输出端位于导水管内, 所述 导水管上设有滤网安装机构。 0007 优选地,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于空腔内的套筒, 且套筒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 所述套筒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 所述空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 杆, 所述搅拌桨的下端贯穿并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杆上, 所述搅拌桨的。
10、上端转动连接在第 二固定杆上。 0008 优选地,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于空腔内的套筒, 且套筒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 所述套筒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 所述空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 杆, 所述搅拌桨的下端贯穿并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杆上, 所述搅拌桨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 二固定杆上。 0009 优选地, 所述滤网安装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两段导水管之间的连接筒, 所述连接 筒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滤网, 所述连接筒上开设有连通安装槽 的开口, 所述开口与安装槽连接处插接有密封板。 0010 优选地, 所述固定筒上与气泡发生筒的水平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 0011 。
11、优选地, 所述套筒内设有与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及其上连接的固定块相配合使用的 凹槽, 且凹槽截面下大上小。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699777 U 3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 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气泡发生筒, 可以在搅拌机构发生问题后进行及时更换, 当装 置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需要对气泡产生的效率进行改变时, 可保留其他装置, 对气泡发生筒 直接进行替换, 一定程度上对装置的制造材料进行了节约, 替换过程中需要使电机的输出 轴末端插接到套筒内, 在套筒的下端开口处设置较大的凹槽截面, 可以迅速进行对位插接。 0014 通过设置滤网安装机构, 当滤网吸附了过多杂质以致效。
12、果不佳时, 可直接抽出安 装机构中设置的密封板, 将失效的滤网取出, 替换为新的滤网, 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7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8 图4为套筒不同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0019 图5为滤网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 1电机、 2固定筒、 3空腔、 4固定板、 5弹簧、 6套管、 7套筒、 8第一固定杆、 9气泡 发生筒、 10搅拌桨、 11增压孔、 12第二固定杆、 13固定块、 14导气管、 15导水管、 16楔形块、 17 转轴、 18方形槽。
13、、 19环形槽、 20连接筒、 21滤网、 22安装槽、 23密封板、 2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
14、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参照图1-5, 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包括固定筒2, 固定筒2上插接有气泡 发生筒9, 固定筒2上与气泡发生筒9的水平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 密封垫保证了固定筒2与 气泡发生筒9连接处较好的密封性, 气泡发生筒9内设有搅拌机构, 气泡发生筒9侧壁上设有 环形槽19, 固定筒2上设有配合环形槽19使用的固定机构, 固定筒2与气泡发生筒9内共同设 有贯通的空腔3, 空腔3顶端设有增压孔11, 气泡发生筒9上端设置较小孔径的增压孔11能够 增大气泡发生筒9内的压强, 促进纳米气泡的生成, 固定筒2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 电机1 。
15、的输出轴末端贯穿固定筒2的底壁并延伸至空腔3内, 且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两 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13, 固定筒2内设有使电机1稳定转动的水平杆, 固定筒2的侧壁上设有 导水管15, 导水管15上设有导气管14, 且导气管14的输出端位于导水管15内, 导水管15上设 有滤网安装机构。 0024 本实用新型中, 搅拌机构包括设于空腔3内的套筒7, 且套筒7套接在电机1的输出 轴末端, 套筒7内设有与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及其上连接的固定块13相配合使用的凹槽, 且 凹槽截面下大上小, 靠近套筒7下端设置较大的截面更方便替换过程中的对位插接, 套筒7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6997。
16、77 U 4 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0, 空腔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与第二固定杆12, 搅 拌桨10的下端贯穿并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杆8上, 搅拌桨10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杆 12上。 0025 具体的, 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筒2上轴向开设的多个方形槽18, 方形槽18内固定连接 有转轴17, 转轴17上转动连接有楔形块16, 楔形块16的尖端抵在环形槽19的下壁面, 固定筒 2上滑动连接有套管6, 楔形块16的侧壁抵在套管6的内壁上, 固定筒2侧壁上固定套接有固 定板4, 固定板4上轴向设有多个弹簧5, 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管6上, 当气泡发生筒9 有向上移动的趋势时, 楔形。
17、块16则产生转动的趋势, 在套管6内壁的支撑下, 楔形块16无法 转动, 此处利用了杠杆原理对气泡发生筒9进行固定, 不仅拆卸方便, 连接也非常牢固可靠。 0026 具体的, 滤网安装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两段导水管15之间的连接筒20, 连接筒20 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安装槽22, 安装槽22内安装有滤网21, 连接筒20上开设有连通安装槽22 的开口24, 开口24与安装槽22连接处插接有密封板23, 将密封板23抽出后即可从开口24处 将滤网21取出并替换, 由于管道截面为圆形, 滤网21为方形, 因此可以十分轻易地从边角处 将滤网21取出。 002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需要将气泡发生筒9安装。
18、到固定筒2上, 先将套筒7的凹槽大致 的对准电机1的输出端, 再向下拉动套管6, 解除套管6对楔形块16的限制, 由于转轴17是偏 离楔形块16的重心设置的, 因此楔形块16发生转动, 楔形块16靠内的尖端向上转动至大致 垂直位置, 向下压气泡发生筒9, 由于套筒7下端的凹槽截面较大, 因此可以轻松地将电机1 的输出端及其上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3插接到套筒7内, 没有了楔形块16尖端的阻挡, 气泡发 生筒9的下端可以顺利地插接在固定筒2上, 松开套管6, 在弹簧5的作用下, 套管6向上滑动, 推动楔形块16转动, 楔形块16靠内侧的尖端抵在环形槽19的下壁上将气泡发生筒9固定, 此 时已经完成气。
19、泡发生筒9的安装; 还需进行滤网21的安装, 先抽出连接筒20上的密封板23, 再将滤网21垂直连接筒20插入安装槽22中, 再将密封板23插入连接筒20中, 在进行滤网21 的替换时, 由于滤网21和连接筒20的截面均为方形, 导水管15的截面为圆形, 连接筒20与导 水管15连接处的截面也为圆形, 因此滤网21会有凸出的两个直角部分, 使用者可以抓住直 角部分将滤网21轻松取出; 当安装完成先启动导水管15连接的水泵对装置进行供水, 导水 管15中的水通过滤网21后杂质被过滤, 导气管14将气体导入导水管15中, 最后水气混合物 被导至空腔3内, 在水压的作用下一直向上运动, 启动电机1,。
20、 电机1带动搅拌桨10高速转动, 搅拌桨10将位于气泡发生筒9内的气体与水充分混合, 水中的气泡不断地被打碎成微小的 气泡, 由于增压孔11的存在, 气泡发生筒9内的压强较大, 气体能够更好的溶于水中, 最终产 生更多微小的纳米气泡。 0028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699777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0699777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0699777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0699777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0699777 U 9 。
- 内容关键字: 新型 纳米 气泡 发生 装置
腰椎牵引床.pdf
纸质文档扫描装置.pdf
具有节能功能的燃气流量控制装置.pdf
新型切料刀具.pdf
高压二极管加工转换组件.pdf
节能防水绝缘分支电缆.pdf
箱包坯体修边机.pdf
绿色节能建筑墙体.pdf
三联体结构金属型模具.pdf
水库坝体除险加固装置.pdf
管柱筒双向镗孔加工工装.pdf
悬挂式振动放矿机.pdf
光伏支架用焊接定位装置.pdf
建筑施工用墙体钻孔装置.pdf
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pdf
建筑构件拆除设备.pdf
自动排气过滤器.pdf
药用空心胶囊生产线输送装置.pdf
用于管道内壁涂层的预处理磨平装置.pdf
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pdf
矿井水的膜过滤装置.pdf
用于除尘设备的通风调节机构.pdf
混凝土管片抗裂性能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pdf
受电弓滑板及其制作方法.pdf
井口取样放空截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系统.pdf
通过低温钎焊制作氮化物陶瓷覆铜板的方法.pdf
基于EMPC模式的智能建造方法及系统.pdf
钢铁表面缺陷分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自限温电伴热带.pdf
基于WebGL的自动驾驶可视化方法.pdf
生物膜载体及生物膜反应器.pdf
组配式解剖型股骨近端骨折髓内固定装置.pdf
可以调控挤破压力的爆珠壁材及爆珠挤破压力的测量方法.pdf
电动舵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新型环保电子垃圾加工设备.pdf
用于咖啡研磨机的耐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智能转换Pickering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用于疼痛科的便携式检测评估装置.pdf
全自动高效酸碱废气处理设备.pdf
轻便型可移动式花生杂交授粉台.pdf
含可适应性刷接头的雨刮器.pdf
带把手瓶胚的把手定向进胚机构及定向进胚方法.pdf
层叠食品制作装置.pdf
复方中药消毒液及其制作方法.pdf
用于输送轮边工件的托盘式倍速链循环式料道.pdf
铝镁合金薄板的机械清洗设备.pdf
间歇性落料使分离效率更佳的农业用大蒜分瓣设备.pdf
适用于恒温水浴锅的试管夹.pdf
手术中体液清理装置的工作方法以及系统.pdf
夹袋机构及夹袋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