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剥线刀.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12302521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0.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缆剥线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光缆剥线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光缆剥线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光缆剥线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缆剥线刀.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071881.0 (22)申请日 2019.07.09 (73)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609号 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丁洪涛蒲青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代理人 齐记 (51)Int.Cl. G02B 6/24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光缆剥线刀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剥线刀, 其包括具 有容放空。

2、间的基体, 容放空间用于容放光缆; 双 刃刀片, 倾斜地设于容放空间内并与基体相连。 其中, 当基体沿着容放空间的第一轴向套入到光 缆的端部上且顺着容放空间的第一周向旋转基 体时, 双刃刀片将做螺旋运动并通过一个刀刃切 割光缆的线皮, 当基体沿与第一轴向相反的第二 轴向套入到光缆的端部上且顺着与第一周向相 反的第二周向旋转基体时, 双刃刀片将做相反的 螺旋运动并通过另一个刀刃切割光缆的线皮。 本 实用新型的光缆剥线刀可以不区分正反面地套 入到光缆上并对其线皮进行螺旋线式切割, 降低 了该光缆剥线刀的操作难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0742551 U 2020.06.。

3、12 CN 210742551 U 1.一种光缆剥线刀,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具有容放空间的基体, 所述容放空间用于容放光缆; 双刃刀片, 倾斜地设于所述容放空间内并与所述基体相连; 其中, 当所述基体沿着所述容放空间的第一轴向套入到所述光缆的端部上且顺着所述 容放空间的第一周向旋转所述基体时, 所述双刃刀片将做螺旋运动并通过一个刀刃切割所 述光缆的线皮, 当所述基体沿与所述第一轴向相反的第二轴向套入到所述光缆的端部上且 顺着与所述第一周向相反的第二周向旋转所述基体时, 所述双刃刀片将做相反的螺旋运动 并通过另一个刀刃切割所述光缆的线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剥线刀, 其特征在于, 。

4、所述双刃刀片所在的平面与容置空 间的中轴线之间形成一个锐角, 所述锐角为253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剥线刀,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刀刃之间的夹角为12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缆剥线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刃刀片包括用于将所述双刃 刀片连接于所述基体的弧形边, 两个所述刀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弧形边的两端相连, 两个 所述刀刃的另一端彼此相交并形成为一个交点, 所述交点到所述基体的最短距离为0.28 0.38cm。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缆剥线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包括能够彼 此开合并在接合时形成所述容放空间的第一夹持构件和第二夹持构件, 所述双刃刀。

5、片设置 在所述第一夹持构件或第二夹持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剥线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一端和第二夹 持构件的一端通过枢轴相连, 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持构件的另一端通过连 接组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缆剥线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能够贯穿所述第 一夹持构件并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的内螺纹相配合的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缆剥线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放空间由形成在所述第一夹 持构件的圆弧豁口和形成在第二夹持构件的圆弧豁口拼接而成, 两个所述圆弧豁口所对的 圆弧角 均为: 120 160 。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

6、剥线刀,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基体相连并促使其绕 所述光缆进行旋转的操控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缆剥线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控组件包括分别设在所述 第一夹持构件的两端上的两个把手。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42551 U 2 光缆剥线刀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剥线刀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不区分正反面地套入到 光缆外并对其线皮进行螺旋线式切割的光缆剥线刀。 背景技术 0002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 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 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 (即线皮)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 由于 。

7、光缆具有高速率、 低时延和安全性高等特点, 成为当前传输领域中的中坚力量。 因为光缆支 撑远距离传输, 就会出现光缆的接线问题, 需要把线皮剥离并露出光缆的内芯, 然后才能进 行光缆的接线工作。 0003 发明人在实施本实 用新型时 竭尽心力地发现 : 中国实 用新型专利文献 CN207150055U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剥线机构, 其倾斜布置的剥线刀片虽然能够进行螺旋运动 对光缆的线皮进行切割, 但该螺旋式剥线机构需要区分正反面地套入到光缆上并对其线皮 进行切割。 也就是说, 螺旋式剥线机构的具有一个正面和一个反面, 当其正面朝向光缆并套 入到该光缆外时, 由于剥线刀片的刀刃斜对着光缆的线皮, 因。

8、此该螺旋式剥线机构能够通 过剥线刀片对光缆的线皮进行剥离, 但当其反面朝向光缆并套入到该光缆外时, 由于刀刃 斜着背向光缆的线皮, 导致螺旋式剥线机构无法通过剥线刀片对光缆的线皮进行剥离。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缆剥线刀, 其可 以不区分正反面地套入到光缆上并对其线皮进行螺旋线式切割, 降低了该光缆剥线刀的操 作难度。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缆剥线刀, 其包括具有容放空间的基体, 所述容放空间 用于容放光缆; 双刃刀片, 倾斜地设于所述容放空间内并与所述基体相连。 其中, 当所述基 体沿着所述容放空间的第一轴向套入到所述光缆。

9、的端部上且顺着所述容放空间的第一周 向旋转所述基体时, 所述双刃刀片将做螺旋运动并通过一个刀刃切割所述光缆的线皮, 当 所述基体沿与所述第一轴向相反的第二轴向套入到所述光缆的端部上且顺着与所述第一 周向相反的第二周向旋转所述基体时, 所述双刃刀片将做相反的螺旋运动并通过另一个刀 刃切割所述光缆的线皮。 0006 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剥线刀的必要特征, 尤其是倾斜布置的双刃刀片, 该光 缆剥线刀可以不区分正反面地套入到光缆上并对其线皮进行螺旋线式切割, 进而有效降低 该光缆剥线刀的操作难度。 同时, 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剥线刀的结构简单、 制造方便, 使用安 全可靠, 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0、 000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742551 U 3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在所有附图中, 类似的 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 附图中, 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 绘制。 0008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剥线刀的主视图; 0009 图2为图1所示光缆剥线刀的局部视图; 0010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剥线刀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 用于更加清楚地。

1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因此只作为示例,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2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剥线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光缆剥线刀 的局部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剥线刀的俯视图。 如图1到图3所示, 该光 缆剥线刀100包括具有容放空间6的基体1, 以及倾斜地设于容放空间6内并与基体6相连的 双刃刀片2。 基体1的容放空间6用于容放光缆(未示出), 保证基体6能够套入到光缆上。 0013 如图1和图3所示, 容放空间6具有第一轴向X1和与之相反的第二轴向X2, 以及第一 周向Y1和与之相反的第二周向Y2。 如图1到图3所示, 当基体1沿。

12、着容放空间6的第一轴向X1 套入到光缆的端部上且顺着容放空间6的第一周向Y1旋转基体1时, 双刃刀片2将绕着光缆 的内芯做第一螺旋运动并通过一个刀刃21切割光缆的线皮。 当基体1沿容放空间6的第二轴 向X2套入到光缆的端部上且顺着容放空间6的第二周向Y2旋转基体1时, 双刃刀片2将绕着 光缆的内芯做与第一螺旋运动相反的第二螺旋运动并通过另一个刀刃22切割光缆的线皮。 由此, 该光缆剥线刀100便可以不区分正反面地套入到光缆上并对其线皮进行切割, 进而降 低该光缆剥线刀100的操作难度。 0014 在本申请中,“双刃刀片2倾斜地设于容放空间6内” 这个特征是指: 刀片所在的平 面S与容放空间6的。

13、中轴线L之间形成一个锐角A2。 该锐角A2可选为25-35 , 以避免光缆剥线 刀100在第一轴向X1或第二轴向X2上的切割速度过慢。 为了让操作者可以轻松地旋转该光 缆剥线刀100, 并保证光缆剥线刀100能够在第一轴向X1或第二轴向X2上快速切割, 该锐角 A2优选为75 。 0015 双刃刀片2可选为多边形, 但优选为三角形。 在本实施例中, 双刃刀片2大致为三角 形, 具体包括用于将双刃刀片2连接于基体1的弧形边23, 刀刃21和刀刃22的一端分别与弧 形边23的两端相连, 刀刃21和刀刃22的另一端相交并形成一个交点。 三角形的双刃刀片2具 有成本低、 易制造等优点。 刀刃21和刀刃。

14、22的交点到基体1的最短距离Lmin选为0.28 0.38cm,优选为0.3cm, 详见图2。 由于市面销售的光缆包括线皮和内芯, 该内芯包括由外到 内依次布置的防水层、 钢带层和光纤, 其中线皮、 防水层和钢带层的厚度通常不随光缆的型 号变化而变, 线皮厚度约为0.3cm, 防水层和钢带层的厚度之和约为0.05cm, 所以当该交点 到基体1的最短距离Lmin为0.280.38cm时, 双刃刀片2无法伤及内芯中的光纤, 即便该交点 到基体1的最短距离Lmin为0.25, 导致双刃刀片2无法切透线皮, 但由于该线皮厚度也仅剩 0.05cm, 所以操作者仍可以轻松地撕开被切割的线皮。 0016 在。

15、本实施例中, 刀刃21和刀刃22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20 , 当刀刃21和刀刃22之间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742551 U 4 的夹角为120 时, 双刃刀片2对光缆的线皮的切割接触由少逐渐增多, 切割也由浅入深, 这 样不易伤及光缆, 同时也比较省力。 0017 在本实施例中, 基体1包括能够彼此开合并在接合时形成容放空间6的第一夹持构 件11和第二夹持构件12, 双刃刀片2设置在第一夹持构件11或第二夹持构件12上。 当第一夹 持构件11和第二夹持构件12接合时, 操作者可以直接把基体1套入到光缆上; 当第一夹持构 件11和第二夹持构件12分开时, 可以先把第一夹持构件11。

16、和第二夹持构件12扣在光缆上再 促使二者接合, 这样可以把基体1变相地套入到光缆上。 容放空间6的横截面可选为完整圆 形、 近似圆形或椭圆, 甚至可选为多边形。 不过该容放空间6的横截面建议优选为近似圆形, 即容放空间6由形成在第一夹持构件11上的圆弧豁口和形成在第二第二夹持构件12上的圆 弧豁口组成, 两个圆弧豁口所对的圆弧角 均为: 120 160 。 0018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夹持构件11的一端和第二夹持构件12的一端通过枢轴31相 连, 第一夹持构件11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持构件1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32相连。 该连接组 件32包括能够贯穿第一夹持构件11并与设置在第二夹持构件12的。

17、内螺纹相配合的螺栓。 当 第一夹持构件11和第二夹持构件12的圆弧豁口所对的圆弧角 均为: 120 160 时, 两 个圆弧豁口所形成的容放空间6的横截面只是近似于圆形而不是完整的圆形, 在这种情况 下, 由于螺栓与内螺纹的配合能够调整容放空间6的横截面面积, 所以容放空间6能够容放 不同尺寸的光缆, 保证该光缆剥线刀100能够对更多型号的光缆进行剥皮。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只需要该光缆剥线刀100对一个固定型号的光缆进行剥皮, 那么连接组件32也可以选 为卡接结构或锁扣结构等。 0019 在本实施例中, 该光缆剥线刀100还包括与基体1相连并能使其绕光缆进行旋转的 操控组件。 该操控组件具体。

18、包括分别设在第一夹持构件11的两端上的把手4和把手5。 本实 施例利用了杠杆原理, 使得操作者能够通过旋转把手4和把手5轻松地旋转基体1及双刃刀 片2, 进而实现光缆的剥皮。 该除此之外, 该操控组件可以选为其他常规的操控结构, 比如该 操控组件包括分别设在第一夹持构件11上的一个半轮结构及设置在第二夹持构件12上的 另一个半轮结构, 其中两个半轮结构能够在第一夹持构件11和第二夹持构件12相互接合时 形成为一个手轮。 0020 下面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剥线刀100的第一种使用方式。 将该光缆 剥线刀100的基座1(第一夹持构件11和第二夹持构件12处于接合状态, 螺栓处于旋紧状态)。

19、 不区分正反面地套入到光缆的选定端部上, 然后通过把手4和把手5旋转基座1, 使其内的双 刃刀片2产生旋转的同时从该选定端部的端面开始朝远离该端面的方向移动, 并在此过程 中对光缆的线皮进行螺旋线式切割, 当到达预期位置时, 再通过把手4和把手5反向旋转光 缆剥线刀100, 使其从光缆的选定端部上完全退出, 完成切割。 切割后, 线皮中被双刃刀片2 切割的部位呈现为螺旋线形, 由于其与线皮中未被切割部位仍是连接的, 所以需要操作者 通过其他工具(比如剪刀)断开被切割部位和未被切割部位之间的连接, 最后从光缆上取下 被切割部位, 完成剥皮操作。 0021 下面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剥线刀。

20、100的第二种使用方式。 将分开的 第一夹持构件11和第二夹持构件12先扣在光缆的选定端部上再使二者彼此接合(螺栓已旋 紧), 并保证三角形的双刃刀片2能够扎入光缆的选定端部内, 然后通过把手4和把手5旋转 主要由第一夹持构件11和第二夹持构件12组成的基体1, 并使其内的双刃刀片2产生旋转的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742551 U 5 同时从光缆的选定端部的中间位置开始朝远离该选定端部端面的方向移动, 并在此过程中 对光缆的线皮进行螺旋线式切割, 当到达预期位置时, 通过把手4和把手5反向旋转光缆剥 线刀100, 双刃刀片2先在刀痕中运动, 然后在到达光缆的选定端部的中间位置时。

21、对其再次 进行螺旋线式切割, 在此过程中, 双刃刀片2产生反向旋转的同时从选定端部的中间位置开 始朝靠近其端面的方向移动, 直至光缆剥线刀100从光缆上脱离, 完成切割。 同样地, 该线皮 中被双刃刀片2切割的部位呈现为螺旋线形, 由于其与线皮中未被切割部位仍是连接, 所以 需要操作者通过其他工具比如剪刀断开被切割部位和未被切割部位之间的连接, 最后从光 缆上取下被切割部位, 完成剥皮操作。 0022 综上所述, 该光缆剥线刀100可以不区分正反面地套入到光缆上并对其线皮进行 螺旋线式切割, 降低了该光缆剥线刀的操作难度。 0023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轴向” 、“径向。

22、” 、“周向” 等指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 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4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尤其是, 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 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 起来。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 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 所有技术方案。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742551 U 6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210742551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光缆 剥线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光缆剥线刀.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3025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