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阀压铸模具.pdf
《碟阀压铸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碟阀压铸模具.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838844.8 (22)申请日 2019.10.30 (73)专利权人 南通丰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 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巩敦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纽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6 代理人 许玉顺 (51)Int.Cl. B22D 17/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碟阀压铸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碟阀压铸模具, 包括 底板, 底板下两侧设有支脚, 底板后。
2、侧设立柱, 立 柱上端设有挡板, 立柱上两侧设有导轨, 两侧导 轨上通过导块设有移动板, 挡板下设有压紧气 缸, 压紧气缸下设有缓冲机构, 缓冲机构下设有 上模具, 上模具的后方与移动板相连, 上模具的 正下方设有下模具, 下模具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外壁设有冷却机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10730947 U 2020.06.12 CN 210730947 U 1.一种碟阀压铸模具, 包括底板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 (1) 下两侧设有支脚 (2) , 所 述底板 (1) 后侧设立柱 (3) , 所述立柱 (3) 上端设有挡板 (4) , 。
3、所述立柱 (3) 上两侧设有导轨 (5) , 两侧所述导轨 (5) 上通过导块设有移动板 (6) , 所述挡板 (4) 下设有压紧气缸 (7) , 所述 压紧气缸 (7) 下设有缓冲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下设有上模具 (8) , 所述上模具 (8) 的后方与移 动板 (6) 相连, 所述上模具 (8) 的正下方设有下模具 (9) , 所述下模具 (9) 固定安装在底板 (1) 上, 所述上模具 (8) 和下模具 (9) 的外壁设有冷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阀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板 (10) , 所述固定板 (10) 安装在压紧气缸 (7) 下, 所述固定。
4、板 (10) 上两侧设有凹槽 (11) , 两侧 所述凹槽 (11) 内设有伸缩杆 (12) , 两侧所述伸缩杆 (12) 上设有移动板 (13)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阀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保温外壳 (16) , 所述保温外壳 (16) 安装在上模具 (8) 和下模具 (9) 的外壁两侧, 所述保温外壳 (16) 与 上模具 (8) 和下模具 (9) 之间设有冷凝盘管 (17)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30947 U 2 一种碟阀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碟阀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在。
5、模具的型腔内注入金属熔融液, 待金属熔融液冷却后形成工件, 是一种常见的 制造机械零件的手段。 模具一般包括上下两部分, 对模具注入金属熔融液后, 在型腔中的金 属熔融液冷却成型前, 需要对模具的两部分进行压紧, 是由于模具没有被压紧时, 型腔中可 能未被金属熔融液充满, 对模具的上下两部分压紧, 使金属熔融液在受到合模的压力时挤 入模具的型腔内, 使原本未被充满的模具型腔内充满金属熔融液。 在模具压铸加工时间较 长时, 内部的温度就会升高, 如不及时降温会使模具使用寿命下降和工件加工的变形, 降低 了加工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阀压铸模具, 以解决上述。
6、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碟阀压铸模具, 包括底板, 底板下两侧设有支脚, 底板后侧设立柱, 立柱上端设有挡板, 立柱上两侧设有导轨, 两侧导 轨上通过导块设有移动板, 挡板下设有压紧气缸, 压紧气缸下设有缓冲机构, 缓冲机构下设 有上模具, 上模具的后方与移动板相连, 上模具的正下方设有下模具, 下模具固定安装在底 板上, 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外壁设有冷却机构。 0005 优选的, 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板, 固定板安装在压紧气缸下, 固定板上两侧设有凹 槽, 两侧凹槽内设有伸缩杆, 两侧伸缩杆上设有移动板。 0006 优选的, 冷却机构包。
7、括保温外壳, 保温外壳安装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外壁两侧, 保 温外壳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有冷凝盘管。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通 过压紧气缸和缓冲机构的配合使用, 能够快速、 精准的让上模具和下模具合并在一起, 且在 上模具下移的过程中和与下模具合并时会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 减少对模具的损伤; 设置 的冷却机构可以加速蝶阀的成型时间, 提高蝶阀的强度和硬度。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
8、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0730947 U 3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1 请参阅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碟阀压铸模具, 包括底板1, 底板1 下两侧设有支脚2, 底板1后侧设立柱3, 立柱3上端设有挡板4, 立柱3上两侧设有导轨5, 两侧 导轨5上通过导块设有移动板6, 挡板4下设有压紧气缸7, 压紧气缸7下设有缓冲机构, 缓冲 机构。
9、下设有上模具8, 上模具8的后方与移动板6相连, 上模具8的正下方设有下模具9, 下模 具9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 上模具8和下模具9的外壁设有冷却机构。 通过压紧气缸和缓冲机 构的配合使用, 能够快速、 精准的让上模具和下模具合并在一起, 且在上模具下移的过程中 和与下模具压紧在一起时会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 减少对模具的损伤。 0012 本实用新型中, 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板10, 固定板10安装在压紧气缸7下, 固定板10 上两侧设有凹槽11, 两侧凹槽11内设有伸缩杆12, 两侧伸缩杆12上设有移动板13。 压紧气缸 带动上模具做高速运动, 将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压紧, 这样模具的容腔内的金属熔。
10、液能充 分充满。 0013 本实用新型中, 冷却机构包括保温外壳16, 保温外壳16安装在上模具8和下模具9 的外壁两侧, 保温外壳16与上模具8和下模具9之间设有冷凝盘管17。 通过冷凝盘管的冷却 作用用, 使得熔液在快冷状态下凝固, 提高蝶阀铸件的强度和硬度。 0014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通过压紧 气缸和缓冲机构的配合使用, 能够快速、 精准的让上模具和下模具合并在一起, 且在上模具 下移的过程中和与下模具合并时会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 减少对模具的损伤; 设置的冷却 机构可以加速蝶阀的成型时间, 提高蝶阀的强度和硬度。 001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0730947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10730947 U 5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10730947 U 6 。
- 内容关键字: 压铸 模具
集成热烟雾激发模块的超低容喷雾机构.pdf
射孔弹用药型罩压制防护装置.pdf
摆动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片材送片装置.pdf
园林节水灌溉装置.pdf
液液非均相物料混合装置.pdf
茶叶包装用的称量装置.pdf
新型的托料块的调节结构.pdf
寡核苷酸检测用振荡混合装置.pdf
钢筋弯曲装置.pdf
建筑检测用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pdf
西药剂分类存放装置.pdf
具有辅助支撑结构的绘图尺.pdf
建筑工程基桩检测装置.pdf
水利施工用挖方设备.pdf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结构.pdf
便于布线的智能化弱电箱.pdf
二氧化碳排放用定期采样监测装置.pdf
钢丝网架固定结构.pdf
高精度高压力气体安全阀.pdf
茶叶加工用滚筒干燥装置.pdf
活塞加工用夹持工装.pdf
生活垃圾发酵堆肥处理设备.pdf
刀塔旋转分度摆线马达.pdf
基于自适应周期发现的工业母机加工工件质量预测方法.pdf
烹饪信息的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厚壁球壳内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芬顿法预处理水环境微塑料样品的装置.pdf
扩膜后晶圆检查测试一体机及检查方法.pdf
基于量子密码设备的文件系统流加解密方法及系统.pdf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pdf
高收率节能球形石墨深加工设备.pdf
光伏电池组电池.pdf
重新配置MIMO通信链路.pdf
带有压接端子的铝电线和带有压接端子的铝电线的生产方法.pdf
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移动电力存储装置.pdf
连接端子的安装构造、涡轮压缩机以及涡轮冷冻机.pdf
蓄电装置.pdf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pdf
三维NAND装置和电荷捕获层分开以及在NAND装置中浮动栅极形成的方法.pdf
汇流条单元.pdf
半导体器件.pdf
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pdf
固态成像单元和电子设备.pdf
锂硫电池组用复合材料.pdf
半导体基多结光伏装置的制造.pdf
电池组件的动态压力控制.pdf
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元件.pdf
组件装置.pdf
有载分接开关.pdf
机电低压开关.pdf